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知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人际知觉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叫人际知觉。

2、掌握社会知觉中几种常见的效应。

教学重点:几种常见的效应

教学难点:掌握社会知觉中几种常见的效应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绎法

教学时间:两节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知觉,知觉的四个特性是哪四个?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是知觉的防卫机制?

二、人际知觉的概念

社会知觉分为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社会知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因此社会知觉有时又叫人际知觉,但这本书中把社会知觉简单地归结为人际知觉是不合理的。

社会知觉和自我知觉的概念(P21)

一、五种人际效应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烽火猎聘资深顾问就曾经指出:“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并且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既然第一印象会有这么大的影响,我们这里就不得不说到“印象整饰”

常用的印象整饰策略有以下几点: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比如人们认为外表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而外表是最容易为他人所察觉和感觉到的,所以我们往往留意修饰外表,第一印象主要是根据对方的表情、姿态、身体、仪表和服装等形成的印象。那么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该首先注意自己的仪表和服装,衣服要整洁平净,仪表大方,面带微笑,微笑是最好的语言。同时还要注意一些肢体语言:

从姿势看性格

摇头晃脑

日常生活中常见有人用摇头或点头以示自己对某事某物的看法,这种人特别自信,以至于唯我独尊。他们在社交场合很会表现自己,对事业一往无前的精神常受人赞叹。

边说边笑

这种人与你交谈时你会觉得非常轻松愉快。他们大都性格开朗,对生活要求从不苛刻,很注

意“知足常乐”,富有人情味。感情专一,对友情、亲情特别珍惜。人缘较好,喜爱平静的生活。

掰手指节

这种人习惯于把自己的手指掰得咯嗒咯嗒地响。他们通常精力旺盛,非常健谈,喜欢钻“牛角尖”。对事业、工作环境比较挑剔,如果是他喜欢干的事,他会不计任何代价而踏实努力地去干。

腿脚抖动

这类人总是喜欢用脚或脚尖使整个腿部抖动;最明显的表现是自私,很少考虑别人,凡事从利己出发,对别人很吝啬,对自己却很知足。但是很善于思考,能经常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拍打头部

这个动作多数时候的意义是表示懊悔和自我谴责。这种人不太注重感情,而且对人苛刻,但对事业有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他们一般心直口快,为人真诚,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人,但守不住秘密。

摆弄饰物

有这种习惯的人多数是女性,而且一般都比较内向,不轻易使感情外露。他们的另一个特点是做事认真踏实,大凡有座谈会、晚会或舞会,人们都散了,但最后收拾打扫会场的总是他们。

耸肩摊手

习惯于这种动作的人,通常是摊开双手,耸耸肩膀,表示自己无所谓的样子。他们大都为人热情,而且诚恳,富有想象力。会创造生活,也会享受生活,他们追求的最大幸福是生活在和睦、舒畅的环境中。

抹嘴捏鼻

习惯于抹嘴捏鼻的人,大都喜欢捉弄别人,却又不敢“敢做敢当”,爱好哗众取宠。这种人最终是被人支配的人,别人要他做什么,他就可能做什么,购物时常拿不定主意。

2.隐藏和抬高自我

我们的真实自我或许不受客户和周围的同事欢迎,但为了使别人对我们产生良好的印象,建立良好的客户及工作关系,我们应该把不受欢迎的一面隐藏起来,这不表示虚伪,同时,通过各种办法自我抬高,让客户感觉到自己在总的方面或特殊的方面很优秀,也可以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自我抬高的人应该学会向承认自己的某些小小的不足之处,会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的方面时变得很可信。这是种人际交往技巧,奉劝大家要实事求是的抬高自己优秀的部分,这不是欺骗,而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优点硬要说自己如何如何厉害,就会使自己陷于困境。

3.按社会期待去管理自己

举个例子吧,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面前要做出警察这一角色的行动,让别人觉得他是个名副其实的警察。

4.投其所好

我们为了得到客户的好评,给客户留下好的印象,往往采取符合、称赞、施加一些小恩小惠的行为,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这样做就是投其所好,比如我们夸赞对方今天穿的很漂亮,说对方会说话,给客户送赠品等。

思考:面试时一般是前几分钟,后面都是走形式。我们应该怎样把握面试的前几

分钟?

(二)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别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作用,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而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试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P23表格)

晕轮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

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

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在对不太熟

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

显。

我们在人际交往时应该要注意避免晕轮效

应的影响。

(三)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dins,1957)用编撰的两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现象。他编撰的文字材料主要是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并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例如,第一段中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走在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第二段中说吉姆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他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在实验中,卢钦斯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

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卢钦斯让四组被试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有95%,第四组只有3%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