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儿童”模式对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饮食行为改变效果分析
幼儿园营养餐食改进方案及效果评估
文章:幼儿园营养餐食改进方案及效果评估随着人们对孩子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幼儿园的营养餐食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满足孩子们健康、全面发展的需求,幼儿园营养餐食的改进成为必不可少的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幼儿园营养餐食改进方案及其效果评估。
一、背景和意义1.1 幼儿期是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饮食营养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1.2 良好的营养餐食不仅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也培养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对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幼儿园营养餐食改进方案2.1 优化食谱,合理搭配膳食根据营养学标准,合理搭配营养成分,增加蔬菜、水果等摄入。
2.2 精细化加工,确保食品质量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加工环节严格把控,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2.3 食材采购渠道优化选择优质、绿色、有机食材,并建立长效的供应渠道。
三、改进方案的效果评估3.1 营养状况的改善改进后的营养餐食有效提高了幼儿的营养摄入水平,促进了身体健康发育。
3.2 饮食习惯的培养多样化、丰富的菜品搭配培养了幼儿的饮食习惯,使他们更愿意尝试新鲜的食材,形成了健康的饮食习惯。
3.3 全面发展的促进改进后的营养餐食促进了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营养基础。
四、观点和理解在营养餐食改进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寻求创新和优化,使营养餐食更科学、更健康。
我们也应该注重改进方案的效果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以确保幼儿园营养餐食改进方案取得长期、稳定的成效。
总结回顾:幼儿园营养餐食的改进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不仅要关注食品的健康和安全,更要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改进方案和效果评估,希望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贡献更多的力量。
以上是我对幼儿园膳食改进方案及效果评估的观点和理解,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幼儿园营养餐食的改进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不仅要关注食品的健康和安全,更要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改进方案和效果评估,希望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贡献更多的力量。
学龄前儿童营养健康干预效果评估
学龄前儿童营养健康干预效果评估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龄前儿童的营养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营养健康对儿童的身心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效的干预措施及其效果评估变得尤为重要。
学龄前儿童营养健康干预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饮食调整、体育锻炼、补充营养素等。
其中,饮食调整是干预的重点和核心。
合理的饮食结构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科学合理地调整学龄前儿童的饮食结构,可以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
一、营养健康干预方法及其效果评估(一)饮食结构调整学龄前儿童的饮食结构往往存在不均衡的问题,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摄入过多的高糖、高脂食物,容易导致肥胖问题和营养不良。
因此,饮食结构调整成为干预学龄前儿童营养健康的重要手段。
饮食结构调整的具体方法包括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此外,均衡摄入各类食物,保证学龄前儿童获得多种营养素的平衡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学龄前儿童的健康发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定期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儿童的体质,促进骨骼发育,调节激素分泌,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此外,体育锻炼还可以帮助儿童消耗多余的热量,预防肥胖问题。
然而,体育锻炼对学龄前儿童的干预效果评估较为困难。
由于儿童的身体发育情况千差万别,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也有差异。
因此,评估体育锻炼的效果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体质指标、代谢功能、心理状态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三)补充营养素在学龄前儿童营养干预中,补充营养素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合理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素,可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功能,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并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
然而,补充营养素的效果评估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一方面,儿童对不同营养素的需求量因年龄和发育阶段而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干预。
另一方面,儿童的营养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
因此,仅仅依靠营养素补充难以评估干预效果的真实性。
“儿童与儿童”模式对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饮食行为改变效果研究
“儿童与儿童”模式对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饮食行为改变效果研究董媛;王佳蕾;吴玲玲;蔡美琴【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nutrition education through Child-to-Child (CTC)approach on the diet behaviors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Methods Two kindergartens in Shanghai were selected as intervention kindergarten and control kindergarten respectively.One hundred and twelve children in higher grade in the intervention kindergarten were served as experiment group,who received nutrition education from kindergarten teachers,and disseminated nutrition knowledge to the other 195 children in lower grade in intervention kindergarten (affected group) through CTC approach.Children in control kindergarten in the same grade were served as experiment group controls (n =74) and affected group controls (n =207) respectively,and no nutrition education intervention was conducted.Self-designed 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KAP) questionnaire was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in nutrition and healthy diet knowledge,attitude towards food and nutrition and diet behavior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the KAP scores in experiment group and affected group increased to some extent,the pass rates of score of nutrition and healthy diet knowledg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1),and the attitude towards food and nutrition and diet behaviors improved.After intervention,the incidences of picky eating in experiment group and affected group were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s (P < 0.05 for both),the incidences of milk consumption every day in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s (P < 0.05,P <0.01),and the incidence of having balanced breakfast in affect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ffected group controls (P <0.05).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CTC approach in nutrition education may yield favorable effect and advantage in promoting diet behaviors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目的评价“儿童与儿童”(CTC)营养教育模式对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改变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条件相当的两所幼儿园分别作为干预幼儿园和对照幼儿园.干预幼儿园112名大班儿童为传授组,由幼儿园教师直接对其进行营养教育;195名中、小班儿童为辐射组,采用CTC模式由传授组儿童向其传播营养知识.对照幼儿园同年级儿童分别作传授组对照(74名)和辐射组对照(207名),不进行任何干预.采用自制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评价干预前后儿童营养知识、对营养与食物的态度和饮食行为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传授组和辐射组儿童KAP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儿童营养知识及格率显著提高(P<0.01),对营养与食物的态度、饮食行为均得到改善.干预后,传授组和辐射组儿童挑食行为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相应对照儿童(均P<0.05),两组儿童每天喝1~2杯奶制品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其对照儿童(P<0.05,P<0.01),辐射组儿童吃营养早餐行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对照儿童(P<0.05).结论应用CTC模式进行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对儿童饮食行为改变具有明显效果和优势.【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3(033)008【总页数】6页(P1135-1140)【关键词】"儿童与儿童"模式;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作者】董媛;王佳蕾;吴玲玲;蔡美琴【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上海200025;中国福利会托儿所,上海200040;中国福利会托儿所,上海20004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上海20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53.2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迅速,模仿力强、可塑性大,是饮食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1]。
“儿童与儿童”模式在小学生营养教育中
[本期索引]项目名称:《应用Child-To-Child模式促进学生营养教育的研究》项目负责人:余小鸣执行时间:2001.9—2002.9资助金额:14.2万元人民币关键词:“儿童与儿童”模式;小学生;营养教育(大标题)儿童互助式健康教育造就校园营养小教师■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到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学习潜力和健康状况营养是促进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营养不良引发的问题,如某种营养素的缺乏、蛋白质能量缺乏会损害儿童的智力发育,铁缺乏就会对学前儿童、小学儿童、青春期的女孩和妇女的认知能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1990年,Ernesto研究提出,学生营养和健康状况在学校入学率、学习成绩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学前时期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可能会对儿童以后在学校的进步产生影响。
1992年,Martorell的研究表明,发展儿童的早期营养教育有助于提高青春期和成人期的智力水平,所以,改善儿童的早期营养状况将可产生长期的经济效益。
1993年,世界银行的报告称,营养状况和教育活动是密切联系的,建议通过营养教育干预,提高食物中的微量元素的构成。
我国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摄入中存在钙、锌等微量元素摄入严重不足,维生素A、B2的摄入较低等问题,贫血、佝偻病、维生素A 缺乏症、锌缺乏症以及肥胖等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这一调查结果直接反映出不合理的饮食对儿童青少年所造成的健康危害。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实施营养教育的最佳时机研究显示,许多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的饮食习惯、食物消费行为密切相关。
因此,改善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不仅依赖于他们对营养物质资源的拥有,还有赖于每个儿童青少年对营养知识的接受、理解和应用。
以学校为基础的营养教育可以有效地改善儿童青少年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状况,这一理念已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倡议世界各国将营养教育干预融入健康促进学校的组成部分。
我国在1992年颁布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中已明确把“营养与健康”列入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新疆部分地区学龄儿童膳食模式与营养状况相关性分析
研究意义
通过了解学龄儿童的膳食模式和营养状况,为优化儿童营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分析膳食模式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有助于发现影响儿童营养问题的关键因素, 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帮助。
通过研究,提高社会对学龄的儿童健康事业发展。
研究目的
对*部分地区学龄儿童的膳食模 式进行调查,了解儿童的膳食 结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
《新疆部分地区学龄儿童膳 食模式与营养状况相关性分
析》
2023-10-30
contents
目录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讨论与结论 • 建议与展望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01
*地区经济相对较为落后,贫困人口较 多,儿童营养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 焦点。
02
饮食偏好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
研究还发现,学龄儿童的饮食偏好与营养状况之间也存在相关性。偏好甜食、油炸食品的儿童,往往 营养状况较差;而偏好蔬菜、水果的儿童,营养状况较好。这表明饮食偏好对营养状况也有重要影响 。
04
讨论与结论
讨论
膳食模式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
在考虑了其他影响因素后,研究发现学龄儿童的膳食模式与营养状况存在显著相关性。合理的膳食模式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 发育,提高免疫力,降低患慢性病的风险。
饮食偏好
研究还发现,学龄儿童对某些食物的摄入存在偏好,如对甜食、油炸食品的摄入较多,而 对蔬菜、水果的摄入较少。这可能与家长的教育引导不足有关。
饮食行为
此外,研究还发现学龄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较多,如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等,这些问题 需要家长和学校引起重视,加强引导和教育。
营养状况评价
营养不良
研究发现,*部分地区学龄儿童营养不良的患病率较高,尤其是蛋白质-能量 营养不良的患病率较高。这可能与当地的经济条件、饮食习惯、贫困等因素 有关。
幼儿园营养餐食教育计划的实施效果与改进方案
幼儿园营养餐食教育计划的实施效果与改进方案幼儿期是儿童发育的重要时期,营养饮食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幼儿园学生的营养健康,很多幼儿园开始实施营养餐食教育计划。
这个计划旨在通过提供均衡、多样化的饮食,使幼儿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增强他们对食物的认识和理解。
那么,这个计划的实施效果如何呢?有哪些改进的方案可以提升实施效果呢?首先,幼儿园营养餐食教育计划的实施效果需从两个角度来审视。
一方面,可以从幼儿的饮食习惯和身体健康的改善来评估该计划的实施效果。
如果幼儿在参加计划后能够更好地接受和喜欢健康食物,形成合理的饮食结构,并且体质和健康状况得到提升,那么可以认定该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另一方面,还需要从幼儿对食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来评估该计划的实施效果。
如果幼儿在计划中学到了关于食物的知识,能够正确理解食物对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作出正确的饮食选择,那么可以认定该计划在教育幼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在实施这样的计划过程中也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首先,要完善营养餐食教育计划的课程内容。
在制定计划时,应针对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如游戏、绘本故事等,以吸引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供实际案例和亲身体验,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
其次,要提高幼儿园教师相关知识和素养的培训水平。
教师是幼儿园营养餐食教育计划的执行者和引导者,他们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来教授和引导幼儿。
因此,幼儿园应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食物营养知识、健康饮食指导等方面的了解,以增强他们在计划实施中的专业素养。
此外,幼儿园还应建立营养餐食教育计划的监测和评估体系。
通过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可以有效地发现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同时,利用评估结果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以增加家长对计划的关注和参与,从而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合作的局面,共同促进幼儿的营养健康。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教育效果分析与评价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教育效果分析与评价摘要:目的:在幼儿园开展一系列儿童营养教育,通过膳食调查的方式,对此营养教育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为改善幼儿的营养教育和膳食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促使家长和幼儿园共同配合幼儿的健康饮食。
方法:选取我市450名学龄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
结果:营养教育后学龄前儿童通过膳食摄入的维生素B1含量有了显著提高,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D的摄入也趋于合理。
结论:通过开展蒙台梭利教学法系列活动,促进了学龄前儿童膳食摄入的合理化。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饮食调查;营养教育如果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不够理想,那么他们以后的身体状况和体质也不会很好,这一阶段的营养将直接影响未来身体的健康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很多父母已经学习了健康合理的营养结构,但是其普及率依旧不足。
因此,城镇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改善不仅需要提升幼儿园膳食质量,还需关注他们的家庭膳食质量。
因此,为进一步明确影响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因素,本研究选取本市的450名学龄前儿童为观察对象,并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测,旨在为防治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提供有效依据,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市450名学龄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
其中,男232名,女218名;年龄3—6岁,平均(4.16±0.52)岁。
纳入标准:均为入托前体检学龄前儿童;儿童家属对本次调查内容完全知情且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疾病者;合并消化系统、代谢性疾病者。
1.2方法1.2.1调查方法及内容问卷调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内容为儿童年龄、家庭经济收入及人口数、家庭居住环境、父母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母亲身高等;第二部分调查内容为儿童家庭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父母育儿知识、卫生习惯等。
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分析与影响因素分析
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分析与影响因素分析汇报人:2023-12-15•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概述•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分析目录•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策略与建议•实践案例分享与效果评估•未来展望与持续关注的重要性01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概述学龄前儿童通常指的是3-6岁的儿童,这一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良好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时期。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与婴幼儿期相比,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同时对各类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利用和排泄等能力也相对提高。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对其未来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以及成年后的疾病风险具有重要影响。
定义与特点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提高学龄前儿童的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均衡的饮食和良好的营养状况对学龄前儿童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情绪状态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
充足的营养摄入是维持学龄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缺乏或过剩都会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营养状况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输入标题02010403当前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挑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等。
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和习惯受到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可能延续到成年期,增加慢性疾病的风险。
学龄前儿童的零食和甜食消费量较高,导致膳食不平衡和营养过剩。
学龄前儿童的饮食结构不够合理,存在过度摄入高热量、高糖分和高脂肪的食物,而蔬菜、水果和粗粮等健康食物的摄入不足。
02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分析营养摄入量分析热量摄入量学龄前儿童的热量摄入量应满足其身体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需求,但往往存在摄入不足的问题。
蛋白质摄入量适量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但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也可能对肾脏造成负担。
脂肪摄入量适量的脂肪摄入对儿童大脑发育和能量供应至关重要,但过量的脂肪摄入可能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浅谈学龄前儿童合理的营养膳食
浅谈学龄前儿童合理的营养膳食儿童营养状况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合理营养的膳食补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幼儿园与家庭环境作为学龄前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必须从两方面入手实现家校结合,促进儿童身体健康水平。
标签: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膳食;幼儿膳食引言幼儿是祖国未来发展的花朵,儿童是否能够健康成长是一个地区、国家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当祖国的花朵在充分的养料中茁壮成长,才能提高国家的未来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
1幼儿膳食营养现状第一,脂肪的摄入不足。
在日常饮食中,各种动物性食材和烹调用油是脂类食物的主要来源,植物性食物以大豆以及含油量丰富的坚果种子为主,而动物性食物有猪、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禽蛋类、鱼类、乳和乳制品等。
特别是偏远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对落后的经济水平,物资较为匮乏,多以土豆、红薯等淀粉类食物为主食,而日常饮食也多以植物性食材为主,造成当地人对含脂类食物的摄取不足。
第二,蛋白质的摄入不足。
目前,儿童蛋白质摄入不足主要表现在蛋奶摄取不足。
特殊是在大多数农村山地地区,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原料较为匮乏,同时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缺乏蛋白质营养的摄取意识,很容易造成当地儿童对蛋白质的摄取不足。
第三,缺乏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主要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两大类)在人体中含量不多,但是却对人的生存和健康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内代谢的基础,并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
微量元素摄入过量或不足都可能导致儿童生理疾病的产生。
儿童的膳食调配受地域条件、认知水平、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学龄前儿童合理的营养膳食分析2.1开展合理饮食学校食堂在营养配餐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以下客观性问题。
要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各类营养素的需求,并且根据儿童的不同生理状态和每日活动量来调节配餐。
人体需要40余种营养素,但是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种天然食物能满足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因此,在配餐中应注重膳食搭配的多样化。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及食欲特征现状及影响因素
2023-11-07CATALOGUE目录•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学龄前儿童食欲特征现状•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及食欲影响因素分析•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及食欲干预措施建议•研究展望与挑战•参考文献01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是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食物的选择、摄入、饮食习惯等。
这些行为对他们的健康和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饮食行为定义良好的饮食行为有助于学龄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相反,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可能导致营养不足、肥胖等问题,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饮食行为重要性饮食行为定义及重要性学龄前儿童常常会偏食和挑食,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而拒绝尝试其他食物。
偏食和挑食食欲不振饮食节律紊乱部分学龄前儿童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对食物不感兴趣,摄入食物量不足。
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节律有时可能会不规律,有时会暴饮暴食,有时又不想吃饭。
03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特征0201家庭环境对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包括父母的饮食习惯、家庭教育方式等。
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如电视广告、网络信息等。
社会环境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因素也会影响他们的饮食行为,如饥饿感、饱腹感等。
生理因素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影响因素02学龄前儿童食欲特征现状食欲定义及重要性•食欲:指人在一定时间内对食物产生的一种愉快或渴望的感觉。
食欲的重要性:食欲与人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良好的食欲可以保证身体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学龄前儿童的食欲特征: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食欲变化较大,通常表现为对食物的好奇心和渴望。
然而,由于他们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可能会出现食欲不稳定的情况。
学龄前儿童食欲特征心理因素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状况也会对其食欲产生影响。
例如,情绪波动、厌食、偏食等心理因素可能会导致儿童食欲不振。
生理因素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状况,如消化系统、新陈代谢等,都会对其食欲产生影响。
饮食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和教育
饮食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和教育学龄前儿童是指3岁至6岁之间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身体和大脑正在迅速发育,因此饮食对他们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饮食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来塑造健康的饮食习惯。
饮食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适当的饮食对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和认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饮食对学龄前儿童的几方面影响:1. 营养摄入:学龄前儿童需要各种营养物质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他们需要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缺乏某种营养物质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展。
2. 免疫系统:适当的饮食可以增强学龄前儿童的免疫系统。
含有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可以增强他们的免疫力,预防疾病。
3. 注意力和专注力:某些食物可能会影响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过多的糖分和咖啡因可能导致他们兴奋和焦虑,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社交活动中的表现。
4. 心理健康:饮食也与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饮食不良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和焦虑。
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鱼类和坚果,富含omega-3脂肪酸,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益。
饮食教育教育是塑造学龄前儿童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饮食教育的方法和策略:1. 模范示范: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孩子们提供健康的饮食选择,并展示健康的饮食行为。
如果孩子看到成人吃水果和蔬菜,他们也会模仿。
2. 亲子互动:饮食教育应该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食物的准备和烹饪,让他们了解不同食物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3. 游戏和乐趣:将饮食教育转化为有趣的游戏和活动。
例如,制作彩虹色的水果沙拉,让孩子们通过选择不同颜色的水果来学习各种维生素的重要性。
4. 营养知识:教育学龄前儿童有关饮食的基本知识,例如食物来源,营养配比等。
通过简单的绘画和演示,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食物对身体的作用。
5. 食物探索:组织学龄前儿童参观农场、超市或市场,让他们亲自接触和了解各种食物。
营养教育对儿童饮食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
营养教育对儿童饮食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儿童的饮食质量逐渐受到关注。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儿童健康成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而营养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改善儿童的饮食质量。
首先,营养教育可以提高儿童的营养知识。
通过讲解食物的功能、种类、营养成分等,引导儿童了解各类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以及对身体的作用。
这样,儿童可以更加明确自己应该摄入哪些食物来获得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而且,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游戏、图画等,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对营养知识的记忆力。
其次,营养教育还能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制定饮食计划,提供均衡的饮食搭配。
例如,合理安排主食、蔬菜、水果、蛋白质等的比例,并禁止或限制儿童食用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引导儿童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选择更加健康的食物,减少垃圾食品的摄入。
此外,营养教育还可以培养儿童的饮食行为控制能力。
通过关注自己的饥饱感,儿童可以学会合理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同时,营养教育还能教育儿童辨别饥饿和口腹之欲的差别,避免因情绪或其他因素导致的不正常进食。
这样,儿童在日常饮食中能更加主动、理性地控制自己的饮食行为,避免形成过度依赖甚至对食物的错误认识。
此外,营养教育的影响还可以延伸到家庭和社区。
家庭是儿童饮食的主要场所,为了实现儿童饮食质量的全面改善,需要加强对家长的营养教育。
家长可以通过参与学校举办的营养教育活动,学习到更多关于儿童饮食的知识和技巧。
这样,他们可以在家庭中提供更加科学、均衡的饮食,给孩子们树立一个良好的饮食榜样。
社区也是营养教育的重要环节。
通过组织各类宣传活动、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社区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健康的饮食环境。
同时,社区还可以组织烹饪比赛、营养知识讲座等活动,增加儿童和家长对营养的关注度,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儿童亲身体验到饮食的乐趣和重要性。
幼儿园营养膳食指导教育教案效果分析
幼儿园营养膳食指导教育教案效果分析一、背景介绍1. 幼儿园营养膳食指导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成长阶段,营养膳食对于他们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而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日常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教育和照料幼儿的责任。
营养膳食指导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2. 幼儿营养膳食指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营养膳食指导教育主要包括饮食指导、膳食营养的科学搭配和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而在幼儿园中,这种指导教育往往以教案的形式呈现给教师,再由教师传授给幼儿。
3. 教案在营养膳食指导中的作用教案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有条理和有效。
在幼儿园营养膳食指导教育中,教案的编写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园教师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幼儿园营养膳食指导教案的编写与实施1. 编写教案的重要性和方法编写教案需要考虑幼儿的生理特点和饮食习惯,以及融入游戏、互动等元素,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教案的实施教案实施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通过讲解、示范、互动等方式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相关知识。
三、幼儿园营养膳食指导教案效果分析1. 儿童饮食习惯的调查研究了解儿童饮食习惯的调查可以帮助评估教案的实施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2. 营养膳食指导教案的效果分析评估教案的效果,主要包括幼儿饮食习惯的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等方面。
3. 教案的创新和改进根据效果分析的结果,可以对教案进行创新和改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1. 关于幼儿园营养膳食指导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一位幼儿园文章写手,我深刻理解幼儿园营养膳食指导教育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 关于教案的重要性在幼儿园营养膳食指导教育中,教案的编写和实施同样至关重要。
只有科学合理的教案,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幼儿。
五、总结与回顾本文从幼儿园营养膳食指导教育的背景介绍、教案的编写与实施、教案效果的分析和个人观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幼儿园营养餐食计划实施效果分析
幼儿园营养餐食计划实施效果分析一、前言营养餐是保障幼儿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幼儿园营养餐食计划的实施效果是社会和家长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实施效果层面对幼儿园营养餐食计划进行分析。
二、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针对幼儿成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幼儿园引入自助餐模式,增加儿童自主选择食物的机会。
同时,优化食材搭配、增加菜品种类、改进餐品的口感、提高食品安全等也都是实施计划的必要措施。
三、幼儿园营养餐计划实施效果分析1.增加孩子摄入营养成分的机会幼儿园营养餐计划实施后,儿童食量增大,减少了挑食现象,增加了摄入营养成分的机会,更好地满足了幼儿成长所需的营养成分。
2.改善儿童的身体素质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幼儿园营养餐计划能够增强儿童的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改善儿童的身体素质。
3.优化教育环境幼儿园通过实施营养餐计划,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家长对幼儿园的信赖度,优化了教育环境,增强幼儿园整体的竞争力。
4.增强家长的财务承受能力家长可以通过缴纳营养费,可以减轻一定的经济负担,而且营养餐也提供了相对合理的营养搭配,可以减少家长的心理负担。
5.提高社会关注度幼儿园营养餐计划实施后,对于社会公众还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增强了对工商、食品安全相关民生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促进社会公正、公平与和谐。
四、对幼儿园营养餐计划实施效果的优化建议1.增加菜品种类提高菜品的多样性,合理搭配食物,不仅可增添色彩,也能增加儿童主动选择的兴趣。
2.加强菜品质量管理提高食品安全防控措施,提高菜品的质量,以确保幼儿的安全健康饮食。
3.增加营养素种类增加质优价廉的果蔬,如西红柿、黄瓜、苹果、梨子等,丰富食材搭配,增加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4.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幼师的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增强其对儿童食品的监管和控制,更好地为幼儿提供健康安全的饮食环境。
五、结论幼儿园营养餐计划的实施积极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儿童营养餐教育方案的实施效果分析
幼儿园儿童营养餐教育方案的实施效果分析《幼儿园儿童营养餐教育方案的实施效果分析》1. 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良好的营养饮食对于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幼儿园儿童营养餐教育方案的实施效果备受关注。
2. 背景介绍幼儿园儿童的饮食偏好和习惯往往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饮食健康状况。
幼儿园儿童营养餐教育方案的实施对于塑造孩子们良好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
这样的教育方案包括了饮食宣传、膳食指导、餐饮环境改善等内容,旨在帮助幼儿园儿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实施效果分析3.1 膳食结构改善在教育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幼儿园儿童的膳食结构得到了显著改善。
他们开始多食蔬菜水果,少食零食糖果,形成了较好的膳食结构。
这对于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免疫力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3.2 饮食习惯养成由于教育方案的指导,幼儿园儿童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他们懂得了在饮食中追求平衡和多样性,摄入了更多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并且懂得了饮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这种饮食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们的一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健康体魄建立通过幼儿园儿童营养餐教育方案的实施,可以观察到这些孩子们的健康状况更好了。
他们的身体更为强健,注意力更为集中,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这进一步验证了这个教育方案的实施效果。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幼儿园儿童营养餐教育方案的实施效果显著,但是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最为关注的事情,这个教育方案的实施至关重要。
希望在未来能够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帮助孩子们养成更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5. 总结幼儿园儿童营养餐教育方案的实施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通过这个方案,孩子们的饮食结构得到了改善,饮食习惯得到了养成,健康体魄得到了建立。
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希望在未来能够更多地关注这个问题,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多做一些努力。
6. 教育方案的实施效果分析6.1 家庭参与度教育方案的实施中,家庭的参与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幼教人员营养相关知信行水平的关系
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分析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幼 教人员营养知信行水平之间的 关系,以及相互影响。
探讨幼教人员的干预措施对学 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及其 效果。
研究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生 长发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幼教 人员对此的影响。
研究方法
研究讨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 与幼教人员的营养知信行之间
的关系。
样本量
共纳入100所幼儿园,每所幼儿园 的幼教人员和儿童均参与了此次 调查。
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幼 儿园所在地区、办园性质等因素进 行分层,然后随机抽取样本。
调查问卷设计
针对幼教人员的问卷
包括个人信息、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饮食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针对儿童的问卷
包括儿童的基本信息、饮食行为、生长发育等情况的调查。
鼓励自主进食
培养学龄前儿童自主进食的能力, 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自我 管理能力。
对幼教人员的建议
提供营养均衡的餐点
幼教人员应确保为学龄前儿童提供营养均衡的餐点,包括蔬菜、 水果、全谷类、蛋白质来源等。
宣传营养知识
幼教人员可以向家长和儿童宣传营养知识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以 促进儿童的健康与成长。
饮食行为问题
学龄前儿童可能存在挑食 、偏食、暴饮暴食等饮食 行为问题,需要家长和幼 教人员的引导和干预。
幼教人员的营养知信行水平分析
营养知识
幼教人员对营养知识有一 定的了解,但存在专业性 和深入度不足的问题。
营养信念
幼教人员对营养重要性的 认识较为充分,但可能在 实践中难以转化为实际的 行动。
营养行为
长喂养行为的关系。
探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的干 预措施及其效果。
研究幼教人员的营养知信行水平
学龄前儿童的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培养方法研究与实践
学龄前儿童的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培养方法研究与实践学龄前儿童的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对其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智力发展和心理健康。
本文将探讨学龄前儿童的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培养方法,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一、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需要获得均衡的营养。
家长应尽量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谷物、蛋白质和脂肪。
同时,合理安排饮食结构,避免过多摄入油腻和高糖食物。
实践案例:小明是一位学龄前儿童,父母在他的饮食中坚持提供多种蔬菜和水果。
他们会定期购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并利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制作出美味的菜肴。
小明的家人还会鼓励他尝试不同的谷物,如米、面和全麦食品。
这样的营养均衡饮食使得小明身体健康、充满活力。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学龄前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应关注儿童的作息时间、运动量和卫生习惯,以帮助他们养成规律、积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实践案例:小红的父母注重培养她的良好生活习惯。
他们规定小红每天早早起床,并确保她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同时,他们鼓励小红参加体育活动,如游泳和瑜伽课程,以增强她的体质和锻炼身体的能力。
此外,小红的父母教她养成勤洗手、保持卫生的习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学龄前儿童的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家长应提供健康的食物选择,并给予主动的引导和榜样。
实践案例:小华的家庭是一个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典范。
他们维持整洁的厨房,购买有机农产品,并定期去附近的农场采摘水果和蔬菜。
家里也不放置过多的零食和高糖饮料,以避免小华摄入过多的糖分。
小华的父母还会与他一起参与运动和户外活动,激发他对健康生活的兴趣。
结论:学龄前儿童的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的工作,需要家长的关注和努力。
通过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我们可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学龄前儿童的健康饮食教育
学龄前儿童的健康饮食教育学龄前儿童的健康饮食教育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饮食习惯的普及,孩子们的饮食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儿童肥胖、体格发育不良、营养不良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加强学龄前儿童的健康饮食教育势在必行。
一、儿童饮食习惯的现状分析孩子们的饮食习惯往往是由父母或家人引导和影响的。
然而,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增加,许多家长都面临时间不足和缺乏饮食知识的情况,导致他们无法合理安排和提供健康的饮食给孩子。
这种情况下,儿童常常会偏好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如零食、快餐和糖果。
长期以来,这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了儿童肥胖和相关健康问题的增加。
二、学龄前儿童健康饮食教育的重要性学龄前儿童时期是孩子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
适当的营养摄入可以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维持孩子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促进大脑的发育,增强免疫力,预防儿童肥胖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因此,学龄前儿童的健康饮食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三、学龄前儿童健康饮食教育的策略和方法1. 家庭教育:父母和家人应该成为良好饮食习惯的榜样,鼓励孩子多吃水果、蔬菜和谷物,限制糖分和油脂的摄入。
与孩子一起制定健康饮食计划,并参与到食物的准备和烹饪过程中。
2. 学校教育:学校可以通过营养课程和健康饮食活动,向学龄前儿童传授正确的饮食知识和技能。
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动手种植蔬菜、健康午餐计划等,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健康饮食的乐趣。
3. 社区教育:社区可以为家长提供培训课程,增强他们的饮食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孩子的饮食。
同时,社区还可以举办健康饮食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学龄前儿童健康饮食教育的重视程度。
四、建立有效的学龄前儿童健康饮食教育机制为了确保学龄前儿童得到全面和有效的健康饮食教育,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机制。
这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并加强监督和评估工作,以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幼儿园膳食营养教育方案及实施效果分析
幼儿园膳食营养教育方案及实施效果分析幼儿园膳食营养教育方案及实施效果分析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孩子的膳食健康已经成为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问题。
而在幼儿园阶段,对于膳食营养教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幼儿园膳食营养教育方案及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
1. 膳食营养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园阶段,营养教育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膳食的结构和均衡性对于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发育都至关重要。
针对幼儿园孩子的膳食营养教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必不可少的。
2. 膳食营养教育方案的制定(1)充分了解幼儿园孩子的膳食习惯和口味偏好在制定膳食营养教育方案时,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幼儿园孩子的膳食习惯和口味偏好,只有了解了他们的喜好,才能更好地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
(2)科学搭配膳食在膳食营养教育方案中,需要科学搭配膳食,保证孩子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摄入。
3. 膳食营养教育方案的实施效果分析(1)评估孩子的营养状况在实施膳食营养教育方案后,需要对孩子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包括身高、体重、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的监测,从而来评估方案的实际效果。
(2)孩子的饮食偏好和习惯的改变另外,也需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偏好和习惯的改变,是否对于膳食营养教育方案有所接受,并逐渐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膳食营养教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膳食方案,并且关注孩子的实际情况,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也需要与家长共同配合,加强孩子的膳食教育,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合作氛围。
总结回顾通过对幼儿园膳食营养教育方案及实施效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科学合理地制定膳食方案并实现膳食教育,对于幼儿园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应该从了解孩子的膳食偏好、科学搭配膳食,以及实施效果的评估等方面着手,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园孩子的膳食营养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与儿童”模式对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饮食行为改变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02T10:52:16.050Z 来源:《中医杂志》2016年12月作者:张丽君张蓉[导读] 提高儿童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儿童兴趣制定教育方法,便于其更好掌握,开辟了一种新形营养教育模式。
(吴忠市妇幼保健院宁夏吴忠 751100)【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儿童与儿童”(CTC)模式对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饮食行为改变的效果。
方法:选取吴忠市两所条件相似的幼儿园为本次观察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98名大班儿童为传授组,由幼儿园所指定的老师对大班儿童进行营养教育,176例中、小班儿童为辐射组,采用CTC模式进行营养教育,让传授组儿童向辐射组儿童传播营养知识和合理饮食方法,对照组82例大班儿童
为传授组,187例中、小班儿童为辐射组,均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
采用问卷方法,对干预前后儿童营养知识、饮食行为的变化以及对营养和食物的态度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干预教育结束后,传授组和辐射组儿童对于营养知识、饮食行为以及对营养和食物的态度与干预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儿童对营养知识知晓率与对照组和干预前相比显著提高(P<0.05);干预后,传授组和辐射组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和干预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儿童与儿童”(CTC)模式是一种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与饮食状况非常实用且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
【关键词】儿童与儿童”模式;学龄前;营养教育;饮食习惯学龄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较为迅速的一个重要阶段,该阶段儿童已逐渐形成自我做主的模式,模仿能力较强,可塑性较强,是饮食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1]。
如不加与干预,会对儿童身体健康及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合理营养和饮食习惯是促使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
“儿童与儿童”(CTC)模式是一种儿童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新颖而效的健康教育方法,该模式以儿童为中心,调动其学习积极主动性,并以儿童为主体向周围人群展开营养教育,而幼儿园老师和保健医师只是一个促进者,只是帮助儿童了解在这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营养问题及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并帮助制定计划,监督实施,并对他们的实施结果进行总结评价[2]。
目前国内对于学龄前儿童实施CTC模式较为少见,其临床成效较少。
本研究对学龄前儿童实施CTC模,进一步探讨该模式在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中实施效果及可行性。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吴忠市两所条件相近的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试验研究设计,一所幼儿园设为干预组(总计274例),另一所设为对照组(共269例)。
干预组中98名大班儿童为传授组,由幼儿园所指定的老师对其进行营养教育,176例中、小班儿童为辐射组,采用CTC模式,让传授组儿童向辐射组儿童传播营养知识和合理饮食方法,对照组82例大班儿童为传授组,187例中、小班儿童为辐射组,均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
本研究共涉及学龄前儿童543例,坚持实施完该实验者536例,有效率为98.71%。
1.2方法采用自制问卷方法,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干预前后基线资料收集,问卷内容包括营养知识、饮食习惯的变化、对营养和饮食的态度、饮食行为等,健康教育前后问卷内容应保持一致。
关于儿童的营养知识掌握程度由家长负责询问,孩子进行回答;饮食习惯、对营养及饮食的态度有家长依据孩子的表现进行填写。
1.3干预措施及质量控制对干预组学龄前儿童发放由研究组依据学龄前儿童特点自行编制的CTC营养健康教育手册,传授组儿童由所指定的老师对其进行营养教育以及饮食行为指导,采取互动方式进行授课,每周1课时,共计8课时,共2个月。
每次授课结束后,由传授组儿童对辐射组儿童进行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传播。
授课形式和内容可采用知识竞赛、现场演讲、讲故事、制作营养小报、做游戏、表演等方式进行。
调查问卷以及营养健康教育手册有专人发放,并向幼儿家长详细说明问卷填写方法和要求,对回收的问卷仔细检查、核对,对于所收集的数据采取双录入,避免出现遗漏,并对错误进行纠正。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采用t 检验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知识、态度及行为评分两组儿童在干预前对营养和饮食知识、态度、行为评分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传授组和辐射组儿童对营养和饮食知识、态度、行为评分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知识、态度、行为评分
2.2干预前后儿童对营养和饮食知识知晓率营养和饮食知识知晓率以60%作为及格线。
干预前,传授组和对照传授组知识知晓率分别56.42%和48.75%,辐射组和对照辐射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7.86%和48.25%,干预前无差异(P>0.05)。
干预后,传授组和对照传授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5.67%、76.25%,辐射组和对照辐射组知晓率分别为80.46%、59.72%,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
干预后,传授组和辐射组儿童对早晚要吃好、饭前要洗手、饭后漱口对牙齿好、喝饮料或冷饮以及吃油炸食物对身体不利、饮食应清淡、每天喝奶有利于身体健康成长等知识点知晓率显著提高。
2.3干预前后对饮食和营养态度的变化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儿童对饮食和营养态度之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干预组儿童对饮食和营养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与对照组和干预相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饮食和营养态度的变化
2.4干预前后不良饮食行为发生率干预前,干预组(98/270例)和对照组90/266例)不良饮食行为(挑食、不喜欢饭菜倒掉、边吃边玩、吃饭饭桌不干净等)发生率分别为36.3%、3
3.8%,无差异性(P>0.05),干预后,两组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发生率分别为2
4.8%(67/270)、31.6%(84/266例),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学龄前儿童实施CTC模式,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饮食营养教育,促使幼儿掌握基本营养知识、形成良好饮食习惯以及端正对营养和饮食的态度,所取得效果有目共睹。
由于年龄限制,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具有一些特殊性,CTC模式根据儿童特殊性,制定适合儿童的营养教育模式,将课堂内容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做游戏、故事表演、绘制营养小报、知识竞赛等方法,让儿童从玩耍中获得收益,使营养教育更贴近儿童生活,容易被其接受和掌握。
本研究中不难得出,采用CTC模式干预组不论在营养饮食知识掌握方面还是在饮食行为、营养与饮食态度方面均优于未进行任何干预组儿童。
可见,该模式在营养教育中的可行性以及所取得效果,同时该模式具有投入少,效益高、传播性广,影响范围大等优点[3],通过对部分儿童采用CTC模式,将其所掌握的知识传播给自己的同伴、家长以及周围人群,使广大人群均收益。
该模式弥补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高儿童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儿童兴趣制定教育方法,便于其更好掌握,开辟了一种新形营养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金星明,施榕,金志娟.上海市1 ~ 6 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4): 387-389.
[2]王宏星,谭雪芳,张海蓉. 同伴教育在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与饮食现状中的应用[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860-1862.
[3]余小鸣,段爱旭,陈慧平,等.“儿童与儿童”模式在小学生营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营养学报,2005,27(3): 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