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C品管圈培训讲义(完整版)
(2024年)QCC培训ppt课件
核心理念
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团队合作和 持续改进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
价值观
倡导全员参与、注重过程控制、 追求持续改进和客户满意。
5
QCC在企业管理中应用
应用领域
适用于各类企业和组织,包括生产、服务、医疗、教育等领 域。
2024/3/26
应用效果
提高员工参与度和工作积极性,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 企业竞争力。
15
制定对策并实施方案设计
针对主要原因制定具体对策措施 评估对策实施难度与成本投入
明确实施步骤、责任人与时间节点 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及预案
2024/3/26
16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计划
对比实施前后数据变化评 估效果
2024/3/26
针对未解决问题制定新一 轮改进计划
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案例 库或知识库
2024/3/26
活动总结与反思
对整个QCC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 分析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 的活动提供借鉴和改进方向。
建立反馈机制
设立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等,收 集参与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 和优化活动方案。
26
未来发展规划及挑战应对
制定长期规划
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 制定QCC活动的长期发展规划,
2024/3/26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6
33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推动 问题不断得到解决
17
04
统计工具在QCC中应 用实践
2024/3/26
18
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01
02
03
数据收集
明确数据收集目的和范围 ,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工 具和方法,如问卷调查、 观察记录等。
品管圈培训讲义
4.活动展开
数据收集整理
对上次圈会后收集数据过程中所发生的困难点,全员检讨,并提 出解决方法。
检讨上次圈会后设计的查检表,如需要,加以补充或修改,使数 据更能顺利收集,重新收集数据。
如无前两点困难,则圈长落实责任人及时收集数据,使用QC手法, 从各个角度去层别,作成柏拉图形式直观反映,找出影响问题点 的关键项目。
活动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统计技术和工具的一 种或几种相结合。
2.QCC的特点
普遍性:企业的员工人人都可以参加QCC活动。 自愿性:员工以自愿参加为前提,自我管理,不受行政命令的制约。 目的性: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目的。 科学性:QCC活动遵循规定的工作程序,采用科学的统计技术和工
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民主性:参加QCC活动的员工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挥民主
精神实现既定的目标。 改进性:实施QCC活动是要确保某项工作或活动的改进,否则毫无
意义。 经济性:QCC活动涉及的人员和范围不大,在日常工作中随时组织
和进行,投入小,见效快,日积月累,经济效益明显。 发展性:QCC活动遵循PDCA循环,持续改进,在原有目标上不断
工作中不良现象/问题 观察质量问题
选定课题
强调质量意识、问题意识和改进意 识
现状调查 P
持
续
改
确定目标
善
活
动
原因分析
确定主因
制定对策
调查事实、收集数据
要因验证 提出合理化建议
D 实施对策
C 效果验证
否
目标达成
A
是
巩固措施/标准化
总结/下一步打算
持续改进质量
附件:活动工具
❖ 统计的工具旧7种工具 检查表 层别法 柏拉图 因果图 直方图 控制图 散布图
qcc品管圈培训(2024)
将问题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用矩阵形式表示,通过计算每个原因的贡 献度,确定主要原因。
18
对策制定策略及实施计划
对策制定原则
针对性、可行性、经济性、时间性。
对策实施计划
明确实施步骤、时间节点、责任人,确保对策的 有效执行。
对策效果评估
制定评估标准,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 调整对策。
2024/1/26
23
效果检查方法及评价标准
2024/1/26
参与度
01
评估参与者在培训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包括提问、讨论
、分享等。
知识掌握程度
02
通过测试或实际操作评估,检查参与者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
。
培训满意度
03
了解参与者对培训整体满意度,包括培训内容、方式、时间等
方面的评价。
24
持续改进策略及实施计划
反馈收集与分析
定期收集参与者和相关人员的反馈意见,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持续改进。
更新培训内容
根据行业发展和实际需求,不断更新培训内容,保持其时效性和实用性。
2024/1/26
25
持续改进策略及实施计划
2024/1/26
• 创新培训方式:尝试采用新的培训方式和技术, 如在线学习、虚拟现实等,提高培训效果。
2024/1/26
33
本次培训总结回顾
培训目标达成
本次qcc品管圈培训成功帮助学员 掌握品管圈的基本理念、工具和 方法,提升了学员的问题解决能 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内容丰富
培训涵盖了品管圈的概念、原则 、实施步骤等多个方面,通过案 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互动形式, 使学员深入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
学员参与度高
QCC品管圈培训教材(ppt 144页)_4405
QCC
QCC培训目录
1. QCC概述 2. QCC的导入与推行组织 3. QCC推行步骤 4. QCC组长领导能力与激励技巧 5. QCC成果总结发表 6. 如何实施QCC成果评审 7. QCC常用工具 8. QCC案例
QCC
1.QCC概述
• QCC概念 • QCC的起源与发展 • QCC的特点及目的 • QCC的作用 • QCC与其他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Y QCC的概念的四层意思:
1、QC小组的人员是全体员工 2、QC小组活动选择课题是广泛的 3、小组活动的目的 是提 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4、 小组活 动强调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突出其科学性。
4
QCC
QCC的起源 与发展 Y QCC活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
• QCC的目的: Y 通过创新来增加公司生存竞争力; Y 通过持续改善来增加公司生存竞争力; Y 通过问题解决来增加公司生存竞争力。 Y 从而,持续不断的保持和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 竞争力的显示:好的产品质量;低的生产成本。
• 所以QCC的重心在: Y 提升产品质量; Y 努力降低各项成本; Y 简而言之,又要好又要便宜!
14
QCC
QCC活动对设备管理的改善作用
QCC品管圈活动对设备管理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有:
1、提高设备正常运行率(使用 率)。
2、降低设备故障率和修理。
9、降低设备事故率。 10、提高设备档案完整率。 11、提高设备台帐的准确率和符
3、提高使用寿命。
合性。
4、降低折旧率。
12、提高维修员的维修技能。
QCC
QCC品管圈知识讲义
• 在你可以成功領導團隊成員之前,必須先了解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你無法 改變他們的個性。如果你企圖這麼做,是註定要失敗的。你可以鼓勵他們調整他們 的行為,這就另當別論。舉一個工作環境外的例子。 • 你在家裡是個愛整潔還是不愛整潔的人?大多數夫妻在這點都有某種程度的 不同,而這差異常導致雙方發生口角。其中一人認為另一個人把家搞得像豬舍,另 一人則認為對方在製造不必要的壓力,如果他們能放輕鬆,就知道這並不是那麼重 要。愛整潔的一方會想辦法使他們的伴侶也愛整潔,卻導致另一人的憎恨。而比較 不愛整潔的一方則企圖使他們愛整潔的伴侶變得比較懶散,不會去在意毛巾是掛在 架上還是在掉在地上。而愛整潔的一方面則對伴侶這種企圖感到憤怒。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 事實是,我們改變不了他人。如果我們可以改變他人,就可以免除許多的爭 執。但是正因我們以為我們可以改變他人,當他人舊習不改時,我們就會感到沮喪 而困擾。我們所期待的那種人並不會出現。 • 何不嘗試不同的方式?我們接受我們無法改變他人的事實,也停止改變他人 的意圖,但是我們可以鼓勵他們調整他們的行為。如果你是個愛整潔的人,試試這 麼說:「我知道你不是個愛整潔的人。但是否有時你可以當一個把毛巾掛回架上這 種不愛整潔的人?」這麼做能仔細描述你的要求,且一次最多只要求對方做兩或三 件事。這麼做有兩種效果: • 一、你已經降低你的期待,不再要求對方百分之百的整潔,可能你就會比較 樂於接受對方做到百分之七十五。 • 二、他們覺得你接受他們這樣的人,他們不必感到憤怒或是厭惡。當雙方都 能接受雙方的立場時,比較能夠友善地討論,也就能獲致其他各種的解決方案,例 如分工合作。當他們偶爾忘了將毛巾掛回架上,也不再是什麼天大的事,而他們則 可以做一些你非常的討厭做的事,像是水管堵塞時清除水管中的髮絲。 • 現在回到主題。或許你的團隊中有人具有忽略較不重要任務的傾向。或許因 為他們是那種由大處著眼,清楚綜觀大局的人,或許他們是及時提出整個計劃瑕疵 的人,所以他們對團隊而言,是非常有用的人,但他們常會忘記一些小事情。不要 試著改變他們。你這第做會降低他們的士氣,而且在他們毫無改變時,你會相當失 望。你可以試著提了這個問題,但別奢望他們會改變他們的個性。你只要求他是整 個計劃的負責人,且已盡力注意細節。 • 管理的藝術絕大部分牽涉到發掘他人天生的能力與缺點。只要你做到這點, 就可以利用他們的長處。至於缺點,你則必須找出導致這些缺點的原因,是因為不 感 书山有路勤为径,
品管圈QCC训练讲义专家讲座
B.柏拉圖(Pareto Diagram) :
1897年,意大利學者柏拉圖分析社會經濟結構,發現絕大多
數財富掌握在極少數人手里,即80%金額被20%人擁有,
稱為“柏拉法則”.又稱80-20法則或ABC分析圖。
美國質量專家朱蘭博士將其應用到品管上,創出了“Vital Few, Trivial Many”(主要少數,瑣細多數)名詞,稱為“柏 拉圖原理”.
如要發言,等人家說完再說.
2.歡迎自由奔放意見.
3.意見越多越好.
4.在他人意見中尋找靈感.
品管圈QCC训练讲义专家讲座
9
第9页
:
STEP 2 選定題目 選題原則:意見一致 不花錢
短期內能够做到不要別人支援
選題方向:團隊合作 提升生產力 提升品質 降低成本
工 具:選題評估
品管圈QCC训练讲义专家讲座
第30页
2.5原材料層別
供應者別,群体批別,制造廠別,產地別,材質別,
大小別,貯藏期間別,成份別…等.
例:同一廠商供應原材料也應做好批號別,領
用時均能加以層別,方便了解各批原料品質,
甚至不良發生時更能快速采取應急办法,使損
失達最小程度.
2.6測定層別
測定器別,測定者別,測定方法別…等.
2.7檢查層別
品管圈QCC训练讲义专家讲座
32
第32页
查檢表種類:
1.記錄用查檢表:
主要功用在於根據搜集之數據以調查不良項目、不
良主因、工程分布、缺點位置等情形.必要時,對搜集
數據要给予層別.
作業者
機 械
A
No.1
No.2
B
No.1
No.2 合 計
不良種類
QCC品管圈培训教程
QCC品管圈培训教程标题:QCC品管圈培训教程一、引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QCC品管圈作为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中。
QCC品管圈培训教程旨在帮助员工掌握QCC品管圈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二、QCC品管圈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QCC品管圈QCC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团队合作,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的活动。
1.2 QCC品管圈的特点(1)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2)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科学解决问题;(3)注重实际操作,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4)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三、QCC品管圈的运作流程2.1 成立QCC品管圈(1)确定品管圈的主题;(2)选举圈长,明确圈员的职责和任务;(3)制定品管圈的活动计划和时间表。
2.2 选题和目标设定(1)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课题;(2)明确课题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2.3 现状调查和分析(1)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2)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制定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
2.4 对策实施和效果确认(1)实施初步方案;(2)观察和记录实施过程中的数据和效果;(3)评估实施效果,确认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5 标准化和总结(1)将有效的对策和方法进行标准化;(2)总结品管圈活动的经验和教训;(3)分享品管圈活动的成果和经验。
四、QCC品管圈的常用工具和方法3.1 质量管理工具(1)鱼骨图:分析问题原因和影响因素;(2)帕累托图:找出问题的关键因素;(3)控制图:监控生产过程的质量稳定性;(4)流程图:描述和分析生产流程。
3.2 团队合作方法(1)头脑风暴法:激发创新思维,收集解决问题的方案;(2)PDCA循环: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3)团队沟通和协作:确保品管圈活动的顺利进行。
QCC品管圈培训课程
QCC品管圈培训课程•课程介绍与目标•品管圈基础知识•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目录•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方法•持续改进策略与实践案例分享01课程介绍与目标QCC品管圈概念及意义QCC品管圈定义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品管圈,又称质量控制小组,是一种由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人员自发组织起来,通过定期的活动,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发现和解决工作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提高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和员工素质的小组活动。
QCC品管圈的意义QCC品管圈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员工的自主管理和团队协作,通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质量意识,从而促进企业持续改进和提升竞争力。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员掌握QCC 品管圈的基本理念、方法和工具,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QCC 品管圈的方法和工具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要点一要点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涵盖QCC 品管圈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包括团队建设、选题与计划、现状调查与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制定与实施、效果检查与标准化、总结与发表等各个环节。
同时,课程还将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实践活动,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QCC 品管圈的方法和工具。
培训课程目标与内容学习方法与成果评估学习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学习方式。
学员需要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实践活动,通过思考和交流加深对QCC品管圈的理解和掌握。
成果评估本课程的成果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案例分析报告等。
同时,课程还将设置期末考试,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评估,学员将获得相应的结业证书和学分。
02品管圈基础知识品管圈起源与发展起源品管圈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当时日本企业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开始推行品管圈活动。
QCC培训资料(ppt 64页)
记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RAMAXEL TECHNOLOGY (SHENZHEN) LTD.
直方图
40
35
30
次 数
25 20
15
10
SL=130
SV=190
N=200 X=145.5 S=9.76
制品名: 工程名: 期 间:
作成月日:
作成者:
5
0
130 138 146 154 162 170
长,一般约40分钟即可; 3、讨论要因时不要考虑其对策,更不能
把对策与要因同事记入于特性要因图内 4、如果发现某大要因构成的小要因太多
时,可以做要因再分析,另做一张特 性要因图
记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RAMAXEL TECHNOLOGY (SHENZHEN) LTD.
6、推移图
定义 : 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成 果为纵坐标,通过不同 时间或与目标值的对比, 可以知道实际成果或与 目标值的差距。
3、层别法
定义 : 就是将多种多样的复杂资料, 根据不同目的的需要分类成不 同的类别,以方便以后的分析。 R Y G B
I
三组 二组 一组
记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RAMAXEL TECHNOLOGY (SHENZHEN) LTD.
人员 机器 材料 方法 其它
记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RAMAXEL TECHNOLOGY (SHENZHEN) LTD.
Page 12 of 64
记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RAMAXEL TECHNOLOGY (SHENZHEN) LTD.
10、对QCC的误解
立即想有大效果 只重有形,忽视无形结果 挑毛病,欠缺鼓励 为发表,为得奖而QCC 认为是额外的工作 认为是小孩子的玩意
品管圈(QCC)培训讲义
——如何运用QCC
讲师:曾严征
什么是QCC?
QCC英文全称QUALITY CONTROL CYCLE,中文 译作“品管圈”。
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似的基层人员自发地 进行品质管理的活动时组成的小组称为品管圈。
这个小组做为全面品质管理的一个环节,在自我 启发和相互启发下,灵活运用各种QC手法,全员 参加,对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 的活动,称为品管圈活动。
⑴提高现场班组长的管理能力及领导能力,进而 提高部门绩效。
⑵提高最基层员工的品质意识、问题意识及改善 意识,并能将此气氛渗透至现场每一个角落。
⑶使现场成为品质保证的核心,使各部门管理稳 定并持续进步,公司方针目标之达成度得发提高 。
⑷提高员工对上班工作的喜悦和成就感,并提高 员工向心力及士气,进而提高效率。
管理改善活动,当新圈组成后,为使QCC活动切 实有效,并使圈员有一种归属感,应向自己公 司QCC推行部门办理登记。
六、改善步骤
1.问题解决型 现在流程发生了问题,必须调查其中不良 原因,再将过去的做法做全部或部分改变 ,从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改善方法,该办 法很早就被QCC所使用,效果很好。
2.课题达成型
⑻如没有工具,或不懂得利用工具,是无法做好 事情的。
⑼品管圈并不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组织的临时 机构,而是常设机构,因为现场的问题有无限多 ,因此必须将问题一个一个、不断地、持续地解 决与改善。
⑽品管圈活动所要发现及解决的问题是以自己的 工作现场为主,即以自我检讨、自主管理为重点 ,如问题与其他部门有关连,当然可通过沟通、 协调或建议的方式共同解决。
三、QCC活动计划及实施进度
QCC活动计划及实施进度表
课题选定 把握和分析现状 对策1 效果确认 对策2
2024版QCC品管圈活动培训教程PPT课件
QCC品管圈活动培训教程PPT课件•品管圈活动概述•品管圈活动组织与实施•品管圈活动工具与技术•品管圈活动实践案例分享目录•品管圈活动成果评估与持续改进•品管圈活动在企业中的推广与应用01品管圈活动概述品管圈定义与目的定义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目的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员工个人成长等。
起源品管圈活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由石川馨博士所创,当时称为“质量管理小组”。
发展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品管圈活动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成为全球范围内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中国,品管圈活动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成为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员工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品管圈活动强调员工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提高员工参与度和归属感通过品管圈活动,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品管圈活动强调持续改进和创新,能够推动企业不断完善和优化生产、管理等流程,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
促进企业持续改进和创新品管圈活动需要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能够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企业的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02品管圈活动组织与实施负责制定品管圈活动的方针、目标,审批活动计划,提供资源支持,并对活动成果进行评价。
领导小组圈长圈员负责品管圈活动的具体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参与品管圈活动的各项具体任务,积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和质量的提升。
030201对策实施根据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QCC品管圈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3.注意事項:
.每一成員明確責任—依期限完成目標
.實施後,如無效果,則應立即檢討修正,然後再實施
.繪制行動推移圖,以便常握進度,以及變化情形
.定期聚會,檢計實施狀況
8.成果比較
1.改善前的階段劃分
▼三階段 改善前:開始活動—對策實施前
改善中:對策開始實施—效果顯現前
改善後:對策確認且成效穩定後
2.成果比較特性值,基準的決定
.比較之特性值應與活動主題相符合
.比較之基準需一致
.盡量抵換算成金額來比較
3.要多方面比較
.生產效率 .品質 .成本 .其它
4.方法
.柏拉圖比較
.推移圖比較
.管制圖比較
.直方圖比較
9.標準化 1.標準化的目的 △維持長期效果—標準化 2.標準化的內容 △操做規格標準化 △操做動作標準化 △操做工具標準化 △操做表格標準化 3.標準化的書寫要領 △具體 △簡單 △結合實際情形 △按作業程序書寫
團隊最佳人數:
2.創始
時間:1962年 日本品管大師:石川馨博士
3.品管圈目標:
品管圈的精神
尊重人性
建立光明愉快的現場 發揮人的能力
開發無限的腦力資源 改善企業體質 繁榮企業
品管圈的作法
自動自發 自我啟發 全員參加 全員發言 相互啟發
自己的工作現場
品管圈的目標
重心 現場成為品管 提高改善意識 提高問題意識
在對成果的評價上,經營者或經營階層也要一同列入實施.
而評價指標也需要在事前獲得大家的認同。
~生產性(勞動生產性,設備生產性等) ~成本費用
~不良率,索賠件數,異常發生件數
~災害件數
~交貨期,研制周期,工時
~半成品,庫存數量,回轉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5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6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7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8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9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10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11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12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13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14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28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29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30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31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32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33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34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35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36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37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38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活動記錄之完整性與規範性
1. 資料表首頁(TQC—001)及選定題目(TQC—004A)等處之活動主題應講明問題點之改 善,而非列舉問題點; 2. 圈會場所務必注明活動具體地點,圈會時間務必注明活動之日期及時間(如每周三 18:00—19:00等); 3. 每次會議記錄填寫完整、規範.字跡工整清楚,易於辯認.活動記錄除選項外,不留空白 如無法填寫或不必要填寫之內容,可以“不適用”、“無”、 “空白”等注明或以 符號“—”、“/”等表示; 4. 所有審核及核準均由表單所注明之人員簽名(審核及核準),其它人員不能代簽; 5. 每次圈會出席簽名需由出席人員本人簽名,不能代理簽名;出席人數與簽到人數保持 一致; 6. 圈會討論重點、決議情形、輔導員講評及下次會議準備事項或希望輔導員/主管支 援之事項等必須填寫; 7. 成果比較及標準化表單內容不夠填寫或不宜填寫時,可附上相關資料.
39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經營優質團隊
你是否曾希望自己做事有條理、點子多、長於外交、擅於領導、精於分析、 研究,個性外向但注意細節,又有綜觀問題的直覺?這種要求是太高了點。事實 上,這些物質中,有部分互相排斥,而這正是團隊合作如此寶貴的原因。若我們 能整合眾人的特長,就不必要求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擁有各種能力或技巧。 正因如此,成功的經理人必備的首要技能在於選擇最佳的工作夥伴。如果你 選擇的人所擁有的技巧與天生的能力能夠互補,你的工作會輕松許多。本書第一 章即在探討如何正確做到這一點。 當你組成工作小組後,接著必須使其變成一個團隊。團隊與一組受雇在同一 個部門或是同一個計劃中共事的人之間的差別極難界定,答案很復雜,但最關鍵 的一點在於成員的態度。有關人員必須對小組有高度認同感,方能使小組蛻變為 一個團隊。而這正是你的職責所在。 管理最重要的功能可能在於激發出團隊精神這個令人捉摸不定的物質。想達 到這個目標,你所需要的技巧全都是有關人的技巧。本書主旨在於檢視這些技巧, 並指出應付特定的人與情境的良方及這些方法之所以可行的原因。 這麼做是否值得?經理人必須擅長的技巧不勝枚舉,其中部分更需要仔細的 計劃、思考及準備。為什麼不退而求其次,就管理一群碰巧在同一個部門工作的 一組人?團隊精神真的如仙女棒有這麼大的效用嗎?是的,以下是團隊工作的一 些優點。 ● 提振士氣及工作動機。 ● 降低員工流動率 ● 提高生產力 40
團隊的三個方向
對經理人而言,想創造出一個優秀的團隊必須發展團隊的三個面向。領導專 家約翰 • 艾德爾(John Adair)以圖解說明。
工 作
團
體
個 人
如附圖所示,這三個面向為任務、小組及個人。每一個因素與其他兩者唇 齒相依,忽略其中一個,都會顯著降低另兩者的成效。
41
如果你只注重小組及個人,你會擁有絕佳的工作環境,但是無法成事。如果你 只注重任務及個人,而忽略了小組,則成員開始如多頭馬車,各行其事。如果你忽 略了個人,或許仍能有效地完成任務,但是由於看不到他們個人的價值及貢獻所在, 士氣就會慢慢低落。 以上只是如何界定團隊與一組共事者的差異這個問題的第一部分解答。團隊成 員擁有共同的目標,這個目標正是三個圈圈重疊的部分。他們有著相同的抱負,追 求團隊的成功,不論是在完成所肩負的任務、合力完成及使團隊內的個人成長各方 面皆然。
● 提高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 ● 團結就是力量,一小組共事遠較一個人容易克服問題。 得註意的一點是,你不是在團隊之外,來組織及管理這個團隊。你是團隊的 一部分,由內部來領導團隊。所以你也可以獲得這些好處,就像對工作滿意度的 增加,而團隊生產力的增加也可在身為團隊領袖的你的身上反映出來。 而且,要做到這點並不如你所想像的那樣困難。只要你抓到有效與他人打交 道的基本原則,在遇到刺手的人或事時,就會直覺地將這些原則轉換成自然反應。
領袖或僕人?
為了在你所屬的團隊中達到這三重目標,試著不要將自己定位為團隊領導者, 試著把自己當作團隊的僕人。你的工作在於凝聚團隊,使成員鬥志高昂,而他們的 任務在於完成工作。你應該以代表他們行事,而非下命令的方式來凝聚團隊。舉例 來說,你應該詢問他們,他們需要何種設備、資訊及資源來完成任務。然后再代表 他們向其他的經理人及部門要求他們所需要的東西。 赫曼.赫塞(Herman Hesse’s)在其小說「東方之旅」(Journey to the East)中完美地 說明這點。一群出外旅行的人認為他們需要一位僕人負責他們的三餐及洗衣服等等 的瑣事。他們造訪一座僧院,詢問僧侶們能否讓出一個人, 在他們旅行的時候侍候 他們。僧侶們提議由李歐服侍他們,但表示,李歐只能隨他們旅行一段距離就必須 折返。
42
李歐照顧這群人,為他們打理一切瑣事,鼓勵他們,在李歐於原定折返的時間 到來前,一切都很順利。但李歐離開後,這群人的士氣逐漸低落,終至四分五裂, 最後他們的旅途也就無疾而終。其中一人四處游盪了幾年,最后又回到了李歐的僧 院。當他折返後,他才發現原來李歐並不是個職位低賤的下人,而是這群伴侶的領 袖。 這個故事當能說明團隊的重要。許多經理人認為他們的工作在於「下達命令」, 唯恐一旦他們步出這個角色,就會失去他人對他們的敬重。然而一旦你所領導的是 一個團隊,而非只是一個人,你的表現優劣將由全隊表現良窳來定奪,而且不只外 界給你評價,你的隊員也會給你打分數。經理人服侍團隊可以提高工作表現,這點 會在個人及團隊上反映出來。
15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16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17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18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19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20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21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22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23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24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25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26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
27 品管圈圈輔研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