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实验题解题技巧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题解题技巧总结作为高考的重头戏之一,高中生物当中的实验题对每一个高考学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实验题解题技巧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技巧1、了解实验设计的内容来源。
实验设计一般有验证类和探究类两种类型。
验证类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通过实验加以验证,结论往往只有一个;而探究类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结论往往有多个。
但设计一个较完整的实验方案一般包括(1)了解题目要求;(2)明确实验目的;(3)分析实验原理;(4)熟悉实验器材;(5)确定实验思路;(6)设计实验步骤;(7)预测实验结果;(8)得出实验结论。
2、实验设计原则:(1)对比性原则:在实验设计中,通常设置对比组,实验设计中可采纳的对比方法很多,除了条件对比、剂量对比、位置对比外,还有相互对比、自身对比和空白对比等;(2)单因子变量原则: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某一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该变量应为实验所讨论的对象。
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求做到前后全都。
3、其他需要注意的内容:(1)实验顺序和步骤一定要合理,方法要简便易行,效果要明显。
自己完成实验步骤后可以多读几遍体会一下;(2)如果实验中用到几组器材或需要分几组实验,切记要进行编号,以保证不丢分;(3)语言的叙述和表达要简洁明了,讲得越多犯错误的可能性越大;(4)题目中给的器材一般都要用上,列出的器材还会给出一定提示,如有凡士林则肯定有密封的要求。
高中生物实验评价题解题技巧首先找出实验目的,判断实验原理及实验材料选择是否合适;其次分析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可行。
分析影响因变量的因素,注意对比分析:(1)看有无对比实验,如果有看对比实验设计是否合理;(2)(2)看实验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3)(3)看实验步骤的顺序是否合理、完整;(4)(4)看实验仪器、药剂的使用是否合理,药剂的配备、使用及用量是否合理。
高考生物必备实验技巧实验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高考生物必备实验技巧实验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在高考生物考试中,实验题占据了重要的比重。
为了应对这一部分的考题,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技巧和解题思路。
本文将介绍高考生物必备的实验技巧以及解题思路,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实验准备在参与实验之前,考生首先需要具备一些必备的实验准备技巧。
这包括实验器材的选择与准备、实验方法的掌握以及实验环境的调整。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实验器材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确保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
在实验方法上,考生需要熟悉各类实验步骤,并能够正确操作。
此外,在实验环境方面,考生需要根据实验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温度、光照等条件的控制。
二、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数据处理是实验题中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考生需要重点关注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在观察实验现象时,考生要细心、耐心,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描述。
在记录实验数据时,考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作为高考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思路,考生需要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与规律。
在实验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和分析,寻找因果关系以及数据的变化趋势。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考生可以找出实验题中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提出合理的解题策略。
三、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在解答高考生物实验题时,考生需要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解题思路。
首先,考生应理解实验题目的背景和实验目的,确定题目的意图和要求。
其次,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实验数据和图表,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计算,考生可以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规律,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最后,考生需要将数据和结论与生物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
考生应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并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回答。
四、实验题的解题技巧在解答高考生物实验题时,考生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以提高解题效率和答题质量。
首先,考生应对实验题目进行逐字逐句的仔细分析,了解题目的要求和提示。
高考生物实验题技巧

高考生物实验题技巧在高考生物试卷中,实验题是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部分。
为了在实验题中取得高分,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考生物实验题技巧,希望对同学们备战高考有所帮助。
一、认真阅读实验题在阅读实验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内容,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常实验题会给出实验的步骤或关键要点,请考生认真阅读并掌握。
同时,需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汇,如温度、时间、质量等,这些词汇往往与实验的结果有关。
认真阅读实验题,可以帮助考生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提前做好准备。
二、注意实验操作步骤实验题中通常会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或要点,考生需要熟悉并掌握这些操作步骤。
一般来说,实验步骤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考生需要根据步骤的顺序进行操作。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熟练掌握并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合理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在一些实验题中,考生需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合理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
一般来说,实验材料和方法与实验题目中的关键词汇有关。
考生需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方法。
例如,如果实验要求测量生物体的长度,考生可以选择直尺或游标卡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注意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实验题中,考生需要根据实验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处理数据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图表类型,以便清晰地表达实验结果。
在分析数据时,要注意对数据的合理解释,推理实验结果的原因。
同时,要注意与实验题目中的要求进行对比,看是否符合要求。
五、注意实验结论的写作实验题中,考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的结论。
写实验结论时,要简洁明确,将实验结果与实验目的和要求相对应,不要出现与实验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六、反复实践为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考生需要反复进行实验实践。
通过实践,考生可以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操作步骤,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之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

实验设计题是一种常见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题型。
在解题时,你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阅读题目并确定实验的目的。
这通常包括测量某种变量、探究生物体内的过程或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结果。
2.规划实验的方案。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控制变量。
3.确定实验的控制组和对照组。
控制组是实验中所有变量保持不变的组别,用来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对照组是实验中的参照组,它的条件与控制组相同,但是研究的变量是不同的。
4.确定实验中应记录的数据。
这可能包括观察到的结果、测量的数据或其他相关信息。
5.在进行实验之前,记录实验的假设和预期结果。
这将帮助你在解题时对实验进行分析和解释。
6.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应遵往安全操作规范,并认真观察和记录结果。
7.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使用统计学方法或图表来帮助你理解。
8.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结论应基于实验数据,并与假设和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9.对实验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评估实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提出可能改进实验设计的建议。
10.总结实验,并进行报告。
将实验的目的、方案、结果和结论等内容整理成报告的形式,并对实验进行总结。
高考生物实验题实操技巧总结

高考生物实验题实操技巧总结高考中生物实验题是考生需要掌握的重点之一,而且也是难点之一。
如果能够掌握一些实操技巧,对于提高实验成绩将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是本文作者在学习中总结的几项实操技巧,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仔细阅读题目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操作步骤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实验前的操作准备,包括仪器、试剂、实验场地的准备等;二是实验的具体步骤,包括试剂加入、洗涤、转移等。
考生在进行实验前应该仔细阅读题目和实验操作步骤,逐步理解实验的基本流程和步骤,避免出现漏项、误项等情况。
二、注意实验操作要点在实验操作中,考生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实验操作要点。
例如,在进行有机物的鉴定实验时,需要先加入约一毫升的试剂,而不是直接把试剂倒入试管中。
此外,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掌握加试剂、洗涤、离心等基本操作技巧,以保证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合理选择实验操作场地实验的操作场地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若实验场地过于拥挤,会导致同学之间互相干扰,影响实验的进行。
因此,考生在选择实验场地时应该尽量选择空旷、通风的场地,以确保实验安全和操作准确。
四、重视实验记录在进行实验时,考生一定要重视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的好坏关乎实验成绩的高低。
记录实验步骤时,要注意记录实验时间、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等重要信息。
同时,在记录实验过程中也要注意使用规范的单位、符号和文字,以确保实验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五、注意实验安全最后,考生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实验安全。
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佩戴实验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在进行一些有毒、有害的实验时,必须要在实验室内进行,必要时需要加强通风等安全措施。
总之,高考生物实验题的实操技巧是考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才能不断提高实验成绩。
希望本文的总结能够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高考生物实验考查要点与答题技巧

高考生物实验考查要点与答题技巧高考生物中,实验部分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对于考生来说,了解实验考查的要点,并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高考生物实验考查要点1、实验基础知识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实验器具的使用方法,如显微镜、移液器、离心机等。
同时,要了解各种实验试剂的作用和特性,例如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等。
2、实验设计能力能够根据给定的问题或研究目的,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这包括确定实验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及选择合适的观测指标。
3、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能够通过图表等形式展示数据,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4、实验原理的理解清楚每个实验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例如光合作用的原理在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的应用。
5、实验误差分析能找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对经典实验的掌握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等,理解这些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得出的结论。
二、高考生物实验答题技巧1、仔细审题认真阅读题目,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
注意关键词,如“探究”“验证”“分析”等,这些词决定了答题的方向。
2、明确实验变量在设计类题目中,首先要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人为改变的因素,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结果,无关变量则需要保持相同且适宜。
3、规范书写实验步骤一般按照“分组编号→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或观察→记录结果”的顺序来书写。
注意表述要准确、简洁,使用专业术语。
4、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如果题目给出了实验数据,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如计算平均值、绘制图表等。
分析结果时,要结合实验目的和原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5、误差分析要全面考虑实验器材、实验操作、实验环境等多方面可能导致误差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6、答题语言要准确使用生物学的专业术语回答问题,避免口语化和模糊不清的表述。
2020高中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2020高中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技巧对于实验分析题,主要是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进行分析,作出合理解释,辨别实验错误等。
对这类题要密切联系所学实验内容(包括课文内的实验)仔细分析,一般不难解答。
对于设计题,一般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仪器,设计一实验,来验证或说明某一生命现象。
这类题相对难度大些。
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1)联系经典实验。
教材中介绍的许多经典实验,如生长素发现,孟德尔遗传实验,米勒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等等。
这些经典实验中较详尽地介绍了实验设计原理,过程,结果等,体现了科学家严谨踏实的研究风格,值得同学们学习和模仿。
如,孟德尔实验即体现了“观察→实验→现象→解释→验证→结论”的科研过程。
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思想来构思自己的思路。
(2)严密设计过程。
在设计实验时要防止粗枝大叶的做法,想当然的做法,而要科学严密地设计实验过程。
特别是对照系的创立一定要保证只有唯一变量,其它相同条件必须提出,而不能省略。
(3)综合理化规范。
在生物实验中使用到许多理化实验仪器和药品。
如天平,试管,滴瓶,量筒,乙醚,石油醚等。
在使用这些仪器和药品时要严格按照理化实验要求执行,不能随便应付。
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等tRNA含CHONPS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总体评价试题的“能力立意”导向明确,依靠单纯的死记硬背和海量练习难以在如此的试题中过关。
生物实验题攻略高效解题技巧高分攻略

生物实验题攻略高效解题技巧高分攻略生物实验题攻略:高效解题技巧与高分策略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生物实验题在考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掌握好实验题的解题技巧与策略,不仅能提升解题效率,还能帮助我们获得高分。
本文将分享一些关于生物实验题的高效解题技巧和高分攻略。
第一,熟悉实验题的基本形式生物实验题通常包含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目的和实验推论等要素。
在解题前,我们应该对这些要素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关键点。
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定量化表达,这样有助于准确分析问题并给出正确答案。
第二,注重实验原理与知识的理解生物实验题往往考察对实验原理和相应知识的理解。
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实验原理的分析和推理,同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思考。
对于实验步骤和结果给出的数据或实验现象,我们需要善于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解释和解答。
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强理论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建立起牢固的基础。
第三,注意实验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实验题往往涉及到实验条件和因素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实验条件的合理性和实验因素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实验条件和因素下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并得出正确结论。
因此,我们在解题时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推理的方法,看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四,注重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的训练生物实验题不仅考察对实验原理和理论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实验操作的训练,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步骤的操作。
同时,要加强对实验设计要素的理解,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
这样,在解答生物实验题时,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实验条件和题目要求,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优势度。
第五,多做实验题并做好错题总结最后,多做生物实验题并及时做好错题总结是提高解题能力和分数的关键所在。
通过做题实践和总结,我们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生物实验题的解题逻辑和技巧。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题的答题技巧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题的答题技巧生物实验设计,确实是要求同学们能够依照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实验现象等。
其要紧考查学生是否明白得实验原理,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境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实验设计题是高考热点题型,所占分值也比较高。
许多同学觉得解这类题目难以下手,有时只是内心明白,却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事实上只要理清思路,找准方法,就能化难为易,取得好成绩。
解答高考实验设计题可遵循以下思路:一、认真审题,弄清实验目的和要求1.确定实验目的,找出要研究的问题,这一点题目中都会给我们提示,诸如“研究、验证、探究”等字眼后面往往是试题将要研究的问题,也确实是实验目的。
2.对应实验目的,运用所学知识,找准实验原理。
3.要弄清实验类型,即要设计的实验是验证性实验依旧探究性实验。
4.依据实验原理确定实验变量以及阻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
5.确定实验器材,关于生物实验题中已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要紧分析“有什么用”“如何用”,一样应全部用上,不可遗漏,除非试题是让你选择使用或者自行确定实验材料和用具。
二、精心设计实验步骤书写实验步骤的“三步曲”:1.分组标号:包括分组(实验组、对比组,其中实验组假如有浓度梯度,至少要分三组,假如有必要,每组还要设多个相同处理)、编号、非条件处理等。
常用语言: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A、B、C……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各加入等量的某溶液;选择年龄、体重(性别)、健康状况相同的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1、2、3……本步骤强调分组的等量原则(器材的规格、生物材料的长势、分组的数量和随机性等),编号能够针对实验器具,也能够针对实验材料,有的非条件处理需在条件处理之后,则需写在第二步。
2.设置实验组(有单一变量)和对比组(无单一变量)。
常用语言:在A组中加入“适量的”……在B组中加入“等量的”……本步骤强调对比原则、各对比组条件处理的等量原则,通过“适量”和“等量”表达出来。
高考生物实验题解题思路

高考生物实验题解题思路高考生物中,实验题一直是令众多考生感到棘手的部分。
然而,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就能在这一板块取得较好的成绩。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高考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思路。
首先,我们要明确实验题考查的核心内容。
高考生物实验题通常考查实验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处理以及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等方面。
在面对实验题时,第一步是仔细审题。
这就如同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开关,审题就是找到解题的关键线索。
要认真阅读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定词和数据等重要信息。
比如,“探究”“验证”“一定”“可能”等词汇,它们往往决定了实验的目的和方向。
同时,还要关注实验材料、实验条件和实验步骤等方面的描述。
第二步是回顾所学知识。
高考实验题通常都是基于教材中的基础实验和重要概念进行改编和拓展的。
因此,我们要迅速在脑海中搜索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将其与题目中的实验情境相结合。
比如,在遇到关于光合作用的实验题时,要立刻想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知识。
第三步是分析实验目的。
明确实验到底是要探究什么,是验证某个假设,还是探究某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只有清楚了实验目的,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实验方案或对已有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四步是设计实验方案。
如果题目要求我们自己设计实验,那么就要遵循科学性、对照性、单一变量性、重复性等原则。
科学性是指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的选择都要符合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对照性是指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对比来得出结论;单一变量性则要求在实验中只能有一个自变量,其他因素都要保持相同且适宜,以确保实验结果是由自变量引起的;重复性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设计实验步骤时,要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通常可以按照“分组编号→设置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察因变量”的顺序进行描述。
第五步是分析实验结果。
对于给出实验结果的数据或图表,要能够准确读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高考生物实验题实战攻略

高考生物实验题实战攻略在高考中,生物实验题一直是许多同学感到棘手的部分。
它不仅考查了我们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考验了我们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
那么,如何在高考生物实验题中取得高分呢?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一份实战攻略。
一、熟悉教材实验教材中的基础实验是高考生物实验题的重要来源。
我们要对每一个教材实验的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都了如指掌。
例如,“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要清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的目的和操作要点,以及如何识别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
对于教材实验,不能仅仅是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每个步骤背后的原理。
比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为什么要用层析液分离色素?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在遇到新的实验情境时灵活运用。
二、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对照原则对照实验是实验设计的核心。
通过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能够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更准确地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对照的类型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等。
例如,在探究某种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设置一组不添加该物质的空白对照,就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种物质的作用效果。
2、单一变量原则在实验中,要确保只有一个自变量在改变,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
这样才能明确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比如,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就是自变量,而 pH 值、酶的浓度、底物的浓度等都要保持恒定。
3、等量原则除了自变量不同,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他方面,如实验材料的数量、处理的时间、试剂的用量等都应该相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4、科学性原则实验设计要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实际,实验方法要正确,实验步骤要合理,实验结果要能够经得起重复验证。
三、学会分析实验数据高考生物实验题中常常会给出实验数据,要求我们进行分析和得出结论。
在分析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首先,要看数据的变化趋势。
是逐渐增加、逐渐减少还是先增加后减少?其次,要关注数据之间的差异。
2020高考理科生物题型的答题技巧

2020高考理科生物题型的答题技巧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理科生物题型的答题技巧,希望大家喜欢!【实验题】如何搞定高考生物实验题首先是实验,因为高考的生物整体考察是科学素养,大题都以实验形式体现,选择题也有一些。
如果涉及到实验的话,很多孩子之前在学校里面没有系统地讲过实验,缺乏最基本的实验的能力,考试当中就有一个问题,要么读不懂,要么读懂题目以后答非所问。
有的说我的答案是对的,出题是错的。
所以有人质疑生物是不科学的学科,原因就在这儿。
所以在后面的学习过程当中,我建议孩子们一定是踏踏实实的,把实验从头到尾看一下,从实验的分类、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原则、实验的步骤、实验的分析方法、实验的修订,从这些角度从头到尾的综合看一下。
其实刚才我特地强调,把所有的题放一块练,尤其实验题放一块练,很多孩子做完以后一定会深有感触。
还有一些答题的技巧,像实验题,你想答对,最核心的灵魂,你要明白实验的核心灵魂。
我不是特别赞成考察方式,说实话生物是一门科学,考察的应该是学生自我的探究的精神,这样可能将会出更多科学家。
但是目前这样的模式,确实说这样的一个套路,学生按照这个套路答题,得分才能得的更多。
高考生物答题技巧应试方面有一些挺管用的方法,比如针对刚才读不懂题的问题,可以找自变量、应变量;针对答非所问的情况,就一定要做大题的答案要么就用书本的原话,要么就是题干。
第二个,答题的范围,很多孩子答的要么过大,要么过小,尽量答到最小范围,一定要答准、答精细。
另外一个答题,马虎的问题。
尤其让你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往往就会出问题。
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ABCD四个选项,你在他们四个后面打勾或叉,让你选正确的话,你就不会选错误的。
【选择题】1.提倡“两遍读题”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
限定(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
2.掌握“错误原理”“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高考生物实验题如何答题

高考生物实验题如何答题生物实验题如何回答,实验的步骤中应表述的要点。
我们生物答题中,先要认真研究课题,找出其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其次是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捕获手段,最后再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在注意实验步骤关联性的前提下表达实验的方法步骤。
实验的步骤中应表述的要点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
无关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首先给实验材料编号分组分组,确立实验组和对照组:⑴操纵实验变量的方法设法给研究对象施加干扰,造成研究对象的变化,从而使研究对象在被干扰状态中反映出某些特征、暴露出某种现象和属性。
⑵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1、排除因实验对象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
------生长状况一致、随机分组2、设法创造稳定的、维持不变的相同条件进行对照,以抵消或排除这些条件对实验对象的干扰。
-------设置对照组3、设法提供适宜条件,以排除不利环境条件对实验对象的影响。
4、重复实验,排除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⑶观察和测量反应变量的方法1、反应变量类型:①观察特异颜色变化、沉淀反应②观察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变化③测量生长发育速度④测量生化反应速度2、方法: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条件确定观察和测量的指标及方法。
注意:每组多个材料时要有平均值;有时在施加实验变量前要有前测。
常规实验步骤的几个方面①取材②分组与编号③施加实验变量,控制无关变量④结果处理(观测与记录)注意:要分步描述并加以编号(一般不宜连续描述);实验中涉及到两组或两组以上,所用器材需用1、2、3……或A、B、C……等加以编号便于区分;在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如“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适量的”、“一定量的”等;叙说中尽量要用规范的实验术语,不能用俗语口语,如:“盖玻片”不能说是“薄的玻璃片”,“等量的”不宜说成“一样多的”,“振荡”不宜说成“晃动”“摇动”,“不变蓝”不等于“无色”或“没有颜色变化”,“褪色”说成“无色”,另外“不变”也不能说成“无现象”等等。
高中生物处理实验设计题的基本步骤、原则、方法及技巧

处理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基本步骤、原则方法及技巧一、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基本步骤在解答关于实验设计的题目时的基本步骤如下:①实验的目的和要求;②明确实验原理;③确定实验对象和条件;④确定实验思路;⑤设计实验步骤(考虑对照组);⑥预期实验结果;⑦对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下面以一道高考题为例加以说明。
[例题] 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钾溶液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
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作用,并回答问题:1.实验的材料和用具:①家兔 ②生理盐水 ③酒精棉 ④适宜浓度的草酸钾溶液 ⑤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液 ⑥试管、注射器(针管、针头)2.实验步骤和结果:第1步:在A 、B 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草酸钾溶液和生理盐水第2步:……………问题:设置B 管的目的_______。
(答案:作为A 管的对照)[分析](1)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此实验的目的、要求是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作用。
(2)明确实验的理论原理:此实验的原理是①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②草酸钾溶液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
(3)确定实验的对象和条件:对象是兔血;条件是常温常压。
(4)确定实验的思路:根据目的、原理确定本实验思路,观察血液中有钙离子和无钙离子2种情况下,血液的凝固情况,以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作用。
同时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还需要创造有钙离子和无钙离子2种条件。
(5)设计实验的步骤(考虑对照组):根据实验思路,结合题中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本题中已经给出第一步,明显看出A、B两只试管是一组对照,所以在以后的几个将要设计的步骤中要注意有关事项,如试剂用量、控制条件。
本题设计步骤如下:第二步:用酒精棉消毒注射器和家兔,用注射器取家兔的血液;第三步:立即将等量的新鲜血液分别加入A、B两只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第四步:将等量的氯化钙溶液分别A、B两只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
生物实验题解题思路及步骤

生物实验题解题思路及步骤一、解题思路1. 先通读题目当拿到一道生物实验题的时候呢,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读整个题目。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呀!你得知道这个实验是关于什么的,是探究某种生物现象呢,还是验证某个生物学原理。
有时候题目可能会有点长,但一定要耐心读完。
我就经常告诉自己,这是解题的第一步,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重要呢!你是不是也有同感呢?2. 找出实验目的读完题目后,要努力找出实验目的。
这可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哦!实验目的就像是灯塔,指引着你后面解题的方向。
比如说,是要观察某种生物的生长过程,还是要测试某种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呢?这一步看起来很简单,但有时候题目会把目的隐藏得比较深,需要你仔细分析。
我通常会在这个环节花多一些时间,确保自己真的理解了实验目的。
3. 明确实验变量知道了实验目的之后,接着就要明确实验变量啦。
变量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自变量是我们人为改变的因素,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改变而改变的因素,无关变量呢,就是那些我们要控制不变的因素。
这一点真的很重要,我通常会再检查一次,真的,确认无误是关键。
如果变量找错了,那后面的解题可就全错啦,这可就麻烦大了!二、解题步骤1. 分析实验材料和用具题目中一般会给出实验材料和用具。
这时候呢,你要思考这些材料和用具与实验目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如果是探究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给了植物幼苗、不同颜色的玻璃罩等材料,那你就要想到玻璃罩的颜色可能与光照这个自变量有关。
这一步其实还蛮简单的,但有时候我也会不小心漏掉哈哈。
不过没关系,如果后面发现有遗漏,再回来看看就好啦。
2. 设计实验步骤接下来就是设计实验步骤啦。
一般来说,要包括分组、设置对照、控制变量、进行实验操作等环节。
- 分组:要根据实验的要求合理分组。
比如可以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数量要合适,不能太少,不然结果可能不准确。
这一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稍作调整,不必完全照搬我的方法。
- 设置对照:对照组的设置非常重要哦!它是用来和实验组作对比的,这样才能看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过关演练-17一、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理论指导]1.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1)明确实验类型,确定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能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性分别加以考虑和分析,得到相关结论。
(2)确定并设置实验变量。
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实验研究的因素,以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3)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同时要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且应尽量避免对实验因素的干扰。
(4)确定实验观察的对象或实验检测的指标。
(5)构思实验步骤,并用语言准确表达(注意实验操作顺序的合理安排)。
表述实验步骤的三步曲:分组编号、实验处理、结果观察。
(6)记录实验现象,依据实验原理,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2.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方法(1)打草稿或腹稿,做到心中有数。
在草稿纸上画一个大致的流程图或拟一个纲要,排一排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认清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一般来讲,分三步骤:分组、处理、观察。
(2)组织语言,准确描述。
要注意体现“等量原则”的词语的准确使用,如“等量”、“等温”、“生长状况相同”等。
在时间、温度、物质的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时,要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如“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适量的”、“一定量的”等。
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图来表示,但应当加入适当的文字说明。
(3)依实验类型,分析实验结果。
假如题目中出现了“有无”、“是否”、“能否”等语气不确定的词,在分析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时,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甚至从中立的方面分析。
如“探究光对种子的萌发的影响”,就可能出现3种情况:促进作用、抑制作用、没有影响。
但是,如果题目要求写出最可能的一种结果,则根据所学的知识确定一种即可。
(4)依据实验现象,获得实验结论。
从实验现象中获得结论,而结论往往同实验目的相呼应。
如果实验目的不够明朗,则应加入自己对该实验的理解,尽量利用课本中的语言来回答。
例析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类题的解题技巧

例析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类题的解题技巧1.了解实验材料和器材在设计实验前,首先要了解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材,确保实验材料的新鲜度,器材的完整性,以及实验的可行性。
此外,还要确定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实验所需的技术要求。
2.实验步骤的把握1.首先,要详细阅读实验步骤,把握实验的大致流程,熟悉实验步骤中的每一个环节;2.其次,要把握实验材料的使用范围,以及实验的操作时间;3.然后,要把握实验步骤中的每一个细节,比如操作时的温度、压力、时间等;4.最后,要把握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把握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3.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观察是实验的重要环节,要求有系统的记录,以便后续的分析。
观察实验结果时,要注意客观认识,不要有主观偏见,及时发现异常现象,以便做出正确的解释。
实验结果的分析是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概括,要求有系统的分析,深入挖掘,以便得出有效的结论。
4.实验结论的归纳:实验结论的归纳是实验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归纳,是实验设计的最终结果。
归纳实验结论时,要把实验结果综合分析,总结出实验的结论,概括出实验的结果。
归纳实验结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正确理解实验结果,不要把实验结果误解或者曲解;二是要结合实验结果,把实验结果与实验目的和实验假设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实验结果是否正确;三是要正确概括实验结果,把实验结果概括出来,以此来得出实验的结论。
实验报告的书写:1.实验报告的书写应遵循实验报告的格式,包括标题、摘要、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结论等内容。
2.实验报告的书写应简明扼要,不要拖泥带水,要求简洁明了,便于读者理解。
3.实验报告的书写应注意实验步骤的准确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论的准确性,以及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等。
4.实验报告的书写应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要求表达清楚,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达。
5.实验报告的书写应注意文字的格式,要求文字格式统一,字体大小一致,段落间距均匀,表格格式统一等。
高考生物实验题解题技巧

高考生物实验题解题技巧在高考生物考试中,实验题一直是考生们比较头疼的一部分。
实验题既考察了对生物理论的理解,又要求学生们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决高考生物实验题,本文将分享一些解题技巧。
一、熟悉实验题的常见形式高考生物实验题通常会在题目中给出实验的目的、操作步骤和实验原理等信息。
有些实验题会附带实验数据或实验结果,并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
在解答实验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并熟悉实验题的常见形式,比如“观察类实验题”、“数据类实验题”、“推理类实验题”等等。
对于不同形式的实验题,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二、仔细阅读实验题目及附属信息在解答实验题之前,我们要先通读题目,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对于伴随实验题的图表、实验步骤等附属信息,也要仔细阅读并理解。
同时,注意关键词的含义,如“观察”、“分析”、“比较”等,这些关键词往往会给予我们解题的方向。
三、建立思维框架,编制实验步骤对于给定的实验题目,我们可以采用“观察、分析、比较、推理”等方式建立思维框架。
首先,观察实验现象或数据;其次,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然后,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数据或现象;最后,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推理。
在实验步骤的编制上,我们要按照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进行操作。
实验步骤要简明扼要,并且需要与题目要求相符合。
在编制实验步骤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简化和适当的推理。
四、善于利用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在实验题目中,通常会给出实验的原理。
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一原理,并结合相关的生物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实验原理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实验现象和数据,从而帮助我们解决实验题目。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相关的生物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
对于实验题目中未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已知的生物知识进行合理判断和推理。
但在进行推理时,一定要遵循科学的原则,不要凭空臆断或随意猜测。
五、多做模拟实验,巩固解题能力为了提高解答实验题目的能力,我们还需要多做模拟实验。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技巧及示例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技巧及示例在高中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门学科中,实验设计题是最具体、最充实的内容。
它需要学生从实际领域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器材和方法,综合分析数据,给出科学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因此,认真钻研解题技巧,了解实验设计题的要求,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实验设计题的完成率。
一、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技巧1.阅读题目信息,全面理解题意。
实验设计题的阅读是最重要的步骤,只有全面把握题目中蕴含的信息,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设计。
2.分析题目,明确实验目的。
在实验设计题中,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对题目进行分析,提出实验的实质内容,自行给出目的,是解题的基础。
3.确定可靠的实验条件。
实验设计的灵活性很大,但必须确定可靠的条件。
实验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只要实验过程规范,数据准确,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4.采用有效的实验方法,合理操作器材。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认真执行实验步骤,合理使用器材,操作中要考虑实验技术和安全因素,正确运用常见的实验方法,以确保实验中所得结果准确可靠。
二、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示例1.示例一:实验设计“研究饮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研究含盐量不同的饮料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空瓶、水、白糖、盐实验步骤:1)准备5-6空瓶,将它们放进抽水机,抽水机的水尽量控制在4℃的温度;2)接下来,将白糖和盐各加入不同的比例,其中假设有A、B、C三种比例,分别把水各加入到空瓶中;3)将盆中播种植物,然后把不同比例的水分别浇至植物上,每日观察结果并记录下来;4)最后,按照实验结果,得出不同含盐量的饮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结论。
2.示例二:实验设计“研究玉米水稻等高密度播种对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实验目的:研究玉米、水稻等高密度播种对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实验材料:玉米、水稻、租杆、土壤分析仪实验步骤:1)先在农田中准备租杆,并将玉米与水稻分别播种,其中有正常播种密度和高密度两种;2)播种后,观察播种地的物候特征,接着测量土壤的主要养分含量,最后使用土壤分析仪对植物根际土壤的肥力进行分析;3)将所得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玉米、水稻等高密度播种对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技巧生物实验设计,就是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实验现象等。
其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境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实验设计题是高考热点题型,所占分值也比较高。
许多同学觉得解这类题目难以下手,有时只是心里明白,却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其实只要理清思路,找准方法,就能化难为易,取得好成绩。
解答高考实验设计题可遵循以下思路:一、仔细审题,弄清实验目的和要求1.确定实验目的,找出要研究的问题,这一点题目中都会给我们提示,诸如“研究、验证、探究”等字眼后面往往是试题将要研究的问题,也就是实验目的。
2.对应实验目的,运用所学知识,找准实验原理。
3.要弄清实验类型,即要设计的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
4.依据实验原理确定实验变量以及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
5.确定实验器材,对于生物实验题中已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主要分析“有什么用”“怎么用”,一般应全部用上,不可遗漏,除非试题是让你选择使用或者自行确定实验材料和用具。
二、精心设计实验步骤书写实验步骤的“三步曲”:1.分组标号:包括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如果有浓度梯度,至少要分三组,如果有必要,每组还要设多个相同处理)、编号、非条件处理等。
常用语言: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A、B、C……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各加入等量的某溶液;选择年龄、体重(性别)、健康状况相同的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1、2、3……本步骤强调分组的等量原则(器材的规格、生物材料的长势、分组的数量和随机性等),编号可以针对实验器具,也可以针对实验材料,有的非条件处理需在条件处理之后,则需写在第二步。
2.设置实验组(有单一变量)和对照组(无单一变量)。
常用语言:在A组中加入“适量的”……在B组中加入“等量的”……本步骤强调对照原则、各对照组条件处理的等量原则,通过“适量”和“等量”表达出来。
在具体的实验设计中,可用具体的量,如“在A组中加入2 mL……在B组中加入2 mL……”。
3.培养或观察:放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常用语言:将两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或相应方法处理,如振荡、加热等)本步骤强调各组外界处理的等量原则,两套装置必须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这样的实验结果才有可比性。
培养的时间可根据具体的实验确定,也可以用“一段时间”描述。
特别提醒: a.最佳的书写步骤是1→2→3;b.用规范性语言准确地描述。
三、通过对实验结果(现象)的处理,综合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结果即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或收集到的数据,实验结论则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的定性表述,结论要依据实验原理并与实验目的相对应。
实验目的的类型不一样,结果和结论的写法就不一样。
验证性实验一般有一种结论,而探究性实验可能有多种结论。
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预料之中”的,因此结果和结论只有一种情况。
结果即由所学知识或实验原理推出的现象,结论即实验目的。
如“验证CO2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的实验,实验结果为:对照组叶片遇碘变蓝,实验组叶片遇碘不变蓝。
结论为:CO2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对未知的生物学现象进行探索,因此预期的结果及结论是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其书写格式一般为“如果……则……”。
如“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结果和结论会有以下几种情况:若相同时间内,在光下的一组比在黑暗中的萌发数多,则光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若在光下的一组比在黑暗中的萌发数少,则光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若两组的萌发数相同,则光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四、回归检验1.检查实验原理、原则:检查是否遵循实验原理;检查是否遵循实验设计的原则,如有无对照实验,看实验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2.检查实验过程:有没有科学性错误、是否违背实验原理、语言文字表达是否应用专业术语,一定要避免方言、俗语在答案中出现。
3.检查实验器材:是否“物尽其用”,一般情况下,题目所给的器材都有用,除特殊说明外不允许额外添加实验器材,如有的同学一时疏忽把生理盐水换成了蒸馏水,这样就额外为实验添加了材料,不符合实验要求。
4.检查实验结果是否合理:一般情况下实验结果要符合实验原理,验证性实验一般只有一种结论,而探究性实验可能有多种结论,都需要与实验目的相对应。
五、题例领悟【例题】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试以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为观察指标,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
(1)材料和用具: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两组,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小动物活动测定仪等。
(实验提示:给药途径为每日灌胃,给药剂量和仪器操作不作要求,室温恒定。
)(2)方法与步骤:_______________。
(3)结果预测与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确定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该实验为验证性实验。
(2)确定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观察指标:实验目的: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实验原理:甲状腺激素能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使耗氧量增加;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活动量增加。
观察指标: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
(3)确定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自变量:甲状腺激素和蒸馏水。
因变量: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
无关变量:鼠龄、温度、药剂量、灌胃次数等。
(4)设计实验步骤:分组标号:包括分组、编号、非条件处理等。
①将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分为两组并分别标记为甲组和乙组,然后分别用耗氧量测定装置、小动物活动测定仪测定与记录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
设置实验组(有单一变量)和对照组(无单一变量):②每日用灌胃器给甲组大白鼠灌喂甲状腺激素溶液,给乙组大白鼠灌胃等量的蒸馏水,饲养一段时间。
培养或观察:③定期测量与记录甲、乙两组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
(5)结果预测与分析:实验目的中有“验证……”,因此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结果和结论只有一种情况。
实验结果预测:未给甲状腺激素时,甲、乙两组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相近。
给甲组大白鼠甲状腺激素后,其耗氧量和活动量均大于乙组。
结果分析: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耗氧量和活动量加大。
【答案】见解析中的加粗部分【例题】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索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血浆渗透压的高低”,想要做一个探究实验。
他们现已得到了两类动物的血液,并已离心分离出这两类动物的血浆各50 mL,请你帮助设计实验以完成研究任务。
(1)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依据的实验原理:在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
(3)应准备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能的结果及相应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确定实验目的。
题目中有“探索”字眼,由此可确定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探索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血浆渗透压的高低。
(2)找准实验原理。
由题干“在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时……”可以确定本实验的原理是在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作用。
(3)确定实验器材。
本实验是让自行确定实验材料和用具,组装渗透装置要用到烧杯、半透膜、细线等。
(4)设计实验步骤。
根据书写实验步骤的“三步曲”设计实验步骤如下:①先将淡水动物的血浆倒入烧杯中;②用半透膜封住长颈漏斗的口,用细线将半透膜扎紧;③将海洋动物的血浆倒入漏斗中,将漏斗浸入到烧杯中(即淡水动物的血浆中),使漏斗管中的液面与烧杯中的液面平齐;④一段时间后观察漏斗管中液面的变化。
(5)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结果和结论不是唯一的。
本实验可能的结果及相应结论有三种:①若液面上升,则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高于淡水动物的。
②若液面不变,则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与淡水动物的相等。
③若液面下降,则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低于淡水动物的。
【答案】见解析中的加粗部分。
【例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遗传漂变等。
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探究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是否有影响,选择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
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实验过程如下:①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②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次,同时在每一代中都除去残翅果蝇;③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子七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④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
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请说出你的理由。
(2)若让你对此实验过程进行改进,请设计出改进后的步骤。
①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②将F1分成甲、乙两组,让其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当F6分别自由交配后,分别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根据甲、乙两组中残翅果蝇百分比,分别计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预期这种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解析】本题是比较典型的实验评价题,先从以下5个方面考虑:①看有无对照实验,如果有,看对照实验的设计是否合理:本实验无对照实验。
此实验应该分为两组,甲组无人工选择,乙组有人工选择。
②看实验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没有对照实验,所以没有单一变量。
③看实验步骤的顺序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不合理、不完整。
应该对甲组不进行人工选择,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6次,统计子七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
④看是否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的检测和记录:正确。
⑤看对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是否合理:本实验不合理,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应该分别统计甲、乙两组子七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根据甲、乙两组中残翅果蝇的百分比,分别计算出甲、乙两组中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比较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