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诗家语及词家语
高考专题复习:读懂“诗家语”课件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临行与故游夜别》)
暗:使(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早过大通驿》)
软、轻:使动用法,把眼见的动态的水和静态的山写得可触可托
课堂研学 一、懂得“诗家语”——诗歌语言变形:改变词性
高考对接 找出下面这首诗的词类活用。
插田歌(202X全国卷三)
高考对接 找出下面这首诗的互文。
精卫词(202X卷三)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课堂小结
诗歌的意象组合常会存在跳跃。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强调、声律要求或出于修 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生:升起 怜:喜欢 期:约定
课内固学 翻译诗句,指出下列诗句中体现的“诗家语”变形方式。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泉壑带(环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 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 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
补充省略!还原语序!重要词语!联想想象!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词类活用、语序、省略)+互文修辞
22
课内固学
翻译诗句,指出下列诗句中体现的“诗家语”变形方式。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茅茨:茅草屋
诗歌鉴赏之读懂诗家语
意与象的结合,即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形象。 • 意象: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诗人所描绘的生 意境: 活图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 境界。
意象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 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 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样高洁如故。“冰 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 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 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 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①从景物描写的角度看,“满”字描绘 出了江南二月繁花竞丽的美好景象。 ②从景情关系看,上述景象反衬下文 “堪悲”之情。诗歌以乐景衬哀情。
丹阳送韦参军 【唐】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秋”①表面:写时令。②深层:写心
11、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 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 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 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 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 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 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 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 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
4、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 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 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读懂诗家语课件
唯有回归本原方能获彻学问直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李 方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3分)
【2023年新高考2卷】 湖上晚归 宋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我躺卧船中,头枕船舷,回家的念头清清如水。视野之中,佳 山妙水,简直让人担心是否误入了蓬莱、瀛洲那样的仙境。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 都成玦。若似月轮终明亮,不辞冰雪为 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 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 栖蝶。
燕歌行并序(节选) 唐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表达对友人离去 的不舍和担忧。
描写农村风俗景 况,抒发为人道 理的感悟。
表达送别友人的 不舍。
2
2
主观 题
本诗与《送杜少 这画作请两眉用简首鸟并要诗所不分中起相析,的同。。府 是 作 离 不王 , 愁之 同勃 但 的任 。蜀 请的 诗 方州 结送 人 法别 排 有合》之 解 所内都
容简要分析。
词人在下阕发表 议 懂 每 词 人得 天 中论 的做 都 谈, 道指 理人 是 到出 ?的 人 哪道日些如请理。做果结,本离结析诗愁合。是别内如绪容何的简表?要现请分 合内容简要分析。
⑫ “忍”:愿或不愿 ⑬ “敢”:敢或岂敢 ⑭ “肯”:肯或怎肯 ⑮ “能”:能或岂能 ⑯ “可”:可或岂可
试卷 全国甲卷 全国乙卷 新高考1卷 新高考2卷
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
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总结方法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 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 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 ①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 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 • ②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 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 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注: ① 【宣城】今安徽宣城县。 ② 【子规】一名杜鹃, 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 方言 :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 ③ 【三巴】东汉末年 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
“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情感? 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 能翻译出诗句大意: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 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看标题,抓题眼;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词”;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六)看典故和尾句,明感情主旨。
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 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 作者的思乡之情。
2024年高三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读懂诗家语精品课件
【语序倒装】
A.主谓倒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正确的语序是: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 分析:“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 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天初逢扬州席上见赠》) 译文: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病树的前头万树茂盛。
名—形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译文: 山光使飞鸟怡然自乐,潭影令人心坦荡空灵。
形—使动
读懂诗家语 ——空白省略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苏轼 《水调歌头》)
译文: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
|—
——
合乎押韵和对仗的要求
平仄不符合
昼卧 陆游
忽忽见春尽,徂年那更还。
|—
—|
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
|—
转化词类 还原语序 补充省略 整合句意
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
唐代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译文
旅行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 恰好把帆儿高悬。
能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含义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读懂诗歌突破口
02 读懂“诗家语“
“诗家语”:是作者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歌格律的要 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形处理。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赅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读懂诗家语
出去游玩,但,我婉绝了他们,(因为我心中愁闷)。
练习:指出下列诗句的正序读法。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峨眉山半轮秋月
2、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杜甫) 忆曾游寺处,怜再渡桥时
补充省略
临安春雨初霁
省介词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野旷天低树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 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 和人相亲相近。
省谓语
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 共饮美酒,(如今)江湖 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 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
着全
•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云不是披的主语,日也不是挂的主语, 岭上积聚了晴云好像披上了絮帽,树头 初升了太阳好像挂上了铜钲
絮帽:白丝绵制的头巾,这里以絮喻云, 取其轻软洁白。铜钲:铜锣,这里以钲喻 日,取其圆而明亮。
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
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
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 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 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 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 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 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 象(意境)。
• 东风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吹断了 檐间连日不断的积雨声。
读懂诗家语(三)抓住诗歌的内容题材
鉴赏要点
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 逢年过节。 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常用技法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触景生情(溪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2、乐景写哀情(乐景衬哀情) 3、侧面落笔(对面落笔),不写自己的思归、怀远,而从对方的角度, 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想得家中夜深坐,还 应说着远行人) 。
例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月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 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同意。①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 切。 ②“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触景生情。前两句中江水漫流 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 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读诗须知“诗家语”
读诗须知“诗家语”诗歌鉴赏的准备——读诗须知诗家语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不例外。
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
任何一篇诗歌的鉴赏必须从语言(即具体的字词句)入手,只有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等。
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而已。
然而,诗歌的语言和散文不一样,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因为诗有字数、韵律等的限制,不能像散文那样表达。
要是我们用读散文的习惯去读诗,可能会忽略作者的用心,不能对诗作出正确的理解,那自然体会不到它的好处。
因此,古代诗词鉴赏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诗家语的特点以读懂诗歌,否则就谈不上鉴赏。
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
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符合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意境。
一、词性改变(即词类活用)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
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把春天来到的情状写出来了,它使江南两岸一下子变得一片翠绿。
例: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解析: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
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
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
高考诗歌专题复习《读懂诗家语》课件
4、合,是全诗的结尾,与起相呼应,精炼含蓄,点明主旨,束收全篇。
例析: 王维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便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理解方法 理解互文时,必须把上下句中对应的词语结合起来思考,领 悟其在语意上互相补充、彼此映衬等作用,这样才能在语意上真 正弄懂其原意。
(3)典例剖析 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烟”“月”、 “水”“沙”互文,其意思应是“烟气、月光笼罩着凄凉寒冷的 秦淮河水及水边的沙滩”;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 中的“主人”“客”互文,应理解为“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马, 又一起到了船上”。
例如:“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我们把诗人省略的部分补充 后意思就完整了:诗人在小楼彻夜听春雨,第二天早晨便有人在深巷卖杏 花。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 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 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 板桥充满清霜,留下了先行客人的足迹。)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第二三句有点难懂,其实只要还原成现 代汉语的语序,意思就非常明确了。“黄河入海流”,其实就是“黄河流入 海”,“欲穷千里目”就是“目欲穷千里”,这样的话,谁都可以理解了。
例如,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无处觅英雄孙仲谋)
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读懂诗家语课件
12、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苏轼《新城道中》) 漂浮的晴云好似给山岭戴上一顶棉帽,初升的太阳像一个铜钲挂在树 头。 13、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王维《春日上方即事》) 柳叶青青掩映着春山,夕阳西下,鸟儿躲到了盛开的梨花树上。 14、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辛弃疾《西江月》) 溪头路转忽见,社林边旧时茅店。 15、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满庭芳》) 风使春季的莺雏长大,夏雨让梅子变得肥美。
两相对照
诗句的表达更优美、含蓄,有意境。
1.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 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
2.转眼,三年将逝。
3.可,我还是很想你。 4.最后的最后,也没人心疼我 。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仍旧笑春风。 花落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任务一:翻译诗句,析诗意
浅酒无别人可劝,惟你能劝;深情无别人 可知,也只有你才能知道。春天将尽,东边的 溪山风景秀丽,可以与你同游,去观赏那江水 中倒映柳树的影子和隐在雪中的梅花零落。
任务二:探究规律,明诗语
1. 语序变换
调整语序,整合句意
2. 词类活用
读懂词类活用(哪里别扭点哪里)
3. 修辞应用:互文见义、借代
辨认手法,前后连缀
4. 省略XXX
合理想象填充内容
任务三:练习巩固,升能力
小组合作,尝试翻译下面的诗句,有 意见不统一的请提问师生共同讨论。
1、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苏轼 《水调歌头》)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 6、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7、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叶梦得《贺新郎》) 8、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陆游《昼卧》) 9、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0、不以物喜,不挂铜钲。(苏轼《新城道中》) 13、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王维《春日上方即事》) 14、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辛弃疾《西江月》) 15、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满庭芳》)
读懂诗家语
3、定语后置。 如: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崔颢《行经华阳》)原序应是:河山北枕 险秦关,驿路西连平汉畤。 4、特殊的错列。 如: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杜甫《日 暮》)原序当是: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
互文句式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 “主人下马客在船”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三 、 语言跳跃
诗家语具有跳跃之特性。五字或者七字 之内往往具体表现在语法结构和句式上,诗 往往省去不必要的文字。概因诗之句式因受 字数、韵律、意象等因素限制,其构成方式 与现代汉语之表达差异甚大,这就是所谓的 “诗家语”。除常用式句外,主要有省略句、 倒装句、意象、 形象用语
诗家语常常“以形象语”言为特征。诗家 之情志和诗之境界往往借助于“物象”并通 过形象语言表达出来,常常诗中有画,诗画 相生而意味无限。物象的选取要集中、不杂 乱堆砌,要与所达之意境吻合:如: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诗中物象丰富:野烟、飞桥、石矶、水 畔、 渔船、桃花、流水…行文曲折动人:28 字勾画点染出一幅美丽的“春水桃花”画 轴。 首句着一“隔”字,使飞桥和野烟交相 点染,互相映衬,创造出一种朦胧之美境, 次句着一“问”字,将诗人置入画图之中, 表达诗人对世外桃源向往之急切心情。
倒装句
为使句子具摇曳生姿之美,诗家故意错 列一些句子成分,有时候亦是为了格律表达 之需要(包括对仗和平仄)或需要强调某一 句子成分。 1、主语置谓语后。 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 居秋暝》)正常的语序应该是:竹喧浣女归, 莲动渔舟下。 2、宾语前置。 如: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 《岁末归南山》)原序应是:明主弃不才, 故人疏多病。
四、字句凝练
高中语文 高中诗歌鉴赏:读懂“诗家语”
高中诗歌鉴赏:读懂“诗家语”诗词鉴赏想得分?首先要读懂诗歌。
具体应该怎么做?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读懂“诗家语”。
“诗家语”是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歌格律的要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形处理。
诗:又称诗歌。
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一首诗歌是由什么组成的?形式上看就是连词成句、连句成篇,而诗歌在吟诵的时候又离不开节奏和韵律。
所以,我们从字(词)、语句、语序、节奏和韵律四方面来认识一下“诗家语”。
01字(词)古汉语中常常是单音词,因此字和词的界线常常没那么分明。
每一个汉字都是文明的结晶,都蕴含着数千年文明,每一个汉字也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唐多令》吴文英)很多诗中都抒发一个”愁“,这”愁“有着千百种面孔:游子的羁旅漂泊之愁、怨妇的红颜凋零之愁;有人为赋新词强说愁,有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此句中愁自何来?诗人自问自答,来自那离人心上的凉秋。
“心上秋”既点明了季节、点明了“愁”从何而来,还抒发了自己此时因离别伤怀而涌上心头的凄凉,一个“愁”字蕴含了丰富的意味。
1组字成词。
不同的组合也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
同样是“落花”:可以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也可以说“落英缤纷”还可以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同样是说夕阳:可以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也可以说“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还可以说“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表达相似的情感,也可以用不同的词将微妙差别加以区分。
比如表达一种朦朦胧胧的情感:可以是飘渺,可以是恍惚,可以是迷离,可以是苍茫。
2还有一类特殊的词叫联绵词。
他们分开不能表达单独的意思,但是他们天生就是为诗而生的。
比如,花影婆娑春寒料峭残梦依稀秋风凄紧关河冷落舞姿曼妙……3有时候重复可以产生独特的效果,比如说叠词。
桃之夭夭杨柳依依蒹葭苍苍“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诗歌鉴赏中,如何读懂“诗家语”?
诗歌鉴赏中,如何读懂“诗家语”?“诗家语”是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实词格律的要求,对诗歌语言所作的变形处理。
古诗词作品是如何对诗句作变形处理的呢?1. 以词语错综颠倒的方式组句词语的错综颠倒是指古代诗歌词语的运用,打破了一般语法上的固有顺序,其具体情形大致有两种。
一是词语在单个诗句内的错综颠倒。
如崔颢的《黄鹤楼》中的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就是“汉阳树晴川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的倒装变形。
二是词语在两个诗句之间的跳跃变换。
如王翰的《凉州词》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第一句中的“葡萄酒”就是第二句中“欲饮”的对象,这种跨句位移,极大地强化了“葡萄美酒”这一形象。
2. 以词语超常搭配的方式组句所谓超常搭配就是指词语突破了常规的搭配习惯,表面上有悖于生活逻辑,实际上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以这种方式组句最能表达诗人的独特感受。
如张孝祥的《西江月黄陵庙》上片的两句“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明月”居然可以“满载”,“秋江”居然可以“平铺”,词人巧妙地将抽象与具象嫁接在一起,不仅点明了行船的季节,描写了洞庭湖上风浪未起的景象,而且营造了烟波浩渺的雄阔意境,这与词人达观豪迈的胸襟极为相称。
为下面写自己不畏风浪险阻的胸怀进行了很好的渲染,奠定了词作的的感情基调。
3. 以词语省略压缩的方式组句诗歌语言为了力求凝练传神,蕴含极丰富的审美信息,往往会以词语省略压缩的方式组句,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的对话,但是作者采用了答话蕴含问话的方式,将其精简为二十个字,作者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让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审美经验去补充完善。
4. 句子的反常组合在古代诗歌中,句与句之间的组接顺序也快可以突破常规,它不一定会遵循时间的先后顺序、事物的前因后果、情感的次第演进等方面的逻辑规律,而进行反常组合。
如李颀的《送魏万之京》中的“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按常理,应该先说“昨夜”,后说“今朝”,这种反常组合,突出了”与朋友别离的悲凉氛围。
《读懂诗家语》课件-2024鲜版
2024/3/27
28
多读多背,培养语感和想象力
多读
通过大量阅读诗歌作品,培养对诗歌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2024/3/27
多背
背诵一些经典诗歌作品,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语言表 达能力。
想象和联想
在阅读和背诵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将诗歌中的意象 和情感转化为自己的体验和理解。
29
THANKS
浪漫色彩
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表现诗人奔放热烈的情 感。
楚地方言
采用楚地方言词汇和语法,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2024/3/27
19
唐诗中的诗家语
对仗工整
运用对仗手法,使诗句形式整齐、音韵和谐, 增强诗歌美感。
意象丰富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创造丰富多彩 的诗歌意象。
2024/3/27
抒情言志
诗家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等, 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相契合,有 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2024/3/27
24
艺术创新与审美追求
诗家语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诗人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独特的 艺术构思,创造出新颖别致的诗歌意境。
诗家语追求审美的超越性和普遍性,致力于表达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从而具有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叙事
诗人通过叙述故事或事件,展现社会现实、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如《长恨歌》中叙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 剧,《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的悲惨遭遇等。
2024/3/27
11
03
诗家语的解读方法
2024/3/27
12
知人论世法
01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 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读懂诗家语与词家语
诗家语与词家语诗得语言不同于小说、散文、戏剧等,它有自身特有得一套修辞手法、句式格律、语法构造。
人们称之为“诗家语”。
歌词语言(或称“词家语”)虽不等同于诗家语。
但同它有许多共同与相近之处,把握诗家语特点,对于歌词语言得运用以及区分诗与词得差异,都有重要意义。
诗家语除了具备一般文学语言得共同要求,如形象、鲜明、生动、简练等之外,最突出得特点就是它得悖理性、阻拒性与暗示性,下面我们分别加以论述。
一、诗家语得饽理性所谓悖理性,就就是不符合客观事理、物理,而只符合主观之情理。
简言之。
合情不合理。
在所有艺术家中,悖理表现最突出得当数诗人。
诗家语只遵循诗人情感逻辑得轨迹滑行,因而时时逸出生活逻辑与理性逻辑,说出许多不合道理得话,让我们来瞧瞧几句写月亮得诗:露从今夜白,月就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月亮得明暗对地球来说,处处都就是一样得,人们常常讥讽那些崇洋媚外者就是“外国得月亮也比中国圆”,因此,说故乡月明同说外国月圆从物理上说应就是同样得荒谬。
李白之说也有矛盾;倘说古今月亮无变化,那么今人就是能见“古时”月得;倘若古今月亮有变化。
则“今月”就不可能照古人了。
但从情感逻辑来瞧,杜诗强调家乡之可爱;李诗感叹人生短暂,俱都悖理而合情,这就就是古人所说得“无理而妙”。
悖理合情得诗例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比比皆就是,古人把它视为诗趣得一个要素。
苏轼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反常合道”即违反常规而符合情理。
艺术得魅力常在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诗家语悖理正就是“意料之外”得一种表现,悖理可以引人警觉,发人深思,合情又可使悖理不致走向荒谬,回归“情理之中”。
故有人把这种诗家语称之为“真实得谎言”、“清醒得梦话与醉话”。
诗家语得悖理倾向在现代诗歌中更加明显。
时代得发展使人世社会日趋复杂,现实生活中悖理之事层出不穷,加上现代思维方式得多样,诗法技巧得繁复,都促使现代诗人对诗得悖理性发生浓厚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家语与词家语诗的语言不同于小说、散文、戏剧等,它有自身特有的一套修辞手法、句式格律、语法构造。
人们称之为“诗家语”。
歌词语言(或称“词家语”)虽不等同于诗家语。
但同它有许多共同和相近之处,把握诗家语特点,对于歌词语言的运用以及区分诗与词的差异,都有重要意义。
诗家语除了具备一般文学语言的共同要求,如形象、鲜明、生动、简练等之外,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悖理性、阻拒性和暗示性,下面我们分别加以论述。
一、诗家语的饽理性所谓悖理性,就是不符合客观事理、物理,而只符合主观之情理。
简言之。
合情不合理。
在所有艺术家中,悖理表现最突出的当数诗人。
诗家语只遵循诗人情感逻辑的轨迹滑行,因而时时逸出生活逻辑和理性逻辑,说出许多不合道理的话,让我们来看看几句写月亮的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月亮的明暗对地球来说,处处都是一样的,人们常常讥讽那些崇洋媚外者是“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圆”,因此,说故乡月明同说外国月圆从物理上说应是同样的荒谬。
李白之说也有矛盾;倘说古今月亮无变化,那么今人是能见“古时”月的;倘若古今月亮有变化。
则“今月”就不可能照古人了。
但从情感逻辑来看,杜诗强调家乡之可爱;李诗感叹人生短暂,俱都悖理而合情,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无理而妙”。
悖理合情的诗例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古人把它视为诗趣的一个要素。
苏轼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反常合道”即违反常规而符合情理。
艺术的魅力常在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诗家语悖理正是“意料之外”的一种表现,悖理可以引人警觉,发人深思,合情又可使悖理不致走向荒谬,回归“情理之中”。
故有人把这种诗家语称之为“真实的谎言”、“清醒的梦话与醉话”。
诗家语的悖理倾向在现代诗歌中更加明显。
时代的发展使人世社会日趋复杂,现实生活中悖理之事层出不穷,加上现代思维方式的多样,诗法技巧的繁复,都促使现代诗人对诗的悖理性发生浓厚兴趣。
诗家语悖理性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以下三点:(一)思维方式的独特导致物象的真实发生变形人类的思维方式有多种,最主要的是逻辑思维(又称理性思维)和情感思维(又称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严格按照理性原则和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行,力求真实反映客观,这是科学家、理论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
情感思维则往往从直觉、形象入手,借助于想象、联想,按照情感逻辑来进行,侧重于表达主观的理想愿望,这便是艺术家和诗人所采用的思维方式。
西方符号论美学先驱卡西尔曾对。
原始思维’(情感思维的低级形式)的特点做过分析:它总是在突然而来的直觉面前受到强烈的感染,为之着迷,被它俘获,并在这种直接的经验中流连忘返。
这种感性的呈示是如此伟大,以致事物的其他方面都在它面前变得渺小了。
“在直觉的经验中流连忘返”,正是诗人观察事物时最为常见的特征。
我们试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XX。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众所周知。
黄鹤楼下正是长江最为繁荣的黄金水域,千帆竞渡,万舟齐发,怎可能只见一叶孤帆?怎可能‘惟见’长江天际流?说到底,是诗人留恋不舍的孤独情怀,使他眼中只看到了一叶孤舟。
只看到了天际水流而已。
(二)审美观照对科学真实的冲击王之涣的那首《XX词》,传下来两种不同的版本,区别只在开头两字:黄河(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首句究竟“黄河”好。
还是“黄沙”好呢?科学家坚持应当是“黄沙”。
认为这才符合真实,因为玉门关一带离黄河甚远,不可能见到黄河,而离戈壁沙漠甚近,狂风起时,常有黄沙冲天直上,遮云蔽日。
正符合实际,况且,黄河是不可能流到白云上去的。
但文学家却坚持认为“黄河”更好,因为黄沙蔽日远不及黄河上天意境壮阔优美,黄河远上白云。
才展示出边地广漠雄奇的风光,突出了黄XX远流长的气势,才符合审美理想。
再如《寂寞让我如此美丽》(呢喃词)这首歌的标题就有点悖理,“寂寞”或许能让人恬然、安宁。
却很难使人“美丽”,尤其对于一个被失恋痛苦折磨得“憔悴在梦里”、“游荡在风中”的女子,陪伴寂寞的只会是孤独、凄凉、苍白冷落。
然而对于受了伤害,倔犟的现代女性来说,这“美丽”其实是一种不甘命运摆布的抗议,是自慰自励的一种意志,悖理却合情。
(三)语言功能重心的倾斜按照语言学观点,语言本有两种功能:一是“指称功能”,它讲求科学性、准确性。
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理论中的普通用语,主要依靠这种功能。
二是“表现功能”,它关注的是人的情感性和心理蕴含性,文学中的语言大多属于此类,诗家语则是其最突出的代表。
表现功能为主的语言,必须忠实于情感逻辑、心理逻辑,常同事物的客观逻辑有所出入。
英国语言学派代表理查兹认为:“诗的语言为了达到感情的目的。
逻辑性安排甚至会成为障碍”,诗人善于把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冲动”,使之“平衡”、“稳定”。
而这完全依循情感逻辑来进行。
诗家语正是依据诗人的情感逻辑,创造出一套独特的语法逻辑,例如,超人的想象、极度的夸X、神秘的象征、拗仄的句式、怪谬的词语等,它们往往超出了常规修辞的限度。
散文家秦牧说:“当要表现‘极端’、‘顶点’的时候。
语言就出现奇迹了,‘甜得要死’,‘好得要命’,这些语言,正是这些情况下产生的。
在某种场合,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还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
”正如鲁迅所说:“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
”诗家语的悖理而合情这一特点,对于词家语来说,基本适用。
因为诗词皆以情贯之。
情重于理是其普遍的审美特性。
诗与词的区分主要有两点:一是词的悖论部分含义比较显露,听者较易理解,例如:失明的双眼,把暗夜看透。
——X名河《琴弦上的岁月》我们曾在雪中依偎那天的寒流温暖着青春——陈帆《你的城市下雪吗》瞎子阿炳在乐曲中写尽了人世炎凉,对旧社会的黑暗感受最深,自然能把“暗夜看透”。
相依相偎的恋人。
心中自有热火一团,寒流再冷也无奈于它,这种热恋体验,很多人都亲身感受过。
二是词的悖理多限于表层词义,其内在部分仍有合理之处。
试看XX影片《欢颜》插曲,(罗青词):天上的星星/为何像人群一般的拥挤呢?地上的人们/为何又像星星一样的疏远?这词以星喻人,抒发一种。
世间人多心不平。
的感慨。
说星星时而“拥挤”,时而“疏远”,似乎矛盾,但它们确有于理相通的一面,原来人从地面视觉上看,繁星满天,确实显得“拥挤”;但从宇宙宏观上说,每一星星之间的距离何止十万八千里。
难道还不算疏远吗?当然,诗词语言悖理的前提是合情,倘若情理皆悖那就无所可取了,例如有首歌词写爱情:“喉咙为哥喊出了茧”。
于理不合,于情也显牵强。
二、诗家语的阻拒性文学语言要求通顺畅达,诗家语却常常故意追求曲折艰涩。
把寻常语变作陌生的、扭曲变形的诗语。
在这方面,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派主X语言。
陌生化的理论很有代表性。
他们认为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往往习以为常、视而不见,艺术的目的就是通过“惯性的超越”,恢复人对生活的新鲜感受,发现事物的新奇。
形式主义派代表什克洛夫斯基曾说:艺术技巧在于使事物变得陌生,在于以复杂化的形式增加感知的困难。
延长感知的过程。
因为艺术中感知过程本身就是目的。
必须予以延长。
文学语言就是要把“步行”改为“跳舞”。
把舞蹈又变为“步行”。
这同诗歌的创作和欣赏十分接近,人们常把散文语言比作“散步”,把诗歌语言比做“舞蹈”。
故“陌生化”理论集中反映在诗歌语言方面。
艾略特认为诗人的创作活动就是对常规语言的大面积的“破坏”和“重组”。
修辞学家怀亚特说:“破格乃修辞美之最高境界。
”阻拒性对于诗家语来说确有一定道理。
从诗歌创作来看,诗人的心态是自由的。
诗人的想象是腾飞的,诗人的思维是独特的,这一切都决定了诗人的语言不应该也不可能恪守常规语法的戒律,循规蹈矩。
而必须大胆地突破传统语言的方阵。
以“不法”为法,走上“诗无常法”之路。
从诗歌欣赏角度看,诗最忌直白,一目了然,这就必须在拓展诗意底蕴同时,增强诗语的曲折性、新奇性,先引人注意,再费人猜测,继而发人兴致,催人索解,通过对词意的渐次破译,实现对诗意的逐步领悟。
这对于那些取材寻常之作更显重要。
明代戏剧家王骥德说:“意常则造语贵新,语常则倒换须奇。
”诗家语的阻拒性一般采用省略、颠倒、错位、暗示、活用等手法,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一)语序变更根据语义学派的“语境”理论。
任何词语的意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词语的语义指向、内涵宽窄。
都会随着它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变动。
这就是我国俗话说“牵一发动全身”。
我们试比较下列两组词语相仿的语序变动: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大江流日夜。
客心悲未央——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王诗“入海流”与谢诗“流日夜”重心都是修饰“流”字,在常语中似可互换。
但在此处却万万不能,否则诗意就会丧失殆尽。
因为“黄河入海流”强调的是黄河“流”的态势。
向着大海千里万里、浩浩荡荡地流去,何等气派!倘若换成“黄河流入海”则只剩下了指示方向的一句多余空话,神气索然。
反之“大江流日夜”,使流的对象不止于江水,而变成了时间,“日夜”还寓含着宝贵的时光、青春、乃至生命。
孔子所谓“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消逝、年华虚度的感叹,故而才有下旬“客心悲未央”。
由此可见。
语序的变更对于诗意韵味的制约是何等重要。
语序变更的另一作用是突出重心,加深印象。
这大多呈现在把重点词有意提前。
且看王维《山居秋瞑》的名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按生活逻辑的因果关系,当是“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诗人把竹喧、莲动这一声一色提前,就突出了景物之动态美,也更符合人视听的实觉顺序。
语序变更的最大妙处在于充分发挥意象的多意特性,增添词语的蕴含量,扩展意境之美,因为同一词语。
句中位置不同,其词意的涵盖面、管辖面也有所不同。
试看晏殊的佳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句中的“杨柳”、“桃花”,若按寻常句法置于句首:“杨柳舞低楼心月,桃花歌尽扇底风”。
则仅止于作为环境设置的两种植物,而把“舞低”、“歌尽”冠于句首,则“杨柳”既可解为楼外之树木,又可喻为楼内舞伎的袅娜腰肢;“桃花”含义更丰富,可指真花,可喻舞伎人面(所谓“人面桃花”)。
还可喻舞伎手中之画有桃花的扇子,这就使两个词充当了五个意象,使楼里楼外春色盎然,轻歌曼舞,相映成趣,融娇容丽姿与明媚画景于一体,令人心荡神醉。
当代歌词中语序的变动主要为了强化情感的力度,拓展词意的涵盖面,使之更具普泛性。
试看陈小奇的《黄土地上的黑眼睛》:转不完是磨房的小毛驴放不下是熏黑的铜烟袋压不垮是挺直的脊梁骨按不下是抬起的天灵盖这首词是对黄土地人民忧喜参半的颂歌。
把谓语提前,“转不完”等四个词组涵盖的对象就不是一家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