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萧红与东北作家群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自学考试大纲A

《中国现当代文学》自学考试大纲A

《中国现当代史文学》(6778)自学考试大纲Ⅰ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一门研究“五四”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史的学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命题,应该充分体现史的性质,既要注意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优秀作家作品的具体分析,又要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与理论建设的演变过程,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历史特点与发展规律,从“史”的角度理解和评价文学现象。

目的要求:一是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二是分析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及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三是系统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理论建设的演变过程;四是提高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刘勇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本课程内容为1917年开始至今这一时期的文学。

现将本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规定如下。

上编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轮廓及主要特征(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轮廓和主要特点。

了解现代文学的起止时间、三个发展时期,掌握每个时期文学的主要内容和总体特征,领会中国现代文学既具有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发展,又受到西方文化的深刻启示与影响的特点,深刻理解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性根本特质及其具体表现。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的文学发展现代文学:识记现代文学起止的时间、三大分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意义。

第一个十年:识记时间、名称。

“五四”时期的文学:了解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和实绩,了解两大风格流派,识–1–记代表作家作品,识记这一时期文学的基本特征,分析其反封建主题。

第二节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的文学发展第二个十年:识记时间、名称。

“左联”时期的文学:了解此时现代文学的繁荣局面,分析这一时期文学主潮的特点。

第三节第三个十年(1938——1949年)的文学发展第三个十年的两个阶段:识记这一段文学的重要特点,识记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为界将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

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

《呼兰河传》是作家对故乡呼兰河城20年代生活的记叙,是一部自传性小说。它通过一个小女孩的 视点,对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河的乡风民情,做了详尽的描述,展示了一幕幕人间悲剧故 事 ,从对中国国民生命状态的直接观照中展开了对民族文化的深刻思考,带有鲁迅小说和老舍小说 批判国民性的特点。 作品写了这个北国的小城里,人们世世代代持续着的一种不幸然而却没有人感到不幸的沉滞而麻木 的生活。大泥坑陷人陷马,淹死猪淹死鸡淹死鸭,人们却乐得享受这些悲剧所带来的种种刺激,谁 也没有想到去填平它。卖豆芽的王寡妇虽因儿子被淹死而发疯,但发疯之后仍是每天平静地去卖豆 芽。染房里一个学徒把另一个学徒按进染缸里淹死,“不声不响地成了古事”,然而这个染缸染出 的布却照样行销各地。在这里,人的生命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只是遵循自然的机遇和历史的惯例 苟活着,如一片死寂的荒漠。当然也不能说他们没有自己的精神“盛举”:跳大神、放河灯、赶庙 会、看野台子戏,但这些盛举又大都是在虐杀着无辜的生命和扭曲着人们的心灵。老胡家那个黄瘦 萎靡的小团圆媳妇就是在这种“盛举”中被一次又一次扔进开水锅里活活烫死的。更可悲的是这些 折磨人的人却并没有意识到对别人的“折磨”,反而认为是善意的爱护与救治,因而当他们最终家 破人亡之后,仍然不明白败亡的原因。 萧红笔下的呼兰城,如同鲁迅笔下鲁镇未庄一样,是一个麻木而荒漠的世界。然而,这是一个群体, 一整座城,一段沉滞凝冻的历史,这就不能不使人感到更加触目惊心!这是一种残酷的真实。作家 正是从这生命的苍凉中揭示出规范着生命的文化的荒唐,从而呼唤着伟大变革的到来。 在艺术上,它比《生死场》要更为成熟,表现为抒情更加浓厚,笔调更加活泼自然,童年视角的运 用,增加了民间色彩。茅盾曾高度评价它,说它虽不像传统小说,但有“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 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区域文化视野下东北作家群的怨恨意识及文学表现——以萧军、萧红为例

区域文化视野下东北作家群的怨恨意识及文学表现——以萧军、萧红为例

区域文化视野下东北作家群的怨恨意识及文学表现——以萧军、萧红为例作者:庞少辉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3期摘要:怨恨是现代东北作家群文学书写中常见的文化情态,也是萧军和萧红作品的主题之一。

然而从怨恨情态的深层结构来看,东北作家群的怨恨意识除了源于日本侵华这一具体历史事件和抗日救亡的特定时代感召之外,还受到自然环境、封建社会的压迫等因素的影响。

一种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怨恨情绪和复仇意识盘踞在东北作家群的精神域中,在萧红的作品中,主要体现为对于怨恨情绪弱态转移的控诉,因而具有指控封建社会的权利结构、呼吁女性解放的品格;在萧军的作品中,主要表现为对怨恨情绪强态转移的浪漫书写,旨在塑造一种野性不屈的抗战人格和英雄形象。

关键词:复仇东北文化抗战精神萧军萧红20世纪30年代,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作家带着“东北未亡人”的家仇国恨和乡关之思登上文坛,强烈的怨恨意识渗透在他们的字里行间。

这种带着泥土和血气的怨恨意识及复仇精神赋予他们作品阳刚、质朴、狂野的风格,也正向呼应着“抗日救亡”的时代吁求,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具体而言,他们笔下的复仇情绪与抗战精神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具有共同的指向和功能,但二者的发生源却不尽相同,抗战精神源于日本侵华这一具体的历史事件,而他们笔下的怨恨意识和复仇情绪却由来已久。

这种复仇意识与东北特殊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人文精神以及半殖民地的政治生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东北沦陷、抗日救亡作为具体历史事件只是因势利导,将这种复仇意识从野性和蛮行导向了抗日救亡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正轨。

因此,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出发,解剖这种怨恨意识和复仇情绪,探析它的源流和嬗变,对二萧及东北作家群的心理结构及文学内涵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助益。

一、怨恨意识的生成及其弱态转移东北作家群文学书写中的怨恨意识和复仇情绪并非凭空而来,也非一蹴而就,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从个体成长发育的角度来看,世界首先是作为异己的他者被个体所认知,因此从生命的发端伊始个体对异己世界怀有本能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而人类所有的认知和实践都可以看作是向异己世界寻求和解,进而获得安全感和确定性并以此弥合两者之间的排斥与对抗的过程;但东北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使个体和异己世界的和解得到了扭曲和阻碍,两者对抗和排斥的张力反而因此不断被强化,形成了与中原文化截然不同的人文品性和族群心理。

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
“……为什么呢?应该打仗的王八们,跑了。遭殃的是谁呢?除 开我们老百姓还有谁呢?我们现在就等着日本兵将我们赶跑吗?叫 他们将我们赶到大海里去喂王八吗?还是就在这里等死?” “不,不——一定要和他们拼命!拼命…..” 这是群众的声音,湮没着山岗,湮没着远天……
鲁迅在《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中道: “我却见过几种说述关于东三省被占的事情的小说。这《八月的 乡村》,即是很好的一部,虽然有些近乎短篇的连续,结构和描写人 物的手段,也不能比法捷耶夫的《毁灭》,然而严肃,紧张,作者的 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粱,蝈 蝈,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 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凡有人心的读者,是看得完的,而 且有所得的。” 李健吾《〈八月的乡村〉——萧军先生作》:“萧军先生不苟且。行 文犹如做人,他要的只是本色……《八月的乡村》来得正是时候,这 里题旨的庄严和作者心情的严肃喝退我们的淫逸。它的野心(一种向 上的意志)提高它的身份和地位。” 小说先后被译成俄文、英文、日文、德文等多种文字,在许多国 家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
著作书目:
《跋涉》(短篇小说合集)与萧红合著,1933,自费出版 《八月的乡村》(长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 《羊》(短篇小说选)1936,文生;1981,广东人民出版社。 《江上》(短篇小说选)1936,文生 《绿叶底故事》(诗、散文合集)1936,文生 《第三代》(1—2部,长篇小说)1937,文生; 《十月十五日》(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涓涓》(中篇小说)1937,上海燎原出版社 《侧面》(报告文学)1938,成都跋涉书店; 续集《从临汾到延安》,1941,香港海燕书店 《幸福之家》(四幕话剧)1940,上杂 《萧军杰作选》(综合集)1947,上海新象书店 《五月的矿山》(长篇小说)1954,作家 《过去的年代》(上下册,长篇小说),1957,作家 《吴越春秋史话》(上下册,长篇小说) 1980,黑龙江人民 《萧军近作》(诗文选辑)1981,四川人民 《萧军五十年文集》(综合集)1981,黑龙江人民 《我的童年》(自传)1982,黑龙江人民 《从临汾到延安》(散文集)1983,山西人民 《萧军戏剧集》(戏剧)1984,黑龙江人民

第五课:萧红与东北作家群

第五课:萧红与东北作家群

萧红、萧军在东北的生活异常困难,靠做家庭教师和朋友接济 勉强度日。两人与当地的一些文学青年如罗烽、白朗、舒群、 金剑啸来往逐渐密切,萧红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作活动。1933年, 二萧以三郎、悄吟的笔名出版了他们合著的《跋涉》。
萧红登上文坛,得力于鲁迅的提携。她的成名作《生死场》,
与萧军《八月的乡村》、叶紫《丰收》作为奴隶丛书出版, 二萧造成的轰动,也引起了文坛对“东北作家群”的关注。 《生死场》展现了“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 农村生活图景,由于作品后几章从侧面 叙述了革命军的抗日活动,具有鲜明的 时代性与民族性特征,因而受到左翼文 坛的高度肯定。不过,阶级性、民族性 等因素的考量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 《生死场》最有价值的地方,是超越时 代的对人的精神状态与生命意志的关注。
平静的叙述背后,是穿透纸背 的生的凄厉感;《遥远的风砂》 与《浑河的激流》都在抗日题
短篇小说集《憎恨》
材下表现出东北特殊的风情。
代表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仿佛一首叙事长诗,以 东北草原首富丁氏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为经,以草原社会 之内到外部世界的现实为纬,描绘出东北人民具有地域特 色的独特心理气质和对生命的特殊感受,展现了他们的精 神状态与生的追求,具有相当的文化批判色彩。小说体制 宏伟,气势粗犷中带着温馨,虽不无意识形态倾向性,而
原名张乃莹,笔名另有悄吟,黑龙江省 呼兰县人。 出生于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8年在 哈尔滨读中学,接触新文学作品,受此 影响,1930年离家出走,以反抗包办婚 姻。 1932年结识萧军,同时开始创作生涯。 1934年到上海,结识鲁迅。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赴香港。
萧红与萧军
两人合著的短篇小说集《跋涉》
1938年5月,萧红与端木蕻良在武汉结婚。 1940年初,他们共赴香港。这年年底,萧 红完成了《呼兰河传》。她本来身体虚弱, 寂寞更加深了肺结核病,最终于1942年1月 22日逝于香港。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课件第十五章东北作家群与萧红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课件第十五章东北作家群与萧红

萧红
(1911—1942) 何人绘得萧红影 望断青天一缕霞
一、文学知识描述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 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 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结为 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 和萧军到上海。
1940年萧红与端木从重 庆到香港。
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
萧军萧红
端木蕻良(1912—1996

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县人。先后 毕业于南开和清华。
1933年发表第一部长篇《科尔沁旗 草原》。
此后又陆续写下了《鴜鹭湖的忧郁》 《遥远的风沙》《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粱米 。
端木具有诗人气质,他的作品雄浑
奔放又不失华丽精致。
骆宾基(1917-1994)
原名张璞君,生于吉林。曾在北大旁听、自学。 后去哈尔滨学习俄语,当过中学教员、编辑。
1954年出版了反映矿山生活的长 篇小说《五月的矿山》。
1957年出版《过去的年代》,人 物众多,结构宏大,情节曲折。
延安时期的萧军
《论同志之“爱”与“耐”》 长篇小说《五月的矿山》
萧军和萧红
二、代表作品评析
八月的乡村(节选)萧军
• 《八月的乡村》不仅是萧军的代表作 ,而且也是“九·一八”事变后,最具 社会影响力的作品,开了抗日文学的 先河。作品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 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 人感奋。
• 萧红的坟墓寂寞地孤立在香港的浅水湾。
• 她写成了她的最后著作———小说《呼兰河传》,然 而即使在那时,萧红的心境已经是寂寞的了。
• 从《呼兰河传》,我们又看到了萧红的幼年也是何等的 寂寞!读一下这部书的寥寥数语的“尾声”,就想得见 萧红在回忆她那寂寞的幼年时,她的心境是怎样寂寞的 :

“流亡”文学群体的民族意识与生命意识论“东北作家群”的乡土小说

“流亡”文学群体的民族意识与生命意识论“东北作家群”的乡土小说

“流亡”文学群体的民族意识与生命意识论“东北作家群”的乡土小说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流亡”文学群体的民族意识与生命意识,并以“东北作家群”的乡土小说为例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梳理和分析“东北作家群”的代表性作品,本文试图揭示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文学群体如何借助乡土小说表达民族情感和生命体验,从而进一步理解“流亡”文学群体的创作特点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流亡”文学群体指的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由于战争、政治动荡等原因被迫离开故乡,漂泊异乡的作家群体。

这些作家在流亡过程中,不仅面临着生存的挑战,更承受着文化认同和民族精神的考验。

他们通过文学创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东北作家群”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群体,其成员主要包括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作家。

他们的作品多以东北乡村为背景,描绘了东北人民的生活状态、风土人情和民族精神。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更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意识和生命意识。

本文将从民族意识和生命意识两个维度出发,对“东北作家群”的乡土小说进行解读。

一方面,通过分析作品中对东北乡村生活的描绘,探讨作家们如何借助乡土元素表达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剖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揭示作家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对“东北作家群”乡土小说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揭示“流亡”文学群体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创作特点和精神风貌,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二、东北作家群的形成与特点东北作家群的形成,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文学发展的需要。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东北,饱受外来侵略与内部动荡之苦。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一批富有正义感和使命感的文人墨客,因共同的文化追求和情感体验而汇聚一堂,他们用手中的笔,书写着故土的苦难和人民的觉醒,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东北作家群。

这一群体作家以乡土小说为主要创作阵地,将文学的笔触深入东北的田野、山川和村落,挖掘出那些被忽视和遗忘的民间故事和历史记忆。

[整理版](一)“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有哪些主要作家与代表作

[整理版](一)“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有哪些主要作家与代表作

(一)“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有哪些主要作家与代表作?答:(1)“东北作家群”主要作家如下: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东北开始涌现一批创作以抗日为主题的小说家。

他们是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白朗、罗锋、骆宾基等人,时称为“东北作家群”。

(2)“东北作家群”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如下:1932年1月,李辉英发表以反日爱国为主题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长篇小说《万宝山》;不欠(久),又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丰年》、《人间集》,集子中的小说太多描写东北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抗日武装斗争。

1933年,萧军、萧红在哈尔滨出版短篇小说合集《跋涉》,受到东北文坛重视。

1934年,萧军创作了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萧红完成中篇小说《生死场》。

同年10月,他们到达上海。

次年,这两部小说由鲁迅列入他主编的《奴隶丛书》出版。

同年,舒群、罗烽和白朗也先后流亡到上海,着手创作抗日题材的文学作品,舒群创作了短篇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战地》和中篇小说《秘密的故事》,罗烽创作了短篇小说《第七个坑》,白朗创作了短篇小说《生与死》,这些小说都反映了东北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精神。

端木蕻良创作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于1935年在上海出版。

他于1936年初到上海,创作了第二部长篇小说《大地的海》,并发表了《紫鹭湖的优郁》、《浑河的急流》等短篇小说。

骆宾基于1936年5月到上海,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边陲线上》。

于是,1936年在上海形成了一个东北作家群体。

同年,上海的《作家》、《中流》、《文学》、《光明》、《海燕》和《文学界》等文学刊物,比较集中地刊载了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罗烽和白朗等东北作家的作品。

萧军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没有祖国的孩子》,上海生活书店为东北作家群出版了《东北作家近作集》,收有李辉英、舒群、罗烽和白朗等人的作品。

1937年7月全面抗战开始后,东北作家相继离沪。

他们除创作反映内地生活的作品外,仍创作了不少反映东北地区社会生活的作品,如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萧军的长篇小说《第三代》、骆宾基的长篇小说《混沌》等,保持了东北作家创作上的特有气质。

萧红年谱

萧红年谱
海容光书局出版,作者署名“萧红”,鲁迅写了“序言”, 胡风写了“读后记”。
1936 年 1 月,与萧军、聂绀弩等人共同编辑的《海燕》创刊。 6 月 15 日 , 在鲁迅、茅盾、巴金等 67 位作家联合 署名发表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上签名。 7 月 , 东渡日本。 8 月 , 散文集《商市街》作为由巴金主编的《文学 丛刊》第二集,由上海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10 月 19 日,鲁迅病逝,萧红于 24 日写信给萧军, 表达哀思。后来,此信内容以《海外的悲悼》为标题, 刊登在《中流》专号上。 11 月,散文集《桥》作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 第三集第十二册,由上海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1937 年 1 月,回到上海。 5 月,短篇小说集《牛车上》作为巴金主编的《文 学丛刊》的第五集,由上海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8 月,参加进步作家集会,提议将即将创刊的新杂 志命名为《七月》,与端木蕻良第一次见面。 9 月,离开上海抵达汉口。 10 月,来 到武汉,开 始了长 篇小说《呼 兰河传》 的创作。 1938 年 1 月,应李公朴邀请,与萧军、田间、塞克、端木
她作品中所蕴含的事关时代民族家国性别等丰富的话语符码她生前所秉持的写作理念和人文关怀她自觉的人本主义立场与人道主义初衷她继承民族文化的诗文传统所开创的美学风格她在作品中渗透出来的对社会的批判精神包括她的国际视野和革命胸怀都将为未来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永恒的历史参照
萧红年谱
东北作家群回眸
113
1911 年 6 月 1 日(清 宣 统三年,农 历五月初 五)生于黑龙 江呼兰 县城内的一 个地主家 庭。姓张,取名乃莹; 乳名荣华, 学名张秀 环。后由外 祖父改名 为张廼莹,笔名悄吟、 玲玲、田娣、萧红等。 1920 年 秋, 入 呼 兰 县 乙 种农业 学校女 生 班,上初小一年级。 1924 年 夏,初小毕业。 秋,入北关 初高两级 小学校女 生部,读高 小一年级。 1925 年 转 入呼 兰县 第 一女子初高 两级小学 校。其间曾 参加学生 运动。 1926 年 6 月,高小毕业,因家庭阻挠继续求学,被迫休学 在家。 1927 年 8 月,考入哈尔滨“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 校”。 1928 年 11 月 9 日,哈尔滨 学生维持 路权联 合会发起 反日 护 路游 行示 威活 动,史 称“一 一·九” 运动, 萧红 积 极参加。 1929 年

电大《现代文学》多选练习题

电大《现代文学》多选练习题

)。
21 40年代,沙汀接连完成了描写四川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主要有(
)等。
22 40年代的“太平天国史剧”系列主要有(
)等。
23
40年代的小说在讽刺文体的成熟、向民众灵魂世界的突进以及在小说的通俗化
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作家主要有(
)等。
24 40年代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年代,其代表性诗集主要有(
说”主要有(
)等。
54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主要有爱姑、七斤一家和(
)等。
55
鲁迅先后写了一系列表现农民的苦难、蒙昧和沉默的小说。其中,主要有( )等。
56 路翎出版的作品主要有(
)等。
57 茅盾的“《蚀》三部曲”是指(
)。

58 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
)。
59
七月诗派的主要成员有胡风、艾青、田间、鲁藜、冀汸、曾卓、杜谷、郑思、
外,还有(
)等。
16
1923年,在北京组织新月社的主要成员有胡适、余上沅、林徽音和( 等。

17
19世纪末,为配合正在兴起的维新运动而倡导“诗界革命”的主要有黄遵宪和

)等。
18
30年代,是老舍小说创作的高峰。这时期他创作长篇小说主要有( 。
)等
19 30年代出现的主要诗派或诗人群有(
)等。
20 30年代以后,洪深最重要的话剧创作是《农村三部曲》,即(
彭燕郊(
)等。
60 钱锺书的散文和小说作品主要有(
)等。
61
沙汀最具特色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系列表现四川农村的“揭露小说”,主
要有(
)等。
62 诗歌合集《汉园集》的作者是(
)。

东北单选

东北单选

1.黑龙江省地貌特征为(C)。

A.六山一水三分田B.七山一水二分田C.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D.五山一水四分田【解析】黑龙江省地貌特征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

地势大致是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

【知识点】科目四:地方导基>东北>黑龙江2.辽宁的民俗风情主要由(A)、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的传统习俗组成。

A.汉族B.朝鲜族C.哈尼族D.达斡尔族【解析】辽宁的民族众多,民俗风情别具一格,主要由汉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的传统习俗构成。

【知识点】科目四:地方导基>东北>辽宁3.(C)水洞是亚洲最长的地下水溶洞,素有“九曲银河"之称。

A.大连B.抚顺C.本溪D.锦州【解析】本溪水洞是亚洲最长的地下水溶洞,素有“九曲银河"之称。

【知识点】科目四:地方导基>东北>辽宁4.辽宁的文学创作古已有之,但形成较大影响的是抗战时期的(A)。

A.东北作家群B.新月社C.辽宁作家群D.黑土地作家群【解析】辽宁的文学创作古已有之,但形成较大影响的是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群"。

它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

【知识点】科目四:地方导基>东北>辽宁5.贝伦舞是黑龙江特色民间舞蹈,它起源于古代(C)人艰苦渔猎生活中模仿生活、生产姿势的一种古老舞蹈。

A.达翰尔族B.郝哲族C.锡伯族D.鄂伦春族【解析】贝伦舞是黑龙江特色的民间舞蹈,它起源于古代锡伯族人艰苦渔猎生活中模仿生活、生产姿势的一种古老舞蹈。

【知识点】科目四:地方导基>东北>黑龙江6.辽宁有世界上最大的湿地红海滩奇观。

红海滩位于(C)。

A.朝阳市B.锦州市C.盘锦市D.本溪市【解析】辽宁有世界上最大的湿地红海滩奇观。

红海滩位于辽宁盘锦。

【知识点】科目四:地方导基>东北>辽宁7.(B)是黑龙江省的枢纽机场,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东南亚至北美航线的经停点,是中国东北地区最繁忙的三大国际航空港之一A.黑河机场B.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C.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D.牡丹江海浪机场【解析】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是黑龙江省的枢纽机场,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东南亚至北美航线的经停点,是中国东北地区最繁忙的三大国际航空港之一,也是全国通航俄罗斯航线最多的机场。

萧红

萧红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从《生死场》到 《呼兰体的发展道 路就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其意 义在于“从一个方面实现了文学史的衔接、 承续,在审美意识上沟通了现代文学与传 统文学”。更准确地说,是把传统文学中 最高雅的部分——诗和“文”(散文), 与现代文学中已经代替了诗而成为主体的 部分——小说,实现了新的对接。正是这 一“对接”造就了现代文学中最具生命力 的内容。
生活阶段一(1911-1931): 离家出走,王恩甲,被抛弃——被爱情蒙骗 生活阶段二(1932-1938): 写作投稿,萧军,被殴打、背叛——不平等的命运姿态
生活阶段三(1938-1940): 寂寞苦闷,端木蕻良,被冷漠、受折磨——寻找安全感
生活阶段四(1940-1942): 完成《呼兰河传》,患病去世——一个需要保护的孩子
她的一生基本上在漂泊中度过, 没有一个固定的温暖的家庭。 尽管曾与三个男人共同生活过, 但她说:“我总是一个人在走路。”
三 《生死场》与《呼兰河传》
【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
真实地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以血淋 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赞扬 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 底的民族气节。 《生死场》的发表,符合时代的要求,呼唤民族 意识的觉醒,对坚定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志起 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萧红在作品中大胆地反映 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抒发了她对祖国和人民的热 爱,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生死场》通过对自己故乡的回
忆,以朴素率直的笔调,真实而感 人地再现了她童年时代东北农村黑 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揭示 了旧的传统意识对人民的束缚和戕 害,表达了她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 的深切同情。同时,对旧风俗、旧 习惯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 1萧红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萧红萧军,意思为“小小红军”)。

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

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

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

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后应李公仆之邀到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

1940年去香港。

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

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端木蕻良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

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并从事进步学生运动。

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

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从1936年至1938年,他在上海和武汉等地从事抗战文学活动,创作亦走向成熟与多产,计有长篇小说《大地的海》,以及《鴜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沙》等一系列风格独异的短篇小说,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坛的位置。

1938年5月,端木与萧红在武汉结婚。

1942年萧红在香港病逝后,端木旅居桂林,后又辗转于重庆、上海和香港等地,积极投身于新品有长新品有长篇小说《大江》、《大时代》、《上海潮》、《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和诸多中短篇小说,其中《新都花絮》、《风陵渡》、《红灯》、《红夜》、《雕鹗堡》等篇都是有影响的佳作。

东北作家群-萧红

东北作家群-萧红

何人绘得萧红影 望断青天一缕霞
30年代文学洛神

一位传奇性人物,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中, 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世俗,历经反叛、觉 醒与抗争,一次次与命运搏击,一生未向命 运低头。
萧军 (1907—1988)
原名刘鸿霖,笔名三郎、田军等,辽 宁义县人。《八月的乡村》由鲁迅 作序,于1935年出版 。结构是短篇 连缀式的,接近生活原型,全书响 彻着革命英雄主义的音调。 1954年出版了反映矿山生活的长篇小 说《五月的矿山》。 1957年出版《过去的年代》,人物众 多,结构宏大,情节曲折。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30年代的文学洛神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 ,石评梅和张爱玲
情感生活常波动
萧红:
萧红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父亲是个冷酷的人,只有祖父给她疼爱 和温暖,成为她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在 祖父的支持下她才得以读书。祖父死后, 她失去了唯一的保护人,父亲和继母强 迫她辍学,她不得不逃离家庭,从此走 上文学创作之路。后来的生活也一直处 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不幸中的 更不幸者。
《呼兰河传》创作于1942年, 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 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 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 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 然是一整体。 如风土画、如诗如谣的叙事风 格。在韵律和基调中,蕴涵的 正是与大彻大悟相伴相生的坦 然、平静和巨大的悲悯。地表191

萧红《呼兰河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端木蕻良(1912—1996)
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县人。先 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 1933年发表第一部长篇《科尔沁 旗草原》。 70年代开始写作三卷本长篇小说 《曹雪芹》。
骆宾基(1917-1994)

东北作家群-萧红2012

东北作家群-萧红2012

5.1936年萧红赴日试与萧军隔 年萧红赴日试与萧军隔 后因鲁迅逝世回国。 绝。后因鲁迅逝世回国。 6.1938年二人终于劳燕分飞, 年二人终于劳燕分飞, 年二人终于劳燕分飞 结束了近6年的婚姻 年的婚姻。 结束了近 年的婚姻。
3、萧红与端木蕻良 、
1938年4萧军前往延安,5月 年 萧军前往延安 萧军前往延安, 月 萧红怀着前夫孩子与端木蕻 良在武汉结婚。 月萧红一 良在武汉结婚。8月萧红一 人逃难,男婴生下后夭折。 人逃难,男婴生下后夭折。 她日益觉察端木的冷漠自私 怯懦。 怯懦。 1940年二人从重庆到香港。 年二人从重庆到香港。 年二人从重庆到香港 1942年萧红在病中孤独离开 年萧红在病中孤独离开 人世。 人世。


(911—1942) 何人绘得萧红影 望断青天一缕霞
一、萧红的生平--飘泊岁月寂寞路 萧红的生平--飘泊岁月寂寞路 --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结为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到上海。 1940年萧红与端木从重庆到香港。 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萧红的两重世界
似乎萧红自出世起便置身于两重世界: 似乎萧红自出世起便置身于两重世界:以父亲为象征 的冰冷的家庭和以祖父为象征的温暖的世界。地表167 的冰冷的家庭和以祖父为象征的温暖的世界。地表 冰冷、充满敌意的现实世界:隐忍被动、任人囚禁、 冰冷、充满敌意的现实世界:隐忍被动、任人囚禁、 现实世界 任人虐待 温暖无害的艺术世界 怡然自处、 艺术世界: 温暖无害的艺术世界:怡然自处、任意驰骋 以两种方式、两重自我生存于两重对峙的世界 以两种方式、两重自我生存于两重对峙的世界想像与现实当中。她只能在文学的精神世界飞翔 精神世界飞翔, 想像与现实当中。她只能在文学的精神世界飞翔,在 奴隶的死所。 现实生活中却被钉牢在奴隶的死所 现实生活中却被钉牢在奴隶的死所。

论萧红的卓越成就与东北文学的蓬勃发展

论萧红的卓越成就与东北文学的蓬勃发展

论萧红的卓越成就与东北文学的蓬勃发展作者:吕鹏毅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20期摘要:在抗日题材、乡土题材和两性题材上,萧红这位伟大的作家为东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养料,以纵深的“历史意识”超越了“当代意识”,提升了整个东北作家群的文学品质,为东北文学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萧红东北文学成就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

在她近十年的创作过程中,共写出近百万字的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等珍贵的文本。

在东北这片热土上,留给萧红的是过多的伤痛和少许的温馨,但也正因为这片土地才成就了萧红。

在萧红的小说中充满着无处躲避黑土地上的独特东北地域文化。

正如鲁迅先生说过的一样“有地方特色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萧红作为东北作家中的中流砥柱,她与萧军一同奠定了东北作家群的崛起。

但是萧红又不仅仅局限在东北作家群中,她的拒绝主流、拒绝模式的“萧红式”创作成为那个时代文学的另类。

以纵深的“历史意识”超越了以创作“当代意识”为自觉的群体创作,创造了文学史上的永恒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理解她的传世之作,充分地展现萧红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其对东北文学的杰出贡献。

一、萧红研究综述在这几十年的萧红研究中,80年代是最为火热的,而后进入了一个多元视角的解读模式。

在21世纪的今天,萧红仍然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对于萧红的研究主要是开始于《生死场》发表后,鲁迅先生和胡适先生的序和跋为研究萧红开了历史的先河。

在经历了《生死场》后的一战成名后,萧红又陆续的写出了《呼兰河传》、《马伯乐》等优秀的文学作品。

其中这时期研究中影响最大的是茅盾先生所写的《序》,从艺术上对此进行肯定,但在思想上进行了否定。

茅盾以批评家犀利的视角挖掘了萧红及其创作中“寂寞”的关键词,茅盾的许多评论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萧红的艺术特质,至今仍有回响。

80年代的“萧红热”,其中对于萧红身世和情感的研究论文大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萧红的名气。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教案—萧红与其小说《呼兰河传》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教案—萧红与其小说《呼兰河传》
海 口 经 济 学 院 教 案 纸
教学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十九讲 民族苦难的再现者——萧红与其小说《呼兰河传》
学时数
2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作品暴露和批判封建及其礼教对人民的毒害。
2、熟悉作品自传体的特色。
3、了解作家生平及其创作风格。
教学重点
1、明确文中那些女性悲惨命运的根源。
文本中的“呼兰河”,它不是《呼兰府志》所记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那条流动的呼兰河,而是一座在松花江和呼兰河北岸有固定地理位置的小城。
六、作品情节
(一)1、2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民情。
(二)3、4章写“我”的童年生活。
(三)5、6、7章写呼兰河底层人民的欢乐、悲哀及命运。
七、人物形象
“我”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60多岁,“我”长到4、5岁,祖父就快70了。“我”是个天真、活泼、可爱、顽皮的孩子。[5] [6] “我”家住了五间房子。“我”站在街上,不是看什么热闹,而是心里边想是不是“我”将来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我”想将来是不是“我”也可以到那没有人的地方去看一看。
有二伯身处被奴役被蹂躏的地位,十分可怜,但他毫无觉悟,健忘自傲,是个活脱脱的东北阿Q。同是天涯沦落人,他对小团圆媳妇竟然没有一点同情,埋葬了小团圆媳妇之后,他连连夸赞“酒菜真不错”,“鸡蛋汤打得也热乎”,欢天喜地如同过年一般,本来是个扛活的却偏偏喜欢别人叫他“有二爷”,“有二东家”、“有二掌柜的”。这个“ 二东家”不敢反抗真正的东家,只能对着绊脚的砖头发牢骚。
祖父
“我”的祖父是个慈祥、和蔼可亲、脾气好的人。他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他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他又是一个慈祥、善良的人,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在家里,“我”与祖父的关系最好,常常和祖父在后花园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萧军创作生平
• 1939年4月底,甘肃兰州,《国民日报》 • 7月到成都,抗日救亡文化运动。 • 1940年,避难从峨眉到重庆。夏天转道宝
鸡、西安,第二次到延安。期间与萧红分 手。 • 1940-1945年东,延安。参与延座。 • 散文集《侧面》、长篇《第三代》(过去 的年代,战斗的年代,胜利的年代)
草原带来的粗犷豪放
• 土地传给我一种生命的固执,土地的浓郁 的忧郁性,猛烈地传染了我,使我爱好沉 厚和真实,使我也像土地一样负载了许多 东西……土地使我有一种力量,也使我有 一种悲伤。我不能理解这是为什么。总之, 我是负载了它。……我活着好像是专门为 了写出土地的历史而来的。
• 土地是一个巨大的影子,铺在我的眼前, 使我的感情重添了一层辽阔……我的接近 文学是由于我的儿时的忧郁和孤独。
生死场
• 小说反映的是20世纪20-30年代东北农村的 生活,以哈尔滨附近一个偏僻的小村三家 子为人物活动的舞台,内容分为两大板块:
• 前十章:封建制度压榨下农民的悲惨境遇, 痛苦的遭遇和他们自发的反抗斗争。
• 后七章:描述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所犯 的滔天罪行及人民的抗日意志、决心和斗 争。
• 中心内容:农民苦难。
“汪殿甲之谜”
• 王恩甲、汪恩甲 呼兰游击帮统王廷兰次子。 • 叔伯姑姑的儿子陆振舜。北平。 • 回到哈尔滨。王家退婚。黑龙江省教育厅
以张廷举教子无方,撤消了他省教育厅秘 书职务。十个月的软禁生活。 • 1931年12月末,与王恩甲同居道外十六道 街东兴旅馆。吸食鸦片。 • 1932年2月末,第二次去北平。
胡子却更规矩些” • 老百姓遭殃:陈柱妻儿、松原鬼子李七嫂
《八月的乡村》
• 司令员陈柱、 • 队长铁鹰、 • 鲜族姑娘安娜、 • 知识分子萧明、 • 爱吸烟的小红脸、 • 中途参战的李七嫂、 • 普通战士刘大个子
大地之子端木蕻良
• 1912-1996,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鴜鹭树村封 建大地主家庭。小学:家乡昌图。中学:先后在 天津汇文、昌图、天津南开(“刻苦团”,除 名)。投笔从戎,孙殿英队伍。1932年,调防大 西北,返回北平清华历史系学习。秋天参加左联。 编《四万万报》。1933年,《科学新闻》,8月 受迫害,天津。期间与鲁迅发生联系。
发展历程
• 形成:三十年代中期。
• 标志:《八月的乡村》、《生死场》
• 消亡:抗战胜利后。
• 绝唱:《呼兰河传》和《第三代》
• 题材:

1、抗日题材

2、乡土东北

3、批判愚昧
崛起原因
• 一、党的教育和先进思想的影响 • 罗烽、舒群、骆宾基(1936) • 二、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 • 三、鲁迅和左翼作家的热情扶持。 • 茅盾推荐骆宾基《边陲线上》
第六节 萧红与东北作家群
第六节 萧红与东北作家群
学习目标 1、掌握“东北作家群”的概念、代表作家作
品和流派创作特色。 2、了解萧军小说(《八月的乡村》)、端木
蕻良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创作的主 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3、掌握萧红小说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初步文坛
• “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文坛很出了一 批有才华的东北青年作家。”
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信那
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色各
样的小说。”
——萧红
《呼兰河传》
•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 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 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 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 就裂开口了。
•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 年老的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
对现代文学的贡献
• 一、引领了抗战文学的现实主义创 作
• 二、丰富了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 • 三、弥补了现代文学的版图空白 • 四、为军旅文学的写作提供了新的
模式
萧军创作生平
• 1901.5.23-1988.6.22 • 祖父佃农、父亲木匠、母亲
破落官宦之家,七个月服毒 自杀。 • 6岁,村私塾。 • 10岁,长春,国民高等小学。 性格倔强,顶撞师长,拒绝 认错,开除。
《八月的乡村》
• 思想内容:再现了30年代 • 初期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 • 现实。 • 王家堡子、龙爪岗、密林、 • 东安。 • 被侵占东北的典型环境:
《八月的乡村》
• “一枪也不放的就跑了” • “应该打仗的王八们,跑了” • “日本人一天比一天多了。日本兵一天比
一天恶了” • 伪满洲官兵:“和胡子并没有两样,不过
• 鲁迅先生在《生死场》序言中对小说做出 高度评价,“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 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 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 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 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精神是健全的,就是深恶文艺和功利有关 的人,如果看起来,他不幸得很,他也难 免不能毫无所得。”
•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称其为 “准流派”
人员组成
一、来自夜幕下的、战斗的哈尔滨: 萧军、萧红
二、分散于各地的东北流亡作家: 端木蕻良、李辉英、穆木天、马加等 不包含沦陷区未流亡的战斗作家
东北流亡作家群
• 生长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在抗战 中流亡奔走于关内,以自己的笔控 诉侵略者的罪行,书写人民的斗争 精神,发出抗战呐喊和反法西斯先 声的东北青年作家。
• 1933年8月-12月。《科尔沁旗草原》 • 1936年到上海,未见过鲁迅。1936年6月《大地
的海》。期间创作《鹭鸶湖的忧郁》。
• 学生时代开始创作。科尔沁王封地。

草原带来的粗犷豪放
• “我的生命,是降落在伟大的关东草原上, 那万里的广漠,无比的荒凉,那红胡子粗 犷的大脸,哥萨克式的顽健的雇农,蒙古 狗的深夜惨阴的吠号,胡三仙姑的荒诞的 传说……这一切奇异的怪特的草原的构图, 在儿时,常常在深夜的梦寐里闯进我幼小 的灵魂。”——《大地的海后记》
八”
萧军创作生平
• 1932年,吉林舒兰,组织抗日义勇军,失 败,出走哈尔滨。“三郎”笔名,走向创 作。
• 1932年初到1934年6月,结识萧红。合著 短篇小说集《跋涉》。收《桃色的线》 《烛心》《孤雏》《这是常有的事》《疯 人》《下等人》。
• “从广漠的哈尔滨,它是一颗袭入全满的 霹雳。”——东北文坛
义的斗争。反对帝国主义修公路所引发的 的斗争。从自发到自觉。 • 《鹭鸶湖的忧郁》:日伪统治下东北人民 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反抗。
天才女作家萧红
萧红的创作生平
• 1911.6.1-1942.1.2. 原名张乃莹。黑龙江 省呼兰县。
• 父亲张廷举,开明士绅。黑龙江省立优级 师范学堂毕业,师范科举人。曾任呼兰农 工两级小学校长、呼兰义务教育委员会委 员长、呼兰县通俗出版社社长、呼兰县教 育局局长、黑龙江省教育局秘书等职。
人物形象
• 王婆:甚至三岁女儿跌死在铁犁下,也没 有让她掉眼泪。她不是麻木不仁的人,也 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她以满腔热忱帮助自 己的阶级姐妹,替他们解决了很多难题。 尽管灾难接踵而来,但她对生活都没有丧 失信心。当她明白单靠劳动无法改变自己 的生活时,她具有了反抗精神。红胡子儿 子被枪毙,自杀又死而复生,参加了地下 党的抗日队伍,成为一个自觉的战士。


——《土地的誓言》
家庭带来的深沉的忧郁
• 曾祖父官至京丞,两千多垧土地。草 原首富。
• 1926年父亲去世,剩了二百垧。 • 母亲出身卑微,贫苦佃农女儿。强娶,
女佣人使唤。善良,纯朴。 • “一半黑骨头,一半白骨头”
科尔沁旗草原
• 以自己家庭兴衰为基础。以“九一八”前 东北广阔的历史画面为背景,通过首富丁 家大财主(丁府)的描写,揭露地主阶级 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生死场》独特贡献
• 1、反映东北农民血淋淋的现实生活 • 2、符合时代的需要。 • 3、成功的人物组合、饱满的性格刻画。 • 4、独特的散文小说体式。
人物形象
• 王婆:这是一个饱经生活忧患而从不向命 运屈服、具有坚强、刚毅性格的东北劳动 妇女形象。她爱自己的牛马、土地、庄稼, 希望依靠辛勤的劳动能够改变不幸的命运。 尽管麦堆高了起来,但是粮食不值钱,她 还得把老马送去屠宰厂换钱交租,以维持 生活。第一个丈夫对她虐待和抛弃,第二 个丈夫因病去世,都没有让她丧失生活的 勇气。
萧红创作生平
• 1934年夏,经大连到青岛。9月完成《生死 场》。
• 1934年10月底,到上海。1935年12月,出 版《生死场》。期间创作散文集《商市街》 (1932冬-1934年6月在哈尔滨的生活情况。 “寒冷”、“饥饿”)小说散文集《桥》。
• 1935年7月,日本疗养,短篇小说集《牛车 上》。1937年4月,北平。5月,上海。9月 武汉。38年夏,西北之行和萧军分手。武 汉与端木结合。40年,重庆到香港。《马 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
• 兼并土地、高利贷、商业资本、压榨农民、 日寇侵略。
• 结尾:农民参加义勇军,向日寇讨还土地。 • 农民新的觉悟和抗日诉求。
科尔沁旗草原
• 蒙太奇结构
• 两个世界:

苍凉荒莽的大草原

温柔富豪的大观园式的丁府
•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大地的海
• 《科》姊妹篇 • “九一八”之后。东北农民与日本帝国主
草原带来的粗犷豪放
• 这种忧郁和孤独,我相信是土地的荒凉和
辽阔传染给我的。在我的性格的本质上有
一种繁华的热情。这种繁华的热情对荒凉
和空旷抗议起来,这样形成一种心灵的重
压和性情的奔流……表现在文章里,就是
《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
《大时代》……

——《我的创作经验》
草原带来的粗犷豪放
•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 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我的心便 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 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微笑……我为它战 斗到底,比拜伦为希腊更要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