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1章 管理学基础
(二) 知识素质
管理活动涉及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是 一项复杂活动。管理工作融汇了多学科的知识,广泛的知识是提 高管理能力、管理水平的基础。 管理者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1.政治、法律知识。 2.社会科学知识。 3.专业技术知识。 4.管理学、经济学方面的知识。 5.自然科学知识。
标,对其所能支配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 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管理的含义:
1. 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 管理工作应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3. 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且连续进行的活动构成的。
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内容, 它们是管理的基 本职能。 4. 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有效的管理必须充分考虑
(三)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又称思维技能, 是 洞 察、分 析、判断、抽象和概 括事物的能力。概念技能包括纵 观 全 局,对 影响组织生存与发 展的重大因素作 出 正 确 判 断, 并在 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 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理解事物的相互关联性, 从而找出关 键影响因 素 的 能 力;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以及权衡不同方案 优劣和内在风险的能力等。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其所面临的 问题越复杂,越没有先例可循,就越需要概念技能。
1.科学决策能力。 2.知人善任能力。 3.组织协调能力。 4.开拓创新能力。
第三节 管理的过程及适用范围
一、管理工作的职能和过程
管理职能就是管理活动所具有的功能和行为。一项管理职能表 示一类管理活动的内容。对管理的职能有多种不同说法,我 们 认 为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决策、控制、沟通、创 新 七 项职能。其中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最基本的职能。
管理学原理总结基础
管理学原理总结基础第一章管理学原理基础理论一、管理的概念1.管理概念: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期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科学性和艺术性:从管理活动过程的要求来看,既要遵循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科学性要求,又要体现灵活协调的艺术性要求,因此,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把管理看作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其中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存在着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有一套独立于其他学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是对管理实践性的描述。
它突出了管理人员创造性地运用管理原理,使组织经营顺应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从而取得成功的作用。
它强调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外,还必须灵活地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更要注意经营理念、管理思想的创新。
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二者相互补充,管理的艺术可以上升为科学理论,管理艺术又需要理论指导;而管理科学理论的运用也必须讲究艺术,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3.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自然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
管理是社会化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管理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只有管理才能把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得以组合和发挥作用。
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生产力、社会化生产紧密相联。
●社会属性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
管理具有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目的的功能。
管理的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紧密相联。
●两者关系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关系。
A.两者相互联系,不能孤立存在;B.两者相互制约,前者要求后者适应,后者影响前者二、管理职能1.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计划:就是对未来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筹划。
中国农业大学_727管理学综合_《管理学》王凤彬 笔记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管理的基本概念本章内容要点·管理的含义、管理的职能、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管理学的特性;·管理的应用范围与管理的作用·企业的含义、分类及公司制企业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各类组织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管理方法的科学。
它以一般组织为研究对象,探讨和研究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程序,这里的组织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学校、医院、行政部门、军队等任何实体。
当然,管理有许多特殊的领域,如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行业与部门管理等等,而管理学研究探讨的则是这些领域共性的内容。
第一节管理的含义本节在分析比较国内外学者对管理含义描述的基础上,引入管理的概念,并对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者与管理对象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一、什么是管理若从字面上来解释,管理即是管辖、治理的意思。
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几乎任何组织都离不开管理。
可以说管理伴随着人类生存、发展的各种活动。
随着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管理给出了不同的描述,这些管理的定义都从不同的侧面客观地反映了管理的特性。
1911年,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奠基人泰勒(Frederick W. Taylor)对管理进行了最朴实的描述,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些什么,然后设法使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完成它”。
1916年,古典管理学家法约尔(Henri Fayol)在他的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第一次提出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的五项职能,意义深远。
1955年,管理学家孔茨(Harold Koontz)在与奥唐纳(Cyril O’Donnell)合著的《管理学》中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这个定义需要展开为:作为管理人员,需完成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管理适合于任何一个组织机构;管理适用于各级组织的管理人员……”。
管理学原理复习答案
管理学原理复习答案第一章管理概述重点内容一、管理的基本概念1、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职能3、管理者的基本技能二、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科学管理理论、2。
霍桑实验与人群关系论、3、X理论、Y理论4、管理科学学派、5、决策理论学派、6、权变学派复习题一、选择题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C )A。
提高管理水平B。
提高人的积极性C。
提高劳动生产率D。
提高市场占有率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A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配备“第一流的工人”C.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D.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3、1927年到芝加哥附近的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一系列试验的是( A )A.梅奥B.马斯洛C.麦格雷戈 D.法约尔4、梅奥的霍桑试验表明( D ).A。
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害的B.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C.企业应采取一切措施来取缔非正式组织D.企业应该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5、梅奥通过其领导的霍桑试验建立了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属于( A )A.行为管理理论 B.古典管理理论C.系统管理理论D.权变管理理论6、在对管理者对人性的假设方面,认为员工天生好逸恶劳的消极理论是( X )。
A.X理论 B.U理论 C. Y理论D. Z理论7、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认为( C )A.保健因素能直接起激励职工的作用 B.保健因素改善后会导致积极的后果C。
保健因素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的情绪D。
激励因素不能产生使职工满足的积极效果8、美国管理学家卡茨认为,一个主管人员至少应具有的三大基本技能是( A ) A。
技术技能、人事技能、概念技能B.技术技能、学习技能、人事技能C。
人事技能、学习技能、概念技能D.概念技能、学习技能、技术技能9、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B )A.计划、组织、指挥、协调B。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C. 计划、决策、选人、用人 D。
决策、计划、领导、协调二、简答题1、泰罗对管理作出了哪些重大的贡献?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大一管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大一管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管理学是现代社会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组织管理、领导理论、决策分析等诸多领域,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和应用管理原理的基础知识。
在大一学习管理学课程时,我们需要掌握各章知识点,下面将对大一管理学各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章: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本章主要介绍了管理的定义、管理活动的特点以及管理的基本原理。
在学习本章时,我们需要了解管理的概念和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同时还需要掌握管理的四个基本原理,即目标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第二章:管理的基本功能及其环境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管理的四个基本功能,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此外,我们还需了解管理环境对管理活动的影响,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第三章:组织的构成与类型本章主要介绍了组织的构成要素和组织的类型分类。
在学习本章时,我们需要掌握组织的构成要素,包括组织的目标、工作任务和人员等。
同时,我们还需了解不同类型的组织,如功能型组织、事业型组织和矩阵型组织等。
第四章:领导理论与风格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领导的基本概念和领导的类型。
此外,我们还需了解不同的领导理论,如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和情境理论等。
同时,掌握各种领导风格对组织的影响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模型本章主要介绍了决策的基本概念和决策的过程。
同时,我们还需了解不同的决策模型,包括理性决策模型、行政决策模型和政治决策模型等。
第六章:组织设计与结构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组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组织结构的类型。
此外,了解组织设计的原则、目标以及一些常用的组织结构形式也是必要的。
第七章:职权与权力本章主要介绍了职权和权力的概念,以及权力的来源和权力的运用。
在学习本章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权力,如职权、专业权力和社会权力等。
第八章:激励理论与实践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激励的类型。
同时,了解激励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激励实践的方法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第九章:沟通与沟通技巧本章主要介绍了沟通的基本概念和沟通的类型。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管理概述管理的概念: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决策、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沟通、控制管理的核心:协调人际关系.管理的环境:是管理谋求组织生存与发展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
管理者的技能和素质:1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4.思想技能5.设计技能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
成功有效的管理要有科学的理论、方法来指导。
作为艺术的管理——灵活性且富于创新。
①环境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感情。
管理的基本职能(四个):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近代“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当代管理理论阶段古典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基本出发点:提高劳动生产率、用科学管理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进行心理革命法约尔——管理职能及一般管理,管理包含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职能。
法约尔的管理思想:六种经营活动、五大管理职能、十四条管理原则马克斯·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三种权力的类型):传统型权力(族长制、封建帝制)、超凡型权力(救世主、政治领袖)、法理型权力(政府机构、军队)近代管理理论:梅奥——人际关系学说/ 行为科学理论(四个研究方向):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企业管理中的“人性”问题;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管理丛林:决策理论学派:突出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提出许多决策原理或主张;促进对决策上“双因素”的重视。
管理过程学派:吸收其他管理学家的思想和主张,不断丰富各项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的内容。
当代管理过程流派对管理职能的概括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权变管理学派:组织是开放的;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与方法;职能运用过程中也要持有权变观点。
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管理概述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特性一、管理的概念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3.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4.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管理的特性(一)管理具有两重性1.管理的两重性首先是指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2.管理的两重性也指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二)管理具有目标性(三)管理具有组织性(四)管理具有创新性第二节管理的职能和类型一、管理的职能(一)计划计划工作的程序和内容如下:1.活动条件研究2.制定业务决策3.编制行动计划(二)组织组织工作的具体程序和内容如下:1.设计组织2.人员配备3.组织变革(三)领导(四)控制二、管理职能的发展包括决策和创新职能。
三、管理的类型(一)公共管理1.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2.公共管理以公共组织为依托;3.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4.公共管理具有独占性;5.公共管理接受公众监督。
(二)企业管理1.企业管理目标相对单一;2.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3.企业管理具有典型的经济理性;4.企业管理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及由此委托的经营管理权。
第三节管理者的职能与技能一、管理者的角色和类型(一)管理者角色20世纪60年代末期,加拿大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管理者扮演10种不同却高度相关的角色。
这10种角色组合成三个方面: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
1.人际关系2.信息传递3.决策制定(二)管理者的类型1.管理者的层次分类组织的管理人员可以按其所处的管理层次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2.管理人员的领域分类比如开发、生产、营销、人事、财务。
二、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一)技术技能(二)人际技能(三)概念技能第四节管理环境一、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二、各种组织的一般环境(一)政治环境(二)社会文化环境(三)经济环境(四)技术环境(五)自然环境三、具体组织的特殊环境(一)现有竞争对手研究1.基本情况的研究反映企业竞争实力的指标主要有三类: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产品的获利能力。
管理学概论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
第三节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
7)报酬要公平合理; 8)集权与分权; 9)等级系列; 10)秩序——每件物都在应该放置的地方,每一
个人都在应该安排的职位上; 11)公平——待人; 12)保持人员的稳定——培养; 13)首创精神——全员的首创精神; 14)集体精神——形成团结、和谐和协作的气氛。
战争等)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
第二节 泰勒的科学管理
(一)科学管理理论
以泰罗(1856—1915)为代表的科学管理 理论体系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泰罗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出生于一 个富有的律师家庭,曾考入哈佛大学法学系, 后因身体原因而失学。由徒工、技工升任为米 德维尔钢铁公司的总工程师。1906年担任美国 机械工程师学会主席。代表著作有《计件工资 制》、《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
第三节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
法约尔的贡献
(企业基本活动与管理活动的分离) 1、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有:
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 安全活动、会计活动 2、企业的管理活动有:
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控制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
第三节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
3、管理的14条原则 1)分工——效率; 2)权力与责任——对称; 3)纪律——控制所有人行为的协议; 4)统一指挥——只能服从一个上级的命令; 5)统一领导——同目标的活动只能有一个
2、信息角色:产生信息、获取信息 、传递信息。 3、决策角色:决策——凭借权力和职责所做出
的决定。 企业家角色、协调者角色、谈判者角色。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管理的含义
管理基础知识(全)
第一章管理概述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和特点一、管理概念:管理就是管理这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组织的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六点基本含义: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2.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3.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4.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5.具有基本职能;6.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管理的特点(一)管理具有两重性1.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艺术性即实践性,管理活动对于“度”的把握)(二)目标性1.组织的共同目标;2.目标具有大小层次性;3.具有时间跨度;4.多元价值性(盈利、地位等)(三)组织性(四)创新性第二节管理职能与类型一、管理职能(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
)(一)计划(做什么)活动条件研究;制定业务决策;编制行动计划。
(二)组织(怎么做)设计组织;人员配备;组织变革。
(三)领导(靠什么做)(四)控制(如何做得更好及做得如何)二、管理职能发展:20世纪下半叶开始,决策、创新、协调职能受重视。
三、管理类型:按照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一)公共管理是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特点:1.以公共利益为实现目标;2.以公共组织为依托;3.公共管理是公共权力运用过程;4.独占性(一种公共服务、产品由一个部门承担);5.接受公众监督。
在中国,把非政府组织分为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性中介组织。
(二)企业管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生产、服务的组织,以企业法人身份活动注重个体利益。
特点:1.目标单一即盈利;2.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3.典型的经济理性;4.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所有权及委托经营权。
第三节管理者职责与技能一、角色类型: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制定三方面角色。
层次:高层、中层、低层管理者。
领域分类:综合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如人事、销售)二、具备技能(一)技术职能。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网课课后练习题答案整理
北京理⼯⼤学管理学⽹课课后练习题答案整理第⼀章管理的基本概念1.管理学是⼀门软科学,⼈们对"管理"⼀词本⾝也有不同的理解.这⾥有两种不甚规范但耐⼈寻味的解释:⼀种是"管理就是你不管,下属就不理你";另⼀种解释是"管理就是先理(梳理)然后才能管".对这两种解释,你的看法是:选择⼀项:a. 两种解释都⽚⾯地强调了管理⼯作中的控制职能,只是思考和表达⾓度不同⽽已。
正确b. 前者可应⽤于基层管理,后者可应⽤于⾼层管理。
c. 前者代表了典型的集权倾向,后者反映出⼀种民主的⽓氛。
d. 后⼀种更科学,因为强调了"理",但也有不妥,似乎"理"好了,就不需要管了。
2.关于管理的应⽤范围,⼈们的认识不同,你认为以下说法哪⼀个最好?选择⼀项:a. 只适⽤于政府部门b. 只适⽤于⾮盈利性组织c. 普遍适⽤于各类组织正确d. 只适⽤于盈利性组织3.某技术专家,原来从事专业⼯作,业务专精,绩效显著,近来被提拔到所在科室负责⼈的岗位。
随着⼯作性质的转变,他今后应当注意把⾃⼰的⼯作重点调整到:选择⼀项:a. 重点仍以技术⼯作为主,以⾃⾝为榜样带动下级。
b. 以抓管理⼯作为主,同时参与部分技术⼯作,以增强与下级的沟通和理解。
正确c. 在抓好技术⼯作的同时,做好管理⼯作。
d. 放弃技术⼯作,全⼒以赴,抓好管理和领导⼯作。
4.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明茨伯格管理者⾓⾊理论中的三⼤类管理者⾓⾊?选择⼀项:a. 决策型b. 战略制定型正确c. 信息型d. ⼈际关系型5. 管理具有两重性,分别是管理的⾃然属性和管理的 ( )选择⼀项:a. 政治属性b. 历史属性c. ⽂化属性d. 社会属性正确6.管理者必须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这⾥强调的是选择⼀项:a. 管理的艺术性正确b. 管理的社会性c. 管理的科学性d. 管理的实践性反馈7.管理⼈员与⼀般⼯作⼈员的根本区别在于选择⼀项:a. 需要从事具体的⽂件签发审阅⼯作。
07481管理学基础-100%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者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 一、管理的基本概念 1.代表观点: 彼得·德鲁克:管理是一个把一群乌合之众变成有效率、有目的、有生产力团队的特殊过程 管理就是决策(罗伯特·西蒙)。
2.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⑴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⑵管理的本质是协调;⑶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中;⑷协调的中心是人;⑸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
3.管理学特点:一般性、多样性、历史性、实践性。
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⑵降低交易成本。
⑶稳定企业、推动企业的发展。
⑷ 拓展市场,帮助竞争。
⑸有利于企业⑴创新能力。
⑵决策能力。
⑶组织能力。
⑷指挥和控制能力。
⑸协调和激励能力。
二、管理的重要性:⑴管理具有普遍性:①如何实现组织的目标;②如何选择组织的经营者;③如何激励与约束组织成员;④如何解决组织的内部冲突;⑵大部分的人或有管理责任或为其他管理者工作;⑶成为管理者的回报:①创造一个环境让组织成员可以发挥他们的能力,并由此获得工作的成就感;②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③帮助别人发现工作的意义及实现个人的抱负;④接触组织内外不同的成员,为管理者的工作带来挑战,也带来丰富性。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⑴管理的自然属性:①管理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所产生;②管理也是社会分工所产生的社会劳⑵管理的社会属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管理就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
二、掌握管理的两重性的意义:①认真总结我国多年来在管理中正反面的经验,实现科学管理。
②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③结合实际、有效地学习和运用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第三节 管理者及其角色 一、管理者的类型:1.管理者纵向分类:按层级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
2.管理者的横向分类:按工作性质分为职能管理者、一般管理者、行政人员、企业家、小业主 依据美国人迈克.H.莫里斯的观点,企业家至少要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创新性、承受风险、先发制人。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概念
目的: 目的: 实现既定目标 载体: 载体: 组织 职能: 职能: 信息、 信息、决策 、计 组织、领导、 划、组织、领导、 控制、 控制、创新
杰尔.L.斯特德( 杰尔 斯特德(董事长兼首席 斯特德 执行官) 执行官)生活中的一天
上午8 斯特德因为与牙医的预约而上班迟到, 上午8:00 斯特德因为与牙医的预约而上班迟到,在与 秘书核对了应处理的事物以及很快打了几个电话后, 秘书核对了应处理的事物以及很快打了几个电话后,他 快步走进会议室,在宽大的红木会议桌旁坐着斯特德的6 快步走进会议室,在宽大的红木会议桌旁坐着斯特德的6 位执行参谋班子成员。 位执行参谋班子成员。他们来这里开会是讨论年度人力 资源总结,这是斯特德倡导的以解决经理后继人选问题, 资源总结,这是斯特德倡导的以解决经理后继人选问题, 此外还有员工培训和开发以及人事问题。 此外还有员工培训和开发以及人事问题。 上午11 11: 上午11:29 斯特德叫一位部门经理到他的办公室来开 越级”会议, “越级”会议,斯特德对为什么召开这种越级会议的解 释是,给部门经理一个机会越过他的上司—— ——执行副总 释是,给部门经理一个机会越过他的上司——执行副总 直接与斯特德讨论问题。 裁,直接与斯特德讨论问题。 下午1 斯特德打电话给公司的投资银行家, 下午1:53 斯特德打电话给公司的投资银行家,一家外 国竞争者打算向斯奈尔第公司投入一笔数目可观( 国竞争者打算向斯奈尔第公司投入一笔数目可观(但不 怀好意)的资金, 怀好意)的资金,斯特德要与这位银行家讨论应付这家
(二)管理的定义 二 管理的定义
(完整word版)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管理学》第一章——管理学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管理学的定义和功能2. 掌握管理学的五大基本职能3. 理解管理者层次和管理幅度4. 掌握组织的基本类型和结构教学内容:1. 管理学的定义和功能2. 管理学的五大基本职能3. 管理者的层次和管理幅度4. 组织的类型和结构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管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管理学的定义、功能、基本职能、管理者层次、管理幅度、组织类型和结构等内容。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管理学的应用。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对管理学的理解和看法。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管理学的定义、功能、基本职能、管理者层次、管理幅度、组织类型和结构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管理学的应用。
3. 课堂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管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教学目标:1. 理解管理道德的含义和意义2. 掌握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3. 理解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1. 管理道德的含义和意义2. 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3. 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管理道德的含义、意义、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内容以及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应用。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对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和看法。
管理的基本概念
人际 技能
观察人,理解人,掌握人的心理规律的能力;
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 人际交往,融洽相处,与人沟通的能力;了
系的技能
解并满足下属需要,进行有效激励的能力; 善于团结他人,增强向心力、凝聚力的能力
等
概念技 指 管 理 者 观察 、 理 解 对复杂环境和管理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 能(构 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 对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长远性的重大问题 想技能) 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 处理与决断的能力;对突发性紧急处境的应
1)高层:全面负责整个组织的管理,负责制定组织的总目标、 总战略,掌握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体绩效。— “挥手”
2)中层: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协调基 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注重日常的管理事务。—“叉腰”
3)基层: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 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活动有效完成。 一个管理者可能会同时承担多个角色 ,同一个管理者在不 同时期也会承担不同的角色。
相关知识,越广越好
管理知识,越深越好 管理知识,越深越好
(3)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向上,承受压力,自我
控制------情商
(4)勇于实践。
计划 15% 控制
10%
组织 24%
领导 51%
计划 18%
控制 13%
组织 33%
领导 36%
计划 28%
控制 14%
组织 36% 领导 26%
基层管理者
•强调管理者作用—(M.P.Follert1868-1933)“管理 就是通过别人将事情办妥的艺术”。
•强调管理过程—(Henri.Fayol-1916)“管理就是实 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H.L.Sisk)“管理就是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 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诸过程来协调所有资源,以便 达到既定的目标” 。此定义归纳为三条:通过职能, 协调资源,达成目标。
管理基础知识(精华版)
重庆管理基础知识第一章管理的概念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特性一、管理具有六点基本含义。
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
3、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4、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管理的特性管理的基本特性是:1、两重性,即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也指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2、目标性3、组织性;4、创新性第二节管理的职能和类型一、管理的职能(1)计划1、活动条件研究2、制定业务决策3、编制行动计划(2)组织1、设计组织2、人员配备3、组织变革(3)领导(4)控制三、管理的类型按照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这两大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现代社会的管理可划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两大类型。
公共管理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
2、公共管理以公共组织为依托。
(政府)3、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
4、公共管理具有独占性。
5、公共管理接受公众监督。
企业管理的基本特点:特点:1、企业管理目标相对单一。
2、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
3、企业管理具有典型的经济理性。
4、企业管理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及由此委托的经营管理权。
第三节管理者的职责和技能一、管理者扮演着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等三个方面的角色。
管理者的层次分类:组织的管理人员可以按其所处的管理层次区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同时,整个组织层次还包括一层作业人员。
管理人员的领域分类:管理人员还可以按其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宽度及专业性质的不同,划分为综合管理人员与专业管理人员两大类。
二、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三大方面。
第四节管理环境一、组织环境分成三大类:一般或宏观环境、具体或微观环境、组织内部环境。
二、各种组织的一般环境为政治、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等五个方面。
三、具体组织的特殊环境(以企业为例)主要包括现有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生产厂家、用户、供应商等五个方面。
老杨管理学背诵资料
老杨管理学背诵资料第一章:管理学基本概念1. 管理: 管理是协调资源,使组织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2. 组织: 组织是一群人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的活动。
3. 领导: 领导是激励、指导、影响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4. 策略: 策略是长期目标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以取得竞争优势。
5. 经营环境: 经营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经营活动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第二章:管理学理论1. 古典管理理论: 着重强调组织结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率的提高。
2. 行为管理学派: 重视员工对组织的态度和行为,以及组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 现代管理理论: 包括系统理论、灵活制造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等新管理思想。
第三章:管理职能1. 计划: 制订组织未来目标,明确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和步骤。
2. 组织: 分配资源、设计组织结构,以提高组织绩效。
3. 领导: 激励员工、指导和协调员工,使员工共同实现组织目标。
4. 控制: 确保组织目标得以实现,通过监控绩效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四章:管理决策1. 决策: 是在面对多种选择时,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行动方案的过程。
2. 决策类型: 可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操作决策。
3. 决策因素: 可能影响决策的因素包括风险、不确定性、时间压力等。
第五章:团队管理1. 团队构建: 包括明确团队目标、建立团队文化、激励团队成员等。
2. 团队领导: 团队领导应具备激励员工、协调团队能力,以及带领团队实现目标的能力。
3. 团队绩效: 应该通过绩效评估、反馈机制和奖惩制度来激励团队成员,提高团队绩效。
第六章:跨文化管理1. 跨文化管理概念: 跨文化管理是指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管理活动的过程。
2. 跨文化管理挑战: 挑战包括语言、价值观、沟通方式和冲突解决方式的差异。
3. 跨文化管理策略: 可以通过培训、文化融合和制定跨文化管理政策来应对跨文化管理挑战。
第七章:创新管理1. 创新定义: 创新是指创造新的想法、产品或流程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指对事物的整体和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判
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管理者要能够在混乱而复杂的环境中进行
有效的管理,洞察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解决方法。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者最重要, 对中层管理者较重要,对基层管理者不重要。
效率等。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可划分为三种角色:代表人、领导者、
联络者。
管理者要经常要代表组织出席一些礼仪性活动,如工程剪彩、
社会捐助、宴请宾客等,这时扮演着组织代表人的角色。
管理者要领导和激励员工实现组织的目标,对组织的生存和
发展负有重大责任,此时管理者是组织的导航者,扮演着领导 者的角色。
管理者还扮演着发言人的角色,如要定期向董事会、股东说明
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向消费者和政府说明企业的行为和承担
的社会义务。
管理者的角色
决策角色。分为企业家、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等。
企业家是相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的,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关注
环境的变化,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正确决策,推动企业不断 开发新的产品和创新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
管理学已形成了一套反映客观规律、合乎逻辑的理论和知识体系, 在处理问题时通过从实践中收集、归纳、检验数据,提出假设,并 利用管理实践验证假设,探索未知的东西,因而管理学是一门研究 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管理方法的科学。进一步,管理的目的是高效 率地达成组织目标,为此要求管理者必须灵活、熟练地应用相关的 知识和技巧,创造性地对管理对象进行管理协调,因此管理学又具 有明显的艺术特征。 四、管理学的综合性 由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必然会导致管理学的综合性。作为管理活 动主体的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活动中,需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进行有 效的管理。管理学充分吸收了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并加以拓展,因此, 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于挖掘和利用对组织有价值的信息,此时管理者扮演着洞察者的 角色。
管理者要保证信息在组织内外部双向顺畅的传播,要将组织的
目标、计划、任务和政策、环境信息清晰的传递给中下层人员, 促使中下层参与组织管理。还要将组织的内部信息及时的向组织
外部进行传递,以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信誉,即扮演着传播者
的角色。
管理学的特性
五、管理学的不精确性 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学科,即在给定可控的条件下,用同样的管理 手段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组织环境 中许多无法预知的复杂因素而引起的。因此管理学与诸如数学等精 确学科具有很大的不同,它具有很强的不精确性。
六、管理学的软科学性
若将组织中的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看成硬件的话,则可以把 管理可看成软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 员的内在潜力,有效地利用财力、物力和技术,用最少的消耗达到 组织目标,这是将管理学看作软科学的第一层含义。此外,管理者 必须借助于被管理者及其他各种条件来创造价值,在这种价值中很 难区分出有多少是由管理而得到的。这是将管理学看作软科学的第 二层含义。某些管理措施是否有效,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出, 很难在事前准确地评价。这是将管理学看作软科学的第三层含义。
协调职能
对内协调主要是沟通,即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个人、
团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形成良好
的内部人际关系。
对外协调主要是公共,即如何处理组织与政府、传媒、
客户、公众的关系,以形成良好的组织形象。
控制职能
控制职能所起的作用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 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并进行纠正,以 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控制职能与计划职能具有密切的关系,计划是控制的 标准和前提,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计划的实现,有时控制 也会导致计划或组织的调整。
管理学的特性
管理学的实践性 管理学的发展性 管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学的综合性 管理学的不精确性 管理学的软科学性 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学的特性
一、管理学的实践性 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人们通过对各种管理实践活动(特别是企业的管 理活动)的深入分析、总结、升华而得到的,反过来它又被用来指 导人们的管理实践活动。管理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一刻都不 能脱离管理实践。要真正掌握管理学仅靠书本是不行的,必须通过 大量的管理实践活动去体会和磨练,理论必须联系实际。
管理的应用范围与管理的作用 各种组织都需要管理 管理是现代生产力要素之一
各种组织都需要管理
管理适合于任何类型的组织,如企业(跨国公司、 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资企业等)、行政机构、军队、
医院、学校等都需要有效的管理。当然,由于组织性质 和目标的不同,管理方式会有所差异,但其中有许多共 性的东西。
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由组织的管理者在一定环境下,通过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来协调组织的人 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
标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
•计 划 职 能
•组 织 职 能
•控 制 职 能
•领 导 职 能
•激 励 职 能
•协 调 职 能
计划职能
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在收集大量基础资料的前提 下,对组织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根据预测的 结果和组织拥有的资源设立组织目标;然后制定出各种
对物的管理,主要涉及物料的采购、存贮与使用、设备的保
养与更新等;
对信息的管理,主要是涉及组织外部、内部信息的快速收集、
传递、反馈、处理与利用、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等;
对技术的管理,主要涉及新技术的研发、引进与使用、各种
技术标准、方法的制定与执行等;
对时间的管理,主要是如何合理的安排工作时间并提高工作
二、管理学的发展性
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企 业的组织形式、运营方式和管理手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究、解决,所产生的新的管理
理论和方法将会大大推动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更新和扩展,因此管理 学是一个发展的学科。
管理学的特性
三、管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的含 义
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比较一致的看法
1、管理是由组织的管理者实施的;
2、管理是一个过程;
3、管理由若干个职能构成,即计划、组织、 控制、领导、激励、协调等职能; 4、管理的工作内容是优化调配组织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资源;
5、管理的目地是使组织高效地达成组织目标。
管理是现代生产力要素之一
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里,协作劳动是普遍采用的生产形
式。集体劳动因分工协作会产生一种协作力,使集体劳动的效率大 大高于成员单独劳动效率的叠加,这种协作力的来源就是管理。管
理使得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构成现实的
生产力。 日本提出了生产的第四要素理论,即认为生产之所以能够发生并持 续发展,除了土地、劳动和资本外,还有第四要素——管理。 美国学者认为,美国经济的领先地位,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 因此,管理成为现代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之一的观点已被大量的事实 所证明,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
的影响力。
领导职能主要涉及组织中人的问题,它往往和激励职 能、协调职能一起发挥作用。
激励职能
激励职能就是创造职工所需要的各种满意的条件,激 发职工的工作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
的过程。
激励职能与领导职能是密切相关的,它是一个组织及 其管理者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可看作是 领导职能的一部分。一个组织若建立起一套合理的激励 与约束机制,将会大大增强该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管理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会体现管理者的管理意志,
这样在管理学中便形成了另一部分属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范畴的内容, 如组织目标、组织道德、领导作风、激励方式、管理理念、群体价值观、 组织文化等。这些涉及到对人的管理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不同国家、不同的民族具有较大的差异,这就是管 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者还常常扮演着资源分配者的角色,决定组织的人、财、
物等资源合理分配和使用。
管理者另一种角色是谈判者,谈判对象包括组织内部的员工、
外部的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或其他经济组织。通过谈判, 消除分歧,达成共识或某种程度的妥协,以保证组织目标的顺 利实现。
管理者应具备技能
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从事一定的业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术
企
业
企业的含义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活动的经营性 组织。它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依 照法律进行登记,并得到批准,具有法人资格的独 立的经济核算单位。
企业含义的相关解释
所谓经营性,是指基于一定的经济目的来运营某一组织,参与社
会经济等活动。
所谓固定资产,是指可供长期使用,并保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
管理者在组织的内外还扮演着联络者的角色,在内部要联络
各部门和个人,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在外部与利 益相关者和社会各界保持经常的联系,建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和 外部关系网络。
管理者的角色
信息角色。分为三种不同的角色:洞察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管理者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时刻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善
动资料和其他物质资料。
所谓流动资金,是指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处于生产或流通领域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概念
内容要点
管理的含义、管理的职能、管理者与
管理对象
管理学的特性 管理的应用范围与管理的作用 企业的含义、分类及公司制企业
一、不同学者的观点
泰勒:管理就是确切地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些什么, 然后设法使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完成它。 法约尔: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 调和控制。 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