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竞争中,首要的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也特别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所有历史教师的共识。
下面谈谈我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具体体会:一、创新意识的培养马斯洛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
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
”根据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是合理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独创性人才。
如以讨论、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各抒已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之所不见。
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
每一节课,我都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想、问、辩。
刚开始绝大部分同学胆小,也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我就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讲维新变法运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没有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你认为变法的结果会怎么样?鼓励学生大胆作答,只要能积极思考并回答,不论答案正确与否,都给予表扬或肯定,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思维打开了,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内容,还将课外知识,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通过这样的训练,许多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老师再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关心、尊重他们,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从而转化为创造性和内驱力,激活他们思维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再如学习《明末农民战争》时,一位原来发言就脸红的学生,却自告奋勇地根据所学的知识,对”闯王进京”作了创造性的场面描述:”1644年3月19日中午,李自成头戴毡笠,身穿青布衣,肩背弓箭,腰悬宝剑,骑着高头大马,率领农民军官兵雄纠纠气昂昂地进入北京城。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1. 引言1.1 为何重视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存能力。
而高中历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也需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历史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思考和探究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下和未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对社会、文化、人类命运等问题的思考。
通过历史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拓宽思维和视野,从而在学术研究、社会实践等方面展现出创新和创造力。
重视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符合时代要求,也符合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
教师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勇于探索、独立思考,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仅仅靠死记硬背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历史知识虽然重要,但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在社会的快速变革中保持竞争力。
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不被束缚于传统的思维模式。
创新能力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历史并非仅仅是过去的事件,更是对现实世界的启示和反思。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意义和价值,赋予其以当代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注重创新、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面对高中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和高中历史这一特定课程,决定了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是学生兴趣的激发,进而转变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观念的更新,创新能力的培以及创新氛围的培养,从而带动整个高中生历史教学的创新进程。
【关键词】高中生历史教学创新能力一、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创新的原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
”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内驱力,它时刻引起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关注,在对问题的关注中,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投入热情,投入思维,展开想象的空间,遨游在历史的星空中。
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培养学生对高中历史课浓厚的创新兴趣。
如:可以运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激发其创新的热情;可以运用巧设悬念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启发学生提出新问题,新观点;还可以设计出开放式课题,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等。
曾经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当我把欧洲中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线的地图挂上黑板时,有同学马上说:加勒比海盗寻宝的线路图。
我和同学们都差点笑翻。
从来没有学生会把新航线的地图当成加勒比海盗寻宝的地图,也没有学生把这二者联系到一起。
这看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而近年来的《加勒比海盗》热播,竟让人把这二者联系了起来。
初听则有点不可理喻,然而仔细一想,似乎二者之间也确实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新航线的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求宝藏,而加勒比海盗的目的也是寻求宝藏,而线路、时代似乎都有点不谋而合。
这种突发奇想不能不称之为一种创新思维。
通过这种新奇、灵活、独特的创新思维,学生不但对历史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历史背景,历史本质的把握。
二、创设情景,诱发学生创新意识。
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历史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有着丰富的教学内容,起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新人的重任。
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运用这些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还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致力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保护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现在,我就此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树立教育新理念,做创新型教师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创新意识已经成为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而且创新能力也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素质的提高,都源于教育和人才。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树立新型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教学观。
历史教师虽然培养的不是科技人才,但其所承担的学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其责任重大,不可推卸。
可是,由于学科的特点,很多教师仍然抱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缺少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的识记,忽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方式得不到充分的保护,严重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提倡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所以历史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在兴趣方面下工夫,在方法上多指导,使历史课堂有新的变化和突破。
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观念,以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做一个创新型的教师。
二、鼓励学生质疑,正视学生的独到见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这是古人读书积累的宝贵经验。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经提出过创新性思维的六种重要能力,其中第二种能力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史料大家达成了共识,但也有很多的事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就可以从这些个史料之中发现问题。
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与应用正成为这个社会越来越明显的特征,必然也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
作为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重任的教育正在由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轴心”。
顺应这一趋势,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造就创新人才作为面对新世纪的价值趋向。
为此,本文特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如下探讨:一、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首先,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
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
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
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其次,要重视对历史理论的学习,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会”学。
不过在基本历史理论的教学中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控制好“度”。
高中学生毕竟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要求过高,理解不了,对学习历史就怀有畏难情绪,就会“厌”、“怕”。
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限度,不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更不能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丧失学习信心、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实施开放式教学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必须打破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变学生单纯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信息为从各方面(包括电脑网络)获取有效信息;变学生单纯在学校、阶段性学习为向社会学习、终身学习,这才是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可以做一些尝试,具体做法是变原来的封闭式课堂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历史知识不仅包含着人类文明的宝库,而且也是人们思想和智慧的积累。
更重要的是,历史教育可以激发人们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1. 历史教育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历史教育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是因为历史研究需要学生从宏观层面掌握和处理大量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判断。
高中历史课程还强调源文件研究和思考。
这种历史研究方法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背景和价值观来思考历史建构。
这样的历史研究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对不同观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据此思考能力,为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2. 历史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历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历史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掌握,同时教育学生评估这些事实与当今社会的关系和意义,并从中分析和提取有效的资源和经验。
历史教学还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并能够预测今后相关事件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种历史教学,学生渐渐掌握了创新思维的核心原则,例如辨别问题、分析信息、提取经验和推理。
这种创新思维让学生更容易对未来相关事物作出准确的预测和决策。
3. 学生可以从历史中汲取创意的灵感历史教育也可为创意提供灵感。
历史的源文件,历史欣赏辩证法的认识方法,历史事件背后所表现的人类文化和艺术表现等等的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素材和创意。
这种创意来自于历史,但应用于现代,在设计、文学、艺术和其他领域都有准确而强劲效应。
4. 历史知识提供背景和知识链接历史教育可以提供知识背景和链接。
历史知识还提供了对过去社会现象和当前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对大人物们的生平事迹的解读。
历史教育位于人类社会的中心,向学生提供通往世界之门的钥匙。
利用历史教学获得的知识网络,学生可以理解历史活动的背景、理解世界历史变化的根源,并能够在与历史有关的领域展现创新思维和发挥创造力。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论文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探索摘要:合作性学习既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初中学生主动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本文从适时调整分组的策略、采用多种合作方法、实施合作性学习需注意的失误三方面论述合作性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与运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合作性学习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180-01实施初探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合作性学习作为培养其能力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合作性学习也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合作性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频频采用,实践证明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友好交往、探究意识、口语交际、解决问题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论述当今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实施。
一、适时调整分组的策略1、自由式:在开学伊始,教师一般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此,这时的分组采取3-4位学生自由组合并选出组长的形式进行。
由于是学生自愿情况下的自由组合,所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自由式的小组合作很可能出现基础好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好好组合)、基础薄弱学生分在同一组(差差组合),或者性格外向的归在同一组(外外组合)、性格内向分在同一组(内内组合),必然造成好好组合和外外组合的小组发言积极,常常得分,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多,因此越学越有趣;相反,差差组合或内内组合的小组就可能索然无味,越学越没劲,出现厌学的趋势。
因此在运用基本合作性学习4—5周以后,应对学生重新进行分组,转为基本式分组,这样可保证各小组力量均衡,并使学生有机会同别的同学合作,从而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气和新意。
2、基本式: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目前比较认同的是小组由3人至4人组成,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分析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创新教育属于素质教育最为核心的内容,历史课堂的教育是素质教育主要的实施渠道,中学历史教育应该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培养学生释疑和质疑能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将学习空间合理开拓、将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以及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等方式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提升学生创新思想,培养学生综合发展观念,促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创新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培养释疑能力创新教育属于素质教育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同时也是新形势下赋予素质教育最为深刻的内涵,素质教育如果想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道路的迫切需求,就必须强化创新教育模式。
而素质教育最主要的渠道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力有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如何将课堂教学的四十几分钟利用好,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因素。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通常胜过责任感。
”由此可见,兴趣是促进学生开发思维能力、增强学习能力的源泉和最基本保障。
所以,在职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手段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
打个比方来说:可以用较为幽默、形象和生动的语言抓住学生的眼睛和耳朵,激发其想象力和创新力,巧用设悬念方式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同时可以根据学生喜好提出发散性思维问题,使学生自主讨论课堂问题,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可以适当的添加幽默信息和理性信息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
还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从感官方面刺激学生的记忆力,比如在讲解昭君出塞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描绘出昭君出塞图,这样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对本文的记忆深度,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主动了解昭君出塞时的历史风情和地理环境,使学生充分遐想昭君出塞时的各种奇闻异事等。
二、培养学生释疑和质疑的能力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机械式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历史是与人类紧密相关的学科,它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而高中历史教学也是让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本文拟从历史教学的需要、创新要素的构成及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的实现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通过高中历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历史教学的需要历史教学既要靠教师的指导,又要靠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
历史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复杂的历史资料和文献、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力,使学生形成全面的、科学的、人文学科的思维方式,从而具有支配自己发展和走向未来的能力。
二、创新要素的构成1.思想方式学生必须学习和遵循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逻辑,同时通过阅读和文献查询,激发自己的创意,审视自己的观点和偏见。
2.思维习惯学生们需要在教育环境中培养自己的思维习惯。
这种环境包括建立和维护无障碍的沟通和互动机制,以及能够提供批判和刺激的思想工具。
3.技能与实践学生应该掌握和获得一系列的技能和实践机会,包括编写和研究的技能、审查和批判研究成果的技能。
三、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的实现1.开放式问题和问题解答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适当使用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鼓励他们认真思考,多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解决办法。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理解能力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跳出课本,多读文献,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并通过讨论,分享和思考,发现新的历史视角和观点,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理解能力,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
3.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和评价方式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和评价方式,如辩论、口头报告、写作、绘制图表和制作视频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技能。
同时,这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创造能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需帮助学生学会准确、清晰和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师可以通过分配阅读和写作任务,鼓励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历史问题,并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分析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一是历史的过去性,凡是历史都是过去已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重演,因而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二是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已经作出了结论。
因此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学生不同寻常的、求新求异的一种发散性思维方法。
它要求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思考问题,用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去探索答案,从而产生新的设想、新的理念。
一、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培养创新能力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思考的少,回答题目时人云亦云,不善于多角度思考,题目形式一变化就束手无策。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成为当前教学的当务之急。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创新思维训练强调的是学生思考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突破现成答案,大胆提问,大胆质疑,不要任意加以指责和批评,而要循循善诱,逐步教会他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回由“羞于提问”到“敢于提问”向“善于提问”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就逐步提高。
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下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以其特有的文字、图象、声音、立体动画、编辑剪贴等功能,运用于历史教学教研活动,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性,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学术界的关注,成为历史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优化学习过程,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举措。
因此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构建新型的历史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把历史教学中的视频、图象、资料等相关资讯有机地结合到历史教材中去,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技术和课程的优化和整合,摆脱以往历史教学中“纸上谈兵”的困境,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历史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推动学生素质发展的目标。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摘要】中学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促进信息获取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教学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因为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通过这些努力,中学历史教学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激发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信息获取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积极影响,有效培养方法。
1. 引言1.1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内容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实,挖掘历史背后的意义,提升历史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从而形成独立的见解和观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历史学习中提出新的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创新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既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又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对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趋于成熟。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与方法,创造促使学生自主的积极的活动情景,使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实现自我锻炼和发展,不但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而且还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素质教育创新思维实践能力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思想活跃,接纳信息量大,求知欲强,可塑性较大,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心理和生理基础。
在这一阶段,高中生还未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式,知识迁移能力形成速度快,阻滞因素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实施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素质教育必须首先转变观念、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平等和谐关系,还课堂于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和需求的不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在教学实践中践行“一切为了学生和学生的发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与方法。
创造促使学生自主的积极的活动情景,使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实现自我锻炼和发展,不但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而且激发、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育的对象即教学主体的每一个学生在个性、知识、阅历、经验、思维、兴趣多个方面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异。
新世纪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培养高素质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转变观念的前提下。
必须注意活生生的存在差异的学生的实际,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否则对有些学生起不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必须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起到实效。
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这说明创新是国家兴旺的关键动力,创新教育已成为教学中值得探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就这一问题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在新的世纪里,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由教师作为传播者,将一套标准化、权威性的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去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内在的需要和感受。
叶圣陶指出:“师当然须教,尤宜致力于导,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知……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学的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
例如,记得我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老师在讲台上给我们讲授其爆发的原因、过程、影响,而我们在下面似懂非懂地听着,听完后老师也只是要求我们牢牢记住里面的“重点”。
我在讲授这一课内容时,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把“教”变成了“学”,简要过程如下:导入新课后,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疏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学完成如下作业,(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革命过程中主要有几件事?(3)革命的影响(国内、国际)是什么?革命过程有何特点及其说明了什么等,学生完成后,公布自学结果,教师再对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串联讲解,最后,鼓励学生向课本质疑,向老师质疑,把思维的触觉点升华到理论高度,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双向交流的气氛。
这样就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
二、激活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迸发出最大的学习主动性,以满腔热情和坚强的意志努力获取知识,对学习中的艰辛不再感到苦涩。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和反思,学习历史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过去的发展和故事,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通过历史故事和事件的讲解,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这些都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思考和推测,这些过程都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各种启发性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学不仅是对过去的了解和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来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和推理,从而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释,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历史材料中提炼信息,如何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能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历史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
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历史教学,学生可以激发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激发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合适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优秀的历史人才和创新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里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请自行修改补充。
】。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历史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演变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讲述过去的学科,更是一门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
高中历史教学作为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展开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历史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通过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
历史教学不仅要告诉学生发生了什么事情,更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以及对未来的启示。
通过历史的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明白因果关系,培养学生对于事物发展规律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
历史名人的伟大事迹、历史事件的深刻含义、历史文化的瑰丽风采,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思想滋养和心灵洗礼,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辨能力,这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在理解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要善于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善于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辨和推理。
历史教学还要求学生要善于综合利用历史资料和史实,对历史事件进行详细分析,使得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得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他们对事物表象和根本原因和机理的洞悉逻辑推理的能力,就决定了他们是否能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历史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更要求学生要形成辩证的历史观。
历史教学注重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历史事件和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勇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只有具备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学生才能够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深入思考,形成独立见解,从而敢于不断挑战传统的观念和思维定势,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过去的社会、文化和人类的智慧。
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过去的知识,更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历史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历史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和变革,可以从中发现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这些知识和经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变化。
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在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仅对历史教学有用,更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变化。
历史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历史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程,而这种发展和进步往往是通过人类的不断创新和探索得到的。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是如何通过不断的创新得到的,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这种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变化,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创新人才的培养也逐渐变为面对新世纪的价值趋向。
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利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说明,并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作用做了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创新能力在知识与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教育的创新越来越重视,是否是现代人才要看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所以教育也就承担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又不断地深入到社会生活中。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逐步变成推动社会发展的“轴心”。
我在教学中结合岳麓版教材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看作新世纪的价值趋向。
教学中,我对高中历史教学中所注重的创新能力培养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利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根据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改变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那种传统地、单纯地接受知识的行为,让学生不断积极主动地对知识探索;教学中,我注重通过多渠道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例如:我让学生借助电脑和网络获得有用的信息;改变以往的单纯地学习教材知识,视野狭窄的局面,不断地提高自学的能力,这是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为了实现开放式教学模式,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我在和学生学习“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课时,在课前提出了与本课有关的几个小知识,让学生先借助网络对这一方面的知识进行搜集,在课堂上,我们一起讨论总结,得出最佳答案。
这样学生还学习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起到了拓宽知识面的作用。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利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在自然社会与生活中对研究专题做出选择与确定,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获得知识、并应用知识、进一步对问题进行解决的学习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高中历史教学
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与应用正成为这个社会越来越明显的特征,必然也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
作为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重任的教育正在由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轴心”。
顺应这一趋势,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造就创新人才作为面对新世纪的价值趋向。
为此,本文特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如下探讨:
一、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
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
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
因此,历史教学要提高学科的实用价值。
首先,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
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
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其次,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
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
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
再比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作出当众表扬;可以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壁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
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最后,要重视对历史理论的学习,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
“会”学。
不过在基本历史理论的教学中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控制好“度”。
高中学生毕竟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要求过高,理解不了,对学习历史就怀有畏难情绪,就会“厌”、“怕”。
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限度,不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更不能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丧失学习信心、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实施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必须打破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变学生单纯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信息为从各方面(包括电脑网络)获取有效信息;变学生单纯在学校、阶段性学习为向社会学习、终身学习,这才是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可以做一些尝试,具体做法是变原来的封闭式课堂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这一模式又可分为规定型开放式教学、主题型开放式教学和自主型开放式教学。
所谓规定型开放式教学是指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教师规定的内容,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并用历史小论文的形式体现学习的成果。
一般在普通高中学生中,主要就采用这种方式。
对此,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创设一些情景,如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政府的统治垮台。
在总结失败的教训时,国民党内有人说:“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了。
”蒋
介石在退守台湾后曾发出感慨:“此次失败,并非是被共匪打倒的,实在是我们自己打倒自己。
”请你结合史实谈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题目自拟)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句流畅,字数不少于500字。
改作后,我们惊喜地发现,不少学生的论文题目新颖,立论正确,说理透彻,其写作水平比预计的要高。
这次考试中较好的小论文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行不义必自毙》、《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自毁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对手只有一个,就是自己》等。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我校开展教研的有利契机,配合教学内容提出《七七事变研究》这一课题,根据大家的兴趣,学生自行组建五个研究小组,组成总课题下的子课题组,分别是《七七事变发生的背景》,《七七事变后日本对丰台地区的统治及暴行》,《七七事变后丰台人民对侵华日军进行的反抗斗争》,《勿忘国耻反思组》。
通过同学们的自己确定研究方向,亲自查找资料,撰写论文,不仅使学生学会以探究的方式认识重大的历史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
不仅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并且通过评价可以达到互相激励、启发、产生更多的新想法为目的。
四、针对创新思维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既包含聚合思维,又包含发散思维,其中,发散思维是构成创新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传统教学中,师生均习惯于以聚合思维思考问题,所以,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发散思维的训练。
直觉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基本形式,它是一种不借助推理形式而直接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
直觉思维并非胡乱猜想,而是个体长期积累的有关知识经验,在瞬间被调动起来产生快速综合的反应,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过程。
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直觉思维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唐朝经济繁荣盛况之后,在未讲唐文化之前,可以向学生提出“这个时代的科学文化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局面?”之类的题,让他们直接作出判断。
总之,大量的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证明,创新能力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已知的知识和信息为前提条件的。
古今中外的许多大发明家、大科学家之所以能够有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是与其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和经验分不开的。
在高中历
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必要的历史知识和材料。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相应的思维品质: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等。
只有这样,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