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精英”与“大众”问题

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精英”与“大众”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重要 的教育实践活动 , 是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步骤 , 也是落实、 检验 教育基本理论的重要方式。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问题作为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自 然成为影 响课程改革 方向和进程的重要因素 , 而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 向又直接影响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大方 向。由此 , 思考“ 新课改” 中的“ 精英” 大众” 与“ 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 19 从 99年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 , 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向“ 大众化阶段” 迈进 , 高等教育领域 的“ 精英” 大众” 与“ 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有许多文章对此问题加以讨论 。而对于国民 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的基础教育 中的“ 精英” 大众” 与“ 问题的讨论 , 似乎就 略显逊色 , 然恰恰基础教 育阶段的“ 精英 ” “ 、 大众” 问题深刻影响着后续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乃至整个 国民教育发展方向。
彭 乃 霞
( 南 民族 师 范 学院数 学 系, 州 都 匀 5 80 黔 贵 5 00)
摘 要: 思考现 阶段我 国基 础教育课程 改革 ( 以下简称“ 新课 改” 下的精 英教 育与 大众教育 , 讨在教 育 大众化 的 ) 探
现代 发展 趋势背景下如何看待精 英教 育 ,精 英” 大众” “ “ 与“ 在 新课 改” 中的辩证 关 系, 同的理念在课 程改革 中产 生的 不 影响 , 协调二者 的平衡发展 等问题作 简要分析 , 并尝试提 出一些初 步的建议 。
F l wi gy s me p may p o o a sa e ttv l as d. ol n l o r r r p s l r t n a ie y r ie o i e
Ke r :urc lm eo ;“ h lt” e u ain;“h o uaiain e u ain;b ln e h u rn i ain y wo ds c riuu rfr m te E i e d ct o te P p lrzt ” d c t o o aa c ;tec re tst t u o

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社会环境和教育改革的发展,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产生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情况,使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迫切要求学生工作转换观念,探索新的工作机制,进行全面创新,提出新思路、新对策。

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学生管理;问题;对策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很多高校面临扩招、多校区办学、学分制以及学生质量有所下降等变化,这使得我国高校一方面面临的是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成分的多元化和学生发展要求的多样化,同时,也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范围不断扩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拟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剖析,进而不断探索高校学生工作的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更好地迎接挑战。

1.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1.1 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目前,各高校从事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人员中,大致可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种类型。

专职包括学校(院)党委分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学工部(处)、团委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员,院(系)负责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团总支书记和专职学生辅导员等;兼职包括从教师中选拔配备的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和从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学生骨干中选拔配备的班主任助理等。

相对于教师队伍而言,由于辅导员发展空间小,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生活待遇、提高学历、继续深造等方面配套政策不完善,大部分学校辅导员队伍不但待遇偏低,而且还存在同工不同酬、多劳不多得的现象,高校对辅导员的安排存在短期思想,这也注定了一些辅导员工作上的短期性,年轻老师一当上辅导员,就要考虑自己的出路。

比如,由于缺乏独立的、符合辅导员岗位实际的职称评审体系,辅导员最终仍然不得不转到辅导员之外的其他教学岗位或想方设法“挤进”机关部门,辅导员队伍的稳定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欧洲文艺复兴的教育改革与知识普及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

欧洲文艺复兴的教育改革与知识普及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

欧洲文艺复兴的教育改革与知识普及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欧洲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文化运动,影响了欧洲社会的方方面面。

其中,教育改革和知识普及的转变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目标,以及知识普及的途径和结果。

一、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改革的背景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

首先,中世纪的教育模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教育主要以教会控制,注重的是宗教教育和神秘主义的知识,对于普通民众的教育关注度很低。

其次,文艺复兴思潮的兴起,社会对知识和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需要有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教育体系来满足需求。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改革旨在改变以教会为中心的教育格局,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这一转变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提供更广泛的教育机会,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

其次,通过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教育改革的途径和方法为了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建立了一批新的教育机构。

这些机构包括大学、学院和私人学校等,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其次,改革了教育内容和方法。

注重人文主义教育,强调培养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同时,引入了以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基础的人文科学研究,拓宽了知识领域。

教育改革的途径和方法也受到了一些重要人物的影响。

其中,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改革家提出的观点和主张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意大利教育家维特鲁威(Vittorino da Feltre)主张通过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来实现教育目标;英国教育家考克斯(Roger Ascham)则提倡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三、知识普及的途径和结果与教育改革相伴随的是知识普及的途径和结果。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知识的传播和普及途径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首先,印刷术的发明和流传,使得书籍的制作和传播更加便捷,进一步推动了知识的普及。

教育的精英化与大众化问题及应对方法

教育的精英化与大众化问题及应对方法

教育的精英化与大众化问题及应对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断推进,教育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

然而,教育的精英化与大众化问题仍然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引起广泛讨论。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一、教育的精英化和大众化问题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教育的精英化和大众化概念。

教育的精英化是指教育只面向一小部分人,注重选拔和培养能够胜任高层次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从而达到社会精英的目的。

教育的大众化则是指教育普及化,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使普通人也能够受到教育的熏陶,促进社会平等。

这两种教育方式各有优劣,其矛盾关系也随之产生。

教育的精英化容易滋生“优胜劣汰”思想,使得教育资源向少数精英倾斜。

大量的精英人才会聚集在几所名校中,削弱其他学校的竞争力,进一步降低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利于社会公平。

而教育的大众化则很难保证同等的教育质量和精英教育相比的竞争力。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普及化也面临经费、师资和实践环节等方面的难题,如何平衡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是教育大众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应对教育的精英化和大众化问题方法教育的精英化和大众化是两个相对矛盾的概念,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兼顾两者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

以下是应对教育的精英化和大众化问题的方法:1.平衡教育资源分配。

在财政经济能力范围内,政府应该重点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提高其教育水平和人民素质,强化教育公平,使更多人享受到教育的红利,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发展职业教育。

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加强衔接,建立更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人才,加强各类人才的职业提升,推动全民就业。

3.坚持质量导向。

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都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各项学科建设和教育研究,为教育珍贵的资源提供有价值的支撑。

4.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教育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教育的规范和监管,建立更为实用的评估制度和质量标准,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

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

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组织与传授知识,培养人类的智力、品德和行为能力。

在教育中,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定义、特点、优劣以及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 大众教育的定义与特点大众教育是一种广泛向社会普遍提供的教育方式,旨在普及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让普通百姓能够接受优质教育。

大众教育是一种覆盖范围广泛、学习内容广泛、教育形式多样的教育模式,主要特点包括:1. 覆盖面广:大众教育是一种覆盖面广泛的教育方式,能够将教育资源普遍地分配到所有需要接受教育的人群中,让所有人都能够平等地受益。

2. 学习内容全面:大众教育一般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旨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3. 教育方式多样:大众教育可以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包括传统面授教育、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多项形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 精英教育的定义与特点精英教育是一种具有高度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和选拔国家和社会精英人才,其重点是对少数人进行深度的教育培养。

精英教育的主要特点包括:1. 针对性强:精英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都非常专业化,主要面向在某个领域表现出色或具有天赋的学生。

通过深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从而达到培养国家精英人才的目的。

2. 资源优质:精英教育主要面向拥有高水平教学设施和优质师资力量的名校,因此其教学资源非常优质,可以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体验。

3. 少数人选才:精英教育一般在选拔学生时采用“精英选才”的方式,只选拔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培养,因此这种教育方式的学生数量较少。

三. 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比较虽然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但两者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具体来说:1. 优点比较大众教育:(1)能够实现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全覆盖;(2)有利于提高国家教育整体水平,促进社会公平;(3)能够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让他们得到更为全面的教育。

我国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

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教育体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束缚了人才自由全面的发展。

教育体制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1、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恢复高考制度的带动作用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日趋繁荣,到现在,更是得到了规模化得发展。

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发展有目共睹。

其中包含了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类院校。

高等学校的本专科招生规模也日渐扩大,在校生人数增多,尤其是近几年来,研究生群体的队伍日益壮大,毛入学率也呈直线上升趋势。

有资料显示,至今为止,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

2、高等学校质量受到重视在中共中央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号召下,我国各大高校深入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改变以前教育落后的旧模式,与时俱进,把培养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人才作为目标。

滨海学院在这方面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两年,学校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并且成立相关研究小组,要求教师上课时以创新为机制,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学校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成效显著,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都得以提升。

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日益得到重视。

3、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成效显著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的经费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

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财、税、费、产、社、基”的六字方针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进展非常顺利,特别是高等教育收费改革与建立对家庭贫困大学生“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助学保障体系同步进行,使改革平稳推进。

就我个人而言,在国家政策的惠利下,申办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这使得我们这些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也能顺利解决学费问题,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

我国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思考讲解学习

我国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思考讲解学习

我国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思考我国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思考一般来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沧50% 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而在2004年我国大学毛入学率超过了15%,这标志着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教育的阶段。

另外网上流传着一条中国教育部网站在2007年10月15日前后发布的消息一―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该消息也间接表明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逐步增强。

我国进入大众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扩大,是现代社会必然发展的结果。

由于国力的逐渐增强,我国加大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过去几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其焦点是外延规模的扩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们的视神经,先是在教育产业化为主的观点支撑下,普通高等教育规模按每年30%勺增速扩大,大多数高等学校在过去几年时间中,学生规模增加了一倍甚至更多;接着是各类在国人看来新鲜的教育项目,诸如MPA工程硕士、EMB A接踵面市。

当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仅仅局限于我国。

在2004年世界的大学毛入学率平均水平为17.8%,发达国家为61.1%。

国家的发展,势必会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反,高等教育如果一直停滞不前,其必然会阻碍国家的发展。

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的众化是历史所趋。

但是,我国如今的大众教育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对于07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已经达到在校生规模2500万,适龄入学率22%,显然更加“大众化”。

对于短短数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其他国家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这种对数据化成绩、跃进式发展的追求只完成了大众教育的数量指标,却没能保证教育的质量;同时,由于过程和方式并不合理,反而没能较好实现预期的目标,并且遗留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先,大学的升学扩招实际以降低分数,放低要乞降尺度为代价,使扩招的普通高校学生均匀素质降低。

其次,扩招导致教育管理难度加大,管理事物增多。

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这种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在转变过程中,一些地区、学校和家庭仍然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由于各种原因,教育资源无法实现公平分配。

这样就导致了一些孩子的学习环境不良,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对策一: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该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增加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升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教学条件,为每个孩子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

对策二: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将教育资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不仅要发展普通教育,还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发展。

问题二:教育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在精英教育时期,教育内容主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这种单一的教育内容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对策一: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在科技和信息时代,这种能力更为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实践课程、推行创新教育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对策二:拓宽教育内容的领域学校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拓宽教育内容的领域,将教育内容扩展到艺术、文化、体育、健康等领域,让学生全面发展。

问题三: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在精英教育时期,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往往会让学生只关注分数,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对策一: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学校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综合评价、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评价和反馈,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对策二: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辨、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成长,而不是只关注分数。

总之,在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过程中,要解决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内容单一缺乏创新以及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等问题,才能实现教育的公平和高质量。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改革精英教育为大众教育,是吉林省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重要措施。

改变精荚教育模式、大一统的管理格局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弊端,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办学主体多元化,高校自主办学、公平竞争的格局,以实现我省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标签]高等教育大众化对策这就为我省高等教育提出一个重要课题:如何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目标服务并实现高等教育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认真研讨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找准我省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障碍,理清发展思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已成为高等学校的第一要务。

一、大众化是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翻了一番,而同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指标从3%跃升到10%,增长了2倍。

发达国家则完成了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初级阶段到普及化阶段的快速转变,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基础上,实现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科技在较高水平的互动,高等教育毛入学串超过了80%。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了超常规发展:1980~2000年,全国研究生在校规模从2.2万人发展到30.1万人,增长了12.7倍;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从86.2万人增加到411.8万人;专科生规模增加了近2倍。

高等学校正规学历教育的总规模从166.3万人增至939.9万人,净增773.6万人,其中70%以上(550多万)的增长是在90年代中期实现的。

据统计,200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已达到1100万人,毛入学率为11%,预计2005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将增长到1 600万~1700万人,初步进入大众化阶段。

吉林省高校2000年招生66 965人,毛入学率达15.2%;2001年,招生将达76 000余人,毛入学率达16.2%,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初始阶段。

吉林省“十五”规划中,把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结构优化与升级作为重要内容。

探讨大学“精英”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探讨大学“精英”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探讨大学“精英”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对策1 “精英”培养模式概述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快速增加,但是,学生之间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各层次的学生,尤其是高层次与大众化学生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明显。

为了更好地培养在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人才,我国各大高校积极探索,以各种方式进行“精英”培养模式以期更好地培养拔尖人才。

“精英”教育基本特征是培养少量拔尖创新性人才,研究和探索知名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探索“精英”教育的性质、“精英”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精英”大学生的招生选拔等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界的热点研究课题。

[1]所谓“精英”教育,不是指单纯通过考试分数来培养“考试型”人才,而是以综合素质提高来衡量学生的培养目标。

各大高校遵循国家强调的“因材施教”,要对大学生中优秀生施以专门教育、精心栽培、力争早出人才、快出人才,通过实施通识教育、个性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拔尖人才。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重点高校成立了专门化培养“精英”人才的学院或者提高班。

诸如中国矿业大学孙越崎学院,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北京大学蔡元培实验班,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实验班,吉林大学李四光地质实验班等。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本科与研究生水平,增强学科实力,寻找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点,无论是上述高校的哪一所,都在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例如,中国矿业大学20世纪70年代的师资班、20世纪80年代的A班、20世纪90年代的理工提高班,再到如今的孙越崎学院;东南大学从少年班改到强化班,到现在的吴健雄学院等等,都在巩固原有强化班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

2 “精英”培养模式负面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它给学生灌输“高人一等”的自我意识,使学生疏远于他者,钳制了个人生活心智的成长;它提供“平庸”和“安全”的诱惑,使学生错误地自我估价,害怕失败,不敢冒险,不敢正视内心真实的呼唤等等.文章认为,“精英”大学之所以存在的真正的原因在于塑造心智而不是传授谋生之道。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和谐发展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和谐发展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和谐发展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和谐发展需要有一种平衡和协调的机制,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并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首先,要重视大众教育,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大众教育应该注重提高人们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包括读写、计算、思维和沟通等方面。

同时应该注重人们
的终身学习和全民教育,以便让每个人都能够继续学习和成长。

其次,要注重精英教育,发掘和培养具有领导才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精英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精英教
育学生应该接受高品质的教育,包括科学研究和国际化教育等方面。

最后,要建立起相应的机制和政策,促进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协调和互补发展。

政府应该加强对教育的投资和管理,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帮助和支持学校和教育
机构开展高质量的教育工作,以提高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

总之,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和谐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积极意义普遍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1991年以来中国经济以每年不低于76的增幅发展需要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积极有效地发挥了高等教育对劳动力的蓄水池功能使一大批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极大地提升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加速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增强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
青 岛 2 61) 6 50
2 0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o'已进人大众化时 代依 靠提高教育的规模效益,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制 02 5o / 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对 中国教育事业产生了积极 影响,同 度,有效 引导了教育消费,推动教育产业健 康发展,并对经济 时也由于增 长速度猛 烈对高校产生压力,导致许多实 际问题存 增长起到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目前教育消费已成 为我 国消费市 在,正确分析 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 的积极意义、存在问题 ,对 场新 的经济增长点。 问题的有效解决,促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些建议 。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 ; 教育规模
作者简介 :刘音 ( 7- ,女,陕西米脂人,山东 1 5) 9 科技 大学资源与环境 工程学院教研科主 ,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 究方向: 任
教学管理 ; 张升堂 ( 7一 ,男 1 0 ) ,陕西风翔人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 : 9 水文水资源。( 山东
中国电力教育 CE E P
—— 诨 i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刘 音 张升堂
摘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时代,教育规模跃居世界 第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整个中国社会产生了 极为深远 的影响,但 也由于增长速度猛烈对高校产生诸多压力,并出现许多实际问题 。本文分析了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积极意义、存在问题,并提 出一

谈中国高等教育之大众化教育弊端与改革

谈中国高等教育之大众化教育弊端与改革

谈中国高等教育之大众化教育弊端与改革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大众化教育弊端凸显,针对大众化教育弊端,提出相应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弊端,措施正文: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源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民国时期,在一批优秀学者的倡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国后模仿前苏联的高教模式也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带有盲目性;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生机勃勃。

我们应当知道,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实力与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科技实力与经济实力说到底都是由人才转化而来的,在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大学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极其重要。

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问题,有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有高等教育行政化,产业化的问题……这些都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总之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弊病百出。

在这里,我主要谈一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弊端及其相应的改革措施。

大众化教育,顾名思义,即教育面向大众,使大众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大众化教育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是有好处的,这也体现了中国正在与国际接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大众化教育的成功经验。

但是,我们的教育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变化是在跑步进程中实现的,而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简单的变化问题,而是一定性质上的变化。

主要特点就在于它的类型和模式的多样化,现在的学校种类五花八门,有研究型的、研究教学型的、教学研究型的、教学型的以及高专高职等各种各样的类型。

对民办本科院校来说,现在我们经常会说培养应用型的本科高技能人才,但是现在只是这些名词提出来了,到底什么是应用型本科人才,恐怕到现在为止,真正能讲清楚的人并不多。

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弊端,我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大学的升学扩招实际以降低分数,放低要乞降尺度为代价,使扩招的普通高校学生均匀素质降低。

大众化视野下精英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大众化视野下精英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大众化视野下精英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汤爱丽【摘要】我国精英教育面临着全球化、传媒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引起的诸多挑战.传统精英教育理念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并不适合.因此必须构建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新精英教育理念.并在新的精英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能够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利耦合、消除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消极耦合的新精英教育机制.【期刊名称】《高教论坛》【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54-56)【关键词】精英教育;挑战;应对【作者】汤爱丽【作者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5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8.5近几年,教育质量问题开始凸显,许多学者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行了反思。

他们意识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精英教育并不是一对矛盾的概念,而是两个并行的系统。

他们呼吁精英教育的理性回归。

但我国当代精英教育的回归面临着各个方面的挑战。

我国当今精英教育受到的挑战并非完全由高等教育大众化引起,但它们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反思同时引起人们的关注,或由大众化放大了其挑战力度。

具体来说,我国精英教育面临的挑战可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全球化引起的挑战、传媒现代化引起的挑战和大众化引起的挑战。

1.全球化引起的挑战全球化引起的挑战我们也可以表述为外国精英及精英教育对我国精英及精英教育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事物透明化,我们随时可以通过各种信息传播媒体了解国内外事物,对国内外精英进行比较。

由于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人们这种不自觉的比较就觉得中国在各行各业的精英不如发达国家的精英,由此产生对我国精英教育的质疑。

其次,全球事务逐步增加,国际往来逐步密切,外国精英到我国交流把他们的比我们先进的一面展现在国人面前,人们自然感觉到我国精英教育不如发达国家。

2.传媒现代化引起的挑战传媒现代化引起的挑战在此处也可以表述为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对精英教育的挑战。

论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高等教育现状及对策

论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高等教育现状及对策
科 教 前 沿
论大 众化 背景下 的精英 高等教 育现状及对 策
赵 晶
浙江 ・ 华 金 3 10 ) 2 0 4 ( 江师范 大学教 育评论研 究所 浙
中图分类号 : 4 G6 O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7 9 ( 0 9)5 0 5 0 17 — 8 42 0 0 — 0 — 1
发达 国家高等教育进 入大众 化阶段后 , 其高教体系中仍存在着 批精英型教育机构 , 始终 保持适量 的规模 , 承担着 培育精英人才 的重任。如美国的研究型大学、 法国大学校系统一直是公认 的精英 高等教育成功典范。以法 国大学校 为例 , 构成其主体的工程 师学校 和商业学校每校通 常只有几 百名学生 , 总量仅 占法国大学生总数 的
参考பைடு நூலகம்献
[ 1 ]赵厚勰 . “ 超常教育 ”英才教育” 天才教育” 资优教 育” “ “ “ 辨啪l 中国特殊教 育, 0 ()0 2 3 :. 0 39 ( 约翰 ・ 美) 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 ] . 王承绪 , 译. : 等, 杭州 浙江教育H 版社, {
之义 。
95 .%左右 。在 2 0世 纪 , 法国大学学生人数增长 了 4 0倍 , 大学校的 学生仅增长了 1 5倍 另一方面 , 这些国家的大众高等教育主要是 通过建立独立于传统精英大学 系统之外 的“ 第二种高等教 育” 来实 现的 , 如美 国的社 区学 院、 国的多科技 术学院、 国的短期技术学 英 法 院、 德国的专科学校 、 日本 的短期 大学 和专门学校 以及各种 形形色 色的开放大学、 无墙大学等成人高教机构 。可以看 出, 随着 高等教 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 , 发达 国家 的高 等教 育机构出现多样化 、 分层 次的趋势 。两种截然不同的高等教育系统并行不悖 , 这是大多数发 达国家解决 大众高等教育模式与精英高 等教育模式之 间矛盾 最有 效 的方式 , 也是发达 国家成功实施精英高等 教育的主要措施。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化的新课题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化的新课题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化的新课题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也逐渐浮现。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新课题。

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这不仅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也逐渐显现。

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新课题1、教育质量问题: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加,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日益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

2、教育公平问题:虽然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但仍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和社会阶层差异,如何保证教育公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就业问题: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4、国际化问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

如何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新课题。

四、对策与建议1、提高教育质量: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提升教育质量。

2、促进教育公平:完善教育制度,缩小地域差异和社会阶层差异,为更多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3、加强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4、推进国际化进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五、结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新课题包括教育质量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就业问题和国际化问题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完善教育制度、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推进国际化进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教学研讨#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侯玲X(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辽宁大连116622)摘要:在我国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如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本质的认识、办学条件的限制等问题。

通过研究提出要尽快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改变办学体制,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提高师资水平,保证质量,使毕业生有竞争力,发展多种办学形式等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观点。

关键词:精英教育大众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高等教育大众化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阶段自本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首先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按照这一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一定的比例(15%-50%)的一个标志。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快速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

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的问题1.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本质的认识是影响大众化进程的关键教育大众化的基本标志是毛入学率达到15%,但这只是一个量的概念。

我们一定要注意到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仅是一个量的增长,因此,就不能仅就数量的增长来谈教育大众化的问题。

马丁#特罗在总结发达国家大众化进程的规律时就指出量的增进必然要引起质的变化。

所谓质的变化包含了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教学模式多样化、学术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一系列的变化。

也就是说,大众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包含了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不能只顾量的增长而不顾质的变化(马丁#特罗:5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6载于5外国高等教育资料61999年第1期)。

马丁#特罗在论述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时,特别申明要防止某些误解。

其中之一就是不要精英教育了。

他认为/大众型0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必一定要破坏精英教育机构或其组成部分,/精英型0和/大众型0高等教育机构同时存在,/在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不仅存在而且很繁荣0。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应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从而也应当有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

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5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6就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0,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0。

所谓/多层面0,包括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纵向层次,也包括研究型、理论型、应用型、技能型横向层面。

从精英向大众化转变,并不意味着一个阶段的形式和模式必然消失或者必须转变。

大众化阶段不是覆盖或完全否定精英阶段,而是扬弃式的超越和发展。

因此,在向大众化过渡阶段,重点大学、重点学科、重点专业还要大力发挥其优势,各高等院校要充分认识高教大众化的内涵,找准自己的位置,切忌不顾自身条件,不从长远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是一味地盲目扩大招生,放弃自己高、精、尖的优势,虽扩第23卷第1期2002年2月大连大学学报JOU RNAL OF D ALIAN U NIVE RSITYVol.23NO.1Feb.2002X收稿日期:2001-10-10作者简介:侯玲(1962-),女,大连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级政工师。

大了办学规模,降低了师生比,却失去了自己的优势,没有了自己的特色,不仅降低了自己的知名度,还会给学校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办学条件限制了高教大众化的发展1999年的全国性高等教育扩大招生,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向着大众化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但由于政策出台较晚,扩招的幅度大,因此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扩招使原本紧张的办学条件更趋于紧张,一些学校超负荷运转状态更加严重,一些高校的学生宿舍简陋、拥挤、破旧,大多数高校基础设施老化,供电、供水、供气因学生数量增加,资金短缺而供不应求且存在隐患。

因为招生数量过多,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育管理难度大。

因此,我想问一句:扩招,高校你准备好了吗?从形势发展来看,高教大众化是大势所趋,扩招是实现大众化的一条途径,但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能扩招。

高等学校的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在办学条件无力保证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和办学秩序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工科和理科类专业由于缺乏基本的实验条件而无法扩招更多的学生,而一些文科类专业却大幅度扩招,势必造成学科结构严重失调,为以后学生的就业留下隐患,特别是一些待调整、待充实的传统专业,由于专业调整滞后,对扩招学生的培养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

扩招势必要降低录取分数线,这对某些大学来说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

因此,作为高等学校本身,要充分认清自己的地位,不能因扩招而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

有条件扩招的学校也要多方筹措办学经费,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挖掘潜力,合理利用资源,调整专业结构,充实师资队伍,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真正做到增量不降质。

而没有条件扩招的学校则不应免强或盲目扩招。

3.部分毕业生就业难,是阻碍高教大众化的现实问题多年以来,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人们已习惯了大学毕业由国家包分配工作、包当干部的思维定势。

面对市场经济下的人才市场自主择业,许多大学生及家长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

因此,学校要面向市场调配专业,拓宽专业口径,我们要转变传统思想,改变思维形式,加强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

马丁#特罗在考察发达国家的大众化进程之后说: /数量增长后没有学生整体质量下降的现象。

0/几乎没有毕业生过剩的证据。

0大学毕业生到中学毕业生就业岗位竞争上岗,/高才低就0可能暂时感到委屈,短期看似乎是一种浪费,但长期看这却能大规模地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4.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发展缓慢影响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结构的合理层次看,这次扩招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但是各地却普遍出现了部分学生录取后不报到的现象。

国家在鼓励举办民办大学上做了不少舆论宣传,教育部还批准了11所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

但意想不到的是,许多整治一新、憋足劲想与国办大学一比高低的民办高校招生不理想,虽然一而再地降分,降低收费,生源数量和质量仍然不理想,一些学校甚至严重赔本。

这一尴尬局面无疑给众多心气甚高的民办高校当头一棒,也给今后民办教育的发展留下了一丝阴影。

二、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的对策性思考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在高教大众化的进程中,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思考,去解决。

我认为,要尽快实现高教大众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转变观念,把高教大众化落在实处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

精英教育要保证质量,大众化教育同样也要保证质量。

但两者由于培养目标与规格不同、社会适应面不同,因而其质量的标准也就不同。

既不应以学术型的精英教育质量标准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标准,也不应以职业型的大众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作为精英高等教育的标准。

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可以不顾质量或降低标准,这是错误的;更多的人担心数量增加,必将导致质量下降,/高等教育将不成其为高等教育了0。

两种说法看似不同,而实质都是以精英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标准,都会产生误导作用,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陷入误区。

大众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新的发展阶段,具有区别于精英教育的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教育对象、84大连大学学报第23卷培养目标、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学习形式、教育经费、办学主体等方面。

因此,大众教育比精英教育更需要多层次培养人才,充分挖掘普通高校或成人高校现有的办学潜力,扩大招生规模,即要培养硕士、博士人才,又要培养本科、专科、高职人才,而且以培养本科、专科、高职层次人才为主,满足广大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

高等教育大众化打破了精英教育阶段的单一全日制学习形式,实行以宽进严出为基本原则的灵活办学形式,可以是普通全日制的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专业证书教育,以及各种各样的岗位培训等,从教学手段上看还有电大、自考、函授、夜大学及新兴的网络大学等多种办学形式,这些不同类型的学习形式为有着各种各样教育需求的求学人员提供了种种机会,使他们圆了大学梦。

2.改变办学体制,扩大自主招生权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种潮流、一种趋势。

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为此,高等教育必须有一个与国民经济相适应的科类结构。

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问题仍很突出,主要表现为理科、文科偏多,农科、工科偏少。

所以,高等学校的扩招不仅是要解决高校的发展规模问题,更要进行结构性调整。

实现教育结构的优化,培养社会适用人才。

要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为了使高等教育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培养质量、学科结构反映市场经济对人才的数量、质量和规格的要求,必须加大高等教育管理,改革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方式,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使高等学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

各高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走联合办学之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

同时,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降低教育成本,使平民百姓上得起学,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各校要深化内部改革,减少冗员,杜绝浪费,优化各种资源配置,降低培养成本,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要给学校一定的权限,扩大自主招生权,使学校在一定的范围内充分办出特色,进而推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3.提高师资水平,保证质量,使毕业生有一定的竞争力在即将进入大众化阶段,必须改变传统的精英教育质量观为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在人才市场上/适销对路0,这是当前大量扩招,加快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时必须充分重视的关键问题。

因此在大众化阶段,由于学生求学目的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高校教育任务除了培养专门人才外,还要增加诸如提供职业培训、提高知识文化、教养水平等新的教育任务。

其次在于培养方式的多样化。

过去高校按专业招收新生,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统一规格的教学计划,人才培养就是这一教学计划有序展开、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

在大众化阶段,学生则有更多选择余地与空间,在课程组合、进度安排方面学生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有更加灵活的学习空间与时间。

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教师要认真研究学习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用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淘汰旧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千人一面的单一的培养模式,形成双适应特点,既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多层次多规格要求,又适应学生智能开发、兴趣培养的要求。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发扬优势,改造老学科,扶持新学科,使学科建设上新台阶。

在提高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使学生提高素质,掌握技能,增强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