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8-1918年均势与国际体系的变迁

合集下载

国际体系及国际格局

国际体系及国际格局

★ 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
• 整体性 • 相互联系性 • 不平等性
第二节 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
• 何谓“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 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 • 国际政治力量
——国际政治格局的构成要素
e.g. 主权国家、国家集团等
★国际政治格局相关理论 主张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主席 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总统。
• 1972年2月26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尼克松总统在赴杭州的飞机上。访问杭 州后,尼克松一行飞往上海。 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 报》)。在公报中,双方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 国家的利益的。”在台湾问题上中方重申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全部 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方声明:“对这一立场不 提出异议”,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 目标。” 《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 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 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是国际政治格局产生的 基础和前提。
• 国际政治力量的形成,与其所拥有的经济实力 及其在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紧密相关。 • 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直接影响着国际政治 格局的变化,两者的演进呈同向性发展的趋势。 • 国际政治力量之间的经济关系相互制约;国际 政治格局与世界经济格局相互促进。
重点概念:国际体系;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政治力量;一元格局;两极格局; 多级格局;两极多元格局
第一节 国际体系及其特征
一、国际体系及其形成
资本主义发展
产业革命
殖民主义
世界体系
世界联成一个整体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

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

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

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

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

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1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

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二章 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二章 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圣才出品】

第二章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2.1复习笔记一、国际体系及其特征1.国际体系及其形成(1)国际体系的含义国际体系,也称世界体系,包括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政治体系,是国际范围内由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政治经济联系与作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它具有整体性、相互联系性、不平等性等特征。

(2)国际体系形成的条件国际体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它开始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最终形成于帝国主义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之时。

国际体系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客观历史条件。

①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两次科技革命在资本主义国家内率先发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加速了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加深和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

②垄断的产生和发展是又一重要因素垄断的发展,使帝国主义走上瓜分世界以获取超额利润的道路,实现了对输入国在政治、经济上的控制,使其相互间的政治经济联系不仅扩大了,而且更加深刻了。

③殖民政策的出现是国际体系形成的决定性条件殖民政策瓦解了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移植了新的生产方式,为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了物质基础,加快了世界资本主义化的进程,促进了国际体系的最终形成。

(3)国际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国际分工的完成,世界市场的出现以及世界范围内殖民体系的建立。

2.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及原因(1)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国际体系自形成之后,迄今为止经历了四个时期:①单一的资本主义国际体系时期,从19世纪末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这一时期,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中占据支配地位,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政治经济规律成为世界现象。

②两种政治经济体系并存、斗争的时期,从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③两大社会体系、多种类型的经济制度在一个统一的国际体系中并存、竞争、共处的时期,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初。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

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

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

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

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

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1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

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国际关系史思考题

国际关系史思考题

国际关系史思考题:1.结合17、18实际的国际关系史实,理解均势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后,在欧洲各国之间形成了一种均势格局。

到了18世纪初,欧洲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西班牙、荷兰、瑞典和波兰沦为二流国家,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五强崛起。

这一时期“均势”具有以下特点:1、欧洲大陆间的力量平衡通过“均势”得以维持。

2、为了维持大国间的力量均衡,不惜牺牲战败国和小国的利益,对它们的领土进行肆无忌惮的分割、蚕食、吞并。

3、通过均势防止了大国间战争的进一步升级和对现存秩序的破坏。

4、各大国发展了自身的实力,相近的实力保证了均势的实现和国际体系的稳定。

5、这时的“均势”原则只适用于欧洲具有共同传统的大国,并借此来保证大国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统治。

2.结合史实分析英国在欧洲均势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1.1701年-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是第一次主要为商业和海上霸权的利益角逐的战争,在战争末期,由于眼看法国就要失败,奥地利的野心却再次膨胀,甚至出现了奥地利与西班牙再次合并由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可能,于是英国将自己的力量撤出欧洲大陆,不再支持反法同盟,以取得势力的平衡。

在1713年签订的《乌得勒支条约》中,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得以加入到列强行列,这就使欧洲大陆的均势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欧洲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

该合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英国获得了海上的主宰权。

2.1814年列强召开维也纳会议,并于1815年签订《最后议定书》,建立起了维也纳体系,在欧洲大国间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平衡。

英国从此确立了它的海上霸主地位3.试析西班牙、荷兰霸权衰落的原因。

1)西班牙:①国内因素:第一,由于宫廷挥霍无度,封建传统浓厚,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凋敝。

第二,殖民地财富的大量涌入,阻碍了其本身资本主义的发展。

因为大量财富只被用在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上,没有用于发展生产。

国际关系史上四大体系的演变

国际关系史上四大体系的演变

国际关系史上四大体系的演变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发生在具有主权性质的民族国家出现之后。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市场和经济中心的形成,欧洲的政治区域化进程也在发展,其特点是不断否定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威,不断加强王权和主权意识,最终使民族国家应运而生。

这一过程,以1648年结束席卷欧洲的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其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标志。

此后,国际关系在不断的演变,调整。

在以后的数百年中,形成了四大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而每一个体系建立后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之中,都在不断的调整,演变。

以期尽量适应现实国际关系的需要,但矛盾是在不断积累中,当矛盾积累到一定量时,就引发了前一个体系的崩溃,从而促进了下一个体系的形成。

战争所引起的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不仅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标志。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恢复和平的先例;调整了一些国家的疆界;肯定了西欧各国王权的正统性和德意志几百个诸侯国的主权和宗教信仰自由,确立了国家关系中国家主权的独立性、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强调了国际条约的神圣性并规定对违约国可以实施集体制裁;它还建立了外交使团制度。

这一切在人类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了以王权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开始取代基督教的神权,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一个以正式邦交形式和召开国际会议为互动模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欧洲初步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后,经过100多年的争斗,欧洲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到18世纪末,瑞典、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已不是大国,波兰已不存在,活跃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的是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

在世界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欧洲列强凭借船坚炮利,迅速向外扩张,把世界其他地区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逐渐形成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2维斯特伐里亚体系之前的欧洲国际关系

2维斯特伐里亚体系之前的欧洲国际关系

1566年的奥斯曼帝国
• 3、伊斯兰国际体系:随着伊斯兰教的 传播而展开,不区分宗教与世俗领域, 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构成 一个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圣 战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 4、美洲殖民地体系
近代世界始于15和16世纪之交,欧洲海外扩张、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欧洲中世纪的国际秩序特征: 1、大量异质的政治实体间的交织重叠的权力关系(政治分 裂);天主教会、神圣罗马帝国、王国、封邦、贵族领地、 自由城市等 2、统一的基督教世界(“基督教共同体”)的认同 欧洲中世纪的国际秩序规范: 由神学传统(基督教传统)、帝国传统(罗马传统)与封建传 统(德意志传统)长久形成,体现在教会法、民法与习惯法 之中。 教会法包括萌发形态的主权定义、条约的不可违背性、正义战 争的条件、和平的维护与保证、中立者与非战斗人员的豁免 等。 习惯法:规范欧洲世俗社会的交往,包括贸易、航海、贵族交 往礼仪与战时行为方式等。 民法:罗马法的传承。
查理五世(1519-1556)时期的哈布斯堡帝国: 1、维持一个共同君主下的庞杂帝国,不触动各个组成部分原有的政制形态与国体 地位,不构建一套共同与单一的帝国组织。 2、首席大臣马可里诺-加提纳纳的欧洲霸权思想,一种对欧洲其它国家的领导地 位,而非直接控制式的霸权。 3、竭力维护天主教的正统地位,扑灭德意志的新教运动,领导基督教世界把土耳 其人逐出欧洲。 查理五世的欧洲称霸战争 法国-哈布斯堡帝国的战争: 法国的法兰西斯一世(1515-154?)坚持欧洲均势,构建法国的大同盟体系:东 方体系(与土耳其、波兰和特兰西瓦尼亚结盟)、中欧体系(瑞士、德意志新教 诸侯)、南方体系(威尼斯、教皇国与意大利的亲法城邦) 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查理五世在镇压德意志新教运动失败后,在奥格斯堡 与新教诸侯缔结宗教和约,确定路德教派的合法性,规定各邦诸侯拥有决定其臣 民宗教信仰的权利,即“教随国定”原则。德意志的政治分裂在继续,宗教分裂 也得到确立。 1556年,查理五世逊位,迫于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一世的要求,将哈布斯堡帝国一分 为二:其子腓力二世继承西班牙与其海外殖民地、尼德兰、意大利以佛朗什-孔 泰,斐迪南一世继承神圣罗马帝国帝位,领有哈布斯堡帝国的其余疆域。 1559年《卡托-堪布累起和约》,法国、哈布斯堡西班牙与英国缔约,法国放弃除 萨伏依、皮蒙特之外的所有意大利领土,结束法、西在意大利的争夺,“意大利 战争”结束,确立法、西两强的大致均势。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讲义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讲义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讲义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研究所卢静第⼀部分:近代国际关系史第⼀讲绪论⼀、国际关系是什么?(⼀)国际关系: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指的是主权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在⼀定的⽣产⼒和⽣产关系的基础上,由联结世界上所有的或⼤多数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化纽带所形成的各个国家之间密切联系,互相交错、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有机整体。

(⼆)国际关系的特点1、历史性2、交往频率的密切性3、交往地域的⼴泛性4、交往内容的全⾯性5、由主权民族国家组成(三)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的区别与联系国际关系格局:是国际舞台上各种国际战略⼒量对⽐在⼀定时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相互作⽤的表现形态。

体系与格局:体系(体制)与格局内涵上⼤致相同。

体系(体制)指由各种国际⾏为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构成的统⼀体。

格局指该统⼀体的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

秩序与格局:格局强调客观态势和相应的战略关系,是⼀种客观存在。

⽽秩序则更多地强调理想的或主观上要确⽴的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运⾏机制。

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三)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国际关系的宏观历史背景1500年前后的世界I、东亚封贡体系II、穆斯林世界III、欧洲的中世纪三、欧洲⾛出中世纪1、⽂艺复兴Renaissance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朗开基罗《⼤卫像》2、宗教改⾰2、宗教改⾰新教分别以M. 路德、J.加尔⽂和英国国王亨利⼋世为代表美洲的发现及绕好望⾓到东印度通路的发现,是⼈类历史上最⼤⽽⼜最重要的两件事。

其影响已经很⼤了。

……通过为欧洲产品开辟⼀个⽤之不竭的新市场⽽给新的分⼯和⼯艺的进步提供了机会,这在古代商业的狭⼩圈⼦⾥是从不会发⽣的。

……不过,对于西印度及东印度两处的⼟⼈,这两件事件本来能够产⽣的⼀切商业上的利益却被它们所引起的不幸完全抵消了。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3、民族君主国的出现4、地理⼤发现1486年迪亚⼠发现⾮洲南端的(风暴⾓)好望⾓;1492年哥伦布航⾏到达美洲;1489年达伽马开辟绕过好望⾓到达印度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类⾸次环球航⾏;1642-1643荷兰⼈塔斯曼航⾏⾄澳⼤利亚和新西兰等地。

浅析国际关系史中的战争与和平——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激烈碰撞

浅析国际关系史中的战争与和平——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激烈碰撞

浅析国际关系史中的战争与和平——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激烈碰撞摘要:战争与和平一直都是国际关系理论学者研究的主题,人类渴望和平,渴望安宁,但是,自从有人类起,战争就一直不断,并且规模越来越大,死伤越来越多。

针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总体上分为两大派别,乐观派认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人类可以拥有永久的和平,而悲观派认为战争是必然的,和平只是暂时的,人类所能做的不是消除战争,而是延迟战争,使两次战争之间的和平更持久,这便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根本分歧所在。

关键词: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战争;和平;国际关系理论形成系统性理论研究的时间是在20世纪2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国际关系的发展是风云变幻、跌荡起伏,国际政治理论总是在现实的冲击下,不断地继承、创新和发展,以求能更好的解释现实,并更好的预测未来。

在这些理论中,本文着重分析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理论范式,研究它们的核心内容,体系构成以及如何推动国际关系历史的发展。

一、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国际关系,是指研究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各种国际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或学问。

国际关系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在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个阶段,基本的观点是以“威斯特伐利亚条约[1]”的签订为标志的,该条约是三十年战争的产物,条约确立了国家主权原则,使国家作为一个单独的,有权力的实体出现在国际社会[2]中,主权国家也成为日后国际关系研究的主要对象。

国际关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二战之后出现的,是以1948年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传统现实主义奠基人汉斯·摩根索创作的经典《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为标志的,在这部名著中,摩根索精确地界定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范畴,提出了以权力界定下的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最重要因素。

从国际关系的产生和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可以看出来,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战争与和平问题,这是每一位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学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政治学概论 北京大学 6 第6讲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 (6.5.1) 6.5均势的历史回顾

政治学概论 北京大学 6  第6讲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 (6.5.1)  6.5均势的历史回顾

6.5均势的历史回顾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首先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个体系不是刚才说的现代国际体系的意思,这是更下一层的在这个国际体系内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存在,你把他叫做体系也可以。

那么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在这个体系内建立了主权的概念。

欧洲,在长达三十年的宗教战争之后,1648年在威斯特伐利亚这个地区,各个强权开了一个会。

一般打过一次大仗之后,都要开一次会,重新分一次赃。

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里面,神圣罗马帝国在欧洲的统治基本已经结束了。

哈伯斯堡王室的这个势力已经大大的缩减了,而法国和瑞典作为独立的强权逐渐地出现了。

当然了,这个会议最大的贡献还是关于主权的贡献,在这个会上,大家说咱要打也得打出名堂来,不能你到我家来,我到你家说抢东西就抢东西,说灭亡就灭亡,我也承认你,你也承认我,咱不把对方给剿灭掉,我把你打败了,你投降你赔款就行了,咱不把你灭了。

现在一定程度上在名义上保持了一些王朝的生存和国家的生存权力,这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被拿破仑帝国的兴起所瓦解。

1789年,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之后反反复复的复辟,最后这个国家权力掌握在拿破仑手里,接着拿破仑就建立了一个几乎是跨欧洲大陆的帝国。

拿破仑帝国东征西战,这是在欧洲历史上,就是在这千年历史上的,少有的几次欧洲近乎于被统一的这样的状态,然后反法势力连续进行了七次联盟,最后终于把法国给剿灭掉了。

唉呀,反法势力真是为现代国际体系的生存贡献巨大呀,接着这场剿灭拿破仑帝国的战斗胜利之后再分赃。

1814年在维也纳,各个强权粉墨登场,开了有十个月的会。

因为分赃实在是分不均,在这次会议上明确的提出了均势的这个概念。

你看就这个,这还是一样哈,不经历风雨,哪能有彩虹啊。

不经历被拿破仑帝国差一点点把欧洲统一的这种“残酷”情况,欧洲大陆强权怎么能意识上认识到均势力量平衡是多么的重要!当然了,均势以前就有,大家都私下里做,这是自然的。

但是,在这次会议里面,(均势)被作为明确的原则提出了,随之提出了另外一个概念,叫做欧洲协调。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

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

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

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

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

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

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1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

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至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

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

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

合约主要内容●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加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战●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法国得到洛林内梅林、图尔、凡尔登等3个主教区和除斯特拉斯堡外整个阿尔萨斯●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区和维斯马城、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普鲁士获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和马格德堡(Magdeburg)主教区●萨克森获得路萨蒂亚(Lusatia)地区●普法尔茨(Palatinate)公国一分为二,信奉天主教的上法普尔茨与巴伐利亚合并,信奉新教的下普法尔茨(莱茵兰-普法尔茨)维持独立●神圣罗马皇帝选举不得在现任皇帝在世时进行以免皇帝干预影响结果●法国和瑞典在神圣罗马帝国议会有代表权巴伐利亚公爵被封为选帝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影响: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神圣罗马帝国控制欧洲局面已经走向衰落使德意志完全成了地理概念。

国际体系及国际格局

国际体系及国际格局

庆祝停战
板门店谈判
两次“柏林危机”
1948年柏林危机——柏林正式分裂为两个城市 1958-1961年柏林危机
德国分 裂图
古巴导弹危机 (1962)
• 起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 • 美苏尖锐冲突,核战一触即发; • 零和博弈,苏联主动退让,危机解除
美国U-2飞机拍摄到的古巴境内 的一处导弹发射阵地
美国U-2飞机拍 摄到的苏联向古 巴运送导弹的船 只
越南战争(1968-1976)

二、国际政治力量分化时 期
欧洲共同体建立
• 西方阵营分化
戴高乐主义
新东方政策
东方阵营瓦解
苏共20大
原因
莫斯科会议 联合舰队\长 波电台
中苏论战 标 志 珍宝岛事件
新兴独立国家出现
三、两极多元下的相互制 约时期
• 1973年11月10日,基辛格第六次访华。12 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基辛格博士, 同他就中美关系和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广 泛的交谈。基辛格此次访华期间,双方重 申了《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美方表示 将“谋求加速正常化”,双方同意进一步 发展贸易往来。
1975年12月2日,毛泽东主席会见了 福特总统及其夫人贝蒂· 福特、女儿苏 珊· 福特。
冷战结束后的一极多元时 期
• 冷战为什么会结束? ——苏东体系的危机总爆发 ——苏联内部政治经济危机导致解体 ——西方的和平演变
柏林墙被推倒
苏联解体前夕的 莫斯科红场
苏联解体后
苏联解 体前
老布什说,这是一个真正的荣誉, 戈尔巴乔夫作为一个伟大的领导 人,为使世界不再分裂,并走到 一起,提供了一种可能。当东欧 的人们生活在黑暗之中的时候, 他像一座灯塔一样,引导了寻求 自由的人们。

国际体系的演变

国际体系的演变

国际体系的演变1、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欧洲处于封建割据状态,主权国家缺失。

2、现代欧洲诞生的要素所谓“现代”,是相对于“中世纪”而言,现代欧洲诞生之根本在于冲破中世纪教会帝国的樊笼。

以下三大因素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A、文艺复兴发端于14世纪的意大利,鼎盛于16世纪(时间相当于中国的明朝)。

文艺复兴运动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

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B、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最初只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但无形中给欧洲带来了自由、宽容的新气息,促进了欧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进步。

欧洲的各个国家也因为各自的宗教信仰而加强了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国家的精神凝聚力。

马丁·路德(1483-1546年)1517年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挑战罗马教廷权威,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宗教改革持续100多年,大致到1648年告一段落加尔文(1509-1564年)法国神学家,1650年代在日内瓦建立了神权共和国C、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15世纪后期-16世纪初,发生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同时期开辟了欧洲前往东方的海上通道,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促使地中海沿岸的经济活动进入了数千年来最活跃的时期。

跨洋商业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海外贸易累积的财富激发欧洲人在美洲和亚洲的殖民事业,促使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发展,最终直接、间接地激发了帝国主义。

在欧洲社会结构方面,商人们先后取代了南欧与北欧的封建领主,成为社会中最具权势的阶层。

在英国、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资产阶级逐步控制了本国的政治和政府。

3、现代国际理念意大利城邦的外交实践现实主义政治理念国家主权概念现代国际法4、三十年战争(1618-1648)四个阶段1.波希米亚阶段(1618-1623)2.丹麦阶段(1625-1629)3.瑞典阶段(1630-1635)4.瑞典-法国阶段(1636-1648)战争爆发: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威斯特伐利亚和会(1644-1648)5、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影响1.领土安排2.宗教安排3.主权概念4.国际规范此和约导致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失去大量领地,也削弱了皇朝对神圣罗马帝国内各邦国的控制,使皇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国陷入封建分裂的时代。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

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

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

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

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

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

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1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

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至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

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

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

合约主要内容●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加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战●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法国得到洛林内梅林、图尔、凡尔登等3个主教区和除斯特拉斯堡外整个阿尔萨斯●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区和维斯马城、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普鲁士获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和马格德堡(Magdeburg)主教区●萨克森获得路萨蒂亚(Lusatia)地区●普法尔茨(Palatinate)公国一分为二,信奉天主教的上法普尔茨与巴伐利亚合并,信奉新教的下普法尔茨(莱茵兰-普法尔茨)维持独立●神圣罗马皇帝选举不得在现任皇帝在世时进行以免皇帝干预影响结果●法国和瑞典在神圣罗马帝国议会有代表权巴伐利亚公爵被封为选帝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影响: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神圣罗马帝国控制欧洲局面已经走向衰落使德意志完全成了地理概念。

正式近现代国际格局的演变

正式近现代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个时期内给 了日本帝国主义以独霸中国的机会,《九 国公约》签订后,又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 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中国半殖民 地的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毛泽东
中考试题回眸
下列条约中,能反映旧中国‚弱国无 外交‛状况的是: 【09 溧水中考】
①《辛丑条约》 ②《凡尔赛和约》
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 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启 示: 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主干知识整合 中考目标引擎
一、一战后的政治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巴黎和会 1919年1月 (1)时 间: 英、法、美三国操纵,三巨头—美国威尔逊、 (2)操纵国: 英国劳合.乔治、法国克里蒙梭 (3)目 的: 帝国主义战胜国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签订《凡尔赛和约》(协约国 德国) (4)主要条约: (5)实 质: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2、体系构成: 协约国与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
相对稳定时期
1924—1928年
第二次世界 大战
世界大战的欧洲 德国建立法西斯 专政制造国会 策源地形成标志 1933年希特勒上台 纵火案
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英法等国 的纵容侵略 (绥靖政策)
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时间—1945年2月 三巨头-美英苏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内容—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 二、雅尔塔会议 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许诺在德国投降后 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影响—加速了法西斯国家的失败
B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均势与国际体系的变迁.

均势与国际体系的变迁.

2、均势的含义与类型
• 小约瑟夫· 奈认为,均势有三种含义: 作为权力分布的均势: 谁拥有权力资源? 作为政策的均势: 把它当作一种平衡政策。均势意味着,其他国家会采取行动阻止一国发 展成为主导国家。 作为多级体系的均势: 被用来描述历史上的多极体系的例子。 • 赫德利· 布尔对均势的分类: 简单均势与复杂均势。 整体均势和局部均势。 主观均势和客观均势。 偶发的均势和人为的均势。
6、日本与“岛国心理”
• 日本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有着独特历史经历的国家。日本 的历史具有其独特的内在特点: 首先,日本群岛的孤立,使它的历史非常单纯而完整。 其次,日本处于中国文化圈的遥远的边缘地带,使其有可 能在大量吸收中国文化的同时,紧紧抱住自己的主要制度 和价值标准。 第三,日本的政治和社会进化特别缓慢。 • 作为一个表现突出而潜力有限的文明,日本在外交思想上 凸现了两大特征: 一是体现了“岛国根性”的狭隘心理,即不愿对世界负责; 二是“强者崇拜”的心态,即缺乏是非善恶感。
均势与国际体系的变迁 (1648-1918年)
一.均势理论
1、均势的词源学认识 2、均势的含义与类型 3、均势的目的与功能 4、均势与同盟
1、均势的词源学认识
• 均势理论(Balance of Power)是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最古老、最持久、最有争议 的理论之一。均势思想(历史传统)的形成早于均势理论(分析传统)的形成。大 卫· 休谟认为,从古代到18世纪一直在实践着均势理论。 • 对Power的理解 对权力的认识: 历史学家、分析家认为——行为界定权力; 政治领导人认为——资源界定权力(人口、领土、自然资源、经济规模、军事力量以及政 治稳定等); 权力的分类: 硬权力(hard power)与软权力(soft power);软权力来得不容易,消失得去快速, 如中国,美国却相反;硬权力是根本,软权力是升华,即“不战而屈人之兵”。 权力的转换: 权力资源是权力的基础和核心,但不等于权力。需要将权力资源转换成权力的能力 (从静态到动态)。 • 对Balance的理解 在国际关系学中,将平衡应用于解释国际行为体(主要是民族国家)间的权力关系上 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48-1918年均势与国际体系的变迁
摘要:均势理论(Balance of Power)是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最古老、最持久、最有争议的理论之一。

均势思想(历史传统)的形成早于均势理论(分析传统)的形成。

它是统领近代欧洲史的灵魂支柱。

它曾带给欧洲百年的和平,留给欧洲工业革命得以迅速兴起的稳定的空间。

但它同时也被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均势”到底为何物?它如何在欧洲得以形成与发展。

本文将就如下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均势、同盟、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基辛格
正文:
一.何谓“均势”?
“均势”(Balance of power)的思想源于古典欧洲政治,在马基雅弗利时代,它只是一个被用来描述维持城邦之间和平局面的政治术语。

基辛格是历史上极力推崇“均势”思想的现代大外交家之一,在他的博士毕业论文《重建的世界—梅特涅、卡斯尔累与和平问题,1812-1822年》中已经清晰可见他对均势思想的认知。

他说,“当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把和平(其概念为避免战争)作为首要目标的时候,国际体系就处在国际社会中那个最霸道的成员的摆布之下。

而每当国际秩序认识到即使为了和平也不能牺牲某些原则的情况时,至少还可以设想求得在力量均衡基础上得稳定。

这种稳定有赖于“一种能普遍接受的合法性”,有赖于“有关各种切实可行的安排的性质以及外交政策所容许的目标与方法”的国际协议。

稳定的局面通常不是从谋求和平,而是由普遍接受正统而产生的。

这里所指的‘正统’,不应该与公正混同起来。

它只是意味着具有行得通的安排的性质和在外交政策上能够容许的目标于方法上的一种国际协议。

它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就是所有主要强国都能接受国际秩序的基本安排,至少是没有一个国家对它感到如此不满,像凡尔赛和约以后的德国那样。


小约瑟夫·奈教授给均势这个词赋予的第三种用法是,它被用来描述历史上的多极体系。

均势要求几个国家遵循一套被普遍认可的游戏规则。

⑺如描述18世纪的“经典的均势”的欧洲体系(classical balance of power)、19世纪被称为温和的多极均势体系模式(the model of a maderate multipolar balance of power)的欧洲.
二、“均势”的形成与变迁
关于“均势体系”的形成,也可以套用小约瑟夫·奈教授的关于三个分析层次的结构来构架,即大时代背景层面、体系内的层面和体系中个人发挥的作用。

(一)均势思想的起源
中世纪的欧洲一统的美梦幻灭后,遗留下一群实力相去不远的国家。

当这一群国家不得不互相打交道时,仅有两种可能的结果:要么是有一国变得异常强大,得益控制其它国家,最后形成帝国;要么是没有一国有足够的国力能够一统天下。

在后一种情形下,最具侵略性成员的言行会受到其他国家的联合抵制,取得一种权力的均衡。

随着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短暂结束了三十年战争的混乱,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格局。

但是,随后各国从自身的实力与利益出发,企图改变原有的状态。

法国的扩张是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现象。

(二)“同盟”与“均势”——均势体系内层面的因素
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得发展过程中,“结盟”“同盟”这些词是出现最频繁的。

“同盟”是指主权国家为了确保共同安全而相互之间建立起来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安排。

从西欧各国相互制衡的崛起过程中可以看出,寻求均势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单方面增加军备或者与其他国家结盟、借助他人的权力资源在追求均势的目标。

结盟运动最为突出的就是反法同盟的出现。

十七世纪路易十四的扩张和十八世纪拿破仑的扩张,以及随之出现的反法同盟维持着欧洲的均势体系,而其中,英国功不可没。

结语:
总的来看,近代欧洲百年“均势”毁誉参半,从十八世纪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到十九世纪的维也纳体系和二十世纪初的两大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无疑都张扬均势原则,国际均势的成败在于各国是否能扮演好各自在整体大局中所担负的角色。

参考文献:《国际关系史(十七世纪中叶至1945年)》王绳祖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