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序二则共24页
儒部语录《新序》
儒部语录《新序》汉·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杂事第二杂事第三杂事第四杂事第五刺奢第六节士第七义勇第八善谋第九善谋下第十新序一、内容《新序》是刘向(公元前79-前8)收集或编写的一部著名的道德说教性的轶事和历史传说的汇编。
通行本共有166个条目,分为10卷。
人们还从其他资料中收集到59个条目的佚文。
该书的绝大部分条目都是对早期哲学或历史著作中的材料摘录后加以转述或直接照抄而成。
这些著作主要是《吕氏春秋》、《韩诗外传》、《史记》、《战国策》以及《春秋三传》(其中刘向对《谷梁传》很有偏见)、《庄子》、《荀子》。
书中大多数历史故事集中在春秋时期,最后一卷(卷10)完全是汉代的故事。
书中前5卷冠以“杂事”之名。
广常人世(参见下文“九”,第17-19页)认为虽然这些卷的标题中有“杂”字,但实际上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通过一系列的范例藉以说明一个好的政府的基本因素。
其他各卷中,有的讽刺统治者的荒淫奢侈(卷六),有的赞扬大臣的全节和忠诚(卷七),有的赞扬义勇之士(卷八),有的讲述大臣的善谋(卷九和卷十)。
该书的思想基础是儒家学说,书中尤其强调统治者必须为人正直,要多听民众意见和留心贤能和有德之士——这些贤能之士不应动摇自己告诫和谴责残暴或愚蠢的国君的职责——的建议。
二、成书年代和真伪虽然早期的资料认为刘向是《新序》的作者,但更准确地说他是该书的编者,因为书中材料的主体都来自于其他典籍,刘向本人并没有创作任何部分内容。
把刘向视为作者而非编者起源于对《七略》中《新序》著录的错误解释,《七略》把此书和其他三种著述一同著录在刘向所“编排的”(即“序”)的67篇之中(见《汉书杂事第一昔者,舜自耕稼陶渔而躬孝友,父瞽顽,母嚚,及弟象傲,皆下愚不移。
舜尽孝道,以供养瞽。
瞽与象,为浚井涂廪之谋,欲以杀舜,舜孝益笃。
出田则号泣,年五十犹婴儿慕,可谓至孝矣。
故耕于历山,历山之耕者让畔;陶于河滨,河滨之陶者,器不苦窳;渔于雷泽,雷泽之渔者分均。
新序《二则》
《送人有得玉者》
体现了他豁达超脱的情操。接
着作者通过( )的手法,从人对
宝物的(
)展开议论,进一步
强调了子罕“ ”的高尚品德和境
界操守。全文( )结合,设喻巧
妙,语言精练,自然流畅,意义深刻。
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孙叔敖看见双头蛇然后又把 他杀死埋掉,认为自己将要死了,后来他的母亲 告诉他“有阴德者天报以福”,结果孙叔敖不但 没有死,还升为楚令尹,得到很好的声誉。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朗读一遍,并请一个同学把这个 故事用现代汉语复述一下。
有一句广告词中说“总有一种力 量让你感动”,究竟是什么力量 让孔子如此感动呢?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 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
——李白
大家从自己的学习中有没有无 欺、讲究诚信这样的例子 ?
(杨)震少好学……大将军邓骘闻其贤 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 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 “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 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杨震论“四知”《后汉书·杨震 传》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故事
诚信无欺延陵季子
宋人有得玉者
朗读故事,说说这个故事 的大意是什么?
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 最好能够和上一个故事形成 对联
廉洁不贪司城子罕
联系自己生活,谈谈怎样看 待子罕“以不贪为宝”?说 说你的“宝”是什么?
终身食鱼昔者,有馈鱼
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 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 受?”对曰:“故以嗜鱼, 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 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 鱼。”
“一个人只追求吃穿, 他的格不高。”
谏太宗十思疏·新序二则·训俭示康·第三单元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 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理解与豁达: 再见吧,胡同。
“过去的终归要过去的。” “在无可奈何之中,更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汪曾祺《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作者:魏征,字玄成,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 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公, 以直言敢谏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 “诤臣”。“疏”是古代一种文体,指臣子向 国君分条陈述意见的奏章。 内容:本文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 奏章之一,阐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 俭”、“虚心以纳下”等观点。 写法:正反对比论证(如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 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比喻论证, 说理形象;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语言: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占有 使用(鱼翅) 挑选 存放(鸦片) 毁灭(烟枪烟灯 姨太太)
反 对 三 种 态 度
喻证
破 立
对比论证
提 出 三 种 方 式
胡同文化(汪曾祺)
作者:汪曾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 戒》、《大淖纪事》等。 内容:《胡同文化》是作者给摄影艺术集《胡 同之没》写的序。作者久居北京,非常熟悉北 京人的生活,介绍北京的胡同,从居住、交际、 娱乐、饮食、处世方式等多个方面分析胡同文 化的特征,对在现代文明进步的大潮中北京胡 同的没落,充满复杂难言的感情。 语言:平实朴素、京腔京韵、亲切幽默。
概括各部分大意
胡同的特点:§1-4
胡同文化的特征:§5-12 胡同的衰败没落:§13-15
北京胡同的特点
• 形正
• 名俗
• 量多
• 贯通
• 安静
胡同文化的特点: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封闭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精义:忍
《新序》二则笔记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故事?
诚信无欺延陵季子
其他诚信无欺的例子? 曾子杀猪 ;李勉埋金;商鞅立信;赵氏孤儿 ; 诚信名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金口玉言。 言必信,行必果。 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人非信无以成,行 非信无以立。
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社会角色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 同,阅历不同等等,都会导致其对心中的至宝有不同 的 选择。 请以“对______(人)而言,______是他(她)心中 的至宝,因为_______。”的句式写一组排比句 。
如: 对教师而言,爱心是他(她)心中的至宝,因为只 要心中有爱,就季子的形象和文 章主旨的影响? 答:徐君一死,故事便起波澜,首先,延陵季子的诺言立 即面临考验;如果不赠剑,那么必将“欺心”、“伪心”; 如果赠剑,那么赠给谁?怎样赠?最后,延陵季子以奇特 的方式,“以剑徐君墓”,兑现了诺言。经过这一番曲折, 延陵季子恪守信用的形象更鲜明了,文章褒奖诚信的主旨 也更突出了。
孔子以仁为核心,他发现一个人大仁大义,非常想拜他 为师,但是他晚生了20年,当孔子找到他,想向他学习的时 候发现这个人已经死了。孔子非常伤心,他慨然地位这个人 写下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十字碑文, “呜呼有吴(今江苏) 延陵君子之墓”,这个人就是季子。 有一句广告词中说“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感动”,究竟是 什么力量让孔子如此感动呢? 答:诚信不欺的品格。具体的说就是“爱剑不伪心”。伪:诈 也。有人刻意的去做叫做伪,解释成欺骗。延陵季子有一颗怎 样的心呢?高洁的、真实的、高尚的心。一般来说,如果做一 个真人,就会心有所想,口有所言,身有所行。我怎么想就怎 么说,我怎么说就怎么做。这个地方延陵季子跳过了“言”, 只是心许这样去做了。这是一个很诚信的人。什么叫信?人言 为信,一字千金,讲出来就是守诺,欺诈了自己的真心就是伪, 跟伪相关的,有所不为就是“佛”,不去做蒙蔽自己真心的事 情。这就是佛的境界。
《新序》二则
延陵季子(季札)将奉命向西边出使晋国, 延陵季子(季札)将奉命向西边出使晋国,他佩带宝剑拜访了 徐国国君。徐国国君细看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 徐国国君。徐国国君细看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流露出 希望得到这把宝剑的神色。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使命, 希望得到这把宝剑的神色。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使命,所以 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默许把宝剑赠给徐君了。 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默许把宝剑赠给徐君了。 季子完成出使晋国的使命,返回吴国(经过徐国时), ),徐君已在楚 季子完成出使晋国的使命,返回吴国(经过徐国时),徐君已在楚 地死去。于是,季子解下宝剑奉献给徐君继位人。他的随从人员阻 地死去。于是,季子解下宝剑奉献给徐君继位人。 阻他说: 这是吴国的宝物,是不能用来送人的。 延陵季子说: 阻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是不能用来送人的。”延陵季子说: 我不是赠给他的。先前,我来到徐国,徐国国君看着我的宝剑, “我不是赠给他的。先前,我来到徐国,徐国国君看着我的宝剑, 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脸上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神色。 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脸上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神色。我因为 有出使上国的使命,所以没有献给他。即使如此, 有出使上国的使命,所以没有献给他。即使如此,但我心里已经答 应给他了。现在他已死就不进献,这是欺骗我自己的心呀,因为爱 应给他了。现在他已死就不进献,这是欺骗我自己的心呀, 惜宝剑而欺骗自己的良心,刚正正直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惜宝剑而欺骗自己的良心,刚正正直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于是 解下宝剑赠给了徐国的继位人。(这位)继位者说: 。(这位 解下宝剑赠给了徐国的继位人。(这位)继位者说:“先君没有留 下收纳宝剑的遗命,我不敢接受您的赠剑。 下收纳宝剑的遗命,我不敢接受您的赠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 了徐国国君墓前的树上就离开了。 了徐国国君墓前的树上就离开了。徐国人为赞许延陵季子就作了首 歌来歌颂他: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歌来歌颂他:“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训俭示康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 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 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 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 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 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 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 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 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靡:奢侈。类:大都。蹑:穿。履:鞋。 先公:对死去父亲的敬称。 行:行酒,给客人斟酒。酤:同“沽”,买酒。 然:这样。非:讥评,认为不对。数:多次。 数月:几个月。发书:发送请柬。苟:如果。 靡:倒下。颓弊:败坏。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 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 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 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 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 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 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 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 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 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 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延陵季子挂剑诚信无欺
新序二则 用
这“宝”即精神的宝物,是超脱于物质层 面的宝。他以此为宝,表明了子罕的超过常 人的良好道德品质。作者通过设喻的手法, 从人对宝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强调子罕 不贪的高尚品德和境界操守。由此得出“其 知弥精,其取弥精”一个人的知识越精深, 一个人的选择就越精妙。这里的“知识”一 指道德修养,二指智力培养。总而言之就是 一个人要有精神追求。
孔子以仁为核心,他发现一个人大仁大义, 非常想拜他为师,但是他晚生了20年,当孔子 找到他,想向他学习的时候发现这个人已经死 了。孔子非常伤心,他慨然地位这个人写下了 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十字碑文, “呜呼有吴(今 江苏)延陵君子之墓”。(这是一个很有名的 碑文,除了武则天的无字碑文。)这个人就是 季子。
新序二则 用
《新序》
《新序》,笔记小说集。 为刘向以历史故事阐发其政治 思想的著作,采集舜、禹至汉 代以来的各种传说及文献记载 的嘉言懿行,分杂事、刺奢、 节士、义勇、善谋五类加以编 纂,文字大多引自经传诸子及 《史记》等,叙事生动,富有 形象性;其中若干传说,也可 视为意味深长的寓言,开创了 魏晋小说的先声。
有一句广告词中说“总有一 种力量让你感动”,究竟是什 么力量让孔子如此感动呢?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弘扬的 是哪一种传统美德?
讨论:季子的品质有没有歌颂 的价值?
“诚信”是《延陵季子将西晋》的主题。 季札带宝剑拜访徐君时,读懂了徐君对宝 剑的羡慕眼神,于是,季札在心中许下了 赠送宝剑给徐君的诺言。文章围绕“心许 之”因而多次“脱剑致之”展开描述,主 要通过对话描写表现季札的真挚诚信。
孔子曾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诚信之于 人,“一言为重”,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人 品的提升,也是社会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和为 官者取信于民的准则。徐人唱词中的“不忘故, 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赞颂了诚信的道德风 范之于千金,更为宝深远的文化影响。李白在诗 中写道“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 金,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 杜甫、黄庭坚对他也是非常佩服。
【同步课堂】17新序二则—华东师大版高二下学期语文课件(共19张PPT)
❖
这样
然而,但是
❖ 带(1)带宝剑以过徐君(2)以剑带徐君墓树
❖
携带、佩带
挂
重点句子
❖ 1.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 这是吴国的国宝,不是用来送人的。 ❖ 2.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
不为也。 ❖ 现在(因为)徐君已死(我就)不进奉(宝
❖ (随笔选一)1、诚信考试倡议书
❖
2、以“不能遗忘的美德”为题写
一篇文章。要求:观点在本单元所学习过的
课文中提炼;尽量运用课文中的材料来论证
自己的观点。
新序二则
❖寶
❖ 珍也,从玉,从贝。
❖ 我以不贪为 宝,尔以为宝,若 与我者,皆丧 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
❖ 译:我将不贪作为我的宝贝,你将玉作为宝 贝,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俩) 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了,还不如各人拥有 自己的宝贝把。
剑),这是欺骗自己的心的(行为),爱惜 宝剑,(而不实现心中的诺言),欺骗自己 的良心,刚正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季札——孔子推崇的圣人
❖总有一种力量 让你感动
❖ 李白在诗中写道: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 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
诚信小故事
❖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 故所举荆州秀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 怀金十金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 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 知!”密愧而出。
《新序》二则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标准的书
❖ 刘向,西汉 经学家、目录 学家、文学家。
❖ 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 学之祖,另有《说苑》、 《列女传》,以及辞赋 《九叹》等 。
高二语文:5.17《新序二则》素材沪教版
《新序》二则刘向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上国之使,未献也。
虽然,吾心许之矣。
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遂脱剑致之嗣君。
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即去。
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宋人有得玉者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以白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觕,其取弥觕。
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季札挂剑①延陵季子②将西聘③晋,带宝剑以过徐君④。
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⑤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⑥,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⑦。
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虽然,吾心许之矣。
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
爱剑伪⑧心,廉者不为也。
”遂脱⑨剑致之嗣君。
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⑩,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注释]①本文选自《新序·杂事卷七》。
作者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后期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
《新序》和《说苑》是刘向在任校中秘书时编撰的两部分类历史故事集。
②延陵季子:季札(zhá),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封地延陵而得名延陵季子。
《新序》文言整理
《<新序>二则》文言常识整理通假字顾反(反,同“返”,返回)古今异义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古:指诸侯与诸侯之间遣使通问;近:聘请)今以白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古:婴儿;今:子女中的男性)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古:鄙俗的人;今:谦称,对人称自己)非所以赠也(古: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廉者不为也(古:方正为廉;今:不贪为廉)虽然,我心许之矣(古:即使如此;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一词多义带:致:带宝剑以过徐君(佩带)致使于晋(达到)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挂)遂脱剑致之嗣君(奉献)为:若:为有上国之使(因为)若与我者,皆丧宝也(如果)廉者不为也(做)不若人有其宝(如)与:宝:若与我者(给)我以不贪为宝(宝贝)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和)所宝者异矣(以……为宝)句式1、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判断句)2、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判断句)3、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
(判断句)4、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判断句)5、致使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6、则徐君死于楚。
(介词结构后置)7、宋人有得玉者。
(定语后置)8、以(之)示玉人,玉人以(之)为宝。
(省略宾语“之”,代“玉”)9、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之)也。
(省略宾语“之”,代“剑”)词类活用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西,名作状,向西)徐人嘉而歌.之曰(歌,名作动,唱歌)所宝.者异也(宝,名作意动,以…为宝)爱剑伪.心(伪,形作动,欺诈)延陵季子兮不忘故.(故:形作名,故人,老朋友)。
17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1、篇幅的长短:《史记》的记述相对简略。
2、情节的增减:课文的情节更曲折多变。 3、内容的丰简:课文增加了季札与嗣君、 随从的对话,以及徐人嘉歌。
《新序》二则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西汉 刘向
文化常识
《新序》是西汉刘向采集舜禹至汉代
史实,分类编撰而成的一部书。可视 为历史故事集或笔记小说集。
季札的诚实守信的文化内涵
徐国在春秋时期是小国,依附臣服于周边的大
国吴国和楚国。这也就不难理解徐君何以会在 喜爱的宝剑之前只能“不言而色欲之”。 季札口不言而心许之,最后挂剑冢树,完全是 出于对自我品行的自觉遵守。从不违言到不违 心 ,体现的是对于“信”的坚守必须内外一致, 言行一致 。所谓“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充分体现了儒家对于“信”的要求和原则。 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 ——孔子为季札墓碑上 写的著名的十字碑文
试比较课文与《史记》中的记述在内容上有什 么不同之处,为表现季札这一人物形象起到了 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 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 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 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 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 死倍吾心哉!”
建平中学语文:《新序》二则
句式
倒装句
“宋人有得玉者”为定语后置句。 省略句(下面句子括号内表示省略了的成分) (省主语“我”)以(省宾语“璧”)示玉人,玉 人以(省宾语“璧”)为宝
《新序》二则
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
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 目录学家、文学家。曾校书于天禄阁(皇 家馆),主持经传、诗赋的校正整理工作 达20年之久,撰成《别录》,为我国目 录学之祖、校雠学的创始人。平生著述甚 丰,以《新序》、《说苑》最有文学价值。 《新序》为历史故事集,以春秋时事为多, 利用寓言、比喻等形式来达到讽谏的目的, 著名的如“叶公好龙”。
古今异义
“玉人以为宝”中的“玉人”,古义指雕琢玉器的工 人。
“以示鄙人”中的“鄙人”,古义指知识浅陋鄙俗的 人。 “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中的“今”,古义指如 果。 一词多义 “若与我者”与“不若人有其宝”中的“若”:前者 为连词,解释为“如果或假使”;后者为介词,解释 为“如”。 “若与我者”与“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中的 “与”:前者为动词,解释为“给”;后者为连词,
句式: 判断句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 吾非赠之也 倒装句 如:致使于晋 则徐君死于楚 省略句(下列各句括号内表示省略了的成分) 未献(省“之”)也 先日,吾来(省“徐”,徐国)块宝玉的人,他把宝玉献给司空子罕。子罕不 肯接受宝玉。献玉的人说:“(我)把宝玉给雕琢玉器的工匠 看过了,玉匠认为它是宝玉,所以我才敢把它献给你。”子罕 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宝玉作为珍宝。如果你把宝 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两人都丧失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 拥有自己的宝物。"
出使上国的使命,所以没有献给他。即使如此,但我心里已 经答应给他了。现在他已死就不进献,这是欺骗我自己的心 呀,因为爱惜宝剑而欺骗自己的良心,刚正正直的人是不会 这样做的。“于是解下宝剑赠给了徐君的继位人。(这位) 继位者说:“先君没有留下收纳宝剑的遗命,我不能接受您 的赠剑。”于是季札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墓前的树上就离 开了。徐国人为赞许季札就作了首歌来歌颂他:”延陵季子 呵不忘故人,解下千金宝剑呵挂在墓前。"
《新序》二则
<刘向>
2021/3/10
1
刘向(约前77-前6), 西汉 经学家、
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 更生 ,字 子政 , 沛(今江苏沛县)人。汉初楚元王刘交(刘邦 弟)四世孙。曾任谏大夫、宗正、光禄大夫, 终中垒校尉。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 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所作《九叹》等辞 赋三十三篇,绝大部分已亡佚。明人辑有《刘 中垒集》。今存其著另有《新序》、《说苑》、 《列女传》等。还整理修订了《 战国策 》、 《 楚辞 》。
2021/3/10
13
●子罕不受献玉者的玉,并说你要是把玉给了我, 我们就“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对子罕的 这番话,你怎么理解?
献玉者以玉为宝,把玉给了子罕,自然就没了自己 的宝贝;子罕则以“不贪”的品行为宝,接受了玉也就 丢了这种好品行,自然也就丢了自己的宝贝。而自己不 接受他献的玉,自然就都留住了各自最看重、认为最宝 贵的东西,这当然是两全其美的了。这句话充分表明了 子罕的廉洁不贪。
2021/3/10
14
●宋国之长者说:“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你觉得这“异”中是不是也有“同”?(试用原 文的语句回答。)
“同”的应该是不同认知水平的人有着不同的喜好、追 求的道理,也就是“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 弥粗”的道理。
2021/3/10
15
子罕宝廉
宋人宝美玉, 子罕重清廉。 各自享珍爱, 贤俗固皎然。
2021/3/10
11
季札诚信辨
季札诚信千秋颂, 带剑徐丘难苟同。 节志亦应分小大, 国利私名孰重轻?
2021/3/10
12
《宋人有得玉者》
●知不知道《宋人有得玉者》和《延陵季子将西聘 晋》两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