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23课课文
第23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
往往 常常
翻译课文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 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 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 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思想 生活 行为 益处
课堂探究
3.“是人”指什么人? 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
指像上文所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
的人。
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
4.作者在列举事实之后,以“天将降大任于……”说明了什 么道理?
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
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
课堂探究
5.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艰难困苦的磨炼)
6.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困于心,衡于虑。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课堂探究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 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
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 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 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 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常常会灭 亡。
归纳拓展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请分别讲讲各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第1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从卑微到显贵) 第2段,从正反对比论证,正面写个人处困境激发斗志,反面写 国家无忧患易遭灭亡,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归纳全文的中心 论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23课课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23课课文核舟记明代: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箬篷一作:篛篷)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写作特色此文通过白描的手法,详细而有条不紊地记述了他所得到的一个微雕作品——核舟,采纳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先是概括地介绍王叔远微雕技艺的“奇巧”以及他技术的全面,既是全文的总提,也为转入正题蓄势。
文字虽短,作用却大,不可以没有。
接着详细介绍核舟所表现的苏东坡赤壁泛舟的(故事)和意境,从全舟到局部,从船头到船尾,从陈设到人物,从容写来,层次分明,丝毫不乱。
尤其注重细部的描写,如雕栏上的对联,船头人物的姿势和神态,舟子的动作,都写得生动如见,令人既佩服王叔远雕刻之神,又赞赏魏学洢观察之细。
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共22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怎么,哪里
表示成年。冠,行冠礼。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
算作,算是。 动词,往、到。
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父亲给以训导。命,教导、训诲。
告诚。
译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 文 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
文天祥被俘后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写诗明志,从容就义, 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富贵不能淫”的体现。
朱自清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宁可挨饿,也不肯领取带侮辱 性的“美国救济粮”,表现了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崇高的民 族气节,是“贫贱不能移”的体现。
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和嚣张气焰,仍然拍案而起, 宁死不屈,是“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研读课文——明析观点与表达
3.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是如何进行反驳的?
入世前的修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个人修养)
入世时的际遇: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道义准
则;(责任担当) 入世后的原则: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处事原则)
正面提出大丈夫标准(大丈夫之道)
研读课文——明析观点与表达
rǔ
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
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y,ín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w不èi得志,独行其 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读通文意
富贵不能淫
真正,确实。
研读课文——明析观点与表达
3.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是如何进行反驳的?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顺从)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类比说理
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共3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探寻背景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 国时期。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 城以战,杀人盈城”。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孟子提 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 “仁政”“王道”主张。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 为“仁政”思想,指出“民贵君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 同时他反对诸侯互相攻伐,以武力相兼并,提出“不嗜 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的观点。他极力主张“行仁政”, 恢复井田制,省刑薄赋,确保“黎民不饥不寒” 。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便)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怎么,哪里
行冠礼
教导,教诲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
行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以训导;
告诫
这里指夫家。女, 同“汝”,你
(1)戒 必敬必戒:_谨__慎__ 居天下之广居:_住__进__
(2)居 居天下之广居:_住__宅__
3.词类活用。 (1)富贵不能淫: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惑__乱__,__迷__惑___ (2)贫贱不能移: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改__变__,__动__摇___ (3)威武不能屈: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屈__服___
3.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 ①类比论证:将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愿往上爬, 没有仁义道德的无原则的做法和“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进行类比,证明公孙 衍、张仪之流不过是小人,根本谈不上是“大丈夫”。 ②对比论证:将公孙衍、张仪之流不讲仁义道德的无原则的做法与大丈夫“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行为操守进行对比,有力地驳斥了对方错误的 观点,证明了自己观点的正确。
第23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下列句子中加红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B.空乏其身(财资缺乏)C.所以动心忍性(忍耐,容忍)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
C项忍:使……坚忍起来。
当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曾益其所不能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入则无法家拂士
品格志趣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 《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课时目标
初读感知
【一】
朗读课文
听课文范读音频,留意文章的停顿处,并在教材上做标记。
读音准确
富有节奏
读出情感
停连恰当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ɡ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ɡ)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ɡ)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富贵不能淫》
本文选自《孟子 滕文公下》 创作于公元前372--前289年 作品通过孟子与别人交谈的语录
来讲明道理 显得形象生动 在“何为大丈夫”的问题上 景春提出问题 孟子一一反驳 有破有立 层层递进 逻辑清晰
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 yǎn )、张仪岂不诚大 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xī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这是大丈夫的第二条标准 也就是不论是否得志 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
用孟子的另一句话来解释就是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富贵不能淫,贫对贱比不论能证移,威武不能屈”
这是第三条标准 也就是富贵、贫贱、威武等外部因素
都不能使自己迷惑、动摇、屈服 这也是大丈夫应具备的处事原则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 guàn )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 rǔ ) 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 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 yí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的反驳
对于景春的观点 孟子也用了一个反问句加以驳斥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焉得”一词不仅包含了对景春观点的否定 也透露出孟子对公孙衍之流的不屑 接着孟子举了当时社会中常见的现象
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封建社会中
男子行冠礼之后就表示成人,有了社会责任 而女子成人的意义就是嫁人
女子嫁人之后就要顺从丈夫 这就和公孙衍、张仪这类的纵横家一样 他们虽有才华,但是品行却为人所诟病 他们没有基本的道德底线和处事原则
都写进了《孟子》一书 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 举于/ 版筑之间,胶鬲/ 举于/ 鱼 盐之中,管夷吾/ 举于/ 士,孙叔敖 / 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 市。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 益/其所不能。
归纳总结
生
出身低微
于 忧
论据→ 历史事例 (六人)
艰苦磨练
患
终担重任
居
, 死 于 安
论证
正面论证→忧患造就人才 反面论证→安乐致国家灭亡
安 思 危
乐
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句意思相同? 请说出两句。
相关名句: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文导入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 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 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 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希望能从中找 到答案。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注释:
所以:用这些办法。 动:使……惊动。忍:使……坚忍。 曾:同“增”,增加。 所:助词,与“不能”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不能到达的对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
“所以……” 指导代词,这。 使……痛苦。 使……劳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使……贫困。 违背
同“增”,增加。
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
所不能。
使(他的)心触动(警觉), 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
板书设计
摆事实: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都历经
磨难后才有所作为
生于忧患
客观:天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死 生 (正面)
将降大任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于于 安忧
讲道理 必先
行拂乱其所为
逆 境 成
乐患
主观:困于心,衡于虑
才
, 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 (反面) 出则无敌国外患
国恒亡
拓展延伸
课内积累:至理名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 后喻。
课 结堂
总
同学们,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 被尊称为“亚圣”。查找资料,了解孟子 的其它著作,理解孟子的思想。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 贵的启示意义。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巨困苦的 磨炼中形成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 “苦”“劳”“饿”等等艰巨困苦的磨炼,方能 增长才能。而贪图安乐,自然增长不了才能。才 能从磨炼中来,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 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主旨探究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对大量关 于人的成败、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 具有普遍的指点意义。这种“忧患意识”是国家 长盛不衰的法宝,特别在现代化建设取得光辉成 绩,人民基本安居乐业的今天,尤其要具有忧患 意识,才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继续推向 前进。文中处处运用了辩证思维,给我们分析问 题以有益的启示。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富贵不能淫》课件ppt
原文
yǎn •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guàn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r女ǔ家,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
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段可分几层,其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品读课文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立靶子,引出下文。
第二段可分几层,其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妾妇之道
驳
景春观点
仁、解内涵
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 行其道。
仁
礼
义
品读课文
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 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
顺从
权力
大丈夫之道
坚守
仁礼义
品读小结
景春: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富 贵 不 能 孟子 淫
(树靶子) 1.驳公孙衍和张仪为妾妇之
道。(类比)
2.坚守“仁、礼、义”
︵ 树 标 准 ︶
是 大 丈 夫
大 丈 夫
3.立大丈夫标准
3.孟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富贵不能淫》)提醒人们要坚守节操。
4.《富贵不能淫》孟子指出大丈夫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富贵不能淫》孟子指出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曰:‘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出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教案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2.品味意蕴丰富的语言3.学习本文对比的写法4.理解周亚夫之“真”教学重点: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2.学习本文对比的写人叙事技巧。
教学难点:反复对文章语言进行比较鉴赏,层层深入地体会周亚夫的“真”。
教学创意: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2.给足空间,渗透方法:3.融入文化,一体四面。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一)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疏通全文大意。
(二)将自学时无法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三)搜集与细柳营相关诗词。
二、激疑导入(一)同学们,课前咱们要求搜集与细柳营相关的诗句,谁来分享一下?学生分享,教师可做补充。
(二)激疑:同学们搜集的诗句真不少!显然“细柳营”是备受文人们青睐的。
但一个小小的军营,究竟有何魅力能让那么多文人骚客另眼相待呢?让我们走进《周亚夫军细柳》去一探究竟吧!(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导入的设计意图一方面是帮助学生积累相关诗词,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第23课《_孟子_三章》课件(5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4.梳理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往之女家 (2)一词多义 戒之曰
必敬必戒
居天下之广居 居天下之广居
妾妇之道也 行天下之大道 独行其道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志,与民由之戒
(3)特殊句式
判断句 ①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②此之谓大丈夫
三、内容探究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是像公孙பைடு நூலகம்、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二、疏通文意
1.重点字词
大丈夫: 戒之曰: 女家: 淫: 移: 屈:
2.翻译重点句子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 居而天下熄。 译文: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 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 便平安无事。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译文: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仪吗?
3.读准字音
(sù)
米粟
(guǎ)
寡助
(qī)
亲戚
一、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作朗读指导。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 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 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 不战,战/必胜矣。
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共34张PPT).ppt
疏
这 怎么,哪里
你
通
孟子曰:“是 焉 得 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
文
行冠礼
能够 是,算得上
意
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教导、训诲 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译文】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
导他;女儿出嫁时,母亲教导她,
疏
到 告诫 指夫家,“女”同“汝”,你
指有大志、有作为、 连词,表
疏
难道
有气节的男子
顺承,就
通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大丈夫 哉?一怒而诸侯
文
意
惧,安居而天下熄。”
真正,确实 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吗
安静下来 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
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减字法背诵
当
堂
景春曰:“ 、 岂不诚
?一怒
训居
。”
练
孟子曰:“是
?子未 ?丈夫 ,
,安 ;女
子 , ,往送 ,戒之曰:‘往之 ,
,无
违 !’以顺 ,
。居
,立
,
行
。得志, ;不得志, 。富贵 ,贫贱 ,
威武 ,此
。”
减字法背诵
当
堂
景春曰:“ 、
?一怒
,
训
孟子曰:“是
练
女子
,
? ,往送
?丈夫
,
,
。” ; :
‘往
,
,
!’以
顺
,
。
,
,
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此之谓大丈夫。”
使动用法。 使……惑乱, 迷惑。
使动用法, 使……屈 服。
译文:“(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
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的时候 ,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 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人才 称得上大丈夫。”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者,……也”,表判断。)
2. 省略句 戒之曰。 (省去主语“母亲”。)
整体感知
1、孟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大丈夫?
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 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 富贵不能淫。 古义:惑乱,迷惑。 今义:过多;放纵;淫乱。
字词积累
古今异义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古义:男子。 今义:女子的配偶。
有节奏朗读课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 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 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 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
深入探究
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 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独立的价格,没有仁 义道德的原则,他们所行不过是“以顺为正”的 “妾妇之道“,所以不配称为大丈夫。
深入探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课文原文及教案
教学难点:
反复对文章语言进行比较鉴赏,层层深入地体会周亚夫的“真”。
教学创意:
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2.给足空间,渗透方法:
3.融入文化,一体四面。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一)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疏通全文大意。
(二)将自学时无法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明确:周亚夫
(二)文中有对周亚夫的评价吗?请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嗟乎,此真将军矣!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目的有三,一是回扣第一课时的导入,将本课学习引向周亚夫其人:二是找出本文关键句,切入文本:三是与本课收束环节呼应。第一个问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勾连《陋室铭》。若学生回答的是细柳营戒备森严或军纪严明,亦可引导其归因为周亚夫治军有方,此皆可为后续学习张本。“嗟乎”一句,读是关键,为收束环节再读此句做铺垫。)
四、学生质疑
(一)合作学习,互助释疑
学生组内交流预习时做了记号的疑难词句,互助释疑。
(二)班级交流,质疑问难
学生以组为单位提出仍无法理解的问题,全班共同解决或教师指导解决。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该环节渗透了本课教学的核心理念“以学定教”,即教学的起点是基于“学生需要的”而非“教师能教的”。设计以上两个任务,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梳理出重点文言字词。在指导过程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字词,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勾连所学知识,提高其知识迁移能力。)
(三)搜集与细柳营相关诗词。
二、激疑导入
(一)同学们,课前咱们要求搜集与细柳营相关的诗句,谁来分享一下?
学生分享,教师可做补充。
(二)激疑:同学们搜集的诗句真不少!显然“细柳营”是备受文人们青睐的。但一个小小的军营,究竟有何魅力能让那么多文人骚客另眼相待呢?让我们走进《周亚夫军细柳》去一探究竟吧!
第23课《〈孟子〉三章》课件(共4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己的理由,讨论决定最终的翻译结果。 • 选出一位代表,把要翻译的句子朗读出来,再选一位代表,用自
己的话把语句意思说给大家听。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 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文学常识
基本信息
主要内容
《孟子》
地位
• 孟子的言论汇编 • 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 • 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
《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7篇,计260章,约3.5万字
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 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 论争。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文意疏通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 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 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人都反对的寡 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 表示成年。冠,行冠礼。
文意疏通
父亲给以训导。 命,教导、训诲。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 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告诫。下文的“戒” 是谨慎的意思。
这里指夫家。女,同 “汝”,你。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字词读音
夫( fú )
米粟( sù )
域 ( yù )
畔( pàn )
字词积累
古今异义
1、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2、 委而去之。 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字词积累
古今异义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古义:界限,限制。 今义:地域。
4、 亲戚畔之。 古义:内外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深入探究
1、文中的“道”主要是指统治者施行仁政,在当代社会,“道” 可以如何理解?它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当代社会,“道”可以理解为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诸 多理念。它的意义在于,一个国家或者组织如果遵循公平、正义的原 则,按照民主、法治的方式运行,就会得到民众广泛的支持。例如, 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这就如同古代的“得道”,会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们积极配合政 府的工作,国家也能顺利地发展各项事业,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实 现长治久安。
文章品析(一)
比不上。
内城。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 之 城
,七里之郭,环 而 攻之而不胜。
外城。
连词表转折, 却。
译文: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圆 三里的小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
文章品析(二)
一定。
可是。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是因为。
译文:(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打它,一定有占据天时 的地方,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
文章品析(三)
城墙。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
第23课《〈孟子〉三章》课件(共5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甲]公孙衍的故事 公孙衍在秦国效力时,为秦国攻打魏国献计献策,使秦国得到了魏 国的河西地带。后来,公孙衍到魏国效力。但是,当时的魏国因为受到 秦国的攻打已经千疮百孔了。因此,公孙衍想要联合各诸侯国来对付强 大的秦国,这正是公孙衍的“合纵”思想。
[乙]张仪的故事 张仪年纪轻轻便掌握了纵横家的看家本领,几经辗转后,来到秦国, 得到了秦惠王的赏识,被封为相。后来张仪出使各国,凭三寸之舌游说 天下诸侯,说服各国诸侯“连横”亲秦。这样,最后六国“合纵”联盟 终于被张仪拆散。秦惠王因为张仪功劳卓著,就封他做了“武信君”, 并赐封给他五座城邑。张仪的连横之术成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 基本战略。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 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结论 得道者多助(达到人和)——顺之
失道者寡助(未能人和)——畔之
所以要:施行“仁政”
(对比论证)
商纣王:虽然天资敏捷,“材力过人”,却不行仁政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加重赋 税,把鹿台钱库的钱堆得满满的,把钜桥粮仓的粮食装 得满满的),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民罔不欲丧” ,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
子未学礼乎?
三、是大丈夫也?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大丈夫也。
景春景:春曰公:孙“公衍孙衍、、张张仪仪岂不是大大丈夫丈哉?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敬仰、崇拜、
羡慕
孟子曰:“是非大丈夫也?
孟子:公孟子孙曰衍:“、是为张大丈仪夫不乎?是大丈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轻蔑、不屑、鄙视
四、非大丈夫也!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共30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城墙。
护城河。
坚韧,锋利。 粮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
充足。 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限制。
放弃。 离开。
所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
凭,靠。
以兵革之利。
巩固,国防
震摄。
锐利、锋利。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社会动荡不安, 人民生活十分痛苦。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他最早提出了 “民贵君轻”的主张,宣扬“仁政”、“王道”。曾游说 梁、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 著书立说。
《孟子》, 现存七篇,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 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 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 《中庸》合称四书。
精读细研
1.作者写战争时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作者又是怎样来说明这一观点的?
本文列举了两个有关战争的事例。
其一:攻城失利一事 其二:守城失利一事
其一:攻城失利一事 天时
不如 而
地利
环
攻
之
败
守方 胜
天时不如地利
其二:守城失利一事
守方
城 高
粮多
兵 革 利
攻方
地利
败 委而去之
《孟子》三章 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写作背景:
•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 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 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 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 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 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语文23课课文
核舟记此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上册语文23课课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核舟记
明代: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箬篷一作:篛篷)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
写作特色
此文通过白描的手法,详细而有条不紊地记述了他所得到的一个微雕作品——核舟,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先是概括地介绍王叔远微雕技艺的“奇巧”以及他技术的全面,既是全文的总提,也为转入正题蓄势。
文字虽短,作用却大,不可以没有。
接着详细介绍核舟所表现的苏东坡赤壁泛舟的故事和意境,从全舟到局部,从船头到船尾,从陈设到人物,从容写来,层次分明,丝毫不乱。
尤其注重细部的描写,如雕栏上的对联,船头人物的姿势和神态,舟子的动作,都写得生动如见,令人既佩服王叔远雕刻之神,又赞赏魏学洢观察之细。
刻者与写者,可谓是相互发明,相得益彰了。
从描写看,王叔远不仅有高明的微雕技巧,而且很有见地。
他表现东坡赤壁之游,不是简单地再现历史,而是对历史事实进行了合理的改造与加工。
譬如雕栏上的对联,右边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苏东坡十月写的《后赤壁赋》,而左边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则是苏东坡写于七月的《前赤壁赋》中的名句。
虽然季节有点不对,但用以揭示东坡泛舟时的月夜之景,却有不容抹煞的作用。
又譬如所刻船头的三人,神态逼真,直如图画,但却与历史事实不符。
因为东坡泛舟赤壁时,第一次只有一个客人,第二次有两个客人,均无姓名,并没有黄庭坚与佛印参加,现在王叔远把他们硬扯在一起,当然体现了他的思想寄托。
大约是以佛印来体现东坡的禅味十足的空灵,而让黄庭坚这个挚友来安慰他的寂寞吧。
最后对核舟所作的总结性说明,为的是加深读者对微雕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之巨的印象,同时自然地过渡到作者的议论,再一次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一微雕作品的赞美。
结尾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使文章如核舟一样,显得精细而完整,令人爱不释手。
此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句句都出自作者审视所得,毫无夸饰,逼真而又生动,画相结合的写法,不只貌似,而且传神。
例如:写苏东坡与黄右手执卷端,左手扶鲁直背。
鲁直左
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这令人不只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段,又是极细腻的文笔。
写佛印是“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突出了这个出家人形象的特征,与读书人苏、黄神情不属。
读罢令人有如同亲见“大苏泛赤壁”之感。
题目解说
“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
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
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它显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本文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来写,从而鲜明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记是本文的文体,这里有描述的意味。
分段
第一层(第2至第4段)介绍舟的正面,这是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主要部分。
又可分为三小层:
第一小层(第2段)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即船舱。
其中,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第二小层(第3段)介绍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
这一层对表现雕品的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的介绍也最为详细。
除了细致地写出人物的衣着、姿势而外,还着意描述了苏、黄二人泛舟时的心情。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画卷的美好意境里,这是何等豁达、放旷的胸襟!至于佛印的“矫首昂视”,则又给人一种洒脱不群的感觉。
这就自然成为苏、黄二人神情的陪衬,使画面显得不单调。
第三小层(第4段)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的表情和动作。
两个舟子的神情也“不属”:一个“若啸呼状”,很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是很专注的样子。
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
绍了题名和篆章,以“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再次显示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
题名用黑色,篆章用红色,对照鲜明,于此可见雕刻家的细心。
最后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第一段总述。
“奇巧”概括出雕刻工艺的特点
第二段分述。
雕刻者刻的字暗示了核舟的主题。
第三段分述。
三人各具情态,栩栩如生
第四段分述。
而舟子一个悠闲,一个专注
第五段总述。
“灵巧”照应“奇巧”,核舟体积小,内容丰富赞叹核舟技艺巧夺天工(王叔远的精湛技术,构思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