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案例分析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能总结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能利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升力产生的原因,进而解释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因。
3.能利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感受液体的压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认识规律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领略流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提高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气体和液体都能够流动,称为流体。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对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拓展。
本节内容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的升力”两部分内容组成。
教学的重点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难点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相关现象。
三、教学策略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学生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并不多。
因此,教学时尽量选取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直观且生动有趣的'小实验,引导学生把压力、压强跟流速联系起来,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对于飞机的升力,可以通过制作小小的机翼模型并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科学原理的价值。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一角硬币、直尺、两个乒乓球、细线、蜡烛、火柴、两根塑料吸管、两张纸、机翼模型。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篇2一、新课引入阅读新闻“法国航空公司一架A380型空中客车实现首次跨越大西洋的飞行任务”,思考:如此的庞然大物到底是怎样飞起来的呢?二、进行新课任务一:认识流体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流水和风的共同点,进而给出流体的概念,同时,也认识到液体和气体都是流体。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学情分析方案
目标二:通过飞机机翼模型展示,能说明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
评价任务1:结合制作的机翼模型,学生分析机翼的形状、机翼上下流速关系。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机翼模型并结合模型讲解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
实验三:小组内进行漏斗乒乓球实验。学生观察乒乓球的运动状况,小组讨论后解释原因。
2.播放视频,水流快的地方两小船靠近。类比气体压强的特点,说出流速大的地方液体的压强小的特点。
展示船队航行时的图片并介绍奥林匹克号的故事,说明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的原因。
3.总结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达成目标一。
环节3:通过飞机机翼模型展示,能说明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
1.结合学生自己制作的飞机机翼模型,引导学生分析机翼上下面的形状特点。
2.结合模型以及介绍的气流关系,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介绍飞机升力的产生过程。
结合学生的小制作,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特点,逐步得到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达到目标二。
环节4:通过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能举例解释与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有关的现象。《流体压Βιβλιοθήκη 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授课教师
章节内容
课题名称: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共1课时,本课时:第1课时
课程标准
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
分析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第九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液体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认识流体压强的。本节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的升力”两部分组成。教学的重点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难点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相关现象。为了引导学生有效有趣地学习,教材突出了以下几个思路: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导学案《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干系》导学案一、导入流体力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钻研流体的运动规律和性质。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流体,比如水、空气等。
流体的压强和流速是流体力学中的两个重要观点,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干系。
本节课将盘绕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干系展开讨论。
二、目标1. 了解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定义;2. 掌握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计算方法;3. 探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干系。
三、导学内容1. 流体的压强: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通常用P表示,其计算公式为P=F/A,其中F为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A为单位面积。
在流体中,压强还可以表示为P=ρgh,其中ρ为流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流体的高度。
2. 流体的流速:流速是流体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体积流量,通常用v表示,其计算公式为v=Q/A,其中Q为流体通过横截面的体积,A为横截面积。
流速也可以表示为v=√(2gh),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h 为流体的高度。
3.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干系: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干系。
当流体通过管道时,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反之,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这是因为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动能和静压力之间会互相转化,从而导致压强和流速之间的变化。
四、导学过程1. 通过实验观察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变化规律;2. 计算流体在不同高度下的压强和流速;3.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干系;4.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流体力学中的其他问题。
五、拓展应用1. 利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干系,设计水泵、水管等流体力学应用设备;2. 钻研流体的流速分布规律,优化工程设计,提高效率;3. 探索流体力学在航空航天、汽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干系。
流体力学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领域,希望同砚们能够在今后的进修中深入探索,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教学设计与案例第四节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谢华玲慈溪市彭桥初级中学315318课型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班级师生交流教材分析《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本节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气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特点的基础上,继续通过探究让学生体会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以及由此去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的现象。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感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
2.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能对有关现象作初步解释。
4.通过实验使学生加强动手能力,并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1.教师用具:两只一次性塑料杯、一只乒乓球、自制CAI课件2.学生用具:每一小组一只乒乓球、漏斗一只、A4纸两张、盛水烧杯一只、饮料吸管一支、剪刀一把、10ml注射器一只、小纸船两只、盛水水槽一个。
教学流程一、激趣引入。
师:今天我给大家变个魔术——会飞的球。
演示:左右两侧相隔一定距离(10cm左右)各放一只一次性塑料杯,并把一只乒乓球放于其中一只杯子中,用力向两杯子中间吹气,观察到现象后再用力吹气,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生:观察后描述并感到很奇怪。
师:当我们不断吹气时,球会在两只杯子间飞来飞去,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怪的现象呢?[演示学生司空见惯但又极易造成错觉的现象,激发学生兴趣,为后面的探究做准备。
]生:活动1:乒乓球放在漏斗中,漏斗口朝上,用嘴在下方漏斗尖端向上用劲吹气,乒乓球会吹离球吗?如果把漏斗倒置,乒乓球用手托住放在漏斗内,用嘴在上方漏斗尖端向下用劲吹气,吹气时手松开,乒乓球会掉在地上吗?生:漏斗口朝上,用嘴在下方漏斗尖端向上用劲吹气,乒乓球不会吹离球;把漏斗倒置,乒乓球用手托住放在漏斗内,用嘴在上方漏斗尖端向下用劲吹气,吹气时手松开,乒乓球不会掉在地上。
[实验现象与学生的猜想不一致,再一次激发学生疑惑和强烈好奇心,然后引入今天的课题“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师:那么什么是流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教研课教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概念;(2)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能够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量关系;(3)学会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概念;(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教学难点:(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量关系;(2)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控制其他变量不变,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量关系;3. 讲授法:讲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概念、关系及其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4. 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合作、分析问题;5. 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风扇、水泵、气球、塑料管、水槽、乒乓球等;2. 实验药品:水;3.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4. 教学资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相关视频、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相关现象引起学生兴趣,如风扇吹气球、水泵打水等;(2)引导学生思考:流体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2. 讲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概念:(1)讲解流体的定义;(2)讲解压强和流速的概念;(3)阐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 实验探究:(1)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流速下气球的变化;(2)控制变量法,保持流速不变,观察不同压强下气球的变化;(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教学案例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案例开课背景: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固体的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的基础上引入的,本节内容与生活和科学技术联系密切,能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从而产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是对整章物理“有用观”的升华。
在研读课标,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生活现象。
【评析】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预期着学生达到的学习和标准,在方向上对教和学的评价提供依据。
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从简单现象入手,通过探究活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特别是让学生通过创造性地“玩”身边小纸张等小活动中,来探究物理规律,拉近了学生与物理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此,我先在课前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图书、网络等方式自主收集与喷雾器相关的资料,并观察家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喷雾器,研究它们如何工作。
【评析】布置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为他们提供促进个性发展的空间,有利于培养搜集资料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动画模拟:”奥林匹克号”船发生的海难事故。
师:大家认为,谁该为这件海难负责呢?(生:船长应负有责任)。
设疑:真的是船长的责任吗?——请同学们来当小侦探,揪出幕后真凶。
【评析】抓住学生好奇心的心理特点,用生动的动画及学生熟悉的小侦探柯南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所探究的案例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想学、乐学、善学,继而获得思维发展。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接下来,我用一组对比演示实验——为什么乒乓球没有掉下来?激疑,创设问题情境,具体如下:1.漏斗口朝下,把乒乓球放置于漏斗中间,松手后,乒乓球落下。
2.漏斗口朝下,用吹风机吹乒乓球,乒乓球却不掉下来。
3.用水通过漏斗向下冲击乒乓球,乒乓球也不掉下来。
观察对比实验,学生遇到与以往认知不符的现象,进一步激发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变化。
2. 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难点:1.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解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实验器材:1. 流体容器(如水槽或气球)2. 风扇3. 测量工具(如尺子或压力计)教学资源:1.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相关资料2. 实验数据记录表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 讲解概念:讲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3. 实验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使用流体容器和风扇,观察不同流速下流体的压强变化。
4. 数据记录: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流速和对应的压强。
5. 数据分析: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找出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6. 总结规律: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规律。
7. 应用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回答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义和关系。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解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 学生能够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馈: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和思考情况,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解答和指导。
教师还应观察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是否仔细,是否能够发现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潜在联系。
七、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过程中的观察,教师应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例如,如果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悉,教师可以增加实验步骤的讲解和示范;如果学生对数据分析感到困难,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案例或使用图形工具来辅助解释。
八年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5.强化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反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6.注重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展。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补充,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生互相检查练习结果,共同讨论错误原因,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基本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加强对流体力学知识的学习。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
1.结合课堂所学,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巩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计算和应用。
3.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4.激发学生对流体力学领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通过设置一系列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相关知识。
2.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飞机升力、喷泉原理等,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通过实验演示和公式推导,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成反比的关系。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案例分析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案例分析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案例分析新课程理念强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物理,创设切合学生实际的物理问题情境,不但能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和动力,最终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
如何创设适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心理发展水平的物理问题情境,我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1.利用物理史事,创设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科学史、科学家故事、科学趣闻以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寓言、成语、格言等,结合故事中描述的情境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案例1:在本节课的引入阶段,我利用“鄂洛多克火车站发生的惨案”引入,造成知识的悬疑,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并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自己动手设计实验、选择器材、进行实验、进行分析找到真正的凶手。
当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归纳分析得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基本规律时,又顺势带出另一个相同的事故“奥林匹克”号惨案。
不仅因为这两个事故的产生具有共性,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牵连,而且更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新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对现场的事故进行模拟,切身感受探究的乐趣,享受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物理教学的目的不能局限在具体物理知识的学习,而应当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
物理知识的很多内容都与历史事实或名人轶事有关,“鄂洛多克火车站发生的惨案”,“奥林匹克”事件,在历史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迫切要求人类去探求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也才有了“伯努利”实验的成功。
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为课堂的高效性打下了基础。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物理情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
我们的生活中有丰富的物理素材。
如果我们从生活、生产中熟悉的实例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处处有应用。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2. 流体压强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3. 流速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5.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 讲解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介绍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3. 进行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实验,指导学生操作实验设备,观察实验现象。
5. 讲解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在实际中的应用,如飞机飞行、汽车行驶等。
6.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流体概念、压强和流速定义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及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八、教学资源:1. 实验设备: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实验装置。
2. 教学课件:涵盖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及实际应用。
3. 参考书籍:流体力学相关教材、论文及案例。
八年级物理下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 实验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
三、教学难点1.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原理。
2. 实验过程中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处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 实验一: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水、塑料尺、玻璃板、吸管。
实验步骤:(1) 将塑料尺放在玻璃板上,塑料尺的一端浸入水中,观察塑料尺的弯曲情况。
(2) 改变塑料尺浸入水中的深度,观察塑料尺的弯曲情况。
(3) 改变水流的速度,观察塑料尺的弯曲情况。
实验现象:观察到水流速度越快,塑料尺的弯曲程度越大;水流速度越慢,塑料尺的弯曲程度越小。
实验结论:流速越快,流体压强越小;流速越慢,流体压强越大。
3. 实验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水、塑料管、乒乓球。
实验步骤:(1) 将乒乓球放入塑料管的一端,密封另一端,向上拉塑料管,观察乒乓球的位置变化。
(2) 改变塑料管的倾斜度,观察乒乓球的位置变化。
(3) 改变水流的速度,观察乒乓球的位置变化。
实验现象:观察到水流速度越快,乒乓球的位置越低;水流速度越慢,乒乓球的位置越高。
实验结论:流速越快,流体压强越小;流速越慢,流体压强越大。
4. 总结: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能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有关的现象.3.知道升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对其进行解释.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一些现象,认识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2.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由流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和一些危害.3.经历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理解升力产生的原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初步了解流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的现象,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探索未知世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升力的产生和应用. 【教学难点】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硬币、刻度尺、白纸(2张)、漏斗(2个)、乒乓球(2个)、机翼模型(带支架)等.【教学课时】1课时导入一:这是一只原产自英国和欧洲的灰雁,灰雁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野鹅,现在它正在空中自由飞翔(多媒体展示).突然天气情况变得很恶劣,这一高度的空气流速很大,但非常不稳定,它需要降高度以摆脱这种不利的状况.请你猜猜它怎样才能迅速的降低高度呢?它的身体翻转了180度,腹部朝上,背部朝下,就这样以一种怪异的姿态继续飞行,虽然看起来给人一种不可能的感觉,但灰雁的这种特技表演实际上是一种真实存在并且久经考验的方式.你知道它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飞行吗?生:讨论灰雁利用怪异的姿态飞行的原因.一、流体的定义出示问题:什么是流体?学生讨论得出流体的定义.点明目标:以前我们探究了液体和气体不流动时的压强特点,那么当这些液体和气体流动时,其内部压强又会有什么特点呢?[过渡语]流体能够产生压强,那么影响流体压强的因素是什么呢?二、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思路一1.实验探究.实验一:硬币跳高比赛(学生解释成因后,教师帮助总结)实验二:三吹纸片(1)手提二张纸,让两张纸竖直地自由下垂,向两纸中间吹一口气,注意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只提一张纸,向纸上方吹一口气,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实验四:用漏斗吹乒乓球比赛。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篇一」基于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教学方式,努力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标,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有利于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他们善于动手、精于实践的能力和敢于展示自己的精神风貌,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条现实性道路。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在以下四个方面有较深的体会:1.物理情景是物理学习的催化剂,学习物理知识,就要让学生进入创设的物理情景中去,使得学习富有新鲜和实在的气息。
比如:在“覆杯实验”中,有的同学提出,硬纸片不掉下来,是不是被水“粘”住了?这时,我们可设计怎样的实验去证明:纸片不掉下来是由于大气压作用而不是被水“粘”住的?我设想的物理情景有:人工模拟真空──将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掉,再观察纸片的“命运”;可以观察硬纸片的凹凸情况──是向上凹还是向下凸然后由此展开讨论和实验,就可明确是不是被水“粘”住了。
2.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于外界的刺激作用,在“做中学”,将学生的思维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入。
比如:在测量大气压数值的活动中,一开始在“分组学习,合作求知”环节中,可以不给任何器材,让学生先自行讨论和确定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在“思维对话,探究疑难”环节中,再分组由学生动手实验,这会让学生感到极大的兴奋,因为这样的实验来源于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3.重视获得知识的结果,更要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教学中,注意弄清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只要学生仅仅记住某些结论,进而发掘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把握物理知识内在的规律,培养学生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领悟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比如: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子装水银时进入空气会影响实验数据吗?为何选用水银,而不用水或其他液体?等等,通过一系列引导和讨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重温”科学家经历的实践过程,最后达到在过程中掌握知识、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
2. 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3. 流速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
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原理。
5.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验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原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验证。
2. 教学难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 利用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
3. 运用数据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内在联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 讲解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让学生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研究对象。
3. 讲解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压强的基本知识。
4. 讲解流速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让学生了解流速的测定方式。
5. 阐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原理,引导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6. 进行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验证,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体会理论知识的实践意义。
7. 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8.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应用。
9.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理解。
10. 课后反思,总结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评价其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收集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应用的案例,分析其创新能力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科普资料。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说课稿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四节的内容。
这一内容是在学习了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拓展,又为后面学习浮力等知识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流体的概念、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
教材通过简单易懂的实验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探究能力,对物理现象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流体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的态度,增强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一、教学内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流体静压力及其计算公式;2. 掌握流速、流量的概念;3. 掌握流量与流速的关系,了解流量和管道截面积、流速和密度的关系;4. 了解流速变化与流量、管道横截面积以及密度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难点:流速的影响因素及其数学表达式四、教学方法讲授、课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水龙头打开的情景,会发现石英玻璃杯中的水会迅速到了一半以上,原因是什么呢?可能大家已经知道,是由于水龙头中水的流速很快,而石英玻璃杯承受的水压很小,因此水会迅速填满杯子。
上述现象和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有很大的关联。
那么,我们首先学习的就是流体静压力。
2. 讲解(1) 流体静压力- 流体静压力即为流体在静止状态下对于平面或曲面的垂直压力。
流体静压力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液体密度及重力加速度有关,并作用在靠近液体层的物体表面上。
公式为:p=ρgh。
- 其中,p为流体静压力,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深度。
(2) 流速和流量- 流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流体管道横截面面积单位长度内的液体体积,其数学表达式为:v=Q/S。
- 其中,v为流速,Q为流量,S为管道截面积。
- 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截面的液体体积,其数学表达式为:Q=vS。
(3) 流量与流速的关系- 首先,管道截面积越大,流量就越大;管道截面积越小,流量就越小。
根据式子Q=vS,流速v是流量Q除以管道截面积S得到的。
显然,如果Q不变,增大S,v就会减小;减小S,v就会增大。
- 其次,流体密度越大,流量越大,流速越小;流体密度越小,流量越小,流速越大。
3. 课堂练习Q1:水深为5米,求水对于容器底部的压强。
水的密度为1000kg/m3。
A1:p=ρgh=1000×9.8×5=49000N/m2。
Q2:某水管的横截面积为2.5×10-3 m2,水流速为1.5 m/s,请计算水在该水管中的流量。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重点】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难点】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思考:飞机和雄鹰为什么都能展翅蓝天?它们为什么又能在空中停留?以此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一)流体流动的水流动的空气像水和空气这样,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液体、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会产生压强,液体、气体都有流动性,所以它们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思考:当流体流动时,压强会有变化吗?想想做做在离桌边2--3cm处放一铝质的硬币,在硬币前10cm左右放一高约为2cm直尺或钢笔支起一个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可能跳过栏杆,比比看谁能使硬币跳得最高,是什么力使硬币跳起来?动脑想一想1、硬币向上跳起说明了什么?2、为什么对着硬币上方吹气,硬币就会向上跳起?分析:硬币向上飞的时候只有空气和它接触,桌面不可能对它产生作用了,是不是硬币上下的压强不同使它向上运动?猜想:是不是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流速有关?(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活动一:对着两张平行拿着的纸吹气,你会发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现象:纸向中间靠拢。
原因:吹气时,纸条内侧空气流动快,压强变小,纸条外侧空气流动慢,压强变大,两纸条被吸到了一起。
活动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更加有趣的实验:乒乓球会掉下来吗?球不掉下的原因:球上方气体流速快,气压小。
球下方气体流速慢,气压大。
活动三:两个乒乓球将如何运动图中在两支筷子中间放上两只乒乓球,用吸管向中间吹气P1=P2时,小球不动;P1>P2时,小球运动,两球都是向中间靠拢。
结论: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思考:为什么人不能站在安全线以内?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如图在水面上放上两只小纸船,用水管向船中间的水域冲水现象:两小船向中间靠拢。
结论:液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航海规则规定两艘船不能近距离同向并排航行!同向行驶两船中间部分水流速大,压强小,两船就会在外侧压力下撞在一起。
优秀教学案例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1. 对象:初三学生2. 科目:物理3. 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人教版)《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4. 环境:多媒体教室5.课时:一课时6.学生课前准备:(1)熟读教材相关内容,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初步总结归纳。
(2)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电脑及互联网页,准备好“百度搜索引擎”。
二、教学课题第14.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三、教材分析1.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课程理念的渗透和学生个性的培养:通过参与从生活走向物理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观察物理现象,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初步体验探索问题时的喜悦,领略它的美妙与和谐。
2. 教学目标分析(1)、知道流体的压强大小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3)、会解释有关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一些现象。
(4)初步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学生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3.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通过试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试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一些现象;了解为什么机翼下面的压强大。
四、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 2.资料分析 3.协调讨论 4.分析归纳五、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将一枚轻铝质硬币放离桌边3cm~5cm处,在硬币前10cm处用直尺或钢笔架高约2cm,使嘴巴靠在桌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吹气(不准吹硬币)。
使硬币翻越直尺或让硬币跳得更高。
教师:(CAI出示问题)1.力有哪些作用效果?2.硬币一“跳”,发生了改变,这是硬币受到的改变了,这可能是由于硬币上下表面受到的改变的原因造成的。
教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球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生活中跟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
2.体验由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
重点:了解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引入叙述几个常见的生活情景,如:1.一阵秋风吹过,地上的落叶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舞起来。
2.冬天,风越刮越大,带烟囱的炉子里的火越烧越旺,火苗越蹿越高。
3.居室前后两面的窗子都打开着,过堂风吹过,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的门被吹开了。
这些都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同学们思考过其中的奥妙吗?科学往往就藏在我们身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揭示这些现象的小秘密。
二、学生实验,确立研究课题(一)学生实验教师布置给学生以下七个实验,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选择其中一部分,根据要求进行实验(选择的实验越多越好),提醒学生注意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1.纸条一端贴近下嘴唇,用力向纸条上方吹气,观察现象(图1)。
2.将一张纸折成∩形(图2)平放在桌子上,用力向∩形纸的下方与桌面之间的空间吹气,观察现象。
3.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图3),观察两张纸怎样运动。
4.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图4),并将手指移开,观察现象。
5.两个乒乓球用绳拴好,手提绳将两个球平行放置,向两个球中间用力吹气,观察现象。
6.把一根长10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里,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
往B中用力吹气,观察现象。
(图6)7.轻轻捏着一个轻质小勺的勺柄,能使小勺在手指间晃动自如,打开水龙头,让水稳定的往下流,把勺子的凸面靠近水流,观察现象。
(图7)(二)现象汇总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案例分析DIV.MyFav_1324277405340 P.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24277405340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324277405340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24277405340P.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324277405340LI.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324277405340DIV.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324277405340P.MsoFooter{FONT-SIZE: 9pt; LAYOUT-GRID-MODE: char;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324277405340 LI.MsoFooter{FONT-SIZE: 9pt; LAYOUT-GRID-MODE: char;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324277405340 DIV.MsoFooter{FONT-SIZE: 9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324277405340 A:link{COLOR: blue; TEXT-DECORATION:underline}DIV.MyFav_1324277405340 SPAN.MsoHyperlink{COLOR: blu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324277405340 A:visited{COLOR: purple; TEXT-DECORATION:underline}DIV.MyFav_1324277405340SPAN.MsoHyperlinkFollowed{COLOR: purp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324277405340 DIV.Section1{page:Section1}DIV.MyFav_1324277405340 OL{MARGIN-BOTTOM:0cm}DIV.MyFav_1324277405340 UL{MARGIN-BOTTOM: 0cm}新课程理念强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物理,创设切合学生实际的物理问题情境,不但能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和动力,最终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
如何创设适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心理发展水平的物理问题情境,我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1.利用物理史事,创设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科学史、科学家故事、科学趣闻以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寓言、成语、格言等,结合故事中描述的情境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案例1:在本节课的引入阶段,我利用“鄂洛多克火车站发生的惨案”引入,造成知识的悬疑,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并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自己动手设计实验、选择器材、进行实验、进行分析找到真正的凶手。
当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归纳分析得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基本规律时,又顺势带出另一个相同的事故“奥林匹克”号惨案。
不仅因为这两个事故的产生具有共性,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牵连,而且更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新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对现场的事故进行模拟,切身感受探究的乐趣,享受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物理教学的目的不能局限在具体物理知识的学习,而应当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
物理知识的很多内容都与历史事实或名人轶事有关,“鄂洛多克火车站发生的惨案”,“奥林匹克”事件,在历史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迫切要求人类去探求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也才有了“伯努利”实验的成功。
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为课堂的高效性打下了基础。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物理情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
我们的生活中有丰富的物理素材。
如果我们从生活、生产中熟悉的实例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处处有应用。
案例2:探究了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之后,我们用找到的规律解释了“鄂洛多克火车站发生的惨案”发生的原因,并总结了惨痛的教训,然后提出了“安全线”的由来及作用。
这时候学生们才知道火车站常见的安全线还有这样的典故,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物理原理,同时认可了安全线的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情境的巧妙设置,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历史典故,学到了物理知识,还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这节课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中我们选择了小纸条、乒乓球、塑料泡沫、汽车尾翼板、安全线……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或事,但这里面却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借助于这些物或事来做实验,或探究、或设疑、或应用,学生就更能理解“物理源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了。
3.利用实验,创设物理情境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概念、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推理总结出来的。
在本节课中做了大量的实验,如伯努利实验、两场事故的模拟实验、吹乒乓球实验、飞机升力的演示实验……有演示实验,有学生实验,有按老师要求实验,有自主探究实验。
案例3:在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过程中,利用“吹一张小纸条”的实验为猜想提供事实依据;利用“伯努利实验”共同验证猜想;利用对两个“事故”的现场模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并成功找到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还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愚昧无知,必遭大自然的惩罚。
在飞机升力的教学时首先做了一个“向下吹乒乓球,而不掉”的实验作为情境铺垫,同学们在惊诧中感受实验现象的神奇,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带着问题进行新知识的探究。
然后进行了两架飞机的模拟试飞实验,知识上,学生真实直观的认识到上凸下平的机翼形状是飞机飞起来的关键;效果上,这已不仅仅是一次实验的对比,而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一次火花的迸发,一个科学的跨越,引发学生产生思维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这样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长久不忘。
通过这些实验的设置,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抽象问题直观化。
还原了人们认识发现物理规律的历程和科学探究的曲折道路,使教材变得更加立体生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丰富有趣。
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亲历探究,在动手动脑中形成知识,切身感受物理学科学习的特点,也使课堂的教学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4.利用媒体,创设物理情境百闻不如一见,许多现象、概念、规律,只凭教师说,学生仍然无法想象,借助课件或视频或图片,可将许多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直观化,深奥道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
案例4:在进行飞机升力的教学中,通过学生观看“飞鸟与飞机”的视频进行设疑:“小鸟和飞机为什么也能在空中飞翔而不掉下来呢?”;然后再利用flash课件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的流动非常形象地展现在学生们眼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有关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这一知识的应用我选择了三个素材:灰雁倒飞、汽车尾翼板、香蕉球,分别用图片和flash课件呈现出来。
灰雁倒飞,实际上是利用情境设疑让学生猜想“灰雁怎样才能迅速降低高度摆脱危险?”让学生的思维产生冲突,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汽车尾翼板,正是人类利用大自然创造发明的原创点。
灰雁倒飞、汽车尾翼板又都是对飞机机翼倒置的应用,具有相似性。
美丽的曲线——香蕉球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品尝足球运动的魅力和神奇,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以满足学生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