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中国机场业发展战略和方向分析最全版

合集下载

中国民航机场发展概况及未来机场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民航机场发展概况及未来机场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民航机场发展概况及未来机场发展趋势分析一、通航城市和机场2020年,我国境内运输机场(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共有241个,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40个,永州零陵机场临时停航,年内定期航班新通航机场有广西玉林福绵机场、新疆于田万方机场、重庆仙女山机场。

《2021-2027年中国民航机场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定期航班通航城市(或地区)237个,较上年增加3个,年内定期航班新通航的城市(或地区)有广西玉林、新疆于田、重庆武隆。

安康五里铺机场迁至安康富强机场。

二、主要生产指标我国机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的同时,积极实施“客货并举”发展战略,多方联系运力,优化航线网络,实现生产运输快速恢复。

2020年,我国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8.57亿人次,较上年减少4.94亿人次,同比下降36.6%。

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8.4亿人次,较上年减少3.72亿人次,同比下降30.7%,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0.03亿人次,比上年下降90.2%;国际航线完成0.17亿人次,较上年减少1.22亿人次,同比下降87.8%。

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和市场下行的双重压力,我国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有所下降。

截至2020年底,我国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1607.5万吨,较上年减少102.5万吨,同比下降6.0%。

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947.4万吨,较上年减少116.9万吨,同比下降11.0%,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82.7万吨,比上年下降12.5%;国际航线完成660.1万吨,较上年增加14.4万吨,同比增长2.2%。

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截至2020年底,我国机场完成飞机起降904.9万架次,较上年减少261.1万架次,同比下降22.4%;其中,完成运输架次为745.8万架次,较上年减少241万架次,同比下降24.4%。

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873.4万架次,较上年减少193万架次,同比下降18.1%,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4.8万架次,比上年下降75.5%;国际航线完成31.5万架次,较上年减少68.1万架次,同比下降68.4%。

机场目标分析报告

机场目标分析报告

机场目标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旨在对机场的目标进行分析,通过对机场目标的研究,可以帮助机场管理层和相关决策者更好地制定战略和运营计划,以实现机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机场的目标定义在开始分析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机场的目标。

机场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其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运输效率机场应该追求提高运输效率,包括航班的准点率、旅客的候机时间以及货物的处理速度等。

通过提高运输效率,机场可以更好地满足旅客和货物的需求,提升其竞争力。

2.2 安全和安保机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场所,安全和安保是机场的首要目标。

机场应该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旅客和货物的安全,并防止恐怖主义和其他犯罪活动的发生。

2.3 航空公司和租户满意度机场的成功与航空公司和租户的满意度密切相关。

机场应该提供良好的设施和服务,以吸引航空公司增加航班数量和频率,并吸引租户开设商店和餐厅等业务。

2.4 财务可持续性机场作为一个商业实体,其目标之一是实现财务可持续性。

机场应该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和增加收入来源,确保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 机场目标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机场的目标,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分析:3.1 SWOT分析通过对机场的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可以帮助机场确定其目标和战略。

例如,机场可能具有便利的地理位置和现代化的设施作为优势,但可能面临竞争激烈和法规变化等威胁。

3.2 目标重要性和优先级在确定机场的目标时,需要考虑每个目标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例如,安全和安保是机场的首要目标,因为任何安全问题都可能对机场的声誉和运营造成严重影响。

3.3 关键绩效指标为了实现机场的目标,需要制定相应的关键绩效指标(KPIs)。

这些指标可以衡量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帮助机场进行监控和改进。

例如,航班准点率和旅客满意度可以作为衡量运输效率的KPIs。

4. 目标实施和监控对于每个目标,机场应该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和监控机制。

实施计划应包括具体的行动步骤和时间表,而监控机制可以通过定期检查KPIs来评估目标的实现情况。

机场发展战略讲稿

机场发展战略讲稿

几个实例
设2020年为机场近期规划目标年,满足年 旅客吞吐量154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将达 16.4万吨,飞机起降量达到11.09万架次。 将2040年作为机场远期的规划目标年,将 实现年旅客吞吐量4100万人次,货邮吞吐 量为42.6万吨,飞机起降量将上升至 26.80万架次。 (南宁)
几个实例
对政府负责、对旅客负责、对航空公司负责。 对投资者负责、对经营承包者负责。 对社会负责、诚信经营、股东利益至上。 顾客(旅客、航空公司、承包商)是上帝。 利润是生命。
三类发展战略
公司战略:公司层次,决定战略方向 经营战略:为了市场
竞争战略 合作战略
职能战略:职能部门的分战略
发展战略的作用
几个实例
以2040年为目标,旅客吞吐量调整为 7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调整为160万吨, 总控制用地范围达到28.7平方公里。(南 京禄口)
机场发展战略实施(任务)
战略目标的实现体现在具体的建设任务上。 战略目标的实现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应具有可行性,必要时应进行仿
真研究。 实施方案应考虑风险防范,要进行财务模
机场现状分析
这是知己,是内部环境分析。要弄清自己的 发展能力(核心竞争力)、发展条件、发展 瓶颈。
要了解自己的优势,更要弄清自己的劣势。 分析机场使命和价值观:服务于当地社会,
还是要承担保值增值? 对于新建机场,则应该分析机场的各项基础
设施的设计能力,分析各项资源的发展潜力。
机场发展环境分析
地方人口统计 生活方式的改变
地面到达系统 教育水平提高
空域结构 天气特点 地形特点
技术环境
电子客票 电子值机 无干扰安检 RFID技术 监视技术 着落系统技术 导航技术 物联网技术

中国民航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中国民航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中国民航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中国民航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一、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业发展迅速,我国的航空公司、机场、空管机构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且未来民航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同时也有更多的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未来中国民航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其优势和劣势,预测其未来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对策建议。

二、现状分析1. 航空公司截至2022年底,中国共有31家航空公司,其中有3家主要航空公司: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

其他航空公司主要以地区航空公司和低成本航空公司为主。

目前中国航空公司数量较多,市场份额大部份被3家主要航空公司占领,这意味着中国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仍然不充分。

2. 机场截至2022年底,我国机场总数达到238座,其中大型机场总数达到73座,民用机场总数达到238座,其中城市小型机场和支线机场数量较多。

机场数量的增多,促进了民航产业的发展,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推动提供了支持。

3. 空管目前中国空管系统正在进行技术升级,以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空管系统采用了新的技术和自动化系统,使得更多的空域可以被使用,同时也减少了延误和失误的可能性。

4. 产业链中国的民航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包括航空公司、机场、空管机构、飞机创造商等多个方面。

各家公司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同时也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

这也意味着在发展所有领域时需要开展协同配合和合作。

5. 发展优势中国的民航业发展有其自身的优势,其中一大优势是我国拥有庞大市场和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

我国民航市场需求增长迅速,特殊是机场扩建和低成本航空的发展,都具有明显的市场需求潜力。

三、未来趋势预测和分析1. 快速增长估计未来十年,我国民航市场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是城市化进程加速、旅游业不断发展和中产阶级的快速扩大,将促进民航市场的需求增长。

机场2024年工作计划范文

机场2024年工作计划范文

机场2024年工作计划范文引言:作为全球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节点,机场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国际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2024年为时间节点,本文将对机场的工作计划进行全面分析和规划,旨在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措施,助力机场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本计划的目标是通过提升机场设施、改进运营管理,并注重环境保护,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服务,同时为航空公司提供安全高效的运行环境,为机场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一、设施建设:1.1 扩建航站楼机场计划在2024年完成航站楼的扩建工作,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需求。

扩建后的航站楼将增加检票口、安检通道、候机室等旅客服务设施的数量,提高机场的运营能力。

同时,引入先进的自助值机系统和自动行李托运设备,提升旅客的体验感和机场的效率。

1.2 升级停机坪设施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机队的需求,机场计划在2024年对停机坪设施进行升级,并增加相应的服务设施,如燃料供应、机务维修等。

通过提供更加高效的停机服务,为航空公司提供更好的运营环境。

1.3 建设新的跑道随着航空业的不断发展,航班数量的增加对机场跑道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未来的航班量增长预期,机场计划于2024年建设一条新的跑道。

新的跑道将采用最新的技术和材料,以提高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并为更多的航班提供服务。

二、运营管理:2.1 引进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机场计划在2024年引进先进的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通过数据整合和分析,实现机场各项运营活动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该系统将涵盖飞机调度、航班管理、安全监控、资源调配等方面,提高机场运行的透明度和效率。

2.2 加强安全措施机场将全面提升安全措施并更新技术设备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威胁。

2024年将加强机场的防护设施,提高安全检查的准确性和便捷性,确保机场的运行安全。

2.3 优化旅客流程为了提高旅客的体验和减少旅行时间,机场将推出一系列优化旅客流程的措施。

通过引入更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智能安检设备和自助服务设施,缩短旅客的候机和安检时间,提高旅客的出行效率。

中国未来十年机场建设与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未来十年机场建设与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未来十年机场建设与发展的新趋势P1:封面P2:目录一、中国内地机场发展现状二、未来十年中国内地机场的发展规划三、中国内地机场发展面临的挑战四、未来十年中国内地机场的发展目标五、未来十年中国内地机场建设与发展的新趋势一、中国内地机场发展现状P3:机场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09年底,中国内地颁证运输机场达到166个,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65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163个可起降B747飞机的大型机场——33个2009年中国大陆新增6个机场:佛山、腾冲、玉树、鸡西、大庆和伊春。

新增航站楼面积:60万平方米2010年预计新增机场数量:8个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机场建设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新建、迁建约70个机场,并对80多个机场进行了改造或扩建。

截至2009年底,中国内地颁证运输机场达到166个,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65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163个,飞行区等级4E及以上(可起降B747飞机)的大型机场33个。

2009年,全国新增佛山、腾冲、玉树、鸡西、大庆和伊春6个机场,新建成航站楼的面积约60万平方米。

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年将有8个新机场建成并投入运营。

P4:机场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运输机场密度:每十万平方公里1.6个上图是目前中国内地运输机场的分布图,运输机场密度为每十万平方公里1.6个。

机场数量和布局基本适应了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P5:机场运输保障能力:不断提高2009年,国内运输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48,606.3万人次,增长19.79%——货邮吞吐量945.6万吨,增长7.04%——航班起降484.1万架次,增长14.52%总周转量(万吨公里) 同比增长(%)旅客周转量(万人公里)同比增长(%)货邮周转量(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009年4270729 13.4 17.1 1262673.6 5.62010年1-3月1231740 32.2 9449952.6 20.4 389427.4 66.32009年我国机场吞吐量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旅客吞吐量48,60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79%;货邮吞吐量945.6万吨,比上年增长7.04%;飞机起降架次484.1万架次,比上年增长14.52%。

中国航空机场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航空机场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航空机场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航空机场综述机场的定义:提供航空器起飞、降落和地面活动而划定的一块地域或水域,包括域内的各种建筑物和设备装置,主要由飞行区、旅客航站区、货运区、机务维修设施、供油设施、空中交通管制设施、安全保卫设施、救援和消防设施、行政办公区、生活区、后勤保障设施、地面交通设施及机场空域等组成。

机场的分类方式有很多,包括按服务对象划分、按航线性质划分等。

在我国机场的分类主要依托航空运输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从2008年《关于加强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到2018年《国际航权资源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航空运输机场的分类处于持续调整和变化之中,结合民航“十三五”规划,我们认为我国运输机场大体上可以分为5类:大型国际枢纽、国际枢纽、区域枢纽、其他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

二、航空机场行业产业链航空机场行业上游主要为机场相关设备制造企业,如机场高端设备制造(飞机牵引设备、飞机除冰车、飞机启动气源设备等)、中端设备制造(飞机客梯车、飞机食品车、飞机电源车、飞机加油车、飞机清洗车等)、低端设备制造(行李传输设备、旅客登机廊桥、垃圾车等)。

此外,机场项目承建企业、机场服务供应商等也是航空机场行业上游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机场项目承建流程主要分为前期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其中,施工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该阶段由专业工程项目承包者提供专业工程项目服务和非专业工程项目服务。

机场服务供应商主要为航空机场提供安保、物业等相关服务。

航空机场行业中游主要为航空机场运营企业,航空机场运营企业受到民用航空管理局及政府的严格监管,中国民航局负责拟定相关价格、收费政策及监管实施,国有企业或政府具备机场的经营管理权。

航空机场行业下游主要为各民用航空公司、个人旅客和企业等。

民用航空公司为航空机场行业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航空机场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由于机场使用费用和运营收费政策由中国民航局决定,下游服务对象并不具有市场定价权。

民航产业发展战略和计划

民航产业发展战略和计划

民航产业发展战略和计划一、引言民航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和形势的变化,我国民航产业亟需进行战略和计划的调整与升级,以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

二、现状分析1.国内航空市场格局目前,我国航空市场已经形成了东、南、中、西、北等五个航空枢纽,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为国内五大枢纽机场。

在竞争的大环境下,国内航空公司不仅需要注重品质服务,还需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差异进行差异化经营。

2.新冠疫情影响新冠疫情对全球航空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我国航空公司和机场运营商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此次疫情对于机票销售、旅客流动、航班规划等方面都带来了极大不利影响。

面对重创,民航产业迫切需要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3.新技术的发展新一代通信技术、无线电导航技术、卫星导航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应用将为民航产业带来深刻的影响和改变。

如何有效地应用这些新技术,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民航产业发展战略1.提高服务质量民航产业的中心是内容和体验,优质的服务是赢得旅客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只有将旅客体验放在首位,针对旅客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服务,才能有效提升用户黏性。

通过用心的服务,提升整个产业的口碑。

2.加速数字化升级数字化能够提高民航市场经营效率和控制风险。

应该把数字技术应用于机票销售、旅客追踪、安检管理、航班调度等方面,增强数字技术的适应性。

3.加强国际合作民航产业的国际合作是深入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拓展市场的关键。

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加强跨国机场技术交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将会推动民航产业进一步发展。

4.加强安全管控民航产业的安全问题是不可忽略的。

加强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是保证民航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应优先反映旅客意见,调整相关政策和技术要求,制定一条安全防护的“中庸之道”。

5.提高人力素质民航产业的服务质量、效率、安全均来自于人力素质。

机场2024年度工作计划

机场2024年度工作计划

机场2024年度工作计划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机场的管理和运营也需不断提升和改进。

本文旨在就2024年度机场的工作计划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以期为机场的稳步发展和持续改进提供指导。

二、总体目标2024年度,机场将围绕以下主要目标开展工作:1.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乘客体验2.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应急能力3.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4. 推进智能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5. 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三、具体工作计划1.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乘客体验(1)对航班信息显示系统进行升级,提高实时信息更新频率,确保乘客获取最新航班信息。

(2)对候机厅进行改造和升级,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候机环境。

(3)提升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和质量,加强无线网络信号稳定性,为乘客提供更畅通的网络服务。

(4)培训员工服务意识和技能,提高服务品质和水平。

2.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应急能力(1)对安检设施进行升级,采用更先进的安检技术和设备,提高安检效率和准确率。

(2)加强安检人员培训,提高安检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

(3)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应急事件的处理效率和协作能力。

3.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1)对航班起降流程进行优化,提高航班起降效率。

(2)对货运仓储设施进行升级,提高货物处理效率和仓储容量。

(3)对停车场管理进行升级,提高停车位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4)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各类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推进智能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1)加强信息系统的升级和集成,提高信息共享和管理效率。

(2)推进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准确率。

(3)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工作,防范信息泄露和黑客攻击。

(4)加强信息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支持水平和应对技术风险的能力。

航空产业的发展与战略规划

航空产业的发展与战略规划

航空产业的发展与战略规划第一章: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行和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产业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从商业航空到军用航空以及航天领域,航空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航空产业的发展状况、产业组织形态、技术特点及战略规划,希望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第二章:航空产业的发展状况在全球范围内,航空产业已经成为当今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根据财富杂志公布的2019年全球最大公司500强排名,航空公司、商飞公司和航空发动机生产商等相关公司已经成为了全球主要企业的代表。

航空产业的发展对全球经济增长、贸易、旅游业、能源以及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显示,航空客运市场每年以4%左右的速度增长,而货运市场则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增长,这一增长速度相较于其他运输模式是非常高的。

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原因之一是全球化的推动,企业和个人需要对全球贸易、旅游和人员流动进行频繁的跨境操作,而航空运输正是最快速、最便捷的手段之一。

第三章:航空产业的产业组织形态在航空产业中,主要的企业包括航空公司、航空器制造商、航空维修和修理公司、航空发动机生产商和配件制造商等。

这些企业之间有着广泛而复杂的合作关系,相互之间高度关联,在航空产业的整体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航空公司中,全球最大的6家航空公司分别是美国航空、达美航空、美国联合航空、阿联酋航空、中华航空和卡塔尔航空,它们占据了全球运输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而在中国,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东方航空和海南航空等航空公司则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在航空器制造商领域,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则是全球最重要的企业之一。

它们都以高质量的民用航空器和军用航空器等制造业而著名。

而在航空维修和修理公司领域,该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包括罗尔斯-罗伊斯、航电博物馆和捷蓝航空等。

这些公司提供重要的维修和修理服务,不仅能够提高飞行安全性和航班效率,还能够支持航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民航业发展分析

中国民航业发展分析

---------------精品文档---------------引言中国航空工业由航空一集团和航空二集团构成,分别制造定翼飞机和螺旋翼飞机。

中国民用航空装备的飞机几乎都是进口,主要由空客和波音垄断了干线客货运市场,支线航空主要是加拿大航空和巴西航空的客机所覆盖中国目前的航空力量发展迅速,并且已经在国际市场上有相当的影响力。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市场化改革循序渐进,促使我国民航业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队规模、航线布局、法规建设,以及运输保障等方面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从2005年开始,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排名世界第二位,并连续三年保持这一位置,成为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航空运输大国,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民航业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总体看,中国民航业在较长时间内仍处于成长期,目前航空运输经济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不能充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民航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诸多差距,使得航空运输发展尙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不能很好地适应世界航空运输发展的趋势。

因此,在发展民航道路上,我们还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技术,更好的促进我国民航事业发展。

一、中国民航业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指导。

11月9日,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陈卓琳率两公司在香港员工光荣起义,并率领12架飞机回到北京、天津,为新中国民航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力量。

1950年,新中国民航初创时,仅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运输周转量仅157万吨公里。

1958年2月27日,国务院通知:中国民用航空局自本日起划归交通部领导。

1958年3月19日,国务院通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将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交通属局。

民航强国与当今中国民航发展形势分析ppt课件

民航强国与当今中国民航发展形势分析ppt课件
民航强国与当今中国民航 发展形势分析
1
目录
一 建设民航强国的背景 民航强国的内涵、特征和我国
二 民航强国的主要目标任务 三 建设民航强国的实施战略
2
一、建设民航强国的背景
(一)建设民航强国的必要性
1、建设民航强国是未来国家经济发展的 需要
适应
消费结构变化的需要 国内经济结构变化的需求
3
2、建设民航强国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 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
15
(2)国际竞争力不强
我国航空公司在我国国际航线上的市场份 额呈逐年下降趋势 航空枢纽运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国际航线网络不健全,国际货运边缘化
16
(3)通用航空严重滞后 (4)民航业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地位不明确
此外,还存在着运输结构失衡,管理体制 不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 较弱等制约民航发展的问题。
铁路 0.44 0.48 1.06
公路 2.99 3.01 5.82
12
7、建设民航强国是我国民航自身发展的需要
建设民航强国,是解决民航资源不足的 需要
建设民航强国,是有效改变民航国际竞 争力不强的需要
建设民航强国,是理顺我国民航管理体 制的需要
13
(二)建设民航强国的基础与面临 的主要问题
1、建设民航强国的基础
(1)世界第二大民航运输大国 (2)我国民航业仍然处于快速成长期 (3)符合民航一般规律的民航管理体制初
步形成 (4)航空安全水平持续提高
14
2、建设民航强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生产要素短缺
可用空域资源严重不足 机场等基础设施不足 人力资源不足 空域设施等保障品滞后
通用航空过于落后 机场覆盖人数、航班正点率、机场效率较差 修改规则、制定标准方面的参与度低

机场业的发展战略和趋势

机场业的发展战略和趋势

机场业的发展战略和趋势摘要:目前世界主要都市群普遍存在机场密度大,核心城市机场资源使用情况紧张.航班延误严重,机场服务质量下降,而周边城市的机场设施闲置,机场资源却得不到充分利用的情况.在环境、资源、土地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作用日益加剧的条件下,如何满足这些区域日益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是世界机场业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机场间实施融合,形成区域一体化运营的多机场系统Multi-Airport System是应对上述挑战的重要措施,也是近年来世界机场业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就机场整合的原因、整合产生的效益、整合对目前机场管理模式产生的影响、整合需要采取的策略及风险防范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一、前言1.全球区域机场发展现状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深入,逐渐形成了若干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优越、发达程度也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的经济区域,其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大、中、小不同规模的城市在这些区域集中发展,出现所谓“城市集聚”现象,形成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和辐射力的都市群或称为都市带.根据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对都市群现象所做的定义和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已经发展成熟的都市群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以纽约为中心的都市群,北美五大湖以芝加哥为中心的都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以东京为中心的都市群,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都市群,欧洲西北部以巴黎为中心的都市群.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核心,包括江苏、浙江两省15个城市所形成的都市群属于新兴的世界第六大都市群.由于其所具备的经济实力和辐射力,这些都市群已经成为各大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增长与经济组织聚集的中枢.应该看到,各种资源向都市群的集聚,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有利于在区域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互补效应,也有利于国家财富集聚.但另一方面,资源的过分集中也造成这些区域包括机场在内的各种基础设施的布局密度很高,比较典型的有美国东北部和大湖区都市群.东北部都市群从波士顿到华盛顿,以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为核心,涵盖40个10万人以上的中小城市.该城市群长965公里,宽48~160公里,面积万平方公里,约占美国面积的%;人口6500万,差不多占到美国总人口的20%;制造业产值占全美的7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该区域机场数量将近30个,其中大型枢纽机场达到9个,区域内机场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五大湖区城市群分布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美国的“钢铁城”、“汽车城”都在这里,钢铁集中在匹兹堡,汽车集中在底特律及周围地区,这里有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产量和销售额约占美国汽车总产量的80%左右,是一个巨大的世界工厂.该区域的运输机场数量也接近20个,其中枢纽机场5个,区域范围内机场分布情况图2所示.此外,这些地区的核心城市至少都建有两个以上的大型运输机场,伦敦市有希思罗LHR、盖特威克LGW、斯坦斯特德STN、卢顿LTN和伦敦城市LCY五个机场,纽约有肯尼迪JFK、纽瓦克EWR、拉瓜迪亚LGA和艾斯利普ISP4个机场;巴黎有戴高乐CDG和奥利ORY两个机场;东京也有成田NRT、羽田HND两个机场.目前,这些都市群机场在运营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航空业务量过分集中于核心城市机场,造成这些机场的空域和地面设施使用情况紧张,空中交通拥堵,航班延误严重,机场服务质量下降,同时由于受到机场周围土地资源的制约,无法对机场实施扩容改造;另一方面,周边中小城市机场容量的利用率却很低,设施闲置,机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对这些区域的机场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机场系统的一体化运营,是近年来国际机场业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2.我国长三角经济区域内机场发展现状长三角地区由以上海市为龙头,包括浙江省杭州、宁波、绍兴和江苏省南京、无锡、苏州等15个城市所构成的经济区域,各城市在区域内的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区域总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人口8160万.该区域现有各种等级的运输机场11个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个机场,已经成为国际上机场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各机场规模情况如表1所示.应该看到,尽管属于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三大区域之一,该地区机场的经营状况也不是很乐观,除浦东/虹桥,萧山和禄口等少数几个机场能够依靠自身良好经营外,其他大多数机场由于业务量太少都处于亏损状态,机场的设计容量也远未得到充分利用.即便是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机场,其容量的利用情况也是参差不齐.根据对长三角主要机场近5年完成的业务量统计数据所做的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航空运量分布的集中度很高,上海机场含浦东和虹桥两个机场近5年完成的客运量平均占到长三角地区航空客运总量的74%左右,货运量更是占到87%,其他机场总共只占到13%,具体情况如表2、3所示.根据目前各机场业务量的增长态势和浦东机场二期工程的展开,这种运量过于集中的现象还有逐渐加剧的趋势.萧山和禄口机场是长三角地区等级较高、硬件设施及发展前景都比较好的机场,但这两个机场目前的利用率都不高,尤其是禄口机场,该机场一期工程目标年为2005年的设计吞吐量为1200万人次,但2005年实际吐量仅为539万,尚不及设计容量的一半.但另一方面,上海机场的业务量增长非常迅速,2005年旅客吞吐量已经达到414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222万吨,从2001—2005的5年间,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28%,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速更是接近40%.按照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的全国民用航空运输机场2020年布局和“十一五”建设规划研究报告对长三角地区航空业务量所做的预测,到2020年,该地区航空旅客运输量将达到亿人次,其中上海市将达到亿人次,而浦东、虹桥机场的最终设计容量分别为8000万人次/年和3000万人次/年,届时,单纯依靠对上海机场的扩建将无法满足航空运输市场的需求.针对这种局面,国家和长三角地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学术研究机构、机场当局等各界有识之士都提出了建立超越省市利益机构,统一协调长三角范围包括机场在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站在长三角一盘棋的高度统筹机场建设规划,处理好机场建设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立足现状、通过对现有机场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实现区域范围内机场资源的充分合理配置,充分发挥现有航空运输资源的效益等非常有见解的建议.但如何认识目前正在发生的机场业间的整合,整合对目前机场运营管理模式会产生什么影响,整合能产生什么效益,整合需要采取什么策略,整合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需要采取哪些防范措施等,本文将对上述问题做初步探讨,希望能对我国区域机场间整合的理论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二、对机场问实施整合的认识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以及各种新材料在航空工业的广泛应用,促使航空工业在制造和运输管理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在影响着航空业的发展模式.反映这种影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趋势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出现若干个大型甚至是超大型的区域多机场系统,系统内分属于不同行政区域、甚至不同国家的各个机场将在同一个机构的协调下统一运营.1.机场整合是机场业对航空公司结盟战略所做出的一种积极反应出于竞争、合作的市场发展战略,目前世界主要航空公司之间纷纷结成各种航空运输联盟,形成了星空、寰宇一家、天合等五大全球性航空运输业联盟.根据2004年统计资料,世界航空客运量排名前4l位的航空公司有35家是航空联盟成员,各成员公司占据了接近80%的世界航空运输市场份额.这些结盟企业要求在全球各主要机场都能够享受到标准化、国际化的机场服务,这种需求是促使机场间整合的重要动力.此外,机场管理体制改革使得先进的机场管理理念和模式向外输出也是诱发机场间整合的重要因素.从上世纪80年代起,BAA英国机场集团和SEA意大利机场集团等大型机场管理企业将其在长期机场运营中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向外输出,在全球范围内陆续接管了一些机场的运营权,在所接管的机场实施类似于连锁经营的统一管理模式并取得了很大成功,这也成为国际机场间整合的催化剂.2.机场整合是适应机场服务国际化、标准化的自然选择由于航空运输业的国际化特点,客观上要求每个国家的机场和航空公司所提供的都应该是面向全球市场的国际化标准服务,但实际上,目前这些服务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特定区域的行政管理体制色彩.21世纪,航空公司和国际机场的发展目标是使服务具有彻底的国际性,航空运输服务要“用国际性来淹没民族性”.因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市场主体要求航空公司能够提供符合统一质量标准的服务,成为真正的国际化企业.机场作为航空地面服务的提供者,是航空公司实现服务质量目标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因此,要实现为客户提供符合国际统一质量标准的服务目标,需要机场和航空公司严格按照跨国公司的管理模式进行运作,对目前各机场实行的各不相同的复杂财务系统进行简化,物资实施集中采购,实施标准化的国际、国内客户关系管理等,力求最大程度地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机场的经营绩效.3.机场间实施整合是航空运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航空运输业内相关研究机构得出的研究结论,未来20年内世界航空客运周转量的年均增速将达到%左右,货运周转量将达到%.照此速度,到2025年,世界航空运输总量在现有基础上将增长倍我国航空运量的增长幅度初略估计为倍.在机场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环境、资源、土地等诸多方面因素制约下,如何满足这种增长要求,是世界各国机场业必须面对的现实和重大问题.纵观航空运输业发展的历史轨迹,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运输成本的持续降低.要保持这种趋势,一方面需要依靠航空制造业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则需要更多地依靠航空运输业实施更有效的运营管理模式.通过对机场实施整合,各机场间实施一体化运营,提高了机场资源的利用率,也提高机场的运营效率,高效率的机场运营是航空运输业降低运输成本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三,机场整合产生的效益1.通过整合可以提高地区机场系统资源的总体利用率地区范围内机场实施整合后,可以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航空运输市场需求情况,将需求在各机场之间实施动态调整和分配,使每个机场都得到和其容量相适应的业务量,保证其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机场间实施整合后,机场容量的扩充将需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行通盘考虑.经济区域核心城市的机场容量往往由于受到周围土地、噪声、空域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难以实施扩充,或者是扩充成本非常高昂.当和周围中小城市的机场实施整合后,可以通过对周围城市机场容量进行扩充,来间接达到机场扩容的目的.这在澳大利亚悉尼市有一个成功的应用案例,近年随着悉尼市的旅游业发展较快,悉尼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也迅速上升近5年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约为8%,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接近10%,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认识到近年需要对悉尼机场的容量进行扩充,但经过认真分析、论证后,并未采用常规的对悉尼机场本身进行扩建的方案,而是将其和悉尼市西部、利用率很低的克里克Creek机场进行整合,使其和悉尼机场成为一体化的机场系统,通过对克里克机场保障设施进行全面维护、升级,改善和悉尼机场之间的地面交通等方式,极大地提高机场的保障能力.采用该方案,既不需要重新征地、建设,同时也给悉尼机场容量扩展留出了充分的空间.2.机场间的整合有利于现有机场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的转化在传统运营模式下,机场的功能趋于同质化,各机场所提供的服务种类、质量标准等也都基本相同,为了争夺有限的运输业务量,机场间往往需要展开激烈竞争.经过整合后,各机场在功能设置上不再追求原来“大而全、小而全”模式,也不再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内容,而只需专着于根据系统总体目标和机场特点确定的一些特定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对象.有些可以选择航空货运作为主要业务,有些以支线航空公司为主要服务对象,有些可以将低成本航空公司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即对机场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要求,每个机场可以只需专着于本机场主要的服务项目,促使机场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这一趋势在航空货运领域表现得特别明显,路易斯维尔、肯德基、孟菲斯和田纳西等机场就是这种转变经营理念、走专业化经营之路,从而获得成功的典型案例.在上述机场,货运航班起降量已经占到总起降量的80%以上,机场也已经成为新经济区域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精密制造、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等的中心和交通枢纽.区域范围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以机场为依托,借助于高效、快捷的航空运输体系,可以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以这些专业化运营的机场为依托,UPS和FedEx等公司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机队规模迅速成长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机队之一,取得了机场、航空公司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受此启发,目前正在进行的几个机场整合项目在其未来的运营系统中也都规划了专门的货运机场,将航空货运业务作为其未来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多伦多、安大略、马尼拉和我国上海浦东、广州新白云机场等也都建立或者即将建立面向全球各主要地区的国际货物转运中心.3.机场间通过整合,有助于提高地区各个机场的运营效率理论上讲,机场实施整合后,机场间通过实行功能划分,错位经营,专注于各自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有利于发挥机场各方面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系统内每个机场的优势和能力,提高机场的运营效率.随着机场整合进程的逐步深入,可以在整个系统范围内推行一些高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保证系统内不同层次机场的协调发展和整个系统运营效率的提高.此外,一体化机场系统的运营管理一般都需要由类似于BAA这样大型、专业化的机场管理企业来实施,这些企业在机场运营管理领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大量的专业管理人员,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保证了一体化机场系统的运营效率.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机场经过整合,形成一体化运营的机场系统后,一方面,有利于综合发挥各机场在地理位置、设施配置等各方面的优势条件,同其他地区机场系统在航空客货、商务、工业和旅游活动等诸多方面展开竞争;另一方面,整合也有利于提高整个机场系统的容量和使用效率,使航空运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四、整合对目前机场运营管理模式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为一种全新的机场运营模式,机场整合对目前机场管理模式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机场运营管理的理念、模式,机场空域的划分、使用模式,机场之间的地面交通联系方式,机场系统规划的理念,机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其中空域的重新划分和组织是影响最直接、同时也是最深远的因素.机场间实施一体化后,需要对目前使用的机场、航路空域等概念重新进行审视和定义,对空域资源的划分利用模式重新进行组织,飞行程序也可能需要重新设计,实际上是对目前空域利用模式的一次完全的整合过程,通过整合、重组,达到减少空中交通拥堵,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率的目的.整合所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将促使目前的机场规划理念发生重大改变.在整合后的机场系统内,机场已经不再是单独服务于某个城市的机场,而是以整个经济区域为服务对象,保证国家、区域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是机场系统的总体战略目标.按照这种新理念制定的机场规划,很可能使机场位置与某些城市之间的距离超过以前所设定的目标距离30分钟~1小时车程.整合完成后,运输业务量在各机场间的分配将主要依据机场容量、各机场在系统内部的职能分工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对航空公司的争取情况来确定.当运输需求增加时,增加部分可以在系统内各机场间进行动态调配,对市场需求做出灵活反应,满足市场需求,这些都和目前主要以行政区划为主要决策依据的状况有很大不同.经营模式的转变也会改变目前机场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述,整合后,机场不再是单独服务于某个城市或者是地区的机场,而是以整个经济区域为服务对象,系统的运营尽管仍然需要遵守中央、地方政府管理部门颁布的法律法令和国际准则,但就其地位而言,机场系统将逐步成为真正独立运作的市场主体,不再是各级政府的附属职能部门.五、目前机场问整合所遇到的主要挑战及应对策略目前机场业整合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挑战是多机场系统的管理和发展问题.作为一种新的运营模式,区域或者国家层面多机场系统的运营管理目前尚属探索阶段,尚无经验可供借鉴.运营管理方面,一体化运营的理念尽管已经基本明晰,但就采用的整合模式、经营管理模式、手段、措施等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内容还有待完善,要真正实现经营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机场系统的发展,由于机场一体化后,需要从提升整个机场系统的容量、效率、服务水平、综合竞争力等多方面因素来考虑机场的发展问题,而不是仅仅考虑单个机场的发展问题,因此,各级政府、机场管理机构、航空公司等不同主体对系统发展的策略、理念、思路、模式、建设项目时序安排等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意见,需要进行反复协商.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到目前为止,已经运营多机场系统的总体业绩情况还不能令人满意.也正因为如此,各国机场管理部门正在开展的有关机场整合模式、业务量在机场间的预期分配模型和机场间地面交通模式等课题的研究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总结以往各国机场整合得出的经验,要实现整合后多机场系统的协调、高效运行,达到整合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必须从满足系统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制定发展规划为确保多机场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取得成功,整合前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根据机场系统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各机场具体条件和各项政策确定所采用的整合策略、模式,形成总体思路,把不同类型的航空公司和运输业务量在系统内各机场之间进行分配,保证每个机场都能够得到保证其正常运营和服务达到一定标准所必须的运输业务量,以此为基础,制定实施规划.2.规划实施必须采取渐进方式.具有动态性规划在制定过程中,要对规划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并主动采取措施,对实施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预期并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使规划更具操作性和灵活性.投资和建设项目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在满足当前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给机场未来发展预留充分空间.由于资金投入在机场系统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实施规划中应该包括一个详尽的投资计划,就未来机场系统建设所需资金的数量、来源、分阶段投入计划、资金偿还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总体研究部署.3.正确认识整合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规划在制定前,有必要对整合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首先要正确识别风险因素,明确整合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风险,这些风险发生的概率,可能造成的损失等问题进行分析.其次,要应用经营风险研究中广泛采用的决策分析工具,对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策略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所得到的结果,选择一项既能满足近期需要又具有应对未来发展灵活性的发展策略.六、未来机场业前景展望展望21世纪机场业的发展前景,由于整合能够降低机场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整合完成后一体化运营的机场系统,能够使各机场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带来的种种好处,也可以在系统范围内推行一些卓有成效的管理措施,因此,机场间的整合、重组将成为机场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机场整合发展的模式类似于连锁酒店业,是航空公司联盟化和机场私有化趋势的自然和逻辑延伸,它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机场的管理运营模式.整合后多机场系统的运作,在全球范围内主要由类似于BAA这样的有着丰富机场运营管理经验和雄厚财力的大型跨国机场管理企业来承担.机场业整合将会催生一批精于机场运营管理的大型跨国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和大型国际航空公司建立密切的战略协作关系,能够为机场系统所在地区提供范围更广的航空运输服务,实现各区域在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既定发展目标.随着机场间整合进程的深入和一体化机场系统的发展,现有机场的规划布局模式也将发生变革.机场规划必须从服务于整个区域、国家经济发展的。

中国航空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中国航空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中国航空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航空需要加快
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构建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一、市场规划
中国航空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大对主要国家和地区客流网络的拓展力度,探索新产品开发与服务
方式,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群体及市场需求。

二、技术创新
中国航空要推进“智慧中国航空”建设,通过先进技术和信息化
手段提升运输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推动科技与生产发展相互融合,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要加强安全保障能力,确保智能化系统的
稳定运行。

三、运费控制
中国航空要加强成本管理,采用节约用能、资源回收等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在优化生产结构的同时,加快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运行效率。

通过改进运力配置、优化物流节点和加强航空公司间的战略协作,实现运费控制与服务质量提升的平衡。

综上,中国航空三年发展战略规划需要着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智能化水平,加强成本和运费控制,推动绿色发展。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中国航空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2024年民航机场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民航机场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民航机场市场环境分析一、市场规模民航机场作为航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着行业的发展。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全球民航机场的数量不断增加,已经超过了2000个。

这些机场分布于各个国家和地区,为旅客提供航班服务,为航空公司提供停机坪和航班起降的场所。

据预测,在未来几年内,全球民航机场的数量还将继续增加。

二、市场竞争由于机场资源有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国内市场,由于航空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许多城市纷纷建设新的民航机场。

这导致了机场之间的竞争加剧,每个机场都希望能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和旅客。

在国际市场上,一些大型国际机场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各机场争夺着国际航班的运营权和航空公司的合作关系。

三、法律法规民航机场运营需要符合各种法律法规的要求。

例如,在国内市场,机场需要遵守民航局和交通运输部的相关规定,包括机场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飞行区域划分等。

在国际市场上,机场需要遵守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要求,包括航空安全标准、航空保安措施等。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还有各自的法律法规,机场必须遵守当地的相关规定。

四、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民航机场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例如,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使得机场运营更高效。

自动化的行李分拣、登机手续办理和安全检查等环节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需求,提高了航班进出港的效率。

另外,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对机场运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新技术的引入使得机场更加智能化、安全性更高。

五、经济环境民航机场的运营离不开经济环境的支持。

机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土地购买、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等。

同时,机场的盈利主要来自航空公司的使用费用和旅客的收入,因此,经济状况的好坏对机场的影响较大。

经济增长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都会对民航机场的需求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环境保护民航机场运营对环境保护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机场的运营会产生噪音、大气污染和废水废弃物等问题,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机场2024年度工作计划

机场2024年度工作计划

机场2024年度工作计划一、引言随着航空业的不断发展,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国家门户,承载着越来越多的航班和旅客。

为了适应未来的需求和不断提升机场的服务水平,制定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对2024年度机场工作进行规划,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实现机场的可持续发展。

二、2024年度机场发展总体目标1.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改进设施设备、培训服务人员以及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机场的服务质量,满足旅客和航空公司的需求。

2. 提升安全水平:加强安检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高机场的安全性,确保航班和旅客的安全。

3. 加强运营管理:优化机场的运营管理,提高效率和资金利用率,降低经营成本。

4. 推进环保工作: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机场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三、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1. 提升员工素质:通过组织专业培训和知识分享,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2. 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员工激励机制,通过薪酬和晋升等方式,激励员工积极投入工作。

四、航班运营管理1. 提高航班正点率:加强与航空公司的协调,优化航班时刻表,提高航班的正点率。

2. 优化机位运营:通过优化机位分配和航班调度,提高机位利用率,增加机位收入。

五、旅客服务提升1. 改进旅客流程: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自助值机、安检等服务的效率和体验。

2. 提升商业服务水平:引入更多优质的商业品牌和服务提供商,提升商业服务水平,满足旅客的多样化需求。

3. 加强VIP服务:优化VIP贵宾室的设施、服务和流程,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高品质的服务。

六、安全保障措施1. 加强安检措施:更新安检设备,提高安检效率,确保航班和旅客的安全。

2. 安全培训和演练: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七、环保工作推进1. 减少噪音污染:加强噪音监测和控制措施,减少机场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节能减排:推广节能设施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八、机场基础设施建设1. 更新航站楼设施:研究并制定航站楼设施更新计划,提升旅客体验和运营效率。

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纲要

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纲要

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纲要为贯彻落实民航局关于集团公司战略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推动战略落地,统领后续工作,促进目标实现,根据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实际和面临的新形势,制定本纲要。

第一部分:集团公司战略目标集团公司战略目标:到2015年,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建设成为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将成员机场建设成为国内各层级的领先机场,将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场管理集团。

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分为两个阶段:一、第一阶段为2009~2012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推进流程再造,优化资源配置,精干相关业务,形成聚焦主业、主辅互动的业务格局,集团公司成为具有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机场管理集团。

发挥首都国际机场龙头作用,提高综合管理能力,打造优秀管理团队,在机场管理、机场服务保障、机场建设等方面创新管理实践,引领机场行业管理标准发展,巩固在国内机场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到2012年,集团公司成员机场中,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位于全球前三名;两家干线机场成为旅客吞吐量全国前十位的区域门户机场,并进入全球前百位;六家机场成为全国重要干线机场;同时以干带支,形成六个支线机场群。

集团公司成为拥有一批领先机场,临空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的大型机场管理集团。

2012年各项主要指标为:——发展指标:集团公司航空主营指标复合增长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集团公司年旅客吞吐总量超过1.7亿人次、货邮吞吐总量超过300万吨。

其中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8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200万吨。

——机场安全服务指标:集团公司所属成员机场不安全事件万架次率总计不超过0.1;成员机场ACI旅客满意度总平均值达到4.4①,最低值不低于4.2。

其中首都国际机场不安全事件万架次率不超过0.09,ACI旅客满意度达到4.8。

——效率指标:集团公司劳动生产率②比2009年增长4%;总资产周转率③达到18%;单位产出能耗比2009年降低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中国机场业发展战略和方向分析中国机场业发展战略和趋势分析摘要:目前世界主要都市群普遍存在机场密度大,核心城市机场资源使用情况紧张。

航班延误严重,机场服务质量下降,而周边城市的机场设施闲置,机场资源却得不到充分利用的情况。

在环境、资源、土地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作用日益加剧的条件下,如何满足这些区域日益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

是世界机场业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机场间实施融合,形成区域壹体化运营的多机场系统(Multi-AirportSystem)是应对上述挑战的重要措施,也是近年来世界机场业壹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本文主要就机场整合的原因、整合产生的效益、整合对目前机场管理模式产生的影响、整合需要采取的策略及风险防范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壹、前言1.全球区域机场发展现状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深入,逐渐形成了若干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优越、发达程度也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的经济区域,其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大、中、小不同规模的城市在这些区域集中发展,出现所谓“城市集聚”现象,形成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和辐射力的都市群或称为都市带。

根据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Gottman)对都市群现象所做的定义和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已经发展成熟的都市群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以纽约为中心的都市群,北美五大湖以芝加哥为中心的都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以东京为中心的都市群,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都市群,欧洲西北部以巴黎为中心的都市群。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之上海为核心,包括江苏、浙江俩省15个城市所形成的都市群属于新兴的世界第六大都市群。

由于其所具备的经济实力和辐射力,这些都市群已经成为各大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组织聚集的中枢。

应该见到,各种资源向都市群的集聚,壹方面,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有利于在区域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互补效应,也有利于国家财富集聚。

但另壹方面,资源的过分集中也造成这些区域包括机场在内的各种基础设施的布局密度很高,比较典型的有美国东北部和大湖区都市群。

东北部都市群从波士顿到华盛顿,以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为核心,涵盖40个10万人之上的中小城市。

该城市群长965公里,宽48~160公里,面积13.8万平方公里,约占美国面积的1.5%;人口6500万,差不多占到美国总人口的20%;制造业产值占全美的7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之上,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

该区域机场数量将近30个,其中大型枢纽机场达到9个,区域内机场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五大湖区城市群分布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且壹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

美国的“钢铁城”、“汽车城”都在这里,钢铁集中在匹兹堡,汽车集中在底特律及周围地区,这里有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X公司,产量和销售额约占美国汽车总产量的80%左右,是壹个巨大的世界工厂。

该区域的运输机场数量也接近20个,其中枢纽机场5个,区域范围内机场分布情况图2所示。

此外,这些地区的核心城市至少都建有俩个之上的大型运输机场,伦敦市有希思罗(LHR)、盖特威克(LGW)、斯坦斯特德(STN)、卢顿(LTN)和伦敦城市(LCY)五个机场,纽约有肯尼迪(JFK)、纽瓦克(EWR)、拉瓜迪亚(LGA)和艾斯利普(ISP)4个机场;巴黎有戴高乐(CDG)和奥利(ORY)俩个机场;东京也有成田(NRT)、羽田(HND)俩个机场。

目前,这些都市群机场在运营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壹方面,航空业务量过分集中于核心城市机场,造成这些机场的空域和地面设施使用情况紧张,空中交通拥堵,航班延误严重,机场服务质量下降,同时由于受到机场周围土地资源的制约,无法对机场实施扩容改造;另壹方面,周边中小城市机场容量的利用率却很低,设施闲置,机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因此,对这些区域的机场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机场系统的壹体化运营,是近年来国际机场业的壹个热点问题,同时也逐渐成为壹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2.我国长三角经济区域内机场发展现状长三角地区由之上海市为龙头,包括浙江省杭州、宁波、绍兴和江苏省南京、无锡、苏州等15个城市所构成的经济区域,各城市在区域内的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区域总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人口8160万。

该区域现有各种等级的运输机场11个(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0.9个机场,已经成为国际上机场密度最高的地区之壹),各机场规模情况如表1所示。

应该见到,尽管属于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三大区域之壹,该地区机场的运营状况也不是很乐观,除浦东/虹桥,萧山和禄口等少数几个机场能够依靠自身良好运营外,其他大多数机场由于业务量太少都处于亏损状态,机场的设计容量也远未得到充分利用。

即便是运营状况相对较好的机场,其容量的利用情况也是参差不齐。

根据对长三角主要机场近5年完成的业务量统计数据所做的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航空运量分布的集中度很高,上海机场(含浦东和虹桥俩个机场)近5年完成的客运量平均占到长三角地区航空客运总量的74%左右,货运量更是占到87%,其他机场总共只占到13%,具体情况如表2、3所示。

根据目前各机场业务量的增长态势和浦东机场二期工程的展开,这种运量过于集中的现象仍有逐渐加剧的趋势。

萧山和禄口机场是长三角地区等级较高、硬件设施及发展前景都比较好的机场,但这俩个机场目前的利用率都不高,尤其是禄口机场,该机场壹期工程(目标年为2005年)的设计吞吐量为1200万人次,但2005年实际吐量仅为539万,尚不及设计容量的壹半。

但另壹方面,上海机场的业务量增长非常迅速,2005年旅客吞吐量已经达到414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222万吨,从2001?2005的5年间,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28%,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速更是接近40%。

按照中国国际工程咨询X 公司编制的《全国民用航空运输机场2020年布局和“十壹五”建设规划研究报告》对长三角地区航空业务量所做的预测,到2020年,该地区航空旅客运输量将达到2.6亿人次,其中上海市将达到1.9亿人次,而浦东、虹桥机场的最终设计容量分别为8000万人次/年和3000万人次/年,届时,单纯依靠对上海机场的扩建将无法满足航空运输市场的需求。

针对这种局面,国家和长三角地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学术研究机构、机场当局等各界有识之士都提出了建立超越省市利益机构,统壹协调长三角范围包括机场在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站在长三角壹盘棋的高度统筹机场建设规划,处理好机场建设和周边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立足现状、通过对现有机场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实现区域范围内机场资源的充分合理配置,充分发挥现有航空运输资源的效益等非常有见解的建议。

但如何认识目前正在发生的机场业间的整合,整合对目前机场运营管理模式会产生什么影响,整合能产生什么效益,整合需要采取什么策略,整合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需要采取哪些防范措施等,本文将对上述问题做初步探讨,希望能对我国区域机场间整合的理论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对机场问实施整合的认识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以及各种新材料在航空工业的广泛应用,促使航空工业在制造和运输管理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在影响着航空业的发展模式。

反映这种影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很重要的壹个趋势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出现若干个大型甚至是超大型的区域多机场系统,系统内分属于不同行政区域、甚至不同国家的各个机场将在同壹个机构的协调下统壹运营。

1.机场整合是机场业对航空X公司结盟战略所做出的壹种积极反应出于竞争、合作的市场发展战略,目前世界主要航空X公司之间纷纷结成各种航空运输联盟,形成了星空、寰宇壹家、天合等五大全球性航空运输业联盟。

根据2004年统计资料,世界航空客运量排名前4l 位的航空X公司有35家是航空联盟成员,各成员X公司占据了接近80%的世界航空运输市场份额。

这些结盟企业要求在全球各主要机场都能够享受到标准化、国际化的机场服务,这种需求是促使机场间整合的重要动力。

此外,机场管理体制改革使得先进的机场管理理念和模式向外输出也是诱发机场间整合的重要因素。

从上世纪80年代起,BAA(英国机场集团)和SEA(意大利机场集团)等大型机场管理企业将其在长期机场运营中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向外输出,在全球范围内陆续接管了壹些机场的运营权,在所接管的机场实施类似于连锁运营的统壹管理模式且取得了很大成功,这也成为国际机场间整合的催化剂。

2.机场整合是适应机场服务国际化、标准化的自然选择由于航空运输业的国际化特点,客观上要求每个国家的机场和航空X 公司所提供的都应该是面向全球市场的国际化标准服务,但实际上,目前这些服务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壹些特定区域的行政管理体制色彩。

21世纪,航空X公司和国际机场的发展目标是使服务具有彻底的国际性,航空运输服务要“用国际性来淹没民族性”。

因为在全球经济壹体化大背景下,市场主体要求航空X公司能够提供符合统壹质量标准的服务,成为真正的国际化企业。

机场作为航空地面服务的提供者,是航空X公司实现服务质量目标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因此,要实现为客户提供符合国际统壹质量标准的服务目标,需要机场和航空X公司严格按照跨国X公司的管理模式进行运作,对目前各机场实行的各不相同的复杂财务系统进行简化,物资实施集中采购,实施标准化的国际、国内客户关系管理等,力求最大程度地实现规模化运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机场的运营绩效。

3.机场间实施整合是航空运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航空运输业内相关研究机构得出的研究结论,未来20年内世界航空客运周转量的年均增速将达到5.0%左右,货运周转量将达到6.2%。

照此速度,到2025年,世界航空运输总量在现有基础上将增长1.65倍(我国航空运量的增长幅度初略估计为6.2倍)。

在机场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环境、资源、土地等诸多方面因素制约下,如何满足这种增长要求,是世界各国机场业必须面对的现实和重大问题。

纵观航空运输业发展的历史轨迹,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运输成本的持续降低。

要保持这种趋势,壹方面需要依靠航空制造业技术水平的进壹步提高,另壹方面则需要更多地依靠航空运输业实施更有效的运营管理模式。

通过对机场实施整合,各机场间实施壹体化运营,提高了机场资源的利用率,也提高机场的运营效率,高效率的机场运营是航空运输业降低运输成本非常重要的途径之壹。

三,机场整合产生的效益1.通过整合能够提高地区机场系统资源的总体利用率地区范围内机场实施整合后,能够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航空运输市场需求情况,将需求在各机场之间实施动态调整和分配,使每个机场都得到和其容量相适应的业务量,保证其正常的生产运营和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

另外,机场间实施整合后,机场容量的扩充将需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行通盘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