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ien角膜边缘性变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病机制
但Berkowitz发现TMD患者血清中的免疫复合物、循环抗体与正 常对照无差异,提示至少Ⅲ型变态反应不参与发病。 2.营养障碍变性疾病 TMD为双侧性、进行性疾病,临床表现及 实验室资料显示TMD缺乏炎症表现;病理学检查发现病灶区有 脂质沉着、胆固醇结晶,部分病人合并黄色瘤,提示为脂质变 性;TMD角膜板层胶原纤维发生纤维素样变性。Pouliquen Y发 现1例TMD合并圆锥角膜,而后者为一种纤维变性疾病。 3.炎症性疾病 部分病人发病时伴有刺激症状,角膜病理切片找 到少量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
发病机制
Reboul、Iwamoto认为此病为炎症的结果,并将TMD根据电镜观 察分为2型: 炎症型和非炎症型。前者以角膜病灶周围新生血管形成、结膜 充血为特征。电镜下可见病灶新生血管内有血栓形成,周围有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出现纤维素性坏死。但Folk认 为炎症反应可能继发于角膜坏死所致的免疫反应,是TMD的结 果而非原因。 4.继发于泪液成分的异常 Hayasok取TMD患者的泪液与正常人 相比发现TMD患者泪液中溶酶体酶如N-乙酰-β-D-葡萄糖胺酶活 性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未能确定此酶来源于泪腺分泌异常还是 来源于角膜组织内细胞。
治疗
对较早期TMD,出现视力下降,角膜变性区持续变薄者可进行 表层角膜镜片术。角膜镜片比植床大1mm,带有2mm宽的巩膜 瓣。手术并发症主要是镜片下混浊、层间上皮植入。此方法报 道例数较少,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预后
对于病情目前尚无有效的控制手段。
预防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发病机制
5.其他 部分TMD、圆锥角膜等角膜基质溶解性疾病与春季卡他 性结膜炎合并存在,推测角膜缘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并释放金属 蛋白酶等炎症介质,导致角膜发生进行性变薄。
临床表现
本病约75%患者为男性,多数在20~40岁发病。通常双眼同时 受累,但病情进展和轻重常不一致。病程较长而进展缓慢,有 时可达20年或更久。年长病例其角膜变薄的进展速度更慢。病 变多开始于角膜上方,早期形似老年环,在周边出现细小点状 基质层混浊,此混浊与角膜缘平行且与之存在一间隔,有血管 自角膜缘通过此间隔伸入混浊区。在血管翳末端有黄白色条状 脂质沉着。病变区缓慢地进行性变薄,呈弧形沟状凹陷带,病 变可向中央及两侧扩展。
治疗
1.角膜移植术 手术目的在于重建角膜的正常厚度和曲率、减少 散光、修补穿孔。为达到理想的增视效果、降低植片排斥率, 应尽量争取在穿孔前行板层角膜移植术。根据病灶范围可行新 月型或指环状角膜移植术,选用相对较厚较小的植片,适当的 缝合张力可使植片平整并可减少角膜散光。常见的手术并发症 为术中植床穿孔及其导致的术后植片水肿、层间积液;角膜层 间上皮植入性囊肿;术后病灶复发;植片排斥反应等。对角膜 极度膨隆变薄者为防止术中植床穿孔,术前应降眼压,术中可 行前房穿刺,在植床极度变薄区仅撕去角膜上皮层。
流行病学
TMD发病率较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10~70岁),但多见于 20~40岁,约2/3在40岁之前发病。以中、老年男性多见,男性 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3∶1。男性所占比例据Duke-Elder报道 为75%,国内报道为63%。本病双眼患病,第2只眼的发病时间 可晚于第1只眼。目前尚无种族间差异的报道。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浸润期 上方角膜周边部出现与角膜缘平行的2~3mm宽灰白 色混浊带,伴有新生血管长入。周围的球结膜轻度充血扩张。 2.变性期 病变渐波及基质层,组织发生变性而变薄,形成一条 弧形血管性沟状凹陷带。浅层组织渐被融解吸收,沟槽内有脂 质沉着。 3.膨隆期 病变区角膜继续变薄,出现单个或多个1.5~3.0mm或 更宽的菲薄囊泡样膨隆区,呈小囊肿样外观。此时可有显著的 逆规性散光。 4.圆锥角膜期 在眼压作用下,因病变区组织张力显著下降,使 角膜膨隆呈圆锥状,病变可波及中央或旁中央,呈现圆锥角膜 样外观。
临床表现
此时当咳嗽或轻微外伤,有时甚至自发性发生菲薄处角膜破裂, 致房水外流,虹膜脱出,继之发生粘连性角膜向斑。严重者有 报告角膜破裂后发生虹膜、晶状体及玻璃体脱出。若不及时处 理可毁坏眼球。
并发症
眼球萎缩。
wenku.baidu.com验室检查
许多学者推测TM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尚缺乏确切的免 疫学依据。Lopez等取TMD和蚕食性角膜溃疡的角膜病灶样本各 一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查,表达HLA-DQ和HLA-DR抗原的细胞在 TMD样本中占25%,在蚕食性角膜溃疡样本中占75%~100%。 CD4+∶CD8+细胞在TMD样本为1∶1,在蚕食性角膜溃疡为 2.4∶1。CD22+细胞在TMD只占5%,而在蚕食性角膜溃疡占 25%~50%。但由于样本量太小,以上结果只能解释在临床上蚕 食性角膜溃疡比TMD表现出更显著的炎症反应。
病因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据认为可能与内分泌紊乱、胶原性疾病眼 部表现、神经营养障碍或角膜缘毛细血管营养障碍等因素有关。 近来有人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
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了,目前存在以下 推测。 1.免疫性疾病 TMD好发于角膜缘,角膜缘是免疫反应活跃的部 位;组织学上发现病变处角膜胶原纤维被含有高溶酶体酶活性 的组织细胞所吞噬;TMD可与某些胶原性疾病如风湿性疾病、 春季结膜炎等合并发生;角膜病理组织切片找到巨噬细胞、淋 巴细胞及少量浆细胞。Lopez对1例TMD患者的角膜进行免疫组 化检查,显示25%细胞表达HLA-DR、HLA-DQ,TH∶TS=1∶1。
治疗
Pettit对4例TMD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的患者进行了长达20年的随 访,发现术后20年角膜散光较术前减少了1.25~9D,全部植片 较术后早期变薄,但未见复发。由于TMD较散发,总结的病例 数较少,故对TMD进行角膜移植术的手术时机、手术时机与预 后的关系、合适的角膜植片大小、厚度等有待进一步的总结和 探讨。 2.表层角膜镜片术 手术目的在于增加病变区角膜厚度,把向前 膨出的角膜组织压回去,手术相对安全,不损伤前弹力膜,是 可逆性的治疗手段。
鉴别诊断
Terriens周边角膜变性是一种周边角膜变薄疾患,通常位于上方 周边角膜,双眼发病,一般不伴有眼痛和炎症。角膜上皮完整, 变薄区缓慢向角膜中央进展,但很少累及中央角膜,没有穿凿 样边缘,脂质沉着通常见于角膜变薄区的前缘,常伴有角膜新 生血管。可以与蚕食性角膜溃疡的鉴别。
治疗
TMD由于病因不明确,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病情发展的理想 的治疗手段。虽然推测TM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局部和 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均告无效。针对角膜 变薄膨隆区屈光度增加,曾有人对病变区进行间隔烧灼、冷冻 或三氯醋酸腐蚀使角膜产生瘢痕收缩降低散光度,但因烧灼或 冷冻的时间和温度难以掌握,已极少应用;睫状体透热凝固术、 以结膜瓣或巩膜瓣遮盖角膜病灶效果也不理想。 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是角膜移植术和表层角膜镜片术。
其他辅助检查
针对胶原血管性疾病进行的血液学检测如类风湿因子、抗核抗 体以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可用于与其他相似角膜疾病 的鉴别。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为刺激症状不明显的进行性视力下降;眼部检查 见角膜边缘沟状变薄,病灶环行发展,病灶区角膜上皮完整, 伴有基质浅层新生血管形成和脂质沉着,多不伴炎症反应;结 合角膜地形图显示近角膜缘病灶角膜屈光度最高,角膜不规则 散光可作出诊断。
Terrien角膜边缘性变性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
Terrien marginal degeneration
别名
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角膜周边部沟状变性;扩张性角膜营养 不良
类别
眼科/角膜病/角膜变性与营养不良/角膜变性
ICD号
H18.4
概述
Terrien角膜边缘性变性(Terriens Marginal Degeneration,TMD)是 角膜边缘部变性的一种特殊类型,较少见,主要表现为慢性、 双侧性角膜边缘部伴有浅层新生血管形成的角膜实质层萎缩、 沟状变薄,最终发生角膜向前膨隆、穿孔、虹膜脱出而致眼球 严重受损。1881年由Trumpy首次报道为“角膜透明变性”, Terrien在1900年对其作了较详细的描述,称为“边缘部、不对 称的、扩张的角膜萎缩”。此后文献有报道此病,近年来的临 床观察对此病有了较多的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