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总价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单价数量总价》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主要让学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基本概念,计算简单的总价,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但对于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和运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举例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场景,引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图片和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例如模拟购物场景,计算商品的总价,并讨论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来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的知识。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如何计算多件商品的总价,如何比较不同商品的性价比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数学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实用10篇)
四年级数学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实用10篇)四年级数学单价数量总价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第105页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优化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重、难点:对烙饼问题的探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播放录像:妈妈烙饼的过程。
学生观看后,教师提问:刚刚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在刚才的录像中妈妈是怎样烙饼的?(学生回答,教具演示)要把1张饼烙熟,就必须两面都烙好,也就是说一张饼有正、反两个面。
如果烙一面要3分钟,谁能很快地告诉我,烙1张饼要多长时间?教师:那烙2张饼呢?(生答:12分钟或6分钟)要求6分钟的同学说出理由。
教师:6分钟的同学想法真不错,想到同时烙,这样就节省了时间,饼很快就烙熟了。
教师:同学们的思维真是活跃,为了节约烙饼的时间,想出了很多的方法,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些类似烙饼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烙饼问题)二、探索新知1.教学教材第105页例2。
(1)课件出示第105页中的例2。
教师:如果我们要烙3张饼,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烙3张饼,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同学们有什么好方法呢?(2)组织讨论交流。
安排学生在小组中充分讨论、交流,然后分小组进行汇报。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案:①烙1张饼要6分钟,烙3张饼要18分钟。
②烙2张饼用6分钟,再烙1张用6分钟,只用12分钟。
教师追问:还可以怎样烙?引导学生思考:要尽快地吃上饼,每次能烙2张饼,能不能保证锅里总有2张饼在烙呢?应怎样安排?(3)归纳最佳方案:①放第一、二张饼烙3分钟;②将第一张饼翻面,取出第二张,同时放入第三张饼,再烙3分钟;③取出烙好的第一张饼,再放进先取出的第二张饼,同时将锅里的第三张饼翻面,再烙3分钟,这样只用9分钟就烙好了3张饼。
(4)自己用替代品(圆形纸)在桌面上操作一次。
让一名同学操作,其余学生记录时间,体会烙饼的方法。
第4单元 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第4单元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课程名称:数学年级:四年级学期:2023-2024学年上册教学目标: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计算。
2. 学会使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教学重点: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2. 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1.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教学准备:1. 教材2. PPT课件3. 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如加减乘除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要计算价格的情况呢?二、新课讲解1.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单价:一个物品的价格- 数量:购买的物品的数量- 总价:购买物品的总价格2.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总价 = 单价× 数量3. 示例:小明去超市买苹果,苹果的单价是3元/斤,他买了2斤,请计算他需要支付的总价。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出题,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
2. 老师选取几道题目,让学生上台展示计算过程。
四、巩固提高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老师选取几道题目,让学生上台展示计算过程。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2.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和关系,让学生掌握了计算总价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重点关注的细节: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优秀教学案例
-请举例说明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各小组讨论后,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3.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点评和指导,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及其应用。
2.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认知差异进行针对性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通过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板书在黑板上。
3.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详细解释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强调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单价:商品的价格,通常指每单位商品的价格。
-数量:购买商品的个数或重量。
3.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4.创设互动式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二)问题导向
1.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2.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单价数量和总价》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一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活实例为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举例解释:如在购物场景中,学生需要知道每种商品的单价,确定购买的数量,然后计算出总价。
2.教学难点
-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这三个概念如何相互关联并运用于计算中可能存在困难。
-在实际问题中提取有效信息,特别是涉及到复合问题或者隐藏条件时,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知识进行分析。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如何合理安排预算?”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对于难点部分,比如打折商品的售价计算,我会通过举例和步骤分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单价、数量和总价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预算。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购物实验操作。学生们将扮演顾客和收银员,实际操作计算总价的过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单价、数量和总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2.掌握如何计算总价;3.能够灵活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启发学生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规律;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知识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2.如何根据单价、数量计算总价。
三、教学难点1.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灵活运用;2.多种问题情境下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讲解1.引入概念:首先向学生解释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2.探究规律:通过几个案例,让学生自己分析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发现规律。
3.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加深对单价、数量、总价关系的理解。
3. 实践1.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等,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展示讨论:每组展示他们的解答,并让其他组提出自己的看法,互相讨论。
4. 拓展1.布置作业: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和展示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知识,加深理解,扩展应用。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一. 教材分析《单价、数量和总价》是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对于生活中的购物经验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明确的认识,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2.数量关系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商品图片和价格标签。
2.准备练习题和小组讨论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商品的图片和价格标签,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商品的单价和数量,引导学生思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实例,向学生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计算来验证这个关系。
例如,购买一个商品需要花费多少钱,购买两个商品需要花费多少钱,购买三个商品需要花费多少钱,以此类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来练习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也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关系的理解。
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带回家完成。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52例4。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构建数学模型,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板贴,粉笔,翻页笔,教案【教学预设】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吧!这星期一我到你们班来做了个测试,从测试中我了解到我们班的同学很厉害,能人特别多,而且我还听说咱们班上课举手发言也特别棒,是这样吗?(回答自信,干脆)我对大家已经有了一些了解,那你们知道怎么称呼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咱们班的同学真是不简单,很会观察。
那初次给大家上课,上课前我们先来聊聊天吧!今天可是一个不一般的日子,你知道吗?那我们就来聊聊网购吧!以往双十一的时候你们家都会买些什么?是的,现在网购非常流行,那你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在网上买东西吗?大家懂的可真不少,刚才好些同学说到了会在网上买吃的,的确,现代社会,大家对吃的都越来越讲究,许老师也是这样,(我有时也会网购,但也经常会到超市买东西)昨天我就和朋友丽丽去了趟超市。
请看大屏幕。
一、借助情境,理解单价1.创设情境,感知“单价”(1)谈话出示:许老师买了2盒牛奶,丽丽买了3盒牛奶,你觉得我们俩谁付的钱多?预设1:丽丽付的多。
说说理由。
这是你的想法。
(大家都认为这样吗?)预设2:许老师付得多。
说说理由。
师:到底是怎样的呢?请看(2)出示图片:你读懂了什么?(注意力引到:单价的解读上)一盒几元引到每盒几元(板书:每盒几元),(3)解决问题:现在你能告诉我谁付的钱多吗?怎么知道的?(4)总结:看来,付钱的多少不仅跟牛奶的盒数有关系,还跟每盒的价钱有关系,像这样每盒5元,每盒8元在数学上就叫……(板书单价)。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第【1】篇〗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种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术语概括、表达数量关系,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应用。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回顾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课件出示题目)(1)每个书包50元,4个书包多少钱?(2)一列动车每小时行20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3)李师傅每天生产15个零件,他6天可以生产多少个零件?指名学生口头列式,师生交流反馈。
2.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量关系,弄清楚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有很大帮助。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一)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例题2情境图。
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情境中的信息:钢笔每支12元,练习本每本3元;要买4支钢笔和5本练习本。
2.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
(1)提问: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2)追问:每种商品的单价各是多少?购买的数量呢?(3)介绍单价的读法和写法。
(4)认识总价。
引导思考:根据题目中购买钢笔的情况,我们可以求什么呢?指出:“4支钢笔一共多少钱”指的就是4支钢笔的总价。
3.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1)课件出示下表:单价数量总价钢笔()元/支()支()元练习本()元/本()本()元让学生先填写商品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再分别求出总价。
【2024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1第9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第3题,“练习二十一”第9~11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正确地测量角的度数,会画已知度数的角。
2.进一步理解平行与垂直的含义,会画垂线。
3.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关于图形的知识。
难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在本册教材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1)组织学生翻阅教材中第3、5单元的内容,在小组中相互交流(2)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3)各小组汇报各自整理的知识要点。
用投影仪展示各小组整理的结果,并选派代表汇报。
(4)评议各小组的汇报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
(1)直线、射线、线段。
(2)角。
记作:∠1(3)垂直与平行。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二、练习指导1.把下面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圈里。
15° 38° 91° 89° 178° 63°115° 138° 19° 179° 128° 75°2.已知∠1=75,求∠2、∠3和∠4的度数。
3.用一副三角尺画出下面度数的角。
你会画吗?15° 75° 105° 150°4.教材第110页第3题。
小组中议一议,在适当的空格内填上“√”,再说一说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单价、数量和总价》 (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知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单价、数量和总价的例子。
2. 学生准备计算器和纸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认知。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学生通过计算器,进行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练习。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收获。
五、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与单价、数量和总价相关的作业。
2.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实践、总结和作业五个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环节,因为这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概念及其关系的环节。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实践环节中,教师出示的实际问题应该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问题的难度应该适中,既能挑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不至于让学生感到过于困难。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去超市购物,他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5元,他还买了2瓶牛奶,每瓶牛奶的价格是10元。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购物时是如何计算总价的呢?2. 讲解新课- 介绍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总价=单价×数量。
-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巩固-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购物场景,讨论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提升-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五、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一个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年级数学教案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精选12篇)
四年级数学教案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四年级数学教案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精选12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数学教案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篇1教学内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发现过程,掌握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作业展示(生到大屏展示算式的解答过程)二、小组交流:重点交流共同点学生课前预习作业已经完成,让其和其他同学交流观点,同组之间交流意见。
观察孩子发现的共同点是什么?三、组际碰撞老师:孩子们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有疑问及时提出?A、交流过程中明确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
老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重点引导孩子们说出,知道每件商品的价钱和买了多少,求一共用多少钱?说一说你是怎样找的?(老师明确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生活中举例说明。
老师:通过你们的讲解我就明白了,每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买了多少就是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就是总价(板书)。
B、辨析例题中的三个量。
同学们已经找到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下面我们通过刚才的题目来研究一下这三个量的关系。
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板书)教师总结:孩子们真棒,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出购物问题的三个常见的数量关系式。
小学数学四年级《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自主探索,归纳总结,构建数学模型。
4.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探索三者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老师到超市购物,看到篮球每个80元,买了3个。
2.引出两个数学问题:a。
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问题吗?b。
老师买了4千克鱼,你能提一个问题吗?二、理解单价、数量与总价的概念,提炼出数量关系。
1.找出两个数学问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a。
第一个问题已知条件:篮球单价80元,买了3个;问题:总价是多少?b。
第二个问题已知条件:鱼单价10元/千克,买了4千克;问题:总价是多少?2.解决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a。
学生思考: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b。
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单价、数量的相同点。
3.提炼出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练题:a。
买30套花了元,每套多少钱?(求单价)解:÷30=500(元),每套500元。
b。
每辆3000元,如果有元,可以买多少辆?(求数量)解:÷3000=70(辆),可以买70辆。
c。
超过3千米的单价是2元/千米,如果乘坐出租车行驶8千米,需要支付多少钱?(求总价)解:超过3千米的单价是2元/千米,行驶8千米,需要支付6元(起步价)+2×5(超过3千米的单价)=16元。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理解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掌握了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联系实际,学生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学生真正经历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P52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学生具有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探究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单价×数量=总价”的数学模型,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归纳总结出“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他人交流笔算的过程,体验研究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惯。
本课教学重点是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能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初步感知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经常去逛超市,逛超市也要用到许多数学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超市看看。
超市里有这些琳琅满目的商品,买这些东西的时候你最关注的是什么?你们关注的商品的单价在货架上的商品标签和超市的购物小票上都能找到,这是超市购物的一张小票,你发现了什么?刚才有同学在小票上发现了单价,数量,总价,你觉得什么是商品的单价数量总价呢?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2、认识单价出示定义:每件商品的代价,叫做单价,(1)理解单价的含义理解“每件”这里的每件,可以是每个、每千克、每箱等等。
“每件”是还可以指什么?3、认识数量和总价看看购物小票,谁是单价?我们知道了4元、8元、2元这些都表示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那么3盒、2个、5瓶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把买了多少叫做数量像12元、16元、10元又表示什么呢?一共用的钱数我们称之为总价我们来找找这里面谁是单价,数量,总价?出示幻灯片,找的很准确。
4、找到了商品的单价还要明白单价表示的意思,生活中还会这样表示单价,生活中还会这样表示单价,你知道它表示的意思吗?小结:同学们对单价所透露表现的意义已经弄得很明白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学会计算总价。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已经熟练掌握。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于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学会计算总价。
2.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学会计算总价。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4.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计算总价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商品模型,用于展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商品模型,引导学生说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一)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如:你们知道什么是单价、数量和总价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讲解新课-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如:单价是指商品的每个单位的价格,数量是指购买的商品的数量,总价是指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总价格。
-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如:总价 = 单价× 数量。
- 通过举例说明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如:一个苹果的单价是3元,购买了5个苹果,那么总价是多少?3. 练习巩固-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
- 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应用题等,如:填空题:一个铅笔的单价是2元,购买了10个铅笔,那么总价是______元。
4. 实践应用-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去超市购买商品,记录商品的名称、单价、数量和总价,然后计算总价是否正确。
-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我们学习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还学会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提醒学生要注意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单价、数量和总价的例子,与家人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上第1页例题以及第2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或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并会验算;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能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积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整十数除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独立思考并交流讨论笔算的计算过程,尤其是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直尺一把。
【设计理念】:创设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连贯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应用计算;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进行自主探索;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包括自觉验算的习惯和书写的习惯。
一、情境引入(购书)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籍吗?看书是个好的习惯!看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为了增加同学们的阅读面,学校图书管理员购买了一批《科学天地》(出示例题的情境图)仔细观察,从情境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设计说明:看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用这样的情境引入有三个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另外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计算的价值,学习计算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计算不是枯燥的,而是充满着生活的气息。
]二、自主探索1、口算(1)能口算出结果吗?同学们先独立口算出结果,再把自己口算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2)汇报——你们口算的结果是多少?是怎样想的?有不同的想法吗?20×3=6060÷20=36÷2=360÷20=32×3=660÷20=3想乘算除推算推算(3)出现了不同的口算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突出第一种方法是想乘算除,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是根据表内乘除法推算)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借助于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学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总价关系》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总价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52页例4
教学目标: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掌握“单价×数量=总价”,并推导出单价、数量、总价的另两个数量关系式。
3、运用这一组关系式,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蕲春县第二实验小学的数学老师,我姓许,大家叫我许老师!来!我们打个招呼好吗?老师先说:“见到同学们真高兴!”大家说:“……”
“同学们真可爱!” 大家说:“……”(恰当鼓励,调节气氛)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中的的数学。
数学王国里有无穷的奥秘,有些奥秘就藏在我们生活中,请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一)研学“单价、数量、总价”
1、导入单价、数量、总价概念
①(大屏幕出示):这是小芳在超市购物时的小票,这张购物小票你能看懂吗?从这里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百佳超市单号:63-09960 机号:时间:2015-9-12 20:29 工号:
商品名称单价数量金额
矿泉水 2元 4瓶 8元
蛋糕 8元 5盒 40元
鱿鱼丝 10元 4包 40元
巧克力 6元 2盒 12元
购买件数:14 应付总额:100元
付款金额:100元找零:0元
②学生交流
学生看购物小票交流(引导学生有序看,有序说。
如,小芳买了4瓶矿泉水,每瓶2元,一共用了8元)
2、理解“单价、数量、总价”概念
(1)理解“单价”
①大家能够读懂购物小票,真聪明!不过,这张小票里有三个重要的词语:单价、数量、金额,这三个词在数学里叫做数学概念。
谁能说说“单价是什么意思?” (单价就是每件或单个商品的价格)
矿泉水的单价是2元,表示一瓶矿泉水的价钱是2元。
蛋糕的单价是8元,表示一盒蛋糕的价钱是8元。
鱿鱼丝的单价是(),表示每包鱿鱼丝是()元。
巧克力单价是(),表示一盒巧克力是()元。
②说一说生活中的“单价”
师:现在我们老一个大比拼,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老师先说:“一个本子是3元,本子的单价是3元。
”学生接着说…(至少5个学生说)
③巩固“单价”
【出示课件:判断单价】
(2)理解“数量”“总价”
①哪“数量”是指什么呢?引导看购物小票,小芳矿泉水的数量是(),小芳买蛋糕的数量是(),小芳鱿鱼丝的数量是(),小芳巧克力的数量是(),
谁能说说,“数量”表示什么意思?(买商品的件数、个数或公斤数的多少称之为“数量)。
②“总价”又是指什么呢?引导看购物小票,小芳矿泉水的总价是(),表示4瓶矿泉水的一共价钱;小芳买蛋糕的总价是(),小芳鱿鱼丝的总价是(),小芳巧克力的总价是()。
谁能说说,“总价”表示什么意思?(买商品的总金额或总价钱)。
3、梳理小结:同学们真会学习!现在,谁能看屏幕,把“单价、数量、总价”表示什么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屏幕出示)看屏幕,说一说“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
单价为10元的网球,李老师买8个这样的网球,一共花了80元;
单价为4元的手帕,小红买5块这样的手帕,一共花了20元;
单价为8元的袜子,买3双这样的袜子,一共花了24元。
(二)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1、师引入: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单价、数量、总价,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探索。
请看大屏幕,这是课本52页的内容,大家认真读一读,想一想,算一算,看谁能够接解决下面4个问题。
(大屏幕展示课本内容及问题)
(1)、说一说单价和数量各是多少?
(2)、你知道篮球的总价是怎么算的吗?列出算式:()。
(3)、我们再来看看鱼的总价是怎么算的?列出算式:()。
(4)、根据上面两道算式,你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
2、小组讨论(3分钟),学生交流汇报。
3、梳理小结:用()〇()=总价。
这样一个算式叫做数量关系式。
(三)、扩展学习
1、(问题引领):小芳的购物小票保存得很好,小华也有一张购物小票,可是他不小心将购物小票弄脏了,好多地方看不见,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帮他
【(1)购物小票不清楚的地方,谁能你能算出来吗?你是怎样算的?
(2)仔细想一想,“蛋糕和薯片”要求的是什么?“鱿鱼丝和巧克力”要求的是什么?你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又有什么关系?看谁能像这样(指板书单价×数量 = 总价)用不同的数量关系表示吗?(请两名学生上台板书)】
(1)矿泉水不清楚的地方你是怎么算的?
(2)蛋糕和薯片不清楚两个数你是怎么算的?列式计算:
(3)鱿鱼丝和巧克力不清楚两个数你是怎样算的?列式计算:
(4)、认真观察(2)题中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请用一个数量关系式来表示:
()〇()=()
(5)、认真看看(3)题的计算你又得出了什么结论?()。
你用一个数量关系式表示:
()〇()=()
2、梳理小结:你来看一看这三个数量关系式,①单价X数量 = 总价,②总价÷ 数量=单价③总价÷ 单价 = 数量。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第一条乘法公式变化得出后面的两条除法公式。
这三个关于价格的数量关系式,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请看
三、巩固练习
1、超市购物大比拼:
课件出示:商品的单价,如何求买几个商品的总价;或给出总价问能购买几个?
2、师:在刚才的超市购物中同学们把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运用得非常好,但在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有困难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不用计算,试着说说题目中已知的是什么,求的是什么?怎么求?
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元?
题目已知()和(),求()数量关系式()2、学校买排球共花了240元,每个排球60元,学校一共买了多少个排球?
题目已知()和(),求()数量关系式
()
3、学校买了3台复读机共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
题目已知()和(),求()数量关系式
()
四、拓展延伸
师:相信大家对解决这类问题都有了自己的体会,下面我们增加点难度,大家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老师也相信你们。
那你们能自己编一编这类数学问题吗?
说说根据已知的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1、每支自动铅笔3元,老师买了36支。
--------------- -------- (一共应付多少钱?)
2、10本书共花费了200元。
-------------------------------------(每本书多少元?)
3、学校花420元买字典,每本字典6元---------------------(买了多少本字典?)
五、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什么?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不小,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在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多观察,用数学的思维多思考。
板书:
单价数量总价
①单价X数量 = 总价,
②总价÷ 数量 =单价
③总价÷ 单价 = 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