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饼中的数学问题上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还可以这样上——新思维数学教学设计》题目:《烙饼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马向东

题目:《烙饼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12-P113和P116

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1.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3.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

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我国古人早就有了丰富的运筹思想,比如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对策论的应用。对策论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对策论的方法也是运筹思想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体育比赛中经常会用到。比如在乒乓球团体比赛中就要根据不同的对手来排兵布阵,这里就用到了对策论的方法。就呈现了“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

优方案的意识。

二、情感目标:

1.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三、能力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

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

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要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探究算法,合理安排。

二、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策略研究

1、在这节课上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获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例1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

我在教学时,我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理解情境图里的内容。可以提问:烙1张饼需要几分钟?烙两张饼呢?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

2、在这节课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在探索更优的方案时,我这样启发引导: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2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比较上面讨论过的各种方法,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最后还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

3、在这节课上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寻

找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

现实世界的存在形式千姿百态,我们无法直接看到或读出它的数学表现或描述,而我们需要自己去描述、去发现。只有从数学角度进行描述、找到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才有可能进一步去探索其中的规律或寻求数学的解决办法。从数学的角度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寻找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

教师应努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具体原始背景的数学问题,交由学生去抽象出其中的数学问题,并用数学语言加以描述。

4、在这节课上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和机会。

例2以家里来客人要沏茶的实际素材为背景,提出“怎样安排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问题,继续讨论如何用优化的思想选择合理、快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教学生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办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在

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倔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也可以不到校外,通过模拟现实,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5、在这节课上采用多样化的算法。

最后,让学生比较同学们设计的方案,看看每一种方案中,沏茶的顺序对不对,所需的时间各是多少。从中选出最佳的方案。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其实包括“多样化”和“优化”两方面的内涵。“多样化”是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优化”是由于学生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相异,会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优化。

师:同学们好!和你们这些聪明的孩子们在一起学习马老师特别高兴。

今天我们来很多客人,孩子们怎样使客人尽快吃上家常饼呢?

让我们一起研究“烙饼中的数学问题”(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