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提纲(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提纲(教材补充)

一、名词解释(共10个,30分)

第一章节

1、社会工作定义:

全美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对社会工作的定义是:

社会工作是帮助个人、群体或社区的专业活动,这种活动能够提升或恢复上述主体的社会功能,并能为上述主体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创造

社会条件。

社会工作实践是社会工作价值、原则和技巧在下述一个或数个方面的专业运用:帮助人们得到实际的服务;为个人、家庭和小组提供咨询

和心理治疗;帮助社区或小组提供和改善社会和健康服务;参与相关立

法过程。

社会工作实践需要人类发展和行为的知识;需要社会经济和文化设置的

知识;需要所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知识。(Barker, 1999, p.455)

2、社会工作者定义:

社会工作者一词一般被运用于受雇于社会福利领域中的社会工作教育项目(既可以是本科也可以是硕士)的毕业生。社工是转变代理(change agent),即专门被雇佣来为了创造有计划的改变的助人者。作为转变代理,

人们期待社工在个案、小组、家庭和组织工作中技术娴熟,并能带来社区

的变迁。巴克(Barker,1999)补充道:

社会工作者帮助人们提高解决应对问题的能力,并帮助人们得到所需资源,促进个人间和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使组织对人们负责并影响社会政策。

3、人类行为的定义:

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采取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方式。

4、社会环境的定义:

社会环境一般指环绕个人或人类之外的外部世界,也可表述为与人类生物遗传、心理状态及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的社会系统,家庭、学校、政府

和国家以及更为宏观的性别、文化、经济、教育、阶级和宗教等是其重要

组成部分。

(补充说明:基于3、4陈述,我们有一些基本推论:1,不存在纯粹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2,生理,心理和社会背景具有时间性和变化性;3,生理,心理和社会背景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

5、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框架:

评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存在多种维度,从社工专业角度看,选择的框架应同本专业的伦理原则、尊重个人独特性、优势视角、生态理论和一般系统论原则一致。

社工专业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评估是一个多维框架,即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框架,这一框架的基础是系统思维。

该框架的假设是:1,评估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有三个基本维度:生理维度、心理维度和社会维度。2,这三个维度通过概念化之后形成一个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系统。3,心理社会功能系统由多个系统按照从小(细胞)到大(社会)的规模等级被组织起来。4,这个递增的系统等级处于一种与其他生命系统和自然环境的非生命组成部分持续不断地进行互动的状态。

该框架的两个着眼点:当前视角和发展视角。当前视角要评估的内容是生物、心理和社会视角如何影响事件的当前状态;而发展视角则侧重于这些系统之间如何互动从而为引发事件的当前状态做好准备。

该框架的意义:1,对人进行整体认识的可能性要大得多。2,在计划改变策略时,出现忽视案主优势等问题的危险性相对减少。

6、社会功能的定义:

社会功能指的是使人们达到合理程度的自我实现所需要的基本需求(自立和职业)的充分满足。这一概念把社工专业同医学专业区分开来,医生改善的是人们的身体功能,社工改善的是人们的社会功能。同时,这一概念是人与环境的交汇点,因为基本需求的满足既同环境有关,也同环境的评价相关。

社会功能概念来源于社会互动和角色理论。

7、竞争模式与优势视角:

(1)竞争:怀特(White,1959)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竞争是指当

一个人与环境互动时形成的自主感和自控能力,换句话讲,不是指那种无法控制环境的无能感,而是能够控制环境的优越感。

这种理论的假定是,人类是正在成长的、变化的、能学习的并与他们的环境持续互动的主体。这种假设反对观察人类时的病理学。

基于此种理论的干预强调侧重于人类潜能与环境的平衡、调适与匹配。

(2)优势视角:(社工更愿意使用“优势视角”的感念)优势指的是人们天生具有利用自身自然资源改变自身的能力。这种理论同竞争模式相似的是,都重视资源的作用,不同的是,优势视角更

看重基于自身需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与社会功能理论和竞争模式有重要关系的概念是“任务与生活需求”,这一概念具有生物-心理-社会需求的含义。

从社工实践的角度看,社工有必要了解病理学假设。

8、压力与调适模式:

压力:任何超出个人、社会和组织可支配资源的范围的事件,这种事件具有环境需求、内在需求或者二者交织的含义。

压力的根源:社会位置、自然环境的特点、生活变化等。

真正的压力源是随着人的心理调节因素和情景调节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

压力对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的消极影响

两种调适压力的方法:1、克服压力对心理和精神消极影响的“以情绪为核心的调适法”;2、针对压力源的“问题核心调适法”。

压力模式与危机理论。危机指的是生活情境中任何重大的超出内部调适和外部调适的改变。这种危机的后果同压力的后果相似。

第二章:评估社会功能的生理维度

第三章:评估社会功能的心理维度

9、行为意向:

我们对从事某种特定行为的可能程度的主观估计。“你下个月吸烟的可能性是多少?”较之主观规定,态度能更好地反映行为的意向。态度是内部因素,主观规定是外部因素.

第四章节:评估社会功能的社会维度

10、家庭的定义:

传统的看法是,家庭是(两性)婚姻、血缘和领养为纽带所组成的小规模群体,这一群体的功能是伴侣关系和社会化。

目前的看法是,家庭是那些决定按照家庭生活方式进行生活的人组成的,这一看法的好处是可以把尽可能多样的家庭纳入其中。

还有一种看法是,应从两种角度观察家庭,个人的和社会制度的。

11、群体的定义(要素):

A、群体成员交往具有社会性;

B、群体成员的交往具有规范性和目的性;

C、群体成员具有较强的归属感;

D、群体成员的活动具有持续性

12、社会支持系统的定义:

社会用以对个体的社会行为方式表示肯定和支持,从而影响个体日后行为方式的动力系统。根据所采用的支持途径,可以将社会支持系统分为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是指借助正式途径来表现出对个体行为的支持的动力系统,包括社会舆论支持,正式团体、组织的表彰等。

支持系统有五种类型,正式组织、成形组织、自助群体、社会网和自然帮助者。

13、社区的定义:

社区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人群为主体,这些人具有特定的行为规范和认同感,他们和他们生活的一定地域形成有机结合体,他们在一定的区域界限内形成的共同体称为社区。”

综合标准:两类基本的社区:农村和城市

14、组织的定义:

为了追求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有固定的成员、有权利和利益结构的社会团体。

组成要素:两个以上成员的有机结合;有特定目标;相对稳定的成员和边界;一个权利中心;成员关系具有“非感情性”特点。

15、制度的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