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三里屯SOHO
北京三里屯商业体分析

分享会提纲●商业定位、地理区位●设计思路与文化脉络●商业形态与空间策略●单体建筑与细部处理●地理区位、商业定位设计思路与文化脉络●商业形态与空间策略●单体建筑与细部处理PART 1从1980年代初到三里屯酒吧街经 营达到了高峰。
粗略统计,当时 三里屯酒吧街内共分布有80多家 酒吧,云集了北京60%以上的酒 吧。
酒吧街的形成与成熟,是三里屯 区域成为北京“名片”的又一次 重要转折什刹海、朝阳公园西门 等新生酒吧区的相继开发,北京 酒吧街的格局悄然发生了变化,三里屯的先发优势已不明显,单一业态的尴尬让三里屯区域面临着严峻的升级、改造问题。
1998年三里屯在规划蓝图中,将成为北京“国际化商务核心”和“24小时娱乐中心”。
2006年八国联军侵华,此地是通往东直门的进京必经之地,后来成为八国联军的俄军驻地,当时称为屯兵,故 更名三里屯。
1900年北京的使馆区由东交 民巷的第一使馆区迁 往三里屯,区位上毗邻外交部,由此,三 里屯使馆区成为当时北京最代表现代化水 准的区域。
其中工体东路路边一座9层的“外交公寓”成为标志性的建筑,为当时使馆人员和家属、外国 记者特许居住地。
1959年三里屯利用其得 天独厚的使馆区 效应,针对其汽 车聚集地以及外贸服饰需求量大的优势逐渐形成 了著名的汽配一条街和专营外贸 服饰的秀水街。
1988年基本数据南区北区占地 5.3万㎡建筑面积总建面17.2万,南区:9.06 万㎡;北区:8.23万㎡小型豪华酒店:1.5万㎡(99间客房)建筑形式2-4层低密度建筑单体数量11栋7栋+1栋精品酒店位置紧邻工体北路临近使馆区开业时间2008.072009.10定位中高档国际及本地品牌较南区更高端目标客群时尚运动的年轻一族有一定社会地位和一定消费实力的人群设计商店/租户数140个70个停车数450个410个(酒店另有25个)其他设施:南区:拥有1700 个座位的8 厅影院美嘉欢乐影城南庭露天广场连同多功能橙色大厅并附设阳光平台拥有多部高效电梯及自动扶梯的步行区北区:逾60 部电梯及自动扶梯下沉式花园及车辆和直达的露天庭院北区定位为高端,瞄准国际一二线品牌旗舰店和精品酒店。
北京三里屯瑜舍酒店

北京三里屯瑜舍酒店设计分析班级:环艺一班 姓名:XX 学号:2012....隈研吾:“作为一家设计精品酒店,设计感是最根本的 DNA 其次,作为一 座位于大型购物中心旁的建筑,公众性也是它不可或缺的基因,这也是它区別于 其他精品酒店的重要特征。
对于來到瑜舍的客人,我希望他们在享受家一样舒适 的同时,也不会产生被繁华的外界拋弃了的孤独感。
”于2008年开业,位于北京三里屯的瑜舍酒店,是日本建筑师隈研吾( Kengo Kuma 的首項酒店工程,建筑及室內设计均由他主理。
隈研吾创新的风格,改变 酒店空间的一貫定义,尽量減少传统酒店的间隔限制,从而营造出一个順畅自然 的空间,他以回到古老的建筑方式为原点,然后以研究如何将其转化为优雅的当 代风格来设计这个项目。
利用一种形式上非常轻巧的审美, 避免毫无意义的沉重 感。
瑜舍(The Opposite House ),其英文名称意指是四合院正房对面,通常位于 南端一座让贵客留宿的建筑。
了。
在酒店内,你可以感觉和看到自然的脉动,翡翠绿玻璃的窗户传递一种思考 周到的简约主义信息,将那里变成一个几乎感觉像是伊甸园(那里可没有蛇)的室它要比那丰富多 建筑特色:以回到古老的建筑方式为原点,然后以研究如何将其转化为优雅 的当代风格来设计这个项目。
利用一种形式上非常轻巧的审美,避免毫无意义的 沉重感,整体以绿色为主題,並以自然光线及灯光作为重要设计元素。
从外面看, 棋盘似的建筑外观,颜色从翡翠绿向乳白色渐变, 外立面颜色与周边其它商业楼群 交相辉瑜舍酒店设计(图一)瑜舍说它是成功地混合技术与东方式雅致可以说太过简单内环境。
隈研吾自己解释说:“从这个地方的性质出发,玩味自然光和人造光之间的对比,我们想带来一种城市森林的安静感。
”这个“欢迎人进入的森林”的想法在室内空间的组织中再次被运用。
“一个小型的当代精品酒店必须平衡公共和私人部分,”建筑大师解释说,“提供像家一样舒适的隐蔽所,同时又有与生活交响的公共空间,对于一个酒店来说是重要的。
自我的存在隈研吾设计的北京三里屯SOHO

自我的存在隈研吾设计的北京三里屯SOHO
虞大鹏
【期刊名称】《时代建筑》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文章介绍了北京三里屯SOHO项目,分析了建筑师限研吾的设计理念与手法,提出该项目具有高密度、高亮度的特点,对周边环境而言是缺少对话的"强建筑",但是对项目自身内部来说则仍然依循建筑师一贯的"负建筑"理念,由此认为该项目体现出一种"自我的存在".
【总页数】6页(P92-97)
【作者】虞大鹏
【作者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6;TU243.21(21)
【相关文献】
1.重现场所面貌,恢复日本建筑传统——访日本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隈研吾 [J], 赵夏榕;
2.浅析隈研吾"禅意设计"对空间处理的启示 [J], 李鹏;荆艳秋
3.角川文化博物馆 @日本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设计 [J], 卢娜;周一泽
4.浅析隈研吾建筑设计中对传统材料和工艺的创新应用 [J], 李涛
5.隈研吾新作:聚乙烯模块拼装的北京茶馆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四川北路的虹口 SOHO 开业,设计理念是“琴弦”

上海四川北路的虹口 SOHO 开业,设计理念是“琴弦”虹口 SOHO 建成之后,SOHO 在北京上海两地可能再难有新建的规划。
这倒不是说不再北上两地发展,而是随着拿地越来越难,SOHO 中国会参与更多的改建项目而非新建,比如即将在北京开业的光华路 SOHO 2,则是从商场里改建的。
潘石屹也在虹口 SOHO 的发布会上说,今后可能会向二三线城市发展。
虹口 SOHO 位于人气很旺的四川北路,占地面积并不大,只有一幢地上 29 层主楼和一些裙楼。
按照之前的惯例,他们请来了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做总体设计。
虹口SOHO隈研吾曾参与长城脚下的公社、三里屯SOHO,这是他与 SOHO 合作的第三个项目,主题是琴弦。
建筑主体就能看到他极具个人特征的线条感,模拟了百叶的效果,站在下面有种起风了的感觉。
这种效果其实是将金属编织网做的结构固定成特殊的角度,也有折纸的感觉。
建筑师想以这种有些抽象的方式来暗示自然。
室内的屋檐也是流动的曲线,有钢琴键盘的感觉。
即便是白色大理石的墙面,也做出了折叠的层次感。
屋檐与墙面浑然一体,有节奏和韵律。
一楼大堂3Q 大堂一楼大厅的电梯间和楼上的电梯间做成两种不同效果,前者是竖条折纹,与大厅的风格一致,后者很像气泡,每一小块近似六边形,整体看有水纹的感觉。
一楼电梯间楼上的电梯间室内家具的选择也很注重意境,近似白色石头的桌椅。
除此之外,建筑的景观设计来自日本景观大师堀口正人,他已于 2014 年去世,这里也算其中一个遗作。
环境设计上使用了日本景观中常见的竹子,在靠近四川北路公园的一侧做了水景,站在中间的走廊,能看到两边的水流,像一个小型公园。
我们很喜欢这个景观布置,因为行走其中不见匠气。
这样的设计,在纽约的 High Line 公园也有呈现,不过后者的设计师来自荷兰。
SOHO 从今年年初推出联合办公模式 3Q,虹口 SOHO 是第八家带有 3Q 模式的项目,也是上海的第四家。
一共有 660 个座位,官网上的折后价格分别是独立办公室为910 元一人一周、联合办公桌为 700 元一人一周。
隈研吾:建筑师以失败换取成功

隈研吾:建筑师以失败换取成功伊登·科基尔隈研吾在快乐地“输掉”许多的情况下,通过“折中”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性。
图片1 隈研吾最近在位于东京南青山区的办公室,向记者解释他的设计构想。
隈研吾(KengoKuma )可能是最不喜欢出风头的建筑师。
他的代表性作品,不是巨大的纪念碑的形式或壮观的雕塑形式。
但有精心打造的细节——例如在高层建筑上安排的简洁的石头表面、设计不太可能的斜屋顶或一个花园的附加景观。
隈研吾设计的建筑物多半顺从某些外部的东西——客户的偏好、它们的场所、场地的历史、这儿以前的建筑,甚至对公众预期的理解。
隈研吾将他的作品归类于“负建筑”(architecture of defeat )——说它们“输给了”上述每一样东西。
这不是巧合,最近几年,他乐意吸纳大家的意见,设计在日本最有可能引起争议的建筑项目:重建歌舞伎剧院的传统房子——位于东京银座的“歌舞伎座”(Kabukiza)。
旧的建筑物现在处于拆除的过程中,它一直被认为是历史性的地标,其实它的年龄不到60年,是这个地方修建的第四个剧院。
由隈研吾设计的第五个“歌舞伎座”,将在2013年投入使用,并且在功能和特色方面,与以前的有很大的差别。
因为这个场所的拥有者松竹电影公司要求隈研吾增加一幢29层的办公楼。
这样,不仅脱离了他自己对这个项目的构想,隈研吾还必须面对“两个难题”——即怎样既满足客户的要求,又满足歌舞伎爱好者的期望。
但这是可能的。
隈研吾将以折中的、非常有艺术性的设计,在这幢建筑上打上他的标记。
他突破了许多挑战性的限制。
那样的例子是他最近设计的、位于东京东京南青山区的“根津美术馆”(Nezu Museum);东京六本木的“三得利美术馆”(Suntory Museum of Art);在北京的“三里屯商业居住混合用途项目”(SanlitunSoho);在西班牙格拉纳达的“格拉纳达表演艺术中心”(Granada Performing Arts Center),以及数十个其他的项目。
隈研吾 负建筑 简介

隈研吾,1954年出生,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都市设计中心代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
在建筑界被誉为“新弥生派”的代表人物,其设计有着日本艺术品般朴素优雅的形式美。
他曾受邀参加了“长城脚下的公社”项目,设计了竹屋。
一.书名解释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新作《负建筑》,一经出版,就在业内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时间《负建筑》成为建筑设计领域里的畅销书目。
《负建筑》也是隈研吾的代表作。
可能大家会对这样的一个名字感到奇怪,负建筑是一种什么样的建筑?“负建筑”,顾名思义就是“胜建筑”的反义词。
建筑作为凸出来的超大物体,它打破了自然物理结构,一定程度破坏了生态平衡,割裂了与自然界的天然联系,与文化出现差异性。
高大的建筑,往往浪费资源巨大,加上,建筑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受性,赋予了人类对征服自然的心理。
所以建筑,总是以“胜”的姿态的出现。
而负建筑,则表现的是,安静、与自然融为一体、还原建筑本身的建筑。
是与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建筑。
该书的序言将负建筑,理解为适宜的建筑,我认为解释为“和谐的建筑”,或许更贴切一点。
这就是本书书名的定义。
二、内容介绍《负建筑》一书是隈研吾在1995年以后发表的文章的文集。
在第一节《分割、批判、形式》里,主要讲解了建筑存在,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形式?1.在隈研吾看来,建筑令人生厌主要有三点理由:一是体积庞大,越建越大,越大越障眼,也越受到人们的厌恶。
二是对物资消耗巨大,地球资源有限,并开始枯竭,对资源浪费巨大的建筑没有理由不受到人们的厌恶。
三是不可逆转性——一旦完工就不可能轻易拆除。
建筑的长寿,与人的生命相比,似乎是在嘲笑人类短暂的生命,由此可见,建筑物这种时刻张扬的不可逆转性实在令人生厌。
但反过来,由于以上三点,又是建筑长处,与其他事物相比,强者的建筑毕竟显的稀少,因此又能得到宽容。
2.论述经济、政策对房屋建设的影响。
从分析了欧洲的公共集体住宅和美国住房贷款抵押政策,重点分析凯恩斯主义的“大建筑方案”的利弊。
三里屯SOHO设计特色与理念

三里屯SOHO简析摘要文章从空间特点、建筑单体特色、外部设计和立面、景观设计以及交通与防火设计等方面对三里屯SOHO进行赏析,并介绍了其设计特色与设计理念。
ABSTRACT This articleoffers an introduction of theSanlitunSOHO project from the spacecharacteristics ,single building features, designandexternal fac ade, landscapedesign and the traffic and fireprotection design and describes its design features and concept.关键词: SOHO模式三里屯SOHO 赏析设计特色设计理念1 SOHO模式简介“SOHO”是“Small off ice, Homeoffice”的缩写,可译为“小办公室,家庭办公”.意思是小额创业和在家工作.其最根本的意思在于将居住与办公空间紧密结合,这种住宅模式的衍生不仅仅是一种新的住宅建筑模式,也是对旧有建筑更新改造方式新的尝试。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进入了一个“不出户, 知天下”的信息时代,人们的传统关系也受到了新思维的挑战。
SOHO的出现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工业时代的办公和生活方式的反省和检讨。
毫无疑问,SOHO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的深刻影响。
在物质层面上,SOHO模式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SOHO模式避免了长距离上班时交通拥挤等一系列城市病的影响,也大大减轻了城市交通的负担。
SOHO模式还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人们在选择理想的住宅时就不需要考虑工作单位的远近了,而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住宅本身、住区环境上去.在精神层面上,SOHO模式有助于价值观的回归以及人际关系的重建,它解决了工业化时代由于工作地点的不停变动,人们频繁迁徒造成的邻里关系冷漠,社会安全动荡之顽症。
建外SOHO与三里屯SOHO调研报告

建外SOHO 与三里屯SOHO 调研报告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建筑,就必定和城市有直接的关联。
只要是建筑,不论属于哪种类型,都可以是城市细胞。
一个是细胞的建筑也许是一栋大楼,但它同样拥有繁殖成为一个城市的能力。
——山本理显 一、 航拍图建外SOHO 三里屯SOHO二、 区位分析建外SOHO 位于北京CBD 核心区,银泰世贸中心、中环广场、世纪财源中心、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的建成,为这里带来更加浓厚的商业气氛和人文环境。
三里屯SOHO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南侧,南三里屯路路西,为三里屯商业区核心地段的商业、办公、居住综合社区。
(百度百科118) 三、 背景信息建外SOHO:占地面积:16.9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含地下面积) ;物业种类:20栋塔楼,4栋别墅 ;总设计师:山本理显(日本)三里屯SOHO :整个项目总占地约5.1245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规模:465,680平方米,地上约为31.568万平方米,地下约为15万平方米。
商业:12.8万平米(B1-4层,局部5层);办公:10.2万平米(共5栋);公寓:11.5万平米(共4栋)总设计师:隈研吾(日本)(百度167字) 四、 现状建筑风貌图无论你是开车还是坐车,还是步行,当路过CBD 这一北京最繁华的商务地段时,耸立着一片片白色的楼,总能吸引你的眼球。
它的名字就是建外SOHO 。
香港的铜锣湾,北京的三里屯SOHO ,具有活力与时尚气息(88字)六、立面特点:建外SOHO 独特的地下走廊设计使整个空间更有活力,人们穿梭于此就如同在走迷宫一样的感觉,但并不会有走迷宫似的迷惑感觉。
地面层,是开放给北京市民自由进出的地方,汽车则在地库层走动。
没有车辆的地面成为新概念的街道让人们自由走动。
(109字)七、 区域功能定位分析建外SOHO 由20栋塔楼、4栋别墅,l6条小街组成;建外SOHO 没有围墙,16条小街在占地约17万平方米的建筑群中流动,制造出充满人情味的小街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隈研吾作品——中国三里屯SOHO
三里屯SOHO由SOHO中国有限公司开发,位于工体北路南侧,是一个功能混合、体量庞大集中,具有城市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项目。
项目由5个购物中心和9幢30层高的办公和公寓楼组成,有旱冰场、带水景的室外广场将5个购物中心连接起来,将是北京最聚人气的户外步行商业街区和休闲广场。
隈研吾用的一个建筑手法就是一个自然形状的一种建筑手法。
比如说第一个自然形状意味着什么呢?它不是四四方方,或者长方形有棱角的,它是一个圆形的,像人的身体一样是有线条的。
在20世纪的时候,绝大部分建筑师都考虑的是建筑里面的空间,其实建筑和建筑之间的空间就被遗忘了,所以在流线型的设计里面,建筑室外的空间也会变得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