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行役诗学案及答案 已排版

合集下载

羁旅行役诗学案及答案已排版

羁旅行役诗学案及答案已排版

转烛飘蓬一梦归,村桥原树似吾乡——羁旅行役诗学案一、什么是羁旅行役诗也称为思想怀远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出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憧憬;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原因: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逢年过节。

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抓住诗人选用的意象和构造的图景,弄清诗人所思所想,从而理解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二、羁旅行役诗抒发的情感1、羁旅愁思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

次写思乡之情如:①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内容:客思乡。

景:月。

手法:视听结合、以动衬静。

)②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内容:客思乡。

景:水、风、夕阳。

手法:列锦、卒章显志。

)③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内容:客思乡。

景: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

手法:裂锦、想象、反衬。

)这类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常用的意象,如“归雁、圆月、客船、天涯、他乡、孤灯、无眠、晚钟、醉酒、凄风、苦雨、慈母”等,或物或事或人。

鉴赏时应把握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又是如何将思乡的情感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2、思念亲友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次写羁旅漂泊之苦。

如:①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内容:客思亲。

手法:想象、主客倒置)②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内容:客思亲。

手法:细节描写。

羁旅行导学案答案

羁旅行导学案答案

羁旅行役诗导学案答案《登岳阳楼》杜甫1、①“坼”字,是分裂的意思,“浮”字,是漂浮的意思。

②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开吴地和楚地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

③这两个字传神的营造了一幅极其壮阔的画面,与下联自叙的落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反衬出了诗人深深的孤危感。

2、面对着洞庭湖的壮阔雄伟,联想到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病,漂泊天涯,只能以舟为家,引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痛苦之情。

3、慕名已久,终得登楼的感慨;对亲戚朋友的眷念;年老孤独多病的悲伤;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百姓遭难的同情;无以报国的自悼……4、不同意。

诗句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5、这首诗主要写了诗人登岳阳楼时的所见所感。

表达了诗人虽漂泊孤苦但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菩萨蛮》韦庄1、"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

(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色)"画船听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

(或: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美。

「答对每1 点得1分」2、示例:这是秀丽动人(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图。

江南的水澄澈碧绿,比碧蓝的天空更纯更净;江南生活闲适恬淡,在碧于天的江水上,躺在雕栏画栋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何等的悠闲自在!当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

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以及有家不能回的痛苦之情。

3、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作者却说,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旅夜书怀》杜甫1、首联和颔联的意象有:细草、微风、岸、危樯、孤舟、星、平野、月、大江。

这是一幅雄浑壮阔的月夜江景图。

羁旅行役诗学案

羁旅行役诗学案
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解析:答出心情的,给2分;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
2(2012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潇潇,江乡叶正飘
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羁旅愁思之情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预习案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一走近羁旅行役诗
(一)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秋天天气反复无常,时阴时晴,天色开始变得昏暗,满庭院一片冷清。我一个人呆呆地立在秋风中,静静地听着带有凉爽的秋声。云色暗下来,却没有大雁来来往往的身影,只能听到一声一声凄凉声音。夜半深更,人们都已散去,天地间悄无声息。屋子里,只有一盏孤灯照着空荡荡的屋子。我的酒意已经清醒,伴着这忽明忽暗的孤灯,一个人怎样能度过,这漫漫的长夜熬到天亮的时候?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
诗歌开头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风声萧萧。(2分)江南水乡满天飘舞的树叶、迷离的细雨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之情做了铺垫。(2分)
(二)羁旅行役诗的特点
1.字词方面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

羁旅诗知识点 学案 答案

羁旅诗知识点 学案 答案

羁旅诗(宦游游子、羁旅行役)学习目标:1、掌握羁旅诗类诗歌常见的意象,基本主题和表现手法。

2、掌握鉴羁旅诗类诗歌的方法和规律。

学习重点:羁旅诗类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望月怀远张九龄/11 旅夜书怀杜甫/29长安晚秋赵嘏/48 商山早行温庭筠/48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53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62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65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66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观/82相关知识导引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鉴赏羁旅诗应从以下几点切入:1.把握情感类别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的《征人怨》。

2.挖掘关键信息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3.留心四种意象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①“望月怀远”,如2001年春季上海卷杜甫的《月夜忆舍弟》;②“鸿雁传书”,如2003年春季北京卷比较鉴赏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③“折柳送别”,如2002年全国卷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④“杜鹃啼血”,如2004年全国卷Ⅲ晏几道的《鹧鸪天》等。

4.注意两种手法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①乐景衬哀情。

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

羁旅行役诗导学案

羁旅行役诗导学案

【专题复习•古诗歌鉴赏之羁旅行役诗】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羁旅行役诗的概念、特点。

2、掌握鉴赏羁旅行役诗的步骤和方法。

二、先学后教:1、导入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羁旅行役类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亲之愁。

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依然激荡人心。

2、概念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这类诗,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

多抒发漂泊无依的孤苦、天涯沦落的哀伤,对故土家园的思念,对亲朋故友的思念及温馨家庭的憧憬,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幽怨等等。

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3、特点羁旅诗表达情感的方法: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

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妙喻传情:乡愁。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4、高考链接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7年四川卷)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答:(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5、总结羁旅行役诗鉴赏方法和步骤:(1)要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

羁旅行役诗经典题解

羁旅行役诗经典题解

羁旅行役诗经典题解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诗中具体描写诗人过冬至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2.请结合句子,分析这首诗歌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

(6分)答案:1.抱膝灯前影伴身。

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

表达羁旅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2.诗的一二两句写冬至之日,诗人一个人在客店里,抱着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他相伴是实写,表现其孤寂、思家之情。

而三四两句“家中夜深坐”“说着远行人"等是虚写,是想象,想象家里的人或许像我这样深夜坐着,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表现家中人也在想我。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这首诗的体裁是绝句,唐代另一种著名的诗歌体裁是律诗。

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5分)3、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4分)答案: 2。

三、四句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担心自己要说的话没能在信中一一表达,在行人快要出发的时候又把信件打开,通过这个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3.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

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受降城: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在今甘肃省灵武县。

回乐峰: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近。

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5分)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吹芦管”是理解本诗思想的关键,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6分)答案:1.冷清的大漠月夜图。

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

(3分,)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冷切,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2.同意。

《旅夜书怀》及羁旅行役诗鉴赏指导学案(含答案)

《旅夜书怀》及羁旅行役诗鉴赏指导学案(含答案)

《旅夜书怀》及羁旅行役诗阅读指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背诵默写全诗;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感悟诗人情怀。

3.赏析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4.初步掌握羁旅行役诗的阅读方法,初步养成羁旅行役诗的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自主学习一、知人论世1.走近作者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2.写作背景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折回成都,入严武幕,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

杜甫在川中失去依靠,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船东下,在渝州(今重庆市)、忠州(今重庆市忠县)舟中所作。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

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

诗人写出了孤舟月夜、大江阔野中,对仕途绝望、生活无着、孤独漂泊的凄凉感受。

二、基础积累: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名岂.文章著()三、知识链接——羁旅行役诗1.羁旅行役诗定义羁旅行役诗也被称作“羁旅思乡诗”。

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羁旅诗,—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羁旅行役诗”诗歌鉴赏 教学设计

“羁旅行役诗”诗歌鉴赏  教学设计
四、语言特色:
质朴清新,如王禹偁的《村行》。
苍凉低沉,如秦观的《踏莎行》,范仲淹的《苏幕遮》。
浑厚悲凉,杜甫的《江汉》、《旅夜书怀》、《登高》。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深沉委婉,杜甫的《月夜》,方干的《思江南》,张继的《枫桥夜泊》。
五、思乡类诗词的鉴赏,
或物或事或人,把握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又是如何将思乡的情感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是“触景伤情”“托物传情”还是“因梦寄情”。
③首联写景有何特点?“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
首联:总览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漂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
思考:“凄清”二字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⑥尾联中作者是如何抒写胸怀的?
“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钟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
三、学习鉴赏《商山早行》。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五、六句,“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③品味佳句:第二联历来脍炙人口,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哪些诗词句子异曲同工?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十个名词,6种典型景物,中间没有一个动词或形容词等名词以外的词而早行情景宛然在目,手法上意象叠加;内容上深化主题,把道路辛苦,羁旅愁思的“言外意”扩大到更广泛的人群,让思想更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表达感情上通过清冷的环境烘托了人物内心的悲凉,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羁旅行役诗鉴赏学案

羁旅行役诗鉴赏学案

羁旅行役诗鉴赏学案一、真题感悟1.(2015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⑴—⑵题。

月圆⑴【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⑵未缺⑶空山静,高悬列宿⑷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⑴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

⑵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

⑶未缺:指月圆。

⑷列宿:众星。

⑴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①明月独悬,照射在江面和屋舍上,波光粼粼。

②月光照射在屋内的华丽的席面上。

③仰视月空,月光皎洁,群星稀廖。

⑵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前一句写眼前的月亮,后一句虚写,想象到千里之外家乡的亲人也共同沐浴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希望天涯各处的亲人们都共同沐浴美好月光的美好心愿,同时也表达出自己长期滞留在异乡,久久不能回家的无奈,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全诗一直在写月,角度不断变化,意境开阔,但清冷寂廖,抒发了作者面对明月时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真切的思念。

首联从天上月、江上波到门上月光的闪动,视角不断转换,写出了一个活脱脱的生动传神的月亮。

颔联诗人从江楼上俯视长江上的月色,又从写江上的月光转到写屋内的月光。

颈联诗人的视线从室内转到了室外,接着诗人又仰望星空。

尾联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

这是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全诗意境宏大、清冷寂静,从天上写到地上,从江上写到屋里,从眼前写到山林,从身边写到万里之外。

但无论怎么写月亮,写月光,都始终摆脱不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觉,作者远在他乡,根本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借月亮遥遥地寄托一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既然无法团聚,才会有万里共清辉的愿望。

2.(2015新课标I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⑴~⑵题。

残春旅舍【唐】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高考羁旅行役诗学案

高考羁旅行役诗学案
(二)结合诗题、注解和背景知识,通读全诗,请回答:
1、依据颔联和颈联,谈谈你对这首诗“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的理解,并体会其中的羁旅愁思。
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脍炙人口,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
【课内探究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画屏金鹧鸪之温庭筠
——品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一)
读温庭筠的词,空气里都会萦绕着香。
这香,与古代绝美女子有关。有焚着的薰香,有香炉的暗香,有被褥的馨香,更有脂粉的浓香。这香,给人一种美感的直觉。然透过这香,却总有种淡淡的寂寥,夹杂着执着的期待,使自己的内心不由也微微地起了波澜。
就如这首《菩萨蛮》——
温庭筠,性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温庭筠深隐之处的内心,是确实有一份不得意的,在政治上被摒弃的这种感慨和悲哀的。他把本来没有深意的香艳的歌曲,转向诗歌化,提高了词的地位,使读者能够联想到风雅,想象到屈骚,推动了词的诗化。
三、思想内容:
①游子漂泊在外的凄凉孤独、愁苦寂寞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
③感慨身世,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旅夜书怀》、《登高》。
四、语言特色:
质朴清新苍凉低沉浑厚悲凉深沉委婉
【美文欣赏】
1、残星几点雁横塞,。,红衣落尽渚莲愁。
2、鸡声茅店月,。槲叶落山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二、阅读鉴赏《长安晚秋》。
(一)了解作者和背景,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羁旅行役诗预习学案四

羁旅行役诗预习学案四

羁旅行役诗预习学案(四)羁旅行役诗也称为思乡怀远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憧憬;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示例六:《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白居易)一、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县)。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之称。

白居易创制了“元和体”,又是新乐府诗歌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

其诗风平易通俗,明白晓畅,广为流传。

二、背景探寻贞元十五年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三月,彰义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

两起叛乱均发生在河南境内,战事持续时间也很长,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当时关内遇旱饥荒,南方粮食因“河南经乱”不能由水路北运,而其兄长弟妹又分居五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白居易创作了这首诗。

三、诗句试译:时难年饥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时势艰难连年饥荒,家业空空,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同根兄弟辞别家园,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今夜思乡之心,五地相同。

)四、文本探究1.“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2.体会“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所抒发的情感。

五、意象品味1.雁(1)触发乡情、亲情,抒写游子思妇的绵绵思念雁是候鸟,随季节变换而迁移,春天北飞,秋日南归。

季节更替之时,大雁都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特点常常唤起人们逆旅乡思、离恨别愁的幽微情感。

羁旅行役诗学案及答案 已排版

羁旅行役诗学案及答案 已排版

转烛飘蓬一梦归,村桥原树似吾乡——羁旅行役诗学案一、什么是羁旅行役诗也称为思想怀远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出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憧憬;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原因: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逢年过节。

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抓住诗人选用的意象和构造的图景,弄清诗人所思所想,从而理解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二、羁旅行役诗抒发的情感1、羁旅愁思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

次写思乡之情如:①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内容:客思乡。

景:月。

手法:视听结合、以动衬静。

)②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内容:客思乡。

景:水、风、夕阳。

手法:列锦、卒章显志。

)③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内容:客思乡。

景: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

手法:裂锦、想象、反衬。

)这类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常用的意象,如“归雁、圆月、客船、天涯、他乡、孤灯、无眠、晚钟、醉酒、凄风、苦雨、慈母”等,或物或事或人。

鉴赏时应把握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又是如何将思乡的情感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2、思念亲友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次写羁旅漂泊之苦。

如:①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内容:客思亲。

手法:想象、主客倒置)②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内容:客思亲。

手法:细节描写。

羁旅行役诗导学案(学生版)

羁旅行役诗导学案(学生版)

兴化市安丰高级中学学科活动单导学案高二语文备课组第周年月日课题羁旅行役诗主备人王爱湘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品味意象,把握意境,体会情感。

2、能力目标:了解这羁旅诗的基本特点,掌握羁旅诗的鉴赏方法3、情感目标:体会游子漂泊在外的羁旅愁思。

导学案活动一(预学案):1、注音征铎()槲()枳()凫()2、在晚唐的诗人中,温庭筠与齐名,史称“”。

在晚唐的词家中,与齐名,人称“”。

温庭筠词风婉约,被誉为“”派鼻祖。

3、从题目“商山早行”中,你注意到了哪些信息?你认为哪个字最关键?这首诗属于什么类型?4、诵读本诗,说说这首诗的“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小结活动二(习题/问题):1、“客行悲故乡”中的“悲”字的作用。

“悲”换成“思”好不好,为什么?2、赏析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题目中“早行”在诗中如何体现出来的?4、这首诗营造了异乡的和故乡的两幅不同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诗句。

(1)描绘两幅画面的内容,并概括意境特点。

(2)这两幅不同的画面有何关联?对表现主旨有何作用?活动三(拓展)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⑴此诗颔联以_________和_______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⑵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导学案【资料链接】1、作者简介温庭筠,或作“廷筠”“庭云”,本名岐,字飞卿,行十六,太原祁人。

(1)有才。

温庭筠有一外号“温八叉”。

相传他才思敏捷,下笔可谓神速。

在考试时,押官韵作赋,叉八次手,十六句的八韵贴诗就写完了。

在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的曹植,而像他这样八叉手八韵成者再无第二人了。

(2)不幸。

虽很有才气,但奇丑,人称“温钟馗”。

且是个不幸的诗人,属于屡战屡败的考生,从四十岁到五十六岁一直考不了进士,真不知是上帝的公平还是不公平。

古代诗歌之羁旅行役导学案

古代诗歌之羁旅行役导学案

二、常见意象 天涯、他乡、驿道、驿亭、故园、桑梓、寒山、 烟、暝色、日暮高楼、远客、慈母、家书、双鲤、(客)船、马、 杜鹃、鸿雁(归雁)、宿鸟、寒蝉、梧桐、秋叶(黄叶)、猿啼、 沙鸥、浮萍、飞蓬、杨柳、凄风、苦雨、月亮、斜阳、高楼、危栏、 晚钟、灯漏、孤灯、无眠、醉酒、寒砧、捣衣…… 例析: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 思乡思亲。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 寒蝉——悲凉。 猿猴——伤感。 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 沙鸥——飘零;伤感。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其他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 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 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 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景物特点(常用术语):萧瑟、凄凉、冷清、孤独、寂寞
四、羁旅行役诗分类 1、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如张继《枫桥夜泊》、马致远 《秋思》。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如 孟郊《游子吟》、王维《杂诗》等。 3、闺中怀人,表达思妇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抒发 独守空闺的孤独和寂寞。王昌龄《闺怨》。 4、征夫思乡,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国已经不再,江山易主,李后主望月的心 情已经变了,巨大的悲痛通过一声“何时 4、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 了”表达出来。 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月如钩”也 5 、运用了对比手法。全词紧紧围绕着永恒 是诗人所见的景象,一弯残月照着李后主 “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 和短暂的对比来写,用永恒不变的自然之 的孤寂的身影,表达的是李后主一种思念, 物 ——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 义吗? 缅怀过去的悲痛心情。如今只能独自一人 与往事、故国、朱颜等所代表的短暂无常 5、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 赏这残月,引起后主无限的遐想回忆,勾 的人生相对比。写出了一位亡国之君面对 起了他的怀念、眷恋。 6、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如愁思之多; 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时的无限怅恨之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月亮”这个意象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 情。 江水不舍昼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如愁思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人的主题。 的绵长。 江春水向东流” 是以水喻愁的名 本句采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把无形的愁思 句,写出了愁的什么特点?抒发赋予在有形的流水上,有深度,有力度,有不 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

羁旅行役学案

羁旅行役学案

《羁旅行役诗》答案一、《长安晚秋》1、结合课文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秋天拂晓时,天上的云雾都带着些寒意,汉家宫殿的周围呈现出深秋的景象。

残星几点,群雁从塞外飞来,有人倚楼吹着长笛,由调悠扬婉转。

篱边半开的菊花呈现出紫艳之色,静悄悄的,水面的莲花凋零,红衣尽卸。

家乡的鲈鱼正美,但自己不能回去,却要像钟仪那样戴着南冠,学着楚囚的样儿羁留他乡。

2、首联:总览长安全景。

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漂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

思考:“凄清”二字有什么作用?明确: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

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3、颔联:写仰观。

晨曦初见西半上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

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笛声悠扬、哀婉。

是喟叹人生如晨星的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呢?吹笛人只管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不曾想到笛声竟这样的使闻者黯然伤神!这一联是赵嘏的名句,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此称赵嘏为“赵倚楼”。

思考:试分析这两句诗的妙处。

明确:“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

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独具匠心。

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做了饶有情韵的烘托。

它的妙处在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颈联:写俯察。

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

4颈联:写俯察。

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

思考:“紫菊”、“红莲”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明确】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羁旅行役诗歌学案

羁旅行役诗歌学案

羁旅行役诗一、学习目标:1、把握羁旅行役类诗歌的常见命题角度。

2、了解羁旅行役类诗歌的表达技巧(常用哪些意象表达愁思之情)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羁旅愁思之情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正是客心孤迥处【知识梳理】一、概念阐释:羁旅行役诗也被称作“羁旅思乡诗”。

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羁旅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抒发漂泊无依的孤苦、天涯沦落的哀伤,对故土家园的思念,对亲朋故友的思念及温馨家庭的憧憬,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幽怨等等。

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二、常见意象天涯、他乡、驿道、驿亭、故园、桑梓、寒山、烟、暝色、日暮高楼、远客、慈母、家书、双鲤、(客)船、马、杜鹃、鸿雁(归雁)、宿鸟、寒蝉、梧桐、秋叶(黄叶)、猿啼、沙鸥、浮萍、飞蓬、杨柳、凄风、苦雨、月亮、斜阳、高楼、危栏、晚钟、灯漏、孤灯、无眠、醉酒、寒砧、捣衣……例析: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

寒蝉——悲凉。

猿猴——伤感。

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

沙鸥——飘零;伤感。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景物特点(常用术语):萧瑟、凄凉、冷清、孤独、寂寞三、羁旅诗常见节令:人日:正月初七日。

古代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

上元(元宵):正月十五日。

古代在元宵日张灯结彩,所以元宵又称为灯节。

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曰,称为秋社。

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难得的娱乐活动。

寒食:清明前二日,此日禁火吃冷食。

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

上巳(阴历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

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

语文教学:古典诗歌题材分类鉴赏之羁旅行役诗专题学案

语文教学:古典诗歌题材分类鉴赏之羁旅行役诗专题学案

语文教学:古典诗歌题材分类鉴赏之羁旅行役诗专题学案诗歌题材分类鉴赏之羁旅行役诗专题学案一、以往羁旅行役诗回顾(一)《唐诗宋词选读》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自河南经乱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长安晚秋赵嘏(g)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踏莎行(雾失楼台)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二)小学初中课本回乡偶书(唐)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烛飘蓬一梦归,村桥原树似吾乡——羁旅行役诗学案一、什么是羁旅行役诗也称为思想怀远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出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憧憬;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原因: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逢年过节。

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抓住诗人选用的意象和构造的图景,弄清诗人所思所想,从而理解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二、羁旅行役诗抒发的情感1、羁旅愁思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

次写思乡之情如:①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内容:客思乡。

景:月。

手法:视听结合、以动衬静。

)②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内容:客思乡。

景:水、风、夕阳。

手法:列锦、卒章显志。

)③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内容:客思乡。

景: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

手法:裂锦、想象、反衬。

)这类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常用的意象,如“归雁、圆月、客船、天涯、他乡、孤灯、无眠、晚钟、醉酒、凄风、苦雨、慈母”等,或物或事或人。

鉴赏时应把握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又是如何将思乡的情感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2、思念亲友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次写羁旅漂泊之苦。

如:①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内容:客思亲。

手法:想象、主客倒置)②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内容:客思亲。

手法:细节描写。

)③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内容:客思亲。

手法:直抒胸臆、主客移位)3、怀才不遇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幽怨与愤慨之情。

如①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鬂,潦倒新停浊酒杯。

②(10年全国卷Ⅱ)欧阳修《梦中作》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内容: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手法: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对仗)4、征人思归,闺中怀人.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边塞诗中多有涉及。

如①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内容:征人久戍不归的怨恨。

手法:叠字和名词,对偶反复)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内容: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手法:借景抒情,比喻)③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内容:夫思妻。

景:雨。

手法:反复、虚实结合。

)④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萍洲。

(内容:妻思夫。

景:水、夕阳。

手法:叠词。

)三、常见意象1、动物类:杜鹃、猿啼、沙鸥、青鸟、鹧鸪、乌鸦、鸿雁、宿鸟、双鲤等。

2、植物类:丁香、芭蕉、秋风、秋霜、衰草、梧桐、浮萍、飞蓬、飘蓬等。

3、自然类:月亮、浮云、白云、流水、寒山、日暮、瞑色、暮霭、落日等。

4、建筑类: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等。

5、节日类: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登高、中秋望月等。

6、其他类:莼羹鲈脍因梦寄情乡思诗词鉴赏还有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必须掌握,如用写声来表达,常见的有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

四、艺术手法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联想想象”“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乐景反衬哀情和主客倒置(曲笔对写或侧面落笔)①乐景衬哀情。

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

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

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主客倒置。

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

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四、羁旅乡思诗的鉴赏方法1、结合诗人境况,了解诗人因何而思乡,寄予何种感情?2、明确作者选用的意象,写了哪些“眼中景”,什么样的景?3、诗人是怎样把思乡之情与所见所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鉴赏方法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真题回放,练习检测]一、(15安徽)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月圆①[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

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③〔未缺〕指月圆。

④〔列宿〕众星。

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分)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4分)二、(15年全国卷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分)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三、(13年质检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春阴朱弁①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竞何事? 只应催我鬓边华!【注】①朱弁(1058~1144):字少章,自号观如居士,宋高宗建炎元年冬出使金国,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被拘留了整整十五年,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秋回到故国。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5分)9.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前两联。

(6分)四、(13年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五、(06江苏卷)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颔联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七、(04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分)(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八、(11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作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九、(12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分)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寰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①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迷津:迷路。

8.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6分)9.这首诗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5分)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青玉案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

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