芳香杂环化合物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完整word)五元单杂环化合物芳香性和反应活性讨

(完整word)五元单杂环化合物芳香性和反应活性讨

五元单杂环化合物芳香性和反应活性讨组员分工:总结和演讲:曹朋成收集资料:尹文,晏杭,冯柏塨,周英杰,卓帅整理资料:龙贤哲,冉天飞PPT制作:刘泽宇五元单杂环化合物,呋喃、吡咯、噻吩中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碳原子与杂原子(氧,硫,氮)都是sp2杂化。

每个碳原子剩下一个未杂化P轨道,其中填充有一个P电子.杂原子的P轨道上填充有一对未共用的电子,组成一个五原子,六电子的环状共轭体系,符合休克尔规则,具有杂芳香性,是芳香性的一个扩展,称杂芳香性。

芳香性的标志之一就是其化学行为比较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不易进行亲电加成和氧化反应。

呋喃、吡咯、噻吩也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其反应活性:吡咯〉呋喃>噻吩。

按上述,芳香性和亲电取代反应应该有关.而杂芳香性大小次序和亲电取代反应活性次序之间并无规律性联系。

我们从结构人手,结合实验数据讨论了芳香性和亲电反应活性的关系.1。

结构和芳香性芳香性五元单杂环化合物呋喃、吡咯、噻吩具有符合休克尔规则的结构,所以具有芳香性。

呋喃、吡咯、噻吩结构与苯结构比较,苯的键长完全平均化,呋喃、吡咯、噻吩的键长是趋于平均化.另外,从电荷密度分布也是如此。

苯的电荷密度完全平均化,呋喃、吡咯、噻吩的电荷密度分布,并不均一,这和其芳香性有关.根据上表可得,噻吩中C-S缩短的最多,吡咯次之,呋喃缩短的最少。

所以芳香性是噻吩〉吡咯>呋喃.另外从呋喃、吡咯、噻吩的共轭能也证明了这个芳香性大小次序。

共轭能高,说明环共轭体系稳定性高,芳香性大。

共轭能低,环共轭体系稳定性低,芳香性小。

根据上表数据可见,噻吩的共轭能高、芳香性大,呋喃的共轭能低、芳香性小,吡咯介于噻吩、呋喃之间。

2.加成反应与芳香性加成反应与芳香性的标志之一是不易进行加成反应。

那么,如果容易进行加成反应,则芳香性小,甚至无芳香性。

所以,可以从吡咯、呋喃、噻吩加成反应的难易来分析它们芳香性的大小。

呋喃、吡咯、噻吩有芳香性,也能进行加成反应。

nhc催化的反应

nhc催化的反应

nhc催化的反应NHC催化的反应引言:NHC(N-杂环卡宾)是一类重要的有机配体,它在催化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NHC催化反应,并探讨它们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一、NHC催化的亲核加成反应NHC催化的亲核加成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方法,可以将亲核试剂与电子不足的底物反应,形成新的化学键。

这种反应通常在中性条件下进行,并且具有高效率和高选择性。

例如,NHC催化的亲核加成反应可以将醛或酮与亲核试剂如烯胺、硫醇等反应,生成相应的加成产物。

这种反应在药物合成和天然产物合成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NHC催化的氧化反应NHC催化的氧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工具。

它可以将底物氧化为相应的氧化产物,通常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NHC催化的氧化反应可以将醇氧化为醛、酮,或将烯烃氧化为环氧化合物。

这种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构建复杂的分子骨架。

三、NHC催化的偶联反应NHC催化的偶联反应是一种重要的C-C键形成反应。

它可以将两个碳原子连接在一起,构建碳-碳键。

NHC催化的偶联反应通常通过NHC配体与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来实现。

这种反应具有高度的官能团容忍性和高选择性,可以用于合成天然产物、药物分子等复杂有机化合物。

四、NHC催化的环化反应NHC催化的环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方法,可以将直链底物转化为环状产物。

这种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构建多种不同的环结构。

例如,NHC催化的环化反应可以将烯烃环化为环状产物,或将开链醇环化为内酯。

五、NHC催化的不对称反应NHC催化的不对称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合成工具,可以合成手性化合物。

这种反应通常通过使用手性的NHC配体来实现,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和反应效率。

NHC催化的不对称反应可以用于合成药物分子、天然产物等手性化合物。

六、NHC催化的歧化反应NHC催化的歧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方法,可以将底物转化为多种不同的产物。

这种反应通常通过NHC配体与底物形成稳定的中间体来实现。

suzuki反应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suzuki反应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Suzuki反应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李健摘要:近年来suzuki偶联反应在有机合成中体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是有机合成研究的热点。

本文综述了该反应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关键词:suzuki反应,研究,应用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Suzuki coupling reaction incarnat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organic synthesis research. And it is one of the central issues of organic synthesis. In this paper the latest study of the Suzuki coupling reac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s are reviewed.Key words: Suzuki coupling reaction, research, application一、前言芳基—芳基的偶联反应是现在合成中重要的手段之一,这些片段在天然产物的合成中是和常见的(例如生物碱),在制药和农药,染料中都是经常见的。

[27]近几年来Mizoroki–Heck反应和Suzuki–Miyaura反应已经成为芳基偶联的常用的方法,传统的方法都是通过活化C—H键来实现C-C键的形成,而直接偶联的方法更具原子经济性。

[40]现在通过许多的金属试剂都可以实现偶联反应,这种方法提供了一种基础普通的合成方法。

1972年,Kumada、Tamato和Corriu独自报道了烯基或芳基的卤化物与有机镁的反应可以被Ni(Ⅱ)的化合物显著的催化。

Kochi报道了Fe(Ⅲ)可以有效的催化格氏试剂和卤代烯烃的偶联反应。

Murahashi 首先报道了Pd催化的格氏试剂的反应,然后这种催化效用随后被Negishi应用在有机铝试剂,锌试剂和锆试剂上。

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

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

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
“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概念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游书力团队在2012年提出首次,并且发展了若干个高效不对称催化体系,实现了基于吲哚、苯酚、萘酚、吡啶、苯并咪唑、苯并呋喃、苯并噻吩等十多类(杂)芳香化合物的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

相对于富电子的吲哚、萘酚等芳(杂)环化合物,基于贫电子的芳(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发展很滞后。

本讲座主要介绍本课题组近些年在贫电子芳杂环领域的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的工作,分别采用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和过渡金属的不对称催化的策略,实现硝基苯并杂环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

有机化学合成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有机化学合成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有机化学合成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有机化学合成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化学领域最重要的分支之一。

有机合成技术可以制造出大量的有机分子,如药品、艺术品、合成纤维、化妆品等。

其中,每一种化合物的设计都需要适当的有机合成。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机合成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与改进。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有机化学合成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可持续发展有机合成有机合成往往涉及到使用特定的有机溶剂、合成剂、触媒等。

这些化学剂往往会产生不良的环境影响。

因此,开展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化学合成技术成为了当今有机合成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最近的研究表明,绿色合成、可再生合成和催化合成是三个能够使有机合成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绿色合成,以及可再生合成技术主要是保护环境和减少剩余物和废弃物的量。

其基本原理是,在有机合成中使用可再生物料和可生物降解物料。

例如,代表性的丙酮的可再生合成,是将生物质转化为酸并接合成官能化合物。

这样的合成的确是可持续发展的,因为它减少了化学物质的消耗,减小了剩余物的含量,减少了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催化合成依赖于特殊的触媒,它们能够加快或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化学反应的末态。

随着科学家对这些特定触媒的研究加深,他们正在将这些发现用于有机合成过程中。

优化催化合成的方法,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减少反应时间,降低反应的成本及生成不需要的副反应物等问题。

二、基于计算的合成技术基于计算机模拟的合成设计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种新颖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计算机程序来模拟和优化新的有机合成反应路线,从而加速新化合物的开发与研究。

这种基于计算的有机合成技术在过去10 年中有了重大的进展。

他们已经发现并降低了有机反应中的耗能因素和废物产生,缩短了反应的出现时间和占用的空间,同时也更加有效地控制了合成质量,提高了有机化学的聚合度。

三、深度学习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深度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技术,它与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学术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最近,他们被成功应用于有机化学合成技术中,以优化合成过程和允许更快地开发标准化过程。

Mannich反应的研究进展

Mannich反应的研究进展

Mannich反应研究进展【摘要】Mannich反应亦称胺甲基化反应,是指一个含有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和甲醛(或其它醛)及胺的不对称缩合反应,所得产物称为Mannich碱。

Mannich反应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有机反应,由于此反应在医药和生物碱的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因而越来越被合成化学家所重视,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类型反应物的Mannich反应,介绍Ma nnich 反应及其可能的反应历程, 探析反应物, 简述Mannich 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介绍了它们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Mannich 反应 Mannich碱活性氢缩合胺甲基化药物合成及应用【正文】一 Mannich反应概述Mannich 反应是以德国化学家Carl U lvich Franz Mannich 的名子命名的, 是指: 在酸催化下, 甲醛和氨( 胺) 与含有活泼α-氢的化合物缩合, 失去水分子, 得到B-氨( 胺) 甲基酮类化合物。

这一缩合反应称为Mannich 反应。

生成的B-氨( 胺) 甲基酮类化合物称为Ma nnich 碱( 或盐) 。

Ma nnich 反应也称胺甲基化反应。

例如:反应历程如下:反应机理为:羰基质子化,胺对羰基发生亲核加成,去质子,氮上的电子转移,水离去,可以得到一个亚胺离子中间体。

以二甲胺作原料,这个中间体为N,N-二甲基-亚甲基氯化铵,在70年代由Kinact等人首先发现。

它具有很强的反应性,可以使很多在通常条件下难以进行的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亚胺离子作为亲电试剂,进攻含活泼氢化合物的烯醇型结构,失去质子,便得到产物。

产物曼氏碱比较稳定,以它作原料,经甲基化与Hofmann消除反应,或在蒸馏时和碱作用下发生的分解反应,可以得到α,β-不饱和酮。

后者可以与亲核试剂发生麦克尔加成等反应,是很有用的合成前体,但由于它一般不稳定,容易聚合,故通常采用曼氏碱分解生成不饱和酮,并使其在原位与其它试剂发生反应。

多组分反应合成杂环化合物研究进展

多组分反应合成杂环化合物研究进展

化学研究与应用Chem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Vol.33,No.1 Jan.,2021第33卷第1期2021年1月文章编号:1004-1656(2021)01-0024-14多组分反应合成杂环化合物研究进展李晓堂1,张占辉"(1•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河北沧州061000;2.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河北省有机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24)摘要:利用多组分反应合成结构复杂多样的杂环化合物,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本文综述T近年来多组分反应在五元杂环、六元杂环、多元杂环合成中的研究进展,同时对杂环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做出展望。

关键词:多组分反应;杂环化合物;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0626文献标志码:ARecent progress in synthesis of heterocyclic compounds viamulticomponent reactionsLI Xiao-tang1,ZHANG Zhan-hui2*(1.Department of Parmacy,Cangzhou Medical College,Cangzhou061000,China;2.Hebei Key Laboratory of Organic Functional Molecules,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 Science,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24,China)Abstract:The use of multicomponent reactions to synthesize heterocyclic compounds with complex and diverse structures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research value in the field of organic synthesis.This review focused on the recent progr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five-membered,six-membered,and multiple heterocycles via multicomponent reactions.Some directions that could further promote the green synthesis of heterocyclic compounds in the future were proposed.Key words:multicomponent reactions;heterocyclic compounds;research progress杂环化合物是在分子中包含杂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除碳原子外,构成环的原子还包含至少一个杂原子。

有机催化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有机催化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Organocatalytic Asymmetric Michael Additions
Li, Ninga,b Xi, Guohonga Wu, Qiuhuaa Liu, Weihuaa Ma, Jingjun*,a Wang, Chuna
(a Hebei Key Laboratory of Bioinorganic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s,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071001) (b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071001)
* E-mail: majingjun@ Received August 18, 2008; revised November 3, 2008; accepted December 1, 2009.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No. 299158)、河北农业大学非生命学科和新兴学科科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研究发现, 除 3,3-二甲基丁醛外, 随着醛分子 中取代基的增大, 产物的对映选择性逐渐增加. 若硝基 烯烃处于含有其它取代基的芳香环的邻位时, 会影响到 反应的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 syn∶anti 最高达到 98∶2, 产率略有下降. 脂肪族硝基烯烃也可参与不对 称 Michael 加成反应, 但产率不足 50%.
随后 Enders 等[17]对酮与硝基烯烃的反应进行了更 为深入的研究. 结果表明, 若向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甲醇 或以甲醇为溶剂可增加脯氨酸的溶解度, 从而可获得高 达 76% ee 的对映选择性(Eq. 3). 此外, 作者还提出了反 应可能的立体过渡态(Scheme 1).

Nozaki-Hiyama-Kishi反应的研究进展

Nozaki-Hiyama-Kishi反应的研究进展

Nozaki-Hiyama-Kishi反应的研究进展王猛;沈竞康【摘要】综述了Nozaki-Hiyama-Kishi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参考文献:33篇.【期刊名称】《合成化学》【年(卷),期】2004(012)005【总页数】8页(P445-451,472)【关键词】Nozaki-Hiyama-Kishi反应;醛基选择性;立体化学;综述【作者】王猛;沈竞康【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1203;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1.25Nozaki-Hiyama-Kishi(NHK) 反应自发现以来就广泛运用于多官能团化合物、天然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的合成中。

Fürstner [1],Avalos[2]和Wessjohann[3]等在各自综述中简要提及过,但关于NHK反应的专题综述还未见报道。

鉴于其优良的反应特性和广泛的运用,本文就NHK反应的形成、机理、反应类型和最新进展及在有机合成中的运用进行比较详尽地介绍。

1 NHK反应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Nozaki,Hiyama组[4,5]和Heathcock组[6]就率先将铬试剂运用于有机合成中。

他们发现,在无水二氯化铬的参与下,有机卤化物能简便有效地与醛基化合物进行Barbier型加成反应,即Nozaki-Hiyama反应[7]。

该反应对醛基具有很好的化学选择性,并且能够忍受反应底物上存在的多种官能团,如酯基,氰基等。

此后,铬试剂参与的碳碳键生成反应在有机化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地运用,并衍生出许多反应类型,如Takai-Hodgson反应,the Chromium-Reformatsky反应等等。

1986年,Kishi[8]和Nozaki[9]又同时发现镍盐能有效地催化此类反应,特别是适合卤代烯等化合物进行的反应。

这种在CrCl2/NiCl2 体系中进行的加成反应称之为NHK反应,也有人称之为Takai-Kishi反应。

化学合成中的不对称合成反应

化学合成中的不对称合成反应

化学合成中的不对称合成反应化学合成是一门应用化学的分支,它旨在利用化学反应来制造各种化合物。

不对称合成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合成方法,可以用来合成对手性的化合物。

对手性化合物是指正反异构体,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往往相差很大,因此对手性合成非常重要。

不对称合成反应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手性诱导剂和手性催化剂。

手性诱导剂是一种手性化合物,它能够影响反应物分子的立体构型,从而使得产物具有一定的手性。

手性催化剂则是一种能够催化不对称合成反应的手性化合物。

它能够选择性地引发产物的手性,使得产物中只存在一种对映异构体。

不对称合成反应能够产生高度对映选择性的产物,这种手性选择性可以提供对合成物性质和生物活性的精细调节。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不对称合成反应:1. 对映选择性的酰胺反应对映选择性的酰胺反应是一种用于制备α-氨基酸的不对称合成反应。

这种反应的手性诱导剂是丙氨酸衍生物,它能够引发少量的近似一步引导反应,从而使得产物中只存在一种对映异构体。

α-氨基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构造单元,因此不对称合成该物质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 偶氮苯反应偶氮苯反应是一种用于合成芳香二硫膦类的不对称合成反应。

这种反应的手性催化剂是费电子单的磷,它能够引发产物的对映选择性。

芳香二硫膦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配合物和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 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是一种用于合成含萜环和杂环的不对称合成反应。

这种反应的手性催化剂是铜和钴配合物,它能够引发产物的对映选择性。

含萜环和杂环的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因此不对称合成这种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总之,不对称合成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合适的手性诱导剂和手性催化剂是这种反应的关键,其研究突破将有助于开发更多的不对称合成反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对称合成反应将在医药、材料和配合物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对称催化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推荐下载

不对称催化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推荐下载

不对称催化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1110712胡景皓不对称催化反应是使用非外消旋手性催化剂进行反应的,仅用少量手性催化剂,可将大量前手性底物对映选择性地的转化为手性产物,具有催化效率高、选择性高、催化剂用量少、对环境污染小、成本低等优点。

经过40年的研究,不对称催化已发展成合成手性物质最经济有效的一种方法。

不对称催化领域最关键的技术是高效手性催化剂的开发,因为手性催化剂是催化反应产生不对称诱导和控制作用的源泉。

美国孟山都公司的Knowles和德国的Homer在1968年分别发现了使用手性麟一锗催化剂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从此不对称催化反应迅速发展。

近几十年来手性配体的开发是不对称催化领域最为关注的焦点,并已合成出上千种手性配体,其中BINAP和(DHQD)2PHAL等已实现工业化应用,对映选择性已达到或接近100%,在氢化、环氧化、环丙烷化、烯烃异构化、氢氰化、氢硅烷化、双烯加成、烯丙基烷基化等几十种反应中取得成功,同时在均相催化剂负载化、水溶性配体固载化等研究中也取得了突出成果。

以下是不对称催化研究的一些实例。

一、脯胺酸及其衍生物催化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Listd、组在2001年首次用脯氨酸作催化剂研究了不对称Michael成反应。

以DMSO为溶剂进行催化反应,获得了较好的收率,但是选择性却很差。

这与之前报道的脯氨酸催化的不对称Aldol反应相比,e.e值明显降低。

随后,2002年Endersd、组对该反应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在筛选L.脯氨酸用量时,发现反应中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溶解于溶剂DMSO中的L.脯氨酸,为此于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甲醇或以甲醇为溶剂来增大L.脯氨酸的溶解度,同时加大催化剂的用量,该反应的e.e.能够提高到57%,但是反应时间大大延长。

Leyd小组用脯氨酸衍生的四氮唑为催化剂17进行的不对称Michael反应,不仅克服了脯氨酸需要使用大极性的DMSO溶剂,而且还使e.e.值明显提高。

傅尧不对称氢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傅尧不对称氢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傅尧不对称氢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傅尧不对称氢化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该反应以不对称方式在不对称反应物上发生氢化反应,生成不对称产物。

这一反应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农药合成和天然产物的合成等领域,并且在药物研究和制药工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傅尧不对称氢化的原理基于手性配体的设计和选择性催化剂的作用。

在反应中,手性配体与催化剂相互作用,形成可控制的手性中心,从而使氢化反应具有不对称性。

不同的手性配体和催化剂可以引导反应物中的氢和不对称反应物进行选择性的反应,从而得到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产物。

傅尧不对称氢化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通过改变手性配体和催化剂的设计来控制反应的立体选择性,从而得到高产率和高立体选择性的产物。

其次,不对称氢化反应可以在常温和常压下进行,具有较好的底物适应性,能够处理多种官能团和官能基的氢化反应。

此外,傅尧不对称氢化还可以作为反应调控的有效手段,通过改变催化剂的反应条件,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和产物的产率。

傅尧不对称氢化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与意义。

它不仅可以用于合成复杂有机分子,还可以用于合成药物、农药和天然产物等重要化合物。

通过傅尧不对称氢化反应,可以有效地合成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对于药物研究和制药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不对称氢化反应还可以提高有机合成的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傅尧不对称氢化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与意义。

它通过手性配体和催化剂的选择,实现了对氢化反应的立体选择性控制,可以高效、高选择地合成具有重要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随着对傅尧不对称氢化反应机理和催化剂的深入研究,相信该反应在未来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傅尧不对称氢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简要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是傅尧不对称氢化的定义和原理以及傅尧不对称氢化的应用与意义。

药物合成中的反应机理及催化剂研究

药物合成中的反应机理及催化剂研究

药物合成中的反应机理及催化剂研究药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许多反应机理和催化剂研究。

由于药物合成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因此,药物化学家需要不断深入研究药物合成中所涉及的反应机理和催化剂。

一、反应机理的研究1.1 酰化反应酰化反应是药物合成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

在药物化学中,通常采用酸催化剂(如硫酸)或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如Dowex)来促进酰化反应的进行。

酰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很简单,就是在酸性条件下,将羧酸(或其酐)和醇反应,生成酯。

虽然酰化反应看似简单,但反应机理的细节还有很多需要研究和探究,例如反应中的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等等。

1.2 多相反应药物合成中的许多反应都是多相反应,即反应物和催化剂是处于不同相(例如固体和溶液、气体和固体等)。

这样的反应通常需要使用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由于晶体催化剂的独特结构和催化性能,晶体催化剂在多相反应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晶体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增加反应转化率,减少副反应的发生等。

1.3 分子内反应在药物合成中,分子内反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反应。

分子内反应是指化合物分子内部部分原子团之间的原子交换反应。

分子内反应可以使合成反应的步骤更简洁、更高效。

分子内反应还可以保持合成产物的立体构型。

在药物合成中,分子内反应通常需要一些特殊的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例如,在合成手性丙烯酰胺类化合物的过程中,选择性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对映选择性。

二、催化剂的研究2.1 金属有机催化剂金属有机催化剂通常是钯、铜、铜、镍等金属离子和它们的配合物。

这些金属有机催化剂通常具有优秀的立体选择性、反应活性和反应特异性。

在药物合成中,金属有机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碳氢键官能团化反应(如Suzuki偶联反应、Sonogashira偶联反应等)、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等。

2.2 杂环化合物催化剂杂环化合物催化剂通常是由类似于吡啶、咪唑、三唑、噻唑等环结构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Mannich反应的研究进展

Mannich反应的研究进展

Mannich反应研究进展【摘要】Mannich反应亦称胺甲基化反应,是指一个含有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和甲醛(或其它醛)及胺的不对称缩合反应,所得产物称为Mannich碱。

Mannich反应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有机反应,由于此反应在医药和生物碱的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因而越来越被合成化学家所重视,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类型反应物的Mannich反应,介绍Ma nnich 反应及其可能的反应历程, 探析反应物, 简述Mannich 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介绍了它们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Mannich 反应 Mannich碱活性氢缩合胺甲基化药物合成及应用【正文】一 Mannich反应概述Mannich 反应是以德国化学家Carl U lvich Franz Mannich 的名子命名的, 是指: 在酸催化下, 甲醛和氨( 胺) 与含有活泼α-氢的化合物缩合, 失去水分子, 得到B-氨( 胺) 甲基酮类化合物。

这一缩合反应称为Mannich 反应。

生成的B-氨( 胺) 甲基酮类化合物称为Ma nnich 碱( 或盐) 。

Ma nnich 反应也称胺甲基化反应。

例如:反应历程如下:反应机理为:羰基质子化,胺对羰基发生亲核加成,去质子,氮上的电子转移,水离去,可以得到一个亚胺离子中间体。

以二甲胺作原料,这个中间体为N,N-二甲基-亚甲基氯化铵,在70年代由Kinact等人首先发现。

它具有很强的反应性,可以使很多在通常条件下难以进行的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亚胺离子作为亲电试剂,进攻含活泼氢化合物的烯醇型结构,失去质子,便得到产物。

产物曼氏碱比较稳定,以它作原料,经甲基化与Hofmann消除反应,或在蒸馏时和碱作用下发生的分解反应,可以得到α,β-不饱和酮。

后者可以与亲核试剂发生麦克尔加成等反应,是很有用的合成前体,但由于它一般不稳定,容易聚合,故通常采用曼氏碱分解生成不饱和酮,并使其在原位与其它试剂发生反应。

不对称有机催化Michael加成_半缩醛胺化_酰亚胺正离子环化串联反应研究进展

不对称有机催化Michael加成_半缩醛胺化_酰亚胺正离子环化串联反应研究进展
在对反应条件进行摸索之后, Franzén 和 Fisher 发现 在第一步 Michael 加成反应中, 手性二级胺催化剂 8a 最
2
/
© 2013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 SIOC, CAS
Chin. J. Org. Chem. 2013, 33, 1~17
Chin. J. Org. Chem. 2013, 33, 1~17
© 2013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 SIOC, CAS
/
1
有机化学
构的合成中的优势尤为明显.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不对称有机催化 Michael 加
成[7,8]在合成手性氮杂多环结构的串联反应中的应用, 覆盖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1,3-二羰基化合物对 α,β不饱和醛或者酮进行 Michael 加成, 而后末端带有亲核 试剂的伯胺与 Michael 加和物反应, 以串联反应的方式 得到手性氮杂多环结构产物(Eq. 1); 胺基链末端带有亲 核 试 剂 的 活 泼 亚 甲 基 对 α,β- 不 饱 和 醛 或 者 酮 进 行 Michael 加成, 而后以串联反应的方式得到手性氮杂多 环结构产物(Eq. 2).
此外, 该文作者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10b], 如果在 第二步 PS 反应中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例如 TFA/70 ℃ 条件下, 环化产物则以热力学稳定的产物 16a 为主(表 1). 一系列的芳香基团取代 α,β-不饱和醛, 包括含给电 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芳基, 被用于该一锅法串联反应. 通过控制反应的第二步, 使用动力学者热力学控制反应 条件, 以 38%~74%的产率和 89%~96%的 ee 值得到环
O +
Ph 4a

异氰基乙酸酯参与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研究进展

异氰基乙酸酯参与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研究进展

异氰基乙酸酯参与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研究进展曹文杰;李珅【摘要】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asymmetric addition reactions participating by isocyanoacetate is re-viewed.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electrophilic reagents in reactants,the advances of asymmetric addition reac-tions of isocyanoacetate with aldehydes,ketones,imines or olefins in different catalytic systems are summarized.%综述了异氰基乙酸酯参与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的最新进展,按照反应物中亲电试剂的类型,介绍了异氰基乙酸酯与醛、酮、亚胺、烯烃等化合物在不同催化体系下发生的不对称加成反应。

【期刊名称】《化学与生物工程》【年(卷),期】2016(033)009【总页数】8页(P5-11,49)【关键词】不对称合成;Aldol 反应;异氰基乙酸酯【作者】曹文杰;李珅【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理学院,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理学院,天津 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1.34手性作为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之一,与生命息息相关,而具有光学活性的手性化合物在医药、香料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不对称催化合成的出现与发展是20世纪以来化学界的重要成就之一。

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仅需加入少量的手性催化剂就能获得单一手性构型的化合物,20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就授予了分子手性催化的主要贡献者[1-3]。

异氰基乙酸酯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合成子,能够参与多种反应。

近年来,利用异氰基乙酸酯合成手性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得到了广泛研究。

在这些反应中,反应机理通常是异氰基乙酸酯在手性催化剂的作用下脱去亚甲基上的一个氢原子,生成具有亲核性的活性中间体,再与C=O、C=N或C=C等不饱和键发生加成/环化反应,生成具有手性的唑啉、咪唑啉和吡咯等杂环化合物。

基于有机金属催化剂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

基于有机金属催化剂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

基于有机金属催化剂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引言:催化反应是化学合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在催化反应中,有机金属催化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剂类型,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尤其是在不对称催化反应领域,有机金属催化剂因其高效性和良好的选择性而备受青睐。

本文将重点讨论基于有机金属催化剂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一、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基本概念不对称催化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使得产物中手性中心的生成过程具有选择性,从而得到手性化合物。

手性化合物在药物、农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因此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二、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特点有机金属催化剂是一类含有金属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在催化反应中发挥催化作用。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催化剂,有机金属催化剂具有以下特点:1.催化活性高:有机金属催化剂的金属中心具有较强的活性,可以加速反应速率;2.选择性好:有机金属催化剂可以通过调节配体结构和反应条件,实现对手性合成的高选择性;3.底物适应性广:有机金属催化剂对不同类型的底物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使其适用于多种不对称催化反应。

三、基于有机金属催化剂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进展1.不对称羟化反应:不对称羟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可以用于合成手性醇类化合物。

有机金属催化剂在不对称羟化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调节催化剂的结构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对不对称羟化反应的高选择性和高收率。

例如,以铂催化剂为例,通过合理设计金属配体和底物结构,可以实现对手性醇的高度不对称选择性。

2.不对称氢化反应:不对称氢化反应是一种常用的不对称催化反应方式,可以将不对称杂环化合物转化为手性烯醇类化合物。

有机金属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通过设计合适的配体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对不对称氢化反应的高选择性和高产率。

3.不对称烯烃与醇的加成反应:不对称烯烃与醇的加成反应是一种重要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可以得到手性酮类化合物。

【有机】JACS:无氰参与的烯烃立体选择性氢氰化反应

【有机】JACS:无氰参与的烯烃立体选择性氢氰化反应

【有机】JACS:⽆氰参与的烯烃⽴体选择性氢氰化反应氰基化合物⼴泛存在于药物、⼆级代谢产物及聚合物中,同时,氰基还可以转化为其他官能团(氮杂环、羰基化合物、胺等),是⼀种重要的官能团前体。

现已开发出很多⽅法来合成此类化合物,其中通过过渡⾦属催化的烯烃氢氰化反应来合成烷基腈⽆疑是⼀种更加直接的⽅法。

在⼯业上,⼈们采⽤百万吨级的烯烃氢氰化反应来制备氰基化合物来作为聚合物的前体,但是这些⽅法均采⽤氢氰酸作为氰基的来源,⽽且⼤多产⽣消旋的氢氰化产物。

虽然后期研究针对反应条件有⼀些改进,但是此类反应的不对称版本却进展缓慢。

在传统⽅法中,不对称烯烃氢氰化反应是通过过渡⾦属/⼿性配体催化氢氰酸与烯烃反应,这些⽅法不仅有安全性问题,⽽且底物仅限于有芳基取代的烯烃,配体也不是商业可得的配体。

2019年,Zhang和Lv课题组报道了Rh催化的不对称级联烯烃氢氰化反应。

其他获得⼿性氰基的⽅法包括:C-H氰化、氰基化合物的α-芳基化反应、硅烯酮亚胺的对映选择性质⼦化等。

最近,美国⿇省理⼯学院的Stephen L. Buchwald课题组在实验室前期氢官能团化反应研究的基础上,采⽤Pd/CuH催化过程,以恶唑杂环为氰基替代前体,经后续[4+2]/逆[4+2]过程合成了⼀系列⼿性氰基化合物。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上(DOI: 10.1021/jacs.9b10875)。

(来源:J. Am. Chem. Soc.)作者设想的反应过程如下(Figure 1):⾸先Cu(I) 在膦配体及硅烷存在下,产⽣CuH活性物种,其随后与烯烃发⽣氢铜化过程产⽣烷基铜中间体Ⅱ;另⼀⽅⾯,Pd对2-卤代恶唑杂环进⾏氧化加成,⽣成氧化加成中间体Ⅳ;然后烷基铜中间体Ⅱ对中间体Ⅳ发⽣⽴体保持的转⾦属化反应,⽣成烷基Pd中间体Ⅴ;最后Ⅴ经还原消除得到杂环产物4。

其随后经[4+2]/逆[4+2]过程得到最终产物3。

⾸先作者采⽤苯⼄烯1a及恶唑环2为模板底物进⾏条件优化(Table 1)。

pyridylidene 意思

pyridylidene 意思

1. pyridylide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名称来源于“pyridine”和“ylidene”两个词的结合。

pyridylidene分子中含有一个呋喃环和一个碳正离子,通常被用作有机合成中的中间体或催化剂。

2. pyridylidene的结构稳定性使其成为很多有机合成反应的理想中间体。

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和反应活性使得它在合成有机化合物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3. pyridylidene分子具有呋喃环和碳正离子两个部分组成,这种结构使得它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特殊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研究人员已经针对pyridylidene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广泛应用于多种有机合成反应中。

4. 通过控制pyridylidene分子的结构和配体,可以使其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这种特性使得pyridylidene 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和关注。

5. pyridylidene的名称包含了“pyridine”和“ylidene”两个词,其中“pyridine”是一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特殊的芳香性质和电子结构;而“ylidene”是一种含有的碳正离子的有机物。

pyridylidene 分子本身就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6. 实验研究发现,pyridylidene分子在有机合成过程中可参与多种催化反应,如氢化、氧化、羰基化、偶联反应等。

通过对pyridylidene分子结构和配体的合理设计与调控,可以实现对这些反应的高效催化,从而为有机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7. 由于pyridylidene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和催化活性,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不仅如此,一些相关的学术期刊和会议也相继出现了关于pyridylidene的综述和讨论。

8. pyridylidene是一种在有机化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化合物,其特殊的结构和催化活性在有机合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第25卷有机化学V ol. 25, 2005第6期, 634~640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No. 6, 634~640ygzhou@*E-mail:Received August 2, 2004; revised October 25, 2004; accepted November 23, 2004.No. 6卢胜梅等:芳香杂环化合物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进展635坏稠环的芳香性比完全破坏单环的芳香性所需能量低. 另外, 芳香杂环化合物的氢化比非芳香杂环化合物容易, 这一方面因为杂原子对所在的环有活化作用; 另一方面, 杂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可参与和催化剂的金属原子配位, 使催化活性中心靠近底物从而发生氢化反应. 所以在芳香稠杂环化合物氢化时, 一般都是含杂原子的环被氢化[5].在均相催化体系中, 第一例报道的芳香杂环化合物的氢化是在1987年, Murata 等[8]使用原位产生的(+)-(DIOP)RhH 作催化剂, 乙醇作溶剂, 室温下对2-位取代的喹喔啉1进行不对称氢化(Eq. 1), 反应需36~72 h, 产物2-甲基-1,2,3,4-四氢喹喔啉只有3%的对映选择性(Table 1, Entry 1). 虽然ee 值很低, 但毕竟实现了对芳香杂环化合物均相不对称氢化, 为后来致力于研究芳香杂环化合物不对称氢化的工作者开辟了道路.1998年, Bianchini 研究小组[9]利用邻位金属化铱的二氢复合物fac -exo -(R )-[IrH 2{C 6H 4C*H(Me)N(CH 2CH 2- PPh 2)2}] (L1) 作催化剂, 实现了对2-甲基喹喔啉(1)的高对映选择性氢化, 取得了高达90%的ee 值(Table 1, Entry 2), 但转化率只有54%, 当转化率为97%时, ee 值为73% (Table 1, Entry 3), 反应要在100 ℃进行, 甲醇和异丙醇是最好的溶剂选择. 这是目前对2-甲基喹喔啉氢化取得的最好结果. 同一研究组在2001年又报道了用[(R ,R )-BDPBzPIr(COD)]OTf 和[(R ,R )-BDPBzPRh(NBD)]- OTf 作催化剂, 对2-甲基喹喔啉(1)进行氢化[10], 但ee 值不理想, 分别为23%和11% (Table 1, Entries 4 and 5). 在反应中, 他们发现铑的活性比铱的高, 但对映选择性低.2003年, Henschke 和Casy 等使用Noyori 的RuCl 2-氢化为模型反应, 50 ℃, 3.0 MPa 的氢气压力下, 对一系列的手性双磷配体和手性二氨的组合进行了筛选,结果发现(S )-xyl-hexaPHEMP (L3)和(S ,S )-DACH 的组合取得了较好的结果(73% ee ) (Table 1, Entry 6), 所有反应20 h 内转化率都在94%以上, 且S /C 为1000/1[11]. 该催化体系的活性很好, 但对映选择性只是中等.表1 2-甲基喹喔啉的不对称氢化Table 1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2-methylquinoxaline Entry Catalyst Yield/%ee /%1 (+)-(DIOP)RhH 72.0 32 L1 53.7 90a 3L196.5 73b4 [L2Ir(COD)]OTf 40.7 23a5 [L2Rh(NBD)]OTf 93.2 11a6 RuCl 2/L3/(S ,S )-DACH 99.0 73caCH 3OH 作溶剂; b i -PrOH 作溶剂; c t -BuOH 作溶剂.2000年, Ito 等[12]首次报道了对N -Ac 和Boc 保护的2-位取代吲哚进行不对称催化氢化(Eq. 2), 反应在60 ℃下完成, 取得了最高为95%的ee 值. 他们使用的是一个反式鳌合配位的二茂铁双磷配体L4, 金属前体是[Rh(NBD)2]SbF 6. 这一催化体系对2-位取代的N -Ac 保护的吲哚, 无论是收率或对映选择性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碱碳酸铯的加入是取得高对映选择性所必须的. 对N -Boc 保护的吲哚氢化对映选择性不如N -Ac. 但对于3-位取代的N -Ac 保护的吲哚2在上面标准条件下, 反应不能转化完全, 除了所要的氢化产物3外, 还得到了N 上Ac 被脱除的产物4 (Eq. 3).636有 机 化 学 V ol. 25, 2005为了提高3-位取代吲哚类化合物氢化的选择性, 同一研究组又用同一催化体系对3-位取代吲哚的氢化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考察了用N -Boc, N -Ts, N -Ms, N -Tf 代替N -Ac 对反应的转化率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发现N -Ts 保护的3-位取代吲哚5给出最好的结果(Eq. 4), 其转化率能达到100%, 并且最高能获得98%的ee 值[13].在2003年, 周永贵等[14]首次实现了对2-位取代喹啉的对映选择性氢化(Eq. 5), 他们使用的是[Ir(COD)Cl]2/ L5/I 2/Toluene 的催化体系, 在室温下即可以进行反应, 并取得了最高为96%的ee 值. 这一催化体系对羟基和酯基等官能团无影响, 对3-位或4-位取代的喹啉的氢化活性低, 且产物基本是消旋的. 碘的存在是取得高活性和高对映选择性所必须的, 如果没有碘, 反应不能进行. 利用这一催化氢化的方法学, 可以方便地合成一系列2-位取代的1,2,3,4-四氢喹啉类的天然产物6, 7 [15]和一些药物8的关键中间体.对于稠环其它类型的芳香杂环化合物如异喹啉、苯并呋喃、苯并噻吩等均相的不对称氢化还未见报道. 1.2 芳香单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氢化芳香单杂环化合物比氢化稠环的要困难, 因为完全破坏一个单环的芳香性比部分破坏一个稠环的芳香性所需能量更多, 因此, 对单环杂环芳香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更具有挑战性. 文献报道均相体系中氢化芳香单杂环化合物第一例是1997年, Fuchs [16]利用[Rh(NBD)- Cl]2/L*/MeOH 的催化体系对2-位取代的吡嗪羧酸衍生物进行了氢化(Eq. 6), 使用的手性配体是二茂铁衍生的双磷化合物L6, 对N -叔丁基吡嗪酰胺(9a )最高取得了78%的ee 值, 对于简单的2-吡嗪羧酸甲酯(9b )的氢化, 只获得3.6%的ee 值.2000年, Studer [17]尝试对单取代的吡啶17 (Eq. 7)和呋喃18 (Eq. 8)进行不对称氢化.经过一系列的条件优化, 他们发现Rh(NBD)2BF 4为最佳的金属前体, 催化剂用量为5%, 反应在10.0 MPa, 60 ℃下进行, 当用DIOP 作配体时, 2-吡啶甲酸乙酯取得了最高为27%的ee 值(Table 2, Entry 1), 但转化率只有41%; 当BINAP 作配体时, 转化率为100%, 但ee 值只有25% (Table 2, Entry 2). 对3-位取代吡啶的氢化显得更加困难, 收率低, 对映选择性也低. 如3-吡啶甲酸乙酯, 除了所要的完全氢化产物外, 还有较多的部分氢化的产物, ee 值最高仅为17% (Table 2, Entry 6). 对2-呋喃甲醇的氢化虽然收率高, 但产物几乎是消旋的, 最高ee 值为仅7% (Table 3, Entry 1). Rh(NBD)2BF 4/PPF-P(t -Bu)2的组合对2-呋喃甲酸取得了最高为24%的ee 值, 但收率只有3% (Table 3, Entry 4).当Cy 2PF-PCy 2作配体时, 收率为100%, 但ee 值仅为1% (Table 3, Entry 5). 甲醇或乙醇是该类反应的最好溶剂, 反应需在60 ℃, 10 MPa 的氢气压力下进行, 条件比较剧烈, 催化剂用量高, 且对映选择性较低.均相体系中, 对芳香单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的例子不多, 而且结果不好, 这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的研究领域.No. 6卢胜梅等:芳香杂环化合物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进展637表2 取代吡啶羧酸及酯的不对称催化氢化Table 2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substituted pyridine carboxylic acids and esters EntryR L * Yield/%ee /%1 2-CO 2Et DIOP 4127 2 2-CO 2Et BINAP 96 25 3 2-CO 2Et BDPP 97 9 4 2-CO 2H Cy 2PF-PPh 2 100 25 5 3-CO 2Et DIOP 52 126 3-CO 2Et BDPP 45 177 3-CO 2H Cy 2PF-PCy 2 8 17 8 3-CO 2HPPF-P(t -Bu)2 5 6表3 取代呋喃的不对称催化氢化Table 3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substituted furan EntryR L*Yield/% ee /% 1 CH 2OH BINAP 91 7 2 CH 2OH PROPHOS 98 5 3 CH 2OH DIOP 98 44 COOH PPF-P(t -Bu)2 3 245 COOHCy 2PF-PCy 2 100 12 非均相的不对称催化氢化非均相的催化氢化体系与均相相比具有催化剂回收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 从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 近年来已经有一些科学家把非均相的催化氢化体系应用到芳香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中. 1992年Brunner [18]等发现在硅胶上Rh(I)的金属前体和手性双磷配体反应生成的手性催化体系, 在NaH 2PO 4/Na 2HPO 4 (pH 7)组成的缓冲溶液中, 能选择性地氢化叶酸的杂环部分, 所得到的5,6,7,8-四氢叶酸在DNA 碱前体的生物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接着, 他们又经过对金属前体、手性配体和担载物的优化后, 发现能与[Rh(COD)- Cl]2形成七元环的配体(-)-BPPM 和(-)-DIOP 的效果最好, 硅胶Merckosorb SI60 是最佳的担载物, 取得了最高为92.3%的de 值[19](Eq. 9). 这一非均相催化体系对其它类似底物的氢化未见报道.Hegedus [20]用手性脯氨酸甲酯作手性诱导试剂,10% Pd/C 作催化剂, 加热下对3-吡啶甲酸进行非对映选择性氢化. 溶剂对此反应速度有较大影响, 但对选择性影响不大. 甲醇和乙酸乙酯都是较好的溶剂. 在室温,即使10 MPa 的氢气压力下也不反应. 高温有利于转化率提高, 但选择性降低.经过条件优化, 他们在50 ℃,5.0 MPa 的氢气压力下, 反应10.5 h, 对2-位取代的吡啶羧酸10的氢化可获得79%的de 值(Eq. 10), 对3-位取代的吡啶羧酸11的氢化可获得94%的de 值(Eq. 11), 对2-位取代吡啶盐12的氢化可获得98%的de 值(Eq. 12), 但后经证实, 此结果并没有重复性, 可重复的最高de 值为30%[21a].638有 机 化 学 V ol. 25, 2005Pinel 和Besson 等[21]利用手性脯氨酸酯及其衍生物作辅助试剂, 先与2-甲基-3-吡啶甲酸反应, 然后用Rh/C 和Rh/Al 2O 3作催化剂, 对所生成的2-甲基-3-吡啶甲酸衍生物进行氢化(Eq. 13). 他们考察了催化剂、温度、溶剂、手性诱导试剂等对氢化反应的影响, 经过一系列实验, 他们发现Rh/Al 2O 3 (3.8%)和Rh/C (4.2%)的活性最好, 但前者的选择性好. 用他们作催化剂时, 随着温度升高, 反应速度增加, 但前者选择性降低, 而后者则不受影响. 甲醇是较好的溶剂, 酸的加入并没有提高选择性. 手性的泛酸内酯是最好的诱导试剂, 诱导的de 值最高为35%. 后来他们又尝试用其它方法来提高选择性, 结果并不理想[21b].Studer 等[22]使用10,11-二氢辛可尼定改性的钯催化剂对3-位取代的吡啶羧酸酯进行氢化(Eq. 14), 获得了手性的哌啶, 但首先要经过一步Pd/C 氢化获得四氢化物. 他们也尝试了Rh/C, Rh/PtO 2等金属催化剂, 但结果都不好. 经过一系列的筛选, 他们发现5% Pd/TiO 2在DMF/H 2O/AcOH (1∶1∶0.001, 体积比)中取得了最好的对映选择性(24% ee 值), 但收率仅有10% (Table 4, Entry 3), 且此结果重复性不好. 此反应需在50 ℃, 13.0 MPa 的氢气压力下进行, 催化剂的用量大(S /C =10/3), 催化体系不稳定. 尽管如此, 但这是第一例非均相体系中对映选择性氢化取代吡啶的报道.表4 取代吡啶的非均相不对称氢化Table 4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substituted pyridine carboxylic estersEntry Catalyst Product/% ee /% 1 10% Pd/C 12 19a 2 10% Pd/C 81 2.5b 3 5% Pd/TiO 2 10 24c4 5% Rh/C 46 1.5b5 Rh/Pt oxide97 3baDMF 作溶剂; b n -Hexane 作溶剂; c DMF/H 2O/AcOH (1∶1∶0.001, V ∶V ∶V )作溶剂.在此基础上Thomas 和Johnson 等[23]利用中孔MCM-41固载二茂铁/Pd 的非均相催化剂对3-位取代的吡啶羧酸酯进行一步氢化(Eq. 15), 取得了最高为17%的ee 值, 转化率超过50%, 反应条件(40 ℃, 2.0 MPa H 2)比前者(50 ℃, 13.0 MPa H 2)温和. 中孔MCM-41孔外壁先用Ph 2SiCl 2去活化, 这样, 手性的金属配体只与孔内的活性部位反应, 整个手性环境被限制在孔内, 有利于底物的对映选择性氢化, 而它的均相体系给出消旋的产物. 虽然产物的ee 值较低, 但这为设计非均相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Baiker 等[24]使用辛可尼啶改性的Pd/Al 2O 3的催化体系对取代的呋喃羧酸和苯并呋喃羧酸进行了非均相的不对称氢化, 对苯并呋喃羧酸13氢化后获得50%的ee 值, 但收率只有29% (Eq. 16). 对2-呋喃羧酸(14)在收率为95%情况下获得最高为32%的ee 值(Table 5, Entry 1);对二取代的呋喃羧酸来说, 在室温, 3.0 MPa 的氢气压力下, 全部得到的是顺式异构体, 但ee 值低(Table 5, En-tries 2 and 4 ) (Eq. 17). 底物中羧基是取得高对映选择性所必须的, 在同样条件下当把羧基换成酯基时, 则没有选择性. 推测原因可能是羧基和辛可尼啶的羟基和桥头氮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这种氢键相互作用一方面使底物靠近手性中心, 另一方面稳定过渡态复合物的结构, 而酯基不能形成氢键, 因此没有选择性. 在此催化条件下, 辛可尼啶能被部分氢化(Eq. 18), 因此在反应中, 需要不断地加入适量的辛可尼啶才能保证反应顺利进行.No. 6卢胜梅等:芳香杂环化合物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进展639表5 取代呋喃羧酸的非均相不对称氢化Table 5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substituted furan car-boxylic acids Entry X Y Yield/% ee /% de /% 1 COOH H 95 32 — 2 COOH CH 3615 100 3 H COOH 100 23—4CH 3 COOH 222 1002004年, Glorius 等[25]在取代吡啶的2-位引入手性的唑烷基酮, 在无质子存在下, 由于偶极矩最小化合物最稳定, 因此构象16为主要存在形式. 但在酸性条件下, 因为存在氢键作用, 以构象19为主. 利用这种氢键作用可以控制底物的构象, 又利用唑烷基酮上的手性基团挡住一个面, 这样, 氢化只能从另一个面进行, 因此, 可以很好地控制产物的非对映选择性. 在10.0 MPa 的氢气压力下, 以乙酸作溶剂, Pd(OH)2/C, Rh/C 或Rh/Pd/C 等都能对其进行氢化, 在脱掉手性辅助试剂后, 可获得最高为98%的ee 值, 如果吡啶环上有多个取代基, 氢化后可同时产生多个手性中心. 这是在非均相体系中对吡啶类底物不对称氢化取得的最好结果(Scheme 1).3 展望综上所述, 在均相体系中对一些稠环的芳香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虽已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对其它类型的稠环芳香杂环化合物, 如异喹啉、苯并呋喃、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等的氢化还未有报道; 对单环的芳香杂环化合物的氢化结果目前都不令人满意. 在非均相体系中单环的芳香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研究较多, 但好的结果较少, 只有Glorius 利用底物诱导对取代吡啶取得了好的结果; 对稠环的芳香杂环化合物除了苯并呋喃羧酸外, 其它的都还未见报道. 研究对芳香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 无论是均相的还是非均相的, 都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发展前景的课题. 新的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的开发是将来芳香杂环化合物不对称催化氢化领域研究的重点.Scheme 1References1 (a) Ojima, I. Catalytic Asymmetric Synthesis , VCH Publish-ers, New York, 1999.(b) Noyori, R. Asymmetric Catalytysis in Organic Synthesis , Wiley, New York, 1994.(c) Jacobensen, E. N.; Pfaltz, A.; Yamamoto, H. Compre-hensive Asymmetric Catalysis , Springer, Berlin, 1999, Vol. 1.2 Elliott, M. A.; McNeil, D. Chemistry of Coal Utilization ,second Suppl. Vol. Wiely, New York, 1981, p. 1003.3 Barton, D.; Nakanishi, K.; Meth-Cohn, O. Comprehensive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 , Elsevier, Oxford, 1999, Vol. 1~9.640有机化学V ol. 25, 2005thesis,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79, p. 175.5 Bird, C. W. Tetrahedron Lett. 1992, 48, 335.6 (a) Murahashi, S.-I.; Imada, Y. Bull. Chem. Soc. Jpn. 1989,62, 2968.(b) Murahashi, S.-I.; Imada, Y.; Hirai, Y. Tetrahedron Lett.1987, 28, 77.7 (a) Fish, R. H.; Thormodsen, A. D.; Gremer, G. A. J. Am.Chem. Soc. 1982, 104, 5234.(b) Fish, R. H.; Tan, J. L.; Thormodsen, A. D. J. Org.Chem. 1984, 49, 4500.(c) Fish, R. H.; Tan, J. L.; Thormodsen, A. D. Or-ganometallics1985, 4, 1743.(d) Baralt, E.; Smith, S. J.; Hurwitz, J.; Horvath, I. T.; Fish,R. H. J. Am. Chem. Soc. 1992, 114, 5187.8 Murata, S.; Sugomoto, T.; Matsuura, S. Heterocycles1987,26, 763.9 Bianchini, C.; Barbaro, P.; Scapacci, G.; Farnetti, E.;Graziani, M. Organometallics1998, 17, 3308.10 Bianchini, C.; Barabro, P.; Scapacci, G. J. Organomet.Chem. 2001, 621, 26.11 (a) Cobley, C. J.; Henschke, J. P. Adv. Synth. Catal. 2003,345, 195.(b) Henschke, J. P.; Burk, M. J.; Malan, C. G.; Herzberg,D.; Peterson, J. A.; Wildsmith, A. J.; Cobley, C. J.; Casy, G.Adv. Synth. Catal. 2003, 345, 300.12 Kuwano, R.; Sato, K.; Kurokawa, T.; Karube, D.; Ito, Y. J.Am. Chem. Soc. 2000, 122, 7614. 13 Kuwano, R.; Kaneda, K.; Ito, T.; Sato, K.; Kurokawa, T.;Ito, Y. Org. Lett. 2004, 13, 2213.14 Wang, W. B.; Lu, S. M.; Yang, P. Y.; Han, X. W.; Zhou, Y.G. J. Am. Chem. Soc. 2003, 125, 10536.15 Yang, P. Y.; Zhou, Y. G. Tetrahedron: Asymmetry2004, 15,1145.16 Fuchs, R. EP 803502,1997[Chem. Abstr. 1998, 128,13286].17 Studer, M.; Wedemeyer-Exl, C.; Spindler, F.; Blaser, H. U.Monatsh. Chem. 2000, 131, 1335.18 Brunner, H.; Huber, C. Chem. Ber. 1992, 125, 2085.19 Brunner, H.; Bublak, P.; Helget, M. Chem. Ber. 1997, 130,55.20 Hegedus, L.; Hada, V.; Tungler, A.; Mathe, T.; Szepesy, L.Appl. Catal., A2000, 201, 107.21 (a) Douja, N.; Besson, M.; Gallezot, P.; Pinel, C. J. Mol.Catal. A: Chem.2002, 186, 145.(b) Douja, N.; Malacea, R.; Banciu, M.; Besson, M.; Pinel,C. Tetrahedron Lett. 2003, 44, 6991.22 Blaser, H.-U.; Honig, H.; Studer, M.; Wedemeyer-Exl, C. J.Mol. Catal. A: Chem.1999, 139, 253.23 Raynor, S. A.; Thomas, J. M.; Raja, R.; Johnson, B. F. G.;Bell, R. G.; Mantle, M. D. Chem. Commun. 2000, 1925.24 Maris, M.; Huck, W.-R.; Mallat, T.; Baiker, A. J. Catal.2003, 219, 52.25 Glorius, F.; Spielkamp, N.; Holle, S.; Goddard, R.; Lehman,C. W. Angew. Chem., Int. Ed. 2004, 43, 2850.(Y0408023 QIN, X. Q.; LING, 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