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手指》教学设计(2课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教学设计 (2)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教学设计 (2)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教学设计 (2)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22 手指》的内容,抓住主旨,领会作者的用意。

2.能够通过对比分析,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3.能够通过朗读练习,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语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主旨。

2.分析课文中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感悟。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22 手指》中含蓄的内涵。

2.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感情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本《22 手指》、黑板、粉笔。

2.录音机、录音带。

3.朗读练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热情互动,导入课文内容,让学生尝试猜测主题。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大意,解释生词。

3.学生小组合作,分享对课文的个人理解和感悟。

4.老师组织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与看法。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分析课文中的对比描写,帮助学生感受作者情感变化。

3.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训练,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4.师生共同总结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感情表达。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开展相关作文活动,写一写自己亲人的故事,展示对家庭的独特感悟。

2.提倡学生多读一些优秀散文,培养对生活的细腻感悟和文学鉴赏能力。

七、课堂作业1.撰写课后读书笔记,记录自己对《22 手指》的理解和感悟。

2.准备一段朗读练习,展示在课堂上。

以上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教学设计(2),希朓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2手指》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通过对十个手指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每个手指都有其独特的外貌和特点,同时也象征着人的十个方面的品质和性格。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充满了幽默和智慧。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他们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手指,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手指,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每个手指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教学PPT,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学生准备自己的手指,用于观察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手指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指,并提问:“你们观察过自己的手指吗?你们发现手指之间有什么特点和不同吗?”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跟随课文描述,观察和思考手指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第二课时《手指》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第二课时《手指》教案(定稿)

《手指》,看看这漫画家写出来的文字是否也别有一番趣味。
教学过程
一、 赏玩漫画式语言
(一) 食指
1.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留心(板书),哪个词语让你感
觉最有趣(板书),印象最深刻?把词语圈出来。
2.再次默读第三自然段,把词语放到句段中去,边读边思考(板书),这个词
语有趣在哪里?简单批注(板书)你的感受。
秽物、毒物、烈物刀伤、烫伤、轧伤、咬伤 打电话、扳机枪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 交流:连用一串词语列举,表达简练(板书)又丰富。 把这么多词语放进句子,作者用了什么标点符号把这些句子串联起来? 交流:分号,句式整齐又富于变化 5.指导朗读,读出畅快淋漓的节奏感,读出充满活力的趣味性。 6.小结:抓词语,读句子,做批注,说感受,甚至还关注到小小的标点符号, 一个能冒险、够机敏的食指跃然纸上。其他四指也是各有各的特点,作者又是怎样 风趣幽默地表现出来的呢?
(重点、难点) 的想法”是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前者关乎阅读,后者迁移表达;再结合本课课
后练习第 2 题及小练笔的要求,确定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感受文章风趣简练的漫画式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1.品味赏玩文字,感受文章风趣简练的漫画式语言风格;
教学目标 2.说说由五根手指联想到了生活中哪些人,体会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3.交流
预设: ①“窈窕”——“强硬”
窈窕本义形容女子容貌身形美好,这里用来形容其他三指,形象有趣。 食指“强硬”的曲线和其他三指形成对比,特点鲜明突出。 ②“冒险”
冒什么险?(接触秽物、毒物、烈物,消受刀伤、烫伤、轧伤、咬伤) “消受”是享用、受用之意,享受的是危险,幽默风趣 还会冒什么险?(夹伤、割伤、戳伤……) ③“机敏”:机警灵敏 精细复杂:打电话、扳机枪、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 躲避危险 4.出示词串,指 4 名学生读词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手指的结构和作用,学习手指的名称。

2.能力目标:能够用正确的手指指向物体或做动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手指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手指的名称。

2.能够用正确的手指指向物体。

三、教学难点1.区分各个手指的名称。

2.摆动小手指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手指结构和名称的图片。

2.实物:分别代表手指的小模型。

3.视频:展示不同手指指向物体的动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手指的结构和名称的图片,带领学生讨论手指的作用。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指,询问他们知道手指的名称吗?2. 学习•教师介绍手指的名称,比如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指指向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加深学习印象。

3. 实践•发放手指的小模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模仿摆动手指的动作。

•观看视频,学习不同手指指向物体的正确方式。

4. 拓展•让学生分组,自由发挥,设计一些小游戏,测试手指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5. 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强调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1.完成手指的名称练习册。

2.自我感觉每个手指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手指的命名不够清晰,下一节课需要加强手指名称的复习和巩固。

以上是本节课《手指》的教案内容,希會对你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22 手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22 手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2手指》一、教学目标1.了解《22手指》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对于神秘、奇妙、趣味性的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认真细致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22手指》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掌握重要人物形象。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比喻、象征手法,提升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22手指》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

2.PPT或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辅助工具。

3.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故事情节相关的讨论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于神秘故事的好奇心。

2. 预习导学•请学生先通读课文,思考阅读时可能遇到的生词或难句,提前做好课前思考准备。

3. 感悟故事•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知故事背景和情节。

•以小组形式讨论,分享自己对于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4. 拓展思维•辅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寓意。

5.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和内涵,提炼出关键信息,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文后的习题,巩固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及运用。

2.撰写读后感,表达对于《22手指》的理解和感悟,可结合个人经历进行联想。

六、评价方式•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及个人表现,综合评价学生对于《22手指》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根据课堂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八、延伸阅读•提供相关的文学作品或神秘探险类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2手指》的详织内容,希望能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设计一:22.手指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4.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2.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手指长在每个人的手上,时时看到,常常用到,不过也许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它们。

我国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以手指为对象,写出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

他眼中的手指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桌互读、互查课文朗读情况,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漏字,不错字。

(2)做到流利:自然停顿,朗读通畅,不回读。

(3)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教师检查。

(指名读)重点指导“弦”“轧”“薄”“憎”“窈窕”等字词的读音。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口头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2)引导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找出分别对应的文章所在段落,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4.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5.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明确: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6.本文的整体结构是什么?(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三、指导写字1.师出示会写字,生观察规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2 手指》(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2 手指》(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2 手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2手指》是一篇描写手指的散文,通过作者对十个手指的描述,展现了每个手指的独特之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对手指的观察和思考。

本篇文章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散文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对手指有着直观的认识,但可能没有深入思考过手指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手指,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手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手指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手指的热爱,培养他们珍惜自己的身体的特点。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体会作者对手指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手指的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手指,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方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2.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

3.手指模型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手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手指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手指,激发他们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跟读。

跟读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对手指的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手指的描述,培养学生对手指的想象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2.学会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词语。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词语。

•难点:运用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对话。

三、教学准备1.课文《手指》的课件或纸质版。

2.黑板、彩色粉笔、笔记本等教学用具。

3.单词卡片和图片卡片。

4.学生课前准备好的课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标题《手指》,呈现本课的主题。

2. 导入新课(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引入课文内容,让学生猜测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集体朗读(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每段朗读完毕后进行解释词语含义,确保学生理解。

•学生合作朗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理解课文(15分钟)•开展讨论,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加深印象。

5. 学习重点词语(10分钟)•教师板书重点词语,解释词义,学生跟读并记忆。

•练习使用重点词语进行造句,巩固词语运用。

6. 情景对话(2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对话练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老师指导学生在对话中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引导活动讨论和分享。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五、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回家复习课文,准备朗读。

2.背诵本节课的重点词语及造句。

3.准备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以便下节课分享和讨论。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上课活动,学生提高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并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做得还不够,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的引导和训练。

以上是本节《手指》第二课时的集体备课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集体备课教案(第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集体备课教案(第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集体备课教案(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发音和意义。

2.能够通过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的意义。

2.朗读课文,熟悉语音语调。

三、教学难点1.理解比喻的含义。

2.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1.课文《手指》的复印件。

2.生字词的卡片或图片。

3.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1. 预习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引言引导学生思考手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出本课的主题。

2. 教学呈现1.理解课文:带领学生读一遍课文,解释生字词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以及比喻的含义。

3.朗读练习: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 课堂练习1.词语填空: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填写生字词。

2.造句练习: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加深记忆和理解。

3.角色表演: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课堂拓展组织学生参与有趣的语言游戏或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5. 课堂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习成果,确认学习效果。

六、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

七、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希望学生在本节课中取得进步,提高语文水平。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手指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手指部编版

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2 手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了解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认识手指的名称。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2) 学会用正确的顺序和结构描述手指的形态和功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手指奥秘的欲望。

(2) 培养学生关爱自己的身体,珍视每一个器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课文《手指》主要介绍了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

课文从观察手指的形态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手指的长度、粗细、形状等方面的特点。

然后,课文介绍了手指的功能,包括抓握、书写、打字等方面的作用。

课文还提到了手指的保健知识,提醒学生注意保护手指健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本课生字词。

难点:描述手指的形态和功能;理解手指的保健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然后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3. 实践环节(1) 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指,描述手指的形态和功能。

(2)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察心得。

4. 巩固知识(1)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

(2) 学生进行写字练习,注意手指的正确姿势。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手指形态:长度、粗细、形状功能:抓握、书写、打字等保健:注意手指健康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生字词。

2. 观察自己的手指,描述手指的形态和功能,写在练习本上。

3. 思考如何保护手指健康,写下自己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集体备课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集体备课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集体备课教案(含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名著《手指》的情节和主题。

2.掌握《手指》中生词和词语的意思。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和写作。

4.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批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熟悉《手指》的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掌握生词和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3.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话题:“手指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2. 学习文本(20分钟)•听读课文《手指》,理解主要情节。

•解释生词和生词短语,确保学生理解。

•分析文章结构,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3. 讨论和小组活动(15分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变化等,并进行总结。

•小组展示自己的分析,交流学习。

4. 语言运用(10分钟)•操练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 写作训练(20分钟)•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手指”的作文。

•注重学生的写作结构和逻辑性,提高写作能力。

3. 朗读和评析(15分钟)•学生进行朗读课文或自己的作文,进行评析和互相指导。

4. 总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重点。

•布置作业:写作内容延伸,可以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手指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为教学内容,通过深入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情节和主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写作训练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教案旨在通过文学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之处,并用心体会和感悟文学作品带来的启示和感动。

2024年【统编教案】五下22课《手指》教学设计

2024年【统编教案】五下22课《手指》教学设计

2024年【统编教案】五下22课《手指》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人体的奥秘”第一节“认识我们的身体”,重点学习手指的结构和功能。

详细内容涉及手指的骨骼、肌肉、神经分布,以及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手指的构造,掌握手指各部分名称及功能,培养学生对手指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对身体奥秘的探索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手指的构造、功能及日常保护。

难点:手指各部分名称及作用,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指模型、教学PPT、实物投影仪。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手指模型,引发学生对手指奥秘的探究兴趣。

2. 新知学习:(1)观察手指模型,了解手指的基本构造。

(2)结合教材,学习手指的骨骼、肌肉、神经分布。

3. 实践操作:(1)学生动手制作手指模型,加深对手指构造的理解。

(2)进行手指游戏,体验手指的灵活性和重要性。

4. 例题讲解:讲解手指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完成教材课后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手指的构造骨骼肌肉神经2. 手指的功能抓握感知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手指的构造及功能。

(2)举例说明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答案:(1)手指的构造包括骨骼、肌肉和神经。

功能有抓握、感知和表达。

(2)例如:使用筷子、写字、绘画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使学生掌握了手指的构造和功能,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积极参与。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教案(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详细介绍了手指的形状、功能和姿态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通过观察手指的细微之处,引发读者对人类身体的奇妙和手指的灵活性的思考。

课文语言幽默,富有童趣,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文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说明文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理解课文中的幽默语言和细致观察方面还需加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手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手指的灵活性和人体奥秘的探究欲望尚未被充分激发。

此外,学生对于说明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尚需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形状、功能和姿态等方面的知识;学会课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身体的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身体、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形状、功能和姿态等方面的知识;学会课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幽默语言和细致观察,以及对人体奥秘的思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课文的幽默和生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课文朗读音频:为学生提供课文朗读的音频,以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教案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教案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22 手指》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小时候与手指相关的趣事,引发出对手指的深入思考,从而告诉我们手指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课文语言幽默风趣,富有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课文中的生词和语言表达方式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幽默风趣的课文更容易产生兴趣。

但是,学生对于手指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可能还没有深入的认识,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教学活动进行锻炼和提升。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3.学会生词和语言表达方式,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语言表达方式的掌握。

2.对手指多样性和重要性的理解。

3.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思维能力。

3.观察教学法:通过观察手指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与手指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3.生词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与手指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手指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感受课文的语言风格。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注意模仿发音和语调。

老师适时纠正发音,巩固生词。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提问,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5.拓展(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手指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并展示讨论结果。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教案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一篇描写人类手指特点和功能的科普文章。

文章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有趣的例子,向读者介绍了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形态、特点和作用。

文章语言幽默,引人入胜,既能帮助学生了解手指的科普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科普文章也有一定的接触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和复杂句子可能还理解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手指的形态、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的科普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手指的形态、特点和作用。

2.难点:一些专业术语和复杂句子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写作法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写作练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准备相关的科普资料和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手指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手指有哪些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实物展示,呈现手指的形态、特点和作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手指的相关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对手指的理解,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或写作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课文中所介绍的手指特点和作用,还有哪些有趣的手指现象?让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手指的形态、特点和作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22课,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作品。

课文以作者对自己五个手指的观察和思考为主线,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五个手指的形态、性格和用途,寓意着人的各个侧面。

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充满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对散文作品有一定的接触和认识,能够感受到散文的美。

但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学会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作者观察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眼睛;学会珍惜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培养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作者观察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

2.教学资源: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相关散文作品等,以便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手指》第2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手指》第2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手指》第2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1.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2.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教学过程:一、介绍手指,感受风趣的语言1.了解作者。

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很风趣,我们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丰子恺。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2.引导学生介绍手指。

丰子恺先生写的课文,如同他的漫画一样幽默、风趣,那是智慧的闪现。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他笔下的手指。

3.第一次介绍手指。

向同桌介绍你喜欢的手指,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或词语来介绍。

(同桌之间互相介绍)4.第二次介绍手指。

四人小组内介绍你喜欢的手指,可以边看自己填写的表格边介绍,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介绍。

(小组内互相介绍)5.第三次介绍手指。

全班交流汇报。

推荐小组代表上台介绍,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这样介绍好在哪,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补充或改进。

(集体反馈成果)6.感受风趣的语言。

课件出示: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

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1)猜一猜这段话描写的是哪根手指。

(中指)(2)这段话除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中指比作关公,把无名指、食指分别比作关平、周仓。

)(3)教师小结:关平和周仓是我们阅读过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们都以关羽护卫的形象出现。

作者运用恰当的比喻,让我们由手指联想到人,将三指的关系描述得相当传神。

运用这种风趣的语言,可以使我们的介绍更加生动。

7.用风趣的语言介绍无名指和小指。

(1)谁能用风趣的语言介绍一下无名指和小指?(指名学生介绍—学生评价)(2)请班上一名学舞蹈的女生演示兰花指的动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意思。

2.能够运用所学词语,复述课文内容。

3.能够正确使用单词“手指”进行句子编写,并能够简单描述手指的功能。

4.能够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激发学生对手指的认知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能够复述关键内容。

•熟练掌握单词“手指”的用法。

2. 教学难点•能够在语境中正确运用单词“手指”。

•能够简单描述手指的功能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1.课文《手指》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3.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5分钟)•引入课文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手指的作用,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手指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5分钟)•阅读课文,学生跟读。

•解释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带领学生复述课文关键内容。

3. 操练和活动(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手指功能描述”小组讨论,每组成员分享手指的功能,并给出例句。

•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和引导,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手指的作用。

4. 巩固和拓展(10分钟)•布置学生课后作业:以“手指”为主题,写一篇读后感或绘画作品。

•鼓励学生多样化展示作业成果。

五、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再次强调手指的重要性以及本课的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相关习题。

2.写一篇以“手指”为主题的读后感或绘画作品。

以上就是本节课《手指》的教学安排,希朝老师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2 手指 教案(2课时)

22 手指  教案(2课时)

22 手指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5个字。

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的风趣。

3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表达方法表现五指特点的。

4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自的特点及作用,体会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5能从特点不同的五指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

教学重点理解五根手指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幽默风趣的语言。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空见惯、熟视无睹?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着自己的手,你最想说些什么?3指名谈自己的想法。

4作家丰子恺比我们观察得更仔细,并写下了一篇有趣又意味深长的文章。

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手指》。

5板书课题:手指。

齐读课题。

6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课件出示词语。

2指名读——领读——齐读。

3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共同讨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那么文章围绕手指主要写了什么?丰子恺先生笔下,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大家自己去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1学生自读。

(1)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及作用,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小组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课文主要内容。

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细读课文,了解特点,感受内涵(一)教师:文章主要写了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具姿态,各具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那么他们各自都有哪些特点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并做记号。

(二)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找句子,理解。

(三)全班交流。

1大拇指。

(1)特点:形状算不上美。

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最肯吃苦。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认读13个生字,包括“弦、揿、搔”等,正确读准多音字“薄”,并能够正确书写15个字,包括“拇、搔、痒”等。

同时,能够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8个词语。

2.学生能够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并体会课文中风趣的语言。

3.学生能够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4.学生能够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并体会课文中风趣的语言。

2.学生能够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指导学生准确读写生字和多音字,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字词。

2.阅读理解: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表格的呈现,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事物,感悟文本所蕴含的道理。

3.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风趣的语句,并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谜语:“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并指名学生猜谜底。

(手指)二、引入课文教师引用“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的名言,强调手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并介绍本课文的主题:“手指”。

三、认识五根手指教师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让学生伸出手来,亲自感受五根手指的存在。

四、阅读课文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课文,帮助学生阅读并理解文本。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的风趣语句,以及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五、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五根手指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手指的保护和使用。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引导学生认识五根手指,并通过阅读课文和摘抄语句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强调手指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加注重手指的保护和使用。

课件出示:大拇指伸出来,像个小山包,仔细一看,好像还有两个小山包在上面,再看看,那是指纹呀!2)了解大拇指的长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手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学情分析教学本文前,可以先组织学生交流:通过学习本组的几篇课文你了解了哪些作家?哪些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感悟到哪些人生的哲理?受到什么样的启示?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转入本文的阅读。

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自学本课生字;读读记记并积累“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通读课文,解除字词障碍,利用工具书了解不懂的词语。

(3)理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重点)(4)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难点)(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表格,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事物,感悟文本所蕴涵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2)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重难点、关键1、了解五个手指各自的特点,作者是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生哲理。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

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速读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理解要点如下:(1)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2)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3)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4)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板书设计:手指丰子恺姿态不同性格各异团结就是力量第二课时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明确阅读要求1、谜语导入,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师:俗话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所以足见人的手对一个人是多么地重要。

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多自己的五根手指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的写的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题目就叫(板书课题)来,伸出你的一只手,让我们来叫出这五根手指的名称吧!2、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

3、师: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想他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他们,并且把他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

不仅插图有趣,丰老先生对这五根手指的描述更有趣,并且还向我们阐明了一个人生的哲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入文中。

4、文章的阅读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引导全班读“导语”(出示“阅读提示”)5、指名反馈:读懂这篇文章,就是要弄懂哪两个问题呢?(一是想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二是和同学交流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6、教师导读: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读课文。

【借助课文前的导语,让学生明确学习本文的要点,直奔重点。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复习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瘙痒窈窕秽物纽扣渺小鼻涕爱憎3、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将屏幕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大屏幕出示)这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指出;接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篇文章结构非常清晰,首先——(大屏幕出示)这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不同的特点;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这样的写作顺序属于总——分——总,使整篇文章清晰严谨,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学习运用。

)三、学生自读,完成表格(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一自然段,从中找出最能概括全文的一句话。

2、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找到了吗?来,让我们来齐读这一句话。

(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个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板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3、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师:这一句话概括指出五根手指姿态不同,性格不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那么,五根普通的手指,在作者眼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长处与短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对大拇指的描写吧。

(二)研读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1、师:下面,老师找一名同学朗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找出最能概括大拇指短处与长处的词语来。

2、全班交流。

(大屏幕出示表格)谁来说说大拇指的短处是什么,长处是什么(随机填写表格:形状不美最肯吃苦)3、感悟写法。

师:作者是如何描写大拇指的短处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重点引导:(大屏幕出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作者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寥寥几语便使大拇指的姿态跃然纸上。

大家注意“他”这个字,你有什么体会?(生说)一个“他”字让大拇指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的人,有趣吗?你能读出这句话的趣味性吗?(生读)这个“他”字贯穿全文,突出了丰老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大家要注意品读、感悟。

师: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大拇指的长处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重点引导:(大屏幕出示)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

(A读一读,看看这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B排比句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还能突出作者的情感。

看看这段中哪些词突出了大拇指“最肯吃苦”的性格?C谁能读出大拇指肯吃苦的精神。

)(三)学生自学1、师:大拇指的长处与短处我们已经从作者生动的描述中体会到了。

那其他手指又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仔细地读一读,找出相关语句,然后完成下面的表格,请看“学法指导”:(屏幕出示:)A.同桌俩人一组,从3、4、5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进行学习;B.读一读,了解手指特点,圈出能概括手指短处、长处的词语;C.想一想,作者在描写手指特点时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全班交流:指名分组反馈表格中的内容,师适当引导。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击,补充屏幕上表格内容。

)交流方法——引导学生逐一说出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短处与长处;然后让他(她)读出在表达上有特点的部分,教师随机点拨一些生词的意思,引导学生领悟这样写的好处,最后指导学生朗读。

)1.师:同学们,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将五根手指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现在请你们按正确姿势握住笔……按老师的要求做,抬起大拇指……有什么感觉?再抬起食指、中指……2、同学们,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学生交流)用丰老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大屏幕出示 一起读出来):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师:你从这句话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呢?(学生说团结就是力量)(教师补充板书:团结 力量。

)4、对,五根手指各有长处,各有短处,但他们团结起来,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都有缺点,如果我们团结起来,那就人人有用,人人有力量!这就是丰子恺先生通过普通的手指所阐明的人生哲理!让我们牢记它吧,再齐读一遍——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5、“团结”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

老师搜集了一些名言警句,我们来读一读——(屏幕出示与“团结”有关的名言警句)6、师小结: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

我们要以自己的长处为荣,但也要正视自己的短处,不隐瞒,不避讳。

还应该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团结协作,这样就能做好事情。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长文短教,通过一张表格把文本的重点问题明朗化、简单化。

让学生在完成表格内容的同时,加强对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的认识,进而从中受到启发。

】五、总结全文教师总结:同学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还要注意在生活中学会仔细观察、善于感悟,让自己的成长之路更踏实,步伐更稳健!板书设计:各有所长 手指 团结 力量 (人) 各有所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