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整体性高三学案
山东潍坊安丘二中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山东潍坊二模)互花米草秸秆密集、地下根茎发达,是 20 世纪 80 年代引进的外
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海岸及其快速扩张,使得原有湿地景观特征和栖息地结构发生巨大
改变。下图示意江苏盐城海岸互花米草对潮间带湿地生态系统影响。据此完成 9~10 题。
自然环境对干 扰的整体响应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 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 的生产、生活实践
一个区域的变 化不可避免地 影响到其他区 域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 同的家园——地球
2.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
夯基提能·素养测评
(2023·全国甲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
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原因。
(2)植被适应环境——能生长、生长旺盛:说明这些植被具有适应该地区环境(尤其是恶劣
环境)的能力。如下表:
植被形态
对环境的适应性
根系发达
耐旱;耐贫瘠;抵抗强风
叶片厚、有蜡质层
反射阳光、减少蒸腾,抗旱
叶子细小
防蒸腾;防热量散失
茎粗壮
储水量大
倾斜
当地风力大
簇状或匍匐在地面
植株低矮,可防强风、保暖、耐土壤贫瘠
(2023·福建卷)唐朝时太湖流域未形成吴淞江河道,在北宋时期修筑江堤后,太湖面积
萎缩,吴淞江河道趋于稳定,并成为太湖主要泄洪河道。近代以来,吴淞江逐渐成为上海
海港港口运输的重要通道。根据材料并结合下图完成 3~5 题。
3.形成吴淞江北为杨柳,南为兼(芦苇)的主要原因是( )
A 坡向不同
B. 热量差异
A. 光照
高三整体性和差异性学案
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主干知识链接〗一、整体性:1.地理环境是由、、、、和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并不断的进行和。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③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之间是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各圈层间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圈层间的和来实现的。
其中,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
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原因,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也是圈层相互的体现。
二、差异性: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及其上的差异。
不同地域由于所处和不同,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代表性的和,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
2.由于地表获得的随纬度发生变化,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热量带。
受其影响,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表现为大致与平行,沿方向延伸,这就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条件是这种分异的基础,条件对这种分异的产生也有重要影响。
3.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从沿海向内陆递减,自然带及其自然景观从沿海到内陆也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表现为方向延伸、方向更替,这种地域分异是以______为基础的。
例如,我国沿北纬40°纬线,从沿海向内陆,随着降水量的不断减少,自然景观呈现出由__ __带向带逐渐过渡为__ ___带的有规律变化。
这种变化在 __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4.在山区,___ __和___ __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类型组合。
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
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 __、 _______及其组合的__ __变化。
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山体________与________有关,通常是____越低,_____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东平明湖中学高三地理学案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编号15课型复习课主备人郑萍审核人陈永审批人使用时间2012-10-30批阅时间2012-10-29教师寄语:【学习目标】1•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与表现。
3•结合实例分析某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前自学】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填出下图的中的地理要素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互影响,并不断进行 ___________ 运动和能量交换,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推动地理环境发展变化。
3.整体性体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之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作用: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
2.主要体现门、监详输送热能与⑴海洋商垂大气势能的传输与交换(2)大气圈----------------------- 水圈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1•作用:地球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2.实例分析⑴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哦收释放制造或消極h x TT : < 1制型右机物呼吸作用(片CO, ()消桎有机物植 拘 的 严5便化半素往四 大F®1屋问运 动四、桂林山水的成因 1 •认识喀斯特地貌⑴ 喀斯特作用: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水对 ____________________ 岩石的溶蚀和淀 积作用。
整体性导学案
燕大附中 高一地理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导学案 主备人:杨立荣 同备人:周航: 2015年3月26日
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
1、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圈层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过程。
【学习重难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问题探究 1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就是干旱,年降水量小于200mm 。
主要原因是距离海洋远,且有高山阻挡,海洋湿润气流不易到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那么在这种干旱环境下的植被、地貌、土壤以及河流的状况如何呢?
问题探究 2
在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最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阔、最深厚、也最典型的黄土地貌区,黄土土质疏松,主要由较细粉砂颗粒组成,气候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
据史料记载:黄土高原在汉代时,一派草肥水美、山清水秀的景色。
但自唐代以后,由于大兴土木、连年战争,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再加上近代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的影响,就变成今天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丘陵沟谷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同时,被冲走的土壤,顺着黄河的大小支流,带到下游,淤塞了河道,造成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
所以,同水土流失现象作斗争,不仅成为改变黄土高原面貌的重要措施,也是治理黄河的一个根本问题。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后果?
【规律总结】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整体研习 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整体研习教学设计【单元概述】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逻辑的力量”,由单元导语和学习活动两个部分构成。
单元导语让学生感知逻辑的力量,了解学习逻辑的意义和目标;学习活动中的"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三个活动则分别对应逻辑的三个功能——辨谬、推理、论证。
学习活动是这个单元的重点。
本单元又属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
本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逻辑是思维的重要准则。
这一任务群又单一关联“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
因此,在本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中,始终贯穿了思维和语用两条线索。
【单元目标】1.对语言文字现象进行梳理、比对和抽象,自主探究、建构逻辑经验和知识,并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反思、完善这些经验和知识。
2.在辨析逻辑谬误时形成负责任、重证据、会质疑、讲道理的理性态度;在探究推理规则时激发从具体现象中探究一般规律的探索精神;在探究论证方法时,敢于用逻辑的工具创造性解决语言交流中的问题。
3.欣赏体味逻辑形式的紧致、匀称、简洁之美;学会区分谬误和故意违反逻辑的语言艺术。
4.通过逻辑学习,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理性思辨精神。
【教学重点】1.运用逻辑规律,辨别日常语言表述中的逻辑错误。
2.了解逻辑推理的三种有效形式,理解各种推理形式的推理规则。
3.了解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的方法,构建和完善论证。
4.灵活运用反驳的方法、技巧创作一篇驳论文。
【教学难点】1.理解各种推理形式的推理规则。
2.理解和评估论证的合理性,提高论证的水平,组织一场辩论赛。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5.1 整体性学案
专题整体性【知识精析】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环境五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
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
(2)“一果多因”的推理。
“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推理“因”。
例如,大陆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西海岸的沙漠成因,除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有洋流的影响。
(3)“一因多果”的推理。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
例如,在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
3.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四大应用(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
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二、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整体性典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岩石、大气、水、生物和土壤等地理要素共同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专题5整体性和差异性学案
05整体性与差异性核心知识【p48】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形成基础: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通过不断进行着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三大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一个区域的变化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差异性成因2.表现(1)地域分异规律(2)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陆地自然环境表现出特殊的分布形态及发展状态,呈现出非地带性现象。
三、雪线与林线1.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雪线是指高山地区终年积雪区的下部界线,它是永久积雪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
2.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
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1)影响热量的因素①纬度:通常纬度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热量越充足,林线分布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林线分布越低。
②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阳坡热量充足,林线分布较高;阴坡,林线分布较低。
③海拔:同纬度相比,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林线分布越低。
(2)影响水分的因素①纬度:受信风带或副高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林线分布较低。
②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林线分布较低。
③海拔:同纬度相比较,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林线分布较高;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林线分布较低。
注意:①温度:温度对林线有决定性影响,温度过低是植物生长不好的首要原因,热量不足使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不能形成干物质。
受温度因素影响,高山林线海拔高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逐渐降低。
②降水:降水减少会使植物叶和芽出现干化现象,从而限制树木在更高海拔高度生长。
高山林线高度随降水减少而降低。
③其他要素:主要有地形、积雪、火及人为因素等。
全球来讲,纬度越高,林线越低;同纬度情况下,降水量少的地区林线的高度较高。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导学案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导学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导学案一、考纲展示1.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二、学习重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学习难点: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
四、命题趋势: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地理问题,以区域图或自然带垂直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差异规律。
五、命题热点:人类活动对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影响及环境变化过程、问题或解决措施。
【知识回顾】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生物、土壤等。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
(2)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的变化。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说下列诗句中蕴含了哪些地带性规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因而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例题演练】 1、(2019.海南卷.节选)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北京喇叭沟门口有一片天然白桦林。
图3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
据此完成8-10题。
8.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 .常绿阔叶林B .针阔叶混交林C .落叶阔叶林D .针叶林9.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大气环流D .地形考向三: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现象。
同学们:你们能分别举出例子吗?【例题演练】(2019 海南卷.节选)读图25.甲河流域处于( )A .热带雨林带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 .热带草原带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点延伸】利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进行生态整治。
生态恢复,又叫生态修复,指通过人工的方法,按照自然规律,恢复天然的生态系统。
试图重新创造、引导或加速自然演化过程。
高三一轮《自然地理整体性》导学案设计
编号:57DDL222019101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1、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2、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3、能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有关地理问题思—自主学习、研读深思结合必修一课本63-68,三维81-84完成以下问题。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本63)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课本65问题、三维84左侧)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时间、地点、表现、影响。
(课本64)4.青藏高原隆升的原因及影响。
(课本65-66知识窗)5.圈层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实现的?(课本66中间正文)6.气候、地貌、土壤、生物与其他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三维82)7.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类试题答题思路(三维83)议—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讨论“思”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2.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
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3.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
R河中上游地区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
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展—引导展示、鼓励质疑评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沿岸海区的影响“议”参考答案:2.海陆兼备;地处低纬,以热带气候为主;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
3.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第4章7整体与局部准确又全面——人物形象题之要诀,教案设计
2018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教案:第 4 章 7 整体与局部正确又全面——人物形象题之要诀 , 教学设计设计教案 7整体与局部,正确又全面——人物形象题之要诀教案引语小说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的学艺术,高考小说命题更是以人物形象为中心。
其命题角度有二:一是综合全,归纳剖析人物的形象特色;二是局部剖析人物的心理或感情内涵或特色。
二轮复习,就是要以这两种题型为抓手,从深层次解决归纳剖析人物的正确全面问题。
自学在前自我诊疗阅读下边的字,达成后题目。
菊花[ 美] 约翰 • 斯坦贝克萨利纳斯山谷笼盖在浓重的、灰色绒布般的冬雾之中,上与天空下与世界完整隔断了。
浓雾像扣在四周山颠上的锅盖,把偌大一个山谷变为严丝合缝的一只铁锅。
萨利纳斯河这边的山坡上有个农场,残余着庄稼茬的黄色田垄浴在薄薄的、冷冷的阳光中;但在这十二月份,阳光是射不到谷底的。
河这边,亨利• 埃伦家位于丘陵上的农场里已经没什么活计了。
爱丽莎• 埃伦正在山坡的花园里干活。
她35 岁,脸庞瘦俏并透着刚毅,一双眼睛清亮如水。
她头上戴着一顶男式的黑帽子,拉得很低,直到她的眼睛。
她这会儿正用一把尖利的小剪子剪掉昨年残留的菊茎,与她那充足的精力对比,菊茎显得纤细纤弱,太一触即溃了。
她的丈夫亨利正在篱笆外面和人谈着什么,她很好奇,又感觉有点无聊,瞧了一会儿,又接着干自己的活。
“又侍弄你的花儿啦,”亨利说,“它们今年长势好啊。
嗨,对了,今年卖出的 30 头小公牛,成交的价格和我要的差不多。
”听到丈夫搭话,爱丽莎直起身,随手把那只手套又戴上:“对,今年长势会很好。
”不论是语言中仍是脸上,她都洋溢着喜悦。
“的确有点本领,”亨利说,“真希望你去侍弄果园,也结出那么大的苹果。
”爱丽莎眼光锋利地望着他。
“或许我能,我的确有一套本领。
”这时,从公路那处传了车轮的吱嘎声和马蹄的声响。
一个男人赶着大篷车走,对她说:“我是补锅磨刀的,我一天没找到活干,今夜多数吃不上晚餐了。
整体性学案
学案正标题一、考纲要求二、知识梳理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1)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气候、①、水文、土壤、②等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
(2)整体性的表形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③、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④。
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通过⑤和能量交换实现。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5)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答案:①地貌②生物③水循环④光合作用⑤物质3.地域分异规律答案:热量东西延伸水分南北延伸等高线地形三、要点精析1.雪线及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1)雪线是指在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常年积雪区和季节性积雪区的下部界限。
就某个区域而言,雪线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季节、气温的变化而发生升降。
(2)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气温:气温较高,雪线较高,气温较低,雪线较低;雪线高度由低纬向高纬降低。
若只考虑气温因素,同一座山,阳坡雪线高于阴坡。
降水:一般情况,同一区域降水量大,雪线较低;降水量小,雪线较高。
同一座山,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地表起伏:山地缓坡处,雪线低;陡坡处,雪线较高。
总之,雪线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判断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
例如下图:喜马拉雅山南坡为阳坡、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北坡为阴坡、背风坡、雪线高。
然而,阿尔卑斯山南坡是阳坡、背风坡,雪线高;北坡阴坡、迎风坡,雪线低。
还有,天山南坡是阳坡、背风坡,雪线高;北坡阴坡、迎风坡,雪线低。
(一般情况下迎风、背风坡比阴阳坡对雪线高低分布影响大)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山地垂直自然带戴带谱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高度,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学案整体性
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考点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如下:、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特征协调一致、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图1),回答l~2题.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地表水少,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风力作用强,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变化会导致植、根据材料,概括西北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
东北林区能够平衡大气成分、净化空气、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经过大规模采伐,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加强,使土壤肥力下降、地面沟谷纵横;同时降低了森林对滞留降水的调节、阅读材料,分析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黄土高原三门峡水库,位于黄河中游下段的干流上,是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一座曾经引起成千上万人欢呼痴迷的水库。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治黄工程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但同时在生态和环境保护等针对图中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
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
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250—500 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 mm。
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新人教版
学案2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目标定位] 1.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与表现。
3.结合实例分析某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
2.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途径: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间通过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交换。
3.意义: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形成一个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4.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1)定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⑦______________的能力。
(2)特点:主要依赖于⑧____________。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2.平衡功能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⑨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变化性: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⑩____________________,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2.统一性: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1)表现: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⑪______状态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2)变化:⑫__________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⑬______受人类直接影响相对较小。
【问题思考】1.说一说:以气候与地貌的相互影响为例,说明气候与其他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整体性导学案cx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备:陈潇审核:高三地理组日期:2016.10.12课型:复习课课时安排:1课时课程标准1.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复习目标1.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和表现。
3.结合实例分析某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前预习案】一、夯实基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各地理要素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气候因素的影响为例(1)地貌:不同的气候形成不同的地貌(如:湿热环境下的________地貌),不同的地貌形成不同的气候特点(如:横断山区的_________________)(2)水文:气候对水文特征的影响(如:水位变化、结冰期等);水文条件对气候的影响(如:湖泊、_____周围的气候条件)(3)生物:一定气候条件下,生长着相应的动植物;植被也影响着气候。
(4)土壤:不同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土壤的干湿状况,通过蒸发对空气的湿度、温度也有一定影响。
(如:东北平原气候____,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土壤肥沃;再如:贫瘠的红壤)4.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请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例,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及危害。
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三个表现。
二、预习检测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运用“整体性思想”有效组织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学
运 用“ 整体 性 思 想"有 效 组 织 高 三 地 理 复 习课教 学
袁 莉 花 (江 苏省 句容 市第三 中学,江苏 句容 )
摘 要 :高 中地理课程有着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 ,提高 学生创新精 神、创造能力 、自主学 习与探究合作交流能力 的重要作用 。 当学 生进入高 三复 习阶段 后,要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 ,通过 重现、整理 、归纳的方式 串联起 来 ,使知识条理化 、系统化 ,使之形 成一个 较 完整 的知 识 体 系 ,这 就 要 求 学 生 应 具 备 一 定 的“整 体 性 思 想”。
深刻性 、延展性 、整体性 ,根据知识体 系和 目标设 定探究不 同复 习 环境 的变化 。
课型 ,扩大复 习课堂容量 ,提高复习课堂效率。如 ,在南通市 2018
黄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分析过程既体 现了整体性思想 ,又
届高 ■地理第二 次调研测试 中有这样 两题 :丁字坝是一段伸人河 让学生辩 证地认识 了人 口、资 源 、环境之 间相互 影响 、相互 制约 的
从整体 t去把握 、运用 。比如 ,在 自然地理环境 中,构成环境 的要 要方 面 ,也是地 理课堂教 学的基础 目标 ,运用“整体性思想 ”则是
素 有大气 、水 、岩石 、生物 、土壤 等 ,各 要素不是孤 立存在 的 ,它们 培养高 中学生综合思维素养 的重要途径 ,高 中地理课程 内容涉及
以分析黄河流域综合治理 的措施 为例 ,先从 自然地理环境 的
到其纬度位置 、海 陆分 布 、气候类型和分布宽 度等要素 ,从 而形成 整体性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草地退化 ,荒
了一个复杂的地理环境系统 。在分析某地 的地理 环境时 ,我们必 漠化严 重 ;中游流经 黄土高原 ,支流较 多 ,黄土高原 土层疏松 ,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考点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地理环境整体性
考纲解读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
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命题趋势高频考点,高考方向:1.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五大自然要素在地理
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2.结合区域自然特征、区域生态环
境考查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常见题是用整体性的思想阐释地理环境的变化或者分析变化的原因。
分值7—15分
(2016浙江文综)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10分)
[2015·天津卷]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
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读材料,回答8~9题。
8.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9.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B.退耕还草,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
(2016卷Ⅲ)36,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图6)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
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
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8分)
(2016卷Ⅰ,)37,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图6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2)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10分)
(2)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6分)
[2015·安徽卷]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9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
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
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
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
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
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图9
(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
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
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
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
图6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
图6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7~9题。
年份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7.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
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
) A.流水作用增强 B.冰川作用增强
C.风力作用增强 D.变质作用增强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②植被覆盖率增大
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加④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三,核心知识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一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状况的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四,说说包头自然环境的特点,并分析植树造林,修建轨道交通给包头环境带来的变化
(2016浙江卷)(3)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2015·天津卷] CB
2016卷Ⅲ(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
(4分)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4分)
2016卷1 (2)纬度高,植物生长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3)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机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多,便于拍摄
2015安徽卷(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37.[答案] (1)(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
(2)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
(3)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
(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
ADD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