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谈工业设计的人才培育【论文】

合集下载

工业设计人才培育方式研讨

工业设计人才培育方式研讨

工业设计人才培育方式研讨工业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中运用科学、技术、艺术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综合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工程与管理等方法,将人们的需求与技术和市场的可行性有机融合,设计和开发出具有高品质、高附加值和特殊功能的产品和系统。

因此,培养工业设计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点。

本文将探讨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方式及其优化。

一、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现状目前,国内工业设计人才培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许多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更偏向于人文社会科学,缺少实践性、专业性很强的工科课程。

其次,许多培训机构或学校的培训方式不够合理、针对性不够强。

比如,有些机构的培养方式侧重于应用软件的使用,而忽略了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

还有一些机构过于注重“套路培训”,让学生大量模仿已有的设计方案,而缺乏创新性。

二、工业设计人才培育方向1、提高专业知识的质量工业设计人才的本质就是要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在职业道路中不断地加深和提升。

因此,应该关注基础知识的训练、实践环节的增加、时代理念的更新、跟着新技术的发展魔环不断更新,以达到保证人才质量的目的。

2、实践锻炼相较于理论指导,实践指导在工业设计教育中更为重要。

设计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深化对于设计的理解。

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设计工作的命题、技术问题解决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接触实际的生产环境和要求,为工学结合的实践铺平道路。

3、教育的环境工业设计人才的教育环境很重要。

应该尽量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吸引学员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生活,培育其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意识。

为了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还应该加强学习组织,优化课程体系,保证教学品质。

三、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类型1、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是工业设计人才发展的基础。

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核心要素,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

通过创新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即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磨练他们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符合当前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工业设计论文【论文】

人才培养工业设计论文【论文】

人才培养工业设计论文一、中国工业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专业人才培养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主要分布在综合院校、美术(设计)学院、师范类美术(设计)学院、高职院校和民办院校等,其办学层次及条件、培养类型、师资力量等都大不相同,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在综合大学和高职院校也没有多大区别和特色。

工业设计高等职业院校没能形成自己独有的教育特色,同时在教学任务过程中未能做到与实践项目的对接,课程教学偏重理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目标对于岗位能力、素质及知识结构亦不够清晰,未能体现出社会及企业的需求,亦未能与当下的社会经济背景接轨,因此很多的工业设计毕业生未能顺利就业或纷纷转行。

综合各种原因将着重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现阶段我国高职工业设计教育的弊端:1、现我国工业设计高等职业教育急需切实可行的、准确定位的实质性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来指导课程体系是重要要素,如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教学实施以及课程评价。

这些要素的可行性与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休戚相关。

在课程内容上,高职院校与综合院校的工业设计课程体系大多千遍一律,虽然有些工业设计高职院校也更换了一些课程名称,但大多换汤不换药。

因为他们在课程教学实施上也就延续说课式的教学,当然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法是绝对的最好或不好,但是有一点我国工业设计高职院校教学方式方法单一,主要偏重理论教学,容易发生“注人式”教学的危险,不利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2、在高职院校工业设计师资配置上这些教师主要是来自综合大学的毕业生,他们也没有真正的接受和经历过系统性的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师在工业设计高职教育上也大多延承综合高校的工业设计教育教学模式。

他们在工业设计教学方法上很难跳出固化的教学方式方法。

这些都严重的制约工业设计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也很难在人才培养上创出特色。

3、在工业设计实验实训室建设方面高职院校也投入的很多的建设经费,也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先进性,但是很多设备未能结合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设备的使用率较低,而使一些设备成为了摆设,工业设计实验室建设走向了形式化。

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与教学体系建设论文.

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与教学体系建设论文.

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与教学体系建设论文2019-03-28"模式"的本义是"事物的标准样式",在现代汉语中,常见于"商业模式、安全模式"等语境中,在这些语境中其含义是本义的引申,指的是"符合事物规律的运行机制".[1]纵观创新教育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创新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创新人才".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是具有自由个性且全面发展的人才。

创新教育是以现代创造学和教育学理论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树立人的创新意识、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塑造人的创新人格的教育,是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2]工业设计专业创新教育模式是指符合工业设计专业创新教育规律的运行机制。

工业设计专业是应用性、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专业,艺工结合,文理渗透,人才培养规律复杂,专业建设难度较大。

国内没有成熟的工业设计创新教育模式,工业设计专业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低下,学生、社会和教师都不满意,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工业设计创新教育模式。

根据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特征和成长规律设计工业设计创新教育模式。

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特征包括:强烈的设计欲望、执着的设计精神、高尚的社会责任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敏锐的感受能力、良好的审美能力、自如的表现能力、复合型知识结构、综合掌握多类型创新方法、丰富的设计经验、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鲜明的个性。

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是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追求创新设计、自我完成创新设计、自我实现创新设计人生。

工业设计创新教育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法、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

1 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兼备科学、美学、技术和艺术素养,掌握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和知识,养成工业设计专业技能,能从事产品设计和设计管理,适应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工业设计专业人才需求状况与人才培养研究

工业设计专业人才需求状况与人才培养研究

在全球范围内,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呈现出旺盛的势头。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 质和特色的追求,工业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国家和地 区都加大了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例如, 欧洲的一些设计学院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不断进行创新,以培养出更具 创新精神的设计师。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相信我们能够找到更加科学、有效的工业设计专业人 才培养模式,为工业设计领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推动行业的进步和 发展。
谢谢观看
在实践环节方面,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 他们在实际项目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总之,设计设计师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推动全球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界思维。同时,高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搭建国际交 流平台,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培养出更多符合市 场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设计师,将为推动工业设计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贡献更多力量。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对于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技能和能力要求也 在不断提高。除了基本的设计技能和理论知识,企业更注重人才的创新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等。
3、跨界融合成为趋势,多学科 知识受到重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设计的跨界融合,工业设计领域的知识体系不断拓展。在传 统设计技能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人机交互、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在设计中扮 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具备多学科背景的工业设计人才在就业市场上 更具竞争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 学质量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和教学水平。通过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学术背景的教师,以及为教师提供 培训和进修机会,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略谈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措施

略谈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措施

略谈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措施•引言•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工业设计人才能力需求目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策略•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措施•研究结论与展望CATALOGUE 引言工业设计的现状人才短缺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通过对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相关行业和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推动我国工业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同时为制造业、加工业等相关行业提供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支持。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CATALOGUE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学术型模式注重实践和应用,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独立从事工业设计实践的能力,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应用型模式综合型模式国内高校的培养模式企业内培训内部导师制度校企合作030201企业内的培养模式技能培训项目实战行业案例分享培训机构的培养模式CATALOGUE工业设计人才能力需求这类人才需要具备对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和工艺等方面的把控能力,能够将艺术与实用性完美结合。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以便为产品设计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方案。

艺术类人才在工业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通常需要具备扎实的绘画基础、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工程类人才在工业设计中负责产品的结构、工艺和材料等方面的设计工作。

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工程知识,熟悉产品的制造工艺和材料应用,同时还需要了解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工程类人才还需要与艺术类人才进行紧密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和产品的实际生产效果。

其他相关领域人才的需求CATALOGUE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策略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机制01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0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03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加强校企合作组织设计竞赛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开展创新性实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试论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

试论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

试论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摘要】工业设计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特点的专业。

对于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针对的是当代大学生。

学习工业设计专业的方法有别于其它单纯的理工科和纯艺术类专业,但又有一些相似之处,因此对于在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是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不断探索创新中提高工业设计人才素质,找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创新人才的新思路。

【关键词】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1.对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现状的分析1.1缺乏耐心,心态浮躁一个好的工业设计产品需要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创新。

由于在商品社会、市场经济的今天,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面对设计任务心态浮躁,过度的模仿与抄袭,图省事,走捷径,逐渐失去了产品创新设计能力,缺乏个性的思维方式和足够的耐心。

1.2对专业缺乏正确认识工业设计作为新兴的专业未来有巨大的潜力,但目前惨淡的就业形势又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样的形势下,专业学生迷茫无措,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难以培养出合格优秀的人才。

1.3实践能力较差很多学生直到毕业都还没有完成一次系统的设计,平时碎片化的学习不能全面的掌握产品设计能力,学校中理论化的想当然的设计与实际脱轨,使得学生在毕业进入社会后表现出极差的实践动手能力。

2.对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环境的分析2.1师资力量薄弱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工业设计类的教师也逐渐增多,同时也更趋向于年轻化,缺乏相关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想要工业设计的毕业生生存发展的空间更广阔,作为工业设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能力捕捉到新的信息并及时判断其价值,同时创造性地将它们转化为新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新的发展机会,好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2课程设计不合理课程设计以拼凑为主,难以形成系统化的教学,专业不细化,一直以来惨淡的就业情况使得校方对专业不重视,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使得专业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略谈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措施

略谈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措施

01
建立定期的教师培训机制,包括新教师入职培训、在职教师继
续教育培训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进修机制
02
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拓宽视野,了
解行业前沿动态。
激励机制
03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和进修,提高教
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06
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与 产学研结合模式探讨
略谈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 工业设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
设 • 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教学方法与
手段创新
目录
• 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 设
• 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与 产学研结合模式探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工业设计的发展
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工业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许多高校和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具有丰富实践 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影响了他 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02
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 能力的人才
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实 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工业设计领域的专业教师数量相对较少, 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
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与工业设计人才 培养的要求存在差距。
缺乏实践经验
部分教师缺乏实际项目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与 实践相结合,影响教学效果。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与措施
引进优秀人才
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 工业设计领域专家,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

我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我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我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1.引言工业设计作为一门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为我国的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

2.背景在全球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工业设计的重要性逐渐受到认可。

然而,我国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研究我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

3.问题分析3.1教学内容与需求的不匹配当前,我国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以理论与实践相割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往往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无法真正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

3.2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部分高等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在学术和实践经验上存在不足。

一方面,部分教师无法及时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无法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方法;另一方面,缺乏与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设计师的合作机会,使得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无法获得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3.3实践环节不足传统的工业设计学科教育大多注重理论学习,而缺乏实践环节。

学生在实践中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将导致他们在毕业后面对实际设计问题时无法很好地应对。

4.建议4.1优化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工业设计人才,我们建议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

可以通过项目制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设计项目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引进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

可以在校内外招聘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设计师担任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合作进行教学。

同时,加强教师与行业之间的合作,保持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行业发展的同步。

4.3加强实践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设实践性课程,提供学生与企业合作的机会。

并建立实验室、创客空间等实践基地,供学生进行设计实践。

最新-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研究 精品

最新-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研究 精品

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而且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工业设计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创新性,如何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已经上升到战略层面,因而应当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对工业设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工业设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加强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发展趋势;人才培养;培养模式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和深入实施,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且也要求专业人才的素质必须更高、能力必须更强,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而且也要具备创新能力,这也使工业设计专业步入了创新发展的轨道,必须在培养优秀人才、素质人才、高层次人才方面狠下功夫,特别是要将打造工匠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方向。

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在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方面已经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但由于工业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在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方面同样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还不适应中国制造2025和工匠精神的要求,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我国工业化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工业设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在中国制造2025全面和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对工业设计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开展专业化教育,而且也要在促进学生专业素质提升方面取得实效,特别是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一点毋庸置疑。

随着工业设计专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与之相适应,因而可以说,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要求人才培养工作必须与之相适应,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工业设计专业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业设计应当更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这不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一定要更加重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而才能为我国工业设计的科学和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人才培养也将极大的推动工业设计专业的科学发展,通过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将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工业设计专业人才,进而推动我国工业设计朝着创新发展的轨道发展。

浅析怎样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设计能力

浅析怎样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设计能力

浅析怎样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设计能力摘要:工业设计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随着工业设计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上升,市场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增多,要求工业设计人才能力越强。

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从改革传统设计课程、加强设计比赛、加强教学实践培养、创建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几个方面出发,提高工业设计人才的设计能力,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和市场需求的设计人才。

关键词:工业设计;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引言工业设计是我国一个新兴的应用型专业,得到了企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得到了高速发展。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限制,使得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缺乏实用性,无法满足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

常见的一些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上的问题有:(1)工业设计人才培养认识不足国家描述的工业设计专业需要实现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科研单位、专业设计部门、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而许多本科院校却采取“拼盘式”教学方法,且受师资等影响,培养的目标趋于一致,人才较为单一,对于一些并行学科,由于主干课程差异大,若只是均衡发展很难培养所需人才。

(2)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很多院校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就业,采取打好基础,拓宽就业方向的方法,培养学生更好的适应时代需求,而应用型人才则不适用这种培养方式,与市场要求专业化人才矛盾。

因此,不应该去追求少数的通用型人才,而是考虑术业有专攻,培养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接轨,为国家提供更多的专业型人才。

1.改革传统教学设计课程为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设计能力,必须改革传统教学设计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性。

1.1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对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进行重现或模拟,将学生带入案例场景中,从而进行研讨学习,将实际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的设计进行分析、比较,总结一般性的设计规律和方法,从而让学生经过思考来拓展知识和经验。

浅议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多重影响因素

浅议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多重影响因素

浅议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多重影响因素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受到多重影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教育政策、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等。

在本文中,将重点讨论这些因素对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教育政策是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导因素之一。

随着国家对工业设计产业的重视,相关的教育政策也得到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例如,鼓励高校建立工业设计专业,并加大对工业设计教育的支持力度;在人才选拔和培养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奖助学金、实习就业、创新创业等机会。

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为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环境和支持。

其次,课程设置是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培养。

目前,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工作脱节;缺乏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需要对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改进。

可以通过增加实践课程、项目实训和创新创业课程,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外,还需要根据工业设计行业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使之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

第三,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工业设计人才的关键。

然而,目前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师资队伍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结构单一、师资水平不高、缺乏实践经验等。

因此,需要加强对工业设计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师资培训、聘请行业专家兼职教学、开展师资交流等方式,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另外,还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最后,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产学研合作可以提供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最新-略谈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措施 精品

最新-略谈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措施 精品

略谈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措施一、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难题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的、知识交叉的学科,在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上,需要汇聚文、理、工等领域人才的智慧,以其综合的实力来完成设计项目。

在与企业访谈中了解到,工业设计人才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工业设计人才供求矛盾突出工业设计产业化程度低,工业设计人才匮乏。

一方面整个设计市场人才匮乏,另一方面设计专业学生分配难,许多人改行从事其他工作,这反映了人才供求之间的矛盾。

每年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并不少,杭州有很多高校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比如浙江大学、中国美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但这些学生中却极少有留在这个行业内的,他们不是考研、考公务员,就是去搞装潢、广告、网页设计。

以杭州工业设计协会会长,瑞德设计总经理李琦为例,他199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当年一个班21人,17年后,现在仍然坚守在工业设计这个行业的只剩下两个人了。

原因是工业设计需要人才+时间的付出,工业设计不但要求设计师会绘图,还要懂材料、理解商品以及消费者的心理。

一个工业设计专业的应届生要想在这个行业内走下去,不经过6至8年的学习、培训,是难以成为一个优秀设计师的。

工业设计专业刚毕业的学生,薪水普遍比较低,应届生的起步月薪能达到3000-3500元已经算是不错的,且一般前5-6年的薪酬增长幅度也比较慢。

而同样是近两年才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行业,门槛不高,上手快,应届生很多还能拿到4000-5000元的月薪。

前5-6年与其他行业每月千余元的工资差额,让不少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踏出校门的这一刻就选择改行。

二设计人才的创新动力不足学科交叉、技艺融合已是工业设计创新发展的重要特征,工业设计需要优秀的学科和技术带头人、领军人才,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和团队。

复合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各类人才和团队间的交流合作,对于设计创新和产业发展尤其重要。

从工业设计专业公司来看,目前设计公司普遍总体规模小,基本处于散乱经营状态,且设计产品基本在低端,缺乏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师。

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育研究论文

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育研究论文

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育研究论文(1)加强实践教育的培养体系和管理体制建立。

首先要在教学指导思想和学生培养中重视实践教育体系的建立。

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面向现场操作的技术能力。

研究型人才侧重于扎实的理论根底,普通工人那么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而应用型人才必须兼顾两者,在生产过程中发挥创造性作用。

所以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很强的技术能力、工艺区分能力、制造加工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

目前对学生进展这样的训练太少,也缺少科学系统的实践教育体系。

因此学校应当有意识的重视实践体系的建立,建立相应的实践,对传统的教学方案进展合理的调整和整合,适当地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并及时地更新拓展实践教学内容。

此外,完善实践教育管理体系的评价考核与鼓励是实施实践教育的重要保障。

建立科学系统的实践教育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可以有效的监视管理实践教育,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通过必要的鼓励机制鼓励师生参与实践教育,对在实践中有突出表现者给予奖励,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整合院系资源,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条件和时机。

没有实践,就没有实践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创新能力。

学院需要加大投入来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建立功能强大、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构筑实践教学平台,为工业设计实践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在实验设计中增加综合性、趣味性的实验命题,激发学生的热情来主动完成实验。

甚至可由学生自主命题,在有经历的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或设计。

除开放计算机机房外,还可向学生开放一些专业实验室。

比方工业设计的造型材料模型制作工作室可对有制作愿望的学生开放,锻炼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通过院系资源共享与整合,为实践教育创造更多的时机。

这里所提的资源整合是指学校利用其社会知名度和学术综合研究能力,得到企业的信赖,最大限度地整合各院系优势资源,争取企业工程的开发局部委托学校完成。

这样,既可实现效益最大化,各个院系又充分发挥特长,也为师生提供珍贵的实践经历。

浅议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多重影响因素

浅议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多重影响因素

浅议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多重影响因素论文关键词: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优劣因素论文摘要:指出了工业设计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特点,在人才培养上有别于其它单纯的理工科和纯艺术类专业,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分析了当前我国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优劣因素和形势,综合考虑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探讨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设计人才思路。

1引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工业设计以及设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但教育水平和人才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

如何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工业设计人才,以及如何培养出社会急需的设计人才,成为当前工业设计教育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基于以上问题,对影响我国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多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重点对当今大学生的自身现状因素进行详细剖析,以寻求人才培养的有效对策,建立更加长久的发展模式。

2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因素分析2.1大学生自身因素2.1.1浮躁的心态在商品社会、市场经济的今天,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今的大学生普遍具有急功近利和浮躁模仿的心态。

对于一名将来从事工业设计行业的大学生来说,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和专业的发展。

过度的模仿与抄袭,图省事,走捷径,使工业设计的学生丧失了作为工业设计师所具备的重要能力——产品创新设计能力。

所以浮躁的心态严重阻碍了设计师前进的脚步,没有了个性的思想,将永远不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和天地。

2.1.2缺乏忧患意识及信念忧患意识是一种激励人生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高校的工业设计学生所显示出来的问题则是,面对学习任务时敷衍了事,马马乎乎,参与设计的耐心、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

很多工业设计的毕业生毕业后改行,面对中国落后的工业设计状况,更多的相信国外的总是最好的,而不去考虑无论哪个国家的工业设计道路都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艰苦的奋斗和执着的信念中走向成功。

“特色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和教学的标准化体系构建

“特色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和教学的标准化体系构建

“特色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和教学的标准化体系构建摘要:近些年来,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以西方为模式的基础上,在教学的探索中有了长足的进步,教育规模迅速发展,在教育培养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如依然保持原状不能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话,其势必难以长久顺利的发展下去。

因此,在众多开办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中,只有准确定位自己院校的专业特色、总结出适合自己院校的教学体系,才能更好的立足与发展。

本文将从工业设计专业特色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形成以及教学体系优化构建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路。

关键词:工业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一、绪论工业设计探讨和关注着人、产品、环境之间和谐的相互关系,它是伴随着工业制造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设计活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处处发现工业设计的踪影,工业设计的存在,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品质得以提高,还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标准,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工业设计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工业设计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虽然工业设计教育的开办时间较短,但其发展规模非常迅速,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以借鉴西方教学模式为基础,在教学的探索中有了长足的进步,教育规模得以迅速发展。

而在教育培养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如依然保持原状不能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话,其势必难以长久发展下去。

因此,在众多开办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中,只有准确定位自己院校的专业特色,总结出适合自己院校的教学体系,才能更好的立足与发展,才能培养出为区域和地方经济服务的社会人才。

二、国内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现状众所周知,工业设计的快速发展可以促进地区国家经济的迅速腾飞,自20世纪70年代末工业设计教育在中国发展以来,截止到2022年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开办工业设计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440余所,相关的设计专业开办院校已达千余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俨然已成为工业设计教育大国,发展趋势固然很重要,但教育成果不仅仅是规模=质量这么简单,虽然庞大的基数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成果,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的意识到,中国——这一世界规模最大的工业设计教育国家,却很少能够出现我们自己真正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谈工业设计的人才培育
1学校院系——人才培养单位
(1)整合院系资源,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条件和机会。

没有实践,就没有实践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创新能力。

学院需要加大投入来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功能强大、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构筑实践教学平台,为工业设计实践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在实验设计中增加综合性、趣味性的实验命题,激发学生的热情来主动完成实验。

甚至可由学生自主命题,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或设计。

除开放计算机机房外,还可向学生开放一些专业实验室。

比如工业设计的造型材料模型制作工作室可对有制作愿望的学生开放,锻炼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通过院系资源共享与整合,为实践教育创造更多的机会。

这里所提的资源整合是指学校利用其社会知名度和学术综合研究能力,得到企业的信赖,最大限度地整合各院系优势资源,争取企业项目的开发部分委托学校完成。

这样,既可实现效益最大化,各个院系又充分发挥特长,也为师生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目前很多著名大学在这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上海交通大学承接了某船厂的游艇制造项目,船厂看中的是交大百年船舶学科优势,学校以海洋船舶学院
为基础,联合设计学院进行外观设计和后期策划,联合管理学院进行商业评估,成功的完成了该项目。

在校师生与工程技术人员紧密合作,在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中取长补短,各专业师生也在项目的每个环节中及时反馈并协调工程进度质量,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天津是自行车大城,天津大学搭建了自行车外观设计、结构设计、人机工学、市场等多个科研平台为某著名自行车公司设计未来10年的自行车款式,利用企业对学校科研前瞻能力的信任,系统的提出系列自行车开发套系。

所以学校应将各院系的科研能力整合成为有机的整体资源,善打学校整体优势王牌以争取实际项目,为实践教育获得更多的实际机会。

(2)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工业设计在国内是一个较新兴的学科,目前很多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理论课教师比例较高,能进行实验实习指导的专业教师比例偏低;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偏少。

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培养应用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就必须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但不能认为“双师型”就是教师+工程师的简单叠加。

从工作对象看,工程师面对的是物品,而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从知识和能力方面看,工程师需要熟悉生产工艺流程,能够解决现场的技术难题,而教师还要将生产过程的技术知识提炼并再现给
学生。

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引进实践能力强、有实际项目运作能力的教师,另一方面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实验室建设和实验项目开发,主动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课题,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承担设计开发的实际工作。

(3)培养注重实践、重视理论与应用结合的学风。

优良的学风在学生成才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校园内树立求真务实的风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扎扎实实的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研究,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学校可以举办“工程师论坛”、“专家论坛”等系列活动,活跃校园的学术氛围;举办设计大赛等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适应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校园内外形成理论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学风。

2教师——人才培养的执行者
(1)加强自身能力训练,注重产学研结合。

教师既要提高基本素质,又要提高专业实践技能,更要不断接受本专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结合,实现从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变。

教师应积极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
更多的参与产品设计和工程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主动联合科研单位和企业申报国家重点科研课题。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协作产品研发等实践技能的训练,实地接触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和工艺,及时了解本行业当前的生产水平和发展趋势,丰富实践经验,增强专业技能,还可以把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讲给学生,作为理论教学的有机补充与拓展。

此外,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可联合开办工作室,承接各种设计开发项目,即改善科研条件又能为师生提供实践机会。

(2)把学生引入实践环节,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学生可以在实践教育活动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亲身实践体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掌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就工业设计实践教育来说,教师可在教学、实验、实习和项目研究的各个环节中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首先,工业设计教学中实践环节比比皆是:金工实习、速写实习、色彩实习、水粉实习、市场调研、新产品开发等实践环节,这些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到生活中去亲身实践。

例如学生要到工厂了解车钳洗刨钻等工种特点并进行实际操作,用自己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创造新的产品。

在这一过程可使学生领悟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工艺特点,指导设计实践,这种生产现场的亲身经历所带来的震撼与收获是令人难忘的。

其次,
在一些理论课中增加一些生动直观的实践环节。

比如可以参观南京博物院的古代陶瓷青铜器馆等,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下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工具的原因。

参观回来后可在课程设计中安排对应的设计课题。

再次,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设计项目中去,提前进入产品设计师的角色。

学生可以每2-3人一组进行调研、讨论并制定产品设计方案;亦可以学生自行制定任务书,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力,每星期进行小结,到一定阶段进行正式汇报。

学生的交流实践可以是学生间的,也可以是与教师、专家间的互动,还可以与国外院校师生一起进行交流,了解其他国家学生的设计思维方法。

最后还要鼓励并指导学生广泛参加国际国内产品设计竞赛,锻炼设计能力。

总之,设计独具专业特色、内容丰富的实践特色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动脑、实践创造的机会,启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可以更好地培养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3社会——人才培养大环境
目前实践性教学环节侧重于课程设计、校内实验等内容,虽然解决了实践性教学的部分问题,但终究不能替代现实的社会实践环境,不能展现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全貌。

要达到实践性教学的完整目的,必须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需
要社会——主要是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作。

一种形式是学生到企业直接参加生产工作,有明确的岗位。

通过岗位实践,使学生的专业素质获得全面提高,锻炼专业技能。

毕业设计的学生还可以在企业中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完成课题。

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注重实效,基地建设质量上主要考虑规模大和效益好的企业,建立一个完整而系统化的校外实习基地。

根据校内实习中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分批把学生安排到企业中进行实践,为学生在毕业前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创造条件。

学校还要与实践基地签订协议,定期与实践基地负责人沟通联系,维持好双方的良好合作关系,经常邀请实践基地负责人或相关技术人员到学校为学生举办讲座。

由此建立一个固定的、结构日趋合理、设施日趋完善、管理日趋规范的实践基地。

另一种形式是校企合作,服务社会。

师生参与到企业具体项目的研发过程,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培养学生胜任某一项目的能力,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能力在实践中增长,也为企业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4总结
要培养应用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为此,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不断进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修订并完善教学计划,使其充分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教师本身应多参与生产实践,不断把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工作经验与各种教育理论和方法融合,产生真实可感的教学内容讲授给学生。

同时也需要企业给予高校教育更多的支持,建立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弥补校内实训设备和场所的不足,在企业生产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