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多重失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0*+,
’/0*+, -.’12*+,
二次开发难度越低,其外溢性就越强。也 就是说,在本文的研究中,共性技术的充 分外溢将不再作为前提假设。 在下文共

I3
4 II35674 III3 84

"
#$%&
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分析模型中, 我们
将打开共性技术的黑箱,对其“外溢性” 和“外部性”分别考察分析。
wk.baidu.com
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那么在使用上也就具有了很强 性、接受方对共性技术估值倾向的变化情况如下。
的排他性。本文特别引入“外溢性”概念来描述共性技
越靠近基础科学研究端, 共性技术供给方的研发
术从扩散角度的外部共享性,即供给方的技术成果扩 成本和风险越高。 越靠近市场应用端,共性技术接受
散或溢出到其他个体、 部门或领域的难 易程度。 一般而言,技术越容易被模仿、
0引言
由于技术的同质和大量技术的交叉、 融合,使 得产业共性技术这种并不是直接面向市场的技术 却经常是跨产业部门的平台性技术, 为多项其他技 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Multi Use),为多用户所用(Multi User),规模效 应 明 显 。 [1-2]
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共性技术的发展。 1962 年在国家制定的《1963—1972 年科学技术发展 规划》中提出了与“共性技术”具有相似内涵的“技术 科学”的概念(与基础科学等并列),明确“技术科学各 学科的任务是着重研究工业生产和工程技术各个部 门中具有共同性的科学理论,以解决多方面的工业生 产和工程技术问题”[3]。 2006 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累计 10 次提到 了“共性技术”[4]。 尽管如此,学术界普遍认为,产业共 性技术创新主体缺失、供给能力不足、扩散机制不完 善以及政府作用定位不清等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产 业 技 术 创 新 的 关 键 问 题[5-6]。
3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分

!
总结已有研究,“失灵”已成为共性技术研究中最 重要的切入点, 也是共性技术政策最基本的出发点, 但对“失灵”问题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空白之处。 首先,国内外研究对具体“失灵”类型的界定视角是不 统一的。 比如,Tassey 提出的“市场失灵”主要从风险 与收益的角度出发, 认为共性技术研发环节额外的市 场风险会导致开发者面临高风险和高贴现率组合,企 业理性决策的结果必然是对共性技术的“投资不足”[10]。 李纪珍提出的“市场失灵”则是基于网络外部性等共 性技术特性,认为共性技术的产权难以界定,研究开 发共性技术的单个企业不能独占共性技术成果及其 带来的全部收益[1-2]。 其次,国内外研究对各类失灵问 题的分析基本上集中在技术的供给方面,这是不全面 的。事实上,共性技术供给与扩散具有不可分割性:如 果不能有效扩散,再好的共性技术也难以发挥应有的 社会和经济价值;共性技术在很多情况下正是因为没 有办法被更多的用户使用而成为实质上的 “专有技 术”。因此,本文的研究将把共性技术的供给和扩散作 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同时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 模型以此廓清共性技术发展中的种种“失灵”现象。
李纪珍在其博士论文《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研 究》中,运用博弈论模型证明了市场机制下共性技术 供给存在的“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现象,对产业共
收稿日期:2011-01-05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产 业 共 性 技 术 扩 散 体 系 研 究 ”(70873070)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李 纪 珍 (1974- ),男 ,湖 北 武 穴 人 ,博 士 ,副 教 授 ,研 究 方 向 :技 术 创 新 管 理 、科 技 政 策 、项 目 管 理 。
外部性准确地说取决于技术本身的基础性、关联性或 (融合专业技术和知识的数量)逐渐变大[1]。 本文的研
平台性,反映了该技术成果从技术衍生发展的角度可 究将对这一思想做进一步深化,通过引入更多特征维
以为某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共享、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 度来考察共性区间的层次性。
价值。 但是,这并不表明共性技术必然在扩散结果上 3.2 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多重失灵
场交易成本很高, 企业只能在内部进行新技术的研 术可以划分为实验室技术、共性技术、应用技术和专
发,而基本不考虑通过外部方式获得技术[1]。产业共性 有技术[1]。 在基础科学到商业化应用这一完整的创新
技术的基础性、风险性和关联性等特性导致其很可能 链条中,产业共性技术处于政府(包括非盈利机构)和
具有较高的交易成本。
但是,从短期来看,共性技术扩散的壁垒是不可 忽略的。 共性技术相比于实验室技术虽然更接近市 场,但仍然只是“技术毛坯”,具有可再研发性,需要经 过二次开发才能形成企业竞争性的专有技术[13]。 二次 开发的成本(包括互补或配套资产的开发、企业组织 或战略重大变革的成本和技术应用的机会成本)以及 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往往使企业不愿意或无能力 采用。 例如,在我国早期实施 CIMS 的过程中许多企 业表现出不适应,经济效益欠佳,究其原因 CIMS 的应
具体而言,原文在推导“市场失灵”的“自由市场 条件下共性技术的投资模型” 中假定:xi 是厂商 i 在
n
Σ 竞争技术上的投资量,G= gi 是社会对共性技术总 i=1
投资量,则厂商 i 的效用函数是 ui (xi ,G)。 原文在推 导“组织失灵”的“技术合作模型”中引入参数 β 表示 厂商间的信息溢出度并假定:技术合作组织内厂商间 的 β 是 1,组织外围厂商 β 为介于 0 和 1 之间的固定 常 数 [1-2]。
本文认为,上述假定在单独考虑共性技术的供给 问题时是可以接受的。 它从供给方的利益出发,抽象 出了与共性技术研发最相关的技术特征— ——外部性。 从技术发展的长期趋势看,这一假定也具有一定的合 理性。Bresnahan 和 Trajtenberg 指出,技术具有树状结 构,底层的少数几类通用技术(共性技术)不断衍生出 末端的部门应用技术[16]。 可见,技术是分层的,各个层 次的技术也在整体向前发展;当共性技术不断衍生出 新技术,而这些衍生技术又派生出更加细分、更加专 业化的技术时,最初的共性技术往往被总结提升成为 一门普及性的公共科学, 无偿地被社会成员共享,正 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在今天的扩散。
以企业为代表的盈利机构关注点的中间地带,最前端
考虑到本文将构建一个统筹共性技术供给与扩 是基础科学的研究,最末端是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由
散的分析模型,更改传统共性技术供给模型的假设就 于产业共性技术既不是纯粹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共品,
显得十分必要,而修正原假设的关键是澄清共性技术 也不具备商业上的独占性,因而很容易出现盈利机构
第 32 卷第 07 期 2011 年 07 月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 & T.
Vol.32,No.7 Jul. 2011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多重失灵
李纪珍,邓衢文 (清华大学 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摘要:产业共性技术可以为多项相关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支撑,在市场机制下的发展面临各种类型的 失灵问题。 针对已有共性技术失灵研究的不足,对传统共性技术供给模型的基本假定进行了修正,构建了将供给和扩散 纳入统一视角的分析模型,从技术特性的角度对共性技术区间做了层次性划分。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市场机制下产业共 性技术供给的“组织失灵”和“市场失灵”以及扩散的“制度失灵”和“市场失灵”。 产业共性技术的多重失灵决定了政府对 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干预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关注共性区间的两头。 最后基于产业共性技术与企 业专有技术的可结合度,分析了不同层次产业共性技术的扩散方式。 关键词:产业共性技术;组织失灵;市场失灵;制度失灵;技术扩散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11)07-0005-06
表现出共享性。 比如,一项共性技术虽然处于技术树
图 1 是本文用于分析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理论
的底层,但如果其二次开发成本足够高以至于对其他 模型。该模型将“共性区间”进一步展开。 当共性技术处
企业形成天然的应用壁垒,就不具备共享性;又比如, 于共性区间不同位置时,供给方研发的成本和风险、接
企业开发出的共性技术如果能够通过专利战略形成 受方二次开发的成本和风险、 供给方技术成果的外溢
目前, 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
期,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对产业 共性技术的突破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将根据产业共 性技术的层次特性,深入分析其在供给与扩散全过程 中的多重失灵,为指导共性技术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全 新的理论模型。
1 产业共性技术失灵的已有研究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 G. Tassey 对共性技术进行了多年的系统研究[7-10]。 在近期的一 篇文章中,Tassey 指出, 共性技术能起到概念验证的 实质性作用,可充分降低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使得 应用型研究开发投资成为企业的理性选择,他将产业 技术分解为三大类,分别是共性技术、基础技术(研究 工具、工程和科学数据、接口标准、质量控制工具等) 和企业专有技术,并提出了基于三类产业技术的知识 生产函数。 而在传统模型中技术被视为是同质的,基 于这一分类,Tassey 提出了一个新模型用于研究技术 研发投入市场失灵的评估问题[11]。
第 07 期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多重失灵
·7·
用要求企业进行组织变革以适应技术变革的要求[1]。 出共性技术具有层次性的观点,尽管他们关注的视角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某些技术由于具有隐含性、复杂 不同。本文对共性技术层次性的分析是对李纪珍关于
性、积累性、不确定性和网络延伸性等特性,技术的市 技术发展层次理论的继承。 从技术的发展过程看,技
的“外部性”和“外溢性”两个概念。
和非盈利机构都不供给的局面,从而出现制度盲点[17]。
经济学家提出,当生产或消费对其他人产生附带 李纪珍在 2002 年就已提出, 共性技术的层次范围在
的成本或效益时,外部经济效果便产生了,而这种效 创新链中对应于一个“共性区间”;沿着创新过程,共
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共性技术的 性技术的“公共应用性”逐渐变小,而“技术复合度”
·6·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多重失灵
第 07 期
性 技 术 的 供 给 机 制 和 国 内 外 实 践 进 行 了 全 面 分 析 [1]。 在此之后,国内有大量关于共性技术的研究对“市场 失灵”和“组织失灵”的概念做了直接引用,少数研究 虽有一定程度的概念发展,但都没有脱离最原始的模 型和内涵。 比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马明杰从科技 政策的角度对共性技术的内涵和评价标准进行了阐 述,提出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一般规律,其中应 用了市场失灵的基本概念[12]。孙福全等在《产业共性技 术研发组织与基地建设研究》一书中对国内外产业共 性技术研发组织做了较为全面的调研,提出我国产业 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与基地建设的政策建议,相关的政 策建议也是从失灵的角度分析的[13]。 刘满凤和石光宁 根据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从共性技术生产与消费的 双重外部效应角度细化探讨了产业共性技术供给的 “市场失灵”[14]。 陈静和唐五湘在探讨共性技术特性的 基 础 上 ,提 出 共 性 技 术 存 在 供 给 上 的 “ 市 场 失 灵 ”、 研 发活动组织上的“组织失灵”以及“政府干预失灵”[15]。
2 对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模型假设的修正
李纪珍运用博弈论模型证明,在推导“市场失灵” 与“组织失灵”时,都隐含了一个重要假设,即任何一 个在共性技术和竞争性技术之间进行投资选择的厂 商都能够完全(或以固定比例)享有其他厂商对共性 技术投资的技术成果,企业对共性技术的开发成果能 够零成本地向其他厂商扩散[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