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衔接班第1讲教案
高中化学衔接课程教案
高中化学衔接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高中化学衔接课程
授课目标:
1. 复习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扎实基础;
2. 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提高其学术水平;
4.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为日后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1. 化学元素和周期表
2.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3.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4. 溶液化学
5. 化学平衡
6. 酸碱与氧化还原反应
7.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述结合案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
2. 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3. 讨论交流,促进学生思维深度;
4. 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1. 本课时主要内容为化学元素和周期表的复习与拓展;
2. 通过导入实验,引发学生对元素特性的探究;
3. 让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发现其中的规律;
4. 通过案例讨论,加深学生对元素性质的理解;
5. 总结本课时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教学评估:
1. 每节课结束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实验能力;
4.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
教学资源:
1. 教科书《高中化学教程》
2. 化学实验仪器和试剂
3. 实验指导手册
4. 化学视频资源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中化学的衔接课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的衔接课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 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2. 掌握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1. 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2. 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1. 高中化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2. 高中化学的学习技巧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指出高中是学生人生道路的一个新阶段,化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在高中阶段有着重要
的地位。
接着,简要介绍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二、学习内容和要求(15分钟)
1. 教师介绍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化学元素、化学反应等;
2. 教师讲解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包括对知识的掌握,实验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等。
三、学习方法(20分钟)
1. 教师介绍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包括听课、作业、实验、阅读等;
2. 学生通过听讲、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形式,探讨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四、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不仅要求掌握知识,更要注重实践能
力的培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五、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小结或总结。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了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为他们在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初升高一化学衔接教学案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1知识目标1、巩固并掌握化合价有关知识;2、能熟练..地标出元素的化合价;过程与方法学会思考、分析并总结出有关知识的联系及规律;学习重点能熟练..地标出元素的化合价;学习过程一、元素1.概念:具有相同同一类原子的总称.2.分类:(1)金属元素:( 字旁,其中汞元素特殊)如钠、镁、铜、铁、铝(2)非金属元素:( 字旁、字旁,其中溴元素特殊)如氧、氢、氮、氯、硫、磷、碳、硅(3)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氪、氙、氡练习:书写下列元素符号钾钡钙银铂锰氟碘铅锌二、化合价1.规律:(1)单质的化合价为(2)所有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3)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价;当氧元素与其它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氧通常显价,其它非金属元素显价;当氢元素与其它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氢通常显价,其它非金属元素显价。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价; +2价;三四五价;氯有价,氧有价;铁有、价;铜有、价;3.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硫酸根( ) 价;硝酸根( ) 价;碳酸根( ) 价;氢氧根( ) 价;铵根( ) 价;磷酸根( ) 价;高锰酸根( ) 价;锰酸根( ) 价;亚硫酸根( ) 价;碳酸氢根( ) 价;次氯酸根( ) 价;氯酸根( ) 价;3应用:(1)书写物质的化学式例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碳酸铵;硫酸铁;硝酸钙;氢氧化亚铁;碳酸氢镁;磷酸钡;次氯酸钙;氧化亚铁;氯化铜;(2)求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例2 、标出下列加点元素的化合价Cu..SO4 K2S.O4 CaC.O3 ZnS.O3 HCl..HCl..O KCl..O3 Na2S.O4Na2C.O3 H2S.O4 S.O42-- C.O32-- N.O3-- S.O32-- N.H4+ N.H4N.O3例3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MnCl2 Cr2O3 N2O4 N2O NH3 CH4 H2S KMnO4FeS2 Cu2S H2O2 Na2O2 CO2 NH4NO3 HNO3 MnO24、小结1、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确定元素的一般化合价:当最外层电子数少于时,该元素通常显价,其数目等于数;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时,该元素通常显价,其数目等于。
高一化学第一节课教案分享
高一化学第一节课教案分享作为一名刚刚进入高一的化学老师,我深深地知道一个好的教案对于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我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准备了一份精心设计的高一化学第一节课教案,并在课堂上进行了分享。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介绍化学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中国历史上的化学成就和化工的应用,引导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和兴趣的产生,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化学的定义和分类我向学生们介绍了化学这个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以及化学的分类。
在解释化学的定义时,我强调了“化学是一门探究物质变化的科学”,引导学生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和内涵。
在讲解化学的分类时,我着重介绍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区别,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含义。
2.中国历史上的化学成就接下来,我通过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化学成就,激发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我向学生们介绍了古代炼金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以及中国古代朱砂制造和火药的发明过程。
通过这些案例,我希望学生们能够了解中国在化学领域的历史贡献,并且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与现代的联系。
3.化工的应用我向学生们介绍了化工的应用。
我从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和化工制造过程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讲解,同时我也介绍了化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这些案例,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化工的基本概念和其重要性,同时也了解化学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前景。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综合教学法。
我通过讲授、案例演示和互动问答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推动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过程1.自我介绍我首先向学生们进行了自我介绍,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并且缓解了学生们的紧张情绪和对于新授课教师的陌生感。
2.课堂导入在引导学生进入化学这门学科的过程中,我采用了一种手绘化学实验装置的方式。
我让学生们看到一个被装置挂满了各种试剂瓶、玻璃管和器皿的实验装置图,展示了化学实验的神秘和危险性。
初升高暑期新高一化学衔接课课程安排
第5模块
离子反应(一)
第10讲: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第11讲:离子反应
第12讲:简单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
第6模块
离子反应(二)
第13讲:复杂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
第14讲:离子共存
第7模块
氧化还原反应(一)
第15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慨念
第16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第8模块
氧化还原反应(二)
第17讲: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第18讲: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
第9模块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19讲:物质的量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10模块
化学计算常用方法
第20讲:守恒法差量法
第21讲:关系式法极值法数轴法等
第11模块
金属化学性质
第22讲:钠镁铝铁单质的性质
第23讲:钠的化合物
第24讲:铝的化合物
第12模块
复习小结
第25讲:知识归纳复习检测
知识模块
课程名称
课时安排
第1模块
物质的分类
第1讲:物质的分类
第2讲:胶体和溶液
第2模块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讲: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第4讲:化学实验操作的细节及应用
第3模块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一)
第5讲:物质的量
第6讲:摩尔质量
第7讲:气体摩尔体积
第4模块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二)
第8讲:物质的量浓度
高一化学教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 最新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第一课时:基本概念的学习方法目的要求:1、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基本组成(包括内涵和外延)。
2、掌握理解概念内涵的基本方法3、掌握形成概念图的方法4、通过对具体概念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讲解]概念是物质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概念有其内涵和外延。
内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定义。
要真正的理解一个概念,还必须了解概念的外延(即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板书](一)概念的学习方法内涵(定义)概念外延(与其他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问]如何去理解概念的定义呢?[讲解]以化合物这个概念为例。
方法:(1)可列举一部分化合物,让学生去找这些物质的共同特征,然后抽象出化合物的定义。
(2)再请学生根据定义,列举出一些具体的化合物。
[讲解]要真正理解“化合物”的概念,还必须知道“化合物”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问]1、与“化合物”概念有关的有哪些概念?2、它们和“化合物”概念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请画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图。
图:[讲解]由化合物这个概念我们引出了物质分类的结构图。
对概念的学习,我们必须掌握好概念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我们只知道去记住个定义,在从具体的事例中来理解这个定义。
而在高中我们首先要掌握的是概念的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去分析各种各样的概念。
[板书](二)物质分类的有关概念[讲解]在对化合物这个概念的讨论中,我们得出了物质分类的结构图。
下面具体地来分析有关物质分类的概念。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空气海水液态氧铁[提问]1、怎样划分混合物和纯净物?2、根据什么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3、根据性质的不同,单质可分为哪几类?4、根据什么把化合物分成酸、碱、盐和氧化物?5、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氧化物可分成哪几类?[练习]请大家把物质分类的结构图在脑海里想一遍,并画在纸上,注明分类的依据。
图:[练习]1、下列物质:①含C a O99%的生石灰②C a O刚好与水反应的生成物③水银④浓盐酸⑤含铁70%的三氧化二铁,用编号填入下列空格:属混合物的是,属单质的是,属化合物的是。
初三高一化学实验衔接教材第一讲初稿
初三高一化学实验衔接教材(初稿)第1讲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仪器的洗涤洗涤原理利用所选试剂的物理性质,将粘附物质溶解而除去;利用所选试剂的化学性质,使粘附物质与所选试剂反应生成可溶物而除去。
洗涤方法用毛刷蘸洗涤剂刷洗,再用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清洗2至3次。
洗净标准容器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药品的取用取用三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l~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取用方法(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块状:用镊子夹取,放入平放的容器口,再将容器慢慢直立(横放竖),使块状物轻轻滑落至底部,可防止打破容器底。
②粉末: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
(2)液体药品的取用较多量:倾倒法,瓶塞倒放,标签靠手心,瓶口与容器口紧接。
较少量:用胶头滴管滴加,注意要“垂直悬空”。
极少量:用玻璃棒蘸取。
如用pH试纸测液体的pH时,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到pH 试纸上,观察颜色。
取用一定量的药品(3)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应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问题1 使用滴管,量筒取用液体试剂时,应分别注意哪些事项?使用滴管时,不能将液体吸入胶头中;滴液时尖嘴应悬空放在容器上方;用过的滴管不能倒放或平放;应专管专用。
使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应放平,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读数。
3、试纸的使用试纸的种类很多。
高一化学衔接班第1讲教案
高一化学衔接班第1讲二. 知识结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生成是否有新物质变化规律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来表现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性质盐碱酸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方法一种分类化合物组成不同种元素稀有气体非金属金属单质组成同种元素纯净物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合金、水煤气等各种人工合成的物质:石等油、天然气、空气、矿各种天然物质:煤、石混合物成分多少按组成分类离子核外电子中子质子原子核微粒构成原子分子微观元素宏观组成质物研究对象学化 *)3()2()1(关于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又可依据其组成细分为:⎪⎪⎪⎪⎪⎪⎪⎪⎪⎪⎪⎪⎩⎪⎪⎪⎪⎪⎪⎪⎪⎪⎪⎪⎪⎨⎧⎪⎩⎪⎨⎧⎩⎨⎧⎪⎪⎪⎩⎪⎪⎪⎨⎧⎪⎩⎪⎨⎧⎩⎨⎧⎪⎪⎪⎪⎩⎪⎪⎪⎪⎨⎧⎪⎪⎩⎪⎪⎨⎧⎪⎩⎪⎨⎧⎩⎨⎧+碱式盐碱部分中和酸式盐酸部分中和正盐完全中和程度酸碱中和盐难溶性碱微溶可溶性碱于水是否易溶碱三元酸二元酸一元酸个数电离出的无氧酸含氧酸是否含氧酸不成盐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成盐氧化物性质不同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组成元素不同氧化物化合物无机)()5()4(H注:(1)高中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有关原子结构的学习。
(2)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还有其他种,又如根据物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根据其形成过程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
$(3)有机化合物将作为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后学习中专项展开。
(4)氧化物:仅指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化物且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的化合物,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也将在高中陆续接触。
(5)酸(碱)也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如:根据H 、O 以外元素是否有氧化性分为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根据酸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分为强酸、弱酸等。
高一化学初高中衔接教案
高一化学初高中衔接教案
学科:化学
年级:高一
主题: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初中和高中化学知识的差异,掌握高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重点内容。
教学重点: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高中化学中的抽象概念和理论
教学准备:
1. 课件或教材:相关高中化学知识的内容
2. 实验器材:如果有实验环节的话,需要准备相关实验器材
3. 学生复习材料:让学生提前复习初中化学知识,为学习高中化学做准备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问答或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一下初中化学的基本知识,比如原子结构、化学键等内容。
2. 学习:介绍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如化学反应、溶液、化学平衡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概念在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性。
3. 实验:如果有实验环节,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从而加深他们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4. 讨论:通过讨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化学问题或案例,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初中和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引导学生认识到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
6.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和理论还存在难以理解的问题,下节课我需要多加强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化学知识。
高一化学第一节讲解
高一化学第一节讲解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为“高一化学第一节讲解”,旨在为学生奠定化学基础,通过介绍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使他们理解化学在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具体内容包括:化学的定义、化学的研究领域、化学的基本定律、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等。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对化学学科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
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在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上尚需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需要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的定义,掌握化学的研究领域和基本任务;(2)掌握化学基本定律,如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3)学会使用基本的化学实验仪器和操作方法,具备初步的实验技能;(4)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推理等科学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如预习、复习、总结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学习;(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3)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4)通过化学实验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5)教育学生遵循科学道德,尊重事实,勇于纠正错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1、以退为进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退为进的教学策略。
在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时,教师会有意识地从学生已知的知识点出发,逐步引导他们深入探索化学的奥秘。
打高一初、高中化学衔接课教案、学案
高一初、高中化学衔接课教案和学案第一讲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关键词:宏观组成,微观组成与结构,关于组成与结构的化学用语,分类思想,分类方法,分类标准(依据)与示例,分类应用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成份“化学元素”组成。
虽然物质种类繁多(达3千多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化学元素只有100多种(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排有112种元素)。
这些元素又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简称“微粒”或“粒子”)形态存在于自然界,按不同的方式构成了千变万化的宏观物质世界。
1.元素概念。
【课堂练习】(1)写出1-18号元素名称、符号(2)元素符号的意义(3)H、H2、H+、H-的共同点是什么?2.原子。
它由和构成。
原子核由和构成,带正电荷,不带电,核内所有电荷总数称为“核电荷数”,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原子,但这些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类原子。
把不同元素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排序,所得序号数称为“原子序数”,即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其负电荷总数等于核电荷数,故原子呈电中性。
思考: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核外电子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离核越近能量越,越稳定,离核越远,能量越越不稳定。
最外层电子能量最,故化学变化中通常内层电子不发生变化,改变的往往是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也称为“价电子”)。
【课堂练习】(1)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个电子;②最外层不超过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电子。
③当最外层电子达到个时,达到稳定结构。
(2)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氢原子②氧原子③硅原子④氯原子⑤钾原子⑥镁原子⑦氦原子⑧氩原子(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小叉叉“×”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请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①氢原子②钙原子③铝原子2④碳原子 ⑤氮原子 ⑥氧原子 ⑦氯原子3.离子(1)某些原子通过得、失电子生成简单阴、阳离子,又称单核离子,如Na + 、Cl -等;复杂离子又称多核离子,如OH - 、SO 42- 、NH 4+ 、CO 32-等等,它们是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带电荷的原子团,相对比较稳定,常常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化学反应。
高中化学第一课(化学科初升高衔接)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化学是中心科学
化学专业与就业方向
医生
日用品大厂 宝洁、联合利华
大学教师 科研工作者
公务员or事业单位 科技局、海关、质监局
学化学
营养师
农业化学家
药剂师
质检员
地质技术员
......
三、高 中 化 学 的 学 科 特点与学法指导
1、高中化学课程结构(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模块
合格性考试(毕业考)
化学研究的是构成宏观物体的物质。对物质的研究可 以分为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两个方面。 物质的这两个方面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是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还是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决定了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你可能感到这个问题很可笑,是不必问 的,当然是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然而,人类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一点的,而且,时 至今日,仍有人认为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决定了物质的组成 与结构。
复习记忆 复习方法:复述、默写、找联系
多记忆: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方程式以及其他知识
二、学习化学的 必要性
交流与研讨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你对化学有了哪些认 识?你能否用简单的几句话或几个词语描述一下你心 中的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的研究物质
的 组成、结构、性质以及 变化规律 的科学。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发 现、提出问 题,研究、 解决问题的 能力;
01
提高学生 关注化学 的爱国意 识和与人 能力;
02
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 识与自学 能力;
03
找到高中化学 的学科学习方 法,激发学习 化学的兴趣, 丰富知识,发 展思维。
04
学习建议
高一化学第一课教案
高一化学第一课教案教案标题:高一化学第一课教案 - 化学基本概念与化学计算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
2. 掌握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摩尔质量、摩尔比、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等。
教学重点:1. 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化学计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归纳。
2. 化学计算方法的运用和实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学习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化学的基本概念,询问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提出问题:你身边有哪些化学现象或化学反应?二、知识讲解与讨论(20分钟)1. 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2. 讲解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摩尔质量、摩尔比、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等,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计算方法的理解。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等,观察化学反应现象。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运用化学计算方法计算实验结果。
四、小结与拓展(10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2. 提出拓展问题,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化学领域的相关知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作业,如课后习题或实验报告。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化学计算方法,结合实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同时,通过讨论和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高一初高中化学衔接课教案、学案
高一初、高中化学衔接课教案和学案第一讲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关键词:宏观组成,微观组成与结构,关于组成与结构的化学用语,分类思想,分类方法,分类标准(依据)与示例,分类应用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成份“化学元素”组成。
虽然物质种类繁多(达3千多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化学元素只有100多种(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排有112种元素)。
这些元素又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简称“微粒”或“粒子”)形态存在于自然界,按不同的方式构成了千变万化的宏观物质世界。
1.元素概念。
【课堂练习】(1)写出1-18号元素名称、符号(2)元素符号的意义(3)H、H2、H+、H-的共同点是什么?2.原子。
它由和构成。
原子核由和构成,带正电荷,不带电,核内所有电荷总数称为“核电荷数”,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原子,但这些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类原子。
把不同元素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排序,所得序号数称为“原子序数”,即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其负电荷总数等于核电荷数,故原子呈电中性。
思考: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核外电子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离核越近能量越,越稳定,离核越远,能量越越不稳定。
最外层电子能量最,故化学变化中通常内层电子不发生变化,改变的往往是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也称为“价电子”)。
【课堂练习】(1)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个电子;②最外层不超过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电子。
③当最外层电子达到个时,达到稳定结构。
(2)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氢原子②氧原子③硅原子④氯原子⑤钾原子⑥镁原子⑦氦原子⑧氩原子(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小叉叉“×”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请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①氢原子②钙原子③铝原子④碳原子⑤氮原子⑥氧原子⑦氯原子3.离子(1)某些原子通过得、失电子生成简单阴、阳离子,又称单核离子,如Na+、Cl-等;复杂离子又称多核离子,如OH-、SO42-、NH4+、CO32-等等,它们是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带电荷的原子团,相对比较稳定,常常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化学反应。
暑假初高衔接班课讲义 高一化学必修一 高中化学特点、
①组成②结构③性质④变化⑤制备⑥应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全部
变式1在化学科学研究领域,下列不符合科学性的是( )
A.创造新分子B.合成新物质
C.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D.发现或制造新元素
变式2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三五。
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知识点2:溶解性相关可溶与不可溶口诀:
钾钠铵盐均可溶,硝盐入水影无踪。
硫酸盐中钡不溶,氯化盐中银不溶。
碳酸只溶钾钠铵,钾钠钙钡铵碱溶。
二氧化氯_________、氧化二氯_________;硝酸___________、硝酸钾_________、
硝酸钡_________、硝酸铵___________、硝酸铜__________、硝酸汞__________、
硝酸银_________、硫酸___________、硫酸铵____________、硫酸氢铵________、
硫酸钡_________、硫酸铝_________、硫酸铁_________、硫酸亚铁_________;
磷酸_____________、磷酸钠_________、磷酸氢钠_______、磷酸氢二钠_______、
磷酸氢铵_______、磷酸钙_________、磷酸二氢铵_______;
变式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化学科学的
实用性:农业、医疗、工业、日常生活……
初高中衔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和保持化学性质的微粒分别是什么?
高一化学开学第一课(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 (共23张PPT)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
高中化学第一课
Welcome to chemistry
1、同学们初三是怎么学习化学?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3、我们如何学好高中化学?
化学Chemistry
• 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美国化学家西博格教
授在1979年美国化学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所做的精 辟论述)
•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我们如何学好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2.注意衔接和变化. 3.重视化学实验. 4.理论联系实际. 5.学会阅读与化学有关的报刊杂志,培养 自学能力. 6学练结合,要做适量的练习(在练习中 “记忆”,在练习中“理解”,在练习 中“运用”.
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 2.认真听课、记笔记(先听后记) 3.完成课堂内外作业 4.善于提出问题 5.及时复习
化学与医药
据有关 资料统计, 新药物、抗 生素的发明 使人类平均 寿命增加了 25年。
结晶牛胰岛素
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化学与生活
食品安全
• 以下摘自某网友的微博: 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 醛奶糖、带花黄瓜、地沟油、瘦肉精、假牛 肉(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河南南阳毒 韭菜、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染色馒头、 合肥染色蛋糕、北京多家影院爆米花桶含荧 光增白剂、台湾塑化剂有毒食品,到期面包 回炉再造热卖、面粉增白剂、下水道小龙虾、 双氧水凤爪、激素染色草莓……天哪,我们 竟然还活着(本来想写简介,可是太多了)
化学与材料 Material
化 学 与 材 料
美F-117攻击机、B-2隐形轰炸机 表面为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化学与材料 Material
化学高中第1课教案
化学高中第1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掌握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概念。
3. 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难点:理解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实验用品和化学实验材料3. 化学元素周期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化学学科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化学基本概念(15分钟)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
3.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三、实验操作(20分钟)利用实验展示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实验方法和区别,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和结论。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围绕化学基本概念展开讨论,明确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教师梳理概念框架,做总结和强化。
五、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习题和思考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馈(5分钟)学生就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反馈和互动,教师进行答疑解惑。
教学指导:1. 在讲授之前,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联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实验操作时,要保证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规范,防止意外发生。
3. 课堂要活跃气氛,积极引导学生互动和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学生要在初中化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和掌握,教师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学习。
新高一化学衔接第一章第一节
碘(I2)
水和四氯化碳
利用某种物质(溶质)在①互不相溶的溶剂里②溶解度的
不同,用一种溶剂把它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转移到溶解
度较大的溶剂中的方法。
水 四氯化碳
注 萃取剂的选择条件:
意 事
1.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不发生化学反应 2.溶质在两溶剂中的溶解度有较大差别(在萃取 剂中的溶解度大)
项 3.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
紫红色
表二: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25℃)
水) 0.029g
14.1g
2.9g
密度:水1.0g/ml;苯0.88g/m;四氯化碳1.59g/ml
用力振荡
碘水与CCl4刚刚混合
为什么会出现颜色的转变?
静置以后
I2从原先的水层中转移到了CCl4中。
NaCl、MgCl2、CaCl2、硫酸盐的溶液
2、NaCl (Ca2+ 、Mg2+、 SO42-) 除杂、提纯(P7)
要除去可溶杂质离子是: Ca2+ Mg2+ SO42-
选择要加入的除杂试剂: Na2CO3 NaOH BaCl2
2、NaCl ( SO42-、Mg2+、Ca2+ ) 除杂、提纯(P7) 问题1:若想把SO42-、Mg2+、Ca2+除干净,加入的试 剂的量有什么要求?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
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C ) 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 液体从上口倒出 B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 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衔接班第1讲二. 知识结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生成是否有新物质变化规律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来表现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性质盐碱酸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方法一种分类化合物组成不同种元素稀有气体非金属金属单质组成同种元素纯净物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合金、水煤气等各种人工合成的物质:石等油、天然气、空气、矿各种天然物质:煤、石混合物成分多少按组成分类离子核外电子中子质子原子核微粒构成原子分子微观元素宏观组成质物研究对象学化43421*)3()2()1(关于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又可依据其组成细分为:⎪⎪⎪⎪⎪⎪⎪⎪⎪⎪⎪⎪⎩⎪⎪⎪⎪⎪⎪⎪⎪⎪⎪⎪⎪⎨⎧⎪⎩⎪⎨⎧⎩⎨⎧⎪⎪⎪⎩⎪⎪⎪⎨⎧⎪⎩⎪⎨⎧⎩⎨⎧⎪⎪⎪⎪⎩⎪⎪⎪⎪⎨⎧⎪⎪⎩⎪⎪⎨⎧⎪⎩⎪⎨⎧⎩⎨⎧+碱式盐碱部分中和酸式盐酸部分中和正盐完全中和程度酸碱中和盐难溶性碱微溶可溶性碱于水是否易溶碱三元酸二元酸一元酸个数电离出的无氧酸含氧酸是否含氧酸不成盐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成盐氧化物性质不同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组成元素不同氧化物化合物无机)()5()4(H注:(1)高中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有关原子结构的学习。
(2)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还有其他种,又如根据物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根据其形成过程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
(3)有机化合物将作为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后学习中专项展开。
(4)氧化物:仅指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化物且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的化合物,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也将在高中陆续接触。
(5)酸(碱)也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如:根据H 、O 以外元素是否有氧化性分为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根据酸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分为强酸、弱酸等。
总之,以上总结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以后高中及未来的学习还要将这些知识进行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要有发展的眼光,不要过于机械,应根据学习的深度和阶段及时修正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三. 知识要点:1. 把握概念间的关系。
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对于初中化学而言,可以说是由概念组成的,概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构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从总体上看,化学概念间存在着以下三种关系:(1)排斥关系:即概念A 中包含的内容不属于概念B ,同时,概念B 中包含的内容也不属于概念A 。
简述为是A 则非B ,是B 则非A 。
可用图示表示为AB,初中化学中属于这种关系的概念有很多组。
例如: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与酸、碱、盐等。
(2)包含关系:即概念A (或B )中包含的内容全部属于概念B (或A ),而概念B (或A )中包含的内容不全属于概念A (或B )。
简述为是A (或B )则一定是B (或A ),是B (或A )则不一定是A (或B )。
(3)简述为是A 2. (1(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化合态又可以指化合物中的氧游离态质形态的氧此处的氧均既可以指单被夺去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中的氧反应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得氧必然有物质失氧,因此氧化、还原反应总是同时发生的。
(初中阶段我们将一个反应从两个方面来看,实质为一,高中将就此深入展开讨论)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其中得氧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得氧后被氧化,其中所含的某种元素化合价必定升高;失氧的物质(也就是提供氧的物质)叫做氧化剂,失氧后被还原,其所含的某种元素化合价必定降低。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与还原剂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必然相等。
以∆===+CuO H 2O H Cu 2+反应为例: 2H :还原剂,有还原性,反应中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H 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氧化产物O H 2CuO :氧化剂,有氧化性,反应中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Cu 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还原产物Cu 。
1202+→O H H 共升高2)01(2=-+⨯价,02Cu CuO →+共降低2价。
事实上,即使没有氧元素参加,同样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① 化合反应可能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如:点燃====+222O H O H 22化合反应也可能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如:3222CO H O H CO =+所以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不是。
一般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必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因此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 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相似:可能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如:通电====O H 22↑+↑222O H 也可能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如:高温====3CaCO ↑+2CO CaO 所以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不是,一般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必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因此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④ 【典型例题分析】[例1] 2000年3星的数目与铱元素(Ir A. B. 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C. 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D. 铱元素是金属元素解析:在原子中存在这种等量关系:核电荷数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77。
∴ A错误。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77,∴ B错误。
元素名称一般有如下规律: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中有“石”,固态金属元素名称中有“釒”,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中有“气”,常温下是液态的有金属汞和非金属溴。
答案:C、D[例2] 计算机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计算机芯片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生产中所用高纯度的单晶硅其质量分数达到99.999999999%。
这种工业产品可认为是()A. 纯净物B. 既不是纯净物,也不是混合物C. 混合物D. 既是纯净物,又是混合物解析:混合物是指由多种成分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一种成分组成的物质。
但实际上,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含杂质很少具有一定纯度的都叫纯净物。
高纯硅的纯度很高,在工业上,这种产品被当作纯净物。
答案:A[例3] 根据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具体填写(1)~(6)组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
并以此为例,再写另外两组实例。
(1)金刚石、石墨:碳原子不同。
(2)钠原子和氯原子:原子的不同。
(3)CO与CO2:分子的不同。
(4)酸溶液、碱溶液:所含的不同。
(5)生铁和钢:不同。
(6)浓硫酸和稀硫酸:不同。
(7)。
(8)。
解析:解答此题要熟悉概念,并了解相应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答题中还要注意叙述的准确性。
答:(1)排列(2)核电荷数(3)构成(4)离子(5)含碳量(6)溶质质量分数(7)氯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8)盐酸和稀硫酸,所含酸根离子不同。
(Na2SO4与NaHSO4,H2SO4与NaOH反应中和的程度不同等)[例4] 由H+、Ca2+、CO32―、OH-组成的化合物一共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解析:初中化学涉及到的化合物主要是无机化合物,有四种类型:①氧化物②酸③碱④盐(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不难看出上述四种离子组成的氧化物是H+、OH-形成的H2O;酸是H+、CO32―形成的H2CO3;碱是Ca2+与OH-形成的Ca(OH)2;正盐是CaCO3;酸式盐是Ca(HCO3)2。
答案:D[例5]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高温====+COOFe332232COFe+B.====+4CuSOFe CuFeSO+4C.====+HClCONa232↑++222COOHNaClD.∆====322)(CO OH Cu O H CO CuO 222+↑+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应该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A 中,03Fe Fe →+,422++→CO CO ,B 中,20+→Fe Fe ,2Cu Cu →+,C 、D 中均无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答案:A 、B[例6] 经实验测得某一中性溶液由Mg 2+、Al 3+、NO 3-、SO 42-四种离子组成,其中Mg 2+、Al 3+、SO 42-离子的个数比可能是( )A. 3:1:10B. 3:5:1C. 3:10:1D. 3:1:5解析:根据题意,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而A 、D 选项中数字所表达的含意为: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小于SO 42-一种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况且溶液中还含有阴离子NO 3-),显然不合题意淘汰;B 、C 选项中,数字所代表的含意为: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大于SO 42-一种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若SO 42-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加上NO 3-所带的负电荷数,可达到与阳离子(Mg 2+、Al 3+),所带的正电荷数值相等,即溶液为电中性,符合题意。
此题常规思路为:A 假设溶液中Mg 2+为3个,则Al 3+为1个,SO 42-为10个,NO 3-为y 个,则有=⨯+⨯3123⨯10112-=⇒+x x ,显然不合题意,同理D 也不符合题意。
B 假设溶液中Mg 2+为3个,则Al 3+为5个,SO 42-为1个,NO 3-为y ,则有=⨯+⨯35231921=⇒+⨯y y ,符合题意,同理求得C也符合题意。
答案:B 、C 【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挥发B.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C. 冰受热熔化成水D. 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变成白色粉末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碘酒B. 液氧C. 干冰D. 清新的空气3. 阿斯匹林化学名叫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其分子的化学式为367O H C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每个分子含16个原子B. 它由三种元素组成C. 各元素的质量比为3:6:7::=O H CD.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84. 化学反应222O H (过氧化氢)催化剂====↑+222O O H 的反应事实,说明了( )A. 过氧化氢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8.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点燃====+242O CH O H CO 222+B. 通电====O H 22↑+↑222O H C. ====+42SO H Zn ↑+24H ZnSOD. 点燃====+223O Fe 43O Fe 9. 下列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32SO H B. 3SO C. S D. S H 210. 在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种基本反应中,可能生成氧化物的反应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11. 有1+H 、2-O 、6+S 、1+Na 四种元素,按指定化合价最多可以组成的化合物种类有( ) A. 5种 B. 6种 C. 7种 D. 8种 12. 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酸、碱一定含氢,盐一定不含氢 B. 酸、碱、盐都可能含氧C. 碱与盐、酸与盐之间一定会发生反应D.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一定会得到澄清溶液 13. 有X 、Y 、Z 三种金属,能发生以下置换反应:① ===+42SO H X ↑+24H XSO ② →+HCl Y 不能反应③ ===+4XSO Z 4ZSO X + 则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可排列为( ) A. X 、Y 、Z B. X 、Z 、Y C. Y 、Z 、X D. Z 、X 、Y14. 对于化学反应===+B A D C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C 、D 分别为单质和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 若C 、D 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若A 、B 、C 、D 都是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若A 为碱溶液,B 为盐溶液,则C 和D 可能是两种沉淀15. 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0g ,50℃时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为( ) A. 3:2:1 B. 1:3:2 C. 1:2:3 D. 2:3:1 二. 填空题16. 用化学符号表示(1)两个氢原子 ; (2)两个氮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