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明朝的统治10人教版
人教版部编版年级 明朝的统治 [1]演示PPT课件
材料二: 清初学者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 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评价八股取士:
积 极 : 从 考 试 制 度 来 看 , 明 朝 的 八 股 文 考 试 , 考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
八股取士扼杀了士人思想的进步,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预示着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渐趋衰落,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使
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 让聚散离合犹如月缺月圆那样寻常,让得失利弊犹如花开花谢那样自然,不计较,也不刻意执着;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中股]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
朱元璋问他昨晚干什么了,
子这诀官员别说,,和同僚玩牌, 可是丢了牌,结果不欢而
这时散朱元璋拿出了一张
钱及宰牌暮一,看无,事正是则丢相了的庆那,
以为又活一日。” 也就张是。说
监视臣民 地方:三 司
皇帝直接指
你不知道当时打牌的那些哥们 哪个是锦衣卫。
很—可这《能都你稗无手法史下得人汇知就编是》锦衣卫,
挥
—《 元 史 · 百 官 志》
地方地:方行:中三书省
司
布政司
都司
按察司
(民政) (军政) (刑狱)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元朝行省制度有什么
地弊方端:? 行省权力集
“监臣民”
设锦衣卫,明成
东厂
皇帝
锦衣 卫
吏户 礼 兵刑 工
【【材材料料祖三三时】】又设东厂---
有“个时很有厂京名钱的卫官故宰事玩每。牌洪旦武入年间, 朝, 必与妻 吏部侍郎钱宰见朱元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课件完美版
商品经济活跃
3.商业:
从南方推向北方
以苏州为中心
以景德镇为中心( )
青花瓷
2.手工业:棉纺织业:①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四、经
朱元璋强化皇权
明朝的建立:
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的变化---
答题观点:
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应天
特务机构:
在地方:
在中央:
答题格式:
经济的发展
议一议,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等方面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问题思考
负面影响:(1)对教育:许多读书人只知埋头攻读经书以此进入仕途,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对选官:不利于培养对国家真正有用的建设型人才,人们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四书五经
朱元璋强化皇权
八股文
3.变化:
(思想)
加强对思想的控制
(3)文体(答题格式):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
(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八股取士明朝提倡尊孔崇儒1.背景:2.
三.科举制度的变化——
八股取士
材料二: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结合材料,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材料三: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司。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资料第14课明朝的统治
⼈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资料第14课明朝的统治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第14课明朝的统治知识点⼀:明朝的建⽴1、背景:(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各级官吏竭⼒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
(2)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反元队伍。
其中,朱元璋的队伍由东南向北进军,势⼒不断壮⼤。
2、明朝建⽴时间:1368年建⽴者:朱元璋(明太祖)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都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年号:洪武3、元朝灭亡1368年,明军攻占元⼤都,元灭亡。
明朝疆域图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1、原因: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分权和朝⾂的权⼒过⼤所致2、⽬的:巩固统治3、措施:(1)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权分六部;提升吏、户、礼、兵、刑、⼯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在地⽅,撤⾏中书省,设三司;将原来⾏中书省的权⼒⼀分为三,互不统属,从⽽使⾏中书省的权⼒分散;先后分封诸⼦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巩固皇室。
(3)改⾰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
把原来的⼤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可以直接掌握军事⼤权。
(4)设特务机构锦⾐卫、东⼚和西⼚等。
——“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锦⾐卫由皇帝直接指挥,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设⽴了同类机构东⼚。
这两个机构合称“⼚卫”,成为皇帝的⽿⽬和⽖⽛。
锦⾐卫印锦⾐卫印是专司皇帝仪仗的亲军,后发展成为特务机构.锦⾐卫印为⽊质印信,印⾯边宽11.5厘⽶,印⾯厚1厘⽶,通⾼4厘⽶.印⾯篆刻"锦⾐卫印",背⾯刻"成化⼗四年三法司置".三法司指名代刑部,监督院和⼤理寺等三个司法监察机构,当时凡遇到重⼤要案,都由这三个部门会审.根据"三法司置"这四个字,可知此印是三法司会同刻置的.⼩故事⼤道理:洪武年间,⼀次,⼤⾂宋濂在家中请客,第⼆天明太祖问他:“昨天喝酒了吗?请的哪⼏位客⼈,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
(最新)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要求: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明朝前期,明太祖和明成祖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皇权,奠定了明朝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这些措施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如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思想专制的强化等,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隐患。
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明朝经济在前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此时期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好奇、好问的天性,喜欢直观有趣的史实。
但是他们掌握的历史知识比较少,逻辑思维尚待发展。
因此,他们难以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难以透过复杂的历史现象找寻历史发展的规律,更谈不上形成自己的观点结论。
因此,在课堂上要贴近他们的实际状况,创设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情境,以吸引他们的目光,引导他们去探索历史的奥秘。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历史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道元朝灭亡、明朝建立的史实。
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
通过分析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探讨其利弊,逐步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认识到朱元璋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一方面有利于皇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专制制度是明王朝政治腐败的根源,并最终导致明王朝的覆亡。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朱元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难点:八股取士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小活动:猜猜他是谁?出身贫农,从小就是一个放牛娃;为了活命被迫剃度为僧;因为闹饥荒,被迫云游化缘;为了改善生活,参加起义军造反;造反成功,当上了皇帝。
以小活动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和教学主题中。
初中历史明朝的统治教案
初中历史明朝的统治教案
课题:明朝的统治
教学内容分析: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封建王朝,统治时间长达276年。
它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在其统治下中国的经济、文化、艺术都有很大发展。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明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等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明朝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2. 了解明朝的政治制度;
3. 了解明朝社会的生活和文化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
难点:明朝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明朝的建立和繁荣时期,引导学生了解明朝的历史背景。
二、讲解明朝建立和政治制度(15分钟)
1.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
2. 明朝的政治制度,包括皇帝、宰相、六部等。
三、学生讨论(15分钟)
请学生思考明朝的政治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四、课堂练习(10分钟)
做一些与明朝相关的选择题或判断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五、总结归纳(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和理解。
六、课堂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明朝的作文,要求包括明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了讲解、讨论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明朝的了解和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和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历史知识更加生动和具体。
【★】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堂作业一、选择题1.明太祖曾说:“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可见其废除宰相的主要目的在于()A.提高效率B.强化皇权C.控制军权D.制约地方2.《白话本国史》中写道:“(明)太祖初定天下……所定制度,亦颇详备……然而专制的气焰太盛,私天下之心又太重。
”下列能够说明太祖“专制的气焰太盛”的是()A.创立科举制B.完善三省六部制C.设立宣政院D.废除丞相制度3.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这表明明朝()A.开创科举制度B.推行重文轻武C.提倡尊孔崇儒D.大兴文字狱4.明朝有位叫钱宰的官员,因为每天都要早起上朝,在家写了一首打油诗发牢骚,其中有一句“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
”朱元璋第二天就对他说,我并没有“嫌”你,改成“忧”字更合适。
朱元璋这么快就知道这首诗的内容是通过()A.丞相B.六部C.监察机构D.大都督府5.穿越时空隧道,小明来到明朝,他想参加科举考试,那么他应该复习的内容是()A.唐诗B.小说C.“四书”“五经”D.《论语》6.朱元璋废除“行省”制,设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事三权,其中掌管军事权的是()A.都指挥司B.布政司C.按察司D.巡检司7.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城上的成就。
”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A.阻碍了社会的进步B.不利于强化专制皇权C.促进了商业的繁荣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8.宋代书法在风格上充分展现了当时时代的特点,自由潇洒,颇多趣味。
但令人遗憾的是,自宋代以后一段时间的书法仿佛丧失了活力,书法的风格“中规中矩”,不再如宋代书风那般充满趣味。
而到明代中期之后,文人志士则使得宋代书风再现于世。
这些变化()A.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B.体现古代士大夫多元的艺术追求C.深受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D.使古代的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9.下表呈现了中国古代某项制度的历史沿革,其中①①处应填()A.①B.①隋文帝创立进士科①依据门第推荐C.①隋文帝创立进士科①废除丞相D.①隋炀帝创立进士科①八股取士10.明中叶以后,人口增加,科举竞争日趋激烈,人地矛盾也趋于尖锐,大批生员和破产农民纷纷弃儒就贾或弃农从商。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课件完美版
削权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课件完 美版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课件完 美版
1.明太祖强化皇权的原因、目的
材料一:行省长官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材料二“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 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 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摘自《明史》
中央权臣权力过大
1.明太祖强化皇权的原因、目的
材料一:行省长官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材料二“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 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 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摘自《明史》
将军队调动 和武官任命 的权力统归 兵部。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课件完 美版
2.明太祖强化皇权的措施 =======设厂卫,监视官
民
明太祖 =======锦衣
卫
明成祖 =======东
厂卫直接卫受皇帝指挥,掌管侍卫、缉捕、刑狱等,保护皇
帝。这两个机构成为了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用专设的特务机构,用残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课件完 美版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课件完 美版
明朝建立
1368年,元朝 宣告结束。后明朝 消灭割据政权,统 一了的中国。
1.明太祖强化皇权的原因、目的
材料一:行省长官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材料二“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 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 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摘自《明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44张PPT)
知识串联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朱元璋像
明 朝 疆 域 图
元末长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所以明朝建立之初, “土地荒芜”、“居民鲜少”,政局不稳,人心浮动,面对严峻 形势,朱元璋充分意识到了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皇权集中的重 要性,并着手进行 改革 。
明朝地方军事机构设置
2、措施
(1)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封诸王。
(2)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五 军都督府。
问题思考(P67)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 的特点是什么?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地方和中央 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 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防 止了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 加强了皇权。)
• 5.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C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6.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7.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D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掌握明朝建立、明太祖和 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2、辩证认识加强君权的影响。 3、正确理解“八股取士”的 影响。 4、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
创景设情 据档案记载,南薰殿旧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皇后 画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大多数皇帝都只有一幅 画像,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有13幅 画像。而让人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都是朱元璋,却 画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相貌(见图)。
人教部编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明朝的统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篇
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第一篇内容标准1.知道明朝的建立。
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2.知道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内容,了解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全面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度等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概括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皇帝专权的种种弊端。
2.过程与方法:识读《明朝疆域图(1433年)》,获取疆域范围、北方政权等有效历史信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举子看榜图》,分析科举考试变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明朝科举制改革虽然加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但过于死板,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造性;认识明朝君权的强化,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八股取士。
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启发式问题教学法。
【课时】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十年道有九年荒。
”——凤阳花鼓戏唱段这位被凤阳花鼓广为传唱的朱皇帝,就是我们本节课的主人公,明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
那么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了巩固统治,他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明朝的统治》(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目标导学一:明朝的建立1.(多媒体出示元末农民起义示意图)学生读教材,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学生答: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师引导:在众多农民起义队伍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渐强大起来,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朱元璋。
生阅读课本66页相关史事。
2.明朝的建立学生归纳明朝建立的史实。
时间:1368年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都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生阅读课本67页《明朝疆域图(1433年)》,了解明朝疆域辽阔。
目标导学二:朱元璋强化皇权(一)政治方面:全面改革官制【合作探究】出示材料“胡惟庸案”问题:丞相制度创于何时?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朱元璋改革行政机构的措施有哪些?改革行政机构后有什么作用?1.生阅读课本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背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03 教学课件_明朝的统治2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实行八股取士4.具体变化:(1)考试内容:考 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2)考试文体:必须写八股文。 4.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的创造性,不利于选贤任能,不利 于教育的发展,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四、经济的发展6.农业: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 生和向日葵等。7.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成为 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畅销海内外。 8.商业:商品经济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 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5.(2019·四川眉山)《明太祖实录》: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 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 立下这条“祖训”的主要目的是( C ) A.提高效率 B.造福子孙 C.加强皇权 D.限制大臣
知识点3:科举考试的变化 6.(2019·广西北部湾)“(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 的文章。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 就可以应付考试。”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 B ) A.设立军机处 B.采用八股取士 C.废除丞相制度 D.设立厂卫机构 7.张三丰是生活在明朝的一位书生,他的梦想是将来考中状元,那么他 必须在平时要努力学习( C ) A.唐诗宋词 B.汉赋结合材料四,说说明朝时这一制度又发生什么变化。明朝时采用这 种制度来选拔官吏有何危害? 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制度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消极作 用越来越大,禁锢了人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 步。
朱元璋的四菜一汤 明王朝建立时,百姓生活艰难。从社会最底层上来的朱元璋深知民间疾苦, 为戒除大臣们的骄乐心理,他就设了一个局,警告大臣们。他下旨宴请文 武群臣,为皇后祝寿。可是这个宴会有些特别——第一道菜上的竟是炒萝卜, 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是两大碗青菜,最后一道是葱花豆腐汤。朱元 璋逐一大赞每道菜的好处:“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韭菜青又青, 长治久安定人心”“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喜洋洋”“小葱豆腐青又 白,公正廉洁如日月”。群臣听了,顿时恍然大悟。 朱元璋又当众宣布:“今后众卿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这次皇后 的寿筵即是榜样,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部编最新人教版(2016年版)初中历史目录-初中教育精选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目录七年级上册 2016年7月第1版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的传说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8课百家争鸣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3课东汉的兴亡(1月13日上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附录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上)七年级下册 2016年12月第1版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3课盛唐气象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1课元朝的统治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第17课明朝的灭亡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第22课活动课:中国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附录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下)八年级上册 2017年7月第1版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第6课戊戌变法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9课辛亥革命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新文化运动第13课五四运动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3课内战爆发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7课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2课最可爱的人第3课土地改革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第5课三大改造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9课改革开放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活动课一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1课民族团结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4课钢铁长城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活动课二历史纪实大家谈──新中国的外交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二)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活动课三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第七单元社会生活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现代部分)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活动课一古代世界文化之旅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12课美国的诞生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活动课三我看拿破仑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20课人类迈进“电气时代”活动课四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世界历史大事年表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4课经济大危机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活动课一老照片配文──图说法西斯暴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活动课二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8课美国经济发展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活动课三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中国学生期盼巴以人民走向和平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活动课四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世界历史大事年表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 《明朝的统治》 教学反思
《明朝的统治》教学反思
《明朝的统治》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明朝的建立以及明朝初期统治者加强君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在本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感觉到有以下的可取之处:
1.本课能紧紧围绕明朝君权的加强这一主题,通过设计主问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理清本课的线索,落实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2.充分利用了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包括图片、文字介绍、视频资料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事件。
我们知道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只靠教材教学却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我注重开发课外历史课程资源,弥补教材的不足,拓展和活化教材内容,引发学生兴趣,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
3.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把课堂上话语权交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关注学生概括能力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和努力实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成功感,相信并肯定自己。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力求体现备课思路,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教学语言上,更加注重规范性,做到精、准、趣,避免口头禅,让学生能够真正被语言所打动。
当然,本课在目标的落实方面尚有欠缺。
例如,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
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表现。
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就没有能得到很好地体现。
历史教学中如何真正地将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如何落实好教学目标,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认真地思考,也期待各位同仁的真知灼见。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
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一、单项选择题1.“堂堂大元,奸佞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哀哉可怜!”这首《醉太平·堂堂大元》的小令向我们揭示了元朝灭亡的原因。
导致元朝灭亡的因素有( )①元朝政治腐败②农民起义③外族入侵④对外侵略战争的失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2.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平民,后参加农民起义军,力量不断壮大,最终登上皇位,实现了“布衣到天子”的变化。
与刘邦称帝相似的是( )A.杨坚 B.李渊 C.赵匡胤 D.朱元璋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画像,请你帮忙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4.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统治的事件是()A.红巾军起义爆发 B.朱元璋攻占应天府C.朱元璋建立明朝 D.明北伐军占领大都5.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统一王朝。
明朝建立于( )6.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
“重大改组”体现在()①设立锦衣卫②设立军机处③设立驻藏大臣④废除宰相制度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7.下列甲、乙、丙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8.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9.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A.秦朝隋朝B.秦朝唐朝C.秦朝宋朝D.秦朝明朝10.“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
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这里的“我朝”应该是()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11.《明史·职官制》记载,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诛丞相胡惟庸。
之后,朱元璋立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职务是侦查民臣的言行,并 可以对疑犯进行拘留、用刑。
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 不统属,又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牵制,各自直 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 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历史与现实:
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
了解的法律知识,特务机构 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 利?对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 响?
时京官每旦入朝, 必与妻子诀,及暮 无事则相庆,以为 又活一日。
思考:废
2.朱元璋在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 除丞相有
何利弊得
①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失
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②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
利:有利于皇 帝的统治,免
接掌握军事大权
除丞相专权。
弊:导致皇帝
负担加重,个
人决断难免草
率,有失偏颇
中央
左丞相——(六 中书省部)——右丞相
吏户 礼 兵刑 工 部部 部 部部 部
合作探究
政治上:
1.朱元璋在地方采取了什么措施?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使地方权力分散
②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三司:布政使司 (民政财政)、按 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务)
胡惟庸案
如果你是 朱元璋,会 采取怎样的 措施避免再 次出现这种 危险?
胡惟庸由右丞相升任左丞相。胡门生故吏遍于朝野,形成一个势力集团。一天,胡惟 庸的儿子骑马跌落马下,被一辆过路的马车压了,胡惟庸将马夫抓住,随即杀死。
情景导入
名字: 朱元璋
认识朱元璋:
籍贯: 安徽凤阳
出身: 贫苦农民
职业: 和尚--军人--皇帝
从和尚到皇帝,从万人 之下到万人之上,朱元 璋走向了人生新巅峰!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明朝建立、明太祖和 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2、辩证认识加强君权的影响。 3、正确理解“八股取士”的 影响。 4、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
对教育、
2.什么是八股文?有何特点?
选官造成 什么负面
八股文由八个部分组成,
影响?
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
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 ①教育太过死板,
字
禁锢人们的思想,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 扼杀了许多人才的
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 创造性思维
想
②选出来的官员也
只是皇帝旨意的顺
从者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情景导入
他自幼穷苦,曾为地主放牛, 后来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 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 在寺里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 之后又离开寺院托钵流浪, 边走边 乞丐。25岁时参加郭 子兴的 红巾军,他作战勇敢, 而且机智灵活、粗通文墨, 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经 过一系列的斗争,最后,他 当上了 皇帝。
他是谁?
年代 世界主要 中 占百 “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 科技发明 国 分比 烂似泥---三句承题,两句
汉代 45(件) 28 62﹪ 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 隋唐 45(件) 32 71 ﹪ 门高第,可知道‘三 宋元 67(件) 38 57 ﹪ 通’‘四史’是何等文章, 明清 472(件) 19 4 ﹪ 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
地方
( 三行 省司 )
布政司—民政 都司—军政 按察司—刑狱
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皇帝
秦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唐朝
皇帝 丞相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明朝
皇帝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历史纵横
朱133棣.98明,年明朝,太还朱祖元有朱璋哪元病璋些卒第特,四皇殊子太机。孙被构朱封呢允燕炆?王嗣,帝拥位有后重削兵藩,,镇危守及北燕平王。。
自主学习与展示
学习内容:
1、课前阅读:课文 66-69页
2、课前做:《练习 册》37页“自主学 习”。
3、课中:班上展示 自学成果
学习要求: 1.快速读完课文,对照习题 勾 画要点,并完成习题; 2.班上展示补充
怎样才能 让大明王朝历 经万代,长治
久安呢?
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 人物:朱元璋(明太祖) 都城:应天府(南京) 影响: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清)徐大椿
八股取士对我国的思想、科技、文化发展 造成了严重危害!
经济上:
1.农业引进了哪些新品种?
玉米
甘薯 花 生
马铃薯 向 日 葵
明成祖将都城由 南京迁往北京
2.手工业包括哪几方面?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丝织业:以苏州为中心 制瓷业:以景德镇为中心(青花瓷)
【破题】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承题】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起讲】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 【入手】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 【起股】 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
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 ,……
【中股】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
1.科举考试的变化,到底“变”在哪里?
①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②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 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③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 格的规定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
“五经”:《易经》《尚书》《诗经》 《礼记》《春秋》
八股取士
1“3靖明99难太 年”7祖月之,师:朱。锦棣于衣为14夺卫02帝年(位6掌月,南以管渡“侍长清卫江君,侧、攻”缉取为捕京名师举、,兵建反文,帝号不称 刑狱 诸事知所,终保,护即帝皇位帝,,世称镇永压乐官皇帝民。)
明成祖:东厂
西厂,全称西缉事厂,由明宪
宗设立,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
4.以上措施有何作用?
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
【后股】 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
【束股】 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而确有以自主,……
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而顺应之无方,……
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 ……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 有甚于咸阳之郊----”
---(明末学者)顾炎武
摧残了人才,扼制了思想。
—《稗史汇编》
侵犯了人身自由权、隐私权、名誉权等。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 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这种特务统治让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 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 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文化上:科举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