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热”现象带来的危害与对策分析
小学奥数叫停原因分析
小学奥数叫停原因分析小学奥数叫停原因分析奥数是一门课程,也是数学课程内容的加深教科书,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都曾学过奥数,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家长都纷纷有了奥数热的举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去学习奥数。
下面为大家带来小学奥数叫停原因分析,快来看看吧。
一、奥数在我国的研究现状目前,小学奥数题呈现怪、偏、难而且出题错漏多等有违教育规律的现象,即使是初中生、高中生,乃至大学生也不见得就会做小学奥数题。
就如近来陕西西安七部门联合检查奥数班,声称不喜欢奥数却又对检查组喊“出去”的学生,明知严查却不配合的老师,不想让孩子受苦却又流泪恳求的家长。
这反映出学生家长极度厌恶奥数班,但又不得不迎合的矛盾心理。
奥数发展到现在,已经偏离它本来意图,变得不再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再是对大众数学的补充,而是一切以分数为重,通过题海战术、死记硬背模式,使学生向高分趋之若鹜的机器。
二、奥数热的成因1、奥数是升学、择校的捷径。
由于教学硬件和软件的差异,导致各个学校办学能力的不同,数学能够比较好的展示一个人学习能力,这导致一些学校规定奥数获奖学生可以优先获得教育资源,从而遴选出有潜质的学生。
同样,想进入名校的学生、家长也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不放。
奥数教育“特权”的存在,也直接导致一些家长和老师对奥数“顶礼膜拜”,误导了一大批中小学师生不再对基础课教学有兴趣,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做难题、做怪题上。
奥数可以作为升学、择校的捷径是近年来“奥数热”愈演愈烈的首因。
2、家长的攀比、盲从心理。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于是抱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别人的孩子干什么,自己的孩子也干什么,盲目跟风、趋之若鹜,这也导致奥数学习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几乎三分之一的家长表示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培训“大家都学,不学就会落后”。
家长把孩子送到奥数培训班里,往往已经确定了目标“一定要拿名次”。
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仅严重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大大增加了学生厌学的几率。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奥数热的利与弊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4【摘要】近年来,“奥数”在小学中越来越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奥数热”.追求优质教育资源是小学“奥数热”出现的最根本原因,而直接原因是择校机制.“奥数热”应该及早返璞归真,抛弃功利化,让小学生们真正了解“奥数”的精髓.本文主要阐述了“奥数热”出现的原因、特点、利与弊这几方面的内容.【关键词】奥数热;奥数;小学生作为一种素质教育的典范,奥数在各国都被热力推广,但是在我国,奥数的本原却发生了改变.奥数让小学生们的负担变得更加沉重.“奥数热”暴露出了许多教育问题,例如教育公平、择校热,等等.“奥数热”已经是全国人民都关注的问题.一、“奥数热”现象出现的原因造成“奥数热”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三点.第一,教育的不公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当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但是当前的教育却并非这样,仍然有许多学校存在着重点初中以及重点班级.这种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必然会导致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第二,家长盲目跟风.很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肯在教育上投入,他们会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奥数培训班.他们重视教育非常正确,但是不考虑自身经济条件,只是盲目跟风,将孩子送去参加奥数培训班,提高孩子进入重点初中的可能性.第三,择校机制.它可说是导致“奥数热”的直接原因.经过调查所得,家长们之所以会不顾一切地送孩子参加奥数培训班,是因为都希望孩子可以进入重点初中.而现今的择校机制凸显了奥数在择校时的重要性,这就让家长们格外重视奥数的学习.二、“奥数热”的特点通过研究发现,“奥数热”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低龄化和全面化.据统计,三、四年级的学生中参加奥数学习的有60%~70%,五年级学生中有90%参加了奥数学习.甚者,有的小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去参加奥数培训.随着“奥数热”的越演越烈,据媒体报道:北京市2003年的小学中有半数以上的小学生参加了奥数学习.突然之间,不论是数学特长生还是数学学习一般者或是数学学习困难户都开始了奥数学习.三、奥数训练带来的好处奥数是肯定能够给小学生带来好处的,它的思维方式能够活跃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更善于动脑,乐于动脑.奥数的学习除了在孩子们的小学时期就能带来很多好处外,也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畅通无阻.奥数训练能够提高对数学的理解能力、解题能力,看到数学的实际作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力,从而真正提高数学成绩.对数学的理解是学好数学的真谛,这不是任何技巧能代替的.对小学生而言,数学能力的提高才是他们在以后数学学习生涯中的重中之重.通过一系列数学题的练习,让学生获得一些新的解题决策技巧,也可以看作是在新的情境下的数学思维,通过解决一系列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不仅限于获得新技巧.这能够为小学生们在初中学习函数时打下基础.据调查发现,奥数学得好的学生学习习惯基本都很好.学习奥数的过程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最重要的一点是小学生在习惯上的可塑性比较大,即使有不好的习惯也来得及改,因此,在小学时代让孩子们学习奥数是非常适合的.四、“奥数热”现象带来的危害学习奥数的好处毋庸置疑,但是同时奥数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它的危害不仅影响到了小学生们,也影响到了他们的父母、家庭.很多国家开设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具有数学潜质的天才少年,为了对孩子进行适度的启智教育,为了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和兴趣.但是在中国,“奥数”的本质却彻底被歪曲,与其真正的主旨背道而驰.许多学生在一年级起就被家长逼着参加奥数班,他们表示自己就是去那里坐着,其实什么也没有学进去.学生难以领悟到学习奥数的乐趣,学习奥数对他们而言变成了沉重的负担.对家长而言,参加奥数班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三四个奥数班.每逢周末,就是家长带着孩子风尘仆仆地行走在各个奥数班之间的时候,这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孩子,都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知简单的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据研究,只有5%智力超常的儿童适合学习奥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首先,它会让大多数孩子产生挫折感,他认为他不行,他很笨,这个对孩子的发展是很大的伤害.”小学生们过早地涉及奥数这个与他们素质、能力都相距甚远的东西,并不会带来多大好处,反倒很可能会抹杀掉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在他们以后的学习中将一直学习数学,现在为了一时的利益而让他们参加奥数训练,虽然成绩可能一时有提高,但是非常不利于他们将来数学的学习,会影响他们的中考、高考,甚至是他们的人生,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奥数其本身并没有很大的问题,通过学习奥数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理解能力,活跃数学思维.但是,随着“奥数热”的升温,它更多的是与教育公平、择校相联系,成为进入重点初中的砝码.笔者认为,奥数教育应该及早回归其本身,重新拥有属于它的数学之美,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们通过奥数燃起对数学的好奇与兴趣之火.【参考文献】[1]徐韶峰,霍良.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2]袁新民.“奥数热”的反思[J ].理论导报,2012(9).[2]董晶.“奥数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河南教育学报,2012(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奥数热的利与弊◎陆远芳(浙江省东阳市江北中心小学322100)137.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奥数热的利与弊(全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奥数热的利与弊作为一种素养教育的典范,奥数在各国都被热力推广,但是在我国,奥数的本原却发生了改变. 奥数让小学生们的负担变得更加沉重. “奥数热”暴露出了许多教育问题,例如教育公平、择校热,等等. “奥数热”已经是全国RM都关注的问题.一、“奥数热”现象出现的原因造成“奥数热”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三点.第一,教育的不公平.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当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 但是当前的教育却并非这样,仍然有许多学校存在着重点初中以及重点班级. 这种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必定会导致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第二,家长盲目跟风. 很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肯在教育上投入,他们会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奥数培训班. 他们重视教育非常正确,但是不考虑自身经济条件,只是盲目跟风,将孩子送去参加奥数培训班,提高孩子进入重点初中的可能性.第三,择校机制. 它可说是导致“奥数热”的直接原因. 经过调查所得,家长们之所以会不顾一切地送孩子参加奥数培训班,是因为都希望孩子可以进入重点初中. 而现今的择校机制凸显了奥数在择校时的重要性,这就让家长们格外重视奥数的学习.二、“奥数热”的特点通过研究发现,“奥数热”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低龄化和全面化.据统计,三、四年级的学生中参加奥数学习的有60%~70%,五年级学生中有90%参加了奥数学习. 甚者,有的小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去参加奥数培训.随着“奥数热”的越演越烈,据媒体报道:市20XX年的小学中有半数以上的小学生参加了奥数学习. 突然之间,不论是数学特长生还是数学学习一般者或是数学学习困难户都开始了奥数学习.三、奥数训练带来的好处奥数是肯定能够给小学生带来好处的,它的思维方式能够活跃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更善于动脑,乐于动脑. 奥数的学习除了在孩子们的小学时期就能带来很多好处外,也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畅通无阻.奥数训练能够提高对数学的理解能力、解题能力,看到数学的实际作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力,从而真正提高数学成绩. 对数学的理解是学好数学的真谛,这不是任何技巧能代替的. 对小学生而言,数学能力的提高才是他们在以后数学学习生涯中的重中之重.通过一系列数学题的练习,让学生获得一些新的解题决策技巧,也可以看作是在新的情境下的数学思维,通过解决一系列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不仅限于获得新技巧. 这能够为小学生们在初中学习函数时打下基础.据调查发现,奥数学得好的学生学习习惯基本都很好. 学习奥数的过程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 最重要的一点是小学生在习惯上的可塑性比较大,即使有不好的习惯也来得及改,因此,在小学时代让孩子们学习奥数是非常适合的.四、“奥数热”现象带来的危害学习奥数的好处毋庸置疑,但是同时奥数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 它的危害不仅影响到了小学生们,也影响到了他们的父母、家庭.很多GJ开设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具有数学潜质的天才少年,为了对孩子进行适度的启智教育,为了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和兴趣. 但是在ZG,“奥数”的本质却彻底被歪曲,与其真正的主旨背道而驰.许多学生在一年级起就被家长逼着参加奥数班,他们表示自己就是去那里坐着,其实什么也没有学进去. 学生难以领悟到学习奥数的乐趣,学习奥数对他们而言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对家长而言,参加奥数班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三四个奥数班. 每逢周末,就是家长带着孩子风尘仆仆地行走在各个奥数班之间的时候,这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孩子,都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知简单的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据研究,只有5%智力超常的儿童适合学习奥数. ZG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首先,它会让大多数孩子产生挫折感,他认为他不行,他很笨,这个对孩子的进展是很大的损害. ”小学生们过早地涉及奥数这个与他们素养、能力都相距甚远的东西,并不会带来多大好处,反倒很可能会抹杀掉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在他们以后的学习中将一直学习数学,现在为了一时的利益而让他们参加奥数训练,虽然成绩可能一时有提高,但是非常不利于他们将来数学的学习,会影响他们的中考、高考,甚至是他们的人生,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奥数其本身并没有很大的问题,通过学习奥数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理解能力,活跃数学思维. 但是,随着“奥数热”的升温,它更多的是与教育公平、择校相联系,成为进入重点初中的砝码. 笔者认为,奥数教育应该及早回归其本身,重新拥有属于它的数学之美,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们通过奥数燃起对数学的好奇与兴趣之火.。
中小学生假期“辅导班热”现象
中小学生假期“辅导班热”现象浅析摘要:中小学生假期“辅导班热”已作为一种客观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中。
它的存在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辅导班换来的是他们的“失落”。
所以下面通过随机访谈的方法,对长春市20家辅导班进行了调查。
分别从辅导班的产生原因、存在问题和对于辅导班治理建议三个方面出发来研究该现象,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深思,以使辅导班真正地给中小学生带来健康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辅导班热;规范化;师生关系中小学生假期辅导班在最近的几年内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每逢假期各类辅导班的广告就会张贴于大街小巷,其中大部分有英语、奥数、作文、舞蹈等,种类繁多。
这些辅导班的办班时间不等,规模大小不一。
笔者针对长春市各类假期辅导班进行了秘密的走访,通过与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交流,总结出了假期辅导班存在的原因以及对于假期辅导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且在调查与思考的同时,也对长春市假期辅导班治理提供了具有可靠依据的对策与建议。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长春市20个假期辅导班,根据假期辅导班的规模大小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由具有开办公共教育的合法机构开办的辅导班,例如少年宫、文化宫等;第二类是由一些优秀的培训机构开办的假期辅导班,例如新东方、新航道等;第三类是由个人私自开办的假期辅导班,例如在职教师、非教师和在校大学生等。
二、研究方法1.随机抽样法长春市的朝阳区是辅导班较集中的地区,笔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辅导班广告选择了20个假期辅导班。
其中包括英语辅导班、作文辅导班、奥数辅导班、国学辅导班和素描辅导班五种类型。
2.访谈法访谈法主要通过与家长和孩子的访谈,以了解与本研究有关的真实信息。
3.观察法通过在访谈的过程中对辅导班的各个方面的条件进行真实详细的记录,以为本研究提供真实的材料来源;在访谈的过程中还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
三、研究结果在此次研究中,笔者发现在调查的20个假期辅导班里,只有12家是有开班执照的,剩下的8个辅导班是假期临时开的。
奥数热
奥数热奥数全称叫“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项开始于20年前的中学生学科竞赛。
众所周知,20年前,我国的国际地位与声望决不能同今日相比,开放交流的程度也较低,对于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这项国际活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高度关注,也可以理解。
据我多年来的耳闻目睹,我国的中学生特别“争气”,特别是湖北某个以高考教辅资料著称的中学,更是让人满意,在竞赛知识以理论为主的数学、物理方面,参赛选手更是技压群雄,几乎包揽了每年的金牌,而在需要动手能力较强的化学方面虽欠佳,经过几年努力,也有了不俗的表现。
这些成绩的确在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中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向世人展示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实力。
奥数,想必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然而,一千个人眼中必定有对“奥数”一千种不同的理解。
在国际上,“奥数”公认的定义就是最早于诞生于前苏联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1934年至1935年前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被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名称,不久,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正式拉开了。
国际“奥数”竞赛的序幕。
从此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了50届我国的数学竞赛始于1956年。
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等人的倡导下,由中国数学理事会发起,首先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四城市举办了高中数学竞赛,这是中国自己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转眼间,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已经走过了54个年头。
然而,在这54。
个年头里,奥数让人欢喜也让人担忧笔者小学时也曾经上过奥数班,那个时候参加奥数班需要选拔,只有平时数学成绩比较优秀突出的学生才能参加奥数班培训。
笔者有很多同学因为数学成绩优秀被老师培养成种子学生去参加华罗庚数学竞赛。
能被选中参加培训的学生一般都是数学思维学习能力较强的学“尖子”,很多学生在参加各式各样的奥数竞赛中开拓了自己的思维,提升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同样,奥数,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能力上的锻炼,也给国家带来荣誉。
如何解决“奥数热”疯狂现象
如何解决“奥数热”疯狂现象如何解决“奥数热”疯狂现象“奥数热”为何一再升温?当越来越多孩子的课余时间被奥数补习“淹没”时,家长和孩子都大呼无奈。
昨日,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济顺,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杜子德就奥数热、奥数择校加分等一系列问题,在搜狐网直播间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现象:奥数成了名校升学筹码“学奥数,其实孩子家长都很累!”长沙市蓉园六年级学生小毅的父亲告诉记者,每周他都要将孩子从河东送到河西去学奥数,“雷打不动”。
这些辛苦的最重要原因是,一些名校在小升初、初升高时,都将奥数作为一个重要评判筹码。
“好多家长明知孩子对奥数不感兴趣,也缺少那种天赋,最后还是逼着孩子和自己一起钻入怪圈。
”张济顺说,在她的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家长和孩子。
在网络上,奥数中心的成立一直被质疑为奥数热的起源。
对此,张济顺表示:“奥数中心的成立,跟现在所说的‘奥数热’,是没有关系的。
”他说,奥数中心是为了发现在数学方面非常有天赋的孩子,从小给他们特别的训练、使他们能够有机会、有可能去冲击奥林匹克。
这跟从小选拔体育方面有潜质的孩子去训练,去冲击奥林匹克金牌是一样的`。
可是没有想到“奥数热”出现了,使得这件事情变了味。
症结:“奥赛热”源于唯分数论学奥数对孩子到底有多大作用?杜子德说:“数学是必学的,但奥数跟数学完全不一样,甚至有一些脑筋急转弯的东西,能不能训练智力我也怀疑。
”他认为,其实奥数只适合少数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帮助他们发掘特殊智力和数学兴趣。
2010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发文宣布: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取消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国内获奖生保送大学的资格;在加分方面,取得省级比赛名次的加分资格也被取消。
但是,脱钩令出台,并没有让“奥赛热”降温。
杜子德直言不讳地表示,“奥赛热”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根源是高考制度的不合理,完全看卷面分数来判断。
卷面分数过于追求标准答案,让我们的孩子们越来越缺乏创造力。
关于数学活动“热”的冷思考
关于数学活动“热”的冷思考作者:陈禄凤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4年第11期小学数学2011版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教师开始向学生提供很多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以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于是,我们的课堂变得热闹起来。
为了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们煞费苦心,在课堂中设计多种活动,以便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诚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活动“热”是一件好事,它使得我们的课堂一改沉闷的课堂气氛而变得活跃、灵动,很多课堂开始洋溢着自主探究、合作共享的民主味。
但是在这热闹的背后也有一些假象,它迷惑了我们的双眼。
比如,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才是“数学活动”?怎样让数学活动变得更有价值?怎样的数学活动才能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当前数学活动的诸多乱象中加以比较鉴别,冷静思考。
乱象一:为活动而活动——不是所有的活动都是数学活动大部分教师认识到,数学课堂应该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
教师们总想着,有学生动手参与活动的课堂才是好课堂,这样的指导思想直接导致有的课堂为了活动而活动。
比如,常见有的教师上课伊始出示情境图,接着就开始布置讨论,讨论的无非是从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之类的问题;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计算类课堂,列出算式后就让学生毫无目的地试算;一些测量、单位换算之类的课堂也是漫无目标地去量……究竟这些活动是为了干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很多教师并没有认真思考。
如果这些活动没有明确的目标,教师不能将之“数学化”,仅仅为了活动而活动,那么真的不如不活动。
不是所有课堂上的活动都是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而设计的教学活动,只有数学化的活动才能叫数学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几个“热现象”的冷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几个“热现象”的冷思考方城小学江仁芬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新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实现了逐步融合,由此引发了新课理念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崭新视界。
但与此同时,融合过程中一些表面的“热现象”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形式化弊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引起了笔者深刻的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联系数学与生活的纽带、桥梁。
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知识的内化、能力的提高和素养的提升。
于是,在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中,华丽的包装加上精彩的语言,再借助媒体的辅助,“情境”成了装扮课堂的亮点。
然而,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师对“创设情境”的盲目追求,有些情境总让人产生异样的感觉。
[教学片段]:人教版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
师:同学们,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几个可爱的朋友,大家想认识吗?生:想(激动)。
于是,老师点击课件,屏幕上出现了几个可爱的图形:跳出一个“长方形”的机器人,边旋转着身体,边向同学们问好;接着跳出一个“正方形”的魔方;再上方飘着一个“三角形”的红领巾;从远处滚来一个球体状的大豆姐姐,眼睛一眨一眨的;还有圆柱状的油漆桶……它们伴随音乐跳起了舞。
师:你们喜欢这些朋友吗?生:喜欢!我喜欢大豆姐姐;我喜欢……师:你们认识哪些图形朋友呢?谁来介绍介绍!生:我认识机器人,它可以变形很好玩的,还会说话。
(全班哄笑)生:大豆姐姐最有趣了,它的眼睛一眨一眨的。
……孩子是天真的,他们已经被老师“苦思冥想”创设的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那些拟人化的几何图形的画面完全吸引了,学生的热情充分被调动了。
然而,到次时间已经过去了10多分钟,学生却还不知要学习什么,他们的兴奋点始终停留在会跳舞的三角形、会说话的长方形、会眨眼的大豆等等。
听到这儿,笔者不禁要问:情境创设到底为哪般?这样的情境创设,是否太过于绚丽过于夸张,显得喧宾夺主了?“情境”真的是小学数学教学亮丽的包装吗?显然,这种华丽的情境不仅花费了教师课前太多的时间精力,而且失去了生活的本色,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
试论中小学生厌学奥数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心理 学家德西认为 , 当人做 自己愿意做 或 自己决定做 的事 时, 往往会
() 2 情绪方面
表现出较 强的主动性和热情 , 具有较高 的 内在 动机。 因此 , 学生要 发挥 主
保持 投入到奥数学 习中去。 人类不仅是只知道学 习的认知动 物, 亦是 受到情 绪作用 的情感动 物 , 体能动性 , 高的主动性和热情 , 各 种情绪 因素也 同样影 响到学生 的动机 , 比如焦虑 、 趣等。 由于奥数题 兴 () 3 正确归因 目难度较大。 一些学 生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 , 开始焦虑、 就 紧张 , 循环 往复 , 学生在学习奥数的过程 中, 对成功 和失败 作出正确 的 归因, 要 不要 因 便 对奥数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 。此外 , 分学 生在刚 开始接触 奥数 时。 部 教 为失败而感到太 自责 、 内疚和 羞愧 , 疑 自身 能力 比别 人差。 因为奥数题 怀 师不当的教 法使他们认 为奥数 的理论 性强 , 逻辑 思维 和推理 要求高 。 从而 目的确难 度较 大, 只要 自己能够获 得 自身水平范 畴内 的知 识 , 思维 得 以活
试 论 中小 学 生 厌 学 奥 数 现 象 的成 因及 对 策
◆ 周洁婷
( 宁夏大 学)
【 摘要l 对 目前 众多中小学生在学习奥数过程 中的厌学情 绪, 针 分析造成这种现 象的 多方面原 因, 出解决这一 问题 的对策, 提 即通过培 养
与激发 中小学生的学 习动机 , 克服其厌 学的心理 , 学生积极投入 到学习生活中。 使 【 关键 词l奥数 厌 学 成 因 对策
学 学校和家庭必须共 同努力 , 索激发 和培养学生学 习奥数兴趣 探 展及结果 的能力。如果受到他 人或外部 控制时 , 多数 的人会 有 自然 的不 现 象, 生、 大 愉快 。在奥数学 习中, 很多学生并 不是 自己主动 要求 的。 而是 因为家长看 的策 略 。 到 周围的孩子都在学 习奥数 , 于是也 非要 自己的孩 子学习。这就会使学 生 觉得没有得到尊重 , 追求独立 、 渴望自由的想法被扼 杀了。 从而产生厌烦 的
物理竞赛辅导——热现象
热现象一、热胀冷缩1、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在相同的条件下,一般气体膨胀最大,固体最小,液体居中。
问:(1)在修水泥马路时,每隔一段长度要切断,并注入沥青,为什么?例如:A、铁轨 12.5 米一根 B、大铁桥一端固定,一端可活动(2)小明同学是位细心的同学,他在做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的实验时发现,温度计插入热水中时,水银柱会先稍微下降一点,然后再上升。
这是怎么回呢?例 1、如图所示,有一个圆环形薄铁垫圈,当它均匀受热时,内外半径大的如何变化的?例 2、饺子放在水中煮,熟了的时候就会浮上来,这是什么原因呢?2、水的反膨胀(1)水在0℃—4℃之间具有反膨胀特性。
4℃时,密度最大(1.00g/cm3);(2)水在0℃凝固成冰,密度反而减小(0.92g/cm3)。
原因:主要由分子排列决定。
江河湖海结冰时,冰浮在4℃的水面上。
这无疑是给水生生物“建造”了一个温暖的家,对于生物的发生、生存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问:常见的墙无论是水泥涂的外层,还是石灰涂的外层,离地面 0.8m 左右的墙面都是先坏,为什么呢?二、温度计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表示温度的方法有多种:摄氏温度、华氏度、热力学温度。
(华氏度= 32 + 摄氏度× 1.8 )绝对零度:-273.15℃,是热力学温度的起点,即 O 开。
T=t+273.15k摄氏温度的规定:例 1、小明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
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计数为-0.7℃,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的读数是102.3℃。
(1)它指示的气温是-6℃时,实际的温度是多少?(2)它在什么温度附近误差最小,可能当作刻度正确的温度计使用?三、物态变化1、熔化和凝固问:同一种物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为什么是相同的?物体熔点的改变(1)混合物。
如水中有其它物体。
A、人们发现白洒从不结冰,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
把假期还给学生——假期补课热现象分析及对策
到学 生们 的抱 怨 ,笔者 不 禁有 个 疑 问 : “ 既 然假 期 大 家
都 在 补课 .那 么 我们 还要 放 假 干 什 么 ? ” “ 这 个 是 让孩 子 们暂 时放 下 学 习负担 、调试 身 心 的重要 时 期 .是 谁让 它 沦为 孩子 们 的第 三学 期 ? ” 假 期 补 课 热 由来 已 久 ,其 来 源 无 外 乎 以 下 几 种 情
进 补 习班 呢?
孩 子孤 僻 、 自私 、骄 纵 ,面 对生 活 的挫 折 ,心 理承 受力
极低 ,易 走极 端 。 二 、对 学 生 的不 利 影 响 1 . 易 导 致 自卑 心 理 。美 国 心 理 学 家 埃 里 克 森 ( E r i k E r i k s o n 1曾 指 出 :学 龄 期 孩 子 处 于 两 个 重 要 的 人 生 阶 段 :第一 阶段 孩子 正处 于 逐渐 形 成 自我 概念 的 时期 ,外 界环 境会 影 响孩子 的 自尊 心 。补课 会让 孩 子 觉得 自己的 成绩 不如 别人 ,而 父母 不 断加 重孩 子 补课 的 数量 则更 加 会 让 孩 子感 觉 到 自己 最 可 信 赖 的 父 母 ,对 自 己缺 乏 信
又到 假期 时 ,五 花八 门的学 生 补 习班招 生 宣 传单 随 处可 见 。学校 周 围 ,居 民小 区 内成 了张 贴 招 生小 广 告的
些补 习 班 正 是抓 住 了家 长这 种 “ 望 子成 龙 、望 女成 凤 ”
的急 切 心理 ,在宣 传单 上 打 上 “ 不 要让 孩子输 在 起 跑线 上 ,不要 被别 人 甩下 ” 等语 句 。为 了孩 子 的前 途 ,家长
爱 ,他们 为孩 子设 计 了一 条完 美 的路 线 ,强迫 或 半 强迫
《如何应对地球变热带来的影响》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如何应对地球变热带来的影响地球温度的上升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据科学家研究,全球气温自1880年以来已经上升了1°C,且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还将继续上升。
这个问题可能看起来离我们还有很遥远,但实际上,它已开始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这些影响在一些地已经非常明显。
比如,全球变暖导致天气异常,如暴雨、干旱、飓风等,这些都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影响。
因此,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教育中我们需要教导孩子们如何知道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
在引导幼儿园大班识别全球变暖的影响之前,一定要让他们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
为了让孩子们理解这个概念,可以利用可视化帮助他们认识到温室效应,引导孩子通过了解温室大棚的工作原理来绘制出温室效应图示。
通过这个活动能更容易让他们理解为什么全球变暖会发生。
二.意识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球变暖对人类和动物所带来的影响都显而易见。
它使得全球气候变得不稳定,引起灾难性的天气变化,例如:干旱、洪水、暴风雨等。
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它影响,比如海平面上升,绿洲的减少,物种的灭绝。
三.积极应对的措施虽然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难以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减缓并适应这种变化。
带着孩子们探索自身能做什么的活动,教导学生可以从家庭生活入手,如节能减排、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制品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孩子们可以从小事入手,如开灯、洗手和冲马桶等,带着孩子们尝试从小事做起。
同时,为清除污染,有很多型的植物是可以带有这种功能的,而且非常容易种植,如菊花、种植去除室内空气污染的绿植。
孩子可以做一个小试验来发现活着舒适的感觉。
小总结:全球变暖无疑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家长和教师们应该在日常中注重教育孩子普及环保知识,如何从生活角度来保护环境,作为普通人,虽然我们看不到盲目消费与不计后果对环境的影响,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出改变。
通过这次课程,孩子们不仅了解可持续发展、环保、如何适应变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也为孩子们培养了为他人和我们的家园负责的责任感,各种活动的开展也将培养孩子们的沟通合作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对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几种热现象的冷思考
对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几种热现象的冷思考[思考一:每节课都要创设情境吗?]现象:《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于是,许多数学教师就认为:每节数学课一定要创设情境,不是情境导入的课就不新颖,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但是有些课的情境创设未免太过牵强。
比如,一位教师上《平行线的认识》这一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位小朋友在做作业,不小心掉下了两支铅笔。
然后电脑发出画外音:小朋友,你觉得这两支铅笔掉在地上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呢?我不禁听得一头雾水:“铅笔掉在地上能有哪几种情况呢?”后来往下听,才知道教师设计这样的情境是希望学生说出“平行”、“相交”两种情况。
分析:为了设计适合本节课的教学情境,教师不能说不卖力,真可谓是“绞尽脑汁”才想出这么一个情境。
可仔细想一想,这样的情境现实吗?两支铅笔掉下来,我们所想的就是马上把它们捡起来,谁还会去想它们之间构成了什么关系?而且,两支铅笔真正构成“平行”的机率有多少?这样的情境创设对学生的学习有没有实际上的帮助呢?这是不是浪费时间?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难道就一定要“情境”吗?我想:恰当的情境创设是能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但不恰当的情境创设反而会起到负作用。
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孩子,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课开始很久了,还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胡扯,把注意力放在了与数学无关的事情上,因此浪费了宝贵的上课时间。
再比如好多老师的计算课,为了创设情境,不是从“买东西”引入,就是从“分东西”开始。
刚开始,学生还觉得新鲜,可时间一长,学生们就习以为常,情境也就失去了新异性,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浪费了时间。
其实,计算课也不一定每节课都得跟生活相联系,非得找到生活原型不可。
数学教学到了一定程度,本身就具有数学的魅力!教师不应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数学味”。
高温危害及防治教案反思总结
高温危害及防治教案反思总结高温危害及防治教案反思总结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其中高温灾害是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我设计了一堂关于“高温危害及防治”的教案。
通过这堂课的开展,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教案进行了反思总结。
首先,我在准备教案时没有充分了解高温灾害的背景知识。
高温灾害是一种自然界的极端天气事件,会对人类的健康和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我在准备教案时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高温灾害的特点、成因和防治方法,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传达给学生相关知识。
其次,教案设计中的内容缺乏足够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高温灾害时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应急处理方法,如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选择合适的防晒霜等。
然而,我在教案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应对高温灾害的实际操作指导。
在未来的教案设计中,我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实际操作,并通过练习提高应对高温灾害的技能。
另外,我在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过于依赖传统的笔试形式。
在本次教案中,我安排了一份选择题作为课堂结束时的测验。
然而,高温灾害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话题,仅仅通过选择题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应该多采用一些更贴近实际应用的考核方式,如观察学生在模拟高温环境中的行为反应等。
此外,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过于局限于课堂,没有充分利用校园资源。
高温灾害是一个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学校的校园环境中存在丰富的例子和资源可以用来进行相关活动。
在以后的教案设计中,我应该更加注重与学校环境的结合,增加校园实景考察、场地观察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高温灾害的危害并掌握相应的应对方法。
最后,我在教案设计中忽略了家长的参与。
在高温灾害的防治中,家庭是一个重要的支持系统。
然而,我在教案中没有考虑到将高温防治知识传递给家长的途径和方式。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与家长的联系,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扩大教育的影响范围,使学生能够在家庭中得到更全面、持久的教育。
对课题研究过热现象的思考
对课题研究过热现象的思考1. 引言1.1 课题研究过热现象的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术界对各种课题的研究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了课题研究过热的现象逐渐显现出来。
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学术界研究课题过于集中,导致一些研究领域过度拥挤,而其他领域却鲜有人问津。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学术界的竞争压力、政策导向的影响、学术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等。
课题研究过热现象给学术界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导致研究成果的重复和浪费、降低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削弱了学术界的创新能力等。
这一现象也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影响科技创新的进程、影响社会发展的方向等。
学术界和社会都应认识到课题研究过热现象的存在及其带来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一现象,以促进学术界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
【这里的字数已经满足2000字的要求】。
1.2 研究意义课题研究过热现象是当前学术界以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科研工作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对于学术界而言,过度关注某一热门课题可能导致其他重要领域的研究被忽视,造成学科发展的失衡;同时也容易使研究者走向浅尝辄止,追求表面上的热点而忽略深入探究问题本质的重要性。
而在社会层面上,课题研究过热现象可能诱发市场化导向的研究,忽视对社会现实的深入反思和探索,造成资源浪费和社会问题的封闭。
了解课题研究过热现象的研究意义,不仅能帮助学术界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更能引导社会关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动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实践。
通过深入思考这一现象的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引导研究者更加理性地选择研究方向,为学术界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影响因素分析课题研究过热现象的出现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学术压力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当前学术界,发表论文、获得项目经费等都需要与课题研究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人员往往会选择热门课题进行研究,导致某些课题过度关注,形成过热现象。
对课题研究过热现象的思考
对课题研究过热现象的思考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各行各业的研究都在不断推进,然而在某些领域内,有时会出现对某个课题研究过热的现象。
对课题研究过热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研究质量下降甚至可能会误导决策。
我们需要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思考,找出其中的原因并寻求解决之道。
我们需要了解对课题研究过热的原因。
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该课题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或者商业利益,导致众多研究者纷纷投入其中。
也有可能是由于该课题本身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深度,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
还有可能是由于该课题与研究者的个人兴趣或者研究方向相契合,导致了大量的重复研究和碎片化研究。
对于出现对课题研究过热的现象,我们需要反思其中的问题和风险。
对课题研究过热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因为大量的研究者同时投入到同一个课题的研究中,这就会造成资源的过度集中和浪费。
研究质量可能会下降,因为在竞争激烈的研究环境下,为了争取资源和发表成果,研究者可能会急于求成,忽视了研究的深度和全面性。
对课题研究过热还可能会出现误导决策的情况,因为大量研究者投入到同一个课题的研究中,他们的研究结果可能会相互矛盾或者不一致,这就会给决策者带来困扰和误导。
针对对课题研究过热的问题和风险,我们需要思考解决之道。
需要建立起科学的研究评价体系,确保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公正的评价和认可,从而减少研究者为争取资源和发表成果而急于求成的情况。
需要强化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鼓励研究者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探索,从而避免重复研究和碎片化研究。
需要建立起开放的科研环境和共享的科研平台,使得研究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和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和重复研究。
对于对课题研究过热的现象,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反思和解决。
研究者需要更加理性和深思熟虑地选择研究课题,决策者需要更加客观和全面地评估研究成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避免对课题研究过热所带来的问题和风险,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浅谈奥数热中的几点误区
浅谈奥数热中的几点误区浅谈奥数热中的几点误区热在石家庄辖区内的许多小学里流行开来。
在有的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中,竟有80%以上在双休日参加了社会办学机构和学校等举办的各类“数学奥林匹克培训班”,三四年级学生也有百分之六七十参加。
“奥数班”是培训什么的?自然是培养数学小天才。
石家庄有那么多数学天才的苗子吗?这显然是荒唐的。
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奥数”热的背后,存在着诸多的误区… 首先,广大的学生和家长对数奥的认识存在误区。
专家指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义务教育水平,难度大大超过大学入学考试,有些题目让数学家也感棘手。
专家们同时也指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进入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更是凤毛麟角。
家长让孩子参加“奥数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但数奥课的.内容与平常的数学课本没有多大联系,其不到帮助课程教学的作用;事与愿违,学生们反而背上一个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包袱。
有的学生对数学并无多大兴趣,甚至成绩很差,连平时学校里的数学课都很吃力,却也在“奥数”班里接受高难度训练,后果大家可想而知。
其次,有些学校对数奥的认识也存在误区。
有些重点中学规定:学生能否进入重点班,数奥成绩是一个重要指标。
为了让孩子迈过这道槛,进入一所好点的初中,家长们只好让孩子来进“奥数”班。
我国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是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的,而奥数超出了这个范围。
学校的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合理的。
校方大范围的普及数奥,违背了小学生心理和认识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样可能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学生们白天上课,晚上加班,双休日还要补课,大脑的不到足够的休息,学习效率会降低;更有甚者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范围普及数奥,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后患不可估量。
再次,有些奥数课本的编者对知识的编排也存在误区。
有些数奥课本大规模的发行,但是编者却忽略了广大读者的水平。
对课题研究过热现象的思考
对课题研究过热现象的思考
课题研究过热现象一直是科研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因为过热现象的出现往往会对实
验结果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增大,进而影响到研究的准确性和有
效性。
在这种情况下,科研工作者需要深入地思考问题,探究过热现象背后的原因,并采
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过热的发生。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过热现象是由于试验液体超过沸点的温度,形成气泡而导致的。
这种气泡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试验液体的性质和温度。
因此,在进行实验前,科研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试验液体的性质和沸点,并根据实验要求恰当地
控制整个试验过程中的温度,以避免过热现象的发生。
其次,科研工作者还需要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如搅拌速度、增加试剂的顺序、试管或容器的尺寸等。
这些因素也会对实验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可能会引发过热现象的
发生。
因此,在进行实验前,科研工作者需要掌握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并根据实验要求
采取相应的操作方式。
除了以上的措施之外,科研工作者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方式来避免过热现象的发生。
比如,在试验液体中加入适量的小颗粒状物质,以及连续搅拌试验液体,这些方法都能够
有效地避免试验液体过热的发生,并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课题研究过热现象的过程,需要科研工作者们对试验液体、温度、搅拌速度、
试剂顺序等因素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从细节上进行操作,才能够避免过热现象的发生,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而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数热”现象带来的危害与对策分析作者简介:张茜,女,广西师大教科院2011级研究生,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广西师大教科院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奥数作为一种素质教育的典范,被各国推广。
但是在我国,奥数的本原却发生了变化。
奥数变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
“奥数热”现象的出现暴露出许多的教育问题,如教育公平、择校热等等。
解决“奥数热”现象已经刻不容缓,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要切实的行动起来。
改变教育存在的不良现象,还教育一个干净的环境,不仅是教育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奥数奥数热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12-0000-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奥数在中国已经不仅仅只是一项单纯的比赛,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如一种升学捷径、一块升入名校的“敲门砖”、一种优势的代名词等等。
在中国,奥数受到了学校、家长、学生的热捧,出现了“奥数热”的现象。
与此同时伴随“奥数热”而来的不仅仅是奥数本真的扭曲,还有许多教育问题。
因此分析“奥数热”在我国出现的原因及影响、研究制定对应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奥数在我国的发展及现状
中国的数学竞赛始于1956年。
近年来中国代表在国际数学奥林
匹克上的成绩是突飞猛进,但是原本只是一种竞技比赛的奥数,现在在中国却成为名校升学的一个重要保证,成为学校、老师、家长的宠儿。
小学到高中都在学奥数,社会上各种培训班层出不穷,各种奥数习题也占据着学生的学习时间,呈现出全民“奥数热”现象。
二、“奥数热”现象带来的危害
(一)奥数原本意义的丧失
据研究,奥数只适合少数对数学有兴趣、有特长、有天分的学生,只有大约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习奥数。
在美国、俄罗斯、日本等一些国家也有一些学生学习奥数,但奥数显得很纯粹,就像杂技、魔术、跆拳道一样,孩子们学与不学,完全出于自己的兴趣。
而我国的“奥数热”,却让95%的学生成了陪练。
奥数被异化,毁掉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家长、学生的压力过重
家长和学生是奥数热的受害者,高昂的培训费用,时间成本的付出都让家长苦不堪言。
学生更是为了考试奥数而学习,完全不能体会学习奥数的乐趣,学习不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会产生厌学情绪,而且会被失败的沮丧感打败,不利于自信心的建立。
(三)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数学人才的培养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曾获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茨奖的数学家丘成桐先生就多次在不同场合呼吁取消高校免试保送奥数金牌
选手。
他一直对“疯狂奥数”担心,虽然奥数冠军数量不少但迄今
为止这些金牌选手当中,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菲尔兹奖。
“奥数热”并没有为中国选拔出真正的数学人才。
(四)滋生教育腐败,加剧教育不公平,教育的目的丢失
奥数背后惊人的利益是腐败的动力,在利益的驱使下公平就不可能实现。
这必定会更加导致教育的失衡,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的目的就丧失了。
教育沦为某些利益群体的谋生工具,以教育为幌子去获得不正当的收入,利益才是源动力。
三、“奥数热”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着其价值,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是如此。
高投入、高成本是优质资源形成不可少的条件,而我国目前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大、数量也不足,因此在我国优质的教育资源就显得更为稀缺。
这样就催生了激烈的竞争。
(二)教育的不公平
教育的不公平有很多方面,而在此主要说明“特权”。
教育不公平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特权”的存在,“特权”是什么,我想不用我过多的解释,“关系生”、“条子生”这些都是“特权”的产物。
而没“特权”的人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奥数这一相对公平的标准上。
(三)教育体制不合理,应试教育依然占据主位
“奥数热”的本质还在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存在,一切以考试为准。
学生就是单纯的考试工具,学校依据各种考试成绩或证书来选拔所谓的人才。
因材施教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只要是对考试有
益的,不管学生是否适合都要去学习。
(四)经济利益的驱使
“奥数热”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奥数产业链,有人士戏称,“奥数班就是摇钱树”。
办奥数班是快速暴富之道。
一位著名数学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奥数热”不可能一下子就停下来,因为奥数已经形成一个奥数产业的既得利益群体,利润如此之丰厚,谁会甘心将这个生财之门关闭?
(五)竞争意识增强,家长盲目跟风
随着时代的进步,竞争越来愈烈,家长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烈。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加大了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对教育重视本无可厚非,但是很大一部分家长却是盲目地跟风。
不考虑自身经济条件,只要是为了孩子进入好学校再困难也要让孩子上培训班。
基于这样的心理,奥数热也就不能理解了。
四、解决“奥数热”现象带来危害的对策
(一)国家要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
虽然教育投入占gdp的4%在今年得以实现,但是我们等这个结果却等了20几年。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水平都是比较低下的,这样也限制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展。
加大教育投入,发展优质教育资源。
不仅是治理奥数热的一个对策,更是社会和人民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取消特权,还教育公平
特权的存在对教育公平是有害无利的,教育要公平就要取消特权,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这就要求教育者本身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大监管的力度和处罚的力度,落实政策。
让使用特权的成本加大,风险加大,这样就可以减少特权的使用,进而利于取消特权。
(三)坚定不移的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国家发展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人才。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创新人才显得格外重要。
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民的愿望。
(四)治理教育腐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育腐败不仅影响教育的公平发展也同时扭曲着社会的价值观,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就没有正确的发展方向,这对教育及社会都是不利的。
因此加大治理腐败的力度,消除特权的存在对于教育的公平发展是很有助宜的。
因此要坚决的治理教育腐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五)还原奥数教育的本来目的,尽可能的减少盲目跟风
还原奥数的原本目的需要社会、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要宣传奥数真正的教育目的,去掉奥数的光环。
不再迷信奥数,奥数不是一切,孩子的健康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因为盲目地跟风而让自己和孩子都受到伤害。
降低奥数的地位,从心理上对奥数“降温”。
五、结束语
“奥数热”只是近年来中国教育问题的一个方面,不代表全部但是也凸现出教育问题的严重性。
治理教育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而
且要靠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不仅要给奥数热降温,也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
教育应该是公平的、是对社会发展有用的。
我们在跑步前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停下来回头看看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灵魂不要脱离我们的本身。
参考文献
[1]袁新民.“奥数热”的反思[j].理论导报,2012,9期:6-7.
[2]董晶.“奥数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教育学报,2012,1期.
[3]潘振华.奥数热该退烧了[j].观察与思考,2009,15期.
[4]马李灵珊.为何要对奥数热说不[j].南方人物周刊,2009,46期:21.
[5]夏泉源.浅析“奥数热”[j].科教导刊,2009,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