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不能走拼音化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不能走拼音化道路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千百年来,它在传承文明的同时,也在与时俱进,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变成现在的楷书甚至简化字,由繁到简,不断进步。从古至今, 人们对汉字的评价众说纷纭, 对它的优缺点及功过问题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论述, 大家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尽相同, 有的主张废除汉字, 走拼音化道路, 有的坚持使用汉字, 反对拼音化。对此, 我将从汉字本身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它的超方言性来谈一下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想法。

首先,汉语的语素大部分都是单音节的。其音节结构比较简单,数量有限,词素的数量要比音节多好多倍,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同音词。通常一个音节能够记录不同的词,如ji 个音节可表示机、箕、讥、叽等意义不同的词。若实现拼音化,这些原用字形区别的不同的词素将无法识别,势必给语言文字的使用带来混乱。

其次,汉字中有大量形声字。文字毕竟是记录语言中词的, 象形、指事、会意这些纯表意字, 不仅不能满足汉语词汇日益增长的需要, 而且还与所记录语言的联系也不如形声字紧密。形声字也正是因为有了示音成分,不仅使它能产性强、区别性大而且还使它与语言的联系更加紧密, 其声旁提示了这一文字是记录语言中哪一个词的, 可与词相对应。所以, 甲骨文中形声字才占百分之二十左右, 而汉代以后就已发展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从那时起它就成为一种占绝对优势的形体结构方式, 一直延续到现在。

再次,汉字的超方言性和超时空性特征决定了不同方言区的人们可以利用这一书面语进行交际交流,汉语使用地域辽阔,方言众多,并且同一方言区内的发音也大有不同。若使用拼音文字,不但方言区之间,就是同一方言内的人也难以辨认。如此一来,各方言区如何交流,又如何维护全国统一呢?同时, 它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和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除此之外,汉字的符号性和视觉性特征决定了它比拼音文字的阅读效率要高, 有人做实验证明为1. 6倍, 所以汉字更容易扫读, 阅读速度快。

汉字改革者的一个理由是汉子难学,实际上,拼音化汉字未必就比方块性汉字容易学习。早在1957年,陈梦家先生就曾指出:汉字虽然非常多,但是常用的并不多,普通人认识三千就可以了。有了这三千字,就来研究怎么教。有人说汉字难学,我说不难,所以难,是教的人没教好。[9]

要在中国全面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就不这么简单。我们要充分认识汉语拼音化的复杂性。从甲骨文时代算起, 汉字至今至少有3700年。用汉字书写印制的书籍汗牛充栋, 汉字与汉文化密不可分, 汉字的影响深入到汉民族的内心, 形成根深蒂固的传统。用汉字记录汉语有不适应的一面, 但是还有适应的一面, 而且适应的方面是主要方面。要让十多亿人民, 放弃使用了几千年的汉字系统, 只有在汉字系统完全不能适应记录汉语的需要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 可是目前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看不到这种情况。至于更远的将来会是什么局面, 我们的认识还不能做出结论, 只得留给我们的子孙去处理吧。

一切要看发展, 要看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对文字提出了什么样的要

求, 还要看汉字研究取得了什么样的新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