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制ppt课件
合集下载
历史高一第三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PPT课件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初年,皇帝的一道意交给哪些部门去执行?
包含了中书省、门下省宰相和皇帝的 意见。交给六部中相关部门去执行。
2021/4/6
9
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
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
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 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循公,坚守直道,
重点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监察制度
2021/4/6
3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秦汉的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请阅读第10页的第一段小字,概括秦至隋唐中枢权力 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秦:三公—— 汉武帝:中朝—— 东汉:尚书台—— 魏晋南北朝:中书、门下、尚书省的名称出现, 但尚未定型。
2021/4/6
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
治的产物。
2021/4/6
12
3.宋元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在宋、元发生了怎样的 演变?
2021/4/6
13
宋代: 二府三司制
皇帝
中书门下 行政
度 支
财政
盐 铁
财政
户 部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吏
户
部
部
2021/4/6
废行省,设三司
行省制
19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趋势)?
1、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2、分割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2021/4/6
20
二、选官制度——补充官僚队伍
西周时期是如何选任官员的?这种制度 是如何被破坏的?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包含了中书省、门下省宰相和皇帝的 意见。交给六部中相关部门去执行。
2021/4/6
9
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
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
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 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循公,坚守直道,
重点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监察制度
2021/4/6
3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秦汉的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请阅读第10页的第一段小字,概括秦至隋唐中枢权力 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秦:三公—— 汉武帝:中朝—— 东汉:尚书台—— 魏晋南北朝:中书、门下、尚书省的名称出现, 但尚未定型。
2021/4/6
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
治的产物。
2021/4/6
12
3.宋元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在宋、元发生了怎样的 演变?
2021/4/6
13
宋代: 二府三司制
皇帝
中书门下 行政
度 支
财政
盐 铁
财政
户 部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吏
户
部
部
2021/4/6
废行省,设三司
行省制
19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趋势)?
1、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2、分割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2021/4/6
20
二、选官制度——补充官僚队伍
西周时期是如何选任官员的?这种制度 是如何被破坏的?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隋唐政治制度课件
三省六部制二唐太宗和贞观之治一建立唐朝和取得皇位1助父建立唐朝统一全国2玄武门之变长子李建成太子589626次子李世民秦王598649三子齐王603626高祖窦皇后四子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政治一中枢机构
第三单元隋唐两宋时期 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政治 第二节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第三节北宋时期的政治和改革 第四节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政治上:隋唐重建了大一统, 政治上:隋唐重建了大一统,但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 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北宋初期重新加强了中央集 在君主专制方面,隋唐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权。在君主专制方面,隋唐进行了制度的创新,两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削弱相权。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削弱相权。 经济上:唐朝经济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经济上:唐朝经济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两 宋时期经济繁荣超过了前代,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宋时期经济繁荣超过了前代,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文化上:隋唐儒学受到挑战,两宋时期理学形成, 文化上:隋唐儒学受到挑战,两宋时期理学形成,打 破三教合流局面。 破三教合流局面。隋唐两宋时期中国科技一直保持世 界领先地位。 界领先地位。
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政治 中枢机构: 一、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 二、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一)建立唐朝和取得皇位 (二)统治思想和统治政策 1、统治思想: 统治思想: (1)隋朝灭亡教训 (2)民本思想
2、统治政策: 统治政策: (1)用人 法律:慎用刑法、 (2)法律:慎用刑法、
制定《唐律》 制定《唐律》
要教戒太子诸王》 要教戒太子诸源自》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政治 “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 纵不合朕心, 纵不合朕心 中枢机构: 一、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 为忤。若即嗔责, 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 二、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怀战惧,岂肯更言? 怀战惧,岂肯更言?”—— (一)建立唐朝和取得皇位 贞观政要求谏》 《贞观政要求谏》 (二)统治思想和统治政策 贞观初放榜日,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 1、统治思想: 统治思想: 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 (1)隋朝灭亡教训 喜谓侍臣曰: 出,喜谓侍臣曰:“天下 (2)民本思想 英雄,入吾彀中矣! 英雄,入吾彀中矣!”─ 统治政策: 2、统治政策: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 用人(纳谏,完善科举) (1)用人(纳谏,完善科举)
第三单元隋唐两宋时期 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政治 第二节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第三节北宋时期的政治和改革 第四节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政治上:隋唐重建了大一统, 政治上:隋唐重建了大一统,但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 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北宋初期重新加强了中央集 在君主专制方面,隋唐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权。在君主专制方面,隋唐进行了制度的创新,两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削弱相权。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削弱相权。 经济上:唐朝经济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经济上:唐朝经济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两 宋时期经济繁荣超过了前代,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宋时期经济繁荣超过了前代,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文化上:隋唐儒学受到挑战,两宋时期理学形成, 文化上:隋唐儒学受到挑战,两宋时期理学形成,打 破三教合流局面。 破三教合流局面。隋唐两宋时期中国科技一直保持世 界领先地位。 界领先地位。
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政治 中枢机构: 一、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 二、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一)建立唐朝和取得皇位 (二)统治思想和统治政策 1、统治思想: 统治思想: (1)隋朝灭亡教训 (2)民本思想
2、统治政策: 统治政策: (1)用人 法律:慎用刑法、 (2)法律:慎用刑法、
制定《唐律》 制定《唐律》
要教戒太子诸王》 要教戒太子诸源自》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政治 “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 纵不合朕心, 纵不合朕心 中枢机构: 一、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 为忤。若即嗔责, 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 二、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怀战惧,岂肯更言? 怀战惧,岂肯更言?”—— (一)建立唐朝和取得皇位 贞观政要求谏》 《贞观政要求谏》 (二)统治思想和统治政策 贞观初放榜日,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 1、统治思想: 统治思想: 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 (1)隋朝灭亡教训 喜谓侍臣曰: 出,喜谓侍臣曰:“天下 (2)民本思想 英雄,入吾彀中矣! 英雄,入吾彀中矣!”─ 统治政策: 2、统治政策: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 用人(纳谏,完善科举) (1)用人(纳谏,完善科举)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 课件 (60张PPT)
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贰 常见官职
常见官名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 (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
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 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 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 “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 任吴地的巡抚。
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
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
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
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
,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
《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
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贰 常见官职
常见官名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
如《鸿门宴》:“沛
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
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贰 常见官职
常见官名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 (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
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 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 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 “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 任吴地的巡抚。
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
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
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
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
,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
《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
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贰 常见官职
常见官名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
如《鸿门宴》:“沛
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
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历史教材1
大食惟寅
临理水解不 句敢意照,,往恐往惊是平理唐昔解颜文。初中重开要句子始的含,义。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首脑,就在一起议政决策,
提出问题的角度:
形成了政事堂决策会议。 1、审题的要素:
②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日。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注)夏州:故址在今陕西靖边东北。晋代时为夏王赫连勃勃建都的统万城,后北魏灭夏,改名夏州。
减轻了政府对 农民的人身控
无侥利 。……其租庸调、杂徭 简化税收名 制。
悉省。
目
——《资治通鉴》卷226
高中历史
←《大唐六典》书影 《大唐六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一部行政法典。
高中历史
↑敦煌《唐律疏议》残卷 《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
以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为代表的 一批政治家开明豁达,充满自信,既善于从历代兴亡 中总结出治国安邦的政治经验,又锐于制度的建设与 创新,开创了唐前期一百多年持续繁荣的局面……成 为以后中国古代政治的典范。
——王定保《唐摭言》卷1
科举制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利于社会中下层参与政权; 扩大统治基础; 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二、三省六部制
时期 中枢政务机构
权力配置
汉武帝 中朝和外朝 中朝参与决策,外朝掌行政
东汉
三公和尚书台
三公虚设,尚书台辅助决策 和执行
魏晋 南北朝
尚书省、中书省和 门下省形成三省
(三)字词:
高中历史
如何评价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有助于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提高工作效率。
3.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 有助于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提高工作效率。
高中历史
临理水解不 句敢意照,,往恐往惊是平理唐昔解颜文。初中重开要句子始的含,义。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首脑,就在一起议政决策,
提出问题的角度:
形成了政事堂决策会议。 1、审题的要素:
②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日。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注)夏州:故址在今陕西靖边东北。晋代时为夏王赫连勃勃建都的统万城,后北魏灭夏,改名夏州。
减轻了政府对 农民的人身控
无侥利 。……其租庸调、杂徭 简化税收名 制。
悉省。
目
——《资治通鉴》卷226
高中历史
←《大唐六典》书影 《大唐六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一部行政法典。
高中历史
↑敦煌《唐律疏议》残卷 《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
以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为代表的 一批政治家开明豁达,充满自信,既善于从历代兴亡 中总结出治国安邦的政治经验,又锐于制度的建设与 创新,开创了唐前期一百多年持续繁荣的局面……成 为以后中国古代政治的典范。
——王定保《唐摭言》卷1
科举制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利于社会中下层参与政权; 扩大统治基础; 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二、三省六部制
时期 中枢政务机构
权力配置
汉武帝 中朝和外朝 中朝参与决策,外朝掌行政
东汉
三公和尚书台
三公虚设,尚书台辅助决策 和执行
魏晋 南北朝
尚书省、中书省和 门下省形成三省
(三)字词:
高中历史
如何评价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有助于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提高工作效率。
3.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 有助于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提高工作效率。
高中历史
三省六部制PPT课件.ppt
10、不曾等待,不知等待的滋味,不曾 迷恋, 不知说 不出的 爱的痛 苦,你 是否还 记得, 曾经还 有一个 人是那 样深深 的爱你 ?
11、多美的幻想,多美的你,多美的过 去,多 美的回 忆。梦 想与现 实交错 ,颓废 与纯真 相依。
12、深沉的孤独中,无法控制的一次次 回想你 的微笑 ,你的 温度, 你的纤 手,你 的话语 !一种 渴望一 种期待 一种失 落,一 种真情 ,让我 此刻如 此的难 过。
谢谢观看!
授课: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南城中学 兰辉 邮箱:2004lanhui@ QQ:944321767
1、从未有过现在这样的执着,不需要承 诺无需 誓言, 只是想 珍惜, 仅此而 已。
2、无数个黄昏,单薄的身影,徘徊在飘 满落黄 的深巷 ,风, 轻抚着 卷曲的 秀发, 街灯照 着泪痕 划过的 脸颊。 一季季 的草香 ,一片 片的落 叶,素 颜难描 落叶怨 !爱到 魄散不 知倦! 心,在 秋天的 荒草中 茫然慌 乱。
隋 三省六部制形成 唐 三省六部制完善
三省六部制的运行与特点
“假设你是一位唐朝的政府官员,你知道为了治 理黄河,整个决策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过程是怎样 的吗?”
皇帝
中书省
制定决策
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 省决策
尚书省
执行机构
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
门下省
封驳审议
门下省审议复奏
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六部是主要的政务部门
——易中天《品唐朝》
思考:根据以上三则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贞观 之治”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有何启示?
因素:完善三省六部制
启示:制度的完善是社会良性发展的保障
总结
• 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与皇帝一起 在政事堂讨论国家大事并作出决定,制定政策共 同协商政务,既可收集思广益之效,又可增加决 策效率。三省六部制使封建中央官僚机构更加成 熟,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趋于完 ②户部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 等事。 ③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 ④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 ⑤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 ⑥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
材料5: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
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
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一、选官制度 (一)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先秦
• 世卿世禄制
汉代 • 察举制
世卿世禄制:贵族政治选官 察举制:“人士流移,考详无地” 九品中正制: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科举制:选官制度的重大创新
两税法 以财产为主
户税和地税 不分主客农商,
一律纳税 夏、秋两季
(4)评价:积极 ①减轻了政府对农 民的人身控制 ②简化了税收名目
③扩大了收税对象 扩大纳税面 固定了收税时间
④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⑤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1
三、赋税制度
3.唐中期:两税法
两税法推行后,有人批评说:
(4)评价:消极
思考点 观察课本中三省位置图,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从三者的位置可以看出政治职能不同: 中书省和门下省在太极宫两侧,便于随侍皇帝, 参与决策和审议;尚书省在承天门之外,离皇 帝较远,距中央各官署较近,便于执行政务。
空间布局体现出决策权和行政权的统一
三省均在皇城之中,说明地位的重要性, 起到决策和执行的统一,提高行政效率, 利于政令的施行。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税法利弊的认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重。
22
谢谢大家
23
导入:隋唐大一统
材料: 隋及初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在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时唐时国 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 面发展。
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37张PPT)
影响:1、量出为入,有利于国家财政的预算,从制度上避免官吏 随意增加税收;2、以土地和资产为征税标准,人口流动不影响 税收,扩大了税收对象,增加政府财政收入;3、众多税收统一 名目,一定程度防止官吏作弊摊派的可能性,减轻人民负担,一 定程度上维护唐朝政权。
唐后期——两税法的失败
材料十: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 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1.认识从汉至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和赋税
制度的演变历程。
2.分析理解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
庸调制、两税法的内容和影响。
3.联系隋唐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制度创新的意义。
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
隋唐——三省六部制
中书令、侍郎 尚书令、仆射 侍中、给事中 政事堂
职责: 三省长官都是 宰相,中书、 门下决策,尚 书省下辖六部, 具体执行
特点: 职权分工明确, 又彼此制约;中 书和门下省处于 枢纽位置;集体 宰相制(群相); 官僚政治的强化。
隋唐——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的历史意义: 家国异构
三、赋税制度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一般包括: 1.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也叫人口税,即丁税; 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 3.以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 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 5.其他杂税
三、赋税制度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时代
赋税制度
征税标准
1、使负责宫廷饮食服饰起居等皇帝家务事的机构与 处理国家政务的机构截然分开,标志中国古代职官 制度走向成熟,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2、有利于政令的推行和国家机器的顺利运转,行政 效率的提高。 3、既避免大臣独揽大权,也避免了皇帝一人决策专 断带来的失误。
唐后期——两税法的失败
材料十: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 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1.认识从汉至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和赋税
制度的演变历程。
2.分析理解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
庸调制、两税法的内容和影响。
3.联系隋唐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制度创新的意义。
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
隋唐——三省六部制
中书令、侍郎 尚书令、仆射 侍中、给事中 政事堂
职责: 三省长官都是 宰相,中书、 门下决策,尚 书省下辖六部, 具体执行
特点: 职权分工明确, 又彼此制约;中 书和门下省处于 枢纽位置;集体 宰相制(群相); 官僚政治的强化。
隋唐——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的历史意义: 家国异构
三、赋税制度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一般包括: 1.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也叫人口税,即丁税; 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 3.以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 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 5.其他杂税
三、赋税制度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时代
赋税制度
征税标准
1、使负责宫廷饮食服饰起居等皇帝家务事的机构与 处理国家政务的机构截然分开,标志中国古代职官 制度走向成熟,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2、有利于政令的推行和国家机器的顺利运转,行政 效率的提高。 3、既避免大臣独揽大权,也避免了皇帝一人决策专 断带来的失误。
高中历史《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
消极:世家大族维护统治的工具,依靠门第即可步 入仕途,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 人,很难在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 走向衰落。
一、选官制度
3.科举制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 式选拔官员
唐太宗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 和明经两科为主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 科举考试的地位
消极: ①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②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创新发展。 ③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二、三省六部制
秦代:三公九卿 汉武帝:中朝、外朝
东汉:尚书台
魏晋南北朝:三省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二、三省六部制
从唐代三省位置图来看,三省的分布呈现如下 特点:中书省与门下省位于太极宫(皇宫)内南侧的 东西两边,尚书省则距离皇宫较远,但居于皇城中心 位置。这样的布局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三省六部的权 力格局,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侧重于辅助决策,而尚书 省侧重于行政执行。在专制时代的中国,离皇帝的远 近往往能体现权力的大小,由此,从位置图看,虽然 尚书省在皇城中心位置,但中书省、门下省在宫城内, 其权力和地位有可能逐渐超过尚书省。唐朝三省地位 的升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出于维护皇权的需要, 也同君权与相权之争密不可分。
考试能力 是一种将知识分 子引入最高掌权 者能够控制的范 围之中的制度
一、选官制度
2.九品中正制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曹魏吏部尚书陈群创制,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 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 拔之权,于是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
积极:这种制度适应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拔人才 的需要,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 权收归了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一、选官制度
3.科举制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 式选拔官员
唐太宗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 和明经两科为主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 科举考试的地位
消极: ①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②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创新发展。 ③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二、三省六部制
秦代:三公九卿 汉武帝:中朝、外朝
东汉:尚书台
魏晋南北朝:三省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二、三省六部制
从唐代三省位置图来看,三省的分布呈现如下 特点:中书省与门下省位于太极宫(皇宫)内南侧的 东西两边,尚书省则距离皇宫较远,但居于皇城中心 位置。这样的布局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三省六部的权 力格局,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侧重于辅助决策,而尚书 省侧重于行政执行。在专制时代的中国,离皇帝的远 近往往能体现权力的大小,由此,从位置图看,虽然 尚书省在皇城中心位置,但中书省、门下省在宫城内, 其权力和地位有可能逐渐超过尚书省。唐朝三省地位 的升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出于维护皇权的需要, 也同君权与相权之争密不可分。
考试能力 是一种将知识分 子引入最高掌权 者能够控制的范 围之中的制度
一、选官制度
2.九品中正制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曹魏吏部尚书陈群创制,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 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 拔之权,于是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
积极:这种制度适应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拔人才 的需要,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 权收归了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省六部制ppt课件
3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 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 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兵部:负责军事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 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
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审。 工部:负 责工程建设
4
沿袭及变革
隋的三省六部制,形式上继承汉魏旧制,总结 了秦汉以来的统治经验,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 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 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唐朝基本 沿用隋朝制度,而后一直沿袭到清朝。
5
对管理的影响:
利用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①分工明确 ②效 率 ③互相牵制 ④分散相权,集中皇权 发展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有效
地防止外戚大臣专权纂位和地方势力分裂割据。
6
7管理的影响
组员:
1
隋唐——三省六部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六部:吏、户、
礼、兵、刑、工 )
2
三省:从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中央政权体系, 分别为: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尚 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 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中 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 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 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 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 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 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 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兵部:负责军事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 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
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审。 工部:负 责工程建设
4
沿袭及变革
隋的三省六部制,形式上继承汉魏旧制,总结 了秦汉以来的统治经验,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 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 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唐朝基本 沿用隋朝制度,而后一直沿袭到清朝。
5
对管理的影响:
利用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①分工明确 ②效 率 ③互相牵制 ④分散相权,集中皇权 发展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有效
地防止外戚大臣专权纂位和地方势力分裂割据。
6
7管理的影响
组员:
1
隋唐——三省六部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六部:吏、户、
礼、兵、刑、工 )
2
三省:从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中央政权体系, 分别为: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尚 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 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中 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 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 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 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 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PPT课件
清朝 顶峰
二、选官制度——补充官僚队伍
朝代 西周 战国、秦、 汉 汉武帝 东汉末年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明清 制度 备注 影响(作用)
二、选官制度——补充官僚队伍
朝代 西周 制度 “世卿世禄” 备注 贵族世袭土地、人口、 职务、待遇 商鞅变法 影响(作用)
战国、秦、 军功爵制 汉
汉武帝
察举制:察廉、举孝。 地方每年推荐人才。 察举制、征 征辟指:策问当时重大 辟制 政治经济问题,不定期 ,政府向社会招聘。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3 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二、选官制度——补充官僚队伍 三、监察与谏议——官僚制度的维系 重点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监察制度
一、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朝代 中枢权力体系 职能(作用) 备注
秦朝 西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唐
一、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朝代 中枢权力体系 职能(作用) 备注
宋
中书门下 枢密院 三司(度支、盐铁 、户部)
中书省 废丞相,设内阁
元 明 清
军机处
宰相办公机构,行 政权 军权(发兵权) 财政,长官”计相 ” 下设六部 丞相制度被废除 跪奏笔录
加强,相权 再分割 三省长官基 本不参与政 事 发展 顶峰 三省六部保 留,无实权
3、元朝中书省的职能类似于唐朝的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吏部
秦朝的 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
丞 相 太 尉
御史 大夫
奉 郎 卫 廷 典 宗 治 少 太 常 中 尉 尉 客 正 粟 府 仆 令 内 史
隋唐时期 的中央集权体制源自皇帝 尚 书 礼 兵 门 下 刑 工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演变ppt课件
A.分散相权加强了君权
B.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
C.促使行政决策民主化
D.提高了政府办事பைடு நூலகம்率
3.隋唐:三省六部制
皇帝
(
起 草
中
诏 令
书
)
(
负 责
尚
执 行
书
)
(
封 驳
门
审 议
下
)
吏户礼兵刑工
作用:相权一分为三,三省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
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出错。同时避免了 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
课标要求:了解汉至清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客 观评价隋唐三省六部制,总结中国古代中央政治 制度演变的趋势。
1.秦朝:
1.秦朝:三公九卿制
皇帝
御史 大夫
丞太 相尉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令
内
史
材料:秦和西汉初年,中央实行丞相制度, 由丞相日理万机,统辖百官。举凡官吏的选拔、 弹劾、诛罚、郡国上计与考课、总理百官朝议 与奏事、封驳诏制、谏诤等,都在丞相的职权 之内。这种体制,隐含着发生皇权与相权冲突 的可能。武帝时,丞相田蚡骄横,“荐人或起 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演变趋势:
(1)一直存在着皇权与 相权的矛盾,但皇权不断 加强,直至明朝废除丞相。
(2)分权是加强君主专 制的重要手段。 (3)决策权由外朝向内 朝的转移,非法定机构取 代法定国家机关的职权, 如汉朝的中朝制度、明朝 的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 机处。
--赵毅 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西汉武帝时: 建立中朝
皇
执行机构 帝
B.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
C.促使行政决策民主化
D.提高了政府办事பைடு நூலகம்率
3.隋唐:三省六部制
皇帝
(
起 草
中
诏 令
书
)
(
负 责
尚
执 行
书
)
(
封 驳
门
审 议
下
)
吏户礼兵刑工
作用:相权一分为三,三省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
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出错。同时避免了 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
课标要求:了解汉至清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客 观评价隋唐三省六部制,总结中国古代中央政治 制度演变的趋势。
1.秦朝:
1.秦朝:三公九卿制
皇帝
御史 大夫
丞太 相尉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令
内
史
材料:秦和西汉初年,中央实行丞相制度, 由丞相日理万机,统辖百官。举凡官吏的选拔、 弹劾、诛罚、郡国上计与考课、总理百官朝议 与奏事、封驳诏制、谏诤等,都在丞相的职权 之内。这种体制,隐含着发生皇权与相权冲突 的可能。武帝时,丞相田蚡骄横,“荐人或起 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演变趋势:
(1)一直存在着皇权与 相权的矛盾,但皇权不断 加强,直至明朝废除丞相。
(2)分权是加强君主专 制的重要手段。 (3)决策权由外朝向内 朝的转移,非法定机构取 代法定国家机关的职权, 如汉朝的中朝制度、明朝 的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 机处。
--赵毅 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西汉武帝时: 建立中朝
皇
执行机构 帝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25张PPT).ppt
三公 九卿
中朝
三公 尚书台 三公 中 尚 门
九卿 虽置三公,
事归台阁
书 书下 省 省省
中尚 门 书书 下 省省 省
中朝掌决策,
外朝掌执行
吏户礼兵 刑 工
二、三省六部制
内容 运作方式: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合署办公, 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
二、三省六部制
思考:三省六部制度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唐代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 而决定。……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 “政事堂”。……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皇帝命令,在“敕”字下,须 加盖中枢、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认为是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 级机关所承认。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 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 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赋 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 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 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 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 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 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
导入新课 皇帝的烦恼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课程标准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 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课标 要求
通过了解三国两 晋南北朝政权更 迭的历史脉络, 隋唐时期封建社 会的高度繁荣, 认识三国两晋南 北朝至隋唐时期 的制度变化与创 新的新成就。
选官制度
三省六部制微课课件.ppt
?1分工明确?2提高行政效率?3互相牵制?4分散相权集中皇权?总之它发展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有效地防止外戚大臣专权篡位和地方势力分裂割据6192020三省六部的影响
三省六部制
春晖中学 吕菊平
发展概述:
•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 隋朝正式确立,唐朝正式完善的一项政治 制度。
• 隋朝至宋的最高政府机构
御史台、大理寺会审 •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
•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 1、分工明确 • 2、提高行政效率 • 3、互相牵制 • 4、分散相权,集中皇权 • 总之,它发展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
家制度,有效地防止外戚大臣专权篡位和 地方势力分裂割据
6/19/2020
三省六部的影响:
•
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
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
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
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在秦汉,丞相协助
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每当皇帝无能,丞相就可能专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
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
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唐朝三省六部
6/19/2020
三省与六部的职能:
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官员 •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 • 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 兵部:负责军事 •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重大案件组织刑部、
•
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
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
三省六部制
春晖中学 吕菊平
发展概述:
•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 隋朝正式确立,唐朝正式完善的一项政治 制度。
• 隋朝至宋的最高政府机构
御史台、大理寺会审 •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
•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 1、分工明确 • 2、提高行政效率 • 3、互相牵制 • 4、分散相权,集中皇权 • 总之,它发展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
家制度,有效地防止外戚大臣专权篡位和 地方势力分裂割据
6/19/2020
三省六部的影响:
•
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
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
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
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在秦汉,丞相协助
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每当皇帝无能,丞相就可能专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
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
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唐朝三省六部
6/19/2020
三省与六部的职能:
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官员 •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 • 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 兵部:负责军事 •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重大案件组织刑部、
•
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
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课件(共28张PPT)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 事 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
——《新唐书》
三省各自为政
政事堂
中书门下
意义:个人施政转向集体施政,提高决策正确性与效率, 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二、中枢体系的变化: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次年颁布实行了新的租调制, 规定一夫一妇为纳税单位,租额相对减轻,即一对夫妇年 纳票2石,帛1匹..以后相建立的北齐、北周、隋、唐都 曾颁布过此令,唯办法略有变更。
——吕建中《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述略》
三、赋税制度:租调制到两税法
2.租庸调制度的流变-租庸调制 阅读史料想想初唐税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目 第二部分 中枢体系的变化:三省六部制 录
第三部分 赋税制度:租调制到两税法
一、选官制度的变化:从察举到科举
中国古代历代选官制度是如何变化的?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
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
府职务,世代为官。
1、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应考者,使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2、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导致 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中枢体系的变化:三省六部制
行政体系演变
西汉:中外朝制
魏晋:三省六部
雏形
4
2
3
1
秦朝:三公九卿
——《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五十四》
(1)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下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2)地方大族操纵人才选拔
材料二: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 事 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
——《新唐书》
三省各自为政
政事堂
中书门下
意义:个人施政转向集体施政,提高决策正确性与效率, 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二、中枢体系的变化: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次年颁布实行了新的租调制, 规定一夫一妇为纳税单位,租额相对减轻,即一对夫妇年 纳票2石,帛1匹..以后相建立的北齐、北周、隋、唐都 曾颁布过此令,唯办法略有变更。
——吕建中《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述略》
三、赋税制度:租调制到两税法
2.租庸调制度的流变-租庸调制 阅读史料想想初唐税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目 第二部分 中枢体系的变化:三省六部制 录
第三部分 赋税制度:租调制到两税法
一、选官制度的变化:从察举到科举
中国古代历代选官制度是如何变化的?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
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
府职务,世代为官。
1、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应考者,使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2、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导致 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中枢体系的变化:三省六部制
行政体系演变
西汉:中外朝制
魏晋:三省六部
雏形
4
2
3
1
秦朝:三公九卿
——《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五十四》
(1)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下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2)地方大族操纵人才选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 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 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兵部:负责军事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 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
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审。 工部:负 责工程建设
4
沿袭及变革
隋的三省六部制,形式上继承汉魏旧制,总结 了秦汉以来的统治经验,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 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 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唐朝基本 沿用隋朝制度,而后一直沿袭到清朝。
5
对管理的影响:
利用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①分工明确 ②效 率 ③互相牵制 ④分散相权,集中皇权 发展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有效
地防止外戚大臣专权纂位和地方势力分裂割据。
6
7
谢谢的影响
组员:
1
隋唐——三省六部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六部:吏、户、
礼、兵、刑、工 )
2
三省:从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中央政权体系, 分别为: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尚 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 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中 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 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 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 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 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 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 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兵部:负责军事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 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
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审。 工部:负 责工程建设
4
沿袭及变革
隋的三省六部制,形式上继承汉魏旧制,总结 了秦汉以来的统治经验,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 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 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唐朝基本 沿用隋朝制度,而后一直沿袭到清朝。
5
对管理的影响:
利用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①分工明确 ②效 率 ③互相牵制 ④分散相权,集中皇权 发展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有效
地防止外戚大臣专权纂位和地方势力分裂割据。
6
7
谢谢的影响
组员:
1
隋唐——三省六部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六部:吏、户、
礼、兵、刑、工 )
2
三省:从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中央政权体系, 分别为: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尚 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 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中 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 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 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 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 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