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之道
道家100条养生法
24 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25 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26 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47 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百病无不先由气滞,气郁于内,肝先受伤。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诀。而化除要诀有二:第一寻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第二以药石、按摩助其化除,帮助血气之流通。
48 养病治病不可求速。因性急助火,火旺损气,反而不美。另不可贪多,贪则无恒而性急,况百病由贪而起,不可再贪以重增病苦也。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27 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论《老子》与《黄帝内经》之道
•仁心雕龙•论《老子》与《黄帝内经》之道王成亚(北京道医医药研究院,北京100032)摘要:文章分别阐述了《老子》之道与《黄帝内经》之道。
笔者认为《老子》之道是道之体,是0,是无,是虚,是先天,是天地之始,是至善无私、无己、无功、无名,完满自足;而《黄帝内经》之道是道之用,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的后天之道,是一、二、三,是有,是可道。
对于悬壶摄生,不仅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更要“合于道”。
不仅要方法得当,还要注重道德修养,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0的。
关键词:道;路;阴阳;五行;老子;黄帝内经;健康Treatise on Tao of Lao Zi and Huangdi NeijingWANG Cheng-ya(Beijing T a o M e d i c i n e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32,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This paper e x p o u n d s the T a o of Lao Zi a n d Huangdi Neijing, respectively. T h e T a o of Laozi is the b o d y ofTao, w h i c h is zero, nothing, void, nature, the beginning of h e a v e n a n d earth, as well as the s u p r e m e g o o d a n d selfless, withoutself, without merit, nameless, and self-sufficient. T h e T a o of Huangdi Neijing is the use of Tao, w h i c h is acquired T a o based o nthe theory of yin-yang a n d five phases, w h i c h is one, two, three, a n d existence, being Tao. For practising medicine in order tohelp the people a n d ourselves, w e should not only following rule of yin a n d yang, adjusting w a y s to cultivating health', but also'harmonizing with Tao'. N o t only proper methods, but also paying attention to moral cultiv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of health a n d longevity.K e y W O r d S! Tao; Road; Yi n and yang; Five phases; Lao Zi; Huangdi Neijing', Health自古医道不分家,黄老常并称。
简述道家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道家老子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代表作品《道德经》对我国古代和现代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自然老子强调尊重自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是自然界的法则。
他倡导人们要顺应自然,不要随意干涉和破坏自然规律。
他以“无为而治”来表达这一理念,即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不要过分干预,而是随顺其自然。
这种理念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 谦逊谨慎老子提倡人们要谦逊谨慎,不要过分自大和炫耀。
他认为,越是谦逊的人,越能够取得他人的尊敬。
他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种谦逊谨慎的品质,使人们不会自满自足,保持谦逊之心,虚怀若谷。
这种品质在人际交往中也非常重要,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信任。
3. 求得内心平静老子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自在,认为内心平静是获得真正幸福的关键。
他强调要“无欲,则刚”,通过“无为”的境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他主张“近所求则远所惧”,即人们应该尽量退隐求谦,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这种内心平静与自在的追求,对于现代社会压力大、竞争激烈的人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尊重人的天性老子强调尊重人的天性,反对过分干预和限制。
他认为,人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天性,不要强加于人,也不要让外在的规范和束缚过多地左右个体的发展和表现。
他主张“常能自然”的处世之道,即倡导人们要保持真实的自我,不要刻意地迎合他人,以求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
5. 追求无为而治老子倡导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的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他认为,强大的力量并不总是通过强硬的手段去获取,而是要通过柔弱、温和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这种处世哲学对于处理人际关系、解决矛盾冲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要善于化解矛盾,寻求和平与和谐。
道家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不仅在古代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他的思想理念可以为人们提供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求心灵安宁与坦然自若的指导,对于塑造人们的良好品质和提高人们的处世智慧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不仅告诉你怎样拥有个好身体,而且告诉你一些做人之道,非常值得一看哦!!!!!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
道家思想核心“道”的基本含义
道家思想核心“道”的基本含义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汉书‧艺文志》谓:“道家者流,盖出於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或许是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神秘玄妙,把“道”这个概念推向了中国思想领域的核心;也可能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玄之又玄,使“道”成为了某种高深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中,道是一个深奥而又平实的概念。
宇宙创生之道,天道、人道、武道、剑道、茶道、官道、师道等等,充分显示了道在古代文化中的份量。
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
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的目标。
道,早已成为中国人心领神会、日用而不知的概念。
按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道的本义,是指道路。
后人由此而引申出了其他的意义。
无论如何,道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确实是一个使用率频高的概念。
王中江先生在他的《道家形而上学》中,对老子之前的典籍中有关道字的含义进行了考察与归纳,认为大致有七种含义。
这七种含义,分别为“道路”、“言说”、“理则或法则”、“方法”、“命令”、“正义或公正”、“通和达”。
老子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形上思想的巨大突破;老子的道的概念,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形而上的含义。
当然,这并不是说《老子》一书中所出现的所有的道,都要从形而上的意义上来理解。
从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事实来看,老子思想的形上突破,使道的含义具有了形而上的意义。
然而,在老子之前已经出现的道的词义,并没有因老子思想的出现而被全部抛弃。
相反,倒是老子的形而上意义的道,把此前的诸多含义融到了一起,为中国古代思想的形上思考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道的各种词义的融合,使此后的思想史上的道更为神秘。
正是道的词义的丰富特色,使道这一概念客观地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种崇高的象征,而使各个领域、各种意义上的道得以相互沟通。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者,即超越经验者。
从文献资料看,在主客二分的认知模式下,道包含了两个最根本的含义:其一,是指隐藏于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而言的,是指中国人反复强调的“体用不二”之“体”。
道家思想的精髓8个字
道家思想的精髓8个字
清代纪晓岚对道家学术说了八个字: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
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可以简单概括为“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
”道
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扩展资料
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
道家的“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道包含天道、人道、地道。
老子所说
的“道”有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世界的本原(本体),世界由以出发、由以产生的基础;
第二,世界的本质或世界之所以然,也即世界面貌(世界的具体现实性)的决定力量,
第三,世界形成、产生和发展全部历史的述说,也即对道以自身为本原、以自身为本质的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完成的全部历
史的述说。
道家养生之道
道家养生之道篇一:儒道释养生之道儒道释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历来重视身心兼养,形神俱健。
特别是道儒佛养生学说,异彩纷呈,各有千秋。
道家养真,儒家崇德,佛家养心,但主流还是三位一体。
中医养生学说来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法于自然,返朴归真。
道家养生的内容,以自然天道观为主,它的注意力主要是着眼于人的本身,对自我的生命活动具有丰富的体验。
他们追求的是生命本质的解脱和精神的安宁,尤其强调精神的超然与人格的独立,渴望人生的自由。
老子养生的全部学说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
其核心是"返璞归真",无论是朴还是真,其最终形态都是"道"。
他一生重视养生,是位大寿星。
据司马迁《史记》中记载:"老子百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他养生的最高思想境界是:追求道,体悟真。
主张"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深根固蒂"之法,"虚其静,入静归根";"甘其食,美其眠,安其居,乐其俗"。
以修道而养寿也。
道家养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摒绝一切外来因素对生命活动的干扰,求得身心的解脱。
因此,崇尚自然成了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的观点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一切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要不悖天地之理。
而人最初的状态最接近自然,因此他提出返璞归真,把婴儿推为"至朴""至真"的理想标准,养生以重返婴儿状态为最高标准。
庄子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认为"无为"、"无已"、"绝对逍遥"是达到人天合一的根本途径。
中国道家养生学的核心是中国道家内丹养生学养生之道,其功理完全合乎宇宙天地人大自然万物变化规律,故立论极其科学而高妙。
道家的管理之道
道家的管理之道、处世之道与养生之道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一个哲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出生于春秋末期涡河之滨(今安徽涡阳)的老子、出生于战国时期楚国蒙地(今安徽蒙城)的庄子与出生于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他们的思想分别表达在《老子》、《庄子》与《淮南子》中。
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与“无为”为基本观念、追求人性朴真与精神自由的学派。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同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心理及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道家文化了解有限,误解较多。
譬如历史上便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事。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事;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事论人事,而是将人道、人事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事、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探讨社会人事与人生之道,提出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治国方略、管理理念、人生智慧与修养方法,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
一、道家的管理之道(一)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提倡“无为”是道家思想的一大特色,不少人将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不为”,这是一大误解。
道家的“无为”不是指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勉强作为,强调要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去作为。
事实上,道家的“无为”是“为”的一种极高明的方式与手段,它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首先,“无为而治”提倡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在任何一个机构中都存在着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领导者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谋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非什么事都管。
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领导者应具的领导艺术。
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
抓好大事则会事半功倍,专管小事则可能事倍功半。
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治”给我们提供的“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老子》读后感2000字
《老子》读后感字《老子》读后感2000字老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71―477年间,原名李耳,字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他写的《道德经》虽然文辞简炼,所蕴含的道理却至深至远,千百年来不知启蒙了多少人的心智。
可见,老子对人们影响深远啊!如下是小编精选的关于《老子》读后感2000字,希望对你有帮助。
世界上的各种文明都有自身一脉相传的文化传统,而每一种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经典,这些经典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凝聚了文化的精华,形成了思维的范式,并在历史的时空中长久传承,积淀为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从而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书写下厚重的一页。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道德经》就是这样一部重要经典。
《道德经》形成于中华文明的“轴心时期”即春秋战国时代,原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后来在汉代被奉为中国本土文化孕育产生的宗教——道教的经典。
它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另外一部重要经典《易经》一样,天、地、人三才无所不包,其内容涵盖了哲学、伦理、经济、养生等各个方面,言简意赅,含义深邃,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杰出智慧。
关于《道德经》的产生和形成,长期以来有着众多的记载和传说,但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考察,大体应以西汉时期司马迁《史记》的记载为坐标,即“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如此较为接近历史的真相。
即使是后来考古发掘出来的汉墓帛书本和战国楚简本的文字与传世本略有出入,应该说也大体与太史公记载的老子思想主旨相去未远。
《道德经》虽然仅有五千多言,而两千多年以来的注疏诠释文本则多达千种以上,文字超过数千万言。
近代西风东渐,东西方两种文明发生碰撞和交流以后,《道德经》又被翻译为多种外国文字,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
这本简短的中华文明经典,为何有着如此广泛的影响以及历久弥新的历史魅力?它的思想内涵与价值意义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和诠释?它对中国古代的宗教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又对近现代以来人类文明产生的诸多难题有着怎样的启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道家和谐之道的四个要点
道家和谐之道的四个要点*导读: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都讲和谐,但道家不仅在思想上主张和谐,而且将其落实在修道的行动上。
可以说,道家的修行之道就是和谐的追求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都讲和谐,但道家不仅在思想上主张和谐,而且将其落实在修道的行动上。
可以说,道家的修行之道就是和谐的追求之道、实行之道。
道家和谐之道有四个基本的要点,这就是合道顺道、自然无为、多样统一及超越对立。
道家正是通过这四个要点来追求和实现其和谐的基本目标,尤其是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和谐目标。
*合道顺道根据道家的认识,天地万物都由道化生,其自然和谐的存在也是由道来决定的。
要达到天地万物的和谐,尤其是人和社会的和谐存在和发展,必须是在合道顺道的前提下,这也正如庄子所说: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
(《庄子渔父》)对自然界来说,和谐必然是符合和顺应自然事物的结果。
如果一个地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能按照其本身的性质和规律产生、存在、演变,并通过其性质、特性和能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那么对这个地方来说,其结果也一定是整个自然事物的平衡和谐状态。
对人体来说,人体的和谐一定是人体自身的生理规律和本性的体现,相反,违背人体身心本性的结果也一定是不和谐。
很明显,顺应人体的生理心理的本性和需要来生活,才是达到人体身心和谐,实现身心健康的根本保障。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顺应自然界各种事物自身的本性和规律,并考虑人的本性来处理相关的问题,而不是仅仅按照人的需要、人的想法来处理各种问题。
在这里尤其要注意,今天的人们往往认为自然科学揭示的就是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事实上,科学本身也是人总结的,而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其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也存在不足、缺陷和片面性。
所以不能把科学绝对化,认为它就是自然之道的绝对体现,更不能认为只有按照自然科学才是合自然之道、顺自然之道。
今天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时,需要谨慎对待自然科学,特别是技术应用问题更应从多个方面综合考察后再下结论。
道家思想之-和之道
个人生活中的和之道
心态平和
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健康养生
注重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和运动,保持身心健康。
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促进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长和发展。
05 和之道的发展与未来
和之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发展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成为趋势,和之道作为东方智慧的代表,逐 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同。
然是息息相关的整体。
天人合一的意义
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应该顺应 自然法则,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以达到整体的平衡和稳定。
天人合一的方法
道家思想认为通过修行和实践,可 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更好 地理解自然法则和宇宙的奥秘。
04 和之道在现代社会的实践
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区和谐
倡导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促 进社区的和谐稳定。
跨文化对话与理解
和之道倡导的和谐共处理念有助于促进跨文化对话与理解,减少文化冲突,为国际关系的 发展提供哲学基础。
东西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思想交流频繁,和之道在与西方思想的碰撞中,可以互相启发,共 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和之道在未来社会的应用前景
社会治理的借鉴
和之道提倡的无为而治、以德治国的理念可以为现代社会治理提 供借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和之道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有助于解决现代社会中的许多 问题,如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矛盾等。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和之道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对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
和之道对人类未来的影响与启示
道家的养生之道
道家的养生之道虽然道教的养生方法并不神秘,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找到一本从入门功夫讲起。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道家的养生之道,希望你喜欢!道家的道法自然养生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依据“道法自然”的思想,中医订下了养生的生活起居和饮食原则,在养生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协调。
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而日常生活,则要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不仅指生活要有规律,生活也要有节制。
南北朝的医学家陶弘景在其《养性延命录》中指出:“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莫强食饮,莫大沉醉,莫大忧愁,莫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
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他是将一切生活节制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
道家的丹道养生术丹道,古称至道(轩辕黄帝时期)、大道(老子时期)、医道(见于《黄帝内经》),异名而同指。
丹道一词,自东汉东汉魏伯阳真人著《周易参同契》,始大行于世。
丹,比喻无极和太极,指代宇宙的真空本体;同时,丹比喻人体的精气神,特指自性。
“丹”不是有形有象的一个物体或是气团、光点之类——世人见解大误。
所谓丹道,就是以自身“精气神”为基本修炼元素,以性命双修为修炼途径,最终大彻大悟并复归无极而太极之道体的具体学术。
它以对人体自身性命的探索为核心,包囊了哲学、政治学、宗教学、易学、科学、艺术、天文地理等人类文化精华。
丹道养生长寿术是中国道家的一大发明,是中国道家对全世界的一大贡献,道家丹道养生长寿术经历上千年发展,已经充分吸收了儒家和佛家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改造修道者人生观,建立新行为模式道学不仅有一套人生观,而且有系统的社会伦理观。
修习内丹的人,建立起对道的信仰,遵奉道学,必然在行为上发生一系列变化。
修道者接受了道学自然超俗、守中执要、适性逍遥、慈忍和平、无为而治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有中和之气象,便是“载道之器”,可以授予内丹法诀,使之在修炼中体验到道的境界,其行为自会更加与道合真。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意思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意思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这句话出自道家哲学,意思是指通达真常
之道的人能够自我领悟,自我领悟真理。
首先,我们可以从语言和
词语的角度来解释这句话。
"真常"可以理解为真实不变的道,"之道"则是指道的本质或者真理,"悟者"指的是领悟者,"自得"则是自我
领悟、自我体会。
因此,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是在强调通达
真理的人能够自我领悟,自我体会真理的意义。
其次,从哲学角度来看,这句话强调了领悟真常之道的重要性。
在道家哲学中,真常之道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根基,通达真常
之道意味着超越表面现象的认知,领悟到深层的真理。
而"自得"则
强调了这种领悟是内在的、自发的,不依赖外在的权威或指导。
这
也与道家强调内在修养和自我实现的理念相契合。
此外,从个人成长和修养的角度来看,这句话也可以被解释为
指导个人修养和成长的原则。
在这个意义上,"真常之道"可以被理
解为真实的人生道路或者价值观,"悟者"则是指追求真理、追求内
心成长的人,"自得"则是指通过自我领悟来实现个人成长和内心的
平静。
总的来说,"真常之道悟者自得"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强调了领悟真理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内在领悟的价值。
它可以从语言、哲学和个人成长的角度得到解读和理解。
道家思想顺应自然的智慧之道
道家思想顺应自然的智慧之道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强调顺应自然,求得内心平和与生活和谐。
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智慧之道对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道家思想中顺应自然的智慧之道,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一、道家思想的基本观点道家思想的核心观点在于“道”,指的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无形之道。
道家强调人应当顺应自然,摒弃刻意追求功名利禄和物质欲望的做法。
道不可名,其无形却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是宇宙的根源和本质。
二、顺应自然的智慧之道1.融入自然:道家思想提倡人与自然的融合,并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应当尊重大自然,通过观察自然界中万物的变化与运行规律,触类旁通,从而取得启发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2.守中庸:道家思想注重中庸之道,认为人应当避免过于偏激和极端。
人的行为和思想都应该保持平衡,不走极端,追求内心的平和和谐。
3.淡泊名利:道家思想反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认为这只会使人们陷入无止境的欲望和竞争中。
只有淡泊名利,超脱浮华,才能真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幸福。
4.自我约束:道家思想倡导人们自我约束,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
通过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找到内心的平静。
三、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1.生活方式:现代社会充斥着物质欲望和竞争压力,道家思想提醒人们要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生活的简单。
人们可以通过顺应自然的智慧之道,舍弃浮华虚荣,选择简单而独立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真正的幸福。
2.环保意识:道家思想中的顺应自然,对于当代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人们应该意识到自身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提倡绿色生活和可持续消费,积极保护环境资源。
3.心灵健康: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许多人感到压力重重,道家思想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通过修炼道家思想中的智慧之道,人们可以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4.和谐社会:道家思想倡导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以和平为基础的社会秩序可以使人们享受更好的生活。
道家和谐之道的四个要点
道家和谐之道的四个要点
道家和谐之道的四个要点是:
1. 无为而治:道家强调不要过度干预和控制事物,而应该顺应自然的道理,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事物。
通过不施行强制力和不推动自己的意愿,可以达到和谐的状态。
2. 自然无欲:道家认为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个人欲望会破坏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们应该学会适度,不要过度追求物质,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3. 返朴归真:道家主张回归自然本真的状态,摒弃人为的约束和修饰,追求真实和自然的生活方式。
通过返璞归真,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存。
4. 随缘而安:道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不要过于计较和追求个人的利益,而应该顺应事物的发展走向,与其和谐相处。
古代道家思想与修身养性之道
古代道家思想与修身养性之道古代中国的思想体系中,道家思想是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于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道家的核心思想旨在引导人们通过修身养性,达到身心的平衡与和谐。
本文将从道家思想的起源及主要观点、修身养性的方法与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及主要观点道家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主要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
老子所倡导的“道”是宇宙的原始力量,是无可名状的,无形无质的,是超越一切个体存在的至高无上之道。
他主张人们应该放弃功利,减少欲望,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安宁。
而庄子则着重强调“自然”和“无为”的观念,认为人类应该放弃对世俗的执着,顺应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道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回归自然:道家认为人类应该回归自然,放弃功利心态和浮躁的欲望,与自然和谐共处。
2. 追求无为:道家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即顺应自然,不要刻意干预,追求心灵的宁静。
3. 反思人生:道家倡导对人生的反思与审视,提倡超越世俗的追求,关注人的内在修养和品质的提升。
二、修身养性的方法与实践道家认为,修身养性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超脱的核心途径。
那么,如何进行修身养性呢?1. 修身:道家强调修身必须以正直善良为基础,要追求心灵的纯净与安宁。
这包括对自我的反省、自律自省、舍弃功利欲望等。
2. 养性:养性是培养内心的涵养和境界。
道家认为通过静心、打坐、冥想等修炼方式来调和身心气息,使其达到平衡与和谐。
3. 修行:修行是指通过实践来转化自己,达到超脱凡尘的境界。
道家认为,修行需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注他人,宽容与谅解他人,体悟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总体而言,道家思想提供了一种全面发展的理念与修身养性的方法。
通过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强调自然和均衡的观念,这有助于缓解人们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压力和焦虑。
三、古代道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联尽管道家思想起源于古代,但它对现代社会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压力和焦虑,需要一种平衡、宁静的生活方式。
道家思想的十大精髓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
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
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
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
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
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
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3知止可以不殆。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
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
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
……败莫大于不自知。
”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
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
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
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
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
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5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
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
道家文化
《齐物论》说:“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 有孰无也。” “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 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认为有与无、 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界限无法分清,一切都是相对 的。
庄子还提出“无无”概念否定了一切,认为只有连 “无”也没有,才能达到绝对虚无的境界。
魏晋玄学是道家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 “有无” 问题讨论的最高阶段。
一方面他继承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形体,形体产 生于精神,个别精神产生于绝对精神——“道”。他 说:“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 道,形体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知北游》)
一方面他又发展了老子思想中即气以言道的合理内 涵。他说:“通天下一气耳。”(《则阳》)认为道即 气。
他强调“道无所不在”,并用“周、遍、咸”三字 形容。认为道作为世界的终极根据,不是存在于天 地万物之外,而是一切事物的内在原因。与老子用 “夷,希,微”混而为一来形容颇为不同。
关于庄子的思想,《史记》说:“其学无所不窥, 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认 为道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 是世界的终极根源和主宰。他说:“夫道,有情 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 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 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 老。”(《庄子·大宗师》)
并认为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弧立 存在,而是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他说: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 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
以现代自然科学观点看道家之“道”
以现代自然科学观点看道家之“道”作者:宋文琛宋协科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3期摘要: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本源的认识越加困惑,却找不到合适的哲学思想加以诠释。
然而,道家思想却是个特例,它不但没有随科学的发展而变得苍白,反而因科学的发展而愈发生动。
道家认为“道”是万物之本,而现代自然科学正可予“道”一个很好的注解。
以现代自然科学观点来看“道”的本质、“道”的性质、“道”的运动和发展,以及人所持之道,既是新的视角,又是新的发展。
关键词:道家;道;自然科学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028-03很多自然科学家,尤其是物理学家,十分关注道家思想。
他们往往把自己的研究领域或科学发现同老子的“道”相联系,并称从道家思想处获益匪浅。
例如,著名英国科学技术史家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中对道家思想不吝笔墨,仅《道家与道家思想》这一章就约15万字。
并在其引言中说:“道家思想中属于科学和…原始‟科学的一面,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
”[1]194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树也曾声言,“他正在对三十多种基本粒子背后的基本物质到底是什么而为难”时,由于想到《庄子·应帝王》中关于“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的寓言时才想到这基本的物质可能就类似于混沌。
“它可以分化为一切基本粒子,但事实上还没有分化”。
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则指出:“中国古代对物质结构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最基本的结构是粒子,粒子是可以数得出来的;另外一种看法是宇宙中最基本的结构是连续性的。
粒子的观念起源就是阳和阴。
连续观念的起源是公元前600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他认为最基本的东西是永远摸不清的。
”[2]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自然科学家(尤其是物理学家)钟情于道家思想呢?以笔者之见,正如英国当代大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所言:“哲学已经跟不上科学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之道
“道”,最早由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随后,孔子在《周易·系辞传》里有句非常有名的话来诠释…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由此成为中国古典哲学里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老子之“道”是什么?长期以来这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道德经》开篇就设卡堵路——不许使用语言名称诠释“道”:“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 “道”如果能够直接表达出来,就不是真正的“道”,“道”如果能够直接给予确定的名称,这个名称一定不是真正反映“道”的名称。
一旦下定义就破坏了“道”的本义。
“常”者真也,被定义出来的“道”一定不真了。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写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以这样的六个字开始了对他思想的诠释,而正是这六个字,使得老子思想与玄妙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这句话比较普遍的解释是:“道是可以被阐述的,但可以阐述的道不是真正的道。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可以发现并阐述万物的道,但我们永远也无法得知真正的道是什么。
也有人以为道是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例如庄子。
如此一来,道就变成不可知的了。
由于道是万物的根本,如果道不可知,或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则贯穿了道的精神的万物也就玄妙起来,以道为核心的老子思想自然也就成了玄妙的思想。
道真的不可知吗?如果老子真的认为道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那他就会像庄子一样告诉我们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并且道是不可知的(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可是老子却在五千字的《道德经》中几次详尽地描述道的特征:“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道”是什么,老子强调不可道、不可名,即下不出定义,但“道”却可以被形容描绘出是什么样子。
老子的《道德经》各章就是从各个角度描绘“道”是什么样子的。
老子明明说“道”不可道,可他还是给道出来了。
怎么道出来?不说“道”是什么,只形容描绘“道”是什么样。
道是什么?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不因人认识到了而存在,也不因为人没有认识到而消失。
老子首先指出,道是可以认识的,也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解说的,但是,所有人们认识到的和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道,都已经不是永恒不变、自然而然的道本身。
名称是可以由人来命名的,但是,所有的命名都是人为的规定,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名称。
因此,老子在此首先告诉人们,不要认为本书中所说的道就是自然而然存在着的道本身,但是,可以用这些解说来尽力去理解道;也不要认为本书中所说到的名称就是固定不变的,只是不得不勉强为它起个名称,否则便无法解说。
道的存在形式是虚无的,所谓虚无是说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且是无法证明的,但是,道是天地产生的契机与开端。
天地就是在这虚无不见而且不可名状的道之中产生的。
所以,我们可以把“道”称为“无”,把它看作是天地之始。
有了天地,才能产生万物,所以,我们可以把天地称为“有”,把它看作万物的母亲。
有了道,有了天地,有了万物,人类社会就赖以产生和存在了。
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根据永恒不变的道,来观察天地之间的玄妙。
我们可以根据天地所体现出来的道,来观察万事万物的变化趋势。
由道而体现出来的天地之间的玄妙和由天地体现出来的万事万物的变化趋势,这两者都是来自于对道的认识,但其名称不同,却都是非常玄妙难测的。
由自然之道到天地之道,再到万事万物之道,一步步推演感悟,是领会各种
事物玄妙之理的门户。
所以,我们不能不重视天地之道、万事万物之道,但更要注意自然而然存在着的道,而不能过分执着于我们主观认识到的道而导致认识的固执偏颇。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也如此看“道”。
一位学子刘观时向王阳明请教“道”:刘观时问于阳明子曰:“道有可见乎?”王阳明曰:“有,有而未尝有也。
”曰:“然则无可见乎?”曰:“无,无而未尝无也。
”曰:“然则何以为见乎?”曰:“见而未尝见也。
”观时曰:“弟子之惑滋甚矣。
夫子则明言以教我乎?”阳明子曰:“道不可言也,强为之言而益晦;道无可见也,妄为之见而益远。
夫有而未尝有,是真有也;无而未尝无,是真无也;见而未尝见,是真见也。
”王阳明的意思很清楚,“道”不可言说,一言说就破坏了“道”,越言说,“道”的真实含义离我们越远。
“道”在《说文解释》的注释是;“道者,径路也。
”和老子生活时代最近也是第一个给《老子》做注解的韩非子这样解释;“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
”庄周有说:“道行之而成。
”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
犹如元人、马致远所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个古道便是人走出来的“道”。
庄周又说:“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
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
恶乎可?可于可。
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也就是说;事物的名称是人们叫出来的。
为什么会这样,这样有这样的道理。
为什么又不是这样,不这样也有不这样的道理。
事物本来就存在着应当这样,也存在着不可以这样的两面。
没有什么东西不是这样,没有什么东西不可以这样。
自从老子提出了“道”这个哲学概念后,中国人都以“道”为最高标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切事物,惟道是从。
但是,“道”真的有这么好认识和把握吗?古来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
连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也为道而困惑。
当年孔子虽有弟子三千,但是他到五十一岁时,仍然感觉自己未闻“大道”,于是率弟子南下拜见老子。
老子问他:“你得‘道’了吗?”孔子摇了摇头,说:“还没有。
”老子问:“你向何处寻求至道,又用何种方法去寻求呢?”孔子说:“我从数术来寻求,花费了五年的时间,没有得‘道’;又从阴阳来寻求,用了十二年的时间,仍未求得。
”听罢孔子的一番话,老子深有感触地说:“这就对了。
‘道’是无影无形、无踪无迹的,它不象有形的财宝,可以凭借各种有形的手段搜寻出来的。
如果‘道’像有形的财宝可以奉献的话,人们都会将‘道’奉献给君王,邀功请赏;如果‘道’是可以用来进奉的话,人们都会将‘道’进奉给自己的双亲;如果道是可以告之的话,人们都会将‘道’告之于自己的兄弟;如果‘道’是可以用来赠予的话,人们都会将它赠予给自己的子孙。
但这只是假设,不可能实现的。
‘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所以,体道的关键在于看你内心有没有悟性。
如果没有悟性,即使听圣人讲道,也如过耳之风,不能存留在心中。
悟性之外,还要与外界相印证。
心中有了悟性,得不到外界的响应,圣人不会将道告诉旁人;如果某人心中没有悟性,只是从外面听到一些表面知识,圣人也不会传道于他的。
”老子在这次与孔子探讨求道的方法时,提出了一个“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内外结合方能体道的问题。
即既要有“道心”,有悟性,又要与外境的环境相印证。
这样的人才能寻到至道
道,确实是不可以用语言文字及一切有形的方式手段来描述表达的。
因为,老子在认识和定义道的时候,他自己也说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认识到了宇宙形成
之初的最元始状态,是有物混成,真实不虚的。
这种“物”,既有自己静态的独立性,又有动态的运动特性——周行而不殆。
在天地产生之前,这种混成之物就已经产生和存在了,故可以为天地母。
我们智慧的老子,他在观测到这种混成之物后,为了表述的方便,只能勉强给取了个名字——“道”。
大道无名,强名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