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坐知识点
《侍坐》知识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总结一、常识: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们编纂而成。
孔子及其弟子的这些谈话,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2.“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3.“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4.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被尊称为“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
曾在鲁国做官后周游许多诸侯国,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但未被采纳。
晚年创办私学,致力教育工作,相传有“弟子三千,七十二人贤士”。
同时整理了“六经”。
二、字音俟,音sì莫,音mù甫,音fǔ 哂,音shěn相,音xiàng 铿,音kēng 沂,音yí 喟,音kuì雩,音yú 冠,音guàn三、文言知识(一)一词多义以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介词,把,拿,用。
毋吾以也动词,认为。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动词,用、做。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介词,用。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介词,把。
尔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你们。
问君何能尔。
代词,这、那、这样、如此。
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鼓瑟希,铿尔助词,相当于“然”,拟声词词尾。
乎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比摄乎大国之间介词,在异乎三子者之撰介词,和、与浴乎沂,风乎舞雩介词,在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语气词,呢方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道,是非准则。
方六七十里方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正,才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方六七十里,如五六十里或者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赤,尔何如与“何”连用,即“如何”,怎么样权将如吴到……去不动如山像,如同夫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成年男子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丈夫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这,那夫战,勇气也发语词,用在句首引出议论夫子何哂由也与“子”组成“夫子”,对孔子的尊称则《论语》六则指分项或分段落的文字的条数居则曰“不吾知也。
侍坐篇知识点总结
侍坐篇知识点总结一、侍坐的修行方法1. 坐姿:侍坐时必须保持坐姿端正,脊椎挺直,双脚自然支撑地面,双手交叉合十放在膝盖上方或者手掌放在膝盖上。
坐在禅垫上或者椅子上,保持脊椎纵轴垂直,头顶上提,从而使身体得到最佳支撑,保持坐姿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2. 呼吸:侍坐时要注重呼吸,深吸气和慢慢呼气,使呼吸变得自然而深长,以此来帮助身心放松,提高专注力和内观的能力。
通过观察呼吸的过程,可以让修行者更好地与内在的世界联系,了解自己内心的动态和变化。
3. 内观:侍坐时要尽量保持内观,观照自己的呼吸、身体感受和内心的思绪。
通过观照呼吸和内心的体验,可以观察到自己的情绪、想法和感觉,并逐渐超越它们,最终实现觉悟的境界。
4. 专注:侍坐时要尽量保持专注,不被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思绪所打扰。
通过集中注意力于呼吸或者其他感知对象,可以帮助修行者忘却自我,超越对外界的分析和评判,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5. 修行时间:侍坐的修行时间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修行经验来确定,一般从十几分钟到一个小时不等。
修行者可以逐渐延长侍坐的时间,但尽量避免过度疲劳,以免降低修行效果。
二、侍坐的重要性1. 放松身心:侍坐修行可以帮助修行者放松身心,减轻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通过深长的呼吸和专注的内观,可以减少身心的扭曲和紧绷,恢复身心的平静和舒适。
2. 提高专注力:侍坐修行可以帮助修行者提高专注力和内观的能力,训练自己更好地关注当下的体验和感知,并集中注意力于内在的世界,减少外在的干扰和内心的纷乱,从而提升内心的平静和自觉。
3. 增进觉悟:侍坐修行是禅宗修行的根本途径之一,通过不动和观照的修行方式,可以帮助修行者认识自己的内心和解脱自我,最终实现觉悟的境界。
通过持续的侍坐修行,修行者可以逐渐超越身心的束缚,实现心灵的净化和觉悟的提升。
4. 提升修行境界:侍坐修行是禅宗修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帮助修行者提升修行境界,深化内心的修行体验。
侍坐知识点归纳整理高三
侍坐知识点归纳整理高三随着高三阶段的到来,对于侍坐这一重要考试科目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在备考过程中,归纳整理侍坐的知识点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既可以巩固所学内容,又能够便于后续的复习。
本文将对高三侍坐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同学们在备考中更加有序和高效。
一、侍坐的概述侍坐是指在特定场合中,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托,对待顾客有序、礼貌、周到地提供服务的一种职业行为。
侍坐的要求包括形象仪表、服务礼仪、沟通与表达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高考中,除了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还需要了解并运用侍坐的技巧。
二、侍坐的基础知识点1. 餐具摆放与使用在餐桌礼仪中,餐具的摆放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各种餐具的使用规则、摆放位置和对应的食物搭配都需要我们熟记于心。
例如,刀、叉、勺的使用方法和摆放位置,杯碟的摆放原则等。
2. 服务礼仪服务礼仪是侍坐的核心要素之一,它包括了接待客人、引导客人、询问、用餐礼仪等多个方面。
在服务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言谈举止的得体与礼貌,主动关心顾客的需求,并为顾客提供提前准备好的服务。
3. 沟通与表达侍坐工作需要与顾客进行良好的沟通与表达。
对于不同类型的顾客,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与他们进行交流,包括语言表达、身体语言的运用,以及进行沟通时的态度和技巧等。
4. 职业道德作为侍坐人员,我们必须具备高标准的职业道德。
这包括诚信、勤奋、责任感等素养。
只有通过不断的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才能更好地完成侍坐工作。
三、侍坐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对侍坐基础知识的学习,我们需要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服务中。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模拟餐桌环境、接待顾客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主动地寻找相关的实习机会,通过实际操作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和技巧。
四、高三侍坐备考建议1. 制定复习计划在备考高三侍坐科目时,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
将知识点逐个整理,分配到每天的复习任务中,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复习。
《侍坐》知识点
《侍坐》知识点《侍坐》出自《论语·先进》,是一篇展现孔子和弟子们交流理想抱负的经典篇章。
以下为大家梳理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
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二、重点字词1、侍坐:陪(孔子)坐着。
侍,在尊长旁边陪着。
2、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
以,因为。
一日,一两天,表示年岁稍长。
长,年长。
乎,于。
3、毋吾以也:不要因为我(年纪大)(就不敢说话了)。
毋,不要。
以,认为。
4、居则曰:(你们)平日说。
居,平日、平常。
5、不吾知也:没有人了解我呀!知,了解。
6、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如,如果。
或,有人。
7、则何以哉: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何以,即“以何”,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8、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
尔,相当于“然”。
9、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
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10、摄乎大国之间: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
摄,夹、迫近。
11、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
加,加到……上。
师旅,指侵略的军队。
12、因之以饥馑:接着又遇上饥荒。
因,接着。
饥馑,饥荒。
13、比及三年:等到三年。
比及,等到。
14、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可以使(百姓)勇敢,并且懂得礼义。
方,道,指是非准则。
15、哂之:笑他。
哂,笑。
16、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
方,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后加表示长度的数词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的意思。
如,或者。
17、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如,至于。
侍坐知识点归纳整理
侍坐知识点归纳整理
《侍坐》可是《论语》中非常精彩的一篇呢!这里面蕴含着好多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知识点呀!
子路的率直鲁莽,那可真是让人印象深刻,他一开口就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志向,一副勇往直前的样子,这像不像那急于展翅高飞的雏鹰?冉有就比较谨慎啦,说自己只能治理小一点的地方,这是不是有点像那步步为营的棋手?公西华呢,更是谦逊有礼,说自己愿意做个小小的司仪,这多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呀!
再看看孔子,他在这过程中始终微笑着倾听弟子们的发言,多像一位慈爱的长者在欣赏孩子们的表演呀!他不急于评价,而是让弟子们充分表达自己,这种教育方式简直太赞了!
还有啊,他们谈论志向的场景,不就像是我们现在和朋友们畅谈未来一样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都在努力描绘着心中的蓝图。
这里面有对国家的责任,有对社会的担当,更有对自己人生的规划。
我们在学习《侍坐》的时候,不应该仅仅是记住那些文字,更要去体会其中的精神内涵呀!要像孔子的弟子们一样,有自己的志向,并且为之努力奋斗。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想想自己的志向是什么呢?是成为像子路那样勇敢的开拓者,还是像冉有那样稳健的建设者,亦或是像公西华那样默默奉献的服务者呢?
《侍坐》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追求,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
我们能从中学到很多很多,难道不是吗?它让我们明白,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我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条,然后坚定地走下去。
这就是《侍坐》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整理
根据《论语》的记载,子路曾向孔子请教公西华侍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明辨真假:子路问公西华侍坐的道理是什么,孔子告诉他:“真与不真,是与非也,斯焉取斯?”孔子的意思是要明辨真假,辨别是与非。
2. 求真理:子路继续问公西华侍坐的职责是什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的意思是,了解事物的人不如喜欢事物的人,喜欢事物的人
不如享受事物的人。
这意味着要追求真理,而不仅仅是了解和喜欢真理。
3. 学习虚心:子路继续问公西华侍坐的方法是什么,孔子回答说:“固密者拘。
”固
执己见是不能接受新知识的,只有虚心以待的人才能学到更多。
孔子告诉子路要保持
虚心学习。
4. 化解疑惑:子路再次问公西华侍坐的要领是什么,孔子回答说:“仁者安仁,知者
利仁。
”孔子的意思是,仁者以仁义为安身立命之道,知者以知识来实现仁义的利益。
孔子告诉子路,通过实践和运用学到的知识,化解疑惑。
5. 求真实的知识:子路继续询问公西华侍坐的要求是什么,孔子告诉他:“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意思是不要担心自己没有地位,要担心自己
如何立足;不要担心别人不认识自己,要求别人能认识自己。
孔子告诉子路要不断追
求真实的知识和认识。
综上所述,子路向孔子请教公西华侍坐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了辨别真假、追求真理、学
习虚心、化解疑惑以及求真实的知识等方面。
侍坐文言知识点范文
侍坐文言知识点范文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而在文言文中,侍坐是一种常见的礼仪行为,其所包含的知识点从语法、词汇到文化背景都值得深入探讨。
首先,侍坐一词源于古代礼仪,指的是以坐而侍奉主人或长辈的行为。
在文言文中,侍坐往往体现出尊敬和礼貌之意。
例如在《左传》中,“于是叔孙侍坐,谏见王曰……”中的“侍坐”表示叔孙以坐姿在旁辅佐王。
这种侍坐行为也是一种处于被侍候的地位,意味着主人的尊重和重视。
其次,侍坐在文言文中体现了人际关系的不同,比如在父子、君臣、师生等关系中的表现。
在这些关系中,坐姿的高低和位置的远近都能够准确反映出上下级之间的尊卑。
比如在《史记》中,有“卫子太后望子共侍坐而泣”的描述,这里的“共侍坐”暗示了太后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和关怀之情。
此外,在侍坐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特定的礼仪规定。
比如在《晋书》中,有“尚书侍坐则两足备齐,立视尊卑,倚手后距,兼共共长”等规定,细致入微地描述了侍坐者的仪态和举止。
这些举止上的差异,体现了古代礼仪的繁复和精细。
另外,侍坐也与古代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在古代社会,人们对于坐姿的有意安排和位置的安排都是有讲究的。
譬如在古代宴会中,坐的位置是有分尊卑的,地位较高的人会被安排在重要位置,如主位或宾位。
这种侍坐行为不仅代表了尊贵与有礼,同时也显示了人们对于尊崇和敬仰的心态。
最后,侍坐作为一种礼仪行为,也反映了人们的道德修养和品德修养。
文言文中经常强调坐姿要端正、端庄,不可随意摆弄。
这体现了古代社会人们讲究仪态美的风俗和道德要求。
侍坐的行为要求守正、庄重,同时也要求对他人保持尊重、体贴和礼貌。
总之,侍坐作为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礼仪行为,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背景。
深入了解侍坐的知识点,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化,还可以启发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的规范意识。
通过对文言文中侍坐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古代文化的真谛,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教养和修养。
《侍坐》知识点
《侍坐》知识点侍坐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形象,常常被用来表达主题或凸显情节发展。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侍坐相关的知识点。
一、侍坐的定义侍坐是指在座席上服侍主人或长辈的人。
在古代社会中,侍坐作为一种礼仪和地位的象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侍坐往往被用来揭示人物关系、展现人物性格或推动故事发展。
二、侍坐的象征意义1. 礼仪:侍坐对于主人的敬意和尊重体现了传统的礼仪观念。
通过描绘侍坐的形象,作品可以展示人物对于礼仪的重视程度。
2. 地位:侍坐的身份和地位往往与主人的社会地位有关。
作品可以通过描述侍坐的待遇和地位的高低,来展现社会阶层的等级和不平等。
3. 权力:侍坐在一些作品中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权力。
他们可以借助自己对主人的服务,施展个人的智谋和计谋,影响甚至控制着主人的决策。
三、细腻的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对于侍坐形象的描写往往需要细腻而准确。
作者可以通过展示侍坐的仪态、动作、表情等细节,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侍坐的性格与内心。
同时,对于侍坐与主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也需要展示出微妙的情感和关系变化。
四、侍坐与主人的互动侍坐与主人之间的互动是作品中重要的情节之一。
作者可以通过描述侍坐为主人解忧解难,或者在主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干,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同时,侍坐与主人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反映出主人的性格特点和对他人的态度。
五、侍坐的角色转变在一些作品中,侍坐的形象也可能经历角色的转变。
他们可能从一开始就是侍奉主人的人物,但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因为某些原因改变了角色或者地位。
这样的变化往往对于作品的主题和情节有着重要的影响。
六、影响与启示侍坐的形象可以给读者一些思考和启示。
通过侍坐的经历和命运,读者可以思考权力与控制的关系、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等问题。
总结:侍坐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形象之一,通过描绘侍坐的形象、展示侍坐与主人之间的互动,可以凸显情节发展和主题意义。
同时,侍坐形象也可以引发读者对于礼仪、地位、权力等问题的思考。
侍坐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侍坐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侍坐是文言文中的一种文化礼节,意为“跪坐在上级席前服侍”。
在古代中国的官场和社交场合中非常常见。
下面是关于侍坐常见的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 侍坐的语言表达方式在文言文中,当一个人要表示自己在跪坐在上级席前时,通常会使用“侍坐”这个词语,例如:“某侍坐在先生左侧”,“某侍坐在桌前等待着宾客的到来”。
2. 侍坐时的姿势和仪态侍坐通常需要跪在地上,但是如果客人特别尊贵,侍从可能需要膜拜或者磕头。
侍从在面对上级时通常需要表现出恭敬和谦卑的态度,不论是言语还是仪态都需要非常注意,例如:“某小诸葛,孤久仰大名,望多加指教”。
3. 侍坐的行为准则侍坐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和社交地位。
侍从应该遵循以下准则:(1)谦虚谨慎。
侍从需要一直保持端庄谦虚的态度,不要自负或者傲慢。
(2)尊重上级。
侍坐的人必须尊重上级,听从上级的命令。
不得强求自己的意见或者展现自己的才华。
(3)礼毕告退。
当主人和客人交谈完毕后,侍从需要礼貌地告辞,以示客人主人的重视。
(4)身份区分。
侍从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份和位置,并根据自己的身份和位置适时发言和行动。
4.侍坐的文化背景侍坐是中国古代官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古代中国,官员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社交礼仪也非常繁琐。
为了表现出对上级地位的尊重,下级官员会跪坐在上级面前,听从上级的命令。
5. 侍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侍坐是非常常见的场景之一。
例如,《红楼梦》中,岫烟侍坐在凤姐儿面前,向凤姐儿诉说了自己的生活不幸。
通过侍坐这一行为,岫烟向凤姐儿展示了自己的谦卑和恭敬,传递出了她内心的委屈和不幸。
又如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去见玉皇大帝时,也需要侍坐在大帝面前,以示尊敬。
总的来说,侍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和重视,它呈现出的是古代中国文化中的尊重和礼仪。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整理全文翻译: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假如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2、子路不假思索地答复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进犯,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假如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英勇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3、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4、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5、冉有答复说:“一个纵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假如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6、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7、公西赤答复说:“我不敢说可以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8、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9、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答复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10、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11、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12、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13、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14、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15、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假如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人物特点:子路:有抱负,有魄力,坦诚,性格也比拟鲁莽、轻率,有些自负。
侍坐文言知识点
侍坐文言知识点古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有关侍坐文言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第一步:了解侍坐的含义侍坐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词语,意为“侍候坐在旁边”。
在古代社会,人们注重礼节和尊重,当上位者坐在座位上时,侍从或仆人会侍候在旁边,以表示尊重和服务。
因此,“侍坐”一词常用来描述人们在宴会、会议或其他场合中位于上位者旁边侍奉的场景。
第二步:了解侍坐的礼仪侍坐不仅仅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是一种礼仪。
在古代,人们对侍坐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范。
首先,侍从或仆人需要保持恭敬的姿态,不可随意动作或说话。
其次,侍从需要时刻留意上位者的需要,及时为其倒酒、送茶或递菜。
最后,侍从应该保持沉默,除非上位者询问或有需要。
这些规范使得侍坐成为一种尊重和谦逊的表达方式。
第三步:了解侍坐的文言表达方式在文言文中,侍坐常常以特定的词语和句式来表达。
例如,“侍立”表示侍候站立在上位者旁边,“执盘”表示手持盘子递送食物,“奉茶”表示端茶递给上位者。
此外,文言文中还常常使用虚词和修辞手法来表达侍坐的场景,如“躬自”、“恭敬”、“顺从”等词语。
第四步:了解侍坐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侍坐作为古代社会的一部分,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例如,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世说新语》中就有许多描写侍坐场景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社会的礼仪之美,还通过侍坐的细节来反映和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处世态度。
第五步:学习侍坐的现代运用虽然古代的侍坐已经渐渐淡出现代社会,但我们仍然可以在一些场合中看到类似的行为和礼仪。
例如,在正式的宴会或商务场合,我们需要遵守礼仪规范,保持恭敬和谦逊的态度。
在这些场合中,我们可以通过倒酒、送茶或递菜等行为来表达尊重和关心。
尽管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侍坐的核心价值观仍然延续至今。
总结:侍坐是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词语,它不仅仅是描述在旁侍候的场景,更是一种尊敬和谦逊的表达方式。
论语《侍坐》章知识要点
论语《侍坐》章孔子:曾从事《诗》《书》《礼》《易》等古籍的整理工作1.《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富于文学色彩,完整地记录了孔子与学生们进行的一次有关志向抱负问题的讨论,先是孔子提出问题,接着是学生们畅所欲言,最后由老师总结,对学生们的发言作简短的评价,这也是孔子有教无类,循循善诱地教育学生的一次完整记载。
2.《侍坐》中“夫子哂之”“率尔而对”的是子路:子路坦率自信,有勇而智高。
3.《侍坐》中“吾与点也”,“点”指曾皙;曾皙“舍瑟而作”甘于淡泊,向往优游生活。
4.孔子说“吾与点也”的内涵:表现出孔子对实行礼乐的太平盛世的向往和淡泊的情怀,以及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哀和从政心态的衰退。
5.孔子也肯定了子路、冉有、公西华等三人的用世治国之道。
子路:“千乘之国……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6.分析孔子及其四位弟子的个性:本文成功刻画了教育家孔子的形象,他不以师长自居,谦逊地说自己只是比学生稍稍年长一点罢了,他理解学生平时怀才不遇的苦闷,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讨论问题,他对学生的才能,特长也了如指掌,所以能作出恰如其份的评价。
这一位和蔼可亲,平等待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子路志向远大,直爽豪放,相当自负;冉有、公西华小心谨慎,格外谦虚;曾皙与众不同,淡泊洒脱,但又好学勤问,最后还向孔子求教。
7.文章善于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及记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记录人物语言,能逼真地表现出入物的身份和个性。
叙述不多,但用词准确精练。
如用“率尔而对”表现子路直率豪爽的个性,用“夫子哂之”表现孔子听了子路发言后的神态,用“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记叙曾皙发言之前的一连串动作,表现其从容潇洒的气度,都十分传神,显示出遣词造句之妙。
说明曾晳的回答得到孔子赞赏的原因。
对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议的。
第一种是从积极方面理解的。
侍坐篇文言知识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要点归纳
一、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1、鼓瑟希
2、莫春者
3、唯求则非邦也与
二、指出词类活用并解释
1、端章甫
2、鼓瑟希
3、风乎舞雩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5、曾皙后
6、可使足民
三、指出文言句式并翻译
1、不吾知也
2、则何以哉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5、为国以礼
四、一词多义
(一)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4、加之以师旅
5、以俟君子
6.良有以也
(二)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子路率尔而对曰
3、君尔妾亦然
4、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5、非死则徙尔
6、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三)言:
1、亦各言其志也
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3、焚百家之言
(四)如
1、如五六十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如或知尔
(五)方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方六七十
(六)与
1、唯求则非邦也与
2、吾与点也
3、夫人之相与
4、吾与汝毕力平险
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失其所与不知、
6、相与为一
7、呼尔而与之
8、尝与人佣耕
9、咸与维新
(七)其
五、重点字词
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2、夫子哂之
3、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4、舍瑟而作
5、冠者五六人
6、吾与点也
7、居则曰
8、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论语》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二、文化常识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例如: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
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这也是公西华的谦辞。
例如: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冠者:成年人。
周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例如: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舞雩: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在今山东曲阜东南。
求雨的时候,常由巫在坛上作舞以求神。
例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饥馑:指因为粮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
《尔雅释天》谷不熟蔬不熟为谨。
( 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
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
帝王天子庙制是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庶人不准设庙。
同时,宗庙诸侯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
文中的“宗庙之事”就是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古代“沐”和“浴”各有所指。
沐:洗头;浴:洗身体,在古代相当于今人所说的洗澡。
三、文言现象1.词类活用(1)鼓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2)如会同,端章甫:名词作动词,戴着礼帽(3)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4)三子者出,曾皙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2.古今异义(1)以吾一日长乎尔古义:很短的时间。
侍坐章知识点总结
侍坐章知识点总结侍坐章基本知识点总结:一、侍坐章的起源侍坐章最早可追溯到《周礼》,《周礼》中记载了古代社交礼仪,其中包括了关于侍坐章的规范。
侍坐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封建礼仪的形成和发展,经过历代的发展和传承,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规范和程序。
二、侍坐章的意义侍坐章主要是为了体现人们在社交场合的尊重和礼貌,通过一定的立坐、侍立、觐立、屏立等行为,来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侍坐章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礼仪,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表达,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视“礼”的核心价值观。
三、侍坐章的形式侍坐章包括多种形式,如立坐、侍立、觐立等,其中每一种形式都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
在古代的社交场合中,人们在进行侍坐礼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身份和地位,采取不同的侍坐姿势,以示对他人的尊重。
四、侍坐章的要求侍坐章对参与者的要求非常严格,包括服饰、仪态和言谈举止等方面。
在侍坐礼中,参与者需要着装整洁,仪态端庄,言谈举止得体,以表达出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
五、侍坐章的传承侍坐章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礼仪,在历代不断传承和发展。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侍坐章的实际应用不如古代那么频繁,但在一些重要场合,如婚礼、宴会等,侍坐章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侍坐章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社交礼仪,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礼仪之美,更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重和礼貌之道。
在当代社会,侍坐章的价值和意义仍然不可忽视,它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礼仪的珍贵遗产,应当得到传承和弘扬。
六、侍坐章的现代意义侍坐章虽然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不多,但其背后蕴含的尊重和礼貌的精神却至关重要。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礼貌仍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因此,侍坐章的精神和价值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启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他人的感受,表现出真诚的尊重和关怀。
七、侍坐章的教育意义侍坐章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道德规范。
通过学习和传承侍坐章,可以培养人们的尊重他人、关怀他人的意识和习惯,使社会风气更加和谐文明。
文档:《侍坐》知识梳理
《侍坐》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填空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本文选自《论语·先进》,是最富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
二、词法、句法知识梳理
(一)重点实词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陪侍长者闲坐)
2.子路率尔而对曰(轻率急忙的样子)
3.摄乎大国之间(夹)
4.以俟君子(等待)
5.舍瑟而作放下)(起来)
6.异乎三子者之撰(述)
7.夫子喟然叹曰(叹息声)
8.其言不让(谦让)
9.是故哂之(微笑)
(二)一词多义
1.如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
(3)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2.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纵横、方圆)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道理)
(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
(4)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正)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鼓瑟希,铿尔(希,同“稀”,稀疏)
2.唯求则非邦也与(与,同“欤”,相当于“吗”)
3.莫春者,春服既成(莫,同“暮”)
4.毋吾以也(以,同“已”,止)
(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端章甫,名作动,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2.鼓瑟希,铿尔(鼓,名作动,弹奏)
3.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作动,走在后面)
4.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
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相,大事)。
侍坐知识点总结
侍坐知识点总结1. 侍坐的基本知识侍坐是一种古代中国的礼仪,包括坐姿、动作、礼节等方面。
在侍坐的时候,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选择适合的坐姿和动作,以示尊敬和礼貌。
在古代社会中,侍坐是一种身份、地位和尊严的象征,人们在宴会、宴席、会议等场合都需要遵守侍坐的礼节,以体现自己的修养和教养。
2. 侍坐的坐姿侍坐的坐姿是侍坐的基本要求,它包括端坐、微坐、侧坐等多种姿势。
在古代社会中,不同的坐姿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人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选择适合的坐姿,以示尊敬和礼貌。
在侍坐的时候,人们需要保持端正的坐姿,不要摆动、扭动身体,以免失去庄重和端庄。
3. 侍坐的动作除了坐姿之外,侍坐的动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侍坐的时候,人们需要保持一个优雅的姿态,不要进行剧烈的动作,以免影响他人。
同时,人们还需要根据场合和情境选择适合的动作,以示尊敬和礼貌。
在古代社会中,侍坐的动作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和教养。
4. 侍坐的礼节侍坐的礼节是侍坐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对长辈的尊敬、对客人的热情、对主人的尊重等方面。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在侍坐的时候需要遵守一定的礼节,以体现自己的修养和教养。
比如,对长辈要起身行礼,对客人要热情招待,对主人要示尊重等。
同时,人们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情境选择适合的礼节,以示尊敬和礼貌。
5. 侍坐的讲究侍坐是一种细致入微的礼仪,在侍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细节。
比如,要注意衣冠整洁,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要随意触碰他人的私人物品等。
同时,人们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情境选择适合的侍坐方式,以体现自己的修养和教养。
总之,侍坐是一种修养和教养的表现,需要人们细心地研究和实践。
6. 侍坐的重要性侍坐在古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在古代的宴会、会议、宴席等场合,人们都必须遵守侍坐的礼节,以体现自己的尊重和敬意。
同时,侍坐还是一种修养和教养的表现,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子路侍坐知识点总结
子路侍坐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一、思想内涵子路侍坐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部分,其思想内涵主要体现在老子和庄子的对话中。
在对话中,老子和庄子在试图为子路解惑的过程中,表达了对于人生哲学、道德伦理、社会风俗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他们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包括了对于“无为而治”、“自由平等”、“人同物相应”等重要哲学思想的阐发。
在他们看来,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人应该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法则,做到无为而治,即顺应自然、顺其自然而无所作为。
而在个人修养和处世之道上,应当追求自由平等,不受俗务的纷扰而心如止水,胸怀宽广,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态度,使个人与社会形成默契,达到内在和谐的完美状态。
这些思想内涵体现了老子和庄子对于人、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深刻思考,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文学风格子路侍坐在文学风格上具有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话的形式和语言的表现上。
其对话形式简洁明了,富有对话的真实感,展现了人物之间的交流互动,使读者能够深入参与到其中,感受到其中所传递的思想内涵。
在语言的表现上,子路侍坐采用了古典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同时,在表达方式上也具有一定的诗意色彩,情感真挚,意蕴深刻,给人以深刻的感染力,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
三、艺术表现子路侍坐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人物塑造、意境营造、情节设置等方面。
在人物塑造上,老子和庄子被塑造成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被塑造得意志坚定、见解独到,对于人、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思考都体现出了深刻的智慧和见解。
同时,在意境营造和情节设置方面,子路侍坐更是做到了淋漓尽致,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给人以思考和启迪,让读者产生共鸣和共鸣,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部佳作。
四、影响与价值子路侍坐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中国的现代文化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侍坐文言知识积累
《侍坐》文言知识积累以:因为。
居:平居,平日在家的时候。
则:同“辄”,副词,往往,总是;如或:如果有人。
如:连词,如果。
或:无定代词,有人。
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以,动词,用。
率尔:轻率地;尔,助词,用作修饰语的词尾。
对:回答;乘:古时一车四马叫一乘;摄:夹;乎:于,在。
师:军队;因:动词,继,接续,接着。
之:代词,指“师旅”所进行的侵略战争;比及:等到;且:连词,并且。
方:义,正道,这里指礼义。
哂,微笑。
方,见方,纵横。
如:连词,表选择,或者;足:使……富足。
如:连词,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其:那。
以:把。
后边省宾语“之”。
俟:等待。
能:动词,能做到。
焉:代词,指下文提到的事情。
如:连词,或者。
会:诸侯之间的盟会。
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端:古代的一种礼服。
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
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愿:愿意;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
焉:兼词,于是,在这些场合里。
鼓:弹。
瑟:古乐器。
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
舍:放下。
作:站起身;撰:述;伤:妨害。
乎:语气词,呢。
莫春:指农历三月。
莫,音义同“暮”既:副词,已经。
成:稳定,指春服已经穿得住。
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与:动词,赞成,同意。
后:用作动词,留在后面。
为:治理。
以:介词。
靠,用。
让:谦让。
邦:国,这是指国家大事。
与:疑问语气词。
安:疑问代词,作状语,怎么。
【通假字】鼓瑟希(希,通"稀",稀疏)莫春者(莫,通"暮")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助词)【词类活用】可使足民(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端章甫(端,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礼服)(章甫,名词活用作动词,戴礼帽) 鼓瑟希(鼓,名词活用作动词,击鼓)风乎舞雩(风,名词活用作动词,吹风)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容词做名词,小事,大事)【古今异义】1、加之以师旅(泛指军队/军队编制单位之一)2、比及三年(等到/比较、紧靠、依附等)3、且知方也(正道、正理/方向、对方、方法等)4、如五六十(或者/如果)5、如其礼乐(至于/如果)6、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写作)【一词多义】如:如或知尔(假如)如五六十(或者)如其礼乐(至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众人)皆以美于徐公(动词,认为)
⑤(士卒)得鱼腹中书,故以怪之矣(副词,已经)
思维流程:先用法,后意义。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介词,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某为十余年。(连词,因为)
以地事秦,犹抢薪救火。 天将以酬长厚者。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介词,拿、用) (介词,拿、用) (动词,定下、想出) (介词,替、给)
例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 “中心词+之+定语”
例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例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用心一也。 例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语法分析在文言文题解中的应用
语法分析:词性、句子成分、句与句关系
词性判断
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
与其它词的组合能力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知识点总结
实词
一、通假字 鼓瑟希 非邦也与 “稀” “欤” 莫春者 “暮”
二、重点实词
因:动词,接着 舍:放下 撰:才能 让:谦让 俟:等到 作: 起 与:赞成
居则曰“不吾知也”
闲居,闲处 坐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处在,处于
居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屣 担当,担任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昂其直,居为奇货 居十日,扁鹊复见 停留 储存 经,过了
③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
和:和睦
(2004年湖北卷 )
(正确解释:应和)
④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辩:辩驳(2005年全国卷)
( (正确解释:辩才)
⑤庭除甚芜,堂庑甚残(Fra bibliotek(2005年浙江卷) (正确解释:台阶)
除:废弃
二、通过语法分析来确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判断下面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余以乾隆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介词,在) ②(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介词,带领) ③作《师说》以贻之(连词,用来、来)
chéng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登上,攀登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乘坐
乘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 顶着,冒着 趁,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兵车 辆
shèng 千乘之国 约车骑百余乘
如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沛公起如厕 闻水声,如鸣佩环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如果
例: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词性(用法)
①我在家里。 (作谓语,动词)
②我在家里看书。
③我在看书。
(介宾短语作状语,介词)
(作状语,副词)
下面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①自放驴,取樵炊爨。
(
樵:打柴
闲:空闲
(2000年全国卷)
(正确解释:木柴)
②冒期少年,不闲吏事。
(
(2004年湖北卷)
(正确解释:熟习)
在
表原因,“因为” 表目的,“来”
以
连词
表并列,“而且” 表修饰,无义
助词
复音虚词“以是”、 “是以”,相当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毋吾以也 不吾知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则何以哉 尔何如
状语后置
以吾一日长乎尔
摄乎大国之间
异乎三子者之撰
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形容词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虚词
介词
为国以礼 凭借,用 凭借,用 则何以哉 斧斤以时入山林 按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至于泰安
以吾一日长乎尔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其孰能讥之乎。
(代词,他)
(副词,表反问,难道)
解题注意: ①虚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 ②是否有介词宾语省略的现象
例题: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2006年天津卷)
恂乃戮之于市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副词,竟然) (连词,于是)
恂遣谷崇以状闻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卿今为吾行也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吾因士大夫以至此,其可独享之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或者 至于 到,往……去 像,如同 及,比得上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相互
xiàng察看 偏指一方
相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xiàng辅助,帮助 xiàng辅助君主的大臣 xiàng面相
三、词类活用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例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例2:沛公安在?(《鸿门宴》)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或 形容词前,以加重语气。 夫晋,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唯你是问
常见定语后置的几种格式
1.“中心词+定语+者” 例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例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介词,把)
(介词。把) (介词,替) (动词,成为) (副词,表反问)
(副词,表祈使,一定) 辨词性 析用法 比语意
思维流程:看句位
浴乎沂,风乎舞雩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 为国以礼
状语后置的几种常见类型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逍遥游》)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验之以事。 (《曹刿论战》) (《张衡传》)
形似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张衡传》)
宾语前置的类型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1: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 例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张衡传》) 例3:居则曰:不吾知也。(《侍坐》)
端章甫 鼓瑟希 风乎舞雩 曾皙后
名作动,穿礼服,戴礼帽 名作动,弹奏 名作动,吹风 名作动,走在后面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形作名,小事,大事
虚词
以吾一日长乎尔 介词, 摄乎大国之间 相当于“于” 风乎舞雩 异乎三子者之撰
比
在 在 和,同
何伤乎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乎 语气助词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