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通用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过故人庄》,内容包括诗歌的全文解析,重点词汇、句式及诗歌背景的讲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诗歌《过故人庄》,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
3. 了解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培养对古诗文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歌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重点:诗歌的朗读、背诵,重点词汇和句式的讲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过故人庄》。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逐句解析,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式,解析诗歌背景。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置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a. 请解释“过故人庄”的含义。
b. 课文中有哪些重点词汇?它们的意思是什么?c.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过故人庄》2. 诗人:孟浩然3. 重点词汇:鸡黍、故人、绿树、青山4. 句式:邀我至田家,把酒话桑麻5. 课文主旨:友谊、思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背诵课文《过故人庄》。
c. 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 答案:a. 见附录。
b. 见附录。
c.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查阅孟浩然的生平事迹,了解他的创作特点,提高对古诗文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对词汇、句式及诗歌背景的讲解要求。
2.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提到的词汇、句式及情感理解。
3. 教学过程中的随堂练习和作业设计。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对课堂互动和拓展活动的建议。
一、教学目标中的重点解析1. 词汇、句式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应详细讲解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诗人孟浩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珍惜友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诗人孟浩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和表达手法的分析。
2. 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过故人庄》的课件和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过故人庄》的配乐朗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诗的意境。
2. 学习诗文(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翻译诗文,解答学生的疑问。
(2)学生讨论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了解诗人(1)教师介绍孟浩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孟浩然的相关知识。
4. 分析诗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生合作探讨,分享自己的见解。
5. 欣赏与朗读(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文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朗读诗文,体会诗的美感。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学生背诵诗文。
(2)写一篇关于《过故人庄》的读后感。
8. 板书设计《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教师也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促进教学相长。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过故人庄教案 孟浩然过故人庄教案
过故人庄教案孟浩然过故人庄教案【篇一】过故人庄教案过故人庄教学设计[正式使用]《过故人庄》孟浩然教学目标1、体验古人的思想情怀,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
2、了解作者及背景,理解全诗大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一般方法【起承转合】,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点《过故人庄》的诵读、理解教学难点指导初步欣赏古诗词的方法。
(起承转合)--------------------------------------------------------------------------一、导入(10分)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过故人庄》。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曾隐居鹿门山。
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诗歌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与王维齐名,人称“王孟”。
他和王维等交谊甚笃。
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
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
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
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 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
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
不久,仍返故居。
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
适浩然病疹发背,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
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
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明代文学家陈维崧的《过故人庄》以及其背后的故事;2.理解《过故人庄》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3.通过学习《过故人庄》,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4.通过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给学生讲解《过故人庄》的背景和故事情节;2.带领学生分析《过故人庄》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3.组织学生分组阅读,加深对诗词的理解;4.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过故人庄》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向学生介绍《过故人庄》的背景以及明代文学家陈维崧的生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课文(20分钟)详细解读《过故人庄》的诗句,分析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选择这样的描写方式,以及作者在诗中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
3.小组阅读(3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分配一段诗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理解诗句的含义。
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他们所分析的诗句,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
4.讨论和表达(30分钟)展开全班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过故人庄》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你能否理解作者为什么选择“庄前的小径无人行”作为开头?- 你在诗中感受到了哪些情感和意境?- 你觉得《过故人庄》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五、巩固与拓展(20分钟)请学生根据自己对《过故人庄》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文章进行表达。
可以是对其中某个诗句的深度解读,也可以是对整首诗的总体感受和评论。
六、作业布置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上述的表达题,并带到下堂课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陈维崧的《过故人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组织讨论和表达,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思考和写作,拓宽自己的思维和文学素养。
《过故人庄》教案徐汇教育
《过故人庄》教案-徐汇教育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2)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领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的内容和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怀念故人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2)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领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代诗歌,总结古代诗歌的特点。
(2)介绍《过故人庄》的作者徐霞客及其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过故人庄》,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让学生结合诗下注释,自主解释生僻词语,理解诗的意义。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分享自己的理解。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作业评价:(1)检查学生作业中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评价学生在作业中对诗的意义和情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简介:《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徐霞客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诗人怀念故人的情感和访问故人庄园的情景。
2. 教学内容安排:(1)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第二课时: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探究诗的意境和情感。
(3)第三课时: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总结古代诗歌的特点。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通用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过故人庄》。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诗歌背景了解,生字词学习,诗歌意境体会,以及诗歌结构分析。
涉及教材的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一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字词,了解《过故人庄》的背景及诗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思考等方式,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作者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意境的体会,作者情感的把握。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诗歌结构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课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关友谊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进而引入课文。
2. 课文朗读: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并解释词语意思。
4. 诗歌背景了解: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孟浩然及《过故人庄》的背景。
5. 诗歌结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起承转合,理解诗歌的结构美。
6. 诗歌意境体会: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意境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指导。
7.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一首类似的诗歌,讲解如何鉴赏古典诗歌。
8.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进行诗歌朗读、生字词认读、诗歌意境体会等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过故人庄》2. 生字词:若干3. 诗歌结构:起、承、转、合4. 诗人情感:怀念、思念七、作业设计a. 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b. 课后查找一首描写友谊的诗歌,分析其结构,体会其意境。
c. 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
2. 答案:a. 生字词答案略。
b. 描写友谊的诗歌答案略。
c. 关于友谊的短文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诗歌意境的体会,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2)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3)了解作者孟浩生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人、故土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珍惜友情,懂得感恩和回报。
(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过故人庄》。
(2)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3)了解作者孟浩生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2. 教学难点:(1)诗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诗文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入体会。
(3)作者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的讲解。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生和诗文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文《过故人庄》,激发学生对故人、故土的思绪。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课后注释,自行解决诗文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文内容,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诗文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2)教师讲解作者孟浩生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5. 课堂实践:(1)学生进行朗读、默写等实践活动,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提高文学素养。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过故人庄》。
2. 结合诗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3.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孟浩生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文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过故人庄》。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过故人庄》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和特点;掌握生字词,学习古诗的朗读和吟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朗读和吟诵《过故人庄》,理解全诗的意思,掌握生字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知、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的朗读和吟诵,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回忆起与好友分别的场景,引发学生对友情的思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过故人庄》,理解诗意,了解诗歌背景。
3. 课堂讲解: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和特点,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朗读和吟诵。
4.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类似的古诗,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意,进行诗歌朗读和吟诵展示。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过故人庄》2. 生字词:邀、炊、鸡黍、话桑麻、还3. 诗歌结构:起、承、转、合4. 朗读和吟诵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过故人庄》的诗意,并尝试吟诵全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其他古诗,提高古典文学素养。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和吟诵,注意语气、节奏、韵律等方面的把握;2. 通过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和特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意境;3. 针对生字词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学生掌握。
优质课《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优秀4篇
优质课《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优秀4篇优质课《过故人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朗读、背诵古诗《过故人庄》。
2、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浓浓情谊,培养学生珍惜朋友之间情谊的美好情感。
3、在整体感悟全诗的基础上,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片断练习。
4、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学会与人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1、检查《古诗两首》之一《赠汪伦》的掌握、背诵情况。
2、板书课题:过故人庄指导学生写好“过”、“庄”两字。
齐读课题。
二、读一读1、出示古诗《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自由练习读。
读准“黍shǔ”、“圃pǔ”等字音。
3指名读,齐读。
(达到熟练为止)三、悟一悟(过渡:同学们,德国大思想家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读一首好诗,就好像在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
认真地读一读这首古诗,仔细地看一看这幅插图,用心地听一听,你会听到大诗人孟浩然正在对我们深情地诉说呢。
)1、学生自由进行整体感悟,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
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2、组织学生大组交流。
(预设:诗人在说:“老朋友真是热情好客!”这从“具鸡黍”、“邀我”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老朋友所住的地方太美了!”这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我们相处得可真愉快!”这从“把酒”、“话桑麻”等词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我很喜欢这里!”这从“待到”、“还来”等词可以体会出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如“具鸡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朋友之间情谊的美好情感。
四、背一背(过渡:同学们听得真用心,我想如果大诗人孟浩然听了你们的这番话,一定会视你们为知己。
那你们能将你们所感受到的,通过读表达出来吗?)1、学生齐读。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8篇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8篇过故人庄教学设计8篇过故人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排比句,了解运用排比句的好处。
2.了解分号的用法。
3.理解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4.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排比句,正确使用分号。
2.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教学难点理解《过故人庄》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以《草虫的村落》和《蟋蟀的住宅》为例,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2.从读中感悟排比句、分号的用法和作用。
教具准备文章《蟋蟀的住宅》教学过程:一、对比阅读教学(一)对比阅读,完成练习1.我们刚刚学习了《草虫的村落》这篇文章,大家一定对文章的内容记忆深刻。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文章中让你印象最深的部分(黑甲虫回到村子受到欢迎;甲虫音乐家们在大树下演奏;“村民们辛勤劳动”。
)2.我们以前还学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蟋蟀的住宅》,同学们还记得吧谁能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中的什么内容让你记忆犹新(蟋蟀慎重选择住址;蟋蟀的住宅布置合理;蟋蟀建住宅的时间;蟋蟀建住宅时很辛勤,不怕苦不怕累。
)3.现在,我给大家打印了《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发给大家。
今天我们来把这篇课文和《草虫的村落》放在一起让大家阅读,阅读后完成老师发给大家的表格,好吗(学生分小组,先自己读文章,然后共同完成表格所填写的内容。
表格内需要学生完成的项目:题目、描写对象、主要内容、写作手法、情感表达、我的发现。
)(二)汇报交流,教师指导1.各小组上交完成的表格。
2.【出示课件2】教师评价并指导:(1)两篇文章都是描写昆虫的。
(2)在内容上:《蟋蟀的住宅》主要写了蟋蟀建住宅时的选址、住宅特点、建造时间和蟋蟀辛勤地建造自己的住宅等内容,《草虫的村落》主要写了作者追随黑甲虫一次游历的过程,其中包括甲虫迷路、回到村子、看到甲虫音乐家演奏及劳动等情节。
(3)在写作手法上,《蟋蟀的住宅》是作者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具体写住宅的情形;《草虫的村落》则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拟人手法,把一次神奇的游历写得充满情趣。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过故人庄》的诗句。
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
能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写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故人、故土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的思乡情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诗人孟浩然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解释诗题《过故人庄》的含义和背景。
2.2 诗句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景象,如“故人庄”、“绿树”、“青山”等。
解释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诗题《过故人庄》,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朗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诗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解释生词和短语。
3.3 分析与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景象,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解读和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背诵: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背诵《过故人庄》。
4.2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过故人庄》为灵感,创作一首小诗或短文。
4.3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提问等。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过故人庄》的原文和注释。
5.2 教学图片:与诗中景象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5.3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诗人孟浩然的生平介绍和创作背景。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互动游戏:设计一个诗歌接龙游戏,让学生通过接龙的方式,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
6.2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共同创作一幅以《过故人庄》为灵感的画或海报,展示诗中的景象和情感。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背诵作业:要求学生在家背诵《过故人庄》,并能够正确默写。
7.2 研究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位中国古代诗人,了解其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中的意境,提高审美能力。
(3)学会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人、故土的深厚感情,培养热爱家乡、珍惜友谊的价值观。
(2)了解古代农村的生活场景,体验其中的淳朴民风,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与背诵。
2. 诗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3. 诗文意境的体验与感悟。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古代农村生活场景的理解。
2. 诗中蕴含的深厚情感的体会。
3. 朗读与表演的技巧指导。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 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体验诗中的意境,提高审美能力。
3. 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文的朗读录音、相关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品。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人孟浩然及本诗的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诗文,理解诗文大意,体会诗文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诗文内容。
4. 意境体验: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中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5. 情感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诗的理解和感悟,讨论诗中的情感内涵。
七、课堂练习1. 朗读练习:让学生朗读诗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2. 背诵练习:让学生背诵诗文,提高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3. 写作练习:以“访友”为主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篇访友的经历。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通用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过故人庄》。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过故人庄》一诗的全文解读,分析作者陶渊明的写作背景和诗歌意境;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和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陶渊明的生平及其作品风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难点:理解并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田园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结合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了解作者陶渊明。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解读诗句,分析诗歌意境,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首类似的古诗词,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理解《过故人庄》的意境和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读一首简单的古诗词,巩固课堂所学。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过故人庄》2. 作者:陶渊明3. 生字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4. 诗歌意境:…(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过故人庄》的读后感。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2. 作业题目:用诗中的诗句,创作一幅描绘田园生活的图画。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过故人庄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过故人庄》。
(2)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作者孟浩然及其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古诗的结构和意境。
(2)学会欣赏古诗中的景物描写,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过故人庄》。
2. 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含义。
3. 分析古诗的结构和意境。
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一些生僻词语。
2. 感受作者的情感,并学会欣赏古诗中的景物描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古诗《过故人庄》,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和作者。
(2)学生简介作者孟浩然及其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语气。
(2)学生通过工具书查阅生僻词语的意思。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诗的结构和意境。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古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生进行古诗背诵。
5. 总结课堂内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结构和意境分析。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检查学生对古诗《过故人庄》的背诵情况。
2. 深入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生欣赏古诗中的景物描写,提高审美能力。
3.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古诗默写。
(2)学生选择一首类似的唐诗进行自主学习,分享学习心得。
4. 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故人、故土的深厚感情。
(3)了解唐代诗人孟浩然及其作品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文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的尊重和热爱。
(2)引导学生珍惜友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分析诗文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
3. 了解孟浩然及其作品风格。
三、教学难点:1. 诗文中的生僻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 诗文意境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文、翻译、背景资料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孟浩然及其作品风格。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故人庄”吗?大家心中的“故人庄”是怎样的?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意。
(2)学生对照课本注释,理解诗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诗文背景、意象、意境等。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故人、故土的深厚感情。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文的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5. 课堂练习(1)学生背诵诗文。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7.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过故人庄》。
(2)写一篇关于《过故人庄》的读后感。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文内容和意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诗中的具体意象和意境。
3.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共鸣。
4.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过故人庄教案
过故人庄教案教案一:《过故人庄》导入活动目标:通过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并了解故事背景。
步骤:1.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离别的情景,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2. 给学生展示一张田园风景图片,并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农村生活的问题,如农村的房子是什么样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3. 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导入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课文朗读和课文讲解。
教案二:《过故人庄》课文分析目标:通过课文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汇和句型。
步骤:1. 向学生展示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 师生共同分析课文,解释生词和短语,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
3. 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梳理课文的结构和主要意思。
4. 练习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知识,并进行语法填空、句型转换等练习。
教案三:《过故人庄》课文理解与情感体验目标:通过课文理解与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感受课文情感的融合和情感的表达。
步骤:1. 向学生展示一些描绘情感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图片或视频中情感的感受。
2. 通过导入活动,唤起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如课文中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3.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一些情感问题,如: 你认为主人公思乡的情感是怎样的?你在课文中有没有找到让你共鸣的情感?4.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离别和思乡中的情感和体验,并展示给全班。
教案四:《过故人庄》情景表演目标: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步骤:1. 把课文分成几个情节,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中的情景。
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或学生的理解进行改编和创作。
2. 给学生合理安排角色,并引导他们思考对话和行动的方式。
3. 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表演,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演进行反思。
4.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表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过故人庄》教案(精选12篇)
《过故人庄》教案(精选12篇)《过故人庄》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作业4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并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
4、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诗。
有成就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个。
以前,学过几首孟浩然的诗,谁来背一下?2、学生背诵《春晓》、《宿建德江》。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浩然的另一首诗《过故人庄》二、学文1、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要求一,请学生朗读,明确要求。
师随机点击“资料”,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首古诗。
2、学生自学,师巡视。
3、交流。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
)(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4)你从哪里体会到的?4、交流:点击“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一句(1)指名读诗句,理解字词故人?鸡黍?具?这句诗什么意思?(指名说)(2)受到老朋友的邀请,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菜,诗人心情怎样?(开心、高兴)(3)指导用高兴的心情读好这句诗句。
(指名读——评——齐读)5、交流:点击“话”——“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指名读。
(2)把你的体会说说。
(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畅饮美酒,闲谈农事。
只有老朋友之间才会谈家常事。
)(3)随机理解“桑麻”(指名说)(4)看着插图,发挥你的想象,请你说一说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一些什么?(5)指名回答。
(真是太感谢你为我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肴,下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
)(你们这儿真美,真想一直住在这儿啊!)(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收。
初中《过故人庄》教案
初中《过故人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品及文学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的珍贵,学会珍惜身边的友情。
(2)领略自然风光,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 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品及文学地位。
三、教学难点:1. 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悟。
2. 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孟浩然及其代表作品。
(2)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故人?你们是如何感慨的?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讲解诗歌中的意境美和哲理。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其他描写友谊的诗歌。
(2)讨论友谊的重要性,珍惜身边的友情。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友谊的珍贵,鼓励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
7. 作业布置:(1)背诵《过故人庄》。
(2)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诗歌解析和拓展延伸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过故人庄》的艺术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友谊观念,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友情。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过故人庄》全文。
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能够理解诗文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诗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主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引导学生感受友情、回忆和怀念等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文背景:介绍诗人孟浩然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解释诗文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2.2 诗文朗读与理解:带领学生朗读诗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引导学生理解诗文的内容和结构。
2.3 关键词语和句子解析:解释诗中的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以问题或情景引入诗文,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朗读与讨论:学生朗读诗文,教师引导注意语气和节奏。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3.3 内容解析:教师详细讲解诗文的内容和背景。
学生跟随教师解析关键词语和句子。
3.4 写作与表达:学生根据对诗文的理解,进行写作表达。
学生互相交流并给予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4.2 知识掌握:通过提问和练习检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和理解。
4.3 写作与表达能力:评估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以及他们对诗文的理解深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过故人庄》诗文。
5.2 辅助材料:孟浩然的生平介绍资料。
相关注释和解析资料。
朗读和音乐资源。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互动游戏:设计一个关于《过故人庄》的互动游戏,如填空、匹配等,以检验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6.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择诗中的角色进行扮演,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6.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诗中的主题、情感和意象,促进合作和思考。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背诵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背诵《过故人庄》,并在下一堂课前进行检查。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3篇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过学习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
二、重点难点:1、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步骤:(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中有很多表现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你能不能背诵一句这样的诗句?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朋友之间真挚友情的古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板书)3、说说对作者的了解,教师补充。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樊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齐名,著有《孟浩然集》,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
诗人一生没有作过官,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
其诗风平易清淡,有超妙之趣。
4、“过故人庄”是什么意思?明确:过:拜访,故人:老朋友。
到村庄拜访老朋友。
这首诗是他隐居在鹿门山时,被一位朋友邀请到家中作客时,写了这首诗。
(二)朗读全诗。
1、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习读诗,要求读准字音,通通诗句,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学生练读。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教师指导朗读: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
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
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
4、听录音。
5、学生大声自由吟读《过故人庄》。
6、齐吟全诗。
教师随机点拨读法,如:后一句是相邀,要读慢一点,读得意味深长。
(三)译读全诗。
师导:读得好,朗读就进行到这里。
下面进行译读。
(板书:译读)大家不要以为“译”很容易,老师给你们出个难题,什么叫译读呢?以诗译诗,译出来的现代文也要有点韵脚,也要像一首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故人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基本字词掌握,如黍、斜、圃、还
2、基本注释掌握、基本释义
3、感悟本诗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诗基本大意;
难点: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表演法、讨论法、讲解法、朗读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是九月九日重阳节。
这个季节,家里农田忙活得怎么样了呢?【学生各自回答】
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也与田园有关的诗。
诗的作者还是我的本家呢!这首诗是——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全体背诵《过故人庄》(检查预习情况)
2、出示PPT、展示注释、字音
(1)、字音:黍shu/斜xia 圃pu 还huan
(2)、注释:过:造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具:准备;合:环绕;轩:窗户;就:接近;黍:黄米饭;桑麻:泛指庄稼
3、解题:
孟浩然,唐代诗人,本命浩,字浩然。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孟诗绝大部分是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这首诗是作者早年隐居鹿门山时,应故人邀请到农舍做客时所写,描述了田园生活的乐趣。
4、合作讨论本诗大意,并且由学生表演情景(将话桑麻的对话自由发挥补充出来)
大意:老友备好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做客。
村外绿树环绕,村子的四周青山斜立。
打开窗子面对打谷场和菜园,把酒对饮畅谈农事。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来饮酒赏花。
(三)、品读诗作:
1、学生自读,合作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与故人的真挚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2、诗中描写田园生活的是哪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本诗中还有没有同样修辞手法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对偶。
(如果学生答不上来,可以再举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四)、总结中心思想:
本诗描绘了农村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恬淡闲适的农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朋友情谊的重视。
(五)、作业:
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描绘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所展示的画面。
(六)、板书设计: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