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真谛

合集下载

儒家经典对环境伦理的启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儒家经典对环境伦理的启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儒家经典对环境伦理的启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儒家经典对环境伦理的启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经典的思想体系,尤其是儒家学说对于环境伦理的探讨与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如何实现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以儒家经典为基础,探讨其对环境伦理方面的启示,并以此为基础思考如何实现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儒家经典中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中庸》一书中有云:“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这句话强调了天地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人类应当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发展。

在儒家思想中,人类被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成就。

这一观点给我们启示,就是我们应当保持谦逊的态度,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过度破坏生态环境。

我们应当意识到,人类是地球共同的居民,我们不是地球的主人,而是与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一份子。

只有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天人合一的伦理观儒家经典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对环境伦理给予了重要启示。

儒家学者认为,天地万物都具有内在的道德规范,而人应当秉持这种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环境伦理问题上,我们应当意识到人类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我们的行为应当尊重自然的道德规范。

在实践中,这意味着我们应当摒弃短视的行为和利益追求,而是要注重长远的发展和整体的利益。

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对环境进行过度开发或污染。

相反,我们应当以天地大义为导向,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自然环境,为后代子孙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三、“爱人”与“爱物”的伦理责任许多儒家经典中都提到了“爱人”与“爱物”的概念。

在环境伦理方面,这些概念可以被理解为我们对待自然环境和他人的态度。

我们应当像爱护自己的家人一样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

在儒家经典中,“爱人”包含了对人类社会的关爱和关怀。

类比地,我们也应当对自然环境抱有同样的态度。

儒家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思维

儒家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思维
儒、释、道“三教并存”,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3.儒家“以义制利”思想有益于化解的地方就需要主体的德性来弥补,儒家把信建立在“诚”的基础上,“经世济民”使得儒家的经济活动不是以谋一己之私利为归宿,而是藉以追求更高的社会价值。
4.儒家“成人之道”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借鉴
中国儒家13经之首的易经是最古老的系统思维方法,建立最早的模型与演绎方法。
儒是古代中国社会做人的典范,回答了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的人生观问题,因此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形式。
1.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契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天”“地”“人”三方组成了宇宙的和谐
2.儒家“和而不同”思想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多样性
儒家教育我们怎样做好一个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和前提。

儒家的科学发展观

儒家的科学发展观

儒家的科学发展观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人们不断的享受工业文化带来的便利,视乎忘了关注那个日趋破坏的大自然。

环境的破坏与人类的生存矛盾不断尖锐。

导致各种资源能源紧缺、城市热岛效应、各种自然灾害频繁的出现。

我们应该反省自身,保护这个养育我们的大自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儒家的细想文化“人和”“和顺”“天人合一”“以民为本”等思想符合了当今人与自然之间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儒家思想提倡人类的进步不但要向自然索取,造福人类的同时更应该热爱自然,关心自然,保护自然,以自然为朋友。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关心自然和保护自然,顺应万物生长的规律,才能取之不尽。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易经》:“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

”意思是:《周易》是研究天的规律和人的社会秩序会通道理的书。

《郭店楚简》:知天所为,知人所为,然后知道,知道然后知命。

意思是:知道了自然运行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生存的规律,这样才叫做知道“天”和“人”有一个统一的道理,所以科学发展观一定要考虑人和自然的和谐,就是要保护生态环境,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孟子公孙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荀子致士》“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行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仪备而君子归之”儒家的思想文化提倡“天人合一”,提倡用自然的规律推动社会的发展,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与自然和谐发展。

《治平篇》“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供百人乎?”温家宝总理也说过。

一个人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人口,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人口,都会变成一个小小的数目。

自然资源只有节约才能长久利用,环境只有共同维护才能长盛不衰。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魏继萍
【期刊名称】《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年(卷),期】2010(000)007
【摘要】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有许多相通之处和内在契合点,本文从内涵入手阐述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阐明怎样遵循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3页(P194-195,204)
【作者】魏继萍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
【相关文献】
1.儒家文化与人类的生态伦理——解读儒家“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 [J], 历丽;;
2.浅谈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德意义 [J], 高玉敏
3.论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J], 孙亚文
4.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J], 姜林祥
5.近些年来关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研究述评——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 [J], 陈业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解读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解读

【内容提要】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以民为本、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等思想对当今"以德治国"有着重大的意义;其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义制利等思想契合当今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可持续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儒家思想现实意义以德治国可持续发展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儒家思想与当今的"以德治国"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以德治世"的思想传统。

孔子继周公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思想,首开儒家德治主义之先河。

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把道德视为治国安邦、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和境界的根基和出发点。

后经孟子、荀子的系统发挥,《大学》、《中庸》的理论升华,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后世儒家,无论是董仲舒的宇宙论,还是宋明理学的本体论,都只是在理论层面上论证为政以德的重要性、必然性而已。

在当今社会,古代德治主义思想虽不能直接作为治国之道为我所用,但其思想精髓及合理内核仍具有显著的价值意义,并为当今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

(一)以民为本"以民为本"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

所谓"民本"就是认识到人民、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如果统治者背离了民心,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国家政权就不能巩固,甚至会被人民群众用武力推翻的。

孟子的"仁政"理论就是以民本为基础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看来,人民是宝贵的,不能忽视人民的利益和疾苦。

荀子引用古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

“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引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它源自于儒家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其核心理念是在满足当前需求的不影响后代子孙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索如何借鉴和发扬“天人合一”思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天人合一”的内涵源自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儒家哲学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应当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应当发扬“天人合一”的精神,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不是割裂开来、单独存在。

2. 爱惜自然资源:儒家思想主张人类应当爱惜自然资源,不浪费、不滥用。

人与自然应当相互尊重、相互照顾,以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

3. 倡导节俭生活:儒家思想中,节俭是一种美德,人们要做到物尽其用,不浪费资源。

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契合,都是在呼吁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

二、“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在多个方面相互呼应、相互促进:1. 爱惜自然资源: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倡爱惜自然资源。

而可持续发展也强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

2. 社会的和谐发展:儒家思想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强调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而可持续发展也是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倡导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3. 倡导节俭生活:儒家思想倡导节俭、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都在呼吁节约资源,减少浪费,避免过度消费。

三、“天人合一”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天人合一”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1. 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借鉴“天人合一”思想,我们应当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于儒家伦理思想与可持续发展

关于儒家伦理思想与可持续发展

关于儒家伦理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摘要: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仁爱”、“忠恕之道”,为生态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伦理基础;“天人合一”是儒家对生态观念的集中概括,“民胞物与”是儒家对天人关系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儒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和合精神,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论文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仁爱;中和位育;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当可持续发展成为地球村所有百姓的口号和为之而奋斗的目标时,人们开始从所有的人类文明和文化中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方略。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文化,无疑在中国的历史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

一、“仁爱”、“忠恕之道”。

为生态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伦理基础(一)作为儒家伦理思想核心的“仁爱”要求人们善待自然万物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爱”。

孔子一生都以实现“仁”为己任,以实现“仁”为自己的最高理想。

儒家认为,对待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天地万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若随意破坏浪费这些资源,会损害人类自身。

孔子讲“仁”,其内涵便是“爱人”。

同时又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讲求热爱自然景色…。

孔子又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孝是为人之本,这就意味着孔子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和对待生物的态度,提升到对人们道德要求的高度。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仁义法》中也指出:“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

不爱,悉足以谓仁?”进一步将孔子的“仁者爱人”引申到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爱护。

(二)“时禁”是儒家生态伦理行为规范的重要体现古代儒家所主张的生态伦理行为规范,可以简略地归纳为主要是一种“时禁”。

这是儒家伦理核心“仁爱”在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价值贯彻。

古代儒家学说不是普遍地禁止或绝对地非议杀生——猎兽或伐树,而是认为人们有些时候可以做这些事,有些时候不可以做这些事。

不是完全的禁欲,而是节制人类的欲望。

《礼记·祭义》记载,曾子日:“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

论儒家哲学思想的可持续发展意蕴

论儒家哲学思想的可持续发展意蕴

是 和谐 、 和平 与发展 是人 类普 遍追 求 的 目标 , 人 是形 成事 物 的法则 , 多样 性 的统 一 。周 太 史 伯 和 但 和 对 “ 类从一 诞 生就不 停 地 遭 遇着 冲突 与 矛盾 , 现实 社 与郑 桓公 讨论 了“ ” 于事物 的重要 作 用 :夫和 实 在 同则 不继 。以他平 他谓 之和 , 能丰长 而物 归 帮 会 中和谐 总是 与斗 争冲 突并存 。人类 文 明从起 源 到 生 物 , 尽 ”1。 ] 今 日的现 代 化 , 历经 了农 业文 明 、 业 文 明 。但 是 , 之 。若 以 同裨 同 , 乃 弃 矣 。 [3 周 太史 伯 早 就 意 工 不 由于工业 化 文 明竭 泽 而 渔 式 的 发 展 , 人们 开 始 面 临 识 到 , 同事物 的和 谐 关 系是 事 物 矛 盾 双方 的有 机 和 , 发 新 能 源危 机 、 环境 污染 等问题 , 于是 开始 省视 工业 化创 统一 。只有 “ ” 事 物 才 能 稳定 、 展 , 事物 才能 产生 。《 传 》 载 了晏婴 以烹 调为 喻 向齐景公 解 释 左 记 造 的价 值与 代价 问题 。从对 资 源 、 源 的高消耗 , . 能 对 和” 要 和” 把 环 境 的掠夺 性 开采 以 求得 发 展 , 得 不 转 变 为在 谋 如何 致“ , 达到 “ 须 像厨 师做 汤一 样 , 不 同 不

“ ” 和 —— 可 持 续 发 展 的基 本 准 则
子则 将“ 引 入到 万物 生成 的本源 高度 ,万 物各 得 和” “
体 生命 当下 的实 存感 受 , 心个 体 生 命 对 天道 性 理 是能 让不 同 的事物共 同生 存 的法 则 。在一 个统 一 的 关
的透悟 , 心 自然生命 的超 拔提 升 。 关 整体 当 中 , 各个 成分 、 各个 因素 和每个 局部 都有 着 自 “ 在 儒学 当 中是 一 个 十 分 重要 的范 畴 , 和 己的地位 和作 用 , 和” 乃 它们 相 互 之 间 的关 系 则 构 成 了 和

儒家思想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作用

儒家思想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作用

儒家思想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与作用。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观念,提出了一系列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指导意义的理念与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环境伦理思想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等方面,探讨儒家思想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作用。

一、儒家思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儒家思想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一种和谐的关系,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儒家经典《尚书》中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的论述,认为人的本性与自然的天命相通,通过修身养性、顺应天命,才能达到道德的境界。

儒家思想中的“人”并不是与自然对立的存在,而是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一部分。

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儒家思想倡导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观念,主张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孟子提出“爱生之德”,即尊重生命、珍惜自然资源,认为人类应当善待自然界的生物,不滥捕滥杀,使得生态环境得以良好的自我调节。

儒家思想中的“仁”的观念也体现了对自然界的关怀与爱护,只有尊重自然、合乎道义的行为才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环境伦理思想儒家思想中的环境伦理思想强调了对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儒家思想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管理者和保护者,应当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

在《礼记·中庸》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提出了一种平衡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

儒家思想高度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人们应该适度利用自然资源,不将其肆意损坏与浪费。

四、可持续发展理念儒家思想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

儒家强调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种理念在实践中要求人们以保护环境为前提,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儒家还强调了对于后代的责任,主张人们应该为子孙后代保留良好的环境资源。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在今天成为世界共同的主题,这不仅是人类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怀疑和抛弃,也是人类对未来自然环境与人类绿色发展的美好愿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精神所提到的“天人合一”恰好对今天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思想启示作用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天人合一”儒家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提出伦理化“天人合一”观念的主张过程中,孟子就曾提出过以德知天的道理。

《孟子-尽心上》中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当自我思考去考量自我的“善”,这就达到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道德观念,从而能够达到心、性、天的和谐沟通。

1.天人和谐,不可分割《易经》中就曾提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谴”为理想境界。

意思就是照天地运转的规律而不逾越.这就是成就万物而且无一例外的规律。

儒家思想认为,宇宙万物是矛盾变化的统一体,只有统一这些不相融,使他们相辅相成,相生相融,才能使事物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这期间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混入一团,而是事物内部的矛盾统一。

正如荀子在《天论》中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已成”,世间万物的和谐相处,统一共生是儒家思想对和谐自然社会的目标。

不仅要求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不把个人意志强加于自然本身,但是又要强调人的主观意识能动的改造自然。

2.尊重牛命,博爱万物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众生的融合。

在尊重每一个生命体的同时,我们应该呵护生命,把生命视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孔子一生所推崇的“仁爱”,也便是宽仁慈爱。

山川河流,飞禽走兽都应该以仁爱之心去对待。

因为正如人一样,它们都是天之化生,万物皆是平等。

正如孟子讲:“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人有一颗仁爱之心,包容万物。

对动物有怜爱之心,对山川河流,繁花盛树更应该如此。

要做到“泛爱众,而亲仁”,只有心中对一切生物有了仁爱之境,尽心呵护,才能与之休憩与生,和谐与共。

绿色发展理念的儒家思想底蕴研究

绿色发展理念的儒家思想底蕴研究

提高生活质量:绿色发展理念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通过改善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和谐:绿色发展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对人类未来的影响与启示
环境保护: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环境污染
资源节约: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平衡:维护生态多样性,保护自然环境
儒家思想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儒家思想中的仁爱万物思想
儒家思想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影响:儒家思想中的仁爱万物思想为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观念
儒家思想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倡可持续发展
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相互依存
绿色发展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绿色发展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绿色发展理念在当代社会的意义: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绿色发展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
章节副标题
3
绿色产业发展
绿色产业的挑战和机遇
绿色产业的政策和支持措施
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感谢观看
汇报人:
绿色发展理念的儒家思想底蕴研究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儒家思想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影响
02
绿色发展理念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03
绿色发展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
04
绿色发展理念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05
绿色发展理念的未来展望
儒家思想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影响
章节副标题

最新《传统文化论文(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与可持续发展) 》

最新《传统文化论文(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与可持续发展) 》

中文摘要 (2)一、前言 (2)二、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 (2)三、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仁民爱物 (3)四、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4)(一)、顺应四季规律 (4)(二)、取物不尽物 (5)1、不采用破坏性强的工具来捕猎动物 (5)2、在正常索取资源的过程中,不斩尽杀绝 (5)五、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6)(一)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念 (6)(二)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 (7)(三)倡导节约为荣的价值观,推行绿色消费方式 (7)六、总结 (8)参考文献 (9)中文摘要中国古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作为古代农业文明条件下的一个典型的形态,保留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样本。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强调人类与大自然应和谐共处,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生态的运行规律,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

其中禁发必有时、取物不尽物、物吾与也,这些更体现出儒家区别于基督教和佛教文化对待自然的节制态度。

儒家偏重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的永续利用,与近代西方无止境利用自然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键词:儒家,生态伦理,生态环境,取物不尽物,可持续发展一、前言当今世界生态失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受到严重威胁,如何解决生态危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儒家思想作为一种集大成的哲学思想,在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深入挖掘并吸取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拯救脆弱的生态环境,指导人类生态实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而近年来提出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是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客观要求,是一切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古代儒家“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取物不尽物”的生态伦理观,主张人与自然协调统一,尊重自然万物,珍惜自然资源,取予有度,消费有节,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伦理观。

关于儒家伦理思想与可持续发展

关于儒家伦理思想与可持续发展

关于儒家伦理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摘要:作为儒家伦理思想得“仁爱”、“忠恕之道”,为生态可持续进展奠定了伦理基础;“天人合一”是儒家对生态观念得集中概括,“民胞物与”是儒家对天人关系观念得继承和进展;儒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得和合精神,对可持续进展具有重要得借鉴意义.论文关键词:可持续进展;仁爱;中和位育;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当可持续进展成为地球村所有百姓得口号和为之而奋斗得目标时,人们开始从所有得人类文明和文化中查找可持续进展得方略.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得正统文化,无疑在中国得历史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今天有着不可代替得地位.一、“仁爱”、“忠恕之道”.为生态可持续进展奠定了伦理基础(一)作为儒家伦理思想核心得“仁爱”要求人们善待自然万物儒家伦理思想得核心是“仁爱”.孔子一生都以实现“仁”为己任,以实现“仁”为自己得最高理想.儒家认为,对待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得态度,天地万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得物质基础,若随意破坏白费这些资源,会损害人类自身.孔子讲“仁”,其内涵便是“爱人”.同时又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讲求热爱自然景色….孔子又讲:“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孝是为人之本,这就意味着孔子把人们对生态环境得珍惜和对待生物得态度,提升到对人们道德要求得高度.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仁义法》中也指出:“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悉足以谓仁?”进一步将孔子得“仁者爱人”引申到人们对自然环境得爱护.(二)“时禁”是儒家生态伦理行为规范得重要体现古代儒家所主张得生态伦理行为规范,能够简略地归纳为要紧是一种“时禁”.wC这是儒家伦理核心“仁爱”在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得价值贯彻.古代儒家学讲不是普遍地禁止或绝对地非议杀生——猎兽或伐树,而是认为人们有些时候能够做这些事,有些时候不能够做这些事.不是完全得禁欲,而是克制人类得欲望.《礼记·祭义》记载,曾子日:“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亦记载孔子讲:“开蛰不杀当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也,恕当仁也.”我们能够注意这些话对时令得强调,以及将对待动植物得惜生,不随意杀生得“时禁”与儒家要紧道德理念孝、恕、仁、天道紧密联系起来得趋向.这意味着对自然得态度与对人得态度不可分离,广泛地惜生与爱人、悯人一样同为儒家思想题中应有之义.(三)“忠恕之道”规定了人们在对待万事万物时要有“仁爱”之心《论语·里仁》中记载了孔子对曾参讲:“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解释讲:“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所倡导得忠恕之道是同他得仁学讲紧密联系得.“仁”是孔子整个学讲得核心,而忠恕之道又是他“一以贯之”得东西.忠恕得两个方面得内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仁者,爱人”得总原则得引申和进展,它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中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二、“中和位育”作为儒家伦理得差不多精神,对生态可持续进展具有重要得现代意义(一)“中和位育”得含义“中和位育”四个字最早见于《中庸》.《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后世儒者据此提出“中和位育”之讲,并将其刻在孔圣庙上作为儒家伦理得差不多精神加以崇奉.“中和位育”体现着儒家伦理得深层本质,其集儒家思想之大成,含义博大精深.“中”要紧是表征人得行为质量得形容词,即中正、正确、恰当、适度得意思.也确实是讲,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是处理客观事物矛盾得一条规律.中道乃天地之道,亦是人行事之道,推而广之,力而行之,则可一天人,贯内外,统知行,合人我,是自然界合人类社会和谐永生.“和”确实是指矛盾对立双方得有机统一.也确实是讲,矛盾对立双方彼此依存地处在同一个共同体中,这确实是“和”….“和”在儒家那儿有着整体和谐得价值取向;同时,“和”是妥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我关系得总法则.自然、社会、人之间是一个相互关联得生生不息得生命循环系统,它们之咨询得和谐是万事万物得以存在和进展得最差不多条件与状态.因此,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我关系绝对不能违背“和”之道.所谓“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是此意.“位育”按朱熹得解释,即“位者,安其所也.育者,万物育焉”….万物处在其应当在得位置上,或使万物处在一个合理得本来得位置上,各在其位,各安其位,这确实是宇宙得本来面目.如此,万物才会井然有序,才会生化长养,各随其生,最终求得万物得和谐共生,同步进展.我们也能够将“位”引申理解为“秩序”,“育”引申理解为“进展”.因此,将遵循客观自然规律与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作为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得准则,正是体现了安其“位”而遵其秩序….(二)“中和位育”对生态可持续进展具有重要得现实意义“中和位育”是人和万物共同面对得咨询题,不是人得单方面得咨询题.因此,我们要做到“中和”,并求人得“位育”时,不能不顾及到自然万物得“位育”需求.在儒家看来,人与万物不是对立得,更不是凌驾于万物之上得,而是与万物平等得.在生命意义上,人和万物是一样得,并没有什么特别得优越性,更不能高居万物之上,对万物实行主宰.可见,儒家“中和位育”得思想,关于我们今天加强环境爱护、正确处理人与其他动物得关系,以及贯彻可持续进展得社会和谐进展思想,无疑是大有裨益得.三、“天人合一”是儒家对生态观念得集中概括(一)“天人合一”思想得含义“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儒学天人关系论得重要内容.儒家传统中得“天”既不是西方哲学文化传统中得上帝,也不是单纯得自然之天.天、地、人、物共处于“形”得世界之中,它们之间有一种“有机”联系,又有着不同“位置”与“功能”.这一整体观,能够讲是理解儒学之“天”得必要前提.首先,“天”有超越层面,即天道、天德,是德行得最高象征.如孟子所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其次,“天”也有自然之天得含义,即有形得天空和大地.如苟子所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儒学得语境里,两种意谓并没有,大概也无意于有明确得区分.能够讲,“天”这一概念中得上述两种内涵,在儒学中是交融在一起得,能够被合理地理解为一种表里关系,它们自然而然地统一为一体.(二)“天人合一”得理念是儒家对天人关系得集中概括“天人合一”得理念能够视为儒家对天人关系得集中概括.儒家认为,人是大自然得一部分,是自然秩序中得一个存在.自然本身是一个生命体,所有得存在相互依存而成为一个整体.儒家始终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大伙儿庭,甚至看成一个大得“人”.万物和人基本上其整体得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彼此相通,又互相依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儒家不是把天、地、人孤立起来考虑,而是把三者放在一个大系统中作整体得把握,强调天人得协调、和谐,即人与自然得协调、和谐.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这确实是“天人合一”得思想. (三)“天人合一”得差不多理念关于环境咨询题得意义从全然上讲,“天人合一”得差不多理念关于环境咨询题得意义在于:以一种内在得态度来看待自然,而不应理解为只是出于一种人类生存得工具性得方式来看待自然;要将人与自然得和谐共存理解为一种道义责任,是人类应当共同遵循得价值要求.因此,这就要求人类必须抛弃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中心得进展观,抛弃以损害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快速进展得急功近利得思想,树立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得思想.(四)“民胞物与”是儒家对天人关系观念得继承和进展后世得儒家学者继承和进展了“天人合一”得天人观精神.宋代大儒张载将儒学天人观进一步明晰化,提出了“民胞物与”得思想,并以此作为人在具体经验生活中看待整个有机自然得全然原则,为合乎德行得实践行为提供了一种观念阐释.张载在《西铭》篇首即讲:“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貌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也.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以类比得方法来讲改日、地、人、物得关系,将之比作一个亲切和谐得大伙儿庭,一个有层次、有秩序得“自然得道德体系”.这一类比,与中国注重宗族得传统伦理特别吻合,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得感染力和号召力,被视为仁者博大胸怀得经典表达.将他人看做自己得兄弟姐妹,将自然万物看做自己得朋友,这是儒家仁爱思想在实践观念中得继承和进展.在理解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张载得“民胞物与”思想表达了儒学得人文主义精神.这关于探讨人类以后生存得合理方式、更新人类得实践观念,从而从全然上寻求解决环境咨询题得出路有着重要得参考价值.所以,关于我们探究人与自然和谐进展得可持续进展思想,同样具有特别重要得参考价值.(五)儒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得和合精神,对可持续进展具有借鉴意义《周易》是具有相当得儒家精神得中华文学珍宝,其中所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得实践精神,关于可持续进展观同样具有重要得启发作用.一方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人们以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得精神来不断更新自己;另一方面,“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味着人类应效法大地,将仁爱精神推广到自然界,关怀爱护宇宙万物,以建立起人与自然得和谐关系.这是“爱物”思想得形象表达,集中体现了儒家得生态伦理意识.四、儒家伦理对构建生态哲学得启发任何一种成熟得社会思想和实践都有其成熟得哲学体系得基础.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可持续进展观,应当首先建立中国特色得生态学哲学,吸取儒家得生态伦理理论,构建如此一个生态哲学体系:(一)树立热爱生命与自然得博爱胸怀自然万物是我们得朋友,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进展得一切资料.因此,爱护人类得生物朋友就成为一项紧迫得任务.要用儒家得“仁爱”和“忠恕之道”,来洗礼人类对待自然万物得心性和性情,树立热爱自然万物得博爱胸怀,从而为可持续进展提供心性本善得哲学基础.(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得“中和位育”得实践观人与万物共同存在于一个地球村.在那个共同体中,人类要适度地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从而得以“中”、“和”.人和万物都要拥有自己得生存空间,寻到自己得“位”,从而得以“育”.因此,在我们利用和改造自然得过程中,要建立“中和位育”得实践观.(三)构建天人一体得宇宙观和天人和谐得价值观“天”、“人”本是共存于造化之中,“大化流行”生生不已,但不是杂乱无章、浑沌一片,而是有其经纬向度得.“天”、“人”各在其位,又相互参与到对方得成长过程之中,形成和谐有序得共存、共生、共进展得“一体”.因此,构建天人一体得宇宙观和天人和谐得价值观,为可持续进展观奠定了具有中国人文色彩得差不多价值观.(四)遵循人与人得和谐同人与自然和谐相一致得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大而杂得社会理想,需要我们在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得同时,处理好人与自然得关系.所以,这两者并不是彼此分裂、互不相关得两个不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想得社会是人得全面、自由、充分进展同人与自然和谐进展得社会状态.因此,在贯彻可持续进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得美好愿望得号召下,我们必须遵循人与人得和谐同人与自然和谐相一致得马克思主义社会观.。

最新《传统文化论文(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与可持续发展) 》

最新《传统文化论文(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与可持续发展) 》

中文摘要 (2)一、前言 (2)二、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 (2)三、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仁民爱物 (3)四、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4)(一)、顺应四季规律 (4)(二)、取物不尽物 (5)1、不采用破坏性强的工具来捕猎动物 (5)2、在正常索取资源的过程中,不斩尽杀绝 (5)五、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6)(一)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念 (6)(二)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 (7)(三)倡导节约为荣的价值观,推行绿色消费方式 (7)六、总结 (8)参考文献 (9)中文摘要中国古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作为古代农业文明条件下的一个典型的形态,保留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样本。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强调人类与大自然应和谐共处,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生态的运行规律,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

其中禁发必有时、取物不尽物、物吾与也,这些更体现出儒家区别于基督教和佛教文化对待自然的节制态度。

儒家偏重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的永续利用,与近代西方无止境利用自然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键词:儒家,生态伦理,生态环境,取物不尽物,可持续发展一、前言当今世界生态失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受到严重威胁,如何解决生态危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儒家思想作为一种集大成的哲学思想,在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深入挖掘并吸取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拯救脆弱的生态环境,指导人类生态实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而近年来提出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是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客观要求,是一切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古代儒家“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取物不尽物”的生态伦理观,主张人与自然协调统一,尊重自然万物,珍惜自然资源,取予有度,消费有节,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伦理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源泉——析儒家传统环境伦理之文明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源泉——析儒家传统环境伦理之文明观
与 人 的统一 , 是一种 辩证 思想 , 它是儒 家思 想 的哲 学依 据 。
“ 夫天 , 昭昭之 多 ; 今 斯 及其 无穷 也 , 日月 星辰系焉 , 物覆 焉 。今夫地 , 撮土之 多 ; 万 一 载华岳 而不 重 , 振 河海 而不泄 , 物载焉 。今夫 山 , 卷石 之多 ; 万 一 及其 广 大 , 木生 之 , 兽 居之 , 藏 兴焉 。今 夫 水 , 草 禽 宝 一 勺 之多 ; 及其 不测 , 、 、 、 、 、 鼋 鼍 蛟 龙 鱼 鳖生 焉 , 财殖 焉” 《 货 ( 中庸 ・ 息 》 , 无 ) 这是 现代 系统论 和 自组织 理论 的雏形 : 、 、 、 天 地 山 水与 草 、 、 、 共 同构成 了系统 与要 素 的关 系 , 者 对 于后 者 而言 具 有 整体 性 、 木 人 兽 前 统
源 的保护 、 发 和使用 , 出一 系列全面 、 开 提 协调 、 可持 续发 展 的思想 , 形成 传统 环境伦 理 的丰富 内容 , 今 在
天 日益严重 的生 态危 机面前 展示 出 了朴 素而 又沉着 的东 方生 态智 慧 。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天人 合 一 、 陈 中衡 — — 全 面 、 兼 协调 发 展 思 想 的 源泉
河 北 青 年 管 理 千部 学 院学 报 20 0 9年 第 4期
全面、 可持续发展观的源泉 协调、
析 儒 家传 统 环 境 伦 理 之 文 明观
王 洪 胜
( 中共 锦 州 市委 党 校 ,辽 宁 锦州 l 1 0 ) 2 0 7
摘 要 : 家的传统 环境伦 理文 明观蕴 含 着极 为 丰富 的环境 伦理 思 想, 全 面 、 儒 是 协调 、 可 持 续发展 观 的 源泉 。这 些全 面 、 协调 、 可持 续 的环 境 伦 理 思 想既 有 天人合 一 、 群 道 当的 善 全 面、 协调 思想 , 又有 不夭其 生 、 不绝其 长的 可持 续 发展 思 想 : 持 山林 永 存 、 维 永续 利 用动 物 、 享水 资 源和保护 土地 资源 。科 学发 展观 强调 以人 为本 , 立全 面、 共 树 协调 、 可持 续的发

儒家文化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儒家文化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儒家文化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儒家思想中的许多核心理念能够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与指导。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中挖掘相关价值观,并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当代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实践中。

一、天人合一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倡“天人合一”的理念。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这意味着人们应该谦卑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是把自然视为自己的工具或者资源。

我们应意识到,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二、仁爱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是仁爱,即关心他人,关爱环境。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我们不能只关注自身利益,忽视他人和未来世代的需求。

我们应该参与到社区的环保活动中,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

同时,我们应该秉持仁爱之心,对待身边的环境进行悉心照料。

三、节约儒家思想中,节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

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节约是一种关乎资源的态度。

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节约能源,避免浪费,通过减少资源的消耗与浪费,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例如,我们可以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汽车使用,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四、教育儒家思想中非常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

教育不仅是为了知识的传授,更是为了构建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向公众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鼓励每个人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五、谨慎儒家思想中的谨慎概念强调审慎地行动与决策。

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中,我们应该审慎地对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和破坏环境。

同时,政府与企业也应谨慎地制定相关政策与措施,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通过倡导天人合一的和谐共生观念,培养仁爱之心,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注重节约与教育,以及谨慎地行动和决策,我们可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谈儒家哲学可持续发展价值

谈儒家哲学可持续发展价值

谈儒家哲学可持续发展价值谈儒家哲学可持续发展价值谈儒家哲学可持续发展价值谈儒家哲学可持续发展价值文章来自教育网和谐、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普遍追求的目标,但人类从一诞生就不停地遭遇着冲突与矛盾,在现实社会中和谐总是与斗争冲突并存。

人类文明从起源到今日的现代化,历经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但是,由于工业化文明竭泽而渔式的发展,人们开始面临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于是开始省视工业化创造的价值与代价问题。

从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对环境的掠夺性开采以求得发展,不得不转变为在谋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还注重环境、人口、文化的综合发展,注重对子孙后代的影响,站在道德的层面上反思现代文明,注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三者协调共进,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儒家哲学作为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主流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智慧。

他们这些光辉的观点可以为我们今天建构和谐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刻启示。

一、“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他们所讲的“和”并非没有差异的“同”。

“和”是代表着求同存异,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处原则。

“和”能生物,能帮助万物各归其位,是能让不同的事物共同生存的法则。

在一个统一的整体当中,各个成分、各个因素和每个局部都有着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则构成了和谐的秩序。

我们追求可持续性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建设也应该充分尊重事物的多样性,而不是将人类自身的经济发展凌驾在其他事物之上,尤其是以牺牲环境作为财富增长的一种代价。

这是儒家哲学“和”与“同”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纲。

综上所述,儒家先哲们在讨论“和”的时候,在他们的言语间流露出尊重顺应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维护事物内部与外部各种因素平衡以保存事物、发展事物、创新事物的理念。

这种“和”的思想是今天实践可持续发展珍贵的哲理之源。

二、“中”———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儒家不仅尚“和”,而且尚“中”,并且认为“和”与“中”是基本相通的,故常常把二者连称为“中和”。

先秦诸子中可持续发展的例子

先秦诸子中可持续发展的例子

先秦诸子中可持续发展的例子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时期,涌现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和学派。

他们对于社会、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理念。

本文将列举10个先秦诸子中可持续发展的例子,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1. 孔子的仁爱思想孔子提倡的“仁爱”是一种广泛的道德观念,主张人们要彼此关心、互相帮助,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种仁爱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合作,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2. 孟子的天命思想孟子认为人类与天地万物是相互关联的,人的行为应符合天命,尊重自然规律。

他主张“仁义礼智信”是人类的天命,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老子的无为而治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最好的治理方式是尊重自然的运行规律,遵循自然的发展趋势,不做过多干预。

这种思想提倡保持社会的平衡和稳定,避免过度开发和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庄子的自由心态庄子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放松,主张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安宁,不被功名利禄所困扰,从而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荀子的教育观念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和“性善论”,认为人性本恶但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善。

他主张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塑造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和道德支持。

6. 墨子的兼爱思想墨子提倡“兼爱”,主张人们要平等地关心他人的利益和福祉,消除战争和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种兼爱思想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道德基础。

7.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韩非子提出了一系列完善法律和制度的观点,主张通过严格的法律和惩罚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他的法家思想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管理和控制手段。

8. 莫家的农业发展观念莫家主张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强调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福祉。

他们提出了许多农业改革的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农民的福利,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真谛以人为本,以人为价值中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实质所在近几十年来,随着西方发展模式弊端的不断显现,资源和环境的日益枯竭和受到破坏,人类的发展前景受到威胁,于是,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和严峻的课题摆在了世人面前。

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可持续发展还没有真正在理论上获得圆满解决,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上的突破,只停留在理念上,口号上或一些枝节性的措施上。

本文试图在比较中西方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着重挖掘中国传统儒学资源中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人的层面上的落实。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

而现有的以西方工业化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却采取“竭泽而渔”的态度和方法,不顾人类的长远发展,一味地掠夺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来获得人类“自身的发展”,而使这种“发展”呈现不可持续状态,已引起广大有识之士的忧虑。

而我国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也基本上是此模式的重蹈,实际上是寅吃卯粮,得不偿失,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造成了不可忽视的生态灾难和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使后代子孙的利益也使当代人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这是个不得不正视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哲学层面上反思,人类之所以走到今天这步,是跟西方人以自我为出发点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所导致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这种思维模式强调“主客两分”的对立和冲突,,对自然界只能掠夺,征服和开发,只索取不保护(如果只保护,又只能使人类的发展停下来,形成一种悖论),作为“主体”的人在其发展过程中是作为自然界的对立面出现的,在将对立的客观世界破坏殆尽之后,他本身也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发展困局或不惧将来的洪水滔天,只图一时一世的占有和享受。

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愚昧自私的眼光短浅的发展观,应该摒弃和加以反思。

反观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维模式,恰恰能避免其缺陷,补救人类的发展过失。

但“天人合一”思维模式是如何理解和如何作用于人与自然之关系的,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失之于笼统含糊,未能在实践层面上加以落实。

我们在下面不妨对此加以探讨。

所谓“天人合一”,是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但并非将人简单的等同于自然界或同化于自然界,以人的无欲无为来实现对自然界的保护,它不是一种平面化的思维和外在化的思维。

“天”也不是外在的自然环境而不须改造。

它是天与人作为自然界主宰的重合和互动上的高度统一,里面仍然体现出一种发展观和人化的发展态势,强调在万物一体的前提下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的存在,而在此基础上主客体高度统一合一的演化和发展,是一种不同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天人合一的人类中心主义,具有人类理性与价值的核心功能。

早在先秦时期,在儒家学说指导下的我国先民对自然资源的获取和保护就已呈现出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萌芽。

如《孟子·梁惠王上》一书里就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论述,体现出非常高度的自觉和理性。

这些观念在先秦文献里屡有记载。

又如,《礼记·祭义》中,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亦记载孔子说:“开蛰不杀当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也,恕当仁也。

”而孔子本人也是“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有节制获取和爱护。

而后世的儒家更将此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北宋大儒张载在《西铭》中提出了“民,吾胞也;物,吾与也”的观点,体现了人类学家的宽广胸怀和视野;理学家程颐也认为“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儒家学说对可持续发展和“天人合一”的有效论述和对人类价值观的贡献。

但是,这种“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并非以万物为中心或先在,它是以人为中心的对世界的整体把握,而以人的“尽性”来实现天地万物的合一和联系,儒家经典《中庸》里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孟子之名言曰“万物皆备于我。

返身而诚,乐莫大焉。

”这里的“我”就是天人合一的大我,而所谓的“诚”,不仅仅是道德观念,更是以道德本体对天地万物的存在性把握,是儒者与天地上下者同流的精神气象。

“返身而诚”就是尽性而知天,达到天人合一而把握整体世界,所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所以,以诚为守,不会导致两者相分而造成对自然界的掠夺。

从这点上,我们无疑能看出,儒家这种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念是以人的道德为前提为核心存在的,这是一种真正的人类中心主义,通过把握人来把握自然界本身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在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不偏废自然万物的客观存在而进入人的主体性当中。

是一种高级的人类主体思维,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又在改造主观世界中改造客观世界,两者高度契合和统一,这是西方工业化文明所不具备的特征和功能,同样是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却有两种不同的倾向,因而,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发展观出现不可持续发展,是必然而不可避免的。

要拯救其先天不足,只能回到以儒家为主导的发展观上来。

同时,儒家的天人合一的发展观不会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和简单发展的重复。

它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我实现,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发展,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也必然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状态。

由于儒家文化强调对历史文化的纵向继承和在先人发展基础上的发展,它的发展实际上是以“人化自然”为依据的。

而作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人化自然,使人类与已有的自然界的认识形成了本体和对象的统一,使自然界在不断进入人类活动过程中实现人与万物一体的本质联系,而人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中回到人类本身的道德意识上来,而此道德意识则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据和归宿,而依赖于人自身的传承完成其联系,于是,可持续发展正好体现了一种传承无穷的“代际整合”,当我们面对的“人化自然”作为我们的客观对象世界存在时,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先人的“人化自然”的人为归宿的,而对“人化自然”的认识于人者,又导致以人为中心的对客观世界的实践与改造,而在其实践与改造中,又完成了万物一体运动发展和联系中,而归接于以人为本位的本体化存在中,人者,万物之本也(“万物向人生成”)而先祖者,人之本也。

当我们的先人以“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而完成“人化自然”的人化时,而对先人遗留下的“人化自然”的客观世界,我们只要秉持以人为归宿的价值前提,以人而化之以继之于前者,则又完成对已有的“人化自然”的认识与改造,在万物与人的联系和发展中完成其认识与改造,而新的“人化自然”的存在又为后代子孙所认识和发展,使“人化自然”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不断丰富和更新,所谓“天地之化日新,天地之德不易”,这个德仍然是归宿于先人的之所以人化自然的本体中,而后将其实践范围不断扩大。

也即是在万物的横向联系中实现对人的历史的纵向联系(在这一横一纵之间,即形成万物一体的空间联系向万世一系绵绵不绝的时间维持之间的转化,即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态势的生成),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无穷演化,是生产力的发展对以人为本的生产关系之复归与重建,在这个复归与重建过程中,也完成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性演进,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则在此“人化自然”的不断袭易中实现,是人与自然的整合无穷的演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儒家的思维也就体现出“温故而知新”的辩证思维与模式,在实践中也就表现为“法先王”的政治观和“行夏时”的方法论。

这是一种沟通天地又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而这种人为本的发展观是以“人化自然”的人为依归,使我们的发展在先人的基础上实现回归性的发展,而我们的后人又在我们的基础上回归发展,这种回归性发展,是对人的价值尺度的回归,通过人化自然的人化重新完成人与自然的合乎规律的必然而和谐的联系,而体现在对人自身回归而依存上实现人化自然的运动和发展,所以这个人化自然的“人”是连通上下古今内外的中枢关键,而赖此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且不同时代的人化自然的成果是该时代的人类获取生存和发展的范围和界限,而以对自然的人化的继承和发展,下一代的人化自然的成果更加进步,以保证下一代人的生存发展和进化,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即为“人化自然”的继承和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必然趋势,这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存继不绝的奥秘所在,同时是人类社会所必须遵循和遵守的不可变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

因此,以人为本,以人为价值中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实质所在,而这种发展,不追求外在的经济效益的“增长”,在“人化自然”的人本观念来看,这种外在于人的物化增长是无效的,它正是造成不可持续发展的源头。

它在造成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破坏人与人在生产关系上的和谐,从而也破坏人与自身心灵的和谐。

所以不可持续发展是对人自身的否定,不能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尺度,而这种价值尺度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据和归宿。

是一种“过去未来共斟酌”的发展,正如有论者所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自觉的未来价值目标导引下,自我选择发展道路、自我设计发展模式、自我调控发展秩序、自我规范发展行为的自觉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的发展,即人的素质的提高”。

1994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明确提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的重要观点;《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也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在1994年10月召开的全国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我国领导人明确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所谓“人的发展”是指人在各个生活阶段上的发展,是个人、社会、自然之间某种和谐关系的构成,它保证人的潜力的得到充分发挥,而又不使社会或自然受到损害、掠夺或破坏。

以上观点和事实都说明了“以人为本”已成为当世共识。

而这种“以人为本”如何落实和体现,则尚有待深化和进一步认识。

本文认为,这里的人,并非是作为个体存在的“自然人”,而向外界进行资源掠夺和索取的“主体”,而是以人的人文属性为外在显现的人化自然的人文回归,在社会属性上则表现为人与人在人化自然的基础上的联系和协作,而联系和协作又使他们在共同的人文归向中结成民族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生产关系,是一种即个体而为整体即整体而为个体的社会存在。

作为对此存在的反映,它体现为儒家的道德修养“成人”与“中和”的要求中,以成己而成物而合内外之道,以养成君子大人人格而应乎此,故《周易·乾卦·文言》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德者,得也。

序者,渐也,而可得于可持续发展之有(“大人”在现代而言,应体现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也就是作为整体的人类在其类本质上的回归,是以人为本的内涵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