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野草》的语言艺术资料讲解
浅论鲁迅《野草》的语言特色
浅论鲁迅《野草》的语言特色
作为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典范之作,《野草》中的音乐性更是构成了语篇的显著特征。
汪卫东明确指出,“《野草》是语言音乐性登峰造极的一个文本,以音乐的眼光和感受来读《野草》,你会在其中聆听到一首首精妙的音乐。
”特别是在某些篇什当中,读者可以明确感觉到《野草》文字“节奏鲜明,声调优美,朗朗上口”。
文字中,二字顿和三字顿占有很高比例,一字顿与四字顿偶有出现,不同类型的节奏组不断地重复与变化,形成了十分鲜明的节奏;与此同时,两组行间韵(候、口、仇、兽、朽)、(实、虚、来)的运用又极大地增强了文字的韵律感。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集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和思想深度著称。
作者鲁迅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文眼光,刻画出了中国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展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塑造了不少具有深刻人性和生活哲学的形象,语言艺术的精湛更是为这一作品锦上添花。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野草》的语言艺术。
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先生的朴实、生活化的语言风格。
《野草》中的语言很少有文言色彩,而是以通俗、朴实、平易近人的白话文为主,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注。
这种用白话文写作的手法,使得小说的语言更加贴近人民生活,更加容易为读者所理解,也让作品更具有大众性和普遍性。
作者通过对话语的精心描写,展现了各类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环境。
《野草》中的对话大多贴近生活,真实自然,不刻意华丽装饰,更多的是流露出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情感。
这种对话语的刻画,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读者更容易对人物身世和生存环境有所了解,从而更容易产生共鸣。
这也是鲁迅先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所在。
鲁迅先生善于运用对景物描写的手法,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渲染出了小说中的氛围和精神气质。
在《野草》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农村风土人情的生动描写,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朴实的情感色彩。
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使作品更加具有生活气息,也启发了读者对农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思考。
《野草》中的比喻、象征手法也是作者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
鲁迅先生善于借助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形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通过对事物的象征性描写,作者巧妙地点出了现实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扭曲,使作品更富有思想深度和内涵。
也是最重要的是,鲁迅先生在《野草》中巧妙地运用了文学的抒情性和审美感。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和对生活现实的思考,表现出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珍视。
作者既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懑,又通过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表达了对未来的希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鲁迅《野草》的艺术特点
鲁迅《野草》的艺术特点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里的标志性的里程碑,他的白话文小说有如一颗巨石,沉沉地砸向当时国人麻木的心灵。
鲁迅的散文亦是如此。
他的散文不但在为白话文的传播上做出了贡献,更在于皆由此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对“好的故事”的向往和追求,从而在黑暗的长空里划出一道黎明。
因此,鲁迅的散文亦是不下于其小说的于中国文学的重要存在。
下面就来浅述几个在鲁迅散文中比较明显的特点。
一、注重象征手法的运用,文章具有音乐美和画面美。
鲁迅就是现代散文诗的关键开创者,此类散文调集于《野草》中。
《野草》就是鲁迅先生作于20年代的散文集,初看看,我们可能会感觉其语言晦涩,涵义颇深,再一看,我们就可以风彩鲁迅先生那满腔的热情与真挚。
《野草》就是一部象征主义的艺术精品,其中最具有艺术特色的就是运用寓意方法而缔造的各种形象。
比如说借予“小红花”寓意幸福的心愿,借予新月寓意新希望等等,以缔造存有物质感的形象去整体表现繁杂的内心体会-----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旧思想的衰退,对新思想的涨潮深感的迷茫与迷茫,着重于整体表现的就是黑暗重压下的战斗精神、崇尚精神、牺牲生命精神。
寓意手法的运用并使《野草》恰当地整体表现了当时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
同时象征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其文章的艺术表现力,使之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很有感情。
鲁迅也注重写实手法、抒情手法的并用。
语言精致形象、饱含深情,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
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它的语言艺术也是它被广泛传诵的原因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野草》的语言艺术。
首先,《野草》的语言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鲁迅以史实和个人经历为素材,刻画了一个从东北到南方各地的独特景象。
他既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精巧,也表现了社会生活的瑰丽与荒凉。
而这些深深打动了广大读者的心灵。
比如,在《亲戚》中,鲁迅通过一位客家姑娘的视角展示了客家人的辛酸与坚韧;在《天赋》中,他揭示了贫困家庭孩子与富裕孩子之间的巨大反差。
这些描写使人们对这片土地和这些人的命运产生了深刻的感触。
其次,《野草》的语言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
鲁迅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打造出了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他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思想。
例如,在长篇小说《故事新编》中,鲁迅运用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语言,刻画了一个被压迫的农民家庭,抨击了封建家长制度的荒谬与罪恶;在《自嘲》中,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揭示了一个文化人勉强维持自尊与尊严的悲哀。
这些个性特色赋予了《野草》一种强烈的文学感染力。
第三,《野草》的语言具有深刻的反思意义。
鲁迅所写的这些短篇小说和散文,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更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思。
在《孔乙己》中,他通过一个出身低微的大胆桀骜不驯的酒鬼的形象,反映了社会上的等级差异与人性扭曲之间的关系;在《野草》中,他记录了社会变革之前的历史,一方面描摹了旧时社会中某些普遍存在的病态和弊端,另一方面却又提供了一种对未来的想象,探寻了一种新的出路。
综上,鲁迅的《野草》具有非常丰富和深刻的语言艺术,以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学价值深受读者喜爱。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震撼了中文文坛。
本文将从概念、形象、节奏和句法四个方面来谈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概念是《野草》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整个《野草》是基于作者鲁迅的自我感悟和社会观察,它不仅是想象的结果,也是对现实的关注和吐露。
鲁迅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将文学与思想紧密结合,通过对人性、社会等概念的深入剖析,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
形象是《野草》语言艺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鲁迅运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通过对人物、景物、动物等的细致观察和描绘,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感受他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在《华盖集》中,鲁迅以“埋首读书不喊苦,抽笔写字公道准”来形容自己的坚持和追求;在《师说》一文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鲁迅展现了教育的荒谬和虚伪。
通过这些形象描写,鲁迅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真实的情感和对现实的痛苦。
节奏是《野草》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迅在《野草》中运用了多种节奏形式,如句子长度的变化、音韵的运用、对比等。
这种多样化的节奏形式,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有力,有助于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在《自序》一文中,鲁迅通过句子长度的变化和语气的对比,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烈,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句法是《野草》语言艺术的另一个亮点。
鲁迅在《野草》中灵活运用了各种句法结构,如并列句、短句、排比句等,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
他还注重句子的简练和紧凑,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通过这种独特的句法结构,鲁迅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弊端的深刻思考,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野草鲁迅艺术手法
野草鲁迅艺术手法鲁迅的《野草》从产生初期一直到世纪70年代末,几乎一致被认为是现代文学中一部非常难懂的作品。
这种“难懂”,除了它思想有些精深,意思有些模糊以外,主要是它的很多篇里运用了新的表现手法,即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不同的象征主义的手法。
《野草》是鲁迅先生所创作的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 《野草》写于“五四”运动后期,鲁迅先生通过《野草》表达出当时在黑暗反动势力统治下,自己内心的迷茫和挣扎,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对被压迫民众的期望,以及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在思想对人生、对人的存在价值和社会发展的深沉思考。
散文诗是兼有抒情散文和抒情诗的特点,这《野草》的一大特征,同是在是题材选择、主题表现、艺术构思和语言运用, 《野草》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野草》里的象征艺术主要有四种类型:(一)借助于一些奇突的象征性形象的创造来完成,如《复仇》中全身裸露和看客永远对峙的青年男女,《颓败线的颤动》中垂老的女人,《这样的战士》中坚执投枪的战士,都不是写实的,而有着怪诞、变形、夸张的特点。
(二)借助于眼前自然景观的象征性描绘,如《秋夜》中枣树、花草、小青虫与星空的对立。
《雪》中江南和朔方雪景的对衬,《好的故事》中那倒映在清澈河水中的山阴路上的美景,这些瑰丽的自然景观都是工笔结合着写意法绘出,带有象征寓意色彩。
(三)借助于幻境,特别是梦境的象征性描写,《野草》中有七篇是专写梦境的,如《影的告别》《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死后》,造境的奇诡、怪诞前无古人,有一种阴森神秘的气氛。
如果纵观《野草》,从某种意义上说,鲁迅是从《秋夜》入梦,至末篇《一觉》清醒,做了一个很长的“秋夜梦”。
(四)借助于象征性的寓言故事的创造,如《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这些寓言幽默泼辣,意味隽永。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由鲁迅先生创作。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独特的语言艺术和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在本文中,笔者将针对《野草》的语言艺术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我们需要了解《野草》所采用的语言风格。
鲁迅先生在《野草》中大量运用了白话文,这种简单直接、富有口语特色的文学语言,使作品更加贴近民间生活,贴近读者。
通过运用白话文,作者成功地给予人物对话以真实感和生活感,使作品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除了白话文之外,鲁迅在《野草》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方言。
书中的《故乡的土》一文就使用了大量的方言词语,如“核桃”,“瘦高”等,这些方言词语的使用使作品更加具有地方色彩,使人物言谈更加鲜活、生动,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感和情感表现力。
方言的使用也使作品更贴近读者,更有亲和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野草》还以独特的笔触表现了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怀和呐喊。
在作品中,鲁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笔触,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思考。
他通过文字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对民间苦难的关怀,对人性的探索,对中国社会的深刻洞察,这些体现了作品的深刻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力。
通过对现实现象的铺陈和对普通人物的塑造,鲁迅揭示了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和危机,使作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在《野草》中,鲁迅还以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
他用文字为人物注入了鲜明的个性、鲜活的生命力和深刻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可以深入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挣扎和矛盾。
通过对人物的生动刻画和情感的抒发,鲁迅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充满生命力和情感张力的文学世界,使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物的深切关怀,还能够从中获得情感共鸣和精神慰藉。
《野草》讲解
《野草》讲解《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一部重要作品。
该书以散文的形式,描述了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和人性的丑陋面目,展现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主要内容、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等方面对《野草》进行深入讲解。
一、背景介绍《野草》是鲁迅先生于1924年至1926年间创作的。
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动荡和思想解放的时期。
鲁迅先生以自己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现象,通过《野草》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关怀。
二、主要内容《野草》是一部由散文和小说组成的集子,共收录了十五篇作品。
每篇作品都以不同的视角揭示了社会中的邪恶、贫困、愚昧以及人性的丑陋面目。
《狂人日记》是《野草》中的首篇作品,通过一个疯子的视角,揭示了社会中虚伪和愚昧的现象,以及人们对他人疯癫的态度。
《孔乙己》是《野草》中的另一篇著名作品,通过一个贫穷的酒保孔乙己的故事,展现了社会对底层人士的冷漠和歧视,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故乡》则以鲁迅先生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素材,描绘了一个小城市的黑暗和人们的苦难。
其他作品如《阿Q正传》、《药》、《明天》等也都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社会的丑恶和中国人的痛苦。
三、社会意义《野草》着重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们的苦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这些作品批判了旧社会的枷锁和封建制度,呼唤了人们的觉醒和社会的变革。
作为一代文豪,鲁迅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才华,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作品直面社会现实,激发了人们的思想和文化自信。
四、文学价值《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它以犀利的笔锋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丑恶,激发了人们对社会正义的关注和追求。
鲁迅先生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作品,使他成为后世文学家的楷模和学习对象。
《野草》语言流畅、凝练,富有哲理性和文化内涵。
它的描述细腻入微,以绝对真实的方式展示了社会中的各种人物形象,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鲁迅先生的一部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野草》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深深吸引了读者,使人们深入思考起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
我们不得不提及《野草》的语言风格。
鲁迅笔下的文字充满了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现实感。
他深入民间,挖掘了普通人的生活、命运和磨难,用他独特的视角去揭示了人们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他不回避丑陋、肮脏和残酷的现实,而是毫无保留地展现给读者。
这种真实、生动的语言风格使《野草》成为了一部深入人心的文学作品。
鲁迅在《野草》中大量采用了白话文,这也是他独特的语言艺术之一。
他在文学创作中大胆革新,用白话文替代了传统的文言文,使作品更加贴近人民,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这种语言风格的转变,不仅仅是在文学上的一种创新,更是在精神层面上对传统的颠覆和挑战。
《野草》以白话文的表达形式将现实和现实主义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的生活和命运。
鲁迅在《野草》中大量使用了对白、乡音和方言,这一点也彰显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独特性。
通过这种语言的运用,他再现了中国各地的方言特色和区域文化,使作品更加真实、生动和具有地方色彩。
这不仅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也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吸引了广大的读者。
鲁迅在《野草》中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了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无尽关怀。
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揭示,他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人们的痛苦和挣扎,使读者对生活和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他在作品中也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尽关怀和对人民的深切爱护,使作品更加感人和引人深思。
《野草》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的语言风格真实生动,贴近人心,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现实感;大量采用了白话文、对白、乡音和方言,表达出了强烈的区域文化色彩;同时再现了中国各地的方言特色和区域文化;大量使用了比喻、隐喻和象征的手法,使作品更加抽象和深奥,引起了读者的深思和探讨;而且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了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无尽关怀。
_野草_修辞艺术细说
·8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1期
味,但并不能对鲁迅为何运用如此奇异的修辞手法做出理论性的解释。在课堂 上,在闲谈中,我多次以《秋夜》开头的这句话为例,说明什么是“文学”, 什么不是“文学”。我说:“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 也是枣树”,这就是“文学”;而“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这就不是 “文学”。后来我悟到,不说“两株枣树”,而说“一株是……还有一株也是 ……”;不是两株合说,而是一株、一株地说,其实是根源于鲁迅内心深处对 “个体”的重视。在早年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中,鲁迅以高亢的 语调,强调过“个体”的价值、“个体”的尊严,对“个体”被“群体”淹没, 对以“群体”的名义抹杀“个体”,表示了强烈的义愤。写《秋夜》时的鲁迅, 当然变得沉郁了、低昂了,不复一味地激情澎湃。当他写下“一株是……还有一 株也是……”这样的句式时,应该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对“个体”的强调。他 是无意识地这样写了。但唯其如此,才让我们感到,重视“个体”的思想,在鲁 迅心中,有多么根深蒂固。悟到了“意味”后面的这一层“意义”后,我在课堂 上讲解《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时,就会联系到《秋夜》开头这一株、 一株地出现的两株枣树;而在讲解《秋夜》开头这一株、一株地出现的两株枣树 时,就会联系到“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 亦以兴起”,“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1 这一类言论。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
3
报仇。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
3
3
3
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摘要】《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其语言艺术深受文学界的赞誉。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野草》的背景与意义,以及作者和创作背景。
接着,我们将探讨《野草》的写作风格,语言表现,意象和比喻,叙事技巧,以及艺术特色。
我们将就《野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以及其艺术价值进行总结。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野草》所展现的独特魅力和文学价值,并进一步欣赏和体味这部伟大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关键词】《野草》、语言艺术、写作风格、语言表现、意象、比喻、叙事技巧、艺术特色、中国现代文学史、影响、艺术价值1. 引言1.1 《野草》的背景与意义《野草》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小说集,于1927年发表。
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鲁迅以《野草》中的文字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疾苦,呼吁人们觉醒和改变。
这部作品充满了激情和反抗精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腐朽和陋翅。
《野草》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社会的镜像和人心的写照。
它通过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思考,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阴暗面,唤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野草》的背景与意义,正是体现了作品的深远影响和独特价值。
1.2 《野草》的作者和创作背景《野草》的作者为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之一。
他生于1881年,逝世于1936年,在短暂的生命里留下了众多杰出的文学作品。
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思想的瑰宝、文学的巨匠”。
鲁迅的创作背景受着当时中国的政治风云以及社会动荡的影响。
他深受五四运动的思潮影响,对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现实社会的黑暗有着深刻的认识。
这种思想的影响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批判现实的力量,同时也包含着对人性的探索和对人道主义的呼唤。
鲁迅是一位思想家、文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的创作跨越了小说、散文、杂文等多个领域。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摘要】《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是鲁迅先生。
本文主要探讨了《野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其语言艺术。
正文分别展示了《野草》中的语言艺术手法、形象描写技巧、对比手法、意境营造方法以及象征主题。
通过剖析这些内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鲁迅先生在《野草》中所展现出的文学艺术之美。
结论部分对《野草》的语言艺术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展望其对当代文学的启示,同时评价了《野草》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文通过分析《野草》的语言艺术,希望读者可以更好地欣赏这部作品,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其对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野草》、语言艺术、文学史、手法、形象描写、对比、意境、象征主题、特点、启示、重要地位。
1. 引言1.1 介绍《野草》及其作者《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是著名作家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生于1881年,逝世于1936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领军人物。
他以犀利的笔触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丑恶,激起了中国人民对民族危亡的警觉和抗争精神。
《野草》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他在1927年至1928年间所作的散文作品。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视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之作。
《野草》中的散文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有对人性的探索,展现了鲁迅丰富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
1.2 探讨《野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品,作者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
他以犀利的语言批判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黑暗。
《野草》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史上,《野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它不仅在新文学运动时期展示了鲁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精神,同时也开创了现代文学的新篇章。
《野草》中的语言艺术手法和形象描写技巧都得到了广泛认可,为当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品,是一部以散文形式写成的文学巨著。
它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反思,以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展示了作者鲁迅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本文将从《野草》的语言艺术方面,探讨其独特之处和意义。
一、平实自然的语言风格《野草》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自然,犹如平淡无奇的水,但正是这种平凡的语言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和情感,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作者鲁迅在其语言运用上注重语音、语调、语气,利用明快、生动、色彩丰富的语言形象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句出自《自杀日记》,以其唯美的形象、诗意的表现,使人感觉到作者内心的悲凉和孤独。
再如,“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只能这样子做罢,消耗自己的生命,去拯救一切人!”这句话出自《寄小读者》,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重和责任。
二、准确深刻的人物描写《野草》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形象,这些人物有的历史传奇、有的草根英雄、有的普通百姓,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均呈现出鲁迅的独特意义。
鲁迅的人物塑造,不仅表面上显示出这些人的特点和特征,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以及鲁迅对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认知。
比如,《孔乙己》中,作者深刻描写了酒馆里那个喝醉了却还保持着尊严和自我价值的乡间丐者孔乙己的形象,这个形象既是赞美普通百姓,也表现了当时社会的贫富不均和阶级差异的尖锐冲突。
再如,《阿Q正传》中,作者刻画了一个形象鲜明又平凡普通的乡村愚氓阿Q,他的形象不仅是鲁迅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反思和思考,也是对个人自尊和人性的深度思考。
三、独特的对时代现实的反思《野草》除了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人物描写外,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作者对时代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思考,其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
这些困境包括封建的陋习,社会阶级的分化,国家危机等等。
鲁迅的语言艺术,有力地批判了这些现象,大胆地亮出了中国社会的痛点,具有很高的时代价值。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由鲁迅所著,以极其质朴的语言展现出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表达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呼吁社会革命的思想。
在《野草》中,鲁迅通过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技巧和艺术手法,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背后的残酷与无奈,下面就简单谈一下《野草》的语言艺术。
首先,鲁迅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富有鲜明的文学特色。
他不同寻常地收集了最为普通的话语,研究了乡村方言,模仿生动的民间口头表达方式,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语汇体系。
他运用高峰隆起、逆向复读等修辞手法,使文字充满了鲜明而岿然的艺术形态。
比如,在《故乡》中,“路边的小坟和用土坯堆成的矮墙……在这暗淡的田野上象是黑色的斑点”;在《一件小事》中,“他一面说,一面将那破布策开,结果车并没有坏”……这些具有鲜明的视觉效果和笔墨张力的描写,构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其次,鲁迅的语言表达带有强烈的思想性。
他深知作家的责任,通过对现实的观察,与强烈的人民性格相结合,把极其复杂的社会现实融入到文学语言之中。
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个体命运的关注,都反映在他的语言中,这也是他的文学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的。
在《荷塘月色》中,鲁迅对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感到不平,加上他对社会的不满,因此写下的结尾“我不知道他们去向何处,而且三更半夜,又是阴天,很可能下雨。
总之,我的沉思被他们的话搅乱了,他们走了,我也走了”这样的反思意境,十分深刻。
最后,鲁迅的语言独具个性,具有极其强烈的中心意识。
从语言的精神层面来看,鲁迅的语言主张一个真正有机体意义的集体价值与精神革命的伦理道德。
在《草铺》中,鲁迅有这样的一段话,“眼下野良社会已经整理不出一个正人君子,不能再宣传什么圣人道德了。
我的心血,便全放在把文化还回民族。
我们要人民的文化,这是在我们心里的定见……现在中国文化在学院和书堂里,而人民在外面被压抑和鄙弃着。
我们要把分裂的制度粉碎掉!把异化的机器歼灭掉!”这段话充分表达了鲁迅所追求的价值观,也充分体现了他的中心意识。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1. 引言1.1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语言艺术备受称赞。
在这部作品中,鲁迅先生运用了精湛的文字表现力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野草》中的生动描写、情感表达、意象运用、叙事技巧和语言节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深入解读这部作品的语言之美。
在《野草》中,鲁迅先生通过对生活细节的生动描写,展现了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他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情境之中,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纠结。
他用犀利而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不公,引人深思。
在情感表达方面,鲁迅先生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营造了一种强烈的感染力。
他通过对人物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描绘,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人物的孤独、无助和坚强。
这种情感的表达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相互辉映,使整个作品更加感人和震撼。
2. 正文2.1 《野草》中的生动描写在《野草》这部作品中,作者鲁迅通过其精湛的描写技巧,将自然景物、人物以及环境生动而细腻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他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和对事物的真实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感受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
例如在《故乡》一文中,作者通过描绘大雾弥漫的场景和荒凉的乡村,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这种写景描写不仅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感,还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在《野草》中,作者还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思想。
比如在《白光》一文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白光的描写,展现了他的豁达和乐观,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
这种精准的描写不仅使人物栩栩如生,更使故事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通过对《野草》中的生动描写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作者鲁迅在描写技巧上的高超和功力。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表现,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感,同时也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品位和价值。
概述《野草》在艺术上的探索和主要艺术成就
概述《野草》在艺术上的探索和主要艺术成就
《野草》是鲁迅在艺术探索上的新成果,也是中国现代散文诗走向成熟的第一个里程碑。
它是诗与散文的结合,或者说是以散文形式写的诗,采用以抒情为主的手法,往往篇幅较短,内容含蓄、凝练,具备诗的构思和意境,却不必有诗的形式。
《野草》具有哲理性、象征性和形象性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取象、造境、构思上的独特性:对现实景象和梦境的交错描写,把一些微妙难言的感觉、直觉、情绪、想象、意识与潜意识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有着丰富的心理内涵。
《野草》在语言上表现为反义词语的相生相克,由此又派生出句式、节奏上的回环反复,旨远而词约,言尽而意永,常有一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意外之情、情外之理,把散文诗的抒情特点及诗的意韵发挥到了极致。
《野草》大量运用了象征、隐喻手法,自然景物、人物或故事,往往既是写实的,而同时又具有象征和隐喻的意义。
写实的画面与象征、隐喻的内涵共同构成了一个幽深奇崛的艺术境界,从而发人深思,启发人去认识和探求人生,启发人以生活的哲理思考。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小说以鲁迅的独特视角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和落后,以及人性的扭曲和无奈。
在《野草》中,语言艺术被鲁迅运用得淋漓尽致,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个性鲜明、意蕴深远的文学画卷。
《野草》的语言艺术体现在对白的运用上。
鲁迅先生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将各个角色的性格与身份塑造得淋漓尽致。
他将众多人物的口吻、用词和表达方式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每一段对白都充满了生活气息。
曾小雷与自己的朋友们的对话非常真实动人。
这些对话,让读者仿佛正置身于旧中国的大街小巷之中,与那些乡亲们亲密交谈。
《野草》还在描写手法上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
鲁迅先生的文字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对比来凸显社会的黑暗和落后。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对城市和乡村的对比来展现当时中国社会的残酷现实;通过对对比人与人之间的命运和遭遇,来彰显社会阶级的不公平和人性的扭曲。
这种对比手法快速有效地带领读者了解了整个社会的现状,却并不失文学的魅力。
《野草》在描写细节上格外用心。
鲁迅先生用那些微小却又富有象征意义的细节,将小说中的环境、氛围、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在小说中,用"野草"这个富有意象的名称来概括整个社会底层人物的特征,巧妙地诠释了这部小说的主题。
又曾小雷与家人的温馨一幕、望春城的宏伟景色以及兴云寿的卑微命运等等,都充分展现了鲁迅先生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细节的把握能力。
《野草》在语言运用上也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于文学形式的追求。
他的文字线条简练,句式灵活,富有韵律感。
在小说中,他用充满活力的语言风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引人入胜。
他充分利用了汉语的独特表现形式,以及他自身的文学造诣,将语言与艺术完美地融为一体。
《野草》是一部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学作品。
它既在时代背景上,又在社会风貌上,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小说诸多表现手法中,特别是语言艺术方面,鲁迅先生以其独特的眼光和独到的创作天赋,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阴暗面以及人性的扭曲无奈,用文字巧妙地体现了出来。
野草的文体特征
野草的文体特征
野草是一部由鲁迅创作的文学作品集,其文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言生动活泼,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艺术感。
在描写人物和事件时,鲁迅采用了大量的口语和方言,使作品的语言更加地贴近生活。
同时,他还善于利用夸张、讽刺等手法来渲染人物的性格和事件的悬疑感,使读者更容易被作品所吸引。
第二,思想深刻,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
在文中,鲁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揭露了官僚主义、资本主义等各种弊病,呼吁人们要有正义感和良知,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形式多样,包括小说、散文等不同文学形式。
在小说方面,鲁迅运用了大量的现实主义手法,展现出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物的真实形象。
散文方面,他则通过大量的叙事和议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许多思想启示。
总的来说,野草是一部具有强烈批判性和文学艺术性的文学作品,其独特的文体特征使其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
鲁迅《野草》中的文学风格
鲁迅《野草》中的文学风格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中展示了独特而独特的文学风格。
《野草》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包含了他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批判。
本文将从准确性、整洁美观、语句通顺以及流畅的表达等方面探讨《野草》中的文学风格。
一、准确性鲁迅在《野草》中的文学风格首先体现在对于现实社会的准确把握上。
他以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和分析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将之表现在作品中。
例如在《狂人日记》中,他以主人公白衣人的视角,对于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了剖析,揭示了人们追求权力和地位带来的道德堕落。
二、整洁美观《野草》中的文学风格也表现在整洁美观的叙述中。
鲁迅运用简练而有力的笔触,避免了冗长和废话。
他善于剔除冗余的信息,突出故事的重点。
例如在《故乡》一文中,他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农村的贫困与封建社会的压迫,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三、语句通顺鲁迅的文学风格还体现在语句通顺的表达上。
他的句子结构简明连贯,语义清晰明了。
通过清晰的句子结构,他直击问题的本质,将读者引入他所要表达的思想。
例如在《阿Q正传》中,他以简练而通顺的句子描写了阿Q的孤独和无助,表达了对于社会不公的愤怒和批判。
四、流畅的表达《野草》中的文学风格还表现在流畅的表达上。
鲁迅的作品读起来通顺流畅,没有死板的表达和生硬的语句。
他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在《孔乙已》一文中,他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孔乙已的贫困和渴望成为文明人的冲动,使读者对孔乙已的遭遇产生共鸣和思考。
总之,鲁迅在《野草》中展示了独特而独特的文学风格。
他准确地把握社会现实,将之体现在作品中;整洁美观的叙述和通顺流畅的语句则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通过研究《野草》中的文学风格,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鲁迅的创作思想和文学成就,同时也能深度思考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野草》的语言艺术鲁迅《野草》的语言艺术摘要:鲁迅作品思想深刻,语言犀利而不乏诙谐,富于浪漫气息。
时代造就了鲁迅,鲁迅也以他独特的风格刻画了时代。
《野草》展现了鲁迅的生命张力和人格魅力,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这是一部诞生于特殊时代的作品,无论从文体上还是从内容上,它都承载了特殊的、不可磨灭的意义。
本文意在研读《野草》,穿越时空与鲁迅对话,与鲁迅所在的时代对话,探究《野草》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鲁迅《野草》深刻思想语言艺术引言《野草》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伟大的白话文著作,二十三篇散文诗中每一篇都有鲁迅先生深刻的思想在里面,而这些深刻的思想是通过独特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可以说鲁迅先生的语言艺术和他的深刻思想是分不开的,这是《野草》研究者们的共识。
若要读懂《野草》中的思想,首先要探究《野草》的语言艺术。
一野草是具有深刻思想的散文诗。
国家的衰弱,外族的欺凌和自身的痛苦遭遇等种种原因使鲁迅一直在追求和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他怀着一种努力但并不苛求结果的精神寻求对现实社会的审美。
这是《野草》深刻思想的根源。
是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时代决定了他要作为一个斗士,不断的自我抗争,实现自身的价值。
《野草》对“韧性战斗”、“反抗绝望”及“复仇哲学”等的描摹,既是鲁迅“个人精神的开掘和显现”,也是具有深刻现实感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感悟。
[1](p50-55)在笔者看来,是一个个看似分散的思想碎片构成了《野草》的灵魂,这些篇目看似分散,实则不然,因为鲁迅先生的呐喊,奋斗,斗争,抗争,对自我价值的追问,对社会的追问,对家国天下的深刻思考,从始至终,一以贯之。
林语堂说鲁迅“与其称文人,无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 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应该可算是鲁迅张扬个性、顽强斗争的“一副活形”了。
[2](p16)如果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站在今天看鲁迅,他的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就像我们的国歌一样,无论他历经了多少沧桑,他的灵魂依然存在并且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
鲁迅先生一生都在抗争,都在追求,抗争黑暗,追求真理。
他把他的感受,他的情感,他的抗争,他的关怀都通过一种完全不同于前人的语言形态表达出来。
这也就决定了《野草》这部作品是最能表现鲁迅先生精神世界的作品。
汪晖认为:“鲁迅正是在人生的挣扎、奋斗、困扰、死亡的威胁、悲剧性状态中体会到了生命的存在和意义,深沉地把握了‘此在’。
”[3](p104)诗是一种很适合形象思维的文体,诗化的语言表达了个体独有的情感和感悟,这种表达是含蓄的而不是直白的。
诗的本意并不在于说教,所以诗不用太清楚明白,所以诗的审美要求之一便是朦胧,指出对象无异是把诗的乐趣四去其三,如果真的把诗的对象指出来,说明白,那么诗的四分之三的乐趣便丢掉了。
而《野草》的创作无疑是暗合了这种思想,所以诗这样的体裁也成就了《野草》的思想审美。
有人说《野草》这样的诗读起来很晦涩难懂,这是因为鲁迅先生语言和思想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需要用心去感悟。
这才是诗真正的美所在,也是鲁迅先生《野草》的美所在。
鲁迅先生的文学语言具有塑造意象的独特美感,而正是这些意象道出了作品的动机,“《野草•题辞》中已经用一系列相对的意象和概念总结了这部作品的主导性动机:空虚和充实,沉默和开口,腐朽与生存,死与生,暗与明,过去与未来,绝望与希望。
这些动机在互相对立的循环中不停地相互作用:腐朽导致了生存,但生存又造成了腐朽;死证实了生,但生又指向死;充实屈服于空虚,但空虚又能变为充实。
这便是鲁迅的对立逻辑:爱与憎,友与仇,欢喜与痛苦,吸取与删除,静穆与大笑。
鲁迅的这些相互冲突的感情的两极对立建立起没有逻辑结论的悖论漩涡。
这是绝望与希望之间的心理困境,它隐喻式地反映了鲁迅在他现象学还原之后对存在的基本理解”。
[4](p168)鲁迅先生在《野草》中既表现自己又隐藏自己。
这是他最喜爱的作品,鲁迅对自己的作品很少有这么高的评价。
《野草》是用意象象征的手法创作的,具有诗的朦胧甚至晦涩。
晦涩到了解读《野草》的人对野草的观点都众说纷纭,有人说《野草》表现了鲁迅的探索、斗争精神,有人说《野草》是对封建糟粕文化和麻木的国民性的批判,还有的人甚至觉得《野草》表现了鲁迅的人生哲学,甚至有的人认为这是鲁迅与许广平恋爱的见证。
有人说《秋夜》里的两棵枣树分别象征了鲁迅先生和许广平,也有的人说另一颗枣树象征朱安。
《影的告别》里影向形告别的话中的形有人认为是朱安,有人认为是许广平。
二十三篇作品中表达的主题不同,但体裁相同,所以在研究《野草》时不能一概而论。
野草的每一篇都体现了作者特定的体验和情感,政治的,社会的,包括爱情的都有。
二《野草》的语言特色。
《野草》中大量使用了白描手法。
这样的手法具有凝练传神的效果。
《野草》的语言往往为数不多的几笔就能能展现出一幅丰富完整的画面,这与鲁迅先生的文学底蕴和丰富的生活阅历是分不开的。
于是只剩下广漠的旷野,而他们俩在其间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干枯地立着;以死人似的眼光,鉴赏这路人的干枯……——《复仇》[5](p177)她赤身露体地,石像似的站在荒野的中央,……她于是举两手尽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语。
当她说出无词的言语时,她那伟大如石像,然而已经荒废的,颓败的身躯的全面都颤动了。
——《颓败线的颤动》[5](p210-211)一静一动的两幅画面,就像两尊大气磅礴的雕像,对麻木的人们,进行讽刺和批判。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6](p439)又如:《死后》[5](p215)中,我听到的周围人们的议论。
“死了?……”“嗡。
——这……”“哼!……”“啧。
……唉!……”虽然只有七个字,而且还都是拟声词,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但看客们麻木的神态却被充分的展现出来,这场面可以很鲜明的呈现在眼前,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又如: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雪》[5](p185)一动一静的描写,再加上声音和颜色,会让读者进行无限的遐想。
东,是几株杂树和瓦砾;西,是荒凉破败的丛葬;其间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
一间小土屋向这痕迹开着一扇门;门侧有一段枯树根。
——《过客》[5](p193)对《过客》中的场面描写,只有几句话便交代了一片凄凉的景象。
现实是困难的,但是过客并没有畏惧,也没有退缩。
《野草》的语言,基本上都不是直白的表达,酣畅的宣泄,而是于含蓄中透露出质朴,让人有一种“意在其中”的感觉,他的语言很质朴,给人以天然的,不加修饰的感觉。
鲁迅先生对于《秋夜》的描写并没有尽情的宣泄或直白,他用多组场景把人们带到一个沉郁冷静的情境中去,这使诗文给人的感觉精密,引导读者充分咀嚼。
他用枣树这个意象表达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和水深火热的社会现实下人民的抗争精神,坚强不屈。
他同情“小粉红花”似的弱小者的处境和梦想,祭奠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青年们。
作者通过细腻的语言、形象而深远的意境给读者暗示了一切。
《颓败线的颤动》中含蓄的语句鲜明的刻画出母亲孤独无告的悲伤与愤怒,于是她不得不痛下决心离家出走。
接下来是一种变形的刻画,写老女人“颤动的身躯”在荒野里“全面都颤动”的恐怖景象:这颤动点点如鱼鳞,每一鳞都起伏如沸水在烈火上;这明显是一种变形的艺术画面,生活中是不会有这样的场景的。
作者运用了一种以反常的画面作象征的表现手法,夸大地诉说这样颤动越来越强烈,表现了老女人内心的痛苦与不服在不断加剧,最终到达崩溃,穿梭放浪于凄凉的荒野。
在精神层面上,她这是对忘恩负义的女儿的控诉和指责。
这个象征性的画面,既是将老女人激烈的反抗与强烈的控诉的状态具像化,也是作者本人对生活的强烈感受的鲜明表达,作者曾经便有过多次痛苦的经历。
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复仇》中一男一女手持钢刀,对峙的场景,《这样的战士》中的“无物之阵”《失掉的好地狱》中地狱的场景等,阅读这些片断,我们便会深刻体会到那一字一句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语言的美,并不是对自然美的单纯地讴歌和临摹。
鲁迅用美妙的语言描绘自然画面,是为了含蓄地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美的事物的理解和追求。
鲁迅的作品,语言风格朴实无华,清雅素淡,天然无饰,给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受。
鲁迅抒写了大量质朴的对话,话语中闪耀着哲理的光彩。
如《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鲁迅先生用极为朴实而简练的语言,勾勒了一个不觉悟的鲜明的奴才形象。
这段对话在质朴的外表下隐藏着作者机警而深刻的战斗激情。
奴才是一个被压迫的不觉悟的形象,他不懂得反抗,也没有胆量反抗,除了“叫苦”没有一丁点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连其他的“想法”也没有。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屋子了!”[5](p222)这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奴隶的嘴脸!鲁迅先生对于这样的形象进行了毫不留情的讽刺和毫无保留的批判。
这既是富含诗意的对话,也可以说就是对话形式的诗。
通观《野草》全书,里面类似于悲凉之类的词出现的时候很多,这些沉郁深刻的词传达出了一种悲切,一种压抑,一种沉重,让人觉得喘不过气来。
这些词其实表现的是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社会黑暗的愤恨、悲痛、伤心,而这些词将这种情绪放大烘托到了极点。
无论是《影的告别》还是《求乞者》甚至《希望》,《野草》的用词都有沉郁的影子。
据初步统计在《希望》中,第一段有“寂寞”;第三段“颤抖”,“苍白”;第五段中“血腥”,“毒”,“报仇”,“空虚”,“奈何”,“自欺”,“抗拒”,“袭来”,“暗夜”,“耗尽”;第六段中“逝去”,“僵坠”,“不祥”,“渺茫”,“啼血”,“悲凉飘渺”;第七段中“寂寞”,“逝去”,“衰老”;第八段中“空虚”,“暗夜”,“蛊惑”,“牺牲”,“弃掉”;第九段中“悲哉”,“可悲”;第十段中“可惨”,“暗夜”,“茫茫”;第十二段中“偷生”,“虚妄”,“悲凉飘渺”,“消灭”,“凋零”等,研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悲”和“凉”系列词的使用频率明显偏高。
鲁迅的语言艺术特色,不仅仅是在语言技巧层面,更重要的是鲁迅先生对社会生活深切地体验,对人物性格准确地把握.正因为如此,鲁迅先生才能在文字上做到如绘行文,一语道破,造成神情灵动、惊心动魄的魅力,给读者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神妙理妙的美学享受。
《影的告别》中多次使用然而,这些然而构成了不停的转折,而这些转折传达出了鲁迅先生的内心矛盾,影的沉重是精神的沉重,鲁迅曾说:“我常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