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为心声书为心画

合集下载

善说的文言文翻译

善说的文言文翻译

夫言者,心之声也,善说者,心之声之妙用也。

古人云:“言为心声,书为心画。

”是以善说者,必先正其心,而后方能言辞畅达,意蕴深远。

今吾欲论善说之要,以启迪后世,俾使言行合一,心口相应。

善说者,其言必中理。

理者,事之根本,言之准则也。

夫事无大小,皆有其理,理无大小,皆可论说。

善说者,能察理之所在,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度。

如孟子之论性善,孔子之论仁义,皆能以理服人,使人信服。

善说者,其言必善辞。

辞者,言之华彩,言之美观也。

善说者,能运用辞藻,使之生动形象,感人至深。

如《诗经》之《关雎》篇,以鸟鸣之声,喻男女之情,言辞之美,令人陶醉。

又如《左传》之《僖公二十五年》篇,以辞藻之华,记叙战争之事,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善说者,其言必善感。

感者,言之情感,言之温度也。

善说者,能以情感人,使听者动容,感同身受。

如《史记》之《项羽本纪》,以项羽之英勇,刘邦之狡诈,使人感慨万千,为之动容。

又如《汉书》之《苏武传》,以苏武之忠贞,李陵之背叛,使人感慨不已,为之泪下。

善说者,其言必善变。

变者,言之灵活,言之机智也。

善说者,能因时制宜,随机应变,使言辞如流水,不拘一格。

如《战国策》之《齐策》篇,以纵横家之辩才,使齐王折服,堪称善变之典范。

又如《史记》之《平原君列传》,以平原君之智谋,使赵国免于灭亡,亦为善变之佳话。

善说者,其言必善导。

导者,言之引导,言之启迪也。

善说者,能以言导人,使人受益匪浅。

如《论语》之《为政》篇,孔子以言导人,使弟子明白为政之道,修身之理。

又如《大学》之《修身》篇,以言导人,使学者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善说者,其言必善戒。

戒者,言之警示,言之规劝也。

善说者,能以言戒人,使人警醒,不敢犯戒。

如《诗经》之《小雅》篇,以诗言志,以诗戒人,使人警醒,不敢懈怠。

又如《左传》之《僖公二十四年》篇,以史为鉴,以言戒人,使人警醒,不敢误国。

总之,善说者,心之妙用,言之至善。

心正则言善,言善则事成。

故君子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善说者,乃修身之要,治国之器,平天下之术也。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童庆炳版)十三到十四章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童庆炳版)十三到十四章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扬雄认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下,这是最早的“文如其人”的思想。

钱锺书认为,人格与文格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文观人,因为文也可以饰伪,生活中既有言行一致、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言不符行、文不符人的情况。

他认为,文如其人的“文”,不是指“所言之物”,而是指的作品中的格调,格调是作者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并非有意为之,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其人的创作个性和风度。

布封说的“风格即人”,也是指的作家的创作个性。

他们重视生成风格的内在的主观方面的因素,找到了探索风格本质的关键,但是忽视了风格与客观内容的联系。

歌德看到了这一点,认为风格必须“奠基于最深刻的知识原则上面,奠基在事物的本性上面”。

马克思说得更明白而深刻。

他也引用布封的“风格即是人”的话,但作了辩证的解释。

他说:“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

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

”他认为写作还必须“用事物本身的语言说话,来表达这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他一方面把“用自己的风格去写”,去表露自己的精神面貌,看做是作家的权利,另一方面,他又明确要求作家在发挥自己“精神个体性”的时候还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这才是对“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较全面的理解。

2.如何理解文学风格的价值?首先,不同的文学风格,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享受。

文学风格多种多样,各有各的审美价值,一般不分轩轾。

由于人们的审美心理基础不同,也有特定的语境或心境,可以对风格美有不同的偏好和选择,这是不足为奇的。

但不可以主观随意地褒此而贬彼。

郎加纳斯推崇崇高的风格,狄德罗喜欢简朴的风格,歌德赞赏雄伟的风格,雨果爱好单纯的风格,姚鼐主张“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也有人偏爱朦胧、新奇、怪诞,都是个人性情所致。

其次,风格欣赏中的偏好,归根结底是因为读者与作者通过风格的纽带达到了个性间的吸引,灵魂与灵魂的相通,如不相合,则不可勉强。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作文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作文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作文
咱老祖宗有句话说得好:“言为心声,书为心画。

”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可藏着大道理呢!
你想想,咱们平时说话,是不是心里咋想嘴里就咋说?高兴的时候,那话
语就像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充满活力;难过的时候呢,声音可能就像蔫了的
茄子,有气无力。

所以说呀,言语就是咱们内心声音的直接表达,这就是“言
为心声”。

再来说说“书为心画”。

咱拿起笔写字、画画的时候,那一笔一划可都是
从心里流淌出来的。

心情舒畅,写的字可能都龙飞凤舞,透着股潇洒劲儿;心
情紧张,可能笔画都哆哆嗦嗦,画出来的东西也歪歪扭扭。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上次考试没考好,心情郁闷得很。

回家写日记的时候,那字写得跟被霜打了的小草似的,无精打采。

我妈一看就知道我不对劲,还笑
话我说:“你这字都在哭鼻子呢!”
所以啊,咱们无论是说话还是写字画画,都得真诚,都得把心里头的东西
实实在在地展现出来。

这样别人才能真正了解咱们,咱们也能通过这些方式更
好地表达自己。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这可真是人生的大智慧,咱们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让自己的言行和作品都充满真心实意!。

2023届高三月考作文“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导写及范文

2023届高三月考作文“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导写及范文

2023届高三月考作文“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材料解读】材料中有两处用典,“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最早见于西汉扬雄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扬雄是司马相如之后最著名的辞赋家,散文也有很大成就,他的思想对后世创作影响深远,无数文人墨客都将“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为艺术创作和为人处世的准则。

这也充实了现实主义流派的内涵,锻造着历代文人的高洁品格,杜甫、陆游、龚自珍等一大批诗人都以自身行为作了诠释。

晚清诗人、政治家黄遵宪(1848~1905)主张“我手写我口”,可以看作是对“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的演绎,当然,“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是一种为人为文的要求和目标,在现实中因为个体的差异,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正如元好问所说:“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元好问(1190~1257)是金末元初北方文坛盟主,也是杰出的文艺理论界,他的《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提倡自然、真性情。

在上诗中,前两句引用的是扬雄语,但是提出光看文章并不能论断一个人的人格,后两句是举例论证,晋人潘岳(字安仁)写出具有高逸情操的《闲居赋》,哪知道他为了求官做,见到朝中重臣贾谧出门,竟然遥望路尘屈膝下跪。

由此可见,有时候文并不如见人,一个人的人格怎样必定影响其作品的好坏。

[精品]言为心声书为心画

[精品]言为心声书为心画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卢慧彬“语文”这个词,虽然在一九四九年才被官方正式使用,但是早在汉代,著名学者杨雄就对它作出过精辟的论述,既“言为心声,书为心画”。

“言”就是今天所说的“语言”,“书”就是今天所说的“文字”,用今天的话来说,“语言是说话者从心里发出去的声音,文字是书写者从心中画出去的图画”。

把这句话揉进今天的话题就会发现,语文的性质和任务,最晚在汉代就非常清楚了,总结出来就是两点,第一,教学生怎么说话,怎么把心里的声音变成口语说出来;第二,教学生怎么写字,怎么写文章,怎么写出好文章。

教学生说话是一个大问题,高中都毕业了,该考大学选专业了,却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说出一点笼统的想法来,而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茫然状态,既不知道什么专业适合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太不应该了,这是不具备最基本技能的表现,是老师没教给他们最基本概念造成的。

那么,基本概念在哪里呢,全在一个个汉字里面,自从发明了汉字以后,汉语的口头语言就以汉字为标准了,不明白汉字的意思和原理,当然就没有基本概念,人没有基本概念,自然也不能产生想法,心里什么都没有,你让他说什么呢,“言为心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是语文课没打好基础的问题,应该把它写进课标之中,并且作为重点问题对待。

如今,写字也成了问题,很多人把提笔忘字归罪于电脑的普及,这样说是不对的,“字”是保存在人心中的图画,你心里有它,才能照着把它写出来,心里有几个,就能写出几个,如果心里没有,那个位置就是一块空白,写不出来是正常反应,这就是“书为心画”。

那么,字明明装进去了,为什么到写的时候又没有了呢,这是安装方法不当造成的,人脑记住东西是有条件的,是根据兴趣程度和重要性进行排序记忆的,符合这个规律,安装和保存就有效,违背了这个规律,记不清楚就是正常的。

那种把文字仅仅当做“记录语言的符号”,整体而又零散的拷贝进大脑的作法,严重背离了人的记忆规律,记不清楚不能怪学生,是那个办法太笨了。

汉语是以汉字为神经中枢展开的,各种方言的发音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写出来的字都一样,因此,各种方言使用的都是同一种语文。

李静的书法:青翠修竹自挺拔

李静的书法:青翠修竹自挺拔

68 ┸ 艺星李静的书法:青翠修竹自挺拔文/阿 欣言为心声,书为心画。

书法是灵魂的物化,可以把原本看不见的东西像心电图一般地展示于人。

而书法家的书法特征和个人性格特点关系密切。

李静性格单纯直爽,沉稳随和,不喜艳丽高调而自有气场,性情奔放浪漫,充满智慧和想象力。

曾有戏言她就是矛盾的统一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不能率意地品评她。

同时,李静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又是极具耐心和毅力的,任何事情都想做到最好,追求极致。

周慧珺老师说:“用心搞艺术的人必然会把自己的综合素质体现在其作品里,形成特殊的风李静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行书专业委员会主任。

自幼学书,师承周慧珺。

作品历年来曾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展,近年来参加“中国书协理事书法展”“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全国千人千作名家书法邀请展”“全国首届书法手卷展”“中国书协30周年优秀会员展”“全国名家百家书法作品展”“第三届全国名家扇面书法作品展”“全国名家书法精品展”等。

格。

”李静正是周老师说的这类人,她的书法之路也是在披荆斩棘的过程中闯过来的。

李静的童年是在祖籍浙江绍兴度过的。

祖宅和鲁迅故居前后相望,人文气息非常浓厚。

李静从小耳濡目染又有些许天分,三四岁起就识字看书,往往一坐就是半天。

女孩子玩的游戏她一概不喜欢,整日跟随读中学的小叔学画画。

因为李静特别喜欢涂涂抹抹,所以经常替怕写毛笔字的小姑姑完成老师布置的毛笔字作业。

进小学后李静很好学,成绩好还喜爱写写画画,五年级时得到一位代课女老师的青睐,经常会出题让李静画画并鼓励她。

这位老师本以为会画画的李静毛笔字也一定不错,在李静的班主任批改大楷字时,她特意看了李静写的字,没想到竟然是出乎意料的蹩脚,不由露出惊讶神色,并皱了皱眉。

这一幕正被李静撞上,她特别在乎这位很看重自己的老师,老师那种失望的表情顿时令她感到无地自容,于是放学后就直奔朵云轩买了字帖,从此刻苦练习,直到画着许多红圈圈、她的字经常被贴在学校的橱窗里成为一景。

书法与养生有什么关系呢

书法与养生有什么关系呢

书法与养生有什么关系呢以前的时候,中国人写字都是用毛笔,所以很多人的毛笔字写的都是非常的工整漂亮的。

但是现在随着电脑的出现,很多人步入社会后,就很少写字了,跟别提写毛笔字了。

其实,平时写写书法还是挺好的一件事情,可以修身养性。

那么,书法与养生有什么关系呢?对于这个问题,请看下文的解答。

因为书法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养生之道。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书法能调节情绪,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可以说书法是防治心身疾病的非药物疗法。

2、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练习书法无疑能陶冶人的情操,赋予生命积极向上的活力,使人在艺术、眼界、胸襟、修养、气质上都得到升华。

3、书法能养神,养神能练意,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心理对于生理的干扰,使一切杂念全抛之九霄云外,这种全身心的投入,其作用不亚于练气功、打太极拳。

练习书法,形神共养,使书家形神一体,心身统一,从而健康长寿。

中医学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七情太过可使脏气失调。

书法可调节心态,使情绪稳定。

狂喜之时,习书能凝神静气,精神集中;暴怒之时,能抑郁肝火,心平气和;忧悲之时,能散胸中之郁,精神愉悦;过思之时,能转移情绪,抒发情感;惊恐之时,能神态安稳,宁神定志。

可见。

书法体现了形神共养的统一性。

“形为神之宅”。

形体的养护在于动,动以养形。

执笔时,指实、掌虚、腕平的姿势;书写中悬腕、悬肘,不断前落后顾、左撇右捺、上折下弯的运动,不但调节了手臂的肌肉和神经,而且使指、臂、肩、背、腰、腿部也得到运动,而这种运动是舒缓的、非剧烈的;是适度的,非超常的。

书法体现的这种适度运动,贯穿了“摇筋骨、动肢节”的导引内涵。

书法与养生有什么关系呢?练习书法是一门很高雅的艺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练习的很好的,但是大家对于练习书法都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

所以,喜欢书法的人,一般其精神气质也都是不错的,而且身体状态保持的也非常的不错。

尤其是退休之后,老年人都可以多练习一下书法。

言为心声,字为心画

言为心声,字为心画

言为心声,字为心画今天老师讲了扬雄的书论,就是言为心声,书为心画。

扬雄就是杨子云,就是我们那个刘禹锡《陋室铭》里面写的西蜀子云亭里面的子云,就是指杨子云,他很穷。

主要的内容是说,其一,说话能够当面交流思想感情,写字可以记载久远的观点,事情。

子云亭我知道啊,老师。

其二,就是说书法能够体现不同层次的人的精神品格,就是说,你这个人的精神品格高一些,这个字的气质就会高一些。

你的人的气质低,你写出的书法水平就会低。

这个要求所说的书为心画的画,一是说书面文字语言相对合适的文字图像。

第二个意思,就是说这个汉字的原味象形嘛,象形字最初的写字就是画画,这个心画的本意,就是说一切文字记叙都是人们心灵形迹的表现。

象形字,嗯嗯,明白老师。

书面语言,这个文学作品是通过文字的意义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书法是接触字的外形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

所以说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他说,闻着素颜来陈期苏州一致意见齐心,就是说你这个文学作品有很多语言才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书法这一个字就能够看到你这个人的气质修养水平的。

老师,这点难啊。

他是怎么看到这个人的思想水平的,就是这个意,尚意嘛,就是这个尚意与这个心画是一脉相成的,你的字表达出人的气质,修养,素养,这个内心的东西就是心灵的图画,他就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就叫尚意。

就是你的人的内心的素养啊,精神境界啊,思想深度啊,你的胸怀啊,你这个人的个性啊,这些东西都能够从一个字上,就能够反映出来了。

一个格调高的人,他写出来的字,他就格调高,品味高。

一个格调低的人,他写出来的字,他的格调就低,品味就低,这就叫字如其人。

老师,就是尚意,心画,表情,达情吗?对对,就是这个意思,他主要就是说,这个书法通过字形表现,这个神采的表现,就是考你这个人,这个书写者的内心世界的高低,这个水平的高度,深度,广度,来体现这个书法水平的高低,这个是主要的东西。

你看这个颜体,颜真卿的字为什么那么好看,主要是颜真卿这个人的性格,他的思想艺术水平,你看颜真卿他还是个军事家,诗人啊,书法家,文学家,单纯的练字是不能把字练好的,要炼心。

言为心声 书为心画

言为心声 书为心画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作者:许兰英来源:《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2013年第31期要做到言为心声,首先选材要真实。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

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

”在作文时,也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才能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才能使写出的那些话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

《阿长与》是鲁迅先生为缅怀保姆长妈妈而写的一篇短文,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通过七件小事及作者的切身感受塑造了一个形象真实的阿长:身份低微、行为粗鲁、愚昧迷信、饶舌多事、但又淳朴善良、关爱孩子,而这些都符合阿长的身份地位,读来令人感到真实可信,因而使这篇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其次,感情要真挚。

“情”唯有恳挚,才能使人感动,引起共鸣。

这种恳挚的情感发自内心,自然而然,和那些无欢而喜、无忧而戚、无病呻吟、逢场作戏、矫情取宠的“虚情假意”判若冰火,决绝不同。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整篇文章以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引线,写了作者从一开始对阿长的“不大佩服”到最后的“新的敬意”的过程。

文章开始介绍阿长名字的由来,她并不姓长,长得也“黄胖而矮”,只是因为大家管前任女工叫阿长,出于习惯便唤她阿长,甚至最后忘记了她的真实姓名。

由此可见阿长身份低微,不被尊重。

以后接触中,作者起先对阿长是不大佩服,因为她喜欢切切察察,说话总是竖起第二个手指来回摇晃;总是限制我的行动,不许我翻动草木、石头;睡觉摆“大”字,挤得我无法翻身。

感情进一步发展为不耐烦,她懂得很多的规矩,总用一些繁文缛节让我做这个而又不许做那个。

可是通过阿长讲长毛攻城时护城的故事,作者对她产生了空前的敬意,而这种敬意却随着她谋害隐鼠淡薄了。

故事急转,阿长成功地完成了一件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为我买《山海经》,这使作者对阿长又产生了新的敬意。

因而,作者在文章结尾说“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

以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写一段话

以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写一段话

以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写一段话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忙碌于琐事,追求成功和物质。

然而,当我们停下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时,会发现心中有许多情感和思绪需要宣泄和释放。

这时,我们可以借助言语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的思考和体验。

言语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通过言语,我们可以与他人交流、分享和传递信息,同时也可以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

当我们感到快乐时,我们可以用言语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激和幸福;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可以用言语来寻求帮助和支持。

言语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情感,让我们更加亲近彼此。

书写是我们思考和创作的工具,通过书写,我们可以把内心的声音和感受记录下来,也可以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书写可以是一种发泄的方式,当我们感到痛苦和不安时,可以尽情地倾诉在纸上,让自己得到一种宣泄和解脱;书写也可以是一种思考和创作的过程,当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或者创作一个作品时,可以通过书写来整理和组织思绪,让自己的想法更加清晰和准确。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力求表达清晰和具体。

通过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我们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让读者产生共鸣和共同体验。

言语和书写是一种表达内心声音的方式,也是一种与他人交流的方式。

通过言语和书写,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心声和心画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无论是喜怒还是哀乐,我们都可以用言语和书写来表达,让自己的声音传达给他人,也让他人的声音赋予我们力量和温暖。

以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是一种表达内心真实感受和情感的方式。

通过言语和书写,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无论是喜怒还是哀乐,我们都可以用言语和书写来记录和表达,让自己的声音传达给他人,也让他人的声音赋予我们力量和温暖。

言为心声的意思_言为心声的成语解释

言为心声的意思_言为心声的成语解释

言为心声
成语解释言:语言。

语言是表达内心活动的声音。

指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反映。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成语繁体言為心聲
成语简拼YWXS
成语注音一ㄢˊㄨㄟˊㄒ一ㄣㄕㄥ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言为心声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为,不能读作“wèi”。

成语辨形声,不能写作“生”。

近义词文如其人
反义词言不由衷、言不及义、口是心非
成语例子言为心声,从一个人平时的言谈之中,就可以了解他的思想状况。

英语翻译words are the voice of the mind <what the heart thinks the tongue speaks> 成语谜语诉衷情。

文学理论 问答题

文学理论 问答题

1、以作品为例阐述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误解。

所谓误解就是指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思路理解作品的意思,而没有正确理解作家的意思。

如鲁迅《阿Q正传》,曾有些读者怀疑作者借阿Q影射自己或另外的某一个人,在泄私愤,这种情况,即是“误解”。

误解可分为“正误”和“反误”两种情况。

正误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实际,令人信服。

比如从《红楼梦》中,我们的确可以感到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崩溃没落的趋势,但在曹雪芹的创作意图中,却未必有这样的认识。

反误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和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

例如唐人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滁州西涧》)的诗句,本意是抒发对优美自然风光的赞叹之情,元人赵章泉却不顾全诗的整体结构,将其说成“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

2、试谈黑格尔有关性格特征的观点。

3、以作品为例阐释“情不可以激也,则有譬而喻也”。

魏源是说,诗不可直言,需要通过曲折委婉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情感。

如用比喻,象征间接表现思想感情,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点出情感具体内涵,使象征意义具体化,既是象征又似隐喻。

例如中国诗词中“月”就是含有哀思,别情,思乡的象征意义:“长安一片月”“床前明月光”(李白),“月是故乡明”“永夜月同孤”(杜甫)都是如此。

“诗贵含蓄”成为中外古典抒情诗的一个重要艺术准则。

4、试根据王弼和黑格尔的论述谈文学文本的层次结构。

答:“文本”: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王弼一分为三言、象、意针对《周易》黑格尔一分为二言/象、意面对文学文本正确具体例子见书200王弼认为,言、象、意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审美层次结构,人们首先接触的是言,其次窥见的是象,最后才能意会到由这个象所表示的意。

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黑格尔认为,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和内容。

红色家书讲稿

红色家书讲稿

《红色家书----革命烈士赵云霄写给女儿的绝笔信》书为心画,言为心声。

一封封感人至深的书信,字字成文,情透纸背。

《红色家书》,有江河奔流的家国情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初心使命,有血性坚毅以及背后对家人的刻骨柔情。

今天向您呈现的是革命伉俪陈觉、赵云霄的红色家书中赵云霄的绝笔书。

阿觉,你看见了吗?我们的孩子已经满月了,我给她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陈启明,在黑暗中祈盼光明。

阿觉,我马上就要行刑了,想起你曾说,你是为了救出全中国的妻儿而牺牲的,重于泰山!云霄一点儿也不害怕,可是,我们的孩子,她还那么小,我舍不得呀.......启明,我的小宝贝,你还在妈妈腹中四个月的时候,我们便被抓到监狱里来了,当时,妈妈立时被判了死刑,可是因为有你的关系,妈妈才得以活到今日。

小宝宝,你才一个多月,妈妈就要和你永别了,小宝宝你是个不幸者,你是这个世界上的不幸(者)!更是无父母的可怜者。

生来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小宝宝你不必恨我!而(要)恨当时的环境!小宝宝,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且到俄国读过书(所以才处我们的死刑)。

你的父亲是死于民国十七年阳历十月十四日,你的母亲是死于民国十八年阳历三月二十六日,小宝宝我不能抚育你长大,希望你长大时好好的读书,且要知道你的父母是怎样死的。

我的启明,我的宝宝,当我死的时候你还在牢中。

你的父母你是再不能看到,有你父亲在牢中给我的信及作品,你要好好的保存,可做你一生唯一的纪念!你的母亲姓赵,你可记着,你的母亲是二十三岁上死的。

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多说了。

此信血泪而(书)成。

小宝宝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辜)负你父母的期望。

可怜的小宝贝,我的小宝宝!你的母亲于长沙陆军监狱署泪涕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摘要: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应该把素质教育作为核心,以培养人的全面主动发展为目的,任何学科教学都应该在这个前提下开展,写作也不例外。

作者要能传达出自身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和体验,就需要作者发挥主体精神。

因而作文教学是最需要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科,也是最能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学科。

然而审视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却远没有达到这一要求。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面对小学作文现状,我们遗憾地发现学生写作主体的严重丢失。

于是本文就从理论上理清概念——弄清学生写作主体性的内涵,坚持学生写作主体性的时代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索培养写作主体性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主体性,问题,实践探究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思考与实践序论写作,就写作本真的意义来说,应该是一种私人活动,“言为心声”当一个生命个体面对茫茫宇宙,滚滚红尘,面对纷繁芜杂的人生百态,面对如白驹过隙的短暂生命时,他不能不去体验、感悟和思虑。

写作就是对其酸甜苦辣等感情体验的记录,它是一种“自觉自由”的反映人类本质的高级的生命活动。

但是很多时候这种生命活动被异化了,不再是一种“自觉自由”的活动,是被人为的外力左右了的写作行为。

“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变成了“为他人而写作”,为了迎合别人的口味,为了得到某种利益,作者可以任意扭曲自己的“心声”,写作时小心谨慎揣摩它的“适合度”,写作失去了它的主体性。

写作主体的丢失标志着生命意识的淡出,这样的写作严重违背了其真正目的,不如不作。

写作主体的丢失已不仅仅是文学领域或教学领域的问题,而是犹如一种病菌一样已渗入到社会各阶层、各角落。

同样也传染到最为纯真的孩子身上。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可以从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领域中看到这一类因写作主体的失落而出现的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

1 现行小学作文教学中主体丢失的问题透析“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
卢慧彬
“语文”这个词,虽然在一九四九年才被官方正式使用,但是早在汉代,著名学者杨雄就对它作出过精辟的论述,既“言为心声,书为心画”。

“言”就是今天所说的“语言”,“书”就是今天所说的“文字”,用今天的话来说,“语言是说话者从心里发出去的声音,文字是书写者从心中画出去的图画”。

把这句话揉进今天的话题就会发现,语文的性质和任务,最晚在汉代就非常清楚了,总结出来就是两点,第一,教学生怎么说话,怎么把心里的声音变成口语说出来;第二,教学生怎么写字,怎么写文章,怎么写出好文章。

教学生说话是一个大问题,高中都毕业了,该考大学选专业了,却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说出一点笼统的想法来,而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茫然状态,既不知道什么专业适合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太不应该了,这是不具备最基本技能的表现,是老师没教给他们最基本概念造成的。

那么,基本概念在哪里呢,全在一个个汉字里面,自从发明了汉字以后,汉语的口头语言就以汉字为标准了,不明白汉字的意思和原理,当然就没有基本概念,人没有基本概念,自然也不能产生想法,心里什么都没有,你让他说什么呢,“言为心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是语文课没打好基础的问题,应该把它写进课标之中,并且作为重点问题对待。

如今,写字也成了问题,很多人把提笔忘字归罪于电脑的普及,这样说是不对的,“字”是保存在人心中的图画,你心里有它,才能照着把它写出来,心里有几个,就能写出几个,如果心里没有,那个位置就是一块空白,写不出来是正常反应,这就是“书为心画”。

那么,字明明装进去了,为什么到写的时候又没有了呢,这是安装方法不当造成的,人脑记住东西是有条件的,是根据兴趣程度和重要性进行排序记忆的,符合这个规律,安装和保存就有效,违背了这个规律,记不清楚就是正常的。

那种把文字仅仅当做“记录语言的符号”,整体而又零散的拷贝进大脑的作法,严重背离了人的记忆规律,记不清楚不能怪学生,是那个办法太笨了。

汉语是以汉字为神经中枢展开的,各种方言的发音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写出来的字都一样,因此,各种方言使用的都是同一种语文。

汉语和汉字之间也有对应关系,清代训诂学家王念孙曾经发现了一个规律,在所有同音字的含义中,都有一部分相同的含义。

其实不仅仅如此,事实上所有的同音字都是由基本含义字派生的,同音字的完整含义,由字形与主导含义字的发音一起共同表达,这叫做音形共同表意,这是汉语的一条基本规律,从发明汉字起一直使用到现在,可惜这条规律没被西方人学去,不然,人类至今仍然说着同一种语言,地球也仍然是一个和谐的世界。

汉字是即有形又有象的文字系统,不仅甲骨文象形,简体字也依然个个象形。

太阳当然不是方的,但是它每天都从地平线以下那个空间,升起到地平线以上那个空间去,所以“日”字,是太阳升起的动态特征形象,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准确
日出
更形象的表达方法了;太阳升起来后立刻就把地球的表面照亮了,所有的“白”都依次出现了;人们发现,每一次都是同样的结果,后来数了十遍又十遍,结果还象开始一样,居然没发现例外,当然只有“百”最象这个意思了,谁要不相信,就自己去数,当然是“百闻不如一见”了。

这些表达的都是人们心中的意念,按唐兰先生的话说,叫做“象意”,我把它叫做“特征形象”。

所有的汉字,都是人“画”出来的某种事物的特征形象,而不仅仅是某个具体物体的可视形象,这一条,是汉字发明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普遍规律,在商代的甲骨文里就已经反映的很清楚,只是没见谁指出来而已。

把每一个字的“形”与它的“意念之象”并列在一起,加上“发音”一一对应的展示出来,何愁引不起人的兴趣,有了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我们的语文老师就可以只作引导员了,师傅领进了门,以后的修行当然就可以靠个人了,再时不时的辅导一下,效果就更好了,如果再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那简直就是锦上添花了。

语文的核心是汉字,汉字是由部件层层组合而成的,汉字的基本部件只有十九个半,加上发音也不到二十一个元素,但是,它们已经组成过五万六千多个汉字,由汉字组成的词,早就不计其数了。

幸运的是,当做部件使用的汉字,总共只有一千个出头,首先学会了它们,以及汉字的组成规律,其它的字就可以用加速度的方式快速掌握,接着再把组词造句学会了,“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的基础,就牢牢的打在心底了,这时,人也会变的异常聪明起来,看看别人的文章是怎么写的,给他们挑挑毛病,自己再练两边,很快就可以达到前人的水平。

其实,语文就这么多内容,在初中毕业以
前就可以学完,没有必要拖延到大学毕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