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管理
渠道秩序管理制度
渠道秩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管理渠道秩序,维护渠道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渠道经营者合法经营,提高渠道经营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渠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的各类渠道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经销商、零售商、代理商等。
三、渠道管理要求1. 渠道经营者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保障消费者权益。
2. 渠道经营者应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制造和经营销售活动,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3. 渠道经营者应遵守价格法律法规,坚决不得搞价格欺诈,不得串通涨价。
4. 渠道经营者应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产品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消费者权益,提供质量、安全、卫生的产品。
5. 渠道经营者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产品包装,并标注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等信息。
6. 渠道经营者不得以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方式进行营销,如虚假宣传、强行推销等。
7. 渠道经营者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及时、准确、完整地向上下游渠道经营者报送有关产品信息、库存情况、销售情况等数据。
8. 渠道经营者应当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法竞争,不得搞垄断、限制竞争、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9. 渠道经营者应严格遵守税法,按时足额缴纳税款,不得进行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
10. 渠道经营者应严格遵守《广告法》等法律法规,不得发布虚假广告、误导性广告等违法行为。
四、渠道管理措施1. 对于违反渠道管理制度的渠道经营者,将取消其销售资格,同时追究法律责任。
2. 对于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本单位将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司法机关举报,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3. 对于屡教不改的渠道经营者,将列入黑名单,对其进行惩罚,并公开通报其不良行为。
4. 加强渠道经营者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渠道经营者信息库,及时更新渠道经营者的经营信息,对其进行全面监控。
渠道管理岗岗位职责
渠道管理岗岗位职责渠道管理岗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其主要职责是管理公司的销售渠道,以实现销售目标。
该岗位需要对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具备有效的协调能力和管理技巧。
岗位职责如下:1. 开发并维护销售渠道渠道管理岗位的首要职责是开发并维护销售渠道。
这包括建立新渠道、拓展既有渠道,以及跟进客户关系,维护和提升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2. 协调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渠道管理岗位需要与公司的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与他们保持频繁的沟通。
这包括销售代理、经销商、批发商等等。
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以确保产品能够通过这些渠道得到有效的销售。
3. 分析市场和销售数据渠道管理岗位需要主动分析市场和销售数据,以便制定更有效的销售策略,并根据市场情况做出调整。
此外,该岗位也需要与其他部门合作,以确保公司能够及时地获取市场信息,并将其应用到销售策略中。
4. 制定销售策略和计划渠道管理岗位需要参与和制定销售策略和计划,以确保公司能够实现销售目标。
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市场需求、客户需求、竞争对手和销售数据等方面的信息。
在实施计划时,要对销售目标进行跟踪和监测,并随时做出调整。
5. 管理销售代理和分销商渠道管理岗位需要管理销售代理和分销商,以确保销售渠道的有效性。
这包括指导他们的销售策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定期审查他们的销售情况。
此外,该岗位还需要监测合同和协议,以确保渠道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6. 培训和招募销售人员渠道管理岗位需要与其他部门共同招募和培训有效的销售人员。
这包括确定招聘流程和标准、开展培训计划,并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招聘。
确保公司拥有最优秀的销售人员,是实现销售目标的关键。
7. 客户关系维护渠道管理岗位需要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和跟进,维护和提升客户满意度。
这包括理解客户需求、提供及时响应和解决问题等。
通过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可以增加客户的忠诚度和转介绍率,进一步提升销售额。
总之,渠道管理岗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销售和市场职位,需要具备分析和决策能力、协调和管理能力、人际关系技巧和客户满意度。
渠道管理的五大核心内容
渠道管理的五大核心内容渠道管理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负责着产品或服务的传递、销售和分销,关乎企业的产品能否顺利地被消费者接受,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
渠道管理的核心内容不仅包括渠道的选择和建设,还包括渠道的运营和管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渠道管理的五大核心内容,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渠道,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渠道选择渠道选择是渠道管理的第一步,它关乎企业的销售和分销能力。
渠道选择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确定最适合的渠道类型。
常见的渠道类型包括直销、代理商、经销商、连锁店、电商平台等。
每种渠道类型都有其特点和优缺点,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渠道类型。
在渠道选择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渠道的数量和覆盖范围。
渠道的数量和覆盖范围需要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市场定位确定。
如果产品市场需求广泛,企业需要选择多种渠道类型,覆盖面广泛;如果产品市场需求较为专业,企业需要选择少数精英渠道,覆盖面相对狭窄。
二、渠道建设渠道建设是渠道管理的第二步,它关乎企业渠道的运作能力。
渠道建设需要根据渠道类型和市场需求,确定渠道的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
渠道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渠道招募:根据渠道类型和市场需求,招募适合的渠道合作伙伴。
渠道合作伙伴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资源和销售能力,能够为企业带来实际的销售业绩。
2、渠道培训:为渠道合作伙伴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提高其销售和服务能力。
渠道培训需要包括产品知识、销售技巧、服务流程等方面。
3、渠道管理:建立完善的渠道管理制度,对渠道合作伙伴进行管理和监督。
渠道管理需要包括合同管理、业绩评估、奖惩制度等方面。
4、渠道营销:根据市场需求和渠道特点,制定适合的渠道营销策略。
渠道营销需要包括促销活动、广告宣传、品牌推广等方面。
三、渠道运营渠道运营是渠道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关乎渠道的顺畅运作和销售业绩的实现。
渠道运营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渠道销售:通过渠道合作伙伴销售产品或服务,实现销售业绩。
渠道管理策略
渠道管理策略渠道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有效地将产品或服务输送到最终用户手中,通过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和协调来实现销售和分销的策略。
渠道管理策略的制定对于企业的市场拓展和销售业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渠道管理策略及其实施方法。
一、直销策略直销是指企业直接面对最终用户进行销售的方式,可以通过门店、电子商务等方式进行。
直销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市场信息,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和风险。
实施直销策略时,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提供优质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通过品牌和口碑的积累吸引客户购买。
二、经销商管理策略经销商管理是指企业通过与各级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将产品或服务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
在制定经销商管理策略时,企业需要考虑经销商的选择、培训、激励和绩效评估等方面。
通过与经销商合作,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其渠道资源和销售网络,提高产品的覆盖面和销售能力。
三、零售合作策略零售合作是指企业与不同的零售商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促进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实施零售合作策略时,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零售商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合作方案。
通过与零售商的紧密合作,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渠道的多样性,增加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四、在线渠道发展策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线渠道成为了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销售额的重要手段。
在线渠道发展策略包括建立自有电子商务平台、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等。
企业需要优化网站设计和用户体验,并加强与物流、支付等方面的合作,提供便捷的购物环境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提高在线渠道的销售效果。
五、渠道冲突解决策略渠道冲突是指渠道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现象。
为了保持渠道的正常运作和协调统一,企业需要制定渠道冲突解决策略。
解决渠道冲突的方法包括加强渠道沟通和协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制定明确的渠道政策等。
通过有效的冲突解决策略,企业可以提升渠道的整体运行效率和销售绩效。
六、渠道绩效评估策略渠道绩效评估是指企业对渠道各个环节的销售、流通等方面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
渠道管理技巧
渠道管理技巧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渠道管理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有效的渠道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提高销售和利润。
本文将探讨一些渠道管理的技巧,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发展其渠道。
一、市场调研与目标定位在开始渠道管理之前,企业应首先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趋势。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企业可以明确目标市场,并与之相匹配的渠道资源。
二、渠道伙伴选择与培养选择合适的渠道伙伴对于成功的渠道管理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评估和选择具备合适资源和经验的渠道伙伴,并与之建立合作关系。
同时,企业也应重视渠道伙伴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推广和销售产品。
三、渠道合作协议渠道合作协议是渠道管理的基础。
通过与渠道伙伴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益、责任和义务,可以确保合作关系的持续和稳定。
合作协议应具体规定产品定价、供应链管理、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内容,并兼顾双方的利益。
四、销售与库存管理为了确保产品的正常供应和库存的控制,企业应建立有效的销售与库存管理系统。
通过及时掌握销售数据和库存信息,企业可以及时调整生产和供应计划,确保供需平衡,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库存。
五、渠道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渠道绩效评估是评判渠道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企业应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并与渠道伙伴共同监测和评估渠道绩效。
同时,为了激励渠道伙伴积极推广和销售产品,企业可以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如奖励制度或销售提成等。
六、渠道沟通与协作良好的渠道沟通与协作能够增强合作伙伴间的关系,提高渠道运作效率。
企业应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及时分享市场信息、产品更新和促销活动等信息。
同时,双方还可以通过共同合作项目或活动来加强协作关系,共同创造更优秀的业绩。
七、渠道拓展与创新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渠道拓展与创新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应不断寻求新的渠道机会,并及时调整渠道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创新渠道模式、推出新的促销手段等来提升渠道的竞争力。
渠道管理规章制度
渠道管理规章制度渠道管理规章制度「篇一」1、负责了解渠道各项业务开展情况,整理业务推广,受理过程中经销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2、每周一次对经销商进行经营考核检查分析检查中所遇到的问题。
3、加强对经销商货物供应的管理,保证货物及时送到,杜绝产品供应不及时的现象发生。
4、加强对经销商订货管理,对有保质期的产品要及时提醒经销商做好销售工作。
5、负责公司对经销商下达的各类营销活动,贯彻落实,知道并催促渠道完成公司指标。
6、负责收集区域内各竞争对手,网点竞争信息,形成报告上报公司。
7、对区域代理商经销商的销售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对公司的理念,价值观的认同。
8、制定当地的市场推广计划及方案,并组织执行。
9、管理当地区域代理商经销商。
协调各经销商之间的关系杜绝扰乱市场的事件发生。
10、做好产品销售回款工作。
11、寻找潜在合作伙伴开拓建立地区市场的代理渠道。
12、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渠道管理规章制度「篇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内涵本公司的销售渠道是指产品从公司的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时所经过的通道,这种转移需要中间商的介入。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的主要对象为国际销售渠道的中间环节。
第二章代理商第一节企业代理商第三条企业代理商是受本公司委托,根据协议在一定区域内负责代销本公司生产的产品的中间商。
产品销售后,本公司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付给其佣金作为报酬。
第四条企业代理商与本公司是委托销售关系,他负责推销产品,履行销售业务手续,本身不设仓库,由顾客直接向本公司提货。
第五条本公司可同时委托若干个企业代理商,分别在不同地区推销商品,本公司亦可同时参与某些地区的直销活动。
第二节销售代理商第六条销售代理商是一种独立的中间商,受托负责代销本公司的全部产品,不受地区限制,并拥有一定的售价决定权。
第七条销售代理商是本公司的全权独家代理商。
本公司在同一时期只能委托一家销售代理商,且本身也不能再进行直销活动。
第八条销售代理商也实行佣金制,但其佣金一般低于企业代理商。
《渠道管理》课件
渠道冲突的解决
01
02
03
04
识别冲突类型
了解冲突的性质和原因,判断 是价格冲突、区域冲突还是产
品冲突等。
沟通与协商
与冲突方进行沟通,了解其立 场和需求,寻求共同的解决方
案。
制定策略与措施
根据冲突类型制定相应的解决 策略,如调整价格、划分销售
区域或调整产品策略等。
监督与调整
对冲突解决过程进行监督,根 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策略和措 施,确保冲突得到有效解决。
与渠道成员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沟通、协调和利益共享,增强渠道 凝聚力。
合作机制
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包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解决纠纷机制等,以保障渠道 合作的顺利进行。
04
CHAPTER
渠道管理与优化
渠道成员的管理
渠道成员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渠道成员,确保其具有良 好的信誉、实力和经验,能够有效地 推广和销售产品。
长渠道与短渠道选择
根据产品流通需要,选择较长的分销渠道或较短的直销渠道 。
制定渠道政策与流程
渠道政策
制定明确的渠道政策,包括价格策略 、促销策略、区域保护策略等,以规 范渠道成员的行为。
渠道流程
设计合理的渠道流程,包括订单处理 、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以提高渠 道效率。
建立渠道关系与合作
渠道关系建立
03
CHAPTER
渠道策略制定与实施
确定目标市场与定位
目标市场分析
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需求、购买 行为、竞争态势等因素,以确定 产品的目标市场。
市场定位
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竞争情况, 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如高端、 中端或低端市场。
选择合适的渠道模式
渠道管理的渠道定位与渠道选择
渠道管理的渠道定位与渠道选择1. 渠道管理的概述渠道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推广和销售产品或服务,对销售渠道进行规划和管理的过程。
渠道管理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合理的渠道定位和渠道选择,实现产品和服务的顺利流通,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2. 渠道定位的意义渠道定位是指企业在市场中确定自己产品或服务所处的位置和适合的销售渠道。
渠道定位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到适合产品或服务的最佳渠道类型,以实现最佳的销售效果。
渠道定位的意义在于:2.1 确保产品或服务的匹配性渠道定位能够帮助企业确保产品或服务与目标市场的需求相匹配。
通过深入了解目标市场,包括其消费行为、购买决策过程等,企业可以选择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销售渠道,从而提升销售成效。
2.2 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形象通过合理的渠道定位,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并提供更好的购买体验。
这将有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口碑,加强品牌形象,以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2.3 实现效益最大化合理的渠道定位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并提高销售效率。
企业可以根据产品性质、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渠道类型,从而降低销售成本,提高效益。
3. 渠道选择的原则渠道选择是指企业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目标市场的需求,从众多的渠道中选择最合适的渠道。
渠道选择的原则如下:3.1 目标市场需求选择渠道时,首先要考虑目标市场的需求。
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行为、购买偏好等因素,以确定适合该市场的渠道类型。
例如,对于年轻消费者,可以选择线上渠道,而对于老年消费者,则可以选择传统零售渠道。
3.2 产品或服务特点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也是选择渠道的重要考虑因素。
例如,对于需要进行演示或咨询的产品,可以选择直销渠道或专卖店,以便更好地展示产品的功能和优势。
而对于日常消耗品,则可以选择超市或电商平台等便利的渠道。
3.3 渠道成本渠道成本是企业进行渠道选择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不同渠道的运营成本不同,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预算情况,选择适合的渠道。
渠道管理的主要内容
渠道管理的主要内容渠道管理的主要内容渠道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来销售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销售目标和利润最大化的过程。
渠道管理包括市场定位、渠道选择、合作伙伴招募、培训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渠道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企业在选择销售渠道之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通过市场定位,企业可以确定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体和他们的需求,从而选择最适合他们的销售渠道。
市场定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客户需求:了解目标客户群体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包括价格、品质、功能等。
2.竞争对手:了解竞争对手在该市场上所占据的位置和策略,以便制定更好的营销计划。
3.市场规模:了解该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以便评估潜在收益和风险。
二、渠道选择在确定了目标客户群体后,企业需要选择最适合他们的销售渠道。
不同类型的产品或服务需要不同类型的销售渠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销售渠道:1.直销:企业通过自己的销售团队或网站直接向客户销售产品或服务。
2.经销商:企业与经销商签订协议,将产品或服务交给他们进行销售。
3.代理商:企业与代理商签订协议,将产品或服务授权给他们进行销售,代理商通常会收取佣金。
4.零售店:企业将产品或服务放置在零售店中出售。
5.电子商务: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客户销售产品或服务。
三、合作伙伴招募在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销售渠道后,企业需要招募合适的合作伙伴来帮助他们实现销售目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合作伙伴:1.经销商和代理商:他们可以带来更多的客户和渠道资源,并且有更深入的市场了解。
2.供应商和制造商:他们可以提供更好、更便宜、更高效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3.物流公司和仓储公司:他们可以提供更快、更安全、更便宜的物流和仓储服务,从而提高企业效率和降低成本。
四、培训和管理在招募了合适的合作伙伴后,企业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和管理,以确保他们能够达到销售目标并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培训和管理方式:1.销售培训:为销售人员提供产品知识、销售技巧、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培训。
渠道管理有哪些方法
渠道管理有哪些方法渠道管理是指制造商为实现公司分销的目标而对现有渠道进行管理,以确保渠道成员间、公司和渠道成员间相互协调和通力合作的一切活动。
渠道管理工作包括:①对经销商的供货管理,保证供货及时,在此基础上帮助经销商建立并理顺销售子网,分散销售及库存压力,加快商品的流通速度。
②加强对经销商广告、促销的支持,减少商品流通阻力;提高商品的销售力,促进销售;提高资金利用率,使之成为经销商的重要利润源。
③对经销商负责,在保证供应的基础上,对经销商提供产品服务支持。
妥善处理销售过程中出现的产品损坏变质、顾客投诉、顾客退货等问题,切实保障经销商的利益不受无谓的损害。
④加强对经销商的订货处理管理,减少因订货处理环节中出现的失误而引起发货不畅。
⑤加强对经销商订货的结算管理,规避结算风险,保障制造商的利益。
同时避免经销商利用结算便利制造市场混乱。
⑥其他管理工作,包括对经销商进行培训,增强经销商对公司理念、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对产品知识的认识。
还要负责协调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尤其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如价格涨落、产品竞争、产品滞销以及周边市场冲击或低价倾销等扰乱市场的问题,要以协作、协商的方式为主,以理服人,及时帮助经销商消除顾虑,平衡心态,引导和支持经销商向有利于产品营销的方向转变。
渠道管理的方法生产厂家可以对其分销渠道实行两种不同程度的控制,即绝对控制和低度控制。
1.高度控制商务通可以说是近年在中国市场通路大获全胜的奇迹。
自从1999年人市以来,采用小区独家代理制,终端市场区域密耕细作,严格控制销售区域和终端价格,对促销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淘汰不合格的代理商,只用半年时间,在全国县级市场铺开,销售点达3000多个。
2.低度控制如果生产企业无力或不需要对整个渠道进行绝对控制,企业往往可以通过对中间商提供具体支持协助来影响营销中介,这种控制的程度是较低的,大多数企业的控制属于这种方式。
低度控制又可称为影响控制。
渠道管理制度体系
渠道管理制度体系概述渠道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更好地管理分销渠道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指导体系。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渠道管理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工具之一。
一个完善的渠道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销售效率,帮助企业实现销售目标和提升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从渠道管理制度的背景、目的、原则、内容、实施步骤、优化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企业建立起一个全面而可行的渠道管理制度体系。
一、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渠道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渠道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渠道选择、渠道设计、渠道激励、渠道合作等方式,对经销商、代理商、零售商等渠道成员进行有效管理,以实现企业的销售目标和市场战略。
二、目的建立渠道管理制度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渠道成员的专业化水平。
通过规范渠道管理,培训渠道成员,提升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推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2、增强渠道成员的忠诚度。
通过建立渠道管理制度,设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加强与渠道成员的合作关系,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稳定渠道布局。
3、提高市场竞争力。
通过改善渠道结构,建立有效的渠道管理体系,提高产品的销售效率,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4、降低经营风险。
规范渠道管理制度能够减少由于渠道管理不当造成的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原则建立渠道管理制度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
渠道管理制度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渠道的特点来制定渠道管理策略。
2、合作共赢原则。
渠道管理制度应该建立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处理好企业与渠道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共同实现双赢。
3、创新驱动原则。
渠道管理制度应该注重创新,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4、权责明晰原则。
渠道管理制度应当明确企业和渠道成员之间的权责,建立合理的责任制度和激励机制。
如何进行有效的渠道管理
如何进行有效的渠道管理渠道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销售渠道的合理布置、管理和控制,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顺利流通,从而达到销售目标的过程。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效的渠道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渠道管理,并提供一些建议和策略供企业参考。
一、渠道选择与合作伙伴的管理渠道选择是渠道管理的第一步,企业应根据产品属性、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和资源条件等因素,选定适合自己的渠道类型。
例如,对于消费品企业来说,可以选择直销渠道、代理商渠道或零售商渠道等。
在选择渠道合作伙伴时,企业需进行严格的评估和筛选。
合作伙伴的声誉、专业能力、市场影响力等都是重要考虑因素。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合作伙伴绩效评估机制,定期考核合作伙伴的质量和绩效,并与其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二、渠道培训和支持一旦确定了合作伙伴,企业应提供充分的渠道培训和支持。
渠道培训可以帮助合作伙伴更好地了解产品特点、市场需求以及销售技巧。
此外,企业还需定期组织渠道培训会议、销售竞赛等活动,激励并激发合作伙伴的热情和积极性。
对于新加入的渠道合作伙伴,企业应提供充分的支持,包括市场调研、销售推广材料、陈列支持等。
此外,还可以制定销售奖励政策,对于达成销售目标的合作伙伴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回扣,从而增强其积极性和忠诚度。
三、渠道激励与绩效考核渠道激励是有效渠道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制定激励政策、提供销售奖励和回扣等方式,激励渠道合作伙伴的销售动力。
同时,还可以设立各种绩效考核指标,如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市场份额等,对合作伙伴的绩效进行评估和考核。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企业应确保公平公正,并与合作伙伴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反馈。
对于表现优秀的合作伙伴,企业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誉称;对于绩效较差的合作伙伴,则需积极分析原因,并提供培训和支持,帮助其改进和提升。
四、渠道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渠道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对于渠道管理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应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保持定期的联络和互动。
渠道管理的渠道管理与渠道效益
渠道管理的渠道管理与渠道效益引言渠道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实现产品销售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的渠道管理,企业能够将产品迅速送达到消费者手中,提高销售效能,增加渠道效益。
本文将探讨渠道管理的概念、渠道管理的目标以及渠道效益对企业的重要性。
渠道管理的概念渠道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建立和维护一条用于产品流通的渠道,实现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过程中的协调和控制。
渠道管理涉及到渠道设计、渠道选择、渠道招募与培训、渠道绩效评估等多个方面,旨在保证产品能够高效、快速地达到目标市场。
渠道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扩大市场覆盖: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渠道,覆盖更广泛的区域和消费群体,提高产品的市场渗透率。
2.提高产品销售:通过渠道管理,保证产品在市场中的有效推广和销售,提高产品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3.降低销售成本:通过渠道管理,优化渠道结构,降低渠道管理和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空间。
渠道管理与渠道效益渠道效益是衡量渠道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渠道管理的关键在于协调各个环节的合作,保证产品在渠道中的流通顺利进行,并最终达到消费者手中。
渠道效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提高销售额:通过建立良好的渠道网络,企业能够将产品迅速送达到市场,提高销售额。
同时,渠道管理亦能提高销售速度和销售效率,进一步增加销售额。
2.提升品牌价值:通过渠道管理,企业能够选择合适的渠道合作伙伴,将产品置于更广泛的市场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提高品牌价值。
3.降低运营成本:渠道管理可以协调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库存成本等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率。
4.增加市场份额:通过渠道管理,企业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扩大市场占有率。
同时,渠道管理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渗透率,扩大消费群体,提升市场竞争力。
渠道管理的策略在实施渠道管理时,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提升渠道效益。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策略:1.渠道合作伙伴选择:企业应选择与自身产品定位和战略相符的合作伙伴,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
渠道的分级管理制度
渠道的分级管理制度一、渠道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渠道管理制度是管理渠道伙伴关系的指导性文件,是企业与渠道伙伴合作的基本依据。
一个完善的渠道管理制度有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规范双方的行为,避免合作中出现纠纷和冲突,确保货物正常流通和顾客服务。
渠道分级管理制度可以明确不同级别渠道伙伴的权利和责任,避免渠道伙伴之间的角力和竞争,促进双方之间的合作和共赢。
二、渠道分级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公平原则:渠道分级管理制度应当依据合作伙伴的实际业绩和潜力进行评估,避免对某一方偏袒,确保制度的公平性。
2. 稳定原则:渠道分级管理制度应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宜频繁调整,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合作伙伴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修订。
3. 激励原则:渠道分级管理制度应当能够激励合作伙伴积极开展业务活动,提高销售绩效,促进企业整体发展。
4. 信任原则:渠道分级管理制度应当建立在双方的互信基础之上,避免出现合作伙伴不信任企业的情况,保持合作关系的持续性。
5. 透明原则:渠道分级管理制度应当公开透明,合作伙伴应当清楚了解制度的具体内容,以便能够按照制度要求开展业务活动。
三、渠道分级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1. 渠道伙伴分级标准:根据合作伙伴的规模、实力、销售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将渠道伙伴分为几个不同的级别,如核心代理商、高级代理商、普通代理商等。
2. 权利和责任:针对每个级别的渠道伙伴,明确其在销售、市场推广、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权利和责任,确保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能够正常运作。
3. 绩效考核标准: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根据销售额、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等指标对渠道伙伴进行绩效评估,对表现优秀的渠道伙伴给予奖励,对表现不佳的渠道伙伴进行处罚或优化。
4. 合同约定: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对渠道伙伴的顶级目标、销售目标、市场推广计划、售后服务要求等进行具体约束,确保双方能够按照合同要求履行。
5. 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为表现优秀的渠道伙伴提供相应奖励,如提供培训机会、额外推广费用、提高代理费率等,对表现不佳的渠道伙伴进行相应处罚,如减少供货量、降低代理费率等。
渠道管理有哪些方法
渠道管理有哪些方法渠道管理指的是企业控制和管理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销售的渠道,以实现企业销售目标的过程。
渠道管理是企业战略的核心部分,可以影响企业的市场份额、竞争优势和长期盈利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渠道管理方法:1.渠道设计:渠道设计是选择最适合企业产品或服务销售的销售渠道的过程。
渠道设计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特征、竞争对手的分布、产品特点和价格水平等因素。
它可以包括选择直接销售还是间接销售、选择分销商还是经销商以及选择在线渠道还是线下渠道等决策。
2.渠道招募与选择:渠道招募与选择是选择合适的渠道伙伴的过程。
这需要企业明确渠道伙伴的要求,如市场能力、资金能力、组织能力和销售能力等。
通过渠道招募与选择,企业可以确保渠道伙伴与企业的愿景和战略目标相契合,并能够为企业提供合适的市场覆盖和销售支持。
3.渠道培训与发展:渠道培训与发展是为渠道伙伴提供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支持他们更好地销售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这可以包括销售技巧培训、产品知识培训、市场推广培训和渠道管理培训等。
通过渠道培训与发展,企业可以提高渠道伙伴的销售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渠道激励与奖励:渠道激励与奖励是通过激励机制和奖励计划来激发渠道伙伴的积极性和动力的过程。
这可以包括提供销售奖金、提供销售工具和资源、提供市场推广支持和提供售后服务支持等。
通过渠道激励与奖励,企业可以激励渠道伙伴更加努力地推广和销售企业产品或服务。
5.渠道绩效评估与管理:渠道绩效评估与管理是对渠道伙伴的销售绩效和市场绩效进行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这可以包括制定绩效指标和目标、定期监测和评估渠道伙伴的销售绩效,并与他们进行绩效反馈和绩效奖惩等。
通过渠道绩效评估与管理,企业可以监控渠道伙伴的绩效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销售效果。
6.渠道合作与协同:渠道合作与协同是通过与渠道伙伴之间的有效合作和沟通来实现渠道管理的过程。
这可以包括共同制定市场营销计划、共享市场信息和数据、共同开发新产品或服务以及共同参与市场推广活动等。
渠道管理的主要内容
渠道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渠道管理概述渠道管理是指企业在产品或服务从生产或供应阶段向最终用户交付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活动和策略。
渠道管理的有效实施对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销售业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渠道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渠道选择、渠道建设、渠道决策以及渠道绩效评估等方面。
二、渠道选择渠道选择是企业在市场进入阶段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合理选择适合自身的销售渠道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销售效率,增强市场份额。
以下是渠道选择的几个关键考虑因素:2.1 产品属性根据产品的属性特点,选择适合的销售渠道。
例如,对于消费品,可以选择通过零售渠道进行销售;对于工业品,可以选择通过经销商渠道进行销售。
2.2 目标市场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销售渠道。
不同的目标市场可能对销售渠道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
2.3 成本和效益考虑销售渠道的成本和效益。
不同的销售渠道有不同的成本和效益,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成本效益最优的销售渠道。
三、渠道建设渠道建设是指企业在选择好销售渠道之后,对该销售渠道进行建设、培养和管理的过程。
以下是渠道建设的几个关键内容:3.1 渠道伙伴选择和发展选择合适的渠道伙伴并进行合作发展。
渠道伙伴是企业销售渠道中的重要角色,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提高销售效果。
选择合适的渠道伙伴需要考虑其经验、实力、信誉等,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3.2 渠道培训和支持对渠道伙伴进行培训和支持。
渠道伙伴需要了解产品特点、销售技巧等,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支持帮助渠道伙伴提升销售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3.3 渠道控制和管理建立有效的渠道控制和管理机制。
企业需要对销售渠道进行控制和管理,包括对渠道伙伴的绩效考核、费用控制、市场反馈收集等。
四、渠道决策渠道决策是指企业在建立和管理销售渠道过程中所需进行的重要决策。
以下是渠道决策的几个重要方面:4.1 渠道结构确定销售渠道的结构。
销售渠道的结构可以分为直接销售渠道和间接销售渠道,不同的渠道结构对企业的销售方式和销售成本有着不同的影响。
渠道管理的主要内容
渠道管理的主要内容
渠道管理是指企业在产品或服务流向消费者的过程中,对销售渠道进行规划、组织、调配和管理的活动。
下面是渠道管理的主要内容:
1. 渠道策略
渠道策略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制定的销售渠道发展计划,包括选择渠道类型、确定渠道层级和渠道长度、建立合作关系等。
2. 渠道设计
渠道设计是指企业根据产品属性、市场需求和渠道策略,进行渠道结构和流程的设计,确保产品能够高效地流向消费者,主要包括渠道组织结构、渠道流程和渠道布局。
3. 渠道招募与发展
渠道招募与发展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和选拔合适的渠道伙伴,并对其进行培训和支持,以建立良好的渠道网络和合作关系。
4. 渠道管理与激励
渠道管理与激励是指企业对渠道伙伴进行管理、监督和激励,以确保其忠诚度和积极性,主要包括销售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奖惩机制和培训支持。
5. 渠道协调与合作
渠道协调与合作是指企业与渠道伙伴之间的沟通、协商和合作,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主要包括信息共享、市场配合、决策协调和问题解决。
6. 渠道评估与调整
渠道评估与调整是指企业对销售渠道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实现长期发展目标,主要包括渠道绩效评估、渠道优化和渠道退出。
以上是渠道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通过有效的渠道管理可以优化销售流程、提高市场覆盖率和顾客满意度,实现销售和利润的增长。
渠道管理制度规范
渠道管理制度规范一、引言渠道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合作伙伴(包括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等)向最终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渠道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管理合作伙伴的行为和业绩,实现企业销售目标并提高市场份额。
有效的渠道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统一管理合作伙伴,规范他们的行为,并确保他们的业绩达到预期目标。
本文将讨论渠道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规范,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渠道合作伙伴,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渠道管理制度的建立1. 渠道管理团队的建立公司应设立专门的渠道管理团队,负责渠道管理制度的建立、执行和监督。
渠道管理团队应包括销售经理、市场经理、客户服务经理等相关人员,确保渠道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和及时的落实。
2. 渠道管理制度的制定一家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渠道管理制度。
制定渠道管理制度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产品类型、市场规模、合作伙伴的数量和地域分布等。
制定渠道管理制度可以是渠道管理团队与合作伙伴共同制定,保障了合作伙伴的利益,也保证了公司的权益。
三、渠道管理制度的内容1. 合作伙伴选拔与考核公司应建立合作伙伴选拔标准,包括资质、经营规模、信誉等,确保选择到优质的合作伙伴。
同时,公司应建立合作伙伴考核标准,包括销售业绩、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等,帮助企业评估合作伙伴的表现。
2. 合作协议签订公司应与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作协议应包括产品供应、价格政策、促销支持、市场推广、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3. 培训与支持公司应为合作伙伴提供相关的产品知识、销售技巧、客户服务培训等支持,帮助合作伙伴提高销售能力和服务水平。
同时,公司还应提供市场营销支持,如广告宣传、促销活动支持等。
4. 管理与监督公司应建立合作伙伴管理与监督制度,对合作伙伴进行定期的业绩评估,确保他们的业绩达到预期目标。
同时,公司应加强对合作伙伴的行为监督,防止不法行为的发生。
5. 奖惩机制予以表彰和奖励业绩突出的合作伙伴,提高其积极性和士气。
如何制定渠道管理制度
如何制定渠道管理制度制定渠道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管理企业的销售渠道,确保渠道顺畅、高效运转,提高销售业绩和客户满意度。
以下是一些制定渠道管理制度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制定渠道管理制度的步骤:1.分析现状:了解企业当前的销售渠道情况,包括渠道结构、渠道伙伴、销售流程等,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2.设定目标:明确渠道管理的目标,例如提高销售额、增强渠道伙伴合作、提升客户满意度等。
3.制定制度:根据目标制定渠道管理制度,包括渠道招募、培养和绩效考核、销售合同、市场推广支持、渠道冲突解决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4.沟通和培训:与渠道伙伴和内部销售团队进行沟通,传达制度的内容和意图,并进行培训,确保渠道伙伴和销售团队清楚并理解制度。
5.实施和跟进:制定一个明确的执行计划,确保渠道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并进行定期的跟进和监督,及时调整和改进制度。
二、渠道管理制度的内容:1.渠道招募和合作:制定招募渠道伙伴的标准和程序,并规定渠道伙伴与企业的合作方式和合同内容,包括销售目标、销售区域、销售政策等。
2.培养和培训:制定培养渠道伙伴的计划和培训内容,提供产品知识、销售技巧和市场营销支持等,帮助渠道伙伴提高销售能力和服务质量。
3.绩效考核:建立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机制,以评估渠道伙伴的销售业绩和合作质量,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
4.销售合同:制定销售合同的标准和要求,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销售价格、付款期限、售后服务等。
5.市场推广支持:提供市场推广支持,包括广告宣传材料、销售促销活动、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等,帮助渠道伙伴提高市场影响力和销售额。
6.渠道冲突解决:规定渠道冲突的解决程序和机制,例如通过协商、调解或仲裁解决合作伙伴之间的分歧和冲突。
7.数据分析和反馈:建立销售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机制,对渠道销售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并及时给予渠道伙伴反馈和建议。
三、制定渠道管理制度的注意事项:1.参考先进经验和行业最佳实践,了解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的渠道管理模式,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和核心竞争力的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渠道管理1F. V. Cespdeds,吕一林等译“渠道”是指产品抵达它的终端用户的通路。
一些产品是直接销售给最终用户的,而另一些产品将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人或(间接)渠道才能送达最终用户的手上。
通常的渠道安排是:制造商→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在对客户界面(customer encounters)进行管理时,许多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渠道管理。
尽管教材中“销售管理”(sales management)这一术语通常只是被用来指对一个直接销售队伍的管理,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产品都是通过一个直接与间接分销渠道结合的混合结构销售出去的。
管理这些多渠道会影响销售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且它经常是影响公司组织和实施整体销售活动的关键因素。
本文我们主要讨论:z多渠道安排在营销活动中日益凸显的原因;z渠道管理的组成与选择;z影响制造商和中间商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z在多数分销系统中如何在控制与资源之间取舍。
多渠道系统的增长在过去20年中,通过分销渠道实现的销售份额在许多行业内都增长显著。
[1]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批发商占整个销售量的比重从1972年的约50%增加到了1982年的58%,而在这10年里制造商直接销售队伍的销售量却从37%降到了31%。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批发贸易的实际增长快于GNP的实际增长,并且,据许多观察家分析[2],这种情况将至少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不到1/4的工业制造商通过直接渠道销售产品,而超过3/4的制造商除了直接销售之外还采用各种间接渠道。
[3]总的来说,两个外在趋势以及渠道自身的两个变化合在一起,说明了多渠道系统在营销活动中日益突出的原因。
销售成本 1975-1987年,人员销售成本提高了160%。
对用户直接销售业1 本文选自F. V. 塞斯培德斯编,《销售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务导致了每次销售拜访的最高成本,1987年这一数字平均为291美元;而那些通过中间商进行的销售平均成本为204美元。
[4]分销商可以汇集众多制造商的产品,从而获得销售经济性,这使它们能抓住那些由单个制造商的销售队伍推销不合算的客户。
此外,赢得一个新客户通常需要拜访多次,当这些拜访的成本与大多数直接销售的一般管理费用和支持成本合在一起时,对许多公司来说,直接销售成本和间接销售成本之间的区别就非常显著了。
此外,兼并、收购以及国际化资源战略的增加意味着对于许多产品,用户日益要求在不同的接收地点交付。
这种趋势意味着实体分销成本进一步上升,并且有利于那些跨区域(尤其是大型连锁)分销商:它们可以针对当地所需库存建立网络,从而使各地的仓库可以保持较低的存货率,并通过一个订单交付多种产品,因而可以在比任何单个制造商都多的产品项目上分摊这些分销成本。
即时制存货管理(JIT) 某种程度上受对日本20世纪80年代管理实践兴趣的刺激,及受在高利率时期降低库存成本这一要求的刺激, JIT成了目前许多行业普遍接受的做法。
即时制存货管理方法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着渠道系统。
(1)它压缩了订单周期,有助于使存货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出现。
中间商更宽的产品线和经营范围的经济性,使之能比制造商更好地对实地营销要求作出反应。
(2)增强了客户对订单完成率的期望值,因为JIT的精髓就是在需要的时候即时将物料送达。
相反,如果不能按计划完成订单,对工业性客户而言就意味着在产品生产的多个方面造成代价高昂的阻塞。
中间商管理着从制造商到用户之间多种物品的流向,在JIT管理模式下中间商通常在分销渠道中承担更加重要的角色。
集中化近年来在许多行业中,大的跨区域中间商的规模扩大了,它们从小一些的地方性分销商手中夺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这种趋势对制造商-分销商关系具有重要含义。
第一,这些更大的中间商组织通常比传统分销商有更大的采购能力,更强的管理能力和成本控制力,从而使其在与供应商谈判时更具讨价还价的能力。
第二,任何一个供应商在大中间商的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通常比其在传统分销组织中所占的份额要小。
这通常意味着供应商影响力的相应丧失,也意味着它们会将重点放到销售战术与销售战略上,以提升自己在中间商处的“心理份额”。
通常这表明在整个分销渠道上将控制越来越多的产品线,并使直接与间接渠道之间的矛盾激化。
第三,大的分销链的规模和范围使大的中间商能向用户提供较小中间商所不能提供的许多营销项目。
这类项目通常包括:“捆绑式”采购安排,这能降低用户的订单获得成本(order-acquisition cost);“主要卖家”(prime vendor)项目,即大客户同意从中间商那里购买一定比例的商品以获取更大的折扣和各种物料处理服务;“系统销售”(systems sales)合同,它指最终用户和中间商就许多经常采购产品的订购和储备建立一个长期的安排。
长此以往,中间商的这些安排会影响制造商的品牌偏好,也会影响制造商自己营销方案的方向。
计算机化对那些从制造商那里订货,再卖给成百上千最终用户的中间商来说,实现订单接受、装运、开票、库存管理、补充库存以及应收账款等管理的自动化,意味着极大地压缩成本。
因此,在过去的20年中,许多分销商和批发商都积极致力于实现这些方面运作的自动化。
它们带头在许多行业建立起计算机化的消费者与供应商沟通方式,因而进一步减少了(通过减少办事员和电话销售人员)成本。
尽管同时也许增加了其他渠道成员的转换成本。
与最终用户建立自动化的联系,尽管对制造商是一种选择,但所需投资却使其仅对大中间商更可行(可更快地得到回报)。
原因是:(1)卖的商品越多,订单接受和订单处理活动自动化运作固有的优势就越大,而中间商通常比任何单一制造商出售的商品都更多;(2)与制造商相比,交易成本的缩减通常对中间商成本结构的影响更大;(3)通过将许多供应商不同的订单汇集为一个单一的系统,中间商可以为用户提供一定程度的购买便利,而这种便利对任何单一供应者而言,都很难在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加以模仿。
由于这些原因,中间商对许多公司营销战略的影响日益显著。
反过来,只有清楚了解渠道管理的组成部分和选择,清楚了解影响供应商-分销商关系的主要因素,清楚了解对直接和间接实地营销活动进行协调的战术与系统,才能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营销活动。
组成部分与选择一条渠道通常承担以下功能:(1)产生需求或销售.;(2)保有存货;(3)实物分销;(4)售后服务;(5)为用户扩大信用额度;(6)根据产品种类和需求特性,以定制、应用工程或专门的支持服务等形式,对产品加以改进和维护。
换言之,一项产品要抵达最终用户市场,要么制造商承担所有功能,要么将其中一些乃至全部功能交给中间商去完成。
俗话说,“你可以取消中间人,却不能取消中间人的功能。
”在执行以上功能时,一条渠道可以由以下任轲部分组成。
就制造商的营销战略而言,各个组成部分通常具有独特的能力和约束力。
[5]·直接销售队伍,通常需要拜访客户方的决策制定者和决策影响者,以促成采购决策者选择自己的产品。
许多购买决定,特别是那些B2B交易,一般都会涉及用户的许多人员,包括采购、生产、工程,还有财务人员。
销售人员经常保持与这一系列人员的接触、谈判,并争取说服他们。
在多渠道系统中,除了与用户接触之外,直接销售队伍还负责与分销人员接触。
销售队伍可能还需对分销人员进行产品技术培训,陪伴分销商的销售代表拜访用户。
直接销售人员通常还负责检查中间商对本企业产品的库存情况,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用户通常是在产品的可获得性和快速交付的基础上决定向分销商购货。
还有,直接销售队伍也可能需要与指定的中间商一起负责实施特殊促销、联合广告项目或新产品的推介。
最后,直接销售队伍需要与中间商发展和维持良好的关系,而这些中间商也在努力争取该供应商的支持,及其对渠道中分销层面的关注。
· 分销商从供应商那里购买商品,取得商品的所有权(因此承担与所有权联系在一起的风险),然后将商品销售给最终用户或其他分销商(主要向其他转售商销售的分销商通常叫做批发商)。
通常,一个分销商的主要功能就是在渠道中起到成本转移(cost-transfer)作用。
即由于它的经营范围广,分销商通常能比供应商和用户更经济地承担某些功能。
文后图3描述了分销商传统的成本转移的作用。
分销商的业务范围和重点通常根据产品-市场加以界定。
即分销商可以是钢铁货栈,化工分销商,或建筑设备销售商;分销商还可依特定的顾客群体划分,如医院供应分销商,办公室设备经销商,或磨坊供应商。
对许多制造商来说,在制定营销项目时,对特定经销商加以细分的重点是考虑的关键因素。
在工业用户市场,分销商的存货一般都成百上千。
有时甚至是上万种商品。
与此相似,在消费品市场,超市和其他巨型零售商在过去10年中不断壮大,它们广开产品门路,除了销售传统食品之外,从植物、贺卡到汽车配件,无所不包。
因此,供应商出售的任一个产品都不能指望获得分销商的特别关注,渠道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持续地吸引和维持分销商的注意和销售支持。
· 契约分销商的作用类似一个独立的分销商,但它们隶属于专门的供应商,并且一般在大公司里作为一个独立的经营单位存在。
因此,契约分销商经常承担双重任务:不仅要使自己的销售和利润最大化,而且要使公司其他部门生产产品的销售和利润最大化。
· 与分销商一样,代理商将不同供应商的产品卖给最终用户。
代理商与分销商的不同之处是其只是提取佣金,而不拥有所售商品的所有权。
制造商代理(MR)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制造商代理通常只代理有限的产品线,与分销商相比,它们所代表的供应商较少。
因此,制造商代理会对它们代理的产品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佣金制使它们从供应商的角度看是一种变动成本。
同时,它们的报酬结构也表明,制造商代理对销售期较长的产品不是一种有效渠道。
而且,因为制造商代理不拥有产品的所有权,所以与一般分销渠道相比,供应商要承担更多风险和成本。
· 与制造商代理一样,经纪人也提取佣金,也不拥有商品的所有权。
但与代理商不同的是,经纪人倾向于在同一时间代表许多不同的制造商,并且经常只代表很短的一段时间。
经纪人在二手设备和农用品这些领域非常重要,因为这些领域供给和需求的特点意味着存在向一些买主持续出售大批产品的机会:在产品供应量过大的情况下,那些寻求低价且无须服务的买主;在供应短缺或调拨时期,那些寻求紧急交货的买主。
经纪人通常不储备或运输它们所售的产品,它们在生产商和个别客户之间起交易制造者(deal makers)或市场制造者(market makers)的作用。
在分销战略和渠道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根据为使产品抵达市场而必须承担分销功能,组合可为己所用的分销渠道。
对供应商而言,这意味着:(1)寻求在最优成本情况下承担特定的分销功能;(2)管理不同渠道组成部分之间的变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