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海寺壁画(上)

合集下载

壁画设计课件第二课 壁画的历史与发展

壁画设计课件第二课 壁画的历史与发展

莫奈《睡莲》 布德尔《维纳斯诞生》
前苏联壁画 墨西哥壁画
前 苏 联 革 命 壁 画
美国总统山浮雕
2、中国壁画简史
中国现存史前绘画多为洞窟和摩崖壁画,最早的距 今已约 2万余年。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也很繁荣, 20世纪以来出土者甚多。唐代形成壁画兴盛期,如敦煌壁 画、克孜尔石窟等,为当时壁画艺术的高峰。宋代以后, 壁画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壁画得到恢复与发展 。 1979 年北京首都机场壁画群体完成。之后,不断在一些 新建筑中出现崭新的壁画设计作品,许多作品在艺术表现 力、运用新材料、制作技法以及继承传统、借鉴外国经验 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
敦煌壁画《飞天》
敦煌壁画《反弹琵琶伎乐天》
敦煌壁画《狩猎》
(4)元明清时期壁画
元代壁画尤以山西永乐宫的壁画最为壮观,在三 清殿墙壁上绘有《朝元图》生动描绘了280多个神像。
明代代表作为完成于1444年的北京郊区的法海寺 大雄宝殿中的壁画《帝释梵天图》
故宫和北海的著名陶瓷浮雕壁画《九龙壁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 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 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 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 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 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在 这些众多的发现中,也包括了许多描绘人的图像,有些堪 称宏幅巨制,内蒙古阴山岩画就是最早的岩画之一。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基罗《创世纪》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4)近现代的壁画:
19世纪后,壁画艺术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伴随着不同地域文化艺 术思潮的涌现,壁画艺术也开创了自由发挥和形式多样化的新纪元。 从艺术思想和表现形式看,涌现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综合主义、 象征主义、巴比松派、学院派、 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点 彩派风格、那比派风格、哈德逊河派等。壁画材料也丰富多样。

明清北方寺观壁画题材概说

明清北方寺观壁画题材概说

明清北方寺观壁画题材概说作者:***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19期摘要:作为我国传统壁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寺观壁画极具研究价值。

其中,明清的寺观壁画现存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

文章以太原多福寺佛传故事画、北京法海寺圆觉诸天画和石家庄上京毗卢寺水陆画为例,阐述了明清时期我国北方寺观壁画题材呈现出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倾向。

关键词:明清壁画;寺观壁画;题材;三教合一0 引言寺观壁画是我国传统壁画的重要类别之一。

这一艺术形式最早以佛寺建筑为载体,着重表现宗教人物、传说故事及装饰图案等内容。

东汉时期,明帝刘庄(28-75)在洛阳设立的白马寺即有“画迹甚妙”①的“盛饰佛图”①立于其中,是我国最早的寺观壁画。

我国现存寺观壁画年代最久者,当属山西省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栱眼壁及明间佛座后侧束腰处留存的共22幅、约66平方米的晚唐壁画。

壁画内容为佛及众菩萨像和天王、力士降魔图。

其次为山西省平顺县大云院弥陀殿内东壁和扇面墙上约46平方米的五代时期佛教经变画。

此外,山西省高平市开化寺、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朔州市崇福寺弥陀殿以及繁峙县岩山寺文殊殿内都有早期古代壁画留存。

与寺观建筑相同,现今所能见到数量最多、最完整的寺观壁画多为明清时期绘制。

在我国北方地区尤以山西、河北地区的留存最为丰富,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山西省太原市多福寺大雄宝殿的明代佛传故事画、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公主寺大佛殿的明代水陆画、河北省石家庄市上京毗卢寺毗卢殿内的明代水陆画以及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净信寺三佛殿和毗卢殿内的清代佛传故事画及水陆画等。

另外,北京市法海寺大雄宝殿的明代圆觉诸天壁画和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瞿昙寺壁画廊的明清佛传故事画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 明清北方寺观壁画题材概述现存明清北方寺观壁画,从题材上大致可分为佛传故事画、圆觉诸天画和水陆画三类。

佛传故事画主要描绘释迦牟尼的生平经历,内容一般从生前授记开始,经投胎、出生、成长、出家、成道、说法到涅槃及涅槃后弟子集结,常通过“四相图”“八相图”或“十二相图”的形式出现。

法海寺壁画艺术风格浅析

法海寺壁画艺术风格浅析

Yi Shu Ping Jian法海寺壁画艺术风格浅析王卉河西学院美术学院摘要:法海寺壁画是中国壁画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

法海寺壁画具有鲜明的明代特色,也蕴含着传统的创作。

法海寺壁画是晚期壁画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佛教艺术的瑰宝。

是唐宋时期色彩和线条的继承,也是艺术家追求卓越的体现。

笔者通过对法海寺壁画的艺术风格和矿物色使用进行探析,并做简要述评。

关键词:法海寺壁画艺术风格佛教绘画矿物色中图分类号:J2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8-0048-02明代法海寺壁画是我国壁画晚期发展的高峰期,也是我国目前现存的明代壁画中最有代表性的鲜明作品,是中国佛教艺术当之无愧的瑰宝,由明英宗朱祁镇赐名为“法海禅寺”。

法海寺建于明朝,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1],该寺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1988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海寺的壁画素以明代院体画的典范作品而著称于世,是现存明代壁画的杰出之作。

大雄宝殿内的六面墙上,至今完整保留有10幅完整的明代壁画,艺术风格独特而鲜明。

一、法海寺壁画的艺术风格法海寺壁画保存完好。

壁画内容包括佛像、菩萨、二十天、飞天仙女、动物、花卉、山水等。

无论是线条的韵律美或是色彩的厚重感,都使观者为之折服,而古代画师对颜料特性的驾驭更让后人叹为观止,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内容方面,法海寺壁画反映了中国古代绘画继承传统和时代创新的艺术特色。

壁画的构图布局山东地表现出恢弘的场景,体现了古代画工的严谨构思和巧妙设计。

例如,佛教绘画二十诸天《帝释梵天图》采用唐代形成的佛教主题模式,它具有典型的唐代传统,但在绘画方法上,它又具有明显的时代风格,创造和表达了明代人物的气质和内涵,人物和动物突破了僵化的传统表达模式[3]。

从技术角度来看,法海寺壁画采用传统的重彩设色和高难度的沥粉堆金的技法。

其中,最突出的是采用贴金、混金、描金等装饰技术,这种沥粉堆金技法的运用使法海寺壁画成为当时同地区所有壁画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北京法海寺明代壁画赏析

北京法海寺明代壁画赏析

北京法海寺明代壁画赏析*****学号:*********系别:经管系专业班级:财管10.10指导教师:***北京法海寺明代壁画赏析法海寺位于北京市西部的翠微山麓。

据记载,修建于明英宗正德四年(1439年),历时五年完工。

寺院内建有大雄宝殿、护法金刚殿、钟鼓楼和云堂、厨库、寮房等,规模宏伟。

英宗朱祁镇赐名“法海禅寺”。

“法海”,《佛学大辞典》上解释为:“佛法广大难测,譬之以海。

”进人寺院,顺着山势而建的三级平台之上就是大雄宝殿了。

灰色的湿雾中,在松枝的掩映下清楚地出现了大殿的轮廓。

及至跨人大殿,光线更加昏暗,500年前的壁画就这样斑驳地出现在眼前。

大殿四周,几面墙壁上是不同的人物和故事。

迎面是观音、文殊和普贤菩萨的画面。

眼前的水月观音神色明净清澈,体形婀娜柔美,衣纹如春风中的卷草,又如晨曦浅滩上的细浪,轻纱罩体,纱细如丝,而勾勒的衣纹细线仿佛正在微微地拂动。

东西两壁的壁画是“赴会图”。

花卉山泉之中,各有三组菩萨及坐佛,在缭绕的祥云中端坐,南侧又各绘一个凌空的飞天。

两组画面形制相同,却在构图布局和人物神态上进行了看似随意却颇具匠心的不同处理,构图错落有致,布局变化呼应。

两幅画中观音菩萨和红衣坐佛三五成组,人物形象姿态各异,神情不一。

甚至东西两个飞天不仅舞姿不同,而且宝冠、飘带、托物都不尽相同。

观察仔细,还可以注意到更多的细节,比如西侧的飞天只有一足微露.东侧的飞天翻飞的裙据之下双足都是赤足外露的。

“会图”整幅画面清新明快,生机盎然,使观者想象出一个明净和谐、庄严肃穆的佛国仙境。

整个大殿壁画中最精彩的是北墙两侧的“帝释梵天图”。

画面表现浩浩荡荡的天神众鬼护法行列。

护法图分为两幅,左侧的人物有17人,从东向西分别出现的佛教人物有帝释天、多闻天王、广目天王、菩提树天、妙音天、月天、柯利帝母、散脂大将、金刚密进以及间摩罗王。

帝释天两臂合掌,高贵大方,很像唐代宫廷人物画中的帝后,身边三个女侍或持花,或捧盘,或掌蟠,皆高髻披帛、仪容端庄。

古代壁画 文案

古代壁画 文案

古代壁画文案从汉代到明代,五星必看的中国古代十大壁画#什么是壁画#区别于画在绢、帛、宣纸等材料上,壁画是绘制在墙壁、天花板上的绘画,往往出现在殿堂、墓室、寺观、石窟中,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绘画形式之一。

#我们为什么要看壁画#壁画融合了历史、宗教以及世俗题材,透过壁画穿凿时空,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可以逐一窥探两千年来社会、宗教、建筑、美术、民俗、服装等的发展。

01辽阳墓群壁画年代:汉魏时期坐标: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两岸汉魏代表性壁画,当属分布在辽阳北郊太子河两岸的棒台子、北园、三道壕、小青堆子、东台子、南台子等处的墓室群壁画。

这些墓原来都有高大的封土堆,墓室由淡青色石板构筑,壁画都是直接绘在墓室石壁上。

凤凰楼阁百戏图壁画以表现墓主人经历和生活题材为主,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表现墓主的经历和生活的题材为主,内容以有门卒门犬、百戏乐舞、车骑仪仗、宴饮庖厨、楼阁宅院、武库仓廪、杂技、斗鸡等,墓室顶部多绘有日月流云等等,应有尽有,形象地反映了汉晋时代豪门大族的奢侈生活场景。

门卒图这些一千六七百年前的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是古典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品,是研究汉魏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可多得的资料,也是中国美术史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更是中国绘画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和国画立论基础之一。

02河西走廊墓群壁画年代:魏晋时期坐标:甘肃省嘉峪关、酒泉、敦煌市河西走廊,是指黄河以西至新疆以东的大片区域。

素来以地上石窟闻名,很多人不知道地下还有一个“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

在嘉峪关、酒泉、敦煌市的地下,散布着大量地下壁画砖墓群,这便是著名的魏晋古墓群。

墓室场景壁画内容再现当时的现实生活,有反映农耕、养殖、采桑、宴居、出行、军事操练、狩猎等内容,是研究魏晋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及气候等的实物资料,在美术领域填补了我国魏晋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

全国人民熟悉的骑着马送信的中国邮政标志,就出土于此。

03敦煌石窟壁画年代:北魏至元坐标:甘肃省敦煌市、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玉门市敦煌石窟,一辈子一定要看一次。

北京法海寺谁持彩笔,松间粉壁画莹神。

北京法海寺谁持彩笔,松间粉壁画莹神。

北京法海寺谁持彩笔,松间粉壁画莹神。

京西幽胜何处寻,翠微松柏郁森森。

梵宇琳宫留仙笔,彩壁辉煌动人心。

敦煌恢宏杂华夷,永乐精严仪范垂。

最是法海称细密,艳逸神妙孰与比。

潘絜兹先生为工笔画大师,上世纪四十年代曾在敦煌临摹,六十年代主持永乐宫迁建后的壁画修复工作,在他心目中,敦煌恢宏,永乐精严,但若论艳逸神妙,法海寺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赫达·莫里逊拍摄“这幅深藏不露、迄今默默无闻的壁画堪称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绘画作品之一!我敢说自己从未见过任何其他绘画能具有那么崇高和迷人的风格。

”1937年,安吉拉·莱瑟姆以“媲美阿旃陀”这样的标题,在《伦敦新闻画报》上介绍她在法海寺的发现。

▲1937年2月27日《伦敦新闻画报》自康熙二十一年(1682)重修以来,法海寺再没有进入官方的视野,哪怕是《日下旧闻考》这样以内容丰富、考据详实、收录全面的旧京风物书籍,对法海寺也只谈到明碑、佛幢等等,对大雄宝殿内的雕塑和壁画只字未提。

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赫达·莫里逊的留影和安吉拉·莱瑟姆的介绍,法海寺才再一次受到关注。

▲赫达·莫里逊拍摄之后,又是漫长的动荡的岁月。

经历了佛像全部被毁的惨痛经历之后,法海寺大殿内的壁画虽有创伤,但仍幸运地被完整保存了下来,让今天的参访者有幸得见这五百年前的壁上奇迹。

▲法海寺壁画上的钉孔大雄宝殿内的壁画真迹,共分十铺,扇面墙南面绘“祥云图”三铺,作为殿内主尊三世佛的背景;扇面墙北面三铺,绘观音、文殊、普贤三尊,是为“三大士图”。

东西山墙两铺,为“佛众赴会图”。

北壁即后壁左右两铺,为“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壁画总面积共236.7平方米。

▲法海寺壁画分布示意扇面墙南面“祥云图”三铺,作为三世佛背屏,满绘祥云,缭绕翻腾扣人心弦,朵朵祥云似灵芝,也似飞天女童发髻,线条流畅,敷色工致细腻,美轮美奂宛如天界。

东西山墙“佛众赴会图”。

两山墙原有大黑天、李童像、毗瓦巴、思维菩萨及十六罗汉二十尊像,壁画的绘制和塑像构成组合。

浅析法海寺明代壁画之

浅析法海寺明代壁画之

浅析法海寺明代壁画之作者:高超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10期摘要:北京法海寺壁画是现存明代壁画的杰出之作,是晚期壁画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佛教艺术的瑰宝,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蕴含着传统的创作手法。

本研究是以法海寺殿内佛像后扇面墙背面的壁画---《水月观音图》为研究对象,从其画面内容、构图形式、造型、色彩、制作工艺、风格及特色等方面入手,采用图式分析的方法,探析了《水月观音图》的精妙之美,学习前人创作壁画的经验,弘扬民族文化。

关键词:法海寺;《水月观音图》;壁画;艺术美北京明代法海寺壁画,完成于明代正统八年(1443年),由当时明朝的宫廷画师宛福清、王恕等15人所绘,在法海寺大雄宝殿内的六面墙上,至今完整保留10幅明代壁画。

这些壁画是现存明代壁画的杰出之作,法海寺壁画艺术的精湛,制作工艺的高超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使其弥足珍贵。

在宝殿内的十幅壁画中,《水月观音图》绘制在佛像后扇面墙背面的画面中心位置,左右各侍立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

在以往对于法海寺壁画的研究中,一般对法海寺壁画的总体艺术风格以及《帝释梵天护法礼佛图》等内容研究较多,而《水月观音图》的单独研究则比较少,但这幅《水月观音图》却是同类型壁画创作中的精华,画家精妙毕至地表现了水月观音这一佛家经典形象,传达了其庄重典雅,柔美慈祥的气度。

所以笔者选取其作为研究对象。

水月观音又称自在观音、舒相观音、如意观音、翘脚观音、紫竹观音等,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其中最常见也最具诗意的称呼则是水月观音。

据唐人张彦远于《历代名画记》中记载:“胜光寺有周昉、刘整画水月观自在菩萨掩障,菩萨圆光及竹,并是刘整成色。

”这是中国文献中最早出现的水月观音。

同书又说:“周昉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

”佛教艺术史学者李玉珉分析周昉所创的“水月观音”时说,其身后有一个大圆光,并有竹林为背景。

但是,周昉所画水月观音图,并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只能从上述的简约记载中,想出一个大概来。

在国内,目前所见较早的水月观音,亦出现于五代时期,且均为壁画。

永乐宫壁画与法海寺壁画人物造型分析

永乐宫壁画与法海寺壁画人物造型分析

永乐宫壁画与法海寺壁画是我国古代壁画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

两者各有千秋,体现了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高超的线描技术与鲜亮的色调传承了我国自古人物画的精髓,画匠用精细有力的线条构成了一幅幅磅礴大气的画面,无一不令人惊叹,赞美。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

它位于山西省芮城的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是艺术价值极高的大型壁画,它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

永乐宫壁画共有1000平方米,分别画在无极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里。

其中三清殿是座主殿,殿内壁画共计403.34平方米。

画面高4.26米,全长94.68米。

三清殿内的壁画是有名的《朝元图》,壁画高4.26米,全长94.68米,总面积为403.34平方米,是永乐宫壁画中的重点。

这一铺《朝元图》,不仅反映了道教的完整体系,更反映着元代的社会阶级层次。

近三百身群像,男女老少,壮弱肥瘦,动静相参,疏密有致,在变化中达到统一,在多样中取得和谐。

壁画中的神像虽然高度、朝向大致一样,但画面利用了不同的面部颜色、衣着和神态去表达不同神仙的身分、性格。

帝君的神情多半比较肃穆;武将则全身披甲,鬓发飞扬;玉女则含情地微笑,有的在对话,有的在沉思,也有些在凝神、在顾盼,形象各具特色。

每个神像大都只是寥寥几笔,以浓淡粗细的长线变化,就充分表现出质感的动势来。

袍服、衣带上的细长线条,更多的是刚劲而畅顺地“一笔过”画上去,好像一条条钢线镶在壁画上一样,造就了迎风飞动的飘忽感,加强了画中仙人的生动性。

这种画法不但承继了唐、宋以后盛行的吴道子“吴带当风”的传统,而且准确地表现了衣纹转折及肢体运动的关系,难度极高。

仔细揣摩永乐宫壁画,可以发现其绘画用笔十分讲究。

画中人物的胡须、云鬓在接近皮肤的地方用笔尖细,随着向两侧展开,笔画逐渐变粗、变淡,远远看去,人物的胡须仿佛是从肉里长出来的一样,即所谓的“毛根出肉”画法。

如此精美、准确、生动的画云鬓、胡须的用笔,反映了画工对解剖、透视学的理解,而笔的运行也做到了准确、舒张、刚健,不允许有丝毫败笔,显示了高超的绘画技艺。

法海寺《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中的人物服饰特点

法海寺《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中的人物服饰特点

法海寺《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中的人物服饰特点法海寺壁画为明代宫廷壁画,由宫廷画师和民间画师共同完成,是我国壁画中的经典之作。

《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是法海寺壁画中十分有特点的两铺壁画。

这两铺壁画相互呼应,整体壁画中的人物服饰特点相同,服饰特点体现了法海寺壁画奢华、精致、绚丽等特点。

本文将从服饰上的纹样图案、璎珞、服饰色彩三个方面来论述其服饰特点。

标签:法海寺服饰一、《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中的人物服饰法海寺坐落于北京石景山,壁画共有十铺,其中《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分东、西两铺,共绘36个人,绘20诸天像,人物高1.2—1.6米。

法海寺建于明代1444年,因此法海寺壁画中的人物衣着是依照明代服饰参考而绘。

在中国服饰发展史上,明代的服饰更为源远流长中华服饰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明代是由汉族统治的最后的一个朝代,更是集汉族风格服饰之大成的一个朝代,法海寺壁画中《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中彰显了明代早期贵族服饰的华美和绚丽,将日天、大梵天、阎摩罗王和姿竭罗龙王的形象描绘成帝王;功德天、帝释天、监牢地神、菩提树神和月天描绘为帝后,展现了佛祖、天神、菩萨们的高贵,是不可多得的寶贵艺术财富。

二、繁杂的纹样《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中人物花纹十分繁杂,多种多样。

其中月天的团风纹样,脚部裙摆的纹样为复合几何填花纹,这种纹样一般讲几何形穿插、搭建在植物、花卉、飞禽中。

菩提树天的飘带状凤鸟纹,并配以花卉图案。

不同的纹样图案表达着不同的情感。

龙纹、凤纹、蟒纹、飞鱼的图案象征尊贵,花鸟、蝴蝶则代表了典雅的风范。

大梵天所穿为帝王专属的十二章纹衮服。

衣服中部为龙纹,还绘有日月星辰等纹饰,所穿霞帔与袖子上的分别为两种不同形态的四合如意云,画面中左右所绘的左右两侧的袖子上云、龙纹相呼应,手拿着如意的一侧袖子的龙纹较多,另一侧则云纹较多。

壁画中的天王、金刚等武将形象中以西方广目天王为例,他左手捏宝珠在前,右手抓蛇七寸,身披铠甲,其铠甲一般被分为若干零部件,左手大臂外侧与腹部处绘有双狮兽头的造型,壁画中韦陀、南方增长天王等类似的人物同样均有兽头的描绘。

法海寺壁画色彩艺术风格初探

法海寺壁画色彩艺术风格初探

Arts circle地方美术研究法海寺壁画色彩艺术风格初探文/张亚丽[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摘要】法海寺壁画作为明代寺观壁画中的精品,在中国壁画史上其艺术价值与敦煌壁画相媲美,而其色彩运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敦煌壁画。

本文即从色彩研究角度出发,结合实地考察,通过对法海寺壁画的绘制背景、设色工艺、用色数量、用色规范以及色彩气氛等进行分析,试图发现蕴含于壁画背后的色彩运用规律与艺术呈现的特色与模式,为进一步的壁画色彩保护与复原进行基于色彩的基础素材及理论积累,同时为中国传统色彩的继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法海寺;壁画色彩;艺术风格法海寺位于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建于明正统四年,完成于正统八年,1439-1443年),现存壁画主要存在于大雄宝殿内,是北京地区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壁画。

法海寺壁画以佛教为主题,由宫廷画师工笔描绘,因此从绘画原材料到绘制水平,都堪称明代寺观壁画之最。

在矿物颜色的应用上,无论就种类还是工艺而言,都达到了中国壁画艺术空前的高度。

大雄宝殿内的“帝释梵天图”为法海寺主体壁画,由帝后、天龙八部和众鬼神组成的礼佛护法行列,呈现天国一派美轮美奂、盛大辉煌的景象。

一、法海寺壁画整体色彩风格分析首先,法海寺壁画为明代佛教寺观壁画,设色上依循传统色彩审美范式,不同人物与角色分组归类,赋予不同色彩,即“随类赋彩”。

以《赴会图》为例,场面隆重,人物丰富,设色讲究,繁而不乱。

壁画色彩以矿物质颜料为主,在依托粉本绘制基础上,使用了大量的石青石绿色,勾边描线最后以黑线定型,沥粉堆金工艺在法海寺壁画中具有卓越的体现。

其次,法海寺壁画由皇家宫廷画师所画。

整体来看,壁画集人物、禽鸟、花卉等多种物象于画面,继承了唐代绘画、晋北辽金壁画和南宋院体绘画的风格,用金工艺丰富精湛,画面富丽堂皇。

因此,《中国壁画史纲要》对法海寺壁画描述为:“线条流畅,色彩浓丽,天衣飘动,漫笔生辉……”①二、从用色材料、工艺与数量等方面分析法海寺壁画艺术特点法海寺壁画用色范围广泛,包括纯天然矿物质与植物颜色,如朱砂、石青、石绿、石黄、花青、藤黄、胭脂等均有大量使用。

中国壁画发展史——石器☆秦汉☆魏晋☆隋唐☆元明清时期

中国壁画发展史——石器☆秦汉☆魏晋☆隋唐☆元明清时期

中国壁画发展史——石器☆秦汉☆魏晋☆隋唐☆元明清时期石器时代壁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

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

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在这些众多的发现中,也包括了许多描绘人的图像,有些堪称宏幅巨制。

内蒙古阴山岩画就是最早的岩画之一。

在那里,我们的先人们在长达一万年左右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这类图像,这些互相连接的图像把整个山体连变成了一条东西长达300公里的画廊。

据推测,是宗教或巫术的感召促使先人们不辞辛劳地创作了这些图像。

类似的图像还可以在苏北的连云港孔望山将军崖岩画遗址中见到。

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要把目光投向那些地处边远地区的神秘岩画。

在云南沧源发现的岩画反映了人类的活动,包括狩猎、舞蹈、祭祀和战争。

岩画的构图更趋于复杂,所表现的内容也由单个的物体发展为互相关联的具有动感的人。

它们的存在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当然,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在绘制岩画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边界的限制,岩面也并没有作任何的处理,它们的创作是无拘无束的。

这一切的改变源自于陶器和木结构建筑的出现,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们马上就发现这些材料是绝好的作画之处,于是,缤纷的色彩和丰富的纹样出现在这些器物上。

以质朴明快、绚丽多彩为特色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是我国先民的杰出创造。

此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也有一定数量的彩陶。

仰韶类型的彩陶以在西安出土的半坡陶盆《人面鱼纹盆》最具特色,也最耐人寻味,关于这种图案具体的含意一直在猜测之中。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的图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绘制于陶缸上的《鹳鸟石斧图》,出土于河南临汝闫村。

该图以写实手法所描绘的鸟、鱼及斧据说代表了鹳氏族兼并鱼氏族的历史事件。

法海寺壁画皇家气度明代之最

法海寺壁画皇家气度明代之最

法海寺壁画皇家气度明代之最-历史论文法海寺壁画皇家气度明代之最王新春1933 年的一天,24 岁的德国姑娘赫达在一份摄影杂志看到一则广告,位于中国北京的一家德国人开设的哈同照相馆招聘一名通晓英、法、德语的女性摄影师,她立即递送了一份简历,很快便收到聘用通知。

赫达似乎毫不担心即将前往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遥远国度,随身携带的行李仅有一台双镜头禄来福来(Rolleiflex)反光相机。

就在这一年,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纳粹党成为德国唯一的政党。

离开了山雨欲来的德国,赫达心情颇为愉悦,在随后的13 年中,她走遍北京的大街小巷和周边的地区,用专业的技术和镜头记录下了那个年代中国的人和物。

在这里,她还遇见了一生的挚爱澳大利亚人阿拉斯泰· 莫里循——那位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乔治· 莫理循博士之子。

当赫达抵达北京之初,便拜访了位于西山的法海寺。

这座规模不大但景致优雅的寺院在当地颇有名气,尤其是墙壁上精美绝伦的明代壁画让她对古老的中国文明痴迷不已,她迫不及待地用相机拍摄下每一幅壁画,直到被镁光灯灼伤。

赫达没有意识到,她所留下是八十余年前法海寺最珍贵的影像记录,如今我们只能通过这些照片去感受它昔日的风光。

建寺者李童的豪华朋友圈法海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的半山腰上,为群山环绕,景色秀丽。

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 年),是一座拥有近600 年历史的皇家寺院。

看到“法海”一词,大多数人的印象来自于《白蛇传》中,那位致力于拆散“鸳鸯”的金山寺住持,“法海寺”实际上应取《佛教大辞典》的解释:“佛法广大难测,譬之如海。

”1957 年,法海寺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8 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北京市126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法海寺并不十分出众,然而能与故宫、天坛和十三陵同列一榜,自然有它的非凡之处,最值得称道之处在于它在寺院壁画中举世无双。

法海寺的非凡之处首先在于它身份不凡,虽然并非奉诏建造,但却与皇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外国壁画介绍

中国外国壁画介绍

中国外国壁画介绍1502班李熙若鲁怡壁画它是指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案。

它分为粗底壁画、刷底壁画和装贴壁画等。

壁画是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

如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表情,这便是流传最早的壁画。

中国古代壁画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中国古代墓室壁画中国古代石窟寺壁画中国古代寺观壁画石器时代壁画的发展可追溯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着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

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

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在这些众多的发现中,也包括了许多描绘人的图像,有些堪称宏幅巨制。

内蒙古阴山岩画就是最早的岩画之一。

在那里,我们的先人们在长达一万年左右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这类图像,这些互相连接的图像把整个山体连变成了一条东西长达300公里的画廊。

据推测,是宗教或巫术的感召促使先人们不辞辛劳地创作了这些图像。

类似的图像还可以在苏北的连云港孔望山将军崖岩画遗址中见到。

秦汉时期秦汉时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有壁画,但随着建筑物的陆续消亡几乎丧失殆尽。

本世纪70年代发现的秦都咸阳宫壁画遗迹第一次使我们领略到了秦代宫廷绘画的辉煌。

在秦宫遗址3号殿的长廊残存部分上,发现了一支有七辆马车组成的行进队列,每辆车由四匹奔马牵引;另一处残存的壁画则表现的是一位宫女。

这些形象都是直接彩绘在墙上的,并没有事先勾画轮廓,可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没骨”法的最早范例。

西汉的壁画则主要是为了标榜吏治的“清明”而创作的。

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中记载了当时一个诸侯王所建宫殿里壁画的盛况。

宣帝时更是在麒麟阁绘制了11位功臣的肖像壁画,开了后世绘制功臣图的先河。

东汉明帝时,由于明帝本人的爱好,壁画创作之风更盛。

派使赴西域求来佛法后,在新建的白马寺绘制了《千乘万骑群象绕塔图》,这是中国佛教寺院壁画的肇始。

法海寺壁画《帝释梵天图》的设色分析

法海寺壁画《帝释梵天图》的设色分析

法海寺壁画《帝释梵天图》的设色分析作者:宋晨雪来源:《艺术评鉴》2019年第01期摘要:法海寺壁畫是我国壁画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壁画艺术的瑰宝。

《帝释梵天图》作为法海寺壁画的重要作品,其独特而鲜明的设色,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创造,本文分析了《帝释梵天图》的艺术风格,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朱砂的使用、雄黄色的布局、叠晕和烘染设色法等方面,具体论述了法海寺壁画《帝释梵天图》的设色技巧。

关键词:法海寺壁画; ;《帝释梵天图》; ;艺术风格; ;设色中图分类号:J218.6;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1-0035-03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积淀与载体。

我国壁画文化源远流长,法海寺壁画作为我国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形态,成为中国壁画史的瑰宝。

在法海寺壁画中,《帝释梵天图》的艺术形态鲜明而独特,设色的大胆而谨慎,让壁画的设色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

《帝释梵天图》壁画的艺术风格十分之独特且鲜明,设色技巧的应用,让壁画的艺术内容、艺术形态精彩而饱满。

以艺术视角,鉴赏法海寺壁画,是对文化的审视与思考,更是基于文化的重新认识,因此,本文从《帝释梵天图》壁画的艺术风格出发,就其设色技巧的应用,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一、《帝释梵天图》的艺术风格在我国壁画发展史中,法海寺壁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壁画发展的高峰期,法海寺壁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形态,成为我国佛教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帝释梵天图》作为法海寺壁画的重要作品,具有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从内容到技术,都是法海寺壁画之艺术典型,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壁画设色的重要载体。

因此,具体而言,《帝释梵天图》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一)内容方面:传统绘画的继承,艺术特色的创新《帝释梵天图》在艺术构架中,特别注重内容层次感的设计,从中可以反映出法海寺壁画在艺术创作中,是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完美传承,也是在艺术特色的创新中,赋予壁画新的艺术色彩。

法海寺壁画沥粉贴金技法艺术特点解析

法海寺壁画沥粉贴金技法艺术特点解析

法海寺壁画沥粉技法艺术特点解析硕士学位论文姓名:吴大韡指导教师:王颖生日期:2015年3月30日目录第一章、沥粉贴金工艺.........................................................1.沥粉贴金的出现.............................................................2.沥粉的工具与材料...........................................................3.沥粉手法...................................................................4.贴金工艺................................................................... 第二章、法海寺壁画中的沥粉贴金...............................................1.沥粉在法海寺壁画中所占比重.................................................2.法海寺沥粉的图案风格.......................................................3.法海寺沥粉的线条风格.......................................................4.法海寺壁画中的贴金......................................................... 结语......................................................................... 感想.........................................................................引言法海寺壁画是我国现存的明代壁画中最具代表性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是元代以来少有的由国家主持,由宫廷画师参与绘制的华丽作品,在继承了晋北辽金时代佛教壁画粗犷大气风格的同时也融入了南宋院体画细致繁复的艺术特点,呈现多元化的特征,综合了几代画师、工匠在壁画实践中的经验,是我国古代传统壁画集大成者。

浅述法海寺壁画中《水月观音图》的艺术特色

浅述法海寺壁画中《水月观音图》的艺术特色

浅述法海寺壁画中《水月观音图》的艺术特色作者:***来源:《艺术评鉴》2020年第04期摘要:北京法海寺壁画是明代时期的辉煌成就,也是中国壁画史上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画面内容精致著称于世,其中《水月观音图》最为经典。

法海寺壁画沿用了宋代的精工细作的画法使之成为中国最精美的壁画,本文将从《水月观音图》着手去研究它的背景来源、艺术风格、线条的使用及绘画技法等。

关键词:法海寺壁画水月观音沥粉矿物色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4-0015-04一、《水月观音图》壁画的基本情况法海寺壁画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修建在北京石景山区,由明英宗时期太监李童集资建造,英宗钦赐“法海禅寺”。

壁画在大雄宝殿内,当时参加寺庙建筑、壁画绘制的画师工匠有169人,耗时4年多时间完成。

壁画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在殿前部,共六组,分上、中、下三层。

上层为祥云,中间为佛国人物,下部为各种花卉,面积60.72平方米。

第二部分在三世佛像的背面,分为三组,中间为水月观音,两边是文殊菩和普贤菩萨,面积60.75平方米;第三部分在大雄宝殿北壁(后壁)东西两侧面上,即法海寺主体壁画“帝释梵天图”,东侧包括大梵天、捧盘三天女、持国天、增长天、大自在天及天女、咒师、日天、密迹金刚等;西侧包括帝释天及持花钵、多闻天、广目天、菩提树神及天女、辩才天、月天、风天、焰摩天,面积44.8平方米。

“水月观音”仅是汉地的称呼,在藏区被称为“心性安息观自在菩萨”所要表现的是慈悲的形象。

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其中坐观水中月影状的称为水月观音,在后来比喻人物的面貌俊美清秀。

《水月观音图》(图1)是观世音菩萨三十三身像之一,这种形象有许多种形式,与水、月联系紧密,此画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背景是浩瀚的云水、竹林、红色的牡丹、流水。

二、画面的处理关系法海寺壁画的构图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其中《水月观音图》的宽高均为4.5米,水月观音以坐姿的方式绘制于画面的中心,身材保持挺拔的姿势,面容宁静且端庄。

时间视域下的北京法海寺壁画艺术

时间视域下的北京法海寺壁画艺术

2018/09时间视域下的北京法海寺壁画艺术文/许景怡[美国哈佛大学]胡海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颜恺[江苏省委宣传部]【摘要】北京法海寺壁画是中国壁画艺术的经典,它的艺术风格雍容华贵,技法运用精湛细致,代表了明代壁画艺术的最高峰。

法海寺壁画共有十幅,展现了不同形态、各异其趣的佛教胜景,传达了深刻的社会思想。

本文的研究从北京法海寺壁画的整体风貌入手,简要分析其艺术特征,再聚焦到动态的时间维度,试图从时代背景、历史积淀、当代价值等全新的角度解读北京法海寺壁画艺术的伟大成就。

【关键词】时间;北京法海寺;壁画法海寺坐落在北京西郊石景山区模式口北翠微山南麓半山腰,是由明英宗的近侍太监李童倡导、集资,在原龙泉寺旧址建成。

北京法海寺壁画展现了中国明代壁画艺术的精彩成就,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关于北京法海寺的壁画艺术,金维诺教授较早对此开展了研究。

他对大雄宝殿北壁所绘“帝释梵天图”壁画图像所依经典进行了详细地考释,并指出该“帝释梵天图”壁画比较接近宋、元表现天神“赴会”图像风格的早期作品,应是明代早期壁画。

他还对分布在大雄宝殿北壁的壁画从内容、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高度评价了这些寓独特创造于诸多造像法则限制的宗教壁画作品。

李松对北京法海寺历史、现存建筑和法器等作出了概括性地分析,高度评价了法海寺建筑和壁画艺术在中国建筑史、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而后来的郭丽萍、魏雪梅等人又对北京法海寺壁画艺术进行全景式的创作技术分析。

几十年来对于法海寺壁画艺术的探析从未停止,但大多停留在对壁画艺术本身的技术性分析,罕有突破艺术的技艺去审视法海寺壁画的历史成就。

笔者认为,经典的艺术成就不仅需要静态的细致分析,更需要动态的欣赏,将其置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探求、理解。

因此,本文将对法海寺壁画艺术从整体情况到技艺特征作一个概览式的叙述,再聚焦到时间的动态角度进行分析解读,增加对北京法海寺壁画艺术纵深理解,从时间的视域审视其高超的艺术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法海寺壁画
(上)
背景音乐:佛教音乐——磐若波罗蜜
编辑:赵小鹏网名:昆仑六月雪邮箱:kunlunhn@ 2012年3月E-mail文化传媒网
法海寺坐落在北京石景山模式口翠微山南麓。

明正统四年(1439年)
创建,五年建成。

弘治十七年(1504年)重修。

明英宗钦赐“法海禅寺”。

大雄宝殿全殿九幅壁画面积达236.7平方米,共绘人物77个,男女老幼,佛神鬼怪,姿态各异,神情不一。

有说法和坐禅的,有膜拜的,也有徐徐
行进的,还有冉冉飞舞的。

所绘人物、神怪、禽兽和草木等,不仅形象真实美好,而且生意盎然,和谐明快,组成了一幅幅或庄严肃穆、或清新明
净的佛国仙境画面。

所绘帝王气宇轩昂,神态威严;妇女则仪容丰满、美丽、温柔;天王、金刚和力士,神态勇猛威武。

壁画的人物服饰和装束华
丽多彩,千姿百态:妇女梳各种样式发髻,戴各式首饰、璎珞、钏镯和花朵;男人穿戴不同式样冠帻、衣衫和盔甲,衣服上绘团凤、龟背、团鹤、
宝相花、菊花和凤戏牡丹等图案;童子则梳发辫,活泼天真。

通过画工细
致入微的绘画技巧,从生理特征上,使人们易于分出他们的性别年龄;从
服式、发式和行动举止及构图关系上,又可鲜明准确地分辨出他们的身份
地位,充分体现了画工们非凡的艺术才能。

壁画基本上用单线平涂法,用笔主要为铁线描,间用兰叶描和钉头鼠
尾描。

线条绵长而洒脱,长近1米的衣纹线条一气呵成。

用色以朱砂、石青、石黄为主,沿用重色方法,服饰、兵器上大量使用描金和沥粉贴金,以及
使用多层叠晕和烘染的手法,金碧辉煌,富丽华贵。

这些壁画是明朝宫廷画士和民间画士精心绘制的,是明代壁画中的精
大雄宝殿内景壁画及藻井图案
《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
《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局部
《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局部

梵天及
众天女
大梵天大梵天是梵文Brahmā
的意译。

“梵”的意思是“清净”、“离欲”。

梵天形像被汉化后,多为中年帝王
形象,手持莲花。

在水陆画中大梵天王是典型的雍容华贵的中土帝王模样,身后有辅臣簇拥。

日宫天子
日宫天子源于古印度神话中的太阳神苏利耶。

作为佛教
护法神,又称日天、日天子、日宫天子,异名宝光天子、
宝意天子。

佛经中称其为观音菩萨之变化身,住太阳内的宫殿里,故名。

在水陆道场所用的水陆画中,日宫天子为头戴冕旒,双手捧圭的男性帝王形象。

侍女
帝释天及众天女
帝释天帝释天,梵文Shakra devānām Indra
,音译是“释提桓
因陀罗”,意为“能天帝”。

在中国寺庙
里,帝释多为少年帝王像,且是男人女相。

在水陆画中,帝释完全是一副中国后妃模样。

侍女
托花侍女
鬼子母鬼子母神(Hariti)
,又称为欢喜母、暴恶母或爱子母,梵文音译诃利帝母。

原为婆罗门教中的恶神,护法二十诸天之一,专吃人间小孩,称之为“母夜叉”。

被佛法教化后,成为专司护持儿童的护法神。

但中国百姓却爱将她视为送子娘娘来礼拜。

鬼子母的形象,据佛经记载,
是美丽的天女形,身穿天缯宝衣,头戴天冠,耳挂耳珰,白螺为钏,身边有一童儿伴随。

鬼子母之子
月宫天子和辩才天
月宫天子又叫月天子、月天、大白光神、野兔形神、宝吉祥等。

月天的形象本为男性,肉白色脸膛,手持之杖,
上有半月形,乘坐三鹅拉的车。

他还有个月天妃为配偶,也是肉白色脸,手持青莲花。

汉化寺庙中也有将月天作为女性塑像的。

辩才天辩才天是梵文Sārasvati
的音译,又叫大辩才天、大辩才功德天,还称美音天、妙音天。

这是一位主管智慧福
德的天神。

大辩才天的造像有两种:一种是八臂像,八手分别持弓、箭、刀、槊、斧、杵、轮和羂索;一种是二臂像,两臂作弹琵琶状。


利支天
摩利支天也作摩利支提婆,意为“阳焰”,或“威光”,
实际上是古印度的光明女神。

相传她是帝释天的部属,又常随从日宫天子。

有一种三面八臂乘猪的摩利支天像,身金黄色,八臂三面九眼,顶戴宝塔,塔中有毗卢舍那佛,摩利支天身披红色天衣,有宝带、璎珞、耳珰、腕钏等种种饰物。

左侧四手分别执□索、弓、无忧树枝、线,右四分别执有金刚杵、针、钩、箭。

正面善相,显微笑状,唇如朱色。

左面作猪相,忿怒丑恶,口出利牙,信人见而生畏。

右面深红色,立于猪身上。

南方增长天王和大自在天
南方增长天王:梵文:Virūdhaka。

“增长”意为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身为青色,
穿甲胄,手握宝剑,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

大自在天大自在天是梵文Mahe?vara
的意译,音译为摩醯首罗。


说他住在色界之顶,为三千大千世界之主,在三千界中得大自在,故又称“大自在天”。

大自在天在印度教神话中的原型即是湿婆。

湿婆是毁灭之神,又是苦行与舞蹈之神。

据说他有极大的力量,头上的第三只眼能喷出神火烧毁一切,还能主宰人间的一切悲喜荣辱。

阎摩罗王、马面、牛头及韦天将军阎摩罗王又作阎罗、阎罗王、阎魔王、焰魔罗王、琰魔
等,均为音译,意思为“缚”,缚有罪之人。

王西方广目天王
王西方广目天王,“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
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

居须弥山白银地,身为红色,穿甲胄,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法,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

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

王西方广目天王
韦驮天韦驮天教护法天神。

在中国佛教寺院中他一般被安置于
天王殿的大肚弥勒背后,背对山门,面朝大雄宝殿。

韦驮天梵名作“私建陀提婆”,直译意为“阴天”。

中国佛教寺院中的韦驮天形象,大多为身穿甲胄的雄装武将样,手持金刚杵,或以杵拄地,或双手合十,将杵搁二肘间。

体格魁伟,威武勇猛,面如童子,表示他不失赤子之心。

韦驮天
北方多闻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又名毗沙门,“多闻”多识,以福德名
闻于四方。

居须弥山水晶地。

身为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
银鼠。

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人民财富。

又名施财天。

是古印度的财神。

他负责守护北俱芦洲。

北方多闻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



意为

悲为
怀
,保

众生

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

居须弥山黄金地,身为白色,
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州。

东方持国天王

功德天
及诸天
大功德天大

德天即吉
祥天
女。

梵文Mahā?rī 的

译,
音译
为“摩诃室利”,“摩诃”意为“
大”
,“室利”有二义:功德和吉祥,合起来就是大功德或大吉祥。

在中国寺庙中,吉祥天女形象端庄美丽,后妃装束,两只手(
或四只手),一手持莲花,一手洒金钱,有两只白象伴护,这是吉祥的象征。

其座下除莲花外,还有金翅鸟和猫头鹰。

谢谢观看
更多精彩请点击/
法海寺大雄宝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