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首 使至塞上(统编教材八上第13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2019·益阳)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 郁。 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 满。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在历代诗评家眼里,《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王维《使至 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认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两联名句在写景方 面有着怎样的共同点?在情景交融方面哪一联写得更出色?为什么?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答案】 ①这两联诗都表现了天高地远、水天一色的壮阔之景。②“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一联,上句写夜空浩瀚,星辰高悬,由岸边望去旷野开阔。一个“垂”字, 便将天地的距离拉开了,诗人只身一人的孤独感也由此增强。下句写月光倾洒,大江奔 流,月影随水起伏。一个“涌”字,便将动荡沉浮的意境表现出来,诗人漂泊无依、心 绪难平的情感也显露出来。通过这两句的描写,塑造了一个长夜难眠、心潮澎湃的失意 者形象。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只是较为形象地反映出景物的特征,客 观地表现出边塞景色的壮美,未能注入诗人的主观情感与生命体验,所以王诗的两句不 如杜诗。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结合作品简析《旅夜书怀》第三联中的两个虚词“岂”“应”使用的妙处。 【答案】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誉哪里是因为文章而 显扬呢?(我的)官位也真该因年老多病而罢退”。诗人本是以诗文自负的,而一个“岂” 字正话反说,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之情。诗人本是想建功立业的,而一个“应”字反其意 而用,表达了受排挤被罢官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岂”“应”二字,将一个不得志者的 心理表现得颇为准确、精练、传神。
①乘一辆车去慰问边关守军,使者(我)来到辽远的边塞地区。②出行的人像飘 飞的蓬草一样飞出边塞,像振翅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地。③浩瀚无边的沙漠 译文 中一股烽烟直上云天,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很圆很圆。④到了边塞萧关只遇到负 责侦察敌情的骑兵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主旨 抒发了诗人孤寂、漂泊无定之感和慷慨悲壮之情。
(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该联的画面。 【答案】 示例:浩瀚无边的沙漠上,一缕孤烟扶摇直上,直插云霄;苍茫暮霭中, 滔滔河水绵延千里,一轮红日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线上缓缓下沉。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请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其“独特”之处。 【答案】 赏析语言:“直”表现孤烟之高,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写出了 塞上景色苍凉雄浑的特点;“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圆,写出景色壮阔、温暖的特点。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解析】 D.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守将,侦察兵告诉使臣: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戍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2019·益阳)《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 请仔细品读颈联,完成下面的题目。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 “‘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 哪里?
【答案】 “直”“圆”二字的“锤炼”之处就在于构成壮美的画面,富有视觉感; 其自然之处,在于符合塞外现实的情境。“烽烟”多用狼烟,有轻直、聚集的特点,是 “孤烟”,不会相互纠缠,故在无风的时节,能够“直”冲云天;苍茫的大漠背景下, “落日”即将没入地平线,显得又大又圆,这也符合我们日常观察落日的视觉感受。“自 然”之处还在于,这两句诗所写的独特景象,是长期生活于内地的人刚进入塞外很自然 地就会捕捉到的。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2 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3.(2019·黄石)《使至塞上》有人说“归雁入胡天”中“归雁”是作者自比你同意 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同意的理由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身处“胡天”,二是作者出使边塞实 际上是被排挤出京城,情境上如同“归雁”,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不同意的理 由是认为此句是实写,是作者所见。当然两个方面兼顾也可以。
古诗词曲篇目及备战演练
第 14 首 使至塞上(统编教材八上第 13 课)
考情检索:10 年未考/2020 年重点猜押
上一页 返回导航 Hale Waihona Puke Baidu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