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1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精选)

合集下载

2019高二下册地理期中章节复习要点城市的地域结构精品教育.doc

2019高二下册地理期中章节复习要点城市的地域结构精品教育.doc

高二下册地理期中章节复习要点城市的地域结

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1)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地域结构影响因素:
①经济因素: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的影响: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b交通便捷程度对地租的影响: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
②历史文化: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可继承和改造;
③社会因素:包括收入状况、知名度和因种族宗教、人种的聚居等;
④行政因素:作为政府行为的行政干预对城市规划影响很大。

(3)城市地域结构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功能区
最佳区位
区位选择的原因
商业用地A:商业活动中心和服务中心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靠近市中心,交通便捷,商业付租能力强。

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之地,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

住宅用地B
分布在盛行风上风向、河流的上游
占地最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靠近市中心处,在有的城市中出现了高级住宅区(近文化区)和低级住宅区(近工业区)的分化,他们在空间上背向发展。

工业用地C
远离市中心,向城市外缘移动,向交通干线集聚。

专业化程度高、协作性强,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又污染市区环境。

分布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

高二地理知识点城市的地域结构-精选文档

高二地理知识点城市的地域结构-精选文档

高二地理知识点-城市的地域结构高二地理学习的知识点众多,这些知识点也是考试经常考察的内容,因此有必要掌握好这些知识点,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地理成绩,下面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带来高二地理知识点-城市的地域结构,希望能够加深大家对地理知识点的记忆。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形态的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3、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4、常见功能区比较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3、影响因素: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知识扩展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是本节的重点。

城市中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的竞争,而同一种经济活动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这三种功能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城市功能区是随着城市发展壮大而逐渐形成的,只有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才会形成相对集中的功能区。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因素等。

其中,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功能区分化的最主要原因;历史因素是形成城市功能分区的基础;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等)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住宅区的分化上。

第十一章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第十一章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他们在对美国9个城市CBD的土地利用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后,提
在外来移民的商业中心的前面为港口区,后为 住宅区,而住宅区的发展呈楔形或扇形;在西式商业 中心后面的是高级住宅,而在混合性土地利用后面是 当地居民居住区,部分混合土地利用地区由于商业中 心的扩展而改为商业用途;再后为新发展的高级市郊 住宅区和十分贫穷的木屋居民区,两者可能距离颇远, 但亦可能近在咫尺,但生活水平相差悬殊;再后为城 郊农业带;新建的工业村则多位于旧城以外的空间。
居住(R)、工业(K)、商业(C)等。
(3)根据大比例尺城市土地利用图式航空照片, 结合实地勘察及其它辅助资料,定出每个方格的 主要职能倾向,打上相应的字母。这样可得到一 张城市地域职能总信息图。 (4)将总信息图分解,得出各单项地域职能信 息图,如居住职能信息图、工业职能信息图等。 (5)根据单项职能信息图上的字母密集情况, 勾画出均质地域的边界走向。然后结合市区地形 地物、行政区划、历史过程等具体情况加以修正, 画出各种职能的均质地域图。 (6)计算各均质地域的均质度和紧凑度。 划分均质地域对城市合理布局和旧城区改造 都具有指导意义。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所有上述模式都是平面的,忽
视了城市的垂直差异。
以易达性和付租能力来衡量,中心商业区的底层无疑
是城市最有吸引力和最易到达的地方,所以在中心商业区
的低层往往为付租能力最高的零售业所占用。其上层可能 为专业性服务业,再上层却不能排除用于住宅的可能。除 了酒店(商业住宅)外,其间尚有不少富人的豪华公寓。 在不少的欧洲城市里,富人往往不一定住在远离城市的市 郊,而喜欢住在商业区及其邻近地区。 如图10-14所示。
厂、批发商业及一些货仓的过渡地带,这一带也是新来移民居住地区;
3)第三带,是原来较大工厂的工人住宅区;4)第四带,是较富有的 中产阶级住宅区;5)最外围地带是富人居住区,散布着高级住宅, 密度低,房舍宽敞。由于他们需要驾车入市工作,故又称通勤人员住 宅区。

城市的地域结构与合理规划ppt课件下载

城市的地域结构与合理规划ppt课件下载
2009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城市的地域结构与合理规划
1、分清楚城市的地域形态和城市的布局形式; 2、了解城市功能区的概念,掌握各种功能区的基本特点; 3、了解城市功能分区结构的概念、特点,理解城市功能
分区的原因;
4、了解城市规划的含义目的和各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意义。
一、城市作用与形态
1.城市的作用
城市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
(5)综合环境需要、付租能力因素考虑,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沿L3线箭头指向 以此排序为 商业区 、 住宅区 、 工业区 。
四、城市的合理规划
城市规划概念: 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
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 依据。
城市规划意义: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
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有效 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有利 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 城市合理化发展。
典型例题: 读“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 ,回答:
1.该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呈狭长形,城市功能分区布局形式为( D )
A.集中紧凑式
B.多核心式
C.同心圆式
D.分散疏松式
形成: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在远 离市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一些 新的核心点,围绕这些核心点, 以同样强度发展起来,形成多 核心模式
特点:
多核心模式
总结:三种模式共同点 ①都以商业区为中心 ②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1)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交通的焦 点。 (2)批发业务主要分布在市中心 附近,既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又可接近市场。 (3)低级住宅区多在中心商务区 和中级住宅区附近布置,而中 级住宅区和高级住宅区,则向 城市的另一侧发展。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备精品:城市的地域结构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备精品:城市的地域结构

第十一单元城市的地域结构考纲解读1、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掌握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并学会分析优缺点。

2、城市功能分区(1)掌握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特点,形成及发展。

(2)掌握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3、城市的合理规划理解城市的合理规划和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城市的作用与形态作用类型: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城市等级与作用、数量、服务范围等级高(大城市):作用大,职能多,数量少、服务范围大等级低(小城市):作用小,职能少,数量多、服务范围小城市的地域形态条带式或放射状形式:沿主要交通干线发展而成特点:城市交通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优点: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组团式形式:受地形、河流等因素影响优点:分散生产、分散管理、环境污染小缺点:市政建设投资大,联系不方便集中式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服务设施和节省市政投资,设备的利用率高各部分组成部分分布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城市的地域形态工业区形成:工业企业之间靠拢布置带来集聚效益区位: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住宅区地位:是城市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化:质量分化: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之别位置分化:高级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形成:工业化前混杂、工业化后出现住宅区商业区地位:只占城市用地的一小部分,形态: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位置:主要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区位: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中心商务区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异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城市布局形式: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要有便利的交通。

在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等。

留有发展余地城市的合理规划城市总体布局方案比较一、单选题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例中序号代表不同类型的功能区,读图1回答1~2题1.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角度考虑,下列用地类型正确的是()A.①工业区②文教区③居住区④商业区⑤仓储区B.①工业区②商业区③仓储区④居住区⑤文教区C.①居住区②工业区③文教区④商业区⑤仓储区D.①商业区②仓储区③工业区④居住区⑤文教区图12.从影响该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距市中心远近对①功能区影响最大B.③功能区受社会因素影响,常形成不同级别的用地区域C.交通通达性对④功能区影响不大D.⑤功能区受行政因素影响最大读“某城市土地利用付租能力距离递减示意图”(图2),完成3~4题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交通便捷程度最好的是A.①B.②C.③D.④4.该处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A.商业区B.低级住宅区C.工业区D.文化区图2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第十一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第一节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一、均质性和均质地域(一)概念1.均质性: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2.均质地域: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如城市中的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等均是均质地域)。

(二)均质度均质度:就是地域均质性的量度,依据信息论的观点,其计算公式为:D=λ(1-H)其中:λ:系数; H:熵(是表示随机事件中不确定性的概念,是对事物无序性的量度) (三)均质地域的划分方法可以通过提取各区域主要职能的办法确定均质地域的边界,其具体做法是:①在城市建成区地图上划出方格网;②确定要提取的职能种类,并用字母表示;③确定出每个方格的主要职能倾向,标上字母,形成城市地域职能总信息图;④将总信息图分解,得出各单项地域职能信息图;⑤根据单顶职能信息图上的字母密集情况,勾画出均质地域的边界走向(要结合市区地形地物、行政区划、历史过程等具体情况加以修正),画出各种职能的均质地域图;⑥计算各均质地域的均质度和紧凑度。

二、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一)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1.同心环模式的组成①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的核心,包括商店、办公机构、银行、剧院、旅馆等。

其显著特点是:地价高,高层建筑、交通汇集量大。

②过渡地带:是围绕着CBD的,由住宅、小工厂、商店、仓库等组成,住宅较低级、破旧,甚至还分布着贫民窟,是新来移民的居住区,工厂多以轻工业为主。

③工人居住带:布局紧凑,条件不佳,供较大工厂工人居住的地带。

④居住带(中产阶级居住区):较为富裕和宽阔的郊区,因距离市中心较远,故有独立的购物中心。

⑤城市边缘通勤带:是一个高价的居住地域,也是城乡交错带,是供高阶层居住并驱车上班的地带,——也称“CBD有产阶层的郊外居住地”。

2.同心环模式的意义及其发展此理论的成功之处在于动态分析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一元结构城市的特点,为城市地域结构研究提出新的办法:①伯吉斯采用的是人文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即将生态学的研究思路引入到城市社区研究,认为人类活动的侵入(invasion)和更替(succession)形成人类的城市社区,表现在:人类活动的侵入引起了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而土地占有者的更迭又进一步引起了城市社区的更替。

备考高考地理高效学习方案 城市的地域结构(精品) 新人教版

备考高考地理高效学习方案 城市的地域结构(精品) 新人教版

备考2011高考地理高效学习方案城市的地域结构(精品)新人教版城市地域形态是指城市地域受地形、河流、主要交通线的影响而形成的城市总体上的外部形状或形态。

具体分析如下:特别提醒组团式与条带式或放射状的区别是一个易错点,两者有其形成的共同因素——地形、河流、交通,具有共同的特征,即都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多个生产生活区组合,从其形态上辨认比较容易。

组团式的几片生产和生活组合区之间不相连且有一定距离,而条带式和放射状虽然几片生产和生活组合区间有一定距离,但各片之间是相连的,因此抓住各自形态即能容易区分。

1.图解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地租高低的影响一般说来,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越高,具体情况列表比较如下:特别提醒城市中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度变化的图形表达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多种形式,汇总如下:(1)坐标图(2)立体图(3)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城市的两种布局形式:集中紧凑式、分散疏松式,列表对比如下:特别提醒(1)某工厂(钢铁厂、化工厂)从市区迁往郊区(外地)的原因为:①该工厂对当地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水污染);②该工厂占地面积广,占据了第三产业的位置,经济效益低,且与城市总体规划不适应(如北京的发展方向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上海为全国商业金融中心);③工业用地紧张,无发展余地,阻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市区地租高);④位于市中心,原料燃料输入及产品输出,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压力。

(部分题目还应答下面第⑤条)⑤该地区原料燃料水资源供应不足,工厂迁往外地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2)在筹备北京奥运的过程中,我们保护北京环境的措施为:①搞好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将污染严重的工业搬迁到郊外,重点发展耗能少、耗水少、污染小的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②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交通畅通;③扩大绿地面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④实施集中供暖,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轻大气环境污染;⑤对广大市民进行环保教育,教育公民自觉保护环境。

城市的地域结构--城市的合理规划PPT课件

城市的地域结构--城市的合理规划PPT课件
D
A
CD练习来自业1、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城市布局形式各有何特点?2、在协调城市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关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编辑本段市场需求市场份额形式经营管理企业经营 点子营销方案 市场调研 兰何水生武功市场策划营销策划广告策划产品策划房地产策划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欢迎下载收藏。
读“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左图),回答1--4题
1.该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呈狭长形,城市功能分区布局形式为( )A.集中紧凑式 B.多核心式 C.同心圆式 D.分散疏松式2.导致上述状况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形、河流 B.地形、气候 C.气候、河流 D.光照、地形3.若要在石化工业区和其他功能区之间设立防护带,则可以作为防护带的是( )A.铁路、滩地 B.两侧山地 C.滩地、黄河 D.黄河、铁路4.防护带内可以设置的部门有 ( )A.医院 B.运动场 C.疗养院 D.仓库
看课本P40图及P41表格完成:
结合三方案的比较,你认为选择哪个方案更为合适? 并说明理由。
(向西向北发展的方案3为衡水镇的规划发展方案。 因为方案3占用少些良田,对居住区污染也较少,远 期发展余地大;考虑到要充分保护有限的耕地, 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环境,以利于城市的 持续发展,确定方案3为规划发展方案。)
一、城市规划的含义和意义
二、城市的布局形式
1、城市布局形式的含义
城市布局形式是指城市用地布置的外部形态,即城市用地是集中布置还是分散布置,以及组合的形式和规模。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内各功能区的用地状况,故又称为城市功能区布局形式。
2、城市布局形式的种类
分为集中紧凑式与分散疏松式两类
城市布局形式主要是受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矿产等)的制约,但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一个城市的布局形式只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chapter11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chapter11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第十一章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第一节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一、均质性和均质地域
1、均质性和均质度
地域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 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均质性是动态的和相对的, 并非地域本身所固有的职能特征。均质度是衡量均质性 的相对程度。
均质度
D= λ( 1 – H )
式中:D:均质度, λ:系数,H:熵
5
具体程序是: (1) 在所要研究的市区地图上罩上大小相等的方格网。方格的面
积以0.1—0.3km2为宜。过大,提取的信息粗糙,失真现象严重;过小, 工作量浩繁,职能种类出现过多,容易淹没主要职能信息。
(2)确定要提取的职能种类,每种以一个字母表示。如居住 (R)、工业(K)、商业(C)等。
(3)根据大比例尺城市土地利用图式航空照片,结合实地勘察及 其它辅助资料,定出每个方格的主要职能倾向,打上相应的字母。这 样可得到一张城市地域职能总信息图。
斯科特(Scott)三大功能圈(1959)
零售业内圈:以百货店和女装店集中为特征; 零售业外圈:以杂品店、服务业等专业化较弱 的多种零售活动为主; 办公事务圈:
图11-12
CBD内部 结构中零 售业的空 间分布
单位用地面积租金
距PLVI的距离
杂货店
新加坡CBD
位于新加坡河南 岸,占地82公顷, 拥有全岛最密集 的写字楼群,面 积超过500万平 米,聚集大量的 金融保险业、房 地产和商务服务 行业的企业。
12
图 11 - 4
13
交通线的影响
图11-5
14
三、霍伊特的扇形模式(P277)
霍伊特(Homer Hoyt)认为,均质性平面的假设 太不现实,因而他于 1939年提出了扇形模式或楔 形模式 1939年提出。保留了同心环模式的经济地 租机制,加上了放射状运输线路的影响,使城市 向外扩展的方向呈不规则式。轻工业和批发商业 对运输路线的附加易达性最为敏感,呈楔形。贫 民住宅区与中产阶级和富人区自成一区,不混杂。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3.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模式
1903年赫德(R. M. Hued)发表了《城市土地价值原理》 一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土地价值,认为:城市土地价值的 高低取决于土地的区位条件,即交通通达性决定了土地价 值。黑格(R. M. Haig)进一步指出,城市地租是该地交通通
达性或交通成本节约的函数。
1949年拉特克利夫(R.V. Ratcliff)依据地租理论提出:
1.中心商务高度指数(CBHI)
2.中心商务强度指数(CBII)
墨菲和万斯将CBHI>1,CBII>50%的地区定义
为CBD,将符合上述条件的街区圈在一起,就确定 了CBD的范围。
墨菲和万斯对CBD界定的概念示意图
但各国学者对CBD范围的划分有不同的看法,1959年
戴维斯(Davies)提出了CBD的“核心—外围”结构理论, 认为墨菲和万斯定义的CBD范围过大,他将CBHI>4, CBII>80%的地区称为CBD的“硬核”——真正具有实力 的CBD,该区是白天人流量最大的集结区,主要集中了①
CBD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
1972年戴维斯采用一般便捷性、干线(交通干线)便
捷性、特殊便捷性来解释CBD的内部结构分异。
戴维斯提出的CBD中零售业布局模式(顺序从左至右)
它国家的现实性,不一定适用,需要修改。
英国学者曼(Manna)提出了一个典型的英国中等城市的 模式。该模式是伯吉斯和霍伊特的模式进行综合,考虑到 英国位于西风带的实际,认为:高级住宅区多位于城市的 西部,工业区和贫民住宅多位于城市的东部。
曼 的 英 国 工 业 城 市 模 式
麦基(Mcgee)则将三模式在殖民地和发展中国家城市 的应用中,提出了修正。由于这些国家存在着二元经济 结构,所以麦基模式中有两组不同的商业中心,一种是 西式商业中心,以从事国际贸易,出售高档进口货物为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备精品:城市的地域结构 精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备精品:城市的地域结构 精

第十一单元 城市的地域结构1、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掌握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并学会分析优缺点。

2、城市功能分区(1)掌握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特点,形成及发展。

(2)掌握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 3、城市的合理规划理解城市的合理规划和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城市的作用与形态作用类型: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管理中心 服务中心 经济增长中心城市等级与作用、 数量、服务范围 的关系等级高(大城市):作用大,职能多,数量少、服务范围大等级低(小城市):作用小,职能少,数量多、服务范围小城 市 的 地 域 形 态条带式或放射状 形式:沿主要交通干线发展而成特点:城市交通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优点: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组团式形式:受地形、河流等因素影响优点:分散生产、分散管理、环境污染小 缺点:市政建设投资大,联系不方便集中式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服务设施和节省市政投资,设备的利用率高 方便居民生活、行政领导和管理 各部分组成部分分布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城市的地域形态工业区形成:工业企业之间靠拢布置带来集聚效益区位: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住宅区地位:是城市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化:质量分化: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之别位置分化:高级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形成:工业化前混杂、工业化后出现住宅区商业区地位:只占城市用地的一小部分,形态: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位置:主要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区位: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中心商务区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异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城市布局形式: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要有便利的交通。

在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等。

留有发展余地城市的合理规划城市总体布局方案比较一、单选题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例中序号代表不同类型的功能区,读图1回答1~2题1.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角度考虑,下列用地类型正确的是()A.①工业区②文教区③居住区④商业区⑤仓储区B.①工业区②商业区③仓储区④居住区⑤文教区C.①居住区②工业区③文教区④商业区⑤仓储区D.①商业区②仓储区③工业区④居住区⑤文教区图12.从影响该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距市中心远近对①功能区影响最大B.③功能区受社会因素影响,常形成不同级别的用地区域C.交通通达性对④功能区影响不大D.⑤功能区受行政因素影响最大读“某城市土地利用付租能力距离递减示意图”(图2),完成3~4题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交通便捷程度最好的是A.①B.②C.③D.④4.该处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A.商业区B.低级住宅区C.工业区D.文化区图2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

第十一章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讲解

第十一章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讲解

集聚成片,一个 城市有一个或多 个
商业区
上海南京路
北京的西单、重庆的解放碑、 武汉的江汉路、广州的北京路、 深圳的东门
“首批中国著名商业街” ▲▲▲北京王府井王府井 ▲▲▲上海南京路 ▲▲▲南京新街口 ▲▲▲苏州观前街 ▲▲▲大连天津街 ▲▲▲乌鲁木齐中山路 ▲▲▲天津和平路 ▲▲▲沈阳中街 ▲▲▲长沙黄兴南路 ▲▲▲芜湖中山路
私人汽车与道路的发展,使离市中心的距离 的影响被快速交通所减弱,因而出现扇形地 域结构。
4.理论缺陷
伯吉斯、霍伊特等的城市内部结构模 式均为单中心,而忽略了重工业对城 市内部结构的影响和市郊住宅区的出 现等。
四、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
哈里斯和厄尔曼在1945年提出较为精 细的多核心模式。模式假设城市内部 结构除主要经济胞体(Economic Cells)——即中心商业区(CBD)外, 尚有次要经济胞体散布在整个体系内。
城市地域结构的代表性模式
扇型模式
同心圆模式
多核心模式
二、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
1.理论要点:城市中心是商业会聚之地,后来以零 售和服务为主的商业中心区向外膨胀,市民也向外 迁移。环绕商业中心的外围是早期建造的旧房子, 其中一部分被零售商业所侵占,一部分为低级住宅、 小型工厂、批发商业及一些货仓的过渡地带,这一 带也是新来移民居住地区。再外围的第三带,是原 来较大工厂的工人住宅区。再向外第四带是较富有 的中产阶级住宅区。最外围地带是富人居住区,散 布着高级住宅,密度低,房舍宽敞。由于他们需要 驾车入市工作,故又称通勤人员住宅区(Commuter Zone)。
一、均质性和均质地域
2.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 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 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城市中成片的工厂区、住宅区、商业 区、文教区,都是均质性能造就出来 的均质地域。

一、城市地域结构(精)

一、城市地域结构(精)

一、城市地域结构(一)我国城市地域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 11·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

分形理论是美国学者曼德尔布罗特(B.B.Mandelbrot)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

通过分维分析,可以揭示系统的演化。

城市群是特定地域范围内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社会经济联系密切的城市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无标度特征,因此,在城市群空间分布具有分形性质。

城市群之所以形成,就在于其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通过不同形式、速度、流向、流量的“空间流”,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时时刻刻地发生发展着,而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分维特征。

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城市间的职能分工,相互作用力越大,城市间的分工越明显。

就分维值而言,沪宁杭、京津唐、辽宁中南部等城市群高于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等城市群,表明前者城市间分工更明显,城市间空间流交换更强烈。

城市群区由于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强度的差异,导致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地域结构紧致与松散的差别。

沪宁杭城市群分维值最大,地域结构最紧致;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城市群分维值最小,地域结构最松散;京津唐、辽宁中南部城市群则介于二者之间。

沪宁杭、京津唐、辽宁中南部等城市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分维,因为按照分维的定义,其数值应大于分形体的拓扑维数而小于嵌入空间的维数,城市群空间的分维值应小于2。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这三大城市群区的各城市历史基础好,改革开放后,上海、北京、沈阳等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强化,其“阴影”效应对城市群区的城市产生了相对较强的“抑制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城市间相互作用的加强,新城市的孕育将会降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分维值,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群的空间结构。

2·城市群地域结构形成过程的“二次极化”特征。

城市群在形成过程中,核心城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极化阶段以后,城市群区的地域结构的演化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