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多重失灵
浅析共性技术的内涵与评判标准
浅析共性技术的内涵与评判标准内容摘要:共性技术概念有很强的政策性,其内涵受到一个国家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
常见的定义是从共性技术研究所处的研发阶段、影响范围和涵盖范围三个方面进行。
共性技术的特征决定了共性技术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技术的资助方式和组织形式。
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竞争前技术和应用研究等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关键词:共性技术内涵评判标准共性技术(在环保、卫生和国防等公益领域也存在共性技术,可称为公益共性技术。
本报告只研究以竞争为目的的产业共性技术政策问题。
)在国际上通用的英文称谓为“Generic Technology”。
“Generic”意为“非特有的,一般的,普通的,通用的”,也有“非商标的,非专利的”的含义(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第717页。
)。
可见,在字面意思上,“Generic Technology”指“非仅用于特殊用途的非专有的通用技术”。
为了避免在称谓上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本报告仍将其译为“共性技术”。
尽管有国际通用的称谓,而且许多国家也将支持共性技术研究作为科技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共性技术定义。
值得注意的是,WTO的《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中也没有“Generic Technology”一词(有人认为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中规定的产业研究(Industrial research)指的就是共性技术研究。
见李国杰:“‘扩胸’与‘收腹’:对中科院计算所现状的分析与反思”;中国科学院站论坛。
)。
关于共性技术含义的探讨有两点需要说明:首先,共性技术的定义更多来自对政策实践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分析。
虽然Tassey(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经济学家,是对共性技术的政策问题进行较早研究的学者之一。
)等人将共性技术概念纳入基础设施范畴进行了界定,但各国政府对具有共性特征的技术研究的资助远远超过了Tassey定义的范围。
因此只有从各国政策实践中总结,才能更好地揭示共性技术的内涵。
产业共性技术:撬动我国中小企业创新驱动的支点
② 方福前 、 张平 : 《 论政府 因何和如何参与共性技术研发》 , 载于《 财贸经济》, 2 0 0 8年 第 1 0期 。
年第 6 3期 ( 慧第2 5 5 1期 )
我 国适 用 于 中小企 业 创 新发
不仅 供 给不足 , 还 缺乏 产 业共
途 径 和 保 障 。 总体 上 我 国 尚
成果, 在 知识 产权 归属 上 也 要 向企 业倾 斜 , 以鼓
励企 业进 行 共性技 术创新 与研 究 , 同时对 相 关研
究项 目从 有效 性 、 效 率等 多个 角度进行评估 , 并对
有 较好 的发 挥 在 产 业 共 性 技 术 扩 散 中的 作 用 。
这 种情 形如果 在 相 当长 的 时 间 内不 能 得 到根 本
扭转 , 不仅会 导 致 产 业共 性 技 术 难 以共 享 , 还 可 能导致 新 的重复研 究开发 问题 , 不 利于 我 国企 业
整体 技 术水平 的提 升。
的可持续发展 。 ①不过 , 产 业共 性技 术也 同时具 有
与 此 同时, 随 着科 学技 术 的进 步 , 技 术进 步 引发 的技 术边 界扩 张以及创 新规模 的扩大 , 使得 产 业共 性技术 的需求 空 间越来 越 大 , 而产 品技 术 生命 周 期越 来 越 短 和 创 新 难 度 、 复 杂 度 成 倍 增 加, 现代 产业 的 国际竞争 已经从 市场 化 阶段 的技
个企 业往 往 难 以独 立 完成 产 业共 性 技 术 创 新 。
论 分 析
产 业共 性技术也 称之 为共 性技 术 , 是 介 于基 础研 究与应用研 究之 间处 于竞 争前 阶段 的技 术 , 处 于整个 技术创 新链 、 产 业价 值链 中的基 础 性地 位, 它的有 效 供 给 能 够 改善 企 业获 取 技 术 的 能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双重失灵及其消解——以美国SEMATECH为例
的存 续 时间 。 3 4 产 业共性 技 术研 发合 作联 盟— —研 发联 合体 .
经 济下 , 品分 为 “ 人 产 品” “ 共 产 品 ” 大 产 私 和 公 两
术、 产业 内共 性技术 和企业 内共 眭技术 。本 文在认 J 同这个定义 的基 础上 , 仅讨论 产业 间共性技 术 和产业 内共性技术 , 企业 内共 f技术不在探讨范畴之 内。 生 从 技术 的演进 历 程 来看 , 产业 共 性 技 术 属 于竞 争 前技 术 , 研 究 开 发 具 有 前 赡 性 、 新 性 与 风 险 其 创 性; 产业 共性 技 术 形 成 后 , 有共 用 性 、 散 性 、 具 扩 层 次性 。其特 性可 归纳 为基 础 性 、 开放 性 、 外部 性 、 关 联性 、 风险性 和准 公共产 品性 等 6个 方 面 。
进 行合作 知识 生 产 的 组 织 形 态 。在 现 实 生 活 或 研 究 文献 中 , 以合 作研 发 为 主要 技术 活 动 的组 织 形 式 有 多种 , 括 : 资 研 究 企 业 、 叉 许 可 协 议 、 包 合 交 由技 术 因素 推动 的直接 投资 、 外包 等 。
3 3 产 业 技术 合 作创 新 的组 织 形 式— — 产 业技 术 . 联 盟
3 2 合作研 发组 织 .
制 造技 术 研 发 联 合 体 S MA E H( 下 简 称 美 国 E TC 以
S M T C 是 世 界 上 公 认 的 迄 今 为 止 最 为典 型 、 E A E H)
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研究
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研究作者:余维运曹和竹来源:《新材料产业》 2012年第8期文/余维运曹和竹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问题,实质上就是如何选择合理的组织模式和组织机制进行共性技术研发并提高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效率[1]。
随着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的研究,以应对新形势下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我国对于共性技术的研发存在明显的组织缺失,而推动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组织的适应性创新。
本文将从技术、行业、空间3个维度搭建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选择模式,并从国家、行业和区域3个层面构建若干种情境下的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进而从政府角度提出推动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研究动态及评价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作为一种典型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对其组织模式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国外学者多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和探讨产学研合作方式,他们认为,产学研合作成功的标准是产学研各方创造知识的能力、知识流动和扩散的能力。
国外学者E l i as则认为,作为一种跨组织的现象,产学研合作的动机是共享知识,其重点在于如何设计一种好的跨组织模式来确保知识最大限度的共享。
国内学者多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研究探讨产学研合作方式。
如孙福全[2]等按照研发组织的持久性从弱到强,总结了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4种类型:项目组织、技术联盟、研发基地和国家共性技术研究机构。
马名杰[3]认为政府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共性技术,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并提出政府支持的共性技术可分为4大类:专项计划、设立非政府的专门组织、国家研究所(院)和促进合作研究。
薛捷、张振刚[4]等提出了我国应鼓励发展“官产学研”合作组织来开发产业共性技术,要注重发挥企业在共性技术平台中的主体作用。
关韶峰、田新民、康力[5]等提出要培育多层次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及服务主体,并提出了若干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机构的模式。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2.01.14•【字号】浙科发高〔2022〕5号•【施行日期】2022.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浙科发高〔2022〕5号各市、县(市、区)科技局,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省级有关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依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1〕12 号),我厅研究制定了《浙江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2022年1月14日浙江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为高质量推进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由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省技术创新中心和省级企业研发机构组成的技术创新中心体系,依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总体要求(一)功能定位。
省技术创新中心(亦称为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是技术创新中心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定位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是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后备力量。
创新中心既要靠近创新源头,充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和科研资源,加强科技成果辐射供给和源头支撑;又要靠近市场需求,紧密对接企业和产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切实解决企业和产业的实际技术难题。
(二)主要任务1.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将研发作为产业、将技术作为产品,组织开展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战略研究和技术攻关,攻克“卡脖子”技术,抢占前沿技术制高点,为区域和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
不同类型政府和企业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投资策略研究
不同类型政府和企业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投资策略研究周潇;盛永祥;吴洁;施琴芬【期刊名称】《研究与发展管理》【年(卷),期】2017(029)003【摘要】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符合供给侧改革对调结构、促转型的目标要求,但企业在共性技术研发中面临组织和市场的“双重失灵”.鉴于此,构建了政府和企业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投资博弈模型,根据模型纳什均衡解的不同情况,分别研究了中央和地方两种类型政府资助龙头企业或一般企业时二者的最优投资策略组合,并通过案例分析获取了模型变量的经济数据和模型参数的回归值,证明了模型的可操作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供给体系中角色不同,中央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地方政府扮演跟随者和补充投资者的角色.研究成果为政府根据资助企业特点采取权变的投资策略、企业根据政府特点采取合理的项目申报和投资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总页数】12页(P98-109)【作者】周潇;盛永祥;吴洁;施琴芬【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镇江212003;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镇江212003;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镇江212003;苏州科技大学科研产业部,苏州21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4【相关文献】1.政府和企业对产业共性技术两种研发投资类型的比例研究 [J], 盛永祥;周潇;吴洁;施琴芬2.企业合作研发和政府资助定位关系研究-基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情景下 [J], 谢阳春3.政府研发资助、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不同类型所有制企业 [J], 高瑜玲4.政府研发资助、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不同类型所有制企业 [J], 高瑜玲;5.创新项目类型、政府补助策略与企业研发投入策略研究 [J], 陈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混合溢出效应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研究
目前 对 产业 共 性 技 术 组 织 模 式 的研 究 主 要 集 中 于 市 场
导 向 下 的 几 种 , R&D 竞 争 、 如 R&D 卡 特 尔 (atl) cr s 、 e
V( eerhJ itVe tr) 争 、 V 卡 特尔 。 R sac o nue 竞 n Ka e I Mulr Z n l 为探 讨 什 么 样 的合 minM , l a gI e E, 9 作 更 有 利 , 立 了 基 于 投 入 溢 出 的 两 阶 段 双 寡 头 博 弈 建 模 型 ( KMZ模 型 ) 分 析 比 较 了 4种 组 织 模 式 , 即 , 即 R&D竞 争 、 R&D 卡 特 尔 (a tl) R V( sac on c res 、 J Re erhJ it
D : 0 3 6 /.s n 1 0 — 3 8 2 1 . 5 0 5 OI 1 . 9 9 j is . 0 1 7 4 . 0 2 0 . 0
中 图 分 类 号 : 1 G3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7 4 ( 0 2 0 —0 30 1 0 — 3 8 2 1 ) 50 2 —6
等 提 出 的 。共 性 技 术 具 有 外 部 性 和 竞 争 前 ( r—o — P ecm
p t ie 等 技术 特 征 ; 性 技 术 的研 发 能 力 可 以 有 效 地 ei v ) t 共 改 善 因产 业 结 构 趋 同 而 导 致 的 资 源 浪 费 情 况 ; 断 提 不 高 的共 性 技 术 平 台 , 够 为 区 域 内 企 业 进 行 差 异 性 的 能 第 二 次创 新 提 供 足 够 的 技 术 空 间 , 而 有 可 能 将 产 业 从 结 构 趋 同转 变 为 产 业 结 构 互 补 ; 性 技 术 的 研 发 和 扩 共 散 机制 , 以使 企 业 将 有 限 的 资 源 投 入 在 有 很 强 竞 争 可
高新技术园区创新功能的制约因素
浅议高新技术园区创新功能的制约因素摘要:高技术园区作为一个网络化的创新社会空间,其创新功能的强弱关系到园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小。
文章从制约创新功能发展的外部条件、技术中介组织、产业共性问题、网络外部性四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增强园区创新功能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新技术园区;创新功能;制约因素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182-03高新技术园区的创新功能是具有自增强机制的创新组织,是有机的且具有很强整合能力的组织,但是各类创新过程中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其并不是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创新功能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反馈的结果。
而高新区内创新功能是以其非均衡非对称结构作为推动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主要是宏观层面的生产体系和知识体系的非对称失衡)。
一、创新功能的外部条件缺失(一)硬件基础设施硬件基础设施是创新功能发挥的基本物质保证,它可以强化和补充创新功能的作用,例如交通、通信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创新功能发挥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
当前作为赶超型的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较,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实力薄弱、内部企业实力弱小、硬件设施的不完善使得园区企业不能获得稳定供给的原材料和高素质的劳动力,缺乏园区品牌效应。
企业的互动合作和知识交流,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交流缺少相应的基础设施平台的支持,创新功能的发挥受到基础条件的抑制,具体表现在:较高的机会成本,创新功能扩散中的高昂的时间成本,创新主体捕捉创新信息的低灵敏度。
(二)创新文化的落后创新功能的发挥离不开高新产业园区的区域文化的支持。
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在其《大力构建创新文化环境》一文中指出:观念的创新、科技的创新、体制的创新,无不回归于文化的创新。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新区发展过程中的保守、厌恶风险、森严等级制度、忠于企业而非忠于专业以及不重视合作的地域文化概念和缺乏非正式的文化交流等一系列影响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新区创新功能的发挥。
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研究
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问题实质上就是如何选择合理的组织模式和组织机制进行共性技术研发并提高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效率。
随着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加强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的研究以适应国家对共性技术的需求就显得相当重要。
一、研究动态及评价国外学者多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和探讨共性技术产学研合作方式,他们认为产学研合作成功的标准是产学研各方创造知识的能力、知识流动和扩散的能力。
如国外学者Elias(2000)认为,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跨组织的现象,其动机是共享知识,其重点在于如何设计一种好的跨组织模式来确保知识最大限度的共享。
因此,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作为一种典型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对其组织模式的研究就显得相当重要。
国内学者多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研究探讨产学研合作方式。
如孙福全等按照研发组织的持久性从弱到强,总结了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四种类型:项目组织、技术联盟、研发基地和国家共性技术研究机构。
马名杰认为政府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共性技术,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
并提出政府支持共性技术可分为四大类:专项计划,设立非政府的专门组织,国家研究所(院)和促进合作研究。
薛捷,张振刚等提出了我国应鼓励发展“官产学研”合作组织来开发产业共性技术,要注重发挥企业在共性技术平台中的主体作用。
关韶峰,田新民,康力等提出要多层次培育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及服务主体,并提出了若干种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机构的模式。
吴桂生,李纪珍从产业间共性技术和产业内共性技术两个层次构建了我国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并给出了5种供给形式:政府牵头直接组织攻关,已有的国家工程中心和行业共性技术基地,大学或非营利机构,企业自主组成联合体,单个企业。
从行政生态理论角度看,行政组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
也就是说,特定的组织模式要依赖于特定的组织环境而存在,这可形象的称之为组织模式的适应性创新。
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作者:屈鹏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20期摘要:企业技术中心作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发展、建设是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主体的重要途径,并在保障和促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企业技术中心项目管理,为企业提供科学、系统化的决策,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配置,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企业技术中心;项目管理;企业发展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俗称省级技术中心,是政府为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我省对全省主要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绩效显著、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认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旨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
我省从1994年开始,积极引导和鼓励大中型企业(集团)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经过18年的发展,总数已达535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28家。
此外,我省淮北、宿州、合肥、芜湖、马鞍山、淮南、蚌埠、宣城、安庆等市也相继开展了市级技术中心认定工作,并配套制定了相关的地方鼓励政策。
目前,全省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现已覆盖到一、二、三产业,初步建立起我省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框架,基本科学合理的创新能力设施布局,为建设创新型安徽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我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仍面临一些函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许多企业没有自助品牌,只有少数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高级技术人才普遍短缺,产业共性技术供给能力相对薄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仍显不足,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发挥;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工装配比重过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国际分工地位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缺乏;体制机制不完善,垄断行业改革不到位,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科学、健全、高效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管理机制亟待完善。
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对象选择理论与实证
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对象选择:理论与实证内容摘要: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制度是地方产业集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支持对象主要包括产业集群产业链延伸项目、产业集群产学研合作项目、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产业集群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政策专项资金支持对象监管产业集群(简称“集群”)作为一种新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热点。
2007年,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现有各项财政专项资金要向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和龙头企业倾斜,有条件的地区可创设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建设。
部分省市在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制度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
如: 2007年,江苏省出台《江苏省产业集聚区创新服务专项资金资助暂行办法》,北京市出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2008年,江西省出台《江西省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湖北省出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宁夏出台《关于促进“五优一新”产业集群发展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此外,山东、湖南、陕西、四川、重庆等省市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
尽管自2001年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产业集群政策的研究文献日益增多,但多侧重于国外产业集群政策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的评述、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用和政策建议探讨,而关于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的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尚属空白。
本文就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对象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的界定一般而言,产业集群是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选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虽然产业集群是高度市场化的产物,但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仍离不开政府的适当干预,因此,政府制定、实施产业集群政策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产业创新系统模型的构建研究_以中国石化产业创新系统模型为例
第27卷 第2期2009年2月科 学 学 研 究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Vol .27No .2Feb .2009文章编号:1003-2053(2009)02-0295-07产业创新系统模型的构建研究———以中国石化产业创新系统模型为例王明明,党志刚,钱 坤(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29)摘 要:通过对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发展轨迹的研究梳理,对三种主要类型的产业创新系统理论进行评价。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构建的不同具体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模型的研究分析,提出在构建具体产业创新系统结构模型时应考虑的相关要点,并以构建中国石化产业创新系统结构模型为例,阐述了具体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
关键词:产业创新系统;中国石化产业创新系统结构模型;技术;组织;制度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8-09-22;修回日期:2008-11-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772102) 作者简介:王明明(1951-),男,江苏徐州人,教授,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创新管理。
党志刚(1981-),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
钱 坤(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
产业创新系统的概念最早是由Malerba 、B reschi等人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
产业作为学者们研究创新和生产的基准,研究产业的传统方法多数集中在单维方面(如创新、企业、竞争、产品结构等),这导致全面了解产业的作用和变化以及多维层面的不同对比性研究受到限制。
为此Malerba 提出多维的、全面的、动态的产业观点———产业创新系统理论[1]。
1 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的发展轨迹由于分析角度和理论基础不同,国内外学者构建的产业创新系统存在差异。
根据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研究,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发展轨迹划分为以下三大类(图1):以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以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技术系统理论相结合、以进化经济学理论为根基的产业创新系统。
我国纺织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机制的现状与主要问题(上)
协调 , 研发和扩 散机制 的构建都 处于很不完善的起步 阶段,
资源应用局限等浪费现象。 从调研各地纺织产业集群的技
术服 务平台的结果 来看 , 之 发达 国家 和地 区, 较 以及 国内其 他先 进行业 如电子、 能源等 关注 度较 高的行业 , 国纺织 新 我
行业共 性技 术 的 “ 产、 、 官、 学 研”的合 作没有真 正的融 合与
行业中的应用普及不足, 应用电子、 信息、 动化、 自 新材料等
能 达到预 期效 果 。
我国 ( ( 国家 “ 十一五” 科学技 术发展规 划》 曾指出, 行业 性 共性 技 术是能够 解决 我 国传 统产业 发展 中的关键 性 和瓶 颈性 问题 的技 术 。 以纺 织行业 为例 , 虽然近年来我 国纺 织工 业科技 进步成果 显著, 但从 整体上看, 一方面 , 行业 的自主创
t t i as o d e tb ihg v n le t p n o e n t t ef rtx i n u tyge e i e h lg . ha n h ul sa ls o e 1l n o s rd i si l o e tl i d sr n t tc noo y Ch l s ti e c
新能力仍相对薄弱, 具有 自 主知识产权 的原创关键性技术 研发进展相对缓慢, 如高性能、 新型纤维材料关键技术的研
发 和产业化 相对落后; 先进工 艺技 术和 纺织信息化技术 在全
从纺织行业的整体情况来看, 纺织产业链各环节的合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在京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国创中心正式迈入实际运行阶段。
会议审议了国创中心《理事会章程》《建设运行方案》《2022年工作重点及目标》《第三代半导体跃升工程行动计划(建议稿)》,审议通过了第一届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专家委员会主任、成员,国创中心主任人选。
国创中心由科技部批复同意建设,旨在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统筹全国优势力量,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应用方向,推进各类相关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有效协同,输出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创新能力整体跃升。
国创中心已布局深圳、南京、苏州、湖南、山西、北京等6个区域中心,有效衔接政府支持和企业需求,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全国50余家科研机构,初步形成了“核心+基地+网络”的创新格局。
目前,国创中心已聚集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多个院士团队、50余名行业领军人才,形成500多人规模的专职团队。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湖南)是位于湖南的一个创新中心。
该中心由由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泰科天润等单位共同创建。
今年6月,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山西)正式揭牌。
国创中心的山西区域中心正是由中国电科二所牵头建设,联合省内优势机构和高校,针对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战略需求,结合我省经济转型发展要求,集聚创新要素,深入开展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将建设成为重大关键技术的供给源头,产业集聚发展的创新高地,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的众创平台。
国创中心(南京)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聚创新资源、引领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
加快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既是推动第三代半导体行业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跃升的战略需求,也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7.09.15•【文号】国发〔2017〕44号•【施行日期】2017.09.1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7年9月15日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国家技术转移体系是促进科技成果持续产生,推动科技成果扩散、流动、共享、应用并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的生态系统。
建设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术转移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成果持续产出,技术市场有序发展,技术交易日趋活跃,但也面临技术转移链条不畅、人才队伍不强、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系统设计,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技术转移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全面提升科技供给与转移扩散能力,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为深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加快建设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强技术供需对接,优化要素配置,完善政策环境,发挥技术转移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
南(2017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布日期】2017.10.18
•【文号】工信部科〔2017〕251号
•【施行日期】2017.10.1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
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
(2017年)》的通知
工信部科〔2017〕2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产业技术研发应用对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增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我部组织修订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
现印发你们,请积极做好相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引导工作。
附件: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7年10月18日。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困难与对策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困难与对策作者:刘勇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03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以创新为基本动力,以适应竞争环境、提高经济附加值水平和竞争力为目标的产业演进和变迁过程。
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主线,以技术改造、进步和创新为突破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转向高值化、品牌化、服务化、平台化以及绿色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然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仍面临着诸多问题的困扰与挑战。
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困难(一)部分企业发展观念和战略思维滞后产业转型升级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的自我发展过程。
企业家以什么理念办企业,以什么方式获取利润,决定了产业发展的方向。
企业家的视野和思维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远见。
传统产业的技术、工艺、产品、市场都已成熟,思维易固化而不易改变。
在不少行业,观念落后、思维僵化的情况仍然存在。
从本质上讲,没有真正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观念、标准、技术和管理。
(二)发展环境亟待进一步完善一是不公平竞争挤压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空间。
市场化改革不够深入,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行政干预和审批形成许多“政策机会”,导致企业靠寻租而不是靠技术进步和创新获利。
国有大企业凭借资源优势和体制优势,进入相对回报丰厚的市场领域,大举进行跨界扩张,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
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资源配置和政府服务等方面难以享受与国企同等待遇,发展空间受到了相当的挤压。
二是企业税费负担过重。
1995—2012年,我国GDP名义增长8.6倍,全国工资总额增长8.8倍,税收增长16.7倍,政府非税收入增长18.8倍。
此外,由体制机制问题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时间和机会等制度性交易成本也较为显著。
三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实体投资回报率显著下滑、虚拟经济投资回报率节节升高对传统产业在信贷市场上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
由于企业的所有制和规模不同,以及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不真实,又形成了事实上的“信用双轨制”。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省科技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省科技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0.10.13•【字号】鄂科技发重〔2020〕30号•【施行日期】2020.10.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省科技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鄂科技发重〔2020〕30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科技局:为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鄂发〔2018〕28号)文件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全省科技创新体系,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省科技厅研究提出了《省科技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若干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湖北省科技厅2020年10月13日省科技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若干意见新型研发机构主要从事科技创新、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特征。
新型研发机构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产学研金全链条通道,对促进创新资源科学高效优化配置,强化产业技术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推动我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聚焦创新发展战略需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我省重大创新发展战略需求,围绕重点产业领域,推进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布局建设,将“楚才在鄂”的优势转化为“楚才兴鄂”的现实生产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瓶颈制约,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的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方式,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全链融合发展,构建多元开放合作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快建设具有全国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平台体系,为湖北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6.08.19•【文号】工信部科〔2016〕273号•【施行日期】2016.08.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科〔2016〕2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以下简称《指南》),现就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重要意义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源动力和主引擎。
当前,我国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创新成果产业化不畅的问题依然存在,现有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亟需在发挥已有各类创新载体作用的基础上,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瞄准制造业发展薄弱环节,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国家制造业创新平台和网络,形成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围绕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核心任务,有效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按照“一案一例一策”方式,统筹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汇聚创新资源,建立共享机制,发挥溢出效应,打通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形成制造业创新驱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切实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
共性技术扩散的概念及其特征
2010年第19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0No.19收稿日期:2010-03-08,修回日期:2010-04-15基金项目:武汉工程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共性技术扩散的特征及其网络效应研究”(17097031)文章编号:1000-7695(2010)19-0142-04共性技术扩散的概念及其特征邹樵(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在对一般技术扩散概念的综述的基础上,对共性技术扩散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并特别指出共性技术扩散的高网络性、高关联性和高政策干预性是其区别于其他专有技术扩散最本质的特征和区别。
关键词:共性技术;扩散;概念;特征中图分类号:F062.4ʒF713.584文献标识码:A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 of Generic Technology DiffusionZOU Qiao(School of Management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3,Hubei )Abstract :With a summary of the general technical diffusion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generic technology diffusion ,pointing out that the high network ,the high relatedness and the high policy intervention are essential in distinguishing the generic technology diffusion from the other specialized technique diffusion.Key words :generic technology ;diffusion ;concept ;characteristic1共性技术扩散的概念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每一次巨大进步,无不与重大技术创新及其扩散紧密相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交易成本很高, 企业只能在内部进行新技术的研 术可以划分为实验室技术、共性技术、应用技术和专
发,而基本不考虑通过外部方式获得技术[1]。产业共性 有技术[1]。 在基础科学到商业化应用这一完整的创新
技术的基础性、风险性和关联性等特性导致其很可能 链条中,产业共性技术处于政府(包括非盈利机构)和
具有较高的交易成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那么在使用上也就具有了很强 性、接受方对共性技术估值倾向的变化情况如下。
的排他性。本文特别引入“外溢性”概念来描述共性技
越靠近基础科学研究端, 共性技术供给方的研发
术从扩散角度的外部共享性,即供给方的技术成果扩 成本和风险越高。 越靠近市场应用端,共性技术接受
散或溢出到其他个体、 部门或领域的难 易程度。 一般而言,技术越容易被模仿、
总结已有研究,“失灵”已成为共性技术研究中最 重要的切入点, 也是共性技术政策最基本的出发点, 但对“失灵”问题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空白之处。 首先,国内外研究对具体“失灵”类型的界定视角是不 统一的。 比如,Tassey 提出的“市场失灵”主要从风险 与收益的角度出发, 认为共性技术研发环节额外的市 场风险会导致开发者面临高风险和高贴现率组合,企 业理性决策的结果必然是对共性技术的“投资不足”[10]。 李纪珍提出的“市场失灵”则是基于网络外部性等共 性技术特性,认为共性技术的产权难以界定,研究开 发共性技术的单个企业不能独占共性技术成果及其 带来的全部收益[1-2]。 其次,国内外研究对各类失灵问 题的分析基本上集中在技术的供给方面,这是不全面 的。事实上,共性技术供给与扩散具有不可分割性:如 果不能有效扩散,再好的共性技术也难以发挥应有的 社会和经济价值;共性技术在很多情况下正是因为没 有办法被更多的用户使用而成为实质上的 “专有技 术”。因此,本文的研究将把共性技术的供给和扩散作 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同时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 模型以此廓清共性技术发展中的种种“失灵”现象。
目前, 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
期,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对产业 共性技术的突破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将根据产业共 性技术的层次特性,深入分析其在供给与扩散全过程 中的多重失灵,为指导共性技术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全 新的理论模型。
1 产业共性技术失灵的已有研究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 G. Tassey 对共性技术进行了多年的系统研究[7-10]。 在近期的一 篇文章中,Tassey 指出, 共性技术能起到概念验证的 实质性作用,可充分降低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使得 应用型研究开发投资成为企业的理性选择,他将产业 技术分解为三大类,分别是共性技术、基础技术(研究 工具、工程和科学数据、接口标准、质量控制工具等) 和企业专有技术,并提出了基于三类产业技术的知识 生产函数。 而在传统模型中技术被视为是同质的,基 于这一分类,Tassey 提出了一个新模型用于研究技术 研发投入市场失灵的评估问题[11]。
的“外部性”和“外溢性”两个概念。
和非盈利机构都不供给的局面,从而出现制度盲点[17]。
经济学家提出,当生产或消费对其他人产生附带 李纪珍在 2002 年就已提出, 共性技术的层次范围在
的成本或效益时,外部经济效果便产生了,而这种效 创新链中对应于一个“共性区间”;沿着创新过程,共
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共性技术的 性技术的“公共应用性”逐渐变小,而“技术复合度”
以企业为代表的盈利机构关注点的中间地带,最前端
考虑到本文将构建一个统筹共性技术供给与扩 是基础科学的研究,最末端是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由
散的分析模型,更改传统共性技术供给模型的假设就 于产业共性技术既不是纯粹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共品,
显得十分必要,而修正原假设的关键是澄清共性技术 也不具备商业上的独占性,因而很容易出现盈利机构
·6·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多重失灵
第 07 期
性 技 术 的 供 给 机 制 和 国 内 外 实 践 进 行 了 全 面 分 析 [1]。 在此之后,国内有大量关于共性技术的研究对“市场 失灵”和“组织失灵”的概念做了直接引用,少数研究 虽有一定程度的概念发展,但都没有脱离最原始的模 型和内涵。 比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马明杰从科技 政策的角度对共性技术的内涵和评价标准进行了阐 述,提出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一般规律,其中应 用了市场失灵的基本概念[12]。孙福全等在《产业共性技 术研发组织与基地建设研究》一书中对国内外产业共 性技术研发组织做了较为全面的调研,提出我国产业 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与基地建设的政策建议,相关的政 策建议也是从失灵的角度分析的[13]。 刘满凤和石光宁 根据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从共性技术生产与消费的 双重外部效应角度细化探讨了产业共性技术供给的 “市场失灵”[14]。 陈静和唐五湘在探讨共性技术特性的 基 础 上 ,提 出 共 性 技 术 存 在 供 给 上 的 “ 市 场 失 灵 ”、 研 发活动组织上的“组织失灵”以及“政府干预失灵”[15]。
李纪珍在其博士论文《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研 究》中,运用博弈论模型证明了市场机制下共性技术 供给存在的“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现象,对产业共
收稿日期:2011-01-05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产 业 共 性 技 术 扩 散 体 系 研 究 ”(70873070)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李 纪 珍 (1974- ),男 ,湖 北 武 穴 人 ,博 士 ,副 教 授 ,研 究 方 向 :技 术 创 新 管 理 、科 技 政 策 、项 目 管 理 。
表现出共享性。 比如,一项共性技术虽然处于技术树
图 1 是本文用于分析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理论
的底层,但如果其二次开发成本足够高以至于对其他 模型。该模型将“共性区间”进一步展开。 当共性技术处
企业形成天然的应用壁垒,就不具备共享性;又比如, 于共性区间不同位置时,供给方研发的成本和风险、接
企业开发出的共性技术如果能够通过专利战略形成 受方二次开发的成本和风险、 供给方技术成果的外溢
第 32 卷第 07 期 2011 年 07 月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 & T.
Vol.32,No.7 Jul. 2011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多重失灵
李纪珍,邓衢文 (清华大学 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摘要:产业共性技术可以为多项相关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支撑,在市场机制下的发展面临各种类型的 失灵问题。 针对已有共性技术失灵研究的不足,对传统共性技术供给模型的基本假定进行了修正,构建了将供给和扩散 纳入统一视角的分析模型,从技术特性的角度对共性技术区间做了层次性划分。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市场机制下产业共 性技术供给的“组织失灵”和“市场失灵”以及扩散的“制度失灵”和“市场失灵”。 产业共性技术的多重失灵决定了政府对 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干预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关注共性区间的两头。 最后基于产业共性技术与企 业专有技术的可结合度,分析了不同层次产业共性技术的扩散方式。 关键词:产业共性技术;组织失灵;市场失灵;制度失灵;技术扩散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11)07-0005-06
第 07 期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多重失灵
·7·
用要求企业进行组织变革以适应技术变革的要求[1]。 出共性技术具有层次性的观点,尽管他们关注的视角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某些技术由于具有隐含性、复杂 不同。本文对共性技术层次性的分析是对李纪珍关于
性、积累性、不确定性和网络延伸性等特性,技术的市 技术发展层次理论的继承。 从技术的发展过程看,技
3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分
!
本文认为,上述假定在单独考虑共性技术的供给 问题时是可以接受的。 它从供给方的利益出发,抽象 出了与共性技术研发最相关的技术特征— ——外部性。 从技术发展的长期趋势看,这一假定也具有一定的合 理性。Bresnahan 和 Trajtenberg 指出,技术具有树状结 构,底层的少数几类通用技术(共性技术)不断衍生出 末端的部门应用技术[16]。 可见,技术是分层的,各个层 次的技术也在整体向前发展;当共性技术不断衍生出 新技术,而这些衍生技术又派生出更加细分、更加专 业化的技术时,最初的共性技术往往被总结提升成为 一门普及性的公共科学, 无偿地被社会成员共享,正 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在今天的扩散。
’()*+, -.’/0*+,
’/0*+, -.’12*+,
二次开发难度越低,其外溢性就越强。也 就是说,在本文的研究中,共性技术的充 分外溢将不再作为前提假设。 在下文共
I3
4 II35674 III3 84
"
#$%&
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分析模型中, 我们
将打开共性技术的黑箱,对其“外溢性” 和“外部性”分别考察分析。
0引言
由于技术的同质和大量技术的交叉、 融合,使 得产业共性技术这种并不是直接面向市场的技术 却经常是跨产业部门的平台性技术, 为多项其他技 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Multi Use),为多用户所用(Multi User),规模效 应 明 显 。 [1-2]
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共性技术的发展。 1962 年在国家制定的《1963—1972 年科学技术发展 规划》中提出了与“共性技术”具有相似内涵的“技术 科学”的概念(与基础科学等并列),明确“技术科学各 学科的任务是着重研究工业生产和工程技术各个部 门中具有共同性的科学理论,以解决多方面的工业生 产和工程技术问题”[3]。 2006 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累计 10 次提到 了“共性技术”[4]。 尽管如此,学术界普遍认为,产业共 性技术创新主体缺失、供给能力不足、扩散机制不完 善以及政府作用定位不清等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产 业 技 术 创 新 的 关 键 问 题[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