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首 使至塞上(统编教材八上第13课)
第13课《使至塞上》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 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颈联绘景——塞外风光
大孤长圆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说的那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 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 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
用文学性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 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 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想一想 可以从哪一联诗句看出来?
展开想象,提笔作画
你心中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塞诗歌知多少
《燕歌行》
《关山月》
《塞下曲》
《凉州词》
本课小结
叙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出使边塞
情 抒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内心抑郁 景
由
由
事 绘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风光 事
发 叙事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战事繁忙
终
感谢观看!
王维
(701年-761年)
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
王维的诗 你还知道哪些
代表作品
01
02
03
0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5
06
山
送
竹
洛
九鹿
居 秋 暝
元 二 使 安 西
里 馆
阳 女
月 九
柴
儿 行
弟
日 忆
山
东
兄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 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 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 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 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微课堂】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使至塞上》+知识点+图文解读
▼▼▼一、作者简介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
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
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二、故事背景唐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前往边塞宣慰,这首诗即是途中所写。
三、理解诗意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单车:单车独行。
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疆去察看。
属国:汉代时称那些已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
居延:古县名,在今甘肃张掖北。
征蓬:飘飞的蓬草,比喻飘泊的旅人。
泛指远行的人。
归雁:向北飞的大雁。
胡天:这里指西北地区。
孤烟:远处独起的炊烟。
长河:黄河。
萧关:古关名,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
都护:官名。
都护是都护府的最高长官,这里借指河西节度使。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
这里代指前线。
译文:我轻车简从到边疆去察看,经过了属国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飘出汉塞,似北飞的大雁,飞入了胡地的天空。
茫茫沙漠中远处独起的炊烟直上云霄,滔滔黄河边落日又大又圆。
在萧关遇到了侦察的骑兵,得知都护还在前线。
四、问题归纳1. 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二句的含义,这两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诗人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听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
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塞上,本已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
诗人以“蓬”“雁”自比,这两句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2.请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
颈联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一“直”一“圆”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融情于景,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13课《使至塞上》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我像)飘飞的蓬草一样飘向塞外,像归雁一样飞入 了胡人的地方。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征蓬”“ 归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 出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暗写他 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赏析颈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茫茫大漠上一柱烽烟笔直地升上天空,黄河 上一轮落日显得又大又圆。
“直”“圆”两字描绘出壮美的 画面,富有视觉感,形象地描写了 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境界雄浑 阔大。
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慰问、察访军情。
背景介绍
凉州
长安
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朗读诗歌
题材:边塞诗
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 和自然风光为题材。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五言律诗 征p蓬éng/出/汉塞sài,归雁/入/胡天。 押an韵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箫关/逢/候骑qí,都护/在/y燕ān然。
随堂练习
5、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问边”体现出诗人要以使者的身份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 慰问将士。 B.诗人自比“征蓬”“归雁”,表达了出使边塞时的愉悦心情。 C.“都护在燕然”以“燕然”代指前线,暗示战争取得胜利。 D.本诗语言简练,构思不落俗套,写景逼真传神,内蕴丰富。
使至塞上
王维
作者介绍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
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信奉佛教,人称“诗 佛”。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他的诗和画被苏 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代表作有《渭川田 家》《使至塞上》《山居秋暝》等。
背景介绍
开元二十五年 ➢ 河西节度使崔希逸率众将士战胜吐蕃。 ➢ 张九龄受李林甫等人排挤而罢相,王维失 去政治上的依靠。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古诗词曲 第14首 使至塞上(统编教材八上第13课)(共21张PPT)
1.(2019·益阳)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 郁。 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 满。
《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 “‘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 哪里?
【答案】 “直”“圆”二字的“锤炼”之处就在于构成壮美的画面,富有视觉感; 其自然之处,在于符合塞外现实的情境。“烽烟”多用狼烟,有轻直、聚集的特点,是 “孤烟”,不会相互纠缠,故在无风的时节,能够“直”冲云天;苍茫的大漠背景下, “落日”即将没入地平线,显得又大又圆,这也符合我们日常观察落日的视觉感受。“自 然”之处还在于,这两句诗所写的独特景象,是长期生活于内地的人刚进入塞外很自然 地就会捕捉到的。
2020中考语文复习课件:古诗词曲 第14首 使至塞上(统编教材八上第13课)(共21张PPT)课 件PPT部 编版课 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 PPT
第13课《使至塞上》课件(共2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译文: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 翱翔云天。
颔联承接首联,直抒内心感受。(承+内容) 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 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比喻) 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手法)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 的蓬草,北归的大雁,飞出汉家边塞,飞进胡人境地,(内 容)含蓄的表达出作者孤身出塞的飘零落寞之感和内心抑郁 激愤之情。(情感)
2.从题材上看,它是一首边塞诗。具体从哪些地 方可以看出来?
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 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护”等词语(地名、官 名)看出。
研读赏析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 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首联交代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使至塞上
王维
走近作者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进士 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 集》。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生花的妙 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空灵、或淡远的美妙图画。
王维多才多艺,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 盛于开元、天宝间,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 孟” 。
从练字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字写出了沙漠的广阔无垠,“孤”字写出边塞景物的 单调,衬托大漠的雄浑,“直”字表现出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 之美。“长”字写出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渺无尽头。落日本来 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以“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 而又苍茫的感觉。这几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 自然之景,而且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第13课《使至塞上》课件(共2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课
品
诗
堂
味
词
练
妙
详
习
处
解
文
背
作
学
景
者
常
介
简
——
识
目 绍
介
边 塞 诗
录
第
作壹 章
者 简 介
王维(693年或694年或701年-761年), 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 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王维不仅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还精通诗、 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 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 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其书画特臻 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 价其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 之画,画中有诗。”其亦存诗400余首,代 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还著有《 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作品。
文
【承】抒情 抑郁惆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蓬”“雁”多用来比喻漂泊在外的 游子,此处指诗人自己。
颔联承接首联,诗人以蓬、雁自比,传达出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和漂 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译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又像那北归的大雁一样,正在翱翔云天。
文
“大”突出沙漠的浩瀚无边。
“孤”写出景物的单调,使烽烟显得格外醒目。
文
第
品五 章
味 妙 处
赏
析
“
"直"字,表现了打磨孤烟的劲
直
”
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
“
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
圆 ”
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
的
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
第13课《黄鹤楼》《使至塞上》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6.本诗尾联写到的“燕然”暗用了一个什么典故?有什么作 用?
材料链接:窦宪字伯度,拜车骑将军,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 大破之。宪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以纪汉攻,纪 威德也。(《窦融列传·窦宪》)
运用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登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 故,流露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和对都护的赞叹。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4.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使至塞上》的颈联 也因此被誉为“独绝千古”,你认为妙在哪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4.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使至塞上》的颈联 也因此被誉为“独绝 汉 阳 树 , 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 。(反衬)
叠词,描绘生机 勃勃的景象。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多用来指游子久去,叹其不归。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3.诗人站在黄鹤楼上,见如此美景,不觉痴醉,悄悄地,夕 阳已斜,暮色渐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①构图美:从上到下,“落日”—“孤烟”—“长河”;从近到远, “孤烟”—“落日”—“大漠”,层次丰富。 ②线条美: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长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 ③色彩美:黄色的大漠,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色彩艳丽。 ④意境美:缓缓升起的狼烟,波澜不惊的长河,即将西下的落日, 意境雄浑。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3.诗人站在黄鹤楼上,见如此美景,不觉痴醉,悄悄地,夕 阳已斜,暮色渐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武昌望汴梁,游子望断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使至塞上》课件
感与豁达交错的动歌的人脚步故,不事断地。走近虽他,然了解现他……在“不见高人王 右丞”,但我们依然可以跟随着诗歌的脚步,不断 地走近他,了解他……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中》 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
感 谢
一路有你更精彩
这首诗中作者都为我们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
征蓬、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征蓬”是飘飞的蓬草,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含漂泊不定的 意思,作者觉得自己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
“归雁”是归家的大雁,作者认为自己恰似“归雁”一般进入 胡天。
作者是以此两种景象自喻,传达出内心的漂泊不定的感受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则展现了边塞风光寂静 空旷、奇丽壮美的特点。
使至塞上
王维
西北风光
壹 作者及背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者简介
作者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 丞”,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崇信佛教。晚年无 心仕途,专诚奉佛,所以后众人称其为“诗佛”。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其作品以山 水诗最为后世所称。诗和孟浩然齐名,并称“王 孟”,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明代董其昌推为“南宗” 之祖。并说“文人之画, 自王右丞始”,有《王右丞集》。
记笔记
(1)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句 式整齐,具有音韵美, (2)突出地描画了大漠寂静空 旷,奇丽壮美的景象, (3)表达了诗人孤独寂莫,抑 郁不平的心情。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使至塞上》课件(共21张PPT)
都护在燕然的 “燕然”,暗用 一个典故。
汉将窦宪大胜匈奴于 燕然山,刻石记功以 还。歌颂守边将士为 国奋勇杀敌之功,暗 示自己为国建功立业 之心。
“大漠孤烟直”中的“大”字用得好, “大”字,突出了边疆沙漠的浩瀚无边,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大”。
“大漠孤烟直”中的“孤”字用得好, “孤”字也写出作者被排挤后失意的心情, 一个“孤”字也体现了景物的单调。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 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 的关心
板书设计
使至塞上
蓬、雁——自比 直、圆——雄壮、苍茫 关心战事、失意消散
读准字音。
候骑(qí)Leabharlann 燕然(yān)重点注释。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 里是指大雁北飞。 长河:一说指黄河。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 固原东南。
放声吟诵,读出节奏。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二句的含义,这两句蕴含 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诗人去国离乡,感情总是 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听 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塞上,本已心境不佳,并不同 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以 “蓬”“雁”自比,这两句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 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 轻带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3《使至塞上》
文章解析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
交代了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路 途遥远的边疆慰问将士。以简练的笔 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
2.赏析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飘 飞的蓬草一样飞出“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 ”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 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 臣),暗写出诗人被排挤出 朝廷的激愤和抑郁。传达出 诗人落寞、孤寂的幽微难言 的内心情。与首句的“单车 ”相呼应。
使至塞上
王维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
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 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 孟浩然并称“王孟”。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 故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王维是个多 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很高 的成绩。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 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 之画,画中有诗。”代表诗作《山居秋暝》《相思》 《使至塞上》等。
文人 满腹才情 一腔热血 被排挤
“单车”“归雁”“孤” 孤寂,愤懑
3.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请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颈联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直”“圆”两个字分别表现了孤烟与落日的形态, 一“直”一“圆”不仅准确地描画了沙漠的景象,而 且融情于景,寓悲凉之情于壮美风景之中,从侧面烘 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应他们不 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笔力苍劲, 精炼传神,线条简约,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视野开 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是被王国 维赞颂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有线条 有色彩
雄浑广阔的边塞风光
一望无际的是大漠 纵的是孤烟 横的是长河 圆的是落日
第13课《使至塞上》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长” 写出了沙漠没有山峦树木阻挡,黄河横贯其间。 “圆” 写出了落日之低之大,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
觉。
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 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 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居延:地名,在今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
区。 句意: 乘一辆车去慰问边关守军,使者(我)来到辽远的边
塞地区。
把握文意:
2.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句意:出行人像飘飞的蓬草一样飞出边塞,像振翅北归的
称大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
句意: 到了边塞萧关只遇到负责侦察敌情的骑兵部队,原来
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首联叙事————出使边塞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乘一辆车去慰问边关守军,使者(我) 来到辽远的边塞地区。
开头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 过的地点。
颔联抒情———内心抑郁
(即景设喻,借景抒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课堂小测
4、《使至塞上》诗中的颈联,作者把自己孤寂的 情绪与大漠奇特壮丽的景象融合在一起,意境雄浑, 视野开阔的千古壮观的名句(或写出了雄奇、奇特 美丽的塞外风光)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 ,抑郁心情的语句: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课堂小测
6、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最能鲜明地体现“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的句子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释义:
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 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
第13课《使至塞上》课件(共2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颔
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联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用来比喻一
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抑郁和孤寂
落寞。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任务探究
2.作者的心情是一成不变的吗?全诗是否一直延续着前两联的孤寂落 寞基调?
作者的心情并非以孤寂之情一贯而终。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当堂检测
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 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 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 途之远。 【解析】“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
是:
征蓬出汉塞
,
归雁入胡天
。
第13课 使至塞上
王维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文学常识,结合注释梳理诗歌内容 2.鉴赏诗歌精炼的语言,赏析诗歌雄浑开阔的画面美 3.能抓住关键词句,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
自主学习
晓常识
1.作者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
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素有 “诗佛”之称。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后 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他的诗以描绘山 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其中反映军旅 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为流传, 如《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性。宋代苏轼称 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第13课《使至塞上》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将自己的孤独情绪巧妙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名句——“大漠孤烟直,长 河落日圆。”
“大”——边塞沙漠,浩瀚无边。 “孤”——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 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强调了景 物的单调。 “直”——突显烟的挺拔、坚毅之美。 “长”——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黄河横贯其间。 “圆”——给落日以亲切温暖又苍茫的感觉。
使至塞上
——王维
走近作者
王维,字摩诘。苏轼曾赞道:“味 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 中有诗。”世人称赞他的诗画是“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而他本人被世人称 为“诗佛”。
作者了解
王维 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首创破 墨山水画,成一派之宗。受音乐、书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 的艺术特色,具有词句秀冶,意境清新,格调高雅,音韵婉转,情景交融的特 点。尤其是避世隐居时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这一 类诗以感受敏锐,体物细微,诗“中有事画”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 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大漠无边,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青烟直上云霄,“直”字荒凉 孤独中透出挺拔雄伟视野所及,黄河杳无尽头,“长河”之上,是 一轮圆圆的落日,“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如何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
(1)浩瀚的沙漠中,一股青烟孤然直上,黄河尽头,西下的太阳正圆。形象 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2)融情于景,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 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3)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尾联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二、作品赏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三、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 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 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 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 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四、作者了解
主要成就
王维的山水诗大都写于后期,与前人比较,他扩大了这类诗的内容,增添了它的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 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贡献。其中,写乡村景物和农家生活的田园诗充满着牧歌情调,表现 他闲逸萧散的情趣和恬淡自适的心境。如《渭川田家》 ,《春中田园作》。更多的作品着重写农村美丽如画的风光, 《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山居秋暝》写暮雨方霁,山村呈现的美景。 王诗中那些描绘大自然幽静恬美的山水诗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如《青溪》:言入黄花川,第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 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没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请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通篇以心照水,用水衬心,物我融成一片,反映一种内在的对美的追求。但有些山水田园诗着力渲染空寂意境与落 寞情怀。如《竹里馆》 、《辛夷坞》情走淡薄,旨归静趣。这无疑会对后世山水诗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王维具有多种才艺,不同艺术相互渗透对其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以画入诗,使其山水诗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 的基本特征。 王诗语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总之,王维的山水诗无论从诗的 题材内容,还是诗歌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9·益阳)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 郁。 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 满。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2 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3.(2019·黄石)《使至塞上》有人说“归雁入胡天”中“归雁”是作者自比你同意 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同意的理由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身处“胡天”,二是作者出使边塞实 际上是被排挤出京城,情境上如同“归雁”,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不同意的理 由是认为此句是实写,是作者所见。当然两个方面兼顾也可以。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解析】 D.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守将,侦察兵告诉使臣: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戍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2019·益阳)《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 请仔细品读颈联,完成下面的题目。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在历代诗评家眼里,《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王维《使至 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认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两联名句在写景方 面有着怎样的共同点?在情景交融方面哪一联写得更出色?为什么?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答案】 ①这两联诗都表现了天高地远、水天一色的壮阔之景。②“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一联,上句写夜空浩瀚,星辰高悬,由岸边望去旷野开阔。一个“垂”字, 便将天地的距离拉开了,诗人只身一人的孤独感也由此增强。下句写月光倾洒,大江奔 流,月影随水起伏。一个“涌”字,便将动荡沉浮的意境表现出来,诗人漂泊无依、心 绪难平的情感也显露出来。通过这两句的描写,塑造了一个长夜难眠、心潮澎湃的失意 者形象。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只是较为形象地反映出景物的特征,客 观地表现出边塞景色的壮美,未能注入诗人的主观情感与生命体验,所以王诗的两句不 如杜诗。
上一页 返回导航 ຫໍສະໝຸດ 一页《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 “‘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 哪里?
【答案】 “直”“圆”二字的“锤炼”之处就在于构成壮美的画面,富有视觉感; 其自然之处,在于符合塞外现实的情境。“烽烟”多用狼烟,有轻直、聚集的特点,是 “孤烟”,不会相互纠缠,故在无风的时节,能够“直”冲云天;苍茫的大漠背景下, “落日”即将没入地平线,显得又大又圆,这也符合我们日常观察落日的视觉感受。“自 然”之处还在于,这两句诗所写的独特景象,是长期生活于内地的人刚进入塞外很自然 地就会捕捉到的。
古诗词曲篇目及备战演练
第 14 首 使至塞上(统编教材八上第 13 课)
考情检索:10 年未考/2020 年重点猜押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结合作品简析《旅夜书怀》第三联中的两个虚词“岂”“应”使用的妙处。 【答案】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誉哪里是因为文章而 显扬呢?(我的)官位也真该因年老多病而罢退”。诗人本是以诗文自负的,而一个“岂” 字正话反说,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之情。诗人本是想建功立业的,而一个“应”字反其意 而用,表达了受排挤被罢官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岂”“应”二字,将一个不得志者的 心理表现得颇为准确、精练、传神。
(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该联的画面。 【答案】 示例:浩瀚无边的沙漠上,一缕孤烟扶摇直上,直插云霄;苍茫暮霭中, 滔滔河水绵延千里,一轮红日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线上缓缓下沉。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请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其“独特”之处。 【答案】 赏析语言:“直”表现孤烟之高,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写出了 塞上景色苍凉雄浑的特点;“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圆,写出景色壮阔、温暖的特点。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①乘一辆车去慰问边关守军,使者(我)来到辽远的边塞地区。②出行的人像飘 飞的蓬草一样飞出边塞,像振翅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地。③浩瀚无边的沙漠 译文 中一股烽烟直上云天,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很圆很圆。④到了边塞萧关只遇到负 责侦察敌情的骑兵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主旨 抒发了诗人孤寂、漂泊无定之感和慷慨悲壮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