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书院
广西南宁书院
广西南宁书院广西南宁书院开放分类:儒学编辑词条分享请用一段简单的话描述该词条,马上添加摘要。
敷文书院位于广西南宁。
明嘉靖七年(1528)新建伯王守仁率兵至南宁,于南宁城北门口县学旧址建书院。
日集诸生,讲学其中,论辩“致良知学”,相传王撰记,并手书匾额“以宣扬至仁,诞敷文德”,故名。
时有正厅、后厅、东西廊房。
在广西历史上影响较大,历代名人多有评述诗咏。
如“南极文星耀,西荒武库雄,百年留古院,九郡息兵戎”(清周起岐《咏敷文书院》);“岭外有文能止武,堂上习礼致精禋”(清颜鼎植《谒文成书院复新》);“奕世一儒宗,功名着鼎钟。
文成垂令范,新建懋勋庸。
异地犹观感,谁人不景从。
后来同志者,莫使若云封”(清闻人绅《重修敷文书院记》)。
十六年南宁知府郭楠修。
万历十一年(1583)左江道陈希美、知府陈纪等复修。
前为大门,中为仪门,又中为大堂,两廊各有精舍18间,后为后堂,立王守仁石像,以资纪念。
明末毁于兵。
清康熙九年(1670)左江道宋翔、知府韩章等捐资重建。
有大门1座、大堂1座,立王守仁像,规制焕然一新。
十一年署知府周起岐重修。
二十五年知府赵良璧、五十一年知府戴锦、五十六年知府沈元佐及同知闻人绅,先后重修。
道光二十一年(1841)知府刘梦兰、知县李天钰率士绅劝捐重修。
至民国初年书院犹存,名为文成公祠、文成公讲学处。
1926年改建省立第一中学校女子部,1927年改为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30年改为省立第三女子中学校,校内有王守仁(阳明)先生纪念亭,亭碑上有石刻王守仁画像。
画像现移置南宁白龙园炮台内。
旧址今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储备物资管理局。
王守仁在南宁为什么创办敷文书院?摘要:(一)明王朝对广西少数民族的政策是歧视的,剥削与压迫也是残酷的。
因此广西少数民族的反抗也特别多,尤其是正德以后,可以说是风起云涌。
明王朝多次派兵镇压也镇压不了,到了嘉靖六年,再派一个所谓文武双全的王守仁为主帅来广西镇压反抗土司和流官的农民。
校训日新厚德弘毅自强启发
校训日新厚德弘毅自强启发
想起20xx年我刚踏进新安校园的那一刻,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对未来三年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转眼间一年多的大学生活就已经结束了,在过去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也对学院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因此,每每说到我们学院就不由自主的想起它的创始人,他就是广东省原副省长,政协副主席。
从他提出新安学院的办学理念中就可以知道他是个对教育热忱到极致的人。
“日新厚德弘毅自强启发”就是他的办学理念也是我们的校训。
一所学校的精神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校训,校训也直接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生命和灵魂,同时它也包涵了这所学校的历史的传统和文化的积淀也是时刻激励我们成长的标杆。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致理书院-日新书院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日新书院清华大学新成立日新书院,负责强基计划历史学类、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
书院坚持强基固本、综合创新的方针和“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的培养模式,主要依托人文学院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科学史系的顶尖师资力量,致力于培养具有精深的人文专业知识和广阔的跨学科视野、能够运用多种语言从事学术研究、知识和思想创造、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优秀人才。
历史学类一、基本情况1、专业简介清华大学历史学科有着悠久传统和辉煌历史,是中国“新史学”的发源地之一,著名学者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蒋廷黻、刘崇鋐、雷海宗、张荫麟、邵循正、吴晗、周一良等都先后在历史系执教,形成了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学术传统,培养了诸多蜚声中外的学者。
20世纪80年代以后,清华大学逐渐恢复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人文学科。
1985年,成立思想文化研究所,1993年重建历史系,2003年所、系合并形成新的历史系。
2000年,历史系获批专门史博士点,2006年,历史学获得一级学科授予单位,2007年,建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专门史二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8年,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2012年,由清华大学牵头,联合国内11个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建立了“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该协同中心通过了教育部的正式认定。
如今的清华大学历史系,学术梯队合理,学科齐全,优势集中,特色明显,学术新生长点多,已成为国内历史学科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2、师资队伍历史学科(含出土文献中心)共有教师35人,包括教授20人,副教授8人,助理教授7人。
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
3、教学与科研条件历史学科拥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国家一级学科。
中国史在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等方面具备很强的实力。
书院学规中的儒学传承——以《白鹿
061[摘 要]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学规是书院教育的指导性规章。
朱熹在主持修复白鹿洞书院期间,制定了成为后世学规范本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他将传道视角民间化,把书院教育作为复兴儒学、延续道统的重要渠道,以儒家道统、圣贤精神作为核心教育内容,将抽象化的道德经义、道心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强调了学校对个体人格修养的塑造以及对社会群体道德的熏陶。
[关 键 词] 书院;学规;儒学;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书院学规中的儒学传承——以《白鹿洞书院揭示》为中心刘占先 王希楠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由唐末至清末延续千年。
它以个人或家族聚居、读书、藏书、讲学、聚徒为起源,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借鉴吸收了官学与私学的有益经验,逐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比较成熟的制度。
一方面,它对古代教育体系进行了由下而上、自发积极的补充完善,成为封建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对儒家学术道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承继作用,引导着社会价值取向与道德风尚。
学规是书院办学育人的指导性条例,对书院的建设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书院多由不同的民间力量筹备或注资而成,并且社会背景不同以及所聘院长学术主张不同,学规的具体内容往往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与不断拓展的发展趋势,学规既指导着书院的教育教学,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衍化、趋于完善。
宋初,在南唐庐山国学的旧址上建立了白鹿洞书院,但其在北宋时期的办学时间断断续续,整体而言较为短暂。
“白鹿洞书院在北宋的三段历史中,第一段只有7个年头(976—982年),第二段没有教学活动的记载(‘咸平中有敕重修,其后沦坏日久,莽为邱墟’[1]253),第三段自皇祐五年孙琛重建至皇祐末(1053—1054年)毁于兵火,仅有两个年头”[2]39。
南宋时期由朱熹兴复,自此名扬四海。
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今江西省庐山市)。
到任不久即主持开展白鹿洞书院兴复事宜,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张贴于门楣之上,供师生日省日新。
武汉理工的古建筑
武汉理工大学主要有两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它们都建于清朝末年,是中西合璧的传统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这两处古建筑是:
1. 后勤楼:后勤楼位于武汉理工大学北门外,是一座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
该建筑坐南朝北,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木结构、砖砌石基,屋顶覆盖黑色琉璃瓦,四周环廊,设有几何图案的窗户,装饰精美。
后勤楼原为清朝工部京外司官员的家庭宅邸,后经过修缮和更名,成为武汉理工大学办公场所之一。
2. 崇文书院:崇文书院位于武汉理工大学校内,是一座仿古建筑。
该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共有二层,红墙灰瓦,内部设有多个教室和阅览室,收藏有众多珍贵文献,书籍和历史文物。
崇文书院经过多次修复,仍保留了大部分原始结构和建筑特色,成为武汉理工大学文化传承和科学普及的场地。
两处古建筑不仅有独特的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还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武汉理工大学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艺术品,对于增强校园文化内涵和校园环境美化,发掘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古代著名书院
中国古代著名书院书院之名起于唐开元六年(718)丽正修书院,十三年改集贤殿书院。
置学士,掌刊刻经籍、征集遗书、辨明典章,以备顾问应对,是政府的秘书机关。
北宋有六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始于唐李宾客隐读,盛于南宋朱熹复兴,绍隆于明清,有千余年历史,坐落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约10公里处的后屏山南麓。
原址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
根据文献记载,“渤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
后来李渤任江州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楼建亭,引泉植花,遂成为一处游览胜地,取名白鹿洞。
唐代(公元618-907年)时。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与岳麓、雎阳、石鼓并称“天下四大书院”,曾被誉为“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
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在此建立了“庐山国学”;宋(公元960-1127年)初扩建为书院,并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
太平兴国二年(977)诏赐国子监刊“九经”。
南宋朱熹为南康军守,手订学规,讲学其中。
明清仍为书院。
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台,一水(贯道溪)中流,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
白鹿洞书院有着幽静的环境,宽敞的院舍,颇具实力的师资,求知若渴的生徒;它有完整的教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资生徒读书的图书,教学经费所需的学田。
因此,在它兴教以来,延续时间达1000余年,曾为封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人才。
石鼓书院:石鼓书院位于衡阳市北门外石鼓山。
山似半岛耸立于蒸水与湘水汇合处,海拔69米,面积4000平方米。
宋至道三年(997)衡阳郡人李士真创建书院,景佑二年(公元1035),钦赐“石鼓书院”匾额,与当时的睢阳书院、白鹿书院齐名,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
集孔孟学说之大成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在此讲学,使石鼓又空前为之一振。
还有政治家范成大、文天祥、军事家、词人辛弃疾,思想家王夫之等分别到紫游览或讲学,并吟成不朽的诗篇,镌出不可磨灭的碑记,详尽生动地描绘了石鼓的形胜。
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约958年)智睿等二僧办学。
日新之谓盛德——谷里书院再谱新章的传奇名师张祖庆
张祖庆,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谷里书院创始人,全国百班千人读写研究院院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首届“有重大影响力”写作卓越名师。
著有《张祖庆讲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与测评》《童年不可错过的文学课》《光影中的创意写作》《名家名篇里的写作密码》(三卷)、《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如何从新手走向卓越》《刚好遇见——张祖庆散文精选集》,为儿童编写《小学生萧红读本》《中国民间童谣》《小学生小童谣100课》《小学生小童话100课》《中国老城市人文读本(书系)》,开有微信公众号“祖庆说”。
- 陶继新 -——谷里书院再谱新章的传奇名师张祖庆日新之谓盛德张祖庆1989年毕业于浙江温岭师范学校,并被分配到浙江当时条件最艰苦的温岭县龙门乡中心小学的时候,不少人未必能够预料到他能有今天的辉煌。
在艰辛又锲而不舍的行进中,他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终于成为当今中国小学语文界一位名扬四方的名师,而其特殊的人生经历与探新求索的精神,让我们不由得想起《周易》所言的“日新之谓盛德”的哲语。
2019年8月12日凌晨,张祖庆在他的微信公众号突然推出《张祖庆:辞去公职,开启全新的NEW CAMPUS 名家视点后半生》一文。
旋即,在整个小学语文界甚至更大的教育界卷起了一场台风,在极短的时间里,阅读量骤升至20万。
有人猜测,这个不按常规出牌的大腕人物,也许从此淡出教育,在其他行业去干另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可张祖庆却说,他非但没有离开教育,反而与教育走得更近了。
一、离职成为其必然的选择他于不惑之年评上特级教师,当了三年杭州某区语文教研员,又做了五年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分管师训、财务、后勤等繁杂的工作。
他发现,培训工作本应是提升教师水平最为有效的载体之一,可有些公办体制的培训往往事与愿违——他们请来一些培训专家,尽管也有深受教师欢迎者,可也有不少名不符实者,那些缺少教育教学实践的空洞的理论,以及毫无创意的“重复昨天的故事”的套话,常常让教师们听得昏昏欲睡,有的甚至找人替代打卡,以求培训学分。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第一中学等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作为一种平行于官学而有异于原官学系统的文化教育机构,书院与官学关系颇为复杂。
唐宋之际,官学教育衰退,为书院兴起及书院制度确立提供了土壤与空间。
在书院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往往与官学互为消长。
历代统治者对书院的支持也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当政府资源有限、无力大规模兴办教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就转向支持书院。
书院与各级官学既有互补的关系,又有异趣相峙的抗衡关系。
一般说来其呈现的规律是:官学不兴时,书院勃兴,弥补了官学数量不足,特别是朝廷无暇顾及兴学设教,无力兴办官学,书院成为满足士子读书要求,保持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
然而,一旦朝廷有可能集中精力发展官学,书院便被冷落,被官学控制。
这就是历史上书院存在过的“书院官学化”现象。
书院教育趋向容易与当时封建统治者现行政策和直接利益发生矛盾,所以历史上禁毁书院的事件也不时发生,最著名的是明末发生在东林书院的“东林党案”,因此而波及全国的书院。
正因为如此,元代和清代,朝廷都曾对书院加强控制,将书院官学化或科举化,出现了许多由中央或地方政府设立的书院。
但这种书院实际已成为官学之一类,形式上或与宋、明书院相似,却丧失了原来自由讲学、钻研学问的精神,甚至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教育。
从总体上看,官学的课程和教学比较冗繁呆板,过于程式化,而书院的课程和教学比较简约灵活,师生有较多的主动性和自由度。
书院为了避免私学教育所具有的自发性弊端,吸取了官学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管理方法。
特别在生员定额、课程设置、学生考核方面,与官学颇有相似之处。
吉大南校日新楼详细介绍
吉大南校日新楼详细介绍1. 日新楼概述说到吉大南校的日新楼,哎呀,那可真是个让人一见倾心的地方!它坐落在校园的中心,四周绿树成荫,真是个学习和放松的好地方。
楼外的设计就像个时尚的潮流先锋,简直是“眼前一亮”!走近一看,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给人一种很有未来感的感觉。
这里不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同学们聚集的热闹地带。
1.1 建筑风格说到建筑风格,日新楼可真是独树一帜,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设计元素。
走进去,宽敞的大厅让人一下子就有种“走进未来”的感觉。
大厅里常常有各种活动,不论是学术讲座还是社团展示,随时都能看到热闹的场景。
要是你运气好,还能碰上校庆的时候,里面布置得如同过节一样,特别热闹,气氛那叫一个好呀!1.2 设施介绍说到设施,日新楼绝对不含糊!里面的教室都是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比如高清投影仪和音响系统。
上课的时候,老师一打开投影,课件就像魔法一样跃然纸上,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
还有那些自习室,真是个“圣地”!环境安静得如同寺庙,能让你专心致志地埋头苦读。
最棒的是,自习室里还提供了免费的WiFi,简直是“顺风车”!2. 日新楼的多功能厅再说说日新楼的多功能厅,这可是校园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啊!不管是大型会议、文艺汇演,还是各种展览活动,统统都能在这里举行。
每当有活动时,厅里总是热闹非凡,气氛嗨到不行,大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听说,有一次还请到了名人来做演讲,结果场面火爆得就像春晚现场,座无虚席,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想要听到那份精彩。
2.1 技术设备多功能厅里的技术设备那是相当先进的,灯光、音响、投影设备一样不少。
为了保证每一次活动都能顺利进行,学校还专门配备了专业的技术团队,确保一切万无一失。
比如说,有活动时,工作人员会提前调试设备,绝不让任何小插曲影响到活动的进行。
真是细致入微,令人感动啊!2.2 空间灵活性而且,日新楼的多功能厅空间灵活,能够根据活动的需要进行调整。
比如说,如果是大型讲座,座椅就会摆得整整齐齐,保证每位观众都有个好视角;而如果是小型讨论会,座椅又能随意组合,真的是“随心所欲”。
万松书缘的万松书院发展的历史
万松书缘的万松书院发展的历史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万松书缘的万松书院进展的历史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万松书缘的万松书院进展的历史原为报恩寺,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
明代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浙江右参政周木取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诗意,在报恩寺旧址上改建而成,因山上松林密布,故叫“万松书院”,是明末清初时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同学遍及全省11府。
明清以来,万松书院成为浙江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
王守仁、齐召南、秦瀛、袁枚……这些当年闻名的思想家、学者和才子,由此也同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
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分别赐额浙水敷文、湖山萃秀。
现遗址尚存有‘万世师表’四字的牌坊一座和依稀可见“至圣先师孔子像”的石碑等物。
《夜归》白居易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镫辔珑骢。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
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
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
清代又更名为“敷文书院”。
明清以来,万松书院成为浙江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
王守仁、齐召南、秦瀛、袁枚……这些当年闻名的思想家、学者和才子,由此同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
《南屏》王守仁溪风漠漠南屏路,春服初成病眼开,花竹日新僧已老,湖山如旧我重来;层楼雨急青林逈,古殿云晴碧嶂回,独有幽禽解信任,双飞时下读书台。
“独有幽禽解信任,双飞时下读书台”。
明代闻名思想家王守仁的这两句诗,写出了西子湖畔书香之地的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其中那份超乎寻常的美妙情缘。
“万株松树青山上”的美景,让杭州百姓将传奇中的梁祝故事,拈来此地演绎。
所以,民间很早就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结伴就读万松岭上的传奇,万松书院也被称作“梁祝书院”。
二.万松书缘的万松书院进展的历史原为报恩寺,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
日新日进校训含义
日新日进校训含义
摘要:
1.校训的来源和意义
2.日新日进的含义
3.日新日进在校训中的重要性
4.日新日进对学生的启示
正文:
1.校训的来源和意义
校训是学校的精神标志,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好的校训可以概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激励师生努力向上,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我国许多学校的校训都源于古代经典,如《易经》、《论语》等,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2.日新日进的含义
“日新日进”这个校训来源于《易经》中的“日新之谓盛德,日进而不已之谓明”。
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日新”,意味着每天都要有新的进步,新的收获,要求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品德上都要有所提高;二是“日进”,强调学生要有持续不断的努力,积极向前,永不止步。
3.日新日进在校训中的重要性
“日新日进”这个校训突出了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即希望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持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
它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突破,追求卓越。
在学校教育中,这个校训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日新日进对学生的启示
面对“日新日进”的校训,学生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其次,学生要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勇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最后,学生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总之,“日新日进”这个校训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日新文化”的思考与践行
以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
校“日新文化”的思考与践行
田杰
【期刊名称】《中小学校长》
【年(卷),期】2024()3
【摘要】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国教实验学校”)成立于2015年,是北京市大兴区教委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以下简称“国教院”)联合创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建校以来,学校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始终秉承“让每个生命彰显价值”的办学宗旨,锐意进取,努力培养新时代中华好少年,把学校办成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学校加强文化建设,提出并践行“日新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总页数】5页(P56-59)
【作者】田杰
【作者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9.2
【相关文献】
1.优化育人环境打造品牌学校——“践行教育”引领下的学校文化建设
2.用文化管理学校用文化引领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3.教育现代化视域下学校治理效能提升--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为例
4.基于分布式领导理论的
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为例5.融媒体时代集团化办学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思考——以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教育集团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新书院军训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转眼间,日新书院的军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
这段日子,对我来说,既是一次身体上的锻炼,也是心灵上的洗礼。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军训心得体会。
首先,军训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团队精神。
在日新书院的军训中,我们被分成若干个小队,每个小队都需要共同完成各种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发挥着自己的特长,共同为团队的目标努力。
正如古人所说:“人心齐,泰山移。
”在军训中,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军训锻炼了我的意志力。
在炎炎夏日,我们每天都要进行长时间的站军姿、跑步、做操等训练。
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毅力去坚持。
每当身体疲惫不堪时,我都会想起那句“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口号,这让我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念。
通过军训,我明白了意志力的重要性,它将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再次,军训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在军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足,如动作不够规范、体力不够充沛等。
然而,这些不足并没有让我气馁,反而激发了我不断进步的动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以军训为榜样,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追求卓越。
此外,军训还让我学会了自律。
在军训中,我们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如按时作息、不迟到早退等。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规矩,却培养了我们的自律意识。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律将是我取得成功的关键。
最后,军训让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共同度过了欢笑与泪水,共同面对挑战。
这些经历让我们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朋友。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携手共进,共同成长。
总之,日新书院的军训生活让我受益匪浅。
它不仅锻炼了我的身体,更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学会了团队协作、自律和珍惜友谊。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以军训为动力,不断追求卓越,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拼搏。
军训虽然短暂,但它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我相信,这段宝贵的经历将伴随我一生,成为我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刚健笃实辉光日新校训
刚健笃实辉光日新校训
刚健笃实辉光日新校训,具体章程如下:
我校校训以“刚健笃实辉光日新”为基石,旨在培养学子积极向上、勤奋刻苦的精神风貌,以追求优秀、迈向成功。
“刚健”代表着学子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坚实的意志,跨越困难和挑战。
我们鼓励学子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
“笃实”则代表着学子要具备踏实肯干、务实进取的态度。
我们强调学子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实现个人的理想和目标。
“辉光”意味着学子要发光发亮,成为引领潮流的领军人才。
我们鼓励学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通过广泛的阅读和探索,学子可以拓宽视野,开拓思维,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有志之士。
“日新”则是学子要保持持续学习、不断进步的态度。
我们呼吁学子要积极追求知识和经验的更新,关注时事热点,跟随科技发展的脚步。
只有与时俱进,学子才能赢得先机,开拓未来。
以上就是我校校训“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的具体要求与目标。
我们期望学子能够紧密遵循校训,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无形书院日新晨读
无形书院日新晨读《中庸》(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jiào)。
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xià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zhōng);发而皆中(zhòng)节,谓之和;中(zhōng)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zhōng)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zhōng);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jìdàn)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xiǎn)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zhì)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xiào)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xiǎn)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子曰:“舜其大知(zhì)也与(yú)!舜好问而好察迩(ěr)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yú)知(zhì),驱而纳诸/罟擭(gǔhuò)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bì)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jī)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yīng)而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yú)?北方之强与?抑而(ěr)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rèn)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sè)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日新书院清华大学新成立日新书院,负责强基计划历史学类、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
书院坚持强基固本、综合创新的方针和“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的培养模式,主要依托人文学院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科学史系的顶尖师资力量,致力于培养具有精深的人文专业知识和广阔的跨学科视野、能够运用多种语言从事学术研究、知识和思想创造、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优秀人才。
历史学类一、基本情况1、专业简介清华大学历史学科有着悠久传统和辉煌历史,是中国“新史学”的发源地之一,著名学者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蒋廷黻、刘崇鋐、雷海宗、张荫麟、邵循正、吴晗、周一良等都先后在历史系执教,形成了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学术传统,培养了诸多蜚声中外的学者。
20世纪80年代以后,清华大学逐渐恢复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人文学科。
1985年,成立思想文化研究所,1993年重建历史系,2003年所、系合并形成新的历史系。
2000年,历史系获批专门史博士点,2006年,历史学获得一级学科授予单位,2007年,建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专门史二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8年,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2012年,由清华大学牵头,联合国内11个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建立了“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该协同中心通过了教育部的正式认定。
如今的清华大学历史系,学术梯队合理,学科齐全,优势集中,特色明显,学术新生长点多,已成为国内历史学科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2、师资队伍历史学科(含出土文献中心)共有教师35人,包括教授20人,副教授8人,助理教授7人。
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
3、教学与科研条件历史学科拥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国家一级学科。
中国史在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等方面具备很强的实力。
其中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已居于该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了本领域有推广价值的两个国家专利。
世界史在西方史学理论、世界地区与国别史、专门史(特别是中西文化交流、环境史、思想史)等方面实力突出。
历史学科有2门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课程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7门课程被列为校级精品课。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充分秉承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兼具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础和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重在培养出色的材料搜集、解读、分析能力和严谨的学术写作能力;通过系统了解人类既往生活,博取众长,为我所用,更好地把握当下,规划未来,迎接世界新的挑战。
培养要求:1. 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吸收世界各大文明的有益成果,推动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 培养深入分析和阐发中西方史学基本资料,批判性采择和鉴别各类学术、思想观点的人文学科基本能力。
3. 系统阅读一批中西方历史学经典著作,基本掌握中西方史学的基本脉络、主要成就与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4. 具备能够使用两种以上语言进行阅读、交流和写作的基本技能,初步拥有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学术视野,具备一定跨学科交叉合作研究的素养。
三、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本科培养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深化交叉与自由发展课程。
按本科四年学制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在修满规定课程学分、完成社会实践、完成通过综合学位论文训练的情况下,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将进入日新书院单独编班,与书院内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及古文字学方向协同合作,整合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培养,创新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机制,并以多元化的国际培养环节拓展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鼓励学生跨学科跨院系选课,探索历史学与社会科学(政经法等)相融合的跨学科培养模式。
在培养中强化科研协同育人,积极吸纳学生进入研究项目团队、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
与国际著名高校建立交流机制,为本科生的互派交流、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及建立网络共享的国际课堂等提供支持。
本科毕业时符合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方向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五、课程设置1.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人文素质选修课、外语课(历史专业要求修读第二外语4学分)等。
2. 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人文基础课程(本专业提供如下课程:中国古代文明、《史记》研读、世界文明的进程、现代中国的形成、西方现代思想史专题、历史学是什么、全球史的方法与视角、历史文献学、历史学英语文献研读、孔子研读等);专业核心课程(本专业提供如下课程: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元史、明清史、晚清史、民国史、现当代中国史专题、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日本史、俄国史、德意志史、英国史、印度史纲要、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专题、史学方法专题、中国经济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思想史专题、西方史学史、考古学概论、古代亚洲内陆边疆、中国经学史等)。
3. 深化交叉与自主发展课程,包括本专业深化课程(本专业提供如下课程:学术史专题、拉丁语、出土文献选读、目录学、先秦历史文献选读、青铜器铭文与西周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说文解字通论、古文书研读、晚清史史料导读、数字人文等)、跨学科跨院系选修课程。
4. 夏季学期和实践训练。
5. 综合论文训练,包括第三学年的经典研读或主题研讨课论文、学年论文和第四学年的毕业论文。
哲学类一、基本情况1、专业简介清华大学哲学系由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等人创建于1926年,是中国大学最早建立的哲学系之一,被视为20世纪前期“清华学派”的主要支撑。
1952年院校调整以后,清华哲学系一度被撤并。
新的清华大学哲学系复建于2000年5月,目前下设八个二级学科方向,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美学和政治哲学,专业方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影响力不断提升。
2013年,清华哲学专业世界大学学科评价(QS)排名第29位。
2、师资队伍(1)哲学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成员具有很高的学术声誉,拥有全国一级学会会长2名,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2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理论建设工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召集人2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 名;另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 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1名、清华大学“百人工程”1 名。
(2)哲学学科师资队伍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现设有三个“国际讲席教授(团)”,其中“金岳霖逻辑学讲席(团)”(由Johanvon Benthem,Martin Stokhof,Dag Westerstahl,Jeremy Seligman四位国际著名的逻辑学和分析哲学教授组成,其中一人是荷兰皇家科学院和美国人文科学院的双聘院士,一人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均为所在大学的讲席教授)已受聘三年,成效卓著。
“贺麟西方哲学讲席(团)”(由Otfried Hoffe,Michael Beaney,Charles Travis,Robert Stern四位欧美著名哲学家组成,其中有英美分析哲学学会的主席、英美权威哲学杂志的主编,均为所在大学的讲席教授)已正式受聘到位。
3、教学及科研条件资源平台哲学系现有四个校级研究中心:国学研究院秉承1925年创建的清华研究院(国学门)的精神,致力于为发展国际化的中国文化研究做出贡献;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致力于马克思恩格斯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阐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该中心建立的两个文库,使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馆藏水平进入国内高校的最前列;清华大学—阿姆斯特丹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传承与发扬金岳霖创立的“重分析、重逻辑”的哲学传统,研究团队由清华—阿姆斯特丹大学12名学者联合组成,发表了系列成果,学科带头人的学术专著获第七届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成为逻辑学领域近10年空缺之后的首个获奖成果;道德与宗教研究院致力于道德与宗教开展全方位的科研工作,获得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获得立项或滚动资助。
这些平台为哲学教学及科研提供了丰厚的学术资源,为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学术前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响应百年清华“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发展蓝图,遵循“中西兼重,博通古今”的一贯理念,清华哲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哲学专业知识,传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品格的哲学通才和哲学专才,力求通过四年的系统培养,使哲学专业的学生系统掌握哲学学科的经典与前沿,大幅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和理性论证能力,陶冶发展阅读哲学原著、写作哲学论文和开展哲学交流的素养,真正具备在哲学学科或其他学科进一步深造的潜质,从而助力百年清华“中西汇通,文理交融”的培养目标。
三、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本科培养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深化交叉与自由发展课程。
按本科四年学制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在修满规定课程学分、完成社会实践、完成通过综合学位论文训练的情况下,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1. 以哲学一级学科为平台,按照哲学八个二级学科设置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构筑“多层次”、“全覆盖”的哲学学科教学培养体系;2. 坚持人文基础教育和哲学专业教育相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和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哲学专业学术人才培养和高层次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三结合”培养原则;3. 采取小班化教学、“精细化”培养的模式,设立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一位本科生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实施“一对一”培养指导。
4. 注重培养方式的“国际化”,已与众多国际一流名校签署长期合作协定,定期邀请国际学术名家开课讲学,互派双边学生进行中短期的学术互访。
5.本科毕业时符合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方向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五、课程设置1.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人文素质课、外语课等。
2. 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人文学科基础课程(本专业提供的课程有西方哲学思想经典、中国哲学思想经典、政治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伦理学导论、逻辑学等)、哲学专业核心课程(本专业提供的课程有古代-中世纪西方哲学、先秦哲学、逻辑与知识论、应用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原理、美学原理等)。
3. 深化交叉与自主发展课程,包括本专业深化课程及跨学科跨院系选课。
4. 夏季学期和实践训练。
5. 综合论文训练。
包括第三学年的经典研读或主题研讨课论文、学年论文和第四学年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