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课题导入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导入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导入:
1.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识和掌握小于100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够准确地比较大小。
2. 导入活动:教师出示一张100以内的数字卡片,并让学生排成一排,从小到大依次念出每个数字。
然后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并让学生比较大小,找出哪个数字更大。
3. 引入问题:通过上面的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到小于100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但是是否每次都需要排着念数字才能比较大小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种简便快捷的比较大小的方法。
4. 学习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比较大小的符号“>”、“<”和“=”,并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的练习,掌握这些符号的用法。
5. 学习活动: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并让学生用“>”、“<”和“=”来比较大小。
例如,将数
字卡片“36”和“49”放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用符号来表示大小关系。
6. 拓展任务:让学生找一些小于100的不同数字卡片,自己出题,向同学出示并让同学比较大小。
通过以上导入活动和学习内容的引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小于100的数之间大小关系的认识,并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为今后学习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小学数学教案课堂导入
小学数学教案课堂导入
【导入】
主题:形状的认识——正方形
1. 观察与提问: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正方形,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个形状,回答以下问题:
- 这个形状有几条边?有几个顶点?
- 这个形状的四条边是不是一样长的?
- 这个形状的四个角是不是直角?
- 请你们想一想,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
2. 讨论与分享:
请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正方形物体,大家一起来分享和讨论。
学生可以将自己找到的或者
家里有的正方形物体拿出来展示,可以是书的封面、手机的屏幕、课桌的摆设等等。
3. 引入新知:
通过讨论和观察,引导学生认识正方形的概念,并向他们介绍正方形的定义和特点。
同时,告诉学生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通过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理解正方形的概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5篇【优秀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五篇】教学设计一:《数的认识与运算》(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认识数字,并能正确书写和念读0-9的数字;- 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口算和计算练习;- 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0-9的数字,让他们念读和书写数字,并在黑板上呈现。
2. 理解数字: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排序。
然后复习和讲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和大小比较的符号。
3. 认识运算符号:通过讲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运算符号的含义和用法。
4. 进行运算练习:以口算和计算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黑板上完成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并逐步增加难度。
5. 拓展思维:通过提问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思考和探索,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或问题思路。
6. 小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继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设计二:《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分类》(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等,并学会正确书写和念读几何图形的名称;- 能够对常见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属性;- 通过绘制和拼凑,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 发展对几何学的兴趣和几何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几何图形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几何图形,并让他们念读和书写几何图形的名称。
2. 了解几何图形:通过展示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属性,让学生分组进行图形分类,讲解各个图形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3. 图形绘制:引导学生使用直尺和圆规等工具,自己绘制出几个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进行命名和比较。
4. 图形拼凑:通过给学生一些图形的碎片,让他们进行拼凑,以完成一些复杂的图形,并思考图形的分类和属性。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10种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10种方法
1.数学视频:
展示数学知识和概念的动画视频可以帮助学生对新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2.游戏引导: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索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3.实物演示:
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观念。
4.思维导图:
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便于记忆和理解。
5.小组讨论: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对新知识进行交流和探讨,增强学习效果。
6.讲解模型:
通过讲解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学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观念。
7.问题解决: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8.数学竞赛:
通过数学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比较和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9.动手实践: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对新知识进行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0.数学实验: 通过数学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一、问题分析1.导入方式单一在许多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通常采取问答或者板书的方式来导入新的知识点。
这种导入方式往往缺乏趣味性,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难以保持专注。
2.学生参与度低由于导入方式单一,很多学生在导入环节中很难集中精力,导致他们对课堂内容产生了抵触情绪,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缺乏个性化导入环节通常只是简单地对知识点进行了解介绍,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造成部分学生理解能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
以上就是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对策分析。
二、对策分析1. 创新导入方式针对导入方式单一的问题,老师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方式来导入知识点,例如使用故事、游戏、实验等寓教于乐的方式。
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元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提高学生参与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老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互动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还可以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活跃地参与到导入环节中来。
3. 注重个性化在导入环节中,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导入环节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
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举例、引导等方式来引导他们。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结语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对策。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减少孩子们的学习厌烦和抵触情绪,让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老师们能够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质量和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的课堂导入
小学数学的课堂导入一、故事情境导入小同学的天性是天真无瑕,童趣丰富,想象出奇的,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着好奇,更对具有童话色彩的故事情有独钟。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多花两三分钟,编造一个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吸引孩子们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听课的兴趣,使得他们专心致志,为后面的课程的教学埋下一个有力的铺垫。
例如,我们学校的同学使用的数学教材是北师大版,它的排版就是按照"情景+问题串',这为我们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可以直接对照着彩色图进行情景的编造及导入。
把情境给孩子,给同学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尽情的思索,自由讨论交流,让孩子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尊重孩子的天性,使得课堂的气氛轻松又愉快。
例如:在学习"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时,我会在黑板上写一些分数与一些小数,然后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着你们一起去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里去玩一玩。
现在我们看看这些数,哪些是分数王国的,哪些是小数王国的呢?大家看一下,分数王国的士兵1/20与小数王国的士兵0.06在吵架呢,他们在吵什么呢?喔,原来他们是在说自己比较大呀,那同学们说一说,他们哪个更大呢?通过这个情境的导入,激发了同学对本课学习的兴趣,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收到优良的教学效果。
[2]二、实际生活导入小同学的生活简单充实,他们的生活质量主要是依靠成人们日常生活教育及影响。
我们可以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思索问题,从而来〔制定〕新课的导入。
这就意味着教师得多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思索问题的层次方面及深度,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及不够,碰到消极的思想及错误的行为时,及时给予改正提醒,帮助同学健康的成长。
在课堂上,可以从同学的人数、桌椅、游戏、糖果等日常接触得到的生活话题进行导入。
给同学充足的时间进行思索,让他们多动脑筋,提问他们平常是怎样做到公平分配,怎样比较拥有数量多少等问题,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发散性思索问题,思索如何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被贪吃的师弟八戒看到了 ,八戒上去抢西瓜 ,想 是没有击 中目标 ,这次是角度大了一些;这时炮 负担 ,也符合 素质教育 的要求 。小学生 年龄偏
润嗓子 ,悟空大喝一声 :“贪吃的八戒 ,你是想吃 手进行 了精确的计算 ,调整好大炮的角度 ,第 三 小 ,都爱 玩 ,抓住 这一 心 理 ,在 授新课 时 可采
朋友们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一个西瓜的四分之 学生的求知欲为新知识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说 :“我拍 ,我拍 ,我 拍四下 ”。我说太简单 了 ,
一 大还是八分 之一大呢?”通过情境 的创设 ,吸
如 :教学 “年月 日”一课 时 ,我结合教 学 内 出个有 难度 的 ,你 们拍 的次 数是 我所说数 字
个教学环节 ,教师巧妙地导入新授 内容 ,为学生 测 。教师进一步引导“你们能想 出什么办法 ,一眼 收了 13个 ,而小 白兔只有 4只,这些萝 卜怎么 营造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 就能看出他们的高矮呢?”学生再一次展开讨论 。 分呢 ,这可愁坏了小白兔 。亲爱 的小朋友 ,你能
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还是八分之一?”八戒连忙 次准确地击中了 目标。接着教师提问:“为什么 用游 戏导 入 。我在 教学 “求 一个 数 的几倍 ”
说 :“我 吃八 分 之 一 ”。悟 空 切 了 这个 西 瓜 的八 分 第三次 ,炮手能准确击 中目标 呢?”学生怀着极 时 ,设计 了一 个拍 手 的游 戏 ,要求 如下 :要求
小兔分萝 卜的故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 ,住着一
俗话说得好:良好 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 熟悉的朋友,你知道这五个兄弟 ,谁最高 ,谁最矮 群可爱 的小白兔 ,他们种着一片萝 卜,冬天到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 中,导入是我们熟知的一 吗?学生分组进行激烈的讨论 ,多数都凭感觉猜 了,是该收萝 卜的时间了。大家一齐努力,一共
小学数学课堂的游戏化导入
小学数学课堂的游戏化导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化导入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游戏形式,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化导入活动。
一、数学口算游戏数学口算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并且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老师可以设置一个加法、减法、乘法或除法的口算挑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题目。
学生可以分为小组进行比赛,获胜的小组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
二、数学益智问答游戏数学益智问答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与数学相关的问题,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竞争。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回答问题,答对的小组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并且通过竞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数学拼图游戏数学拼图游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数学拼图卡片,上面标有不完整的数学计算式或图形,学生需要将卡片组合在一起,完成正确的计算或图形。
这种游戏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通过操作实际物品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在使用以上游戏化导入活动的时候,老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游戏的选取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游戏的规则和要求要简单明了,不过于复杂,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操作。
3. 游戏的时间不宜过长,要适当控制时间,以免过度消耗课堂时间。
4. 游戏的奖励要适度,可以设置小奖品或表扬鼓励学生,但不宜过分强调竞争和胜负。
游戏化导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合理设计和运用各类数学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导入部分
小学数学教案导入部分
一、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点,激发其学习兴趣。
2. 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导入方式: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有关数学中的“面积”知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面积”这个词,你们知道“面积”是什么意思吗?
我来给你们举个例子:假设你们班的教室是一个长方形,那么教室的地板就是一个矩形区域,我们可以用长度和宽度来描述这个区域的大小,这个大小就是教室的面积。
所以,面积其实就是某个平面图形所占的空间大小。
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如何计算不同形状图形的面积。
三、讨论问题:
1. 你知道哪些常见的图形的面积公式?
2. 你可以举例说明一下如何计算一个图形的面积吗?
3. 你能想到一些现实生活中用到面积计算的例子吗?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并一起学习面积的知识吧!接下来,我们将会学习如何计算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的面积。
希望大家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一起努力学习,掌握这个重要的数学知识点!。
小学数学教案导入万能模板(共7篇)
小学数学教案导入万能模板(共7篇)第1篇:小学数学精彩导入语小学数学精彩的引入语85、同学们,昨天晚上老师到数学王国去了一趟,学到了许多新鲜而有趣的知识,现在你任意说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不能被2或5整除,不信你们可以当场试验一下…..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小秘密吗?好,那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四个小组的同学一起寻找,看哪组最先找到。
42、《能被三整除的数》:我们学过能被2整除的数以及能被5整除的数,你还记得这些数的特征吗?这一节让我们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
现在,你随便说一个数,不管这个数有多大,我都能很快说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
不信试试看!``````你想知道这些数的奥秘吗?67、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三月一日开始,小明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等爸爸妈妈全休息时,全家一起去公园玩。
那么,最早要到几日小明全家才能一起去玩?这个问题的解决,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最小公倍数。
28、有一天,天气炎热,孙悟空叫猪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久,猪八戒浑身汗淋淋地抱着个大西瓜回来了。
孙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它的四分之一吧。
”八戒一听瞪大眼睛,满脸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来的,应多分一些给我,我要六分之一。
”孙悟空听了直笑,马上切了六分之一给他。
同学们,八戒的多了还是少了?6、同学们,有一道题,贺老师苦思冥想了好长时间,还是没想明白,老师想请教一下同学们,愿意帮老师吗?23、我们都学过《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石头放入水中后出现什么现象?(做演示)你们看,我将大小不同的两块石头放在水中出现的结果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体积与体积单位》。
5、例一的内容同学们掌握的很好,老师相信,仿照刚才的学习方法,你一定会很快学会例216、今天,老师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只要你随便说出一个分数来,老师就能知道它能否化成小数,你想不想把老师的这项本领学到手呀?4、大家都知道,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谁善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教案小学导入
数学教案小学导入
一、情境导入
老师带着同学们来到学校的操场上,看到了一些自行车和电动车。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自行车和电动车的轮子有什么不一样?”
二、问题导入
老师拿出一些不同种类的轮子,例如自行车的轮子、电动车的轮子和手推车的轮子,并问同学们:“这些轮子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接着,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轮子的形状、大小和材料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三、实物导入
老师拿出一个圆盘,将其放在地板上,然后找一根棍子慢慢地围绕圆盘的中心旋转。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样旋转的轮子是不是很顺畅?为什么呢?”
通过以上导入,引发学生对轮子的好奇,使他们对本节课的主题产生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数学微型课试讲优秀课堂导入案例
小学数学微型课试讲优秀课堂导入案例一、《认识图形》1. 谜语导入法:师:同学们,老师先来给大家猜个谜语。
“方方正正一屋子,屋里住着许多人,有红有绿真好看,学习娱乐都用它。
”猜猜这是什么呢?生:魔方。
师:非常棒!那魔方有很多不同的面,大家观察一下,这些面都是什么形状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
2. 实物导入法:教师拿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一个圆柱和一个球的实物模型。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大家看看都认识吗?谁能来说一说它们的名字?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那这些物体都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不同的图形。
二、《乘法的初步认识》1. 情境导入法:师:同学们,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成熟了。
看,果农伯伯正在摘苹果呢!(展示果园摘苹果的图片)他们把苹果装在篮子里,每篮装 3 个苹果,装了 5 篮。
那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我们可以怎么计算呢?生:3+3+3+3+3=15(个)。
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
2. 问题导入法: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
如果有 20 个小朋友排队,每排站 4 个小朋友,可以站成几排呢?生:20÷4=5(排)。
师:非常好!那如果有 30 个小朋友排队,每排站 5 个小朋友,又可以站成几排呢?大家算得很快。
那如果有 100 个小朋友排队,每排站 10 个小朋友,我们这样一个一个地算是不是有点麻烦呢?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
三、《分数的初步认识》1. 故事导入法: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一天,熊大和熊二一起去森林里摘苹果。
它们摘了一篮子苹果,准备带回家分享。
可是,它们不知道怎么分这些苹果才公平。
同学们,你们能帮它们想个办法吗?生:平均分。
师:非常好!那如果有 4 个苹果,平均分给它们两个,每人可以分到几个呢?生:2 个。
师:如果有 2 个苹果,平均分给它们两个,每人可以分到几个呢?生:1 个。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语例子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语例子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加之传统教学方式单一、乏味,使得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学习兴趣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1)课堂导入语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课堂导入语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的导入语过于简单、生硬,甚至有的直接跳过导入环节,导致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内容缺乏兴趣。
(2)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缺乏趣味性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但在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得学生难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强调对知识点的记忆和重复训练,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教学过程中缺乏启发性和探究性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于“填鸭式”教学,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缺乏启发性和探究性。
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形成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评价方式单一,过于注重结果在评价学生数学学习成果时,部分教师过于关注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应试心理,不利于其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是影响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关键因素。
(1)教师对概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概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概念学习是简单的记忆,忽视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缺乏有效的概念教学方法在概念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举例、分类、比较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
这使得学生在面对类似问题时,难以运用所学概念进行分析和解决。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首先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深入理解课程的目标和要求。
课堂情景导入小学数学教案
课堂情景导入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认识百分数
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能够通过例子掌握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转化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百分数的定义,掌握百分数与分数的转化关系。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百分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材、百分数卡片。
导入环节:
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组数字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数字和百分数,要求学生观察并思考这
些数字和百分数之间是否有什么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告诉学生百分数实际上是将一个整体分成100份的一种表示
方式,即百分之一表示一份。
3.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将一个整体分成100份,而我们拿走了其中的10份,那么
这个比例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吗?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
4.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理解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并逐步引入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转
换关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引起他们对百分数概念的兴趣,为接下
来的教学打下基础。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语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语第一部分:导入语的策划与设计一、导入语的目的1. 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趣味性强、富有创意的导入语,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来,为新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3. 建立新旧知识联系:通过导入语,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导入语的设计原则1. 简洁明了:导入语要简短有力,避免冗长,让学生一听就懂,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 趣味性强:导入语要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导入语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4. 有针对性:导入语要针对新课内容,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导入语的具体实施方法1. 故事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为载体,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分数”时,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分数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分数的概念。
2. 生活实例导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列举与新课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面积”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房间的面积,以及如何计算房间面积等。
3. 游戏导入:设计富有创意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概率”时,可以设计一个抛硬币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概率的概念。
4. 设问导入: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提出“为什么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等问题,引导学生探讨。
5.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在学习“因式分解”时,可以先让学生复习一下乘法分配律,然后引出因式分解的概念。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一、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就是用三言两语直接阐述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交代本节课的研究任务、研究程序。
这种导入法的优点是开门见山,教师简捷明快地讲述和设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二、利用旧知识导入。
利用旧知识导入是以学生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引出新的教学课题,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以复、提问以及做题等教学活动开始,提供新旧知识相联系的支点,用旧知识搭桥过渡的导入方法。
成功运用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既巩固旧知,又为新知识做铺垫。
三、用生动的实例创设情景导入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或关心的事例来导入,这样就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研究的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境界。
例如:在“相遇问题”教学时,先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一个在左侧,一个在右侧,两人相互有一定的距离,老师喊“齐步走”,两个同学同时相对而走,当走到两人相遇时,老师喊“立定”。
这时老师说:“这两个同学怎么了?”“他们相遇了。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相遇问题。
这样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掌握知识,同时能激起研究兴趣。
四、故事导入。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使学生在聚精会神讲故事的同时进入研究状态,主动参与研究活动。
例如:在教9的认识时,这是一年级的研究内容,从故事导入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适合。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个故事,名字叫“大白兔采蘑菇”:有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兔妈妈带领他的两个孩子上山采蘑菇,采回多少个呢?(出示蘑菇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接着XXX给孩子出了一道题;谁能把这9个蘑菇分成两堆?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快速分了起来,有的分成3和6、2和7、4和5……)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
五、提出问题导入。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设疑作为研究的先导,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性。
六、游戏导入法。
当代教育家XXX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统统的教育带有乐趣。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语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语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加之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互动不足,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1)教材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
(3)课堂互动不足,学生参与度低。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对知识结果的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过于重视结果,忽视了解题过程。
(3)教学评价体系以考试成绩为主,导致学生过分关注结果,忽视思维发展。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入,这会导致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难以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1)教师在教学中对概念的讲解不够详细,学生难以理解。
(2)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不能抓住其本质。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拓展,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首先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入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把握小学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情感。
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剖析,教师应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 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有机结合,设计教学活动。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数学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科目之一,而有效的数学课堂导入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适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方法,旨在帮助教师们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热爱。
1. 故事导入法故事是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的有效工具。
教师可以通过编写与当堂课程内容相关的小故事,让故事中的主人公遇到与课程相关的问题或挑战。
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对于课堂主题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授几何形状的课程中,可以编写一个有关“小鸟寻找巢穴”的故事,通过介绍小鸟遇到的形状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导入法学生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事物的世界中,利用这些真实的物品和场景作为导入素材,可以使数学课堂导入更加生动。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提出与课堂主题相关的问题。
例如,在教授面积的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不同物体的面积大小,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来认识面积的概念。
3. 游戏导入法游戏是吸引孩子们参与的常用手段。
通过将课程内容设计成游戏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例如,在教授时间概念的课程中,可以设计一个“时间大冒险”游戏,学生在游戏中通过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题,深入理解时间的概念。
4. 图片导入法图片是视觉化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
教师可以选择与课程相关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教授几何形状的课程中,可以用图片展示不同形状的建筑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建筑物的形状特征。
5. 情境导入法将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真实的情境例子,让学生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分数的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在超市购物时比较不同商品价格的方式来理解分数的概念。
总之,以上是几种适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方法。
教师们可以根据具体课堂情境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导入方法,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略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略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策略是指教师在开始教授新的数学知识或概念之前,通过巧妙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先验知识,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一个好的导入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
1. 问题情境导入法:教师通过设置一个与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学习分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提问:“小明买了一块披萨,他和小红一人吃了几分?怎样表示这个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可以自己找到用分数来表示的方法。
2. 视觉导入法:教师通过图片、实物或者图表等视觉材料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学习平行线的直线角时,教师可以用两张纸张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条线是否永远不相交,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3. 游戏导入法:教师通过设计数学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教授数学知识。
在学习数的比较大小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竞赛游戏,让学生按照规定的顺序快速排列数字,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确定胜负。
4. 故事导入法: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接触数学知识。
在学习测量长度时,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小动物们比较谁的尾巴最长的故事,并引导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比较。
5. 操作导入法: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从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在学习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玩一个加法游戏,通过正数和负数的相加减,体验到它们的意义和特点。
无论选择哪种导入策略,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确保导入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通过巧妙的导入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首好的音乐,只要前奏一响,就可拨动听众心灵上的琴弦。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好坏,导入是关键。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由于学科特点,数学课相对枯燥,所以导入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课堂导入有多种方法,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条件、教师自身状况等进行导入设计。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揣摩,我把其分为:故事导入、激疑导入、谈话导入、实验导入、活动导入等多种形式。
一、故事导入
故事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新课导入时用故事导入,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到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之中,以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新课内容的学习。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在教学时,就可以先讲一个故事:有一天,猫妈妈和小猫一起到河边钓鱼。
还没过多久,小猫就有些不耐烦了。
这时,一只美丽的大蜻蜓飞过来了,小猫马上放下钓鱼竿,跑去追蜻蜓,可是蜻蜓飞走了,小猫没追着,只好回到河边来。
又过了一会儿,一只漂亮的花蝴蝶飞来了,小猫又连忙放下钓鱼竿,跑去捉蝴蝶,可是蝴蝶也飞走了,小猫
没追着,只好又回到河来。
最后这只三心二意的小猫连一条小鱼也没钓着。
你瞧!这只小猫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
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⑵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故事导入,可以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了新课的学习之中,产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愿望。
二、激疑导入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心理学表明,儿童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遇到矛盾时,对问题产生悬念,大脑便会出现特有的兴奋。
于是,他们会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探索其中的奥秘,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因此,“质疑”可以很有效地导入新课。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创设情景——分桃子,要求学生不许说话,只能用掌声来表示分到的桃子数量。
“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个?”“啪——啪!”学生用两声掌声回答了问题。
掌声依然响亮。
们面面相觑,都不知如何表达。
此时,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不得”的愤悱状态。
她让学生想办法表示这半个桃子,孩子们冥思苦想,他们有的画图,有的写字……当学生用已有的方式不能表示这半个桃子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对新知的探索就显得迫不及待了,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就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三、谈话导入
最好的课前谈话是运用生活中熟知的情景,不露痕迹地由谈话引入新课学习中去,做到“大雪无痕”,自然流畅,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好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的准备。
一位姓王的老师执教“数的大小比较”,非常幽默风趣,课堂充满愉悦和智慧。
师:喜欢王老师吗?说喜欢我那是“一见钟情”。
(生笑)师:你们的语文老师姓什么?(生答“姓李”)
师:比较一下,我和你们的李老师有啥不一样呢?
生:您胖一些,我们李老师瘦一些。
师:“瘦”这个词李老师不一定喜欢,叫“苗条”她就高兴了。
生:您是男的,我们李老师是女的。
(生笑)
师:你还别笑,这一点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生:李老师不戴眼镜,您戴眼镜。
生:您的性格比较幽默,李老师比较温柔。
师:你比较喜欢哪一个呢?
生:我两个都喜欢。
师:你是一个都不得罪啊。
(生笑)
师:刚才说了不一样的地方,大家再看看我和李老师哪些地方一样呢?
生;你们都是老师,都有五官。
师:这话我怎么听得这么玄乎。
(生大笑)
生:你们的教学目的都一样,都是培养好学生。
师:这话我听得好像吃了蜜似的。
师:还紧张吗?(生高兴地齐答“不紧张了”)上课!
这样精彩的课前谈话,在须臾间逗得孩子们开怀大笑,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在课的开始便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事物对照的
话题,让“比较”的数学思维在一种看是无意却有意的预设中走进了学生的视线。
四、实验导入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是动作的开始。
”动手操作过程也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课始,可让每个学生准备10根小棒进行操作感知:⑴把10根小棒一双一双地摆,一人可以摆几双?
⑵用10根小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几个三角形?还剩几根?⑶用10根小棒摆正方形(四根摆一个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从剩余的不能再分的部分引入余数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思维,在活动中思考,帮助学生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跳跃,顺利地开始了新的教学活动。
五、活动导入
英国教育学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孩子开发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
”喜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们做游戏、角色表演等活动,能够营造学习氛围,甚至可以突破教学难点,化难为易。
如教学“5的认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师:小朋友,请摸摸耳朵,眨眨眼睛,挥挥左手,摇摇脑袋(生随老师一起做)。
好的,不错,请用耳朵听,用眼看,用手做,用脑想,比一比,谁最棒,好不好?
生:好!
师:我伸3个手指,你伸几个组成4?
生:伸1个。
师:我拍1下手,你拍几下组成3?
生:拍2下。
师:我左手伸1个手指,右手伸2个手指,你能说一句话吗?
生:1和2组成3,1加2等于3,1小于2,2大于1。
师:不错,真棒。
我伸出4个手指,你伸几个比4小?
生:3个、2个、1个。
师:哎,怎么伸的不一样?
生:3、2、1都比4小,可以伸3个,也可以伸2个、1个。
师:请你伸出左手的4个手指,再伸出1个,一共有几个?
生:5个。
师:真好,今天我们就学习5。
本课导入通过“摸耳、眨睛、挥手、摇脑袋”,使学生置身于轻松的氛围之中,用学生熟知的“手”展开教学,学生会惊
讶地发现“数学就在我手上”,无疑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无疑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形式还有很多种,如实例导入、直观导入、复习导入、借助媒体导入等。
教师应在新标准新理念的指导下,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科学的方法,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全面育人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