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我国古代文论的现代翻译困惑论文
试论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换
论文关键词:当代文论传统文论转化价值重建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新时期以来西方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当代文论现状的考察,指出未完成状态下的当代文论建设所面临的困境,着力探讨传统文论现代性转化的可能途径,并对当代文论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思考。
中国当代文论是一个颇为复杂的构成:从时问之维审视,它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从地域区分而言,它同时包含西方理论和本土话语;而从理论结构来看,立场各异的观点更是比比皆是……这种杂语化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当代不少文论读本中,包括由童庆炳先生主编、影响广泛的《文学理论教程》。
细加考量,会发现这一现状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文论书写传统,因为可供当代文论书写者选用的理论传统本身就具有多重性:既有中国古代文论①传统,又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文论传统(以苏俄文论为主要理论资源),加之西方文论传统,共有三种理论渊源。
以三种理论资源为不同的坐标参照系,可以衍生出大量互相交织、形态纷呈的文论作品。
虽然当代文论资源丰富,理论著作亦浩如烟海,但总体而言,中国当代文论建设仍处在进行时中,尚未形成严整有序的理论形态。
对当代文论的全面梳理并非本文可以胜任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仅在于,为何在中国文论的当代话语系统中随处都不难发现对西方文论资源的借用,而中国传统文论资源的丰富内涵却未得到足够体现?因此,本文力图探究的是: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文论如何在他者的强大影响下获得本土特质,从而实现价值重建与风范再铸。
1当代文论建设面临的困境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社会形态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转型,由此带来的人民群众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的深刻变化,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也不同于以往的时代。
有学者在论及当代文艺的切身处境时曾意味深长地指出,“在文学走向杂语和杂体的过程中,中心意识形态话语失去了权威性,民族语言失去了神圣性,审美话语不再雄踞于其他语言之上,艺术也不再有固定的法则,等级制语言关系在走向解体,生活与艺术既有的联结和界限在断裂。
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论文
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论文摘要:海外华人批评家黄维睴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与实践。
其研究重点主要围绕《文心雕龙》展开,主要有二:中国文论的体系建设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应用;其研究方法——中西比较由于难以摆脱西方的思维框架,走的实际上是以西释中的路子,而其思维方式则具有明显的普遍性倾向。
这些都凸显了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中的古今结合与中西结合的难题,以及黄维睴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的重大失误所在。
关键词:黄维睴;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刘勰为解“文心”、析文采而写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体系严密、“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而今,亦有一人竭力“让雕龙成为飞龙”[1],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做了大量实际的工作。
此人正是黄维睴。
黄维睴在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以及中国本土文论的体系建设方面具有高度自觉意识。
其所做努力在文论严重“西化”的今天让人印象深刻,其所雕之龙正是“中国”文论之龙。
到目前为止,就笔者所见的材料,对黄维睴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及实践之考察,除了在论述其文学研究中的中西比较方法时有所涉及之外[2],还没有专论对此做过较为系统、全面的探讨。
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学界兴起的那场几可谓“旷日持久”的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化的理论探讨,笔者认为黄维睴的相关探索和实践实为难能可贵,对其所做探索的得失经验进行研究总结也应为必要之举,而从研究重点、研究方法、思维倾向三个方面探讨成为可能。
《文心雕龙》研究:中国文论的体系建设黄维睴认为“体大虑周、高明而中庸的《文心雕龙》公认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杰构,最宜优先成为重新诠释、现代应用、向外输出的文学理论”[3],其近年研究可概括为以《文心雕龙》为中心的三个“尝试”:“尝试通过与西方文论的比较,重新诠释它;尝试以中西文论合璧的方式,以《文心雕龙》为基础,建立一具中国特色的文论体系”;“尝试把它的理论,用于对古今中外的实际批评”[4],重新诠释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必要的基础工作。
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一些思考
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一些思考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一些思考21世纪的今天,文化已经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的公共财产,为了求得它应有的一席之地,它必然要求适应时代的开展趋势,尤其在当下中国国力提升、经济快速开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深远的背景下,讨论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意义重大。
中国古代文论,是世界三大文论体系(中国、印度、欧洲)之一,在数千年的文学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韵味独特的理论话语系统。
概言之,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即是使传统面向现代而开放其自身,这便是古文论向着中国文论的转换生成,亦即众说纷纭的古文论的现代转换所要到达的中心目标。
一、语境的缺失中国古代文论本身既自由(自然)又陈腐(陈旧)自由(自然)是指中国古代文论常常是文人诗论作品的一局部,有些那么直接是诗人、词人的作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就常常是诗赋、骈散文合化。
至于通过文学作品来表现其文学批评思想的就更是俯拾即是:戴复古的?论诗十绝?,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三十首,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等等。
它们既像随笔,又像札记,往往寓艺术的深刻见解于其中;陈腐(陈旧)那么指由于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我们的阐释绝大局部是以儒家经典(主要内容是要求积极入世,团结友爱、与人和蔼等等)为轴心,然而,它又未形成像西方文论那样有其缜密、完整的思维体系。
更重要的是,古今时空的隔离,往往导致对话的困难。
正如清代学者陈澧所云: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那么言语不通矣。
正因为它本身的语境体系,所以我们称之为古代文论,同时也说明我们已经成认这种文论的话语体系是古而非今的,是有别于我们今天的,甚至思维体系、思维模式也会有差异。
古话语作为我们优秀文化的载体,传承了一代代的民族精神,但我们今天已经生活在今的话语体系中,这样必然会给我们理解阅读古文论造成相当的困难,因为语言所传达的乃是事物特定的语言存在。
当然我们又不能生硬地强调复古,这样违背历史潮流。
2024年当前古文论研究中的困惑及可能的对策
2024年当前古文论研究中的困惑及可能的对策困惑一:古文论自身的复杂性与矛盾古文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文学、艺术等多学科元素。
这使得古文论研究不仅需要对各个学科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研究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往往难以全面把握古文论的精髓,容易陷入碎片化、片面化的解读。
同时,古文论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和争议。
例如,不同的古文论家对同一文学现象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和评价。
这种多样性固然展示了古文论的丰富性和包容性,但同时也给研究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惑。
如何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这些矛盾和争议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和评价,是当前古文论研究面临的重要挑战。
困惑二: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古文论研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
一方面,古文论作为传统文化的产物,其思想、观点和评价标准往往与现代存在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作为现代社会的研究者,我们又无法完全摆脱现代学术的影响和束缚。
这种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使得古文论研究在方法和视角上常常面临着困境。
如何在保持古文论研究独立性的同时,吸收现代学术的有益成果?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探索。
困惑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
这对古文论研究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一方面,通过与其他文化的比较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文论的独特性和价值;另一方面,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我们也可能面临文化认同的困惑和挑战。
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对古文论的自信和自豪?如何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和回答。
可能的对策针对以上困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可能的对策:1. 加强跨学科研究针对古文论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我们可以加强跨学科的研究。
通过引入哲学、文学、艺术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把握古文论的精髓和内涵。
浅谈文言文的翻译论文
摘要: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文学价值。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文言文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本文旨在探讨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分析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策略。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方法;技巧;挑战一、引言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它记录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现代人与文言文之间存在较大的语言障碍。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言文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1.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翻译文言文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智慧。
2. 增强民族自信心:通过翻译文言文,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
3. 促进文化交流:文言文翻译有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增进中外人民的友谊。
三、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1. 理解原文:翻译文言文首先要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包括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2. 熟悉文言文语法:文言文语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翻译时需要熟悉文言文语法规则。
3. 运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直译力求忠实原文,意译则注重表达原文的内涵和意境。
4. 适当增删词语:翻译时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删词语,使译文更加通顺、易懂。
5. 注意文化差异:翻译文言文时,要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避免误译。
四、文言文翻译的挑战及解决策略1. 挑战:文言文词汇丰富,许多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找不到对应词汇,翻译时难以准确表达。
解决策略:可借助词典、工具书等,寻找近义词或意译。
2. 挑战:文言文表达方式独特,如修辞手法、典故等,翻译时难以准确传达。
解决策略:可运用注释、加括号等方式,解释原文中的修辞手法、典故等。
3. 挑战:文言文句子结构复杂,翻译时难以理清句子结构。
解决策略:可先将句子拆分成若干部分,再逐个翻译,最后调整语序。
剖析我国古代文论的现代翻译困惑论文
剖析我国古代文论的现代翻译困惑论文论文关键词:形式化;语境化;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知识社会学[论文摘要]依据知识社会学的立场,我们可以将文学理论知识区分为形式化与语境化两种类型。
西方文论由于追求形式规则的普遍有效性而采取了逻辑性陈述,中国古代文论由于追求语境中个别经验的有效性而坚持诗性言说,两者互不兼容。
形式化规则构成了现代性的学术话语,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所追求的坐标系统。
中国古代文论在知识类型和言说方式上都难以转换为形式化规则,其现代转换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诸多障碍,具有自身不可解决的困难。
因此,所谓“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只能是一个伪命题,是中国学术现代性进程中难以实现的良好愿望。
20世纪末以来,“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学术命题在中国文学理论界悄然出场,并引发了持续不断的争论。
对于如何评价古代文论知识的转型问题,学术界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将以知识社会学的立场来切人思考。
一、两种知识类型:形式化与语境化知识社会学是一门“探讨每一知性立场对其背后的分化了的社会群体实在的功能性依赖的学科,它通过分析知识类型的构成方式来考察知识与社会的关系,从而证明知识生产受制于社会境况。
依据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卡尔?曼海姆(KarlMannheim)确立了两种知识类型,分别是形式化知识与语境化知识。
所谓形式化知识是指能够超越历史语境中的具体经验而以形式化符号存在的知识,语境化知识是指不能超越具体经验而只能在历史语境中存在的知识。
依此分类,我们也能将文学理论知识区分为形式化与语境化两种类型。
虽然中西文论各自都包含了形式化与语境化两种知识类型,但是两者在追求知识有效性的主导倾向上是不同的,其中西方文论较多地体现了形式化特点,而中国古代文论则具有鲜明的语境化特点。
历时地看,西方文论知识的有效性逐步走向了形式化原则。
在古典时代,人们尚把文学附属于他物,从外在世界或者内在心灵来定义文学,强调历史语境的参照作用,重视文学经验的整体价值,文学理论获得历史语境的庇护而与存在保持了一定联系。
关于文言文翻译的论文
摘要: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文学价值。
然而,由于时代变迁,现代读者对文言文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
本文旨在探讨文言文翻译的意义、原则和方法,以期为传承经典、启迪智慧提供参考。
一、引言文言文,又称古文,是中国古代书面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古代,文言文是官方文书、文学作品、历史记载的主要载体。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汉语逐渐取代文言文成为主要交流工具。
现代读者在阅读文言文时,往往遇到语言障碍,难以理解其深层含义。
因此,文言文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言文翻译的意义1. 传承经典: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翻译文言文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瑰宝。
2. 启迪智慧: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生智慧,翻译文言文有助于现代人从中汲取智慧,提升自身素质。
3. 促进文化交流:文言文翻译有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三、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 忠实性原则:翻译时应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
2. 可读性原则:翻译后的文言文应保持原作的韵味,同时易于现代读者理解。
3. 适度性原则:翻译时应根据原文的语境和目的,适度调整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1. 字面翻译法:直接翻译原文的字面意思,适用于简单、易懂的文言文。
2. 意译法:根据原文的含义,用现代汉语重新表达,适用于含义丰富、意境优美的文言文。
3. 比喻法:用现代汉语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译文更生动形象。
4. 语境分析法: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避免断章取义。
五、结论文言文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文言文功底和丰富的文化素养。
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忠实性、可读性和适度性原则,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力求将文言文的精髓传达给现代读者。
通过文言文翻译,我们能够传承经典、启迪智慧,让中国古代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古文今译之弊
浅议古文今译之弊[内容摘要]古文今译作为当前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很多方面已表现出弊端,季羡林先生的建议非常中肯,本文也就古文与白话文的关系,古文教学和古文教育的目的等方面阐述古文今译的弊端。
[关键词]古文今译文言文言文教学教学目的目前。
在各大媒体都转载了季羡林先生谈及国学普及时的四点建议。
就其中的第二点“古文今译是毁灭中华文化的方式,必须读原文,加注解即可”,引起众学者和网友的广泛议论。
本文也将从古文本身和古文教学以及古文教学的目的等方面谈谈,古文今译的弊端。
(一)古文,即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言以及后来仿古的语言写成的文章,也就是上古的文言和历代模仿的作品。
古文作为一种定型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于年,逐渐形成了文言分离、较为稳定、行文简练的特点,但其本身也存在着不利于文教的普及推广,不利于思想的自由表达等弊端。
所以“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学,将旧的文学作品改成白话文。
至此古文今译便应运而生,但这对于中国文化,却从此一刀斩断了,至于接受白话文学教育的人们看不懂古文,当然就打不开这个仓库。
而这正是季羡林先生所说是对传统文化的毁灭。
首先,从文字本身来看,古文今译根本不必要。
有学者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两个常用字表进行了研究,现代汉语3755个一级字,古代汉语是1086个常用字,通过比较发现有1001个古汉语常用字可以在现代汉语一级字表中找到,占到古汉语常用字的92%,另外84个古汉语常用字中也有82个可以在现代汉语4500个常用字和6169个《印刷通用汉字表》中找到。
可见,古汉语常用字绝大多数仍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它们或以单音节词的形式得以沿用,或词素保留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和多音节词语中,或出现在由俗语、谚语、警句中的成分压缩凝结而成的成语中。
也正如南怀瑾先生说:“我们中国的老祖宗晓得语言和时代是要变的,所以把文字脱开了语言,只是用很短的时间,经过二三年的训练就会写出来,这个字就单独成为一个系统,表达了思想,因此这种文字所保留下来的几于年以上的思想,在几于年以后的人看来,如面对现在,没有阻碍。
当前古文论研究中的困惑及可能的对策
当前古文论研究中的困惑及可能的对策【摘要】古文论研究早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诸多困惑。
本文探讨了古文研究中存在的困惑,包括缺乏共识的问题和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了可能的对策,主张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通过引入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古文研究中的难题。
总结部分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呼吁建立更为完善的理论框架,以推动古文论研究取得更大的进展。
这些对策和期望将有助于促进古文研究领域的发展,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古文论研究,困惑,对策,缺乏共识,传统方法,跨学科研究,总结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理论框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古文论研究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承载着对古代文化、历史和思想的探索和传承。
古文之美、古文之情、古文之道,一直吸引着学者和爱好者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术的发展,古文研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困惑。
古文研究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古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便被视为传统文化的精粹。
在古代,文人雅士们以古文为乐,以古文为师,将古文视为精神食粮,通过对古文的研读和吟诵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古文不仅是一种文学体裁,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和精神的传承。
研究古文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还有助于我们提升文化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古文研究也暴露出一些困惑和问题,比如研究方法的单一化、研究角度的局限性、研究成果的碎片化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古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影响着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效果。
有必要对古文研究中存在的困惑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从而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古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古文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思想等方面。
古文研究的意义在于挖掘古代文献中的珍贵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前古文论研究中的困惑及可能的对策
当前古文论研究中的困惑及可能的对策【摘要】当前古文论研究中存在着一些困惑,如传统研究方法的单一性、狭隘性,学术界对古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的认知存在偏差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结合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视角,开拓古文研究的新领域。
应该注重跨学科的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推动古文研究的全球化。
展望未来,希望古文论研究能够在多元化的框架下不断发展,更好地挖掘古代文献的思想与价值,为当代人类社会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古文论研究、困惑、对策、展望、未来1. 引言1.1 当前古文论研究中的困惑及可能的对策当前古文论研究中的困惑主要集中在古文文献的解读和研究方法上。
古文文献内容繁杂,涉及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因此研究者在阅读和理解古文文献时常常遇到困难。
古文文献的原始材料有限,版本繁多,不同版本之间存在差异,这给古文论研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古文论研究的方法论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研究方法在面对复杂多样的古文文献时可能不够适用。
为了解决古文论研究中的困惑,研究者可以采取一系列可能的对策。
可以加强古文文献的整理和校勘工作,确保研究者有准确可靠的文献资料可供参考。
可以引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历史学、文化学、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来解读古文文献,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
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数字化技术、计算机辅助分析等工具,提高古文研究的效率和精度。
通过这些可能的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古文文献,推动古文论研究取得新的突破,为揭示古代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望古文论研究的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古文研究更加深入、全面,为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古文论研究存在的困惑1. 古文资料不完整:古代文献的传承和保存并不完整,很多文献因为历史原因遗失或损毁,这给古文论研究带来了困难。
研究者往往需要通过零碎的资料进行推断和重建,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文言文的翻译论文
摘要: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分析其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文言文翻译研究提供参考。
一、引言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书面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现代社会,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化,文言文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言表达、语法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翻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困难。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言文翻译进行探讨。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1. 直译法直译法是指将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直接翻译成白话文,保持原文的语序和句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简单、明了的文言文句子。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理解字、词、句的含义;(2)保持原文的语序和句式;(3)注意语气、感情色彩的翻译。
2. 意译法意译法是指根据原文的含义,用白话文重新表达,使译文更加流畅、易懂。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含义深刻、表达复杂的文言文句子。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原文的主旨、意境;(2)运用白话文表达,使译文更加生动、形象;(3)注意保留原文的韵味、风格。
3. 注释法注释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对一些生僻的词语、地名、典故等进行注释,以便读者理解。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文言文翻译。
4. 比较法比较法是指将文言文与白话文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翻译文言文。
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三、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及解决策略1. 词语翻译的难点(1)一词多义;(2)词性活用;(3)古今异义。
解决策略:(1)根据上下文语境确定词义;(2)结合词性分析,判断词义;(3)查阅字典、词典,了解古今异义词。
2. 句子翻译的难点(1)倒装句;(2)省略句;(3)被动句。
解决策略:(1)分析句子结构,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2)根据句子结构,调整语序;(3)运用现代汉语表达,使译文更加流畅。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英译的困境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英译的困境
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精华,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它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今天,大量的中国古代诗词已被译成英文,但英语译文仍存在困境。
首先,中国古代诗词韵律精美,有复杂的语法结构,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语言。
而英语在韵律、语法结构和思想内涵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从而导致英译诗词的语言质量受到影响。
其次,诗词的表达有深远的文学意义,它包含着深刻的文化信息,但这些不能完全转化为英语版本。
第三,中国古代诗词具有时间和地域的特色,充满着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气息,诗词的意思和深刻的内容也与时间和地域有关,但英文可能无法表达出来。
为了解决中国古代诗词英译的困境,需要采取应对措施。
首先,译者需要深入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内涵和技巧,精通汉语和英语,在译文中结合来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特点,尽量保留中国古代诗词的韵律结构和内涵内容。
其次,译者需要深入分析作品的文学历史背景,审慎翻译其中的文化信息,并将直译的内容结合目的语的表达用法,使译文更加符合文化要求。
最后,译者要格外注意区分不同时代和地域的诗词,充分融入文学文化内涵,使译文更加准确有力。
中国古代诗词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品,其翻译也需要有艺术水准和丰富的文化知识。
只有面对中国古代诗词英译带来的困境,做出充分的准备,把握好中译英文化差异,才能将中国古代诗词之美质量地呈现出来。
中国古代文论在当代的困境与出路
文化 , 在解释 的过程 中, 我们 自己也发现有这里或者那里 的不合 理。 所 以从 民族情感这方面来说 , 我们更希望用 自己的文论来解 释 自己的文学 ,但是 事实是我们 的文学 和我们 曾有 的理论似乎 失去了联 系 , 我们不 自觉的就成为了文化上的断裂人 , 文学精神 上的断裂人 。 在文学批评实践中 , 我们愈来愈发现中国文论 的重 要性 , 但长期的西方文论思维的锻炼 , 似乎使我们失去 了把古代 文 论 运 用 到 实 际 中来 的能 力 。
影响 比较小 。 但 是经过数 千年 的发展 的古代文论 , 有着宝贵的文 化营养 ,许多学者仍致力于将古代文论运用到现实文学 日常生 活 中。于是 , 在 与西方 文论 的交融与碰撞 中 , 古代文论在 当代社
会 也 遇 到 了现 实 中 的困 境 。
一
二、 中国古 代 文论 当代 困境原 因分析
曹顺庆提 出的“ 失语 症 ” 问题 不 仅 仅 是 一 个 理 论 问 题 , 更 是
一
个事实问题 。多年的讨论使学术界对这 一问题的认识更为深
2 D 1 4_ c l 7
文 艺生 活 L I T ER AT URE L I F E
文
学 新 论
中国古代 文论在 当代 的困境 与 出路
汪 亮
( 华南师 范大 学, 广东 广州 5 1 0 0活 中, 我们所运 用的语 言已经是 经过不断发展 的现代文 , 古代 文论话语在现在的话可能仅仅 是一种知识的形态 ,对现实社会 文学生活的影 响比较 小。现 实的状况使 中国古代文论在 文论界 的话语权越 来越 小, 导致 中国文论界 出现 了一种“ 失语症 ” 的状况 , 一旦 离开了西方文论我们就没有 办法说话 。本 文将探讨根据 中
当前古文论研究中的困惑及可能的对策
当前古文论研究中的困惑及可能的对策【内容提要】当前古文论研究领域存在着若干需要清理的问题,例如因“失语症”的恐惧而引发的“现代转型”问题、现代阐释者究竟能否揭示古文论话语本真含义问题、我们研究古代文论对今天究竟有什么意义的问题,以及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来对古文论问题进行有效的阐释,等等,本文即就这些问题发表个人的看法。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古文论?古代文论话语所暗含的文化意蕴对今天是否具有积极意义?准确把握古文论话语的本真意义是否可能?作为阐释主体,我们需要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换言之,阐释主体应该如何确定自己的阐释立场?这些都是每一个古文论研究者不能回避,却又不易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期得到方家的指正。
一、在对待古代文论的态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正面阐述个人的观点之前似乎有必要对当前古代文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简要评述。
首先是所谓“失语症”的问题。
“失语症”这个提法本身即具有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它表征着二十世纪以来几代中国学人的一种“基本焦虑”。
这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表述:一个在智商与勤奋方面都足以傲视邻里的家族穷数代之力积累了大量钱币,本想凭此发家致富、光耀门楣,却不料一夜之间改朝换代,旧币贬值,新币坚挺。
其痛心疾首是可以想见的。
这个家族中当然也会有人适应潮流,去积极获取新币,但当他偶然看到那盈箱满箧的旧币时,心中的苦涩毕竟是在所难免的。
他们做梦都想着有朝一日旧币会忽然重新获得价值。
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到国粹派的“中西会通”;从新儒家的“中西互为体用”到当下学人的“现代转换”,均可视为这种“基本焦虑”的话语显现。
现代学人的这种苦苦寻求也许无补于事,也许幼稚浅薄,有的甚至可能近于荒谬,但他们上演的都是悲剧而非喜剧。
这种悲剧不是他们个人的而是历史的,是人类不同文化类型演变、碰撞的产物。
与“失语症”的提法一样,“现代转型”也是现当代学人“基本焦虑”的话语形式。
从纯理论层面上看这一提法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古代的文论话语资源经过现代阐释与改造,从而建构成一种新型的、中西和璧的、既有现代精神,又有传统意蕴的文艺理论话语系统。
古代文言翻译的艺术与挑战:如何在现代语境中传承古代文学之美
古代文言翻译的艺术与挑战:如何在现代语境中传承古代文学之美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古代文学作品对于文化传承和人类智慧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语言的演变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古代文言翻译成现代语境中仍保留其美感和艺术性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古代文言翻译所面临的艺术与挑战,并探讨如何在现代语境中传承古代文学之美。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探讨古代文言翻译的艺术与挑战,并分析古代文言的特点及其美感以及在现代语境下的翻译难点。
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传承古代文学之美的现代策略,包括准确传达原意与保持古韵、注重目标读者群体与时代需求以及平衡传统与创新等方面。
第四部分将以成功案例为例,通过赏析现代译本、讲述如何将古老故事表达于现代人心以及当代作家对古籍情感表达和续写的成功实践,来探究如何在当代推广古代文学之美。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总结古代文言翻译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探讨文言翻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如何让古代文学之美在现代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古代文言翻译艺术与挑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如何在现代语境中传承古代文学之美,并寻找合适的策略和方法来增强古代文学作品在当下社会的影响力。
通过这篇长文,希望能够加深对古代文言翻译艺术及其挑战性质的了解,并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或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2. 古代文言翻译的艺术与挑战2.1 古代文言的特点及其美感古代文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美感。
首先,古代文言注重修辞和韵律,通过运用平仄、押韵等手法来达到语境的优雅和流畅。
其次,古人的写作风格深受儒家思想和禅宗影响,充满着意蕴、典故和寓意,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感悟。
此外,古代文言在表达方式上也更加简练而含蓄,透过隐喻和象征来塑造形象并传达情感。
2.2 现代语境下的古代文言翻译难点然而,在将古代文学作品翻译成现代语言时会遇到一些挑战。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英译的困境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英译的困境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是中国文化精华的集合体,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文化桥梁。
伴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古代诗词被译成英文来推广中国文化。
然而,由于译者参照的是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对中国古代诗词进行英译往往存在一定的困境。
首先,中国古代诗词往往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符号,如中国古代诗词中普遍存在的神话传说故事,或神话中的人物形象,称号等,多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无法用一般语言浅显地表达出来。
此外,中国古代诗词还富于形象性、意象性语言,特别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经常使用的比喻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深层意义,往往无法一字不差地翻译成英文,这种语言技巧其实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
其次,中国古代诗词还具有宋词词牌的特色,词牌的文言文结构往往让翻译者难以理解,特别是处理宋词词牌中有节奏有意境的原则,往往会让翻译者苦不堪言,若翻译者不能完全把握这些规律,译出来的诗句很可能气韵落空,无法传达出古人表达的意境。
此外,还有说唱文学体裁,比如诗歌中的诗句与诗句之间,内容与内容之间有着特定的节奏,承接关系,往往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意境,其节奏、意境、文风又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翻译者要将原文的意境以英文的方式落实,也是很困难的。
再次,在进行中国古代诗词英译时,还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语法规则。
在英文中,有一系列语法规则,特别是像构词法、句法、修辞法、虚拟语气等,都是翻译者该学习的知识。
此外,由于英译中文和中译英的文化背景不同,往往会使诗中的字意与精神的意境有所出入。
英国语言在文化表达上更多的是依靠语法形式,而中国文化更依赖词句的意象抒发,此时,翻译者往往得以一种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夹缝中去谋求理解和表达,也是一种译者考验的地方。
总之,中国古代诗词的英译虽然存在一定的困境,但也不能掩盖诗词本身的优美音调、深刻思想内涵和高超文学技巧,也是我们在翻译中要表达出来的,这也是翻译者面临的挑战。
推导古代文言与现代翻译的挑战
推导古代文言与现代翻译的挑战古代文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也是我们了解古代思想、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窗口。
然而,由于古代汉字的复杂性和语法结构的独特性,将古代文言翻译成现代语言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从语法、词汇和文化背景三个方面探讨推导古代文言与现代翻译的挑战。
一、语法方面古代文言的语法与现代语言存在显著差异。
古汉语以字义密集、句法复杂、语序灵活为特点,句子结构常常错置,修辞手法丰富多样。
相比之下,现代语言追求简洁、规范和逻辑性,更注重主谓宾结构的完整性。
因此,将古代文言翻译成现代语言时,需要对句子结构进行调整,以使译文更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方式。
二、词汇方面古代文言中的词汇与现代汉语存在许多差异。
古代汉语使用大量的文言词汇,而现代汉语中的大多数词汇则是白话词汇。
古代文言词汇的意义常常比较抽象,需要依赖上下文来解释。
此外,古代文言中还存在大量的典故和引文,这些引文常常需要结合文化背景来理解。
在翻译古代文言时,译者需要仔细选择词汇,并结合上下文和文化背景来确保译文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三、文化背景方面翻译古代文言还需要考虑文化背景。
古代汉语中存在许多对于当代读者来说并不熟悉的概念和观念。
例如,古代社会的礼仪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历史事件等,这些文化背景对于全面理解古代文言的意义至关重要。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对文化背景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在译文中做出相应的注释和解释,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的内涵。
综上所述,推导古代文言与现代翻译的挑战主要体现在语法、词汇和文化背景三个方面。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力求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并让现代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言的魅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推导出古代文言与现代翻译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古文翻译有关古文论“失语”、“复语”问题的冷思考
古文翻译有关古文论“失语”、“复语”问题的冷思考关于中国文论“失语”及古文论现代转化问题,是近年来文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但象文论界的若干热门话题一样,近来又它也有变冷之势。
笔者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当代美学及文艺学的学科建设,对这一讨论甚为关切,认为它是事关我国当代文艺学学科建设的大问题。
因此,笔者虽然对古文论和西方文论素无研究,但也愿借季羡老的“门外汉”没有条条框框,能“看出点门道”的话壮胆,以旁观者的身份,在此率直地对相关问题的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大家。
一、古文论“失语”;仅仅是因为“忽视”“运用”吗?据我理解,许多学者所说中国文论的“失语”,并不是指当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沉寂,而是指中国文论家们所实际操作的理论和批评话语都是西方引进的,没有中国自己的“话语”。
用曹顺庆等先生话说就是:“我们失去了自己特有的思维和言说方式,失去了我们自己的基本理论范畴和基本运思方式”。
或如季先生所说:“我们东方国家,在文艺理论方面噤若寒蝉,在近代没有一个人创立出什么比较有影响的文艺理论体系,。
没有一本文艺理论著作1/ 6传入西方,起了影响,引起轰动。
”这些当然是不争的事实,无可争辩。
那么,中国当代文论为何“失语”呢?大家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外因是西方文论话语的冲击,内因是中国当代文论界对“运用”古文论的“忽视”:“西方理论与话语的大量涌入反而造成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理论的‘失语’,这正是当代批评界忽视中国古代文论传统的继承,不创造性地运用古代文论的理论、方法与术语的后果。
”这样,中国当代文论的“失语”问题便被置换成古文论在当代的“失语”问题;而古文论“复语”的关键,又在于当代文论界的“重视”“运用”。
既然如此,事情便变得简单多了,甚至无需再这般讨论了。
今天完全排拒西方“话语”并制止西方“话语”继续大量涌入显然是不可能了(那样的话,我们真的“失语”了,所有文论批评和交流包括这次讨论都将无法进行),但让文论界“重视”古文论却并不难作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析我国古代文论的现代翻译困惑论文论文关键词:形式化;语境化;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知识社会学[论文摘要]依据知识社会学的立场,我们可以将文学理论知识区分为形式化与语境化两种类型。
西方文论由于追求形式规则的普遍有效性而采取了逻辑性陈述,中国古代文论由于追求语境中个别经验的有效性而坚持诗性言说,两者互不兼容。
形式化规则构成了现代性的学术话语,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所追求的坐标系统。
中国古代文论在知识类型和言说方式上都难以转换为形式化规则,其现代转换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诸多障碍,具有自身不可解决的困难。
因此,所谓“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只能是一个伪命题,是中国学术现代性进程中难以实现的良好愿望。
20世纪末以来,“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学术命题在中国文学理论界悄然出场,并引发了持续不断的争论。
对于如何评价古代文论知识的转型问题,学术界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将以知识社会学的立场来切人思考。
一、两种知识类型:形式化与语境化知识社会学是一门“探讨每一知性立场对其背后的分化了的社会群体实在的功能性依赖的学科,它通过分析知识类型的构成方式来考察知识与社会的关系,从而证明知识生产受制于社会境况。
依据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卡尔?曼海姆(KarlMannheim)确立了两种知识类型,分别是形式化知识与语境化知识。
所谓形式化知识是指能够超越历史语境中的具体经验而以形式化符号存在的知识,语境化知识是指不能超越具体经验而只能在历史语境中存在的知识。
依此分类,我们也能将文学理论知识区分为形式化与语境化两种类型。
虽然中西文论各自都包含了形式化与语境化两种知识类型,但是两者在追求知识有效性的主导倾向上是不同的,其中西方文论较多地体现了形式化特点,而中国古代文论则具有鲜明的语境化特点。
历时地看,西方文论知识的有效性逐步走向了形式化原则。
在古典时代,人们尚把文学附属于他物,从外在世界或者内在心灵来定义文学,强调历史语境的参照作用,重视文学经验的整体价值,文学理论获得历史语境的庇护而与存在保持了一定联系。
但是,西方文论并不仅仅追求语境中个别经验的简单累积,而是追求文学背后的总体化意义,它预先设置文学的终极本质来规定个别经验的意义,试图一劳永逸地运用形式规则来建立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理论体系。
知识生产被纳人形式化轨道,西方文论时刻存在着超越语境来寻求有效性的冲动。
从古希腊的“摹仿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说”,西方文论开始从具体的文艺经验中提炼出普适性知识。
比如柏拉图把文艺看作“理式”的摹仿;亚里斯多德认为诗比历史更具普遍性,指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这个定义把具体的戏剧内容与欣赏经验抽离成形式规则;尽管贺拉斯强调阅读的经验效果,但他将其总结为“寓教于乐”式原则。
到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戏剧理论抽象出不受具体戏剧演出影响的“三一律”,以精确的数理形式来对所有戏剧作出有效的判断。
进而康德认为作为判断力的美只关涉形式;黑格尔把美定义为“理念”的感性显现。
启蒙主义倡导文艺的理性原则;浪漫主义用天才、想象、情感三要素来总结文艺经验;批判现实主义提出了塑造典型的写作原则。
于是,西方文论的主导倾向是逐渐把形式规则作为知识的有效性要求,视个别经验为普遍规则的例证;同时,这也导致知识超越语境而存在,造成形式大于内容、理论高于经验的虚无主义困境,只是由于文学还依附于他物而具有意义,这一困境尚不严峻。
泰纳、圣伯夫等人的实证主义文论重视文艺经验,发掘文学中确实的、实证的事实,其目的却是试图建立实证知识的普遍有效性,也未能摆脱形式化趋向。
进入20世纪后,西方文论寻求到文学独立自足的存在依据,形式化也由于适应了这一现代性进程而推进了文学学科的发展。
在此进程中,西方文论采用科学量化的分析方法,在语言符号的秩序中建构学科知识。
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性”源自陌生化的能指游戏;结构主义利用深层结构抽离了个别经验;“新批评”引人了“语境’,来考察语义,却斩断语义与经验的联系;它们都把超越具体言语的形式规则作为知识的依据。
形式主义颠覆了传统文论而走向了能指游戏,通过形式符号的策略建立起文学理论的普遍有效规则,但是形式化逼迫个别经验脱离语境中的原初存在而丧失了历史感,走向了虚无主义,这遭到了历史主义的挑战。
神话原型把文学拉回到民族神话中,现象学把文学归于“意向性”活动中,阐释学把文学请人“问答逻辑”中,文化诗学把文学置于历史叙述中。
虽然语境中的个别经验再度彰显,但是总体化思想直接指称了文学的意义;知识不是由语境来导演,而是由思想规则来制作,它仍然漂浮于语境之上。
不同于西方文论的形式化倾向,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追求历史语境中个别经验的有效性。
虽然古代文论也存在利用先验的总体化思想来定义文学的现象,“诗言志”一直被视为对诗歌本质的抽象概括,原道、征圣、宗经长期成为文艺活动的思想基础;但是古代文论并未利用这种总体化思想限制对具体文艺经验的阐释,并未把纯粹形式化的文学定义贯彻到文艺批评中,仅仅将其用于寻求文艺合法性的目的,而将语境中的具体经验作为知识有效的依据。
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国古代文论逐渐建构出语境化的知识形态。
在批评实践中,古代文论不是追求知识形式上的普遍有效性,而是直接呈现具体语境中的欣赏经验,强调个别经验的独特性,这形成了古代文论知识的生产过程与语境紧密相联的状况。
虽然“兴观群怨”教化意味极浓,但描绘了读诗的经验;老庄推重虚静,指出了语言所无法穷尽的审美现象。
“大象无形”、“立象以尽意”开启了后世用客观意象来隐喻的知识传统。
两汉作家在诗教的氛围中,描述了种种创作经验与阅读效果。
魏晋六朝出现文论专著,也不刻意对文学作总体化论证,不奢望建立形式化的普遍规则,而充分利用物象的形态特征来展示对个别经验的直观感悟。
曹丕说“诗赋欲丽”,陆机道“诗缘情而绮靡”,均未设置诗的形式标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大量运用形神、风骨、气韵等隐喻物象表达了生活世界的直接经验,把知识隐含地置于语境的行为中;钟嵘《诗品》味诗,促使诗学知识在欣赏每一首诗的具体语境中产生,知识总结与诗歌欣赏在同一个过程中发生。
到唐宋时期,“意境说”充分体现了个别经验在阐释诗歌意蕴中的作用;《二十四诗品》列举的雄浑、冲淡、高雅、飘逸等范畴不可能被归纳成形式化的普遍规则,只能在对二十四首诗的欣赏、品评中加以感悟才能得到理解,如果离开具体的读诗过程就很难领会到其丰富内涵;严羽“以禅喻诗”更是将形式规则排除在诗学活动之外。
明清小说评点记录下阅读过程中的即兴感触,延续了诗话注重个体独特经验的传统。
中国古典文艺蕴涵的丰富神韵不能被抽象为形式规则,只有在阅读的个别经验中才能理解文学的存在。
因此,中国古代文论只有与语境相联系才能被理解,一旦离开语境就会失去有效性。
综上所述,西方文论追求形式化的知识而超越文学本身存在,中国古代文论不能超越具体语境而存在,两者在追求知识有效性的主导倾向上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
二、两种言说方式:逻辑性陈述与诗性言说受到知识有效性主导倾向的影响,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在表述方式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西方文论由于追求形式法则的普适性而采用了逻辑性陈述,中国古代文论则出于恢复语境中诗性存在的目的而坚持诗性言说。
西方文论的言说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它将普遍有效规则贯彻到语言表达式中,略过文学特征与个别经验而呈现终极本质。
虽然西方文论不乏对诗性的追求,例如古代的布瓦洛采用极富文学性的韵文来书写《诗的艺术》,现代的罗兰?巴尔特构想《恋人絮语》来隐喻文学活动,海德格尔抒发了“诗意栖居”的愿望;但是此类诗性言说为数甚少,并且与言说背后的形而上学存在着逻辑对应关系,逻辑性陈述由此占据了多数席位。
逻辑性陈述将言说过程置于逻辑的控制下,具有体系的严密性。
它首先利用形而上学的概念来规定文艺属性,然后明确作出价值判断,再在形式化推理过程中把个别经验总结成抽象的形式符号,得出的文艺结论在逻辑上符合形而上学的先验设定。
柏拉图坚信“理式”才是真实存在,在理式一现实一文艺的等级秩序下,文艺被合乎逻辑地视为地位低下。
亚里斯多德认为文艺乃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悲剧自然地被赋予“净化”的有益效果。
康德依据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前提,推理出“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了”,排除了具体的鉴赏经验,而在形式上确认了美的存在。
黑格尔站在“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立场上,运用理念与形象的三种关系推理出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种艺术的演化规律,用审美经验证明了正、反、合的规则。
这些逻辑性陈述遵循形式规则而赋予知识以确定性,充分展示了原理的普遍有效性。
逻辑性陈述还使知识表述活动超越于语境,文学理论通过语言表达式本身传达出来而无须再借助于语境中的个别经验。
西方文论经常运用的一些概念,诸如崇高、优美、典型、异化、话语、文学性等,都是先于语境而存在的形式符号,它们的语意准确性不在于语境而源自逻辑设置,能够将个别经验整合为形式规则。
“新批评”擅长于分析单篇诗作的微妙语义,却是借助于“反讽”、“悖论”等修辞术语的概括功能。
现代叙事学建立了一套叙事模式来剖析小说,把故事情节简化为公式运算。
西方文论的语言表达式没有局限于记录具体经验,而是直接指称逻辑推理的准确性,具体经验经过逻辑过滤而被转化成意义确定的形式符号。
这种言说方式也为不同学科方法进人文学理论提供了便利,比如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批评方法,无论它们能否复原文艺经验,它们都能利用自身逻辑对文本作出合理的阐释。
西方文论的逻辑性陈述具有追求原理的普遍有效性、论证程序的逻辑性、语言表意的准确性等特点,不受语境变化的制约,这顺应了现代学术体制化的要求,成为学科知识的正规表述方式,其典型形态就是学位论文。
但是,逻辑性陈述运用充满逻辑性的语言表达式来概括具体的文艺经验,必然会舍弃具体经验,逼迫经验服从逻辑,从而割裂文艺经验的完整性,丧失对于文艺现象的鲜活经验。
在中国古代,也有少量的文论著作体现了一定程度的逻辑性,例如汉代文论依经立论、《文心雕龙》也具有“体大思精”的逻辑结构,但是这类逻辑性没有限制具体的文艺阐释而不构成古代文论的主要言说方式。
与逻辑性相反,古代文论不管是在文体样式、话语风格、范畴构成上,还是在言说内容的具象性、直觉性、整体性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诗性特征。
诗性言说不是抽象的诗意表达,而是指置身语境中的话语活动。
古代文论在言说过程中排除了普遍规则的干扰,清退逻辑论证的归纳作用,明智地把理论知识放进感悟文艺作品的语境中,在具体阐释过程中呈现诗的存在,对个别经验的独特性的重视程度高于对体系严密性的追求。
古代文论的大多数表述不强求逻辑归纳,直接反映文艺活动的真实状况。
比如,大量的诗话、小说评点是欣赏者的即时体味,虽然是只言片语,却把特定文本的欣赏经验传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