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数学新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论文之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数学新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课程和教学理念,其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就成为教师的共同追求。

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意识的培养,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我尝试设计了一个小学数学新授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它由四个环节组成,图示如下:
下面结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个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与操作运用。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一节课的开始,必须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教师首要的任务是“激趣”。

学生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学生才会去积极地探索,敏锐地观察,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如何激发兴趣呢?除了谈话引入、创设问题情境外,我认为还可以运用学具操作手段,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因为小学生好奇心强,而且好动。

学具操作的方法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他们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动口叙述操作过程,动脑思考新规律、总结新结论,始终处于积极的心态。

久而久之,有利于学
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从而有力地唤起他们自身内在的学习潜能,激发起对于学习数学的长久兴趣与热爱,由学习上的被动变为主动。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使用哪种激发兴趣的手段,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创造平等乐学环境。

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激励,为学生创造一种乐于学习的环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服务者“地位”,热情鼓励每个孩子,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操作探究”的环节,是数学新授课堂的关键。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并非重要,而是学生想了些什么更重要千万倍;学生的思想应在学生自己的头脑里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可能的条件下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

”所以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时,不能一讲到底,也不能只有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实践操作,而应该尽量创设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一)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自主参与学习。

首先教师要创造真正意识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

例如教“长方体的认识”时,我布置学生头天在家观察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的,并将课本最后的长方体展开图剪下,做成一个长方体。

上课时,我要求学生带着如下思考题去自学课本:(1)长方体有多少面?长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征?(2)什么是长方体的棱?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征?(3)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4)什么叫长方体的长、宽、高?待学生自学课本后,师生根据以上自学思考题,结合教具和学具一起探讨长方体的名称、特征,并将这样知识整理成表格。

这样,学生充分地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再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

其次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

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对于学生的猜想:(3/4=6/8=9/12),我引导学生验证:“在你们的学具袋里,放着一些材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这样全体学生都有了自由选择的机会,验证方法也是丰富多彩,富有创造性的。

有的同学利用实物根据分数的意义来验证相等关系;还有的同学用等圆中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来验证;也有的同学用绳的长短来验证;还有的同学用小棒的根数来验证……可见,操作活动真正自主开放,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有效指导操作,促成自主探索新知
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但这种“自主”并非不要教师的指导。

尤其是对于组织学生的操作活动,教师必须有效指导,才能促成学生自主地探索新知。

怎样指导最有效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方面:1。

准备好操作材料
丰富表象的积累,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基础。

在学具操作中,学具准备是提高操作活动有效性的物质保证。

提供的材料要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反映不同的事物或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而不仅仅是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材料。

比如探求三角形内角和,提供给学生的不是一种三角形,更不只是几个特殊的三角形,而是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任意三角形。

2。

设计好操作规程
操作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明白操作的目标,即研究什么事物,观察什么现象,或者分析一种什么关系等,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提示操作的方法。

比如,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操作活动中,学生先怎么摆,再怎么摆,甚至在边摆边看中怎么想,怎么说,教师都一一作精心设计,学生操作起来有头有尾,从而促进思维活动准确开展。

3。

有针对性地指导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导学生在操作中伴以思维和
语言的表达,使每一个人都要考虑怎样把操作的过程、看到的现象以及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交流。

在巡回指导中,教师要把重点放在那些基础比较薄弱、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身上。

而对于那些一贯成绩好、思维敏捷的学生,则可以鼓励他们创新,采用多种方式去操作。

三、讨论交流、建构新知
外化的操作程度只是一种教与学的手段,内化的智力活动才是真正的学习目的。

而知识的内化是伴随语言的表达过程完成的。

所以在新授知识以后的总结归纳知识阶段,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索和交流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意义。

例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学生认识了“面积”的概念,接着我组织学生探究有关“面积单位”的知识。

我先分发给学生两个面积大小比较接近的长方形,但既看不出它们谁大谁小,也用重叠的方法比较不出大小,怎么办呢?于是我安排学生分组操作探究——在这两个长方形内摆一摆小长方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圆片,想办法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通过操作活动学生得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测量。

”紧接着我又组织学生交流:“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为什么?”学生讨论后,认为选用正方形测量最方便。

我告诉学生:“其实正三角形、圆片也是可以的,只是选择正方形最合适。

”同学们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了对“统一面积单位必要性”的认识。

同时,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
维和智慧可以被整个群体共享。

通过合作学习,暴露各个层次学生的思想观点及对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理解,从而使自己的知识体系建构得更全面、更深刻。

四、拓展深化、体验成功
数学课讲究“精讲多练”。

新授之后,往往要让学生“做一做”、练一练。

老师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新知。

然而学生只有在“跳一跳”之后摘到的“桃子”才更有成就感。

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不妨还要设计一、两个拓展练习题,把培养学生定向思维与发散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同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与成功的。

如我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画角的一般方法后,我再要求学生“不用量角器画出一个120o 的角”。

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进入愉快的动手操作、实验探求之中。

很快,学生就发现了两种画法:(1)利用三角板的直角和一个30度的角拼起来画,得到120度的角;(2)用两个三角板上的60度的角拼在一起来画,也得到了120度的角。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创新了方法,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老师的表扬,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此时,教师再提出问题:“还有新的画法,看谁能最先发现?”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争先恐后地又展开了操作探索,结果又发现了另一种方法:用三角板的一边(或
直尺)和另一个三角板60度的角拼在一起可以画出120度的角(即用一个平角减去60度)。

看来教师只要及时捕捉在操作过程中所闪烁出的创新的火花,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创造欲望和创造潜能便得以充分的激发和发挥。

总之,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只有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操作探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进行拓展练习,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地建构新知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与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