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临床脑电图基础
脑电图基础知识和判读培训课件

21
正常成人睡眠期脑电图
➢ 1期睡眠(思睡期) α波逐渐解体,慢波渐增多,
双侧顶部出现顶尖波。
3/10/2021
脑电图基础知识和判读
22
3/10/2021
脑电图基础知识和判读
23
3/10/2021
脑电图基础知识和判读
24
➢ 2期睡眠(浅睡期)
睡眠纺锤波(14Hz左右)与K复合波显 著,可见低幅θ波、δ波。
10Hz左右,波幅50μV左右的α波连续在 枕部优势出现,其中常混有波幅10~20μV的 快波。
8Hz左右时称为慢α活动。
3/10/2021
脑电图基础知识和判读
15
➢ 多数情况,α波及快波在左右大脑 半球的相同部位大体左右对称。
一般枕区α波有左右波幅差时,多 为右侧波幅高,正常情况下两侧波幅差 不超过20%。
71
出汗所致的伪差
基线缓慢漂移;多见于额、颞部 等易出汗的部位。
3/10/2021
脑电图基础知识和判读
72
临床常用检查方法
• 普通脑电图(无纸或走纸) • 动态脑电图(Holter) • 录像脑电图(Video-EEG)
3/10/2021
脑电图基础知识和判读
73
动态脑电图(Holter)
将脑电信号记录于随身携带的磁带记录盒或微 型数字磁盘,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 ,而后重放分析。
➢ 优点:观察到的是自然活动及自然睡眠状态的 长时间记录,对于发作性异常的捕捉有意义。
➢ 缺点:在脑电图有变化时看不到当时患者的行 为或病情变化伪差较多是其缺点。
3/10/2021
脑电图基础知识和判读
74
录像脑电监测(Video-EEG,
临床脑电图基础课件

干扰因素:肌肉活动、眼动、 呼吸、心电图等
处理方法:使用屏蔽技术, 如屏蔽线、屏蔽罩等
干扰因素:电极接触不良、 导联错误等
处理方法:检查电极接触情 况,正确连接导联,确保信
号质量
Part Four
α波:频率8-13Hz,主要 出现在清醒、安静状态下
癫痫发作间歇期的脑电图特征:癫痫发作间歇期,脑电图可能正常或出现一些非特异性 的异常波形。
添加标题
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作用: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癫痫的 类型、病因和预后。
添加标题
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局限性:脑电图不能诊断所有的癫痫,有些癫痫患者在发作间歇 期脑电图可能正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癫痫诊断和治疗
添加标题
脑损伤和脑功能障碍诊断
添加标题
认知功能障碍诊断和治疗
添加标题
脑电图监测在麻醉和手术中 的应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睡眠障碍诊断和治疗
添加标题
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
添加标题
药物治疗效果评估
Part Three
电极类型:根据脑电图记录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极类型 电极位置:根据脑电图记录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极位置 电极数量:根据脑电图记录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极数量 电极连接:将电极与脑电图记录设备正确连接
熟悉脑电图基础知识,包括 脑电图波形、频率、振幅等
定期参加培训和研讨会,了 解脑电图领域的最新进展和
研究成果
积累临床经验,提高对脑电 图结果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和合 作,提高对患者病情的了解
和诊断准确性
汇报人:
额叶、顶叶、枕叶脑电图波 形对称
临床脑电图基本技术标准

临床脑电图基本技术标准正文以下推荐的临床脑电图基本技术标准是各种不同情况下临床脑电图技术操作的基础。
本指南系列的以后各部分,包括儿童脑电图记录、视频脑电图监测(Video EEG,VEEG)、癫痫外科和癫痫监测单元的VEEG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和新生儿的床旁VEEG监测,首先均应符合以下技术操作的基本标准,除非有特殊要求。
1、临床脑电图检查的设备和环境要求1.1脑电图仪现在均使用数字化脑电图仪,仪器各项指标应符合国际标准并通过国内上市标准。
考虑到常规10-20系统需要19~21个记录电极,以及额外的脑电记录电极(如下颞区电极)、心电图、肌电图、眼动图等多导生理记录的需要,常规头皮脑电图使用的仪器至少需要32个或更多通道的放大器。
10-10电极系统和颅内脑电记录需要128通道或更多通道的放大器。
放大器的主要参数要求见表1-1。
1.2电极1.2.1头皮脑电图电极推荐使用银-氯化银或不锈钢材质的盘状电极,以导电膏、医用胶纸和弹力帽固定。
仅在成人短时间清醒期记录可使用桥式电极。
颅内脑电图一般使用不锈钢电极。
银电极因有组织毒性,不适用于颅内电极记录。
如同时需要进行磁共振检查,需要使用无磁性的铂铱电极。
实践证明增加下颞区表面电极记录与深部蝶骨电极记录效果相似,且可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因此目前针刺蝶骨电极的应用趋于减少。
头皮针电极仅在昏迷或脑死亡患者非常紧急且非常必要进行脑电图记录时可短时应用,其他情况下均不推荐应用。
电极须保持清洁,对疑诊或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克雅氏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患者,记录后应对电极进行有效消毒,或选择一次性电极,以避免医源性感染。
1.2.2多导生理记录电极多导生理记录的电极(传感器)及默认参数设置见表1-2,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1.3闪光刺激器用于头皮脑电图记录的设备均应配备闪光刺激器,具体要求见指南二。
1.4检查环境和电路系统脑电图室应尽量远离影像科、理疗科、电梯间等有大功率电源干扰的环境,否则需要做特殊屏蔽。
脑电图基础知识

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癫痫诊断与治疗
脑电图是癫痫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癫痫的类型、病灶位置等,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意识障碍评估
脑电图可以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对于昏迷、植物状态等意识障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脑电图可以检测到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相关的脑波活动,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α节律
β节律
γ节律
β节律是脑电图的另一种波形,频率为14-30Hz,通常在大脑皮层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出现。
γ节律频率为30-100Hz,与大脑的高级功能如认知、记忆等有关。
03
脑电图的节律和波形
02
01
1
脑电图的各区段
2
3
清醒状态下脑电图主要表现为α节律和β节律,偶尔可见少量δ波和θ波。
觉醒脑电图
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辅助诊断
脑电图可以监测精神疾病治疗过程中的脑波变化,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治疗效果评估
在精神医学中的应用
脑电图的干扰和解读
04
远离电磁波、金属等干扰源,采用屏蔽室、滤波器等设备减小干扰。
常见干扰及排除
电磁干扰
清除面部和四肢的静电,避免肌肉活动,使用电极膏减少干扰。
新的技术进步
脑电图信号的解读
未来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脑电图信号的解读,理解大脑活动的内在机制。
临床应用拓展
脑电图在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等临床领域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相脑机接口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实现人与机器的直接交互。
脑机接口
脑电图信号在模式识别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身份识别、情绪识别等。
肌肉电活动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课件

脑电图的发展趋势
脑电图的新技术
脑电图成像技术:通过脑电图成像技 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脑电波的变化, 提高诊断准确性。
脑电图分析技术:通过脑电图分析技 术,可以更准确地分析脑电波的变化, 提高诊断准确性。
脑电图监测技术:通过脑电图监测技 术,可以实时监测脑电波的变化,提 高诊断准确性。
脑电图治疗技术:通过脑电图治疗技 术,可以治疗脑电波异常,提高治疗 效果。
演讲人
脑电图基础知 识及判读课件
2023-12-12
目录
01. 脑电图基础知识 02. 脑电图的判读 03. 脑电图的临床应用 04. 脑电图的发展趋势
脑电图基础知识
脑电图的原理
脑电图是通过记录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电活动来反映大脑 功能的一种技术
脑电图记录的是脑电波的变化,包括α波、β波、θ波和δ 波等
形
脑电图异常:脑功 能障碍的表现,表 现为不规则、快速、
高幅的波形
脑电图的判读技巧
01
观察波形:观 察脑电图的波 形,了解其特 征和变化规律
02
03
04
识别异常波形: 识别脑电图中 的异常波形, 如癫痫波、睡 眠波等
结合临床症状: 结合患者的临 床症状,如头 痛、头晕、失 眠等,进行综 合分析
参考其他检查 结果:参考其 他检查结果, 如CT、MRI等, 进行综合分析
脑电图的原理是利用电极将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电活动转化 为电信号,然后通过放大器放大,最后在显示器上显示
脑电图的应用包括癫痫、脑肿瘤、脑外伤、脑卒中等疾 病的诊断和治疗
脑电图的分类
常规脑电图:记录 1 大脑的电活动,用 于诊断癫痫等疾病
动态脑电图:长时 2 间记录大脑的电活 动,用于监测癫痫 发作等
《脑电图基础知识》课件

脑电图的原理
大脑中的神经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这些信 号会产生微弱的电流。
脑电图通过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收集这些微弱的电 流,并将其转化为可观察的图形。
脑电图的波形和频率可以反映大脑的不同状态和功 能。
脑电图的应用
01
02
03
04
癫痫诊断
脑电图是癫痫诊断的重要手段 ,有助于发现异常的脑电波活 动。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质量、数量或时序上出现异常的疾病,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 综合症等。脑电图可以检测到睡眠障碍患者的脑电波异常,帮助医生确诊病因和 制定治疗方案。
通过脑电图监测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结构、睡眠周期和睡眠深度等指标,医生可 以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电图在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 应用于认知过程、情绪调节、 学习与记忆等领域,有助于深 入了解大脑的认知机制。
对未来脑电图发展的展望
02
01
0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脑电图技术将更加精准和便捷 ,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和科研领域。
脑电图与其他神经影像学技术的结合将有助于更全面 地揭示大脑的功能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脑电图是诊断 癫痫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脑电图可以检测到癫痫发作时脑 电活动的异常变化,帮助医生确诊癫痫的类型和病灶位置。
在治疗癫痫时,脑电图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医生可以根据脑 电图的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药物种类、剂量和服用 时间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脑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脑电图简介 • 脑电图的记录与解读 • 脑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 脑电图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 结论
01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正常成人脑电图
成人正常脑电图的判定
• 正常成人在觉醒、安静闭目时,由α波和快波构成,有少量 θ波散在出现,不出现明显的θ波和δ波。 • α波连续在枕部优势出现 • 波幅两侧对称,可有轻度的波幅差,多数为非优势半球侧较 高,但不应超过20%,在枕部不超过50% • 波幅不应过高,α波平均波幅小于100微伏,β波小于50微 伏 • 在睁闭眼、精神活动及感受到刺激时,α波应有正常的反应 • 睡眠时脑波应左右对称。无异常电活动 • 无发作波:不论在觉醒和睡眠,均不应有棘波、棘慢综合波 等异常波形。
2.肌电伪差
常见的肌电伪差来源包括咀嚼、 吞咽、额肌活动、面部肌肉痉挛或 震颤。
•
肌电伪差
肌电伪差(1)
咀嚼所致伪差(1)
•
动作伪差:描图中患儿抽泣,脑电图呈现类似癫痫样放电的尖样波。技术员对于记录同时动 作的描述能够帮助鉴别。
3.电极质量不佳及与头皮接触 不良所致的伪差
电极完全或将要离断 头皮部脱脂不完全,致电极的电 阻增高。
参考电极:一般使用耳垂、鼻尖和乳突部 等相对零电位点的电极作为。
地电极:一般放置在前额正中或颅顶,另一端 接入仪器头盒的接地(ground或G)端口。
EEG临床意义
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技术及临床意义
CT,MRI DSA MRA,MRV CTA SPECT PET EEG MEG EPs EMG 反映脑和脊髓形态 反映脑脊髓的血管形态 反映局部脑血流灌注 脑代谢 脑功能 周围神经和肌肉病
NREM睡眠Ⅱ期(浅睡期):顶尖波逐渐减少主要标志是出现 14Hz左右(12.5-15.5)的睡眠纺锤。此期还可出现比较多的K综合波。
• •
正常成人睡眠图(2期NREM) 可以见到中央、顶部为著的顶部尖波、K综合波以及14—16Hz的睡眠纺锤,双侧同步对称。
脑电图基本知识 ppt课件

ppt课件
55
ppt课件
56
ppt课件
57
ppt课件
58
ppt课件
59
ppt课件
60
脑电图基本知识
基本波波幅异常: 波幅异常增高 波幅异常降低 基本波波型异常:
ppt课件
61
脑电图基本知识
出现病理波. 棘波 20-80ms 100μv
阳性棘波 阴性棘波 双相棘波 三相棘波
诱发时原有异常波消失,诱发试验停止后原有异常
波又出现 在正常阈值以下的刺激即出现临床发作
ppt课件 70
脑电图基本知识
异常EEG的形式
阵发性异常 节律性阵发异常 非节律性阵发异常 持续性异常
ppt课件
71
ppt课件
72
ppt课件
73
ppt课件
74
ppt课件
75
ppt课件
脑电图基本知识
ppt课件
1
脑电图基本知识
脑电图概述
脑电图描记术 脑电图的基本成分: 时间 波幅 位相
ppt课件
2
ppt课件
3
脑电图基本知识
周期和频率
周期( period ) : 一个单一形态的正弦波从一个波底
(波顶)到下一个波底(波顶)所需要的 时间称 之为周期,通常用毫秒(ms)表示。 频率(frequency):同一周期的脑波在一秒内所出 现的次数称之为频率,以次/秒(c/sec)表示。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脑电图基本知识
六. 调节和调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范围脑电图
边缘状态脑电图
异常脑电图
基本波异常 出现病理波 诱发反应异常
广泛轻度异常脑电图
α波不规则、不稳定,调节不佳,调幅不良 或较正常有弱化现象。
α波波幅较正常增高,成人大于100微伏, 小儿大于150微伏。
β波明显增多,尤其是额区或各区出现高波 幅或波幅高于α波者。
6-7次/秒之θ活动出现于额顶区。
α波不对称,两侧对称部位的波幅差在 20%以上,枕区波幅差在50%以上。
成人过度换气时出现ຫໍສະໝຸດ 等波幅θ反应。广泛中度异常脑电图
基本频率减慢,成为7-8次/秒之慢化α 节律,甚至α波完全消失,被4-7次/秒 之θ节律所替代。
有3次/秒左右的中等波幅以下的δ波混 入或成串地出现,并构成δ节律。
·有单个孤立性的特殊病理波,如棘波、 尖波或综合波的出现。
临床脑电图基础
脑电图
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相伴随而产生 的电活动变化,利用一定的手段把 这些活动记录下来即为脑电图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
频率 波幅 波形 时相 分布 出现方式
脑电图的影响因素
个体差异 年龄因素 精神活动 意识状态 生理条件 药物:安定类药,抗抑郁药,抗癫痫
药,催眠药,麻醉剂
增加异常检出率
延长记录时间 各种诱发试验 特殊电极记录
脑电图的诱发试验
睁闭眼 过度换气 闪光刺激 睡眠诱发 声音刺激 药物诱发
睁闭眼试验
α波衰减 左右差 异常波明显 癫痫样波的诱发 觉醒期和思睡期的鉴别
过度换气诱发试验
背景脑电的反应(慢波化) 非对称性或局灶性慢波的增强及诱发 爆发性异常波的增强及诱发 癫痫发作的诱发 过度换气终止后反应的持续时间
过渡换气时出现高波幅δ活动。
广泛重度异常脑电图
基本节律呈高度慢波化,一般以δ波为其主调节律, θ波尚存, α波基本消失,偶尔在波上重叠有α波或 β波。
脑波频率及波幅极度波动,呈完全失律性脑电 图。。
特殊发作波成分自发地或在诱发的条件下呈长程 出现,或反复发作,或构成某一特定类型。
呈病理性电静息状态,表现为平坦的脑电图。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5
闪光刺激诱发试验
背景脑电的反应性 光驱动反应:同频,倍数频率,分数频率 不对称反应 爆发性异常波的增强及诱发:光阵发反应,
光惊厥反应 癫痫发作的诱发 光敏性肌阵挛:光肌源性反应,光肌阵挛反应
睡眠诱发试验
自然睡眠法,药物诱导睡眠法 顶尖波和纺锤波的出现形式,是否
对称和同步 爆发性异常波的增强及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