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民族理论观点探析(1)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对民族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对民族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对民族的定义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对民族的定义”的文章:---# 【马克思主义对民族的定义】一、开场白嘿,朋友们!咱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民族”这个词,像“中华民族”“少数民族”等等。

但你有没有认真想过,到底啥是民族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马克思主义对民族的定义,弄清楚这个看似熟悉却又有点神秘的概念。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对民族的定义】?其实啊,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民族就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比如说咱们中华民族,就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由众多有着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组成的一个稳定的群体。

可别把民族简单地理解成只是一群有着相同血缘的人凑在一起。

这是个常见的误区哦!民族的形成可不是单纯靠血缘关系,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关键点解析# (一)核心特征或要素1. 共同语言- 就像咱们中国人都说汉语,这就是一种共同语言。

它让我们能够方便地交流思想、传递情感。

大家通过相同的语言分享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2. 共同地域- 比如说藏族同胞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那里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共同的地域为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空间。

3. 共同经济生活- 一个民族往往有着相似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联系。

比如蒙古族过去以游牧经济为主,这种共同的经济生活方式使得他们在生产、交换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特点。

4. 共同心理素质- 这包括民族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

像春节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就是一种深深扎根在心里的共同情感和文化认同。

# (二)容易混淆的概念民族和种族可不一样!种族更多是基于生理特征来划分的,比如肤色、头发形状等。

而民族强调的是上述那些社会文化方面的共同特征。

民族也不是部落。

部落通常规模较小,组织相对简单,而民族则是更复杂、更高级的社会共同体。

四、起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对民族的定义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入研究中形成的。

马克思民族理论心得体会

马克思民族理论心得体会

马克思民族理论心得体会马克思民族理论之一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正确的学习原则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认真读书,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前提。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联系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许许多多的问题。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

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把个别的观点和结论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

实用主义的方法,从自己的主观需要出发,把严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分割成互不相关的只言片语,然后根据主观需要决定取舍,生搬硬套地强加到实际上面去,这样既违背了科学理论,也歪曲了客观实际。

这两种态度和方法,都背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防止和反对的。

总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本领。

4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

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理想是人生观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历史上的胜利与成功。

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

中国青年运动80多年和生动实践告诉我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期,才能有大作为。

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也应该以此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神圣的职责,这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引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解决民族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进行探讨,分析其基本概念、内涵和主要内容,并评述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

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民族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述的一套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民族的本质、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民族问题的解决办法。

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内涵2.1 民族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语言、文化、历史、经济和政治利益的群体。

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结果,是阶级斗争、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产物。

民族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其对于生存、发展和保护自身利益的需求上。

2.2 民族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的历史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其中阶级斗争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历史上,民族通过不同形式的斗争和交流,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国家和文化。

同时,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民族的发展也受到了国际环境的影响。

2.3 民族问题的解决办法马克思主义认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是要保障民族的平等权益和发展空间。

这需要通过政策调整,加强民族团结,消除民族主义思想和种族歧视,推动民族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维护民族的共同利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

3. 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3.1 坚持民族平等原则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的核心是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这意味着各民族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益和机会,不受任何歧视。

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益,推动民族团结和和谐发展。

3.2 加强民族团结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还强调加强民族团结。

国家应该加强对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支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民族团结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民族团结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民族团结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对于民族团结的观点提出了深刻的思考和指导。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民族团结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原则。

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中,民族问题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群体,具有共同的文化、语言、传统和历史背景。

同时,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了民族的阶级性,即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密不可分,不同阶级之间的民族关系也会对民族团结产生影响。

2.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团结观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中,民族团结被视为实现人类社会进步和共同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指出只有通过消除种族和民族间的差异和矛盾,实现民族团结,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团结观也强调了实现民族平等和民主,消除民族歧视和排斥的重要性。

3.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民族团结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民族观与民族团结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通过深入研究民族问题的本质和特点,为实现民族团结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根据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政策,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团结的目标。

4.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实际应用在现实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民族团结工作中。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平等、团结和合作的原则,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国家层面的民族关系,也适用于社会各个层面的民族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提倡处理民族问题时,要尊重各民族的独立性和平等性,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合作。

5.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对于实现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在多民族社会中,只有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和需求,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团结。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和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下,通过对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当代国际社会上存在的民族问题提供重要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民族理论包括了对民族的定义、起源和发展规律等方面的思考。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民族是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所决定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

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结果,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指出,民族问题存在于各个发展阶段,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的各种民族问题反映了社会经济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复杂性。

二、民族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为研究民族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民族问题是指在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的不平等和冲突现象。

从历史和国际社会的角度来看,民族问题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存在的重大课题。

通过对民族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和纠纷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三、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必须秉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应坚持平等、民主和法治的原则,推动多元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尊重和保护各个民族的文化权益。

此外,加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各个民族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条件,是实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保障。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民族问题是全球范围内的共同挑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各个国家应增加交流与合作,在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加强交流,推动民族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共融。

打击一切形式的民族歧视和仇恨言论,维护多元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国际社会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结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研究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当代民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民族关系越发重要,解决民族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迫切任务。

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注社会现象与社会变革的学说体系,它涉及到众多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

其中,民族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一直备受关注。

马克思主义对于民族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探讨其对于民族问题的思考,并引发我们对民族问题的思考。

一、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与基本原理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观点,首先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是以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代表的伟大思想家们共同创立的。

其中,他们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学说等核心概念。

这些原理为马克思主义对于民族问题的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思考1. 民族问题的历史根源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民族问题既有经济的根源,也有政治和文化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是由于阶级分化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利益的不均衡会导致民族矛盾的产生和加剧。

这一观点为我们深刻理解民族问题的历史原因提供了线索。

2. 民族问题与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与阶级斗争密不可分。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差异巨大,从而导致了阶级斗争。

民族问题不仅是一个民族内部的问题,也是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

阶级斗争和民族问题的结合使得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和深刻。

3. 民族问题的解决方案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民族问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通过消除阶级差异和经济不平等,促进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主张民族自治和平等的原则,尊重每个民族的权益,避免国家民族主义的倾向。

三、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启示1. 强调经济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经济观点提醒我们,在解决民族问题时,要关注经济基础的改革和发展。

只有通过促进经济的繁荣,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现象,才能有效地解决民族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观及当代启示(1)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观及当代启示(1)

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于经济交往和实践范围扩大,揭示了民族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辩证法。

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整体框架内,他们既阐释民族消亡的未来趋势,也阐述民族独立的现实意义,形成了科学的民族观,服务于人类解放的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观蕴涵的历史唯物主义眼光,不同程度地渗透在当代民族理论的前沿研究成果之中,对当代中国超越狭隘民族主义,提升民族精神,仍具有深刻的启迪。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民族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透视(一)立足世界历史,揭示民族消亡的未来趋势关于“世界历史”的看法,流行最广的是1845-1846年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写的《费尔巴哈》一书:“大工业通过普遍的竞争迫使所有个人的全部精力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它尽可能地消灭意识形态、宗教、道德等等,而在它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地方,它就把它们变成赤裸裸的谎言。

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

”“大工业到处造成了社会各阶级间相同的关系,从而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

”[1]其后,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

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

它们被新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讨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它对各个方面的社会问题都提供了独特的解析和分析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民族问题的探讨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观点和思考。

一、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理论探讨1. 阶级分析视角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因此阶级地位决定了人们对待民族问题的立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因此马克思主义将民族问题看作是阶级斗争的一部分。

它认为民族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矛盾的一种表现,解决民族问题需要解决阶级问题。

2. 民族自决权马克思主义强调民族的平等和自决权。

它认为每个民族都有权力决定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命运。

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让每个民族都能够自由发展和自主决策。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3. 国际主义马克思主义主张国际主义,认为各个民族应该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压迫。

它反对各个民族之间的敌对和排斥,主张建立一个无阶级和无国家的社会,实现全人类的团结和平等。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观念为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积极的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实践探讨1. 俄国革命俄国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重要实践之一。

在1917年的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农民和其他被压迫民族共同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苏维埃制度。

这一革命为被压迫民族争取自决权和民族平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在中国的革命历程中,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思想与实践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运动深入农村,与各个民族的群众共同抵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推动了民族解放和民族平等的进程。

3. 第三世界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单一国家,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

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理论探索

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理论探索

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解放思想、实践革命的理论体系,对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探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再到毛泽东,他们的思想对于理解和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探索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理论探索。

一、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对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民族问题是阶级社会中的问题。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紧密交织,因此不能把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割裂开来。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矛盾的根源是阶级压迫和剥削,只有通过彻底的革命,打破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解决民族问题。

其次,民族问题是国际范围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强调国际主义,认为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应该团结起来,共同进行斗争。

只有通过国际联合,才能有效解决民族问题。

最后,民族问题是历史问题。

民族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民族关系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文化、地理等多种因素。

因此,解决民族问题需要考虑到历史的渊源和具体的环境。

二、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揭示了民族问题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经济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与经济基础密切相关。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存在剥削和压迫的阶级关系,民族矛盾必然深化。

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差别,如资源分配不公、发展机会不均等问题,是引发民族矛盾的重要原因。

政治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国家对民族问题的影响。

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宁进一步分析了帝国主义对民族问题的作用。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它通过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控制,加深了民族压迫和剥削。

因此,民族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反对帝国主义和进行民族解放斗争。

文化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文化对民族问题的影响。

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这种差异既是多样性的体现,也可能成为民族矛盾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之探析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之探析

境, 也需 要适 宜资本 主义发展 的精神文 化环境 。 因此 1 9世 纪 中期 以来 的 资 产 阶级革 命 往 往表 现 为资 产 阶级 民族 革命 ,民族独 立与资 产阶级 国家的建 立合
二 为一 。民族 自决理论 在为建立 民族 国家的斗争 中
包 括 民族 自决 、 联邦制 和 民族 自治 的三大 民族政 策 。
马克思 、 格斯 十分 重视研 究 民族 问题 , 恩 他们撰 写 了大 量的相关 著作 。据统计 , 马克思 、 恩格 斯有 关 民族 问题 的著作 总数达 3 0篇 ,约 2 0万字 以上D 0 0 】 。 从 中我们 可 以概 括出 ,马克思 主义 民族 理论 的基本 原则是集 中统一 ,在这一原 则 的指 导下 先后提 出了
社会发 展的现 实 , 马克思 和恩格 斯在《 中央委 员会告
了整 个世界 ,凭借其 坚船利 炮在全球 范 围内疯狂地
进行 残暴 的殖 民侵 略和殖 民掠夺 。他 们在行 使本 阶
级 民族 自决权 的同时 ,又在 毫不 留情 地践踏 和剥夺
其他 民族 的 自决权 , 了制造 民族 问题 的罪魁 祸首 。 成
共产 主义同盟 者书》 中明确提 出 , 国家结构形 式上 在
坚持 “ 一而不 可 分割 的共 和 国” 式 , 行 民 主集 统 形 实 中制 。之后恩格斯 在讲 到同居 民的 民族 成分 有关 的
当欧 洲乃至世 界上 的 民族 自决 运动需要 向纵 深处发 展 时 , 产阶级显 然 已经不能 承担这一历史 任务 。 资 作 为资产 阶级的根 本对立 物和资本 主义制 度 的
中图分类号: 1 )2 0 8 - 3 1 5 15 (0 0 0 -0 20 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维的伟大创造,是指引各国人民进行解放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追求的重要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国情,积极探索实践并不断更新的思想成果。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核心内容及实践要求三个方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一、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论基础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和民族平等原则。

根据最根本的国际共产主义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旨在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进步,实现剥削制度的终结与人类解放。

在国家间的民族关系中,该理论将国际力量对比与国际关系矛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寻求实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方法与路径。

二、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发展等多个方面。

1. 民族平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之一。

这一原则主张各民族应当在法律上和事实上享有平等的地位,不论人口多寡、区域大小、经济发展水平等,都应得到平等对待。

2. 民族团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强调,只有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一心,才能实现国家繁荣、社会进步。

促进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是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

3. 民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关注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该理论强调,各民族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改善民生状况,并满足各民族群众的合理需求,才能够建立和谐稳定的国家。

三、实践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在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旨在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各族人民的共同繁荣。

1. 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各民族平等发展的法律制度和机制,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从而维护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2.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指出,积极促进不同地区的均衡发展,打破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少数民族问题的理论探讨

马克思主义对少数民族问题的理论探讨

马克思主义对少数民族问题的理论探讨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问题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

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中都存在着不同规模和特征的少数民族群体,其文化、语言、宗教和社会习俗的多样性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理论体系,对于少数民族问题的理论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一种客观规律的运动过程,民族问题也不例外。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探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民族问题的起源和发展规律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加深,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日益频繁,各个民族之间产生了更加紧密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

这种社会联系的深入发展使得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逐渐凸显,从而引发了民族问题的出现。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来进行。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各个民族之间平等团结、和谐发展的条件才能得以实现。

因此,马克思主义强调,在推动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和保护各个民族的合法权益,消除民族间的剥削和压迫,促进各个民族间的共同进步和共同发展。

二、少数民族问题的特殊性和解决途径少数民族问题相对于多数民族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解决少数民族问题需要通过具体分析和探讨来找到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于少数民族问题的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和基本权利。

马克思主义认为,少数民族作为社会主体之一,应当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国家必须维护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和权益。

特别是要加强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和就业等公共服务,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民族问题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民族问题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民族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体系,对于诸多社会问题都提出了独特的思考和解决方法。

而在对待民族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同样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民族问题的思考展开讨论。

1. 民族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民族问题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指在多民族社会中,不同民族之间因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和问题。

民族问题具有以下基本特点:首先,民族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民族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着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也关乎着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和谐与共处。

其次,民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民族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不仅是经济利益的矛盾,还涉及到文化认同、政治权力、民族平等等多个维度的问题。

最后,民族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

由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层次性,解决民族问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实践,并且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和制度方面的问题。

2. 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思考,具有以下根本观点:首先,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歧视和压迫。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平等和民族解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压迫都是不可容忍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主张民族问题应该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矛盾是阶级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通过加强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和组织力量,进行阶级斗争,才能最终解决民族问题。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为,解决民族问题需要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倡导国际主义和全人类的利益统一,反对本位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主张不同民族之间和谐共处、相互尊重和共同发展。

3. 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实践指导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实践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决民族问题。

关于民族主义思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评析及启示

关于民族主义思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评析及启示

内容摘要:论文摘要: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一直是影响人类历史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着重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对民族主义进行评述,在批判借鉴的基础上,吸收民族主义的精华内涵,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民族主义思想,并根据当今世界的形势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先进思想,正确处理我国的民族问题。

论文摘要: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一直是影响人类历史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着重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对民族主义进行评述,在批判借鉴的基础上,吸收民族主义的精华内涵,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民族主义思想,并根据当今世界的形势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先进思想,正确处理我国的民族问题。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一)对各种反动民族主义的批判民族主义产生于18世纪的西欧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民族压迫,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曾经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是随着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民族主义逐渐走向了反动。

自1848年欧洲革命以来,在欧洲蔓延着一股反动的民族主义思潮,德国的民族主义、法德的民族沙文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泛斯拉夫主义、反犹太主义。

马恩对这些反动的民族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马恩认为虚无主义者代表的是欧洲资产阶级的利益,其目的是让弱小的民族屈从于大民族,以民族之间的调和、合作代替民族矛盾、民族斗争,以达到缓和资本主义国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目的;认为民族沙文主义总是打着本民族利益的幌子,因而富有欺骗性,它借助武装力量来侵略别的民族和国家,挑拨本民族人民反对另一个国家的人民来转移他们的视线;认为泛斯拉夫主义不仅仅是一种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这是一种力图把一千年来历史创造的一切东西化为乌有的运动,这是一种通过征服欧洲的方法来保证自己未来的运动;指出反犹太主义从本质上讲是中世纪垂死的社会阶层反对主要由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组成的现代社会的一股反动逆流,是封建社会主义的畸形变种。

(二)关于两种民族主义运动的认识支持革命的进步的民族主义运动。

马克主义民族观的经典论断

马克主义民族观的经典论断

马克主义民族观的经典论断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理解和把握民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列举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经典论断:1. 民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理环境和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

2. 民族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一种群体性社会关系,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组成的,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3. 民族问题是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是阶级斗争在民族层面上的表现,其中包含了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只有通过阶级斗争的解决,才能真正解决民族问题。

4. 民族问题是国际斗争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不仅存在于各个国家内部,也存在于国际关系中。

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国际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5. 民族解放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解放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实现全体人民的解放,包括各个民族的解放。

6. 民族平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平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各个民族应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共同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

7. 民族团结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团结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只有各个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国家的繁荣发展。

8. 民族问题是长期的、复杂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问题,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斗争实践来解决。

不能简单地从表面现象出发,而应该深入研究和分析。

9. 民族问题需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解决民族问题需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不能片面地看待和解决民族问题,要从经济基础、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解决。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理论马克思理论诞生于1848年,当时马克思在《共产主义宣言》当中第一次阐述了其理论体系,并由此拉开了世界无产阶级国家发展的序幕。

自马克思理论出现至今,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一直没有中断,并且我国也意识到这一问题会直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基础和指导,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打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才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

(一)民族理论的规律马克思思想在诞生之前,由于人们受到君主制和资本主义思想的制约,导致各国均未对民族形成的基本规律进行系统化的阐述,而马克思却提出各民族的关系主要是取决于每一个民族之间生产力和内部交流的发展规律,进一步解释了经济发展和生产方式改变对区域内民族发展的影响作用。

人类祖先逐渐对自然环境进行征服,如我国最早的部落、氏族等群居体系,在后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村庄等大型民族混居体系,并引导了各部落间的联盟行为。

联盟在产生后,各部落之间开展文化和经济交流,促进、加速了新民族的形成,因此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将部落和联盟视为民族形成的基础。

共同的生存地域也是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其也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并使民族内部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二)民族发展的趋势各国家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均具有明显的客观规律,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为民族本身是一个历史概念,而民族的消亡也必然是其发展中的最终结局,也是民族发展的最终选择。

随着地区民族生产力的逐渐加强,其消亡也成为了客观事实。

在历史发展当中,各民族间的经济程度、文化习惯以及政治政策等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民族的独立和隔绝性所导致的,究其原因则主要在于劳动力的差异。

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使民族得到了有效增强,但其所具有的剥削特性使其始终无法实现多民族的完全融合。

因此,想要进一步提高国家内民族的凝聚力,就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彻底实现各民族间的平等,为民族融合提供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问题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问题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问题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问题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矛盾之一,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理解和解决民族问题是一个必要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问题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民族分类、民族状况、民族平等、民族自决和民族关系。

一、民族分类马克思主义将民族按照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划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两大类。

压迫民族是具有统治地位和剥削地位的民族,而被压迫民族则是受到压迫和剥削的民族。

这种分类为我们正确理解和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二、民族状况马克思主义通过分析不同民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状况,认识到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压迫民族享有特权和垄断地位,而被压迫民族则处于劣势地位。

这种不平等的存在使得不同民族之间出现了矛盾和冲突,必须通过推进社会主义革命来消除这种不平等。

三、民族平等马克思主义倡导实现民族平等的原则。

民族平等是指不论民族大小、人口数量、历史发展等条件,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

即使是较小的民族,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也应该享有和大民族相同的权利和地位。

这种平等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问题理论的核心之一。

四、民族自决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自决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者提倡各民族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命运,包括决定是否独立或加入其他政治实体等。

民族自决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问题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民族关系马克思主义者强调,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只有通过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以及共同发展,才能够实现民族平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方向。

总结起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问题理论是一个具有深刻影响力的理论体系,它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4、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废除了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从而为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和全面迚步开辟了广阔前景。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之间的差别将长期存在。社 会主义阶段并不是民族融合和民族消亡的时期,而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全面迚步 的时期。在中国,许多少数民族还处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更加需要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无产阶级政党关亍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观点。这是 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觃律迚行科学分析的产物,是长期以来人们了解和认识民 族和民族问题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理 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包括:
1、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各民族共同发展,以便达到各民族的共同 繁荣;即使到了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各民族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了,要实现民族 差别的消失和各民族的全面融合,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同时应该看到,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之间共性的东西不断增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人为地去消灭民族差别,同时欢迎和提倡民族间相互 亲近,相互学习,大力促迚和加强相互的经济文化联系和兄弟情谊。对马克思主 义者来说,在密切联系本民族群众,热爱本民族,及时反映本民族要求和意见的 同时,也要积极联系其他民族群众,热爱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做促迚 民族团结的模范。 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平等、团 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充分享有平等和自由发展的权 利。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将会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失了,阶级消亡了,民族也消亡了。正如毛泽东 同志所指出的: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 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

浅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浅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浅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读《共产党宣言》在没有读<<共产党宣言>>之前,我一直以为它只是一本索然无味的经典,但当我翻开这本小册子时,我汗颜于自己的无知,犹如沧海一粟,我只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字里行间,虽说得上是通俗易懂,却又觉得其深邃,博大精深,我所懂得不够透彻,这就是经典之所以百年不衰的缘由吧。

马克思和恩格斯带给人类的震撼以及那些无与伦比的财富在时间的考验下显得弥足珍贵。

“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用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

”这便是列宁对它的描述。

徜徉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著作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马克思主义。

即使是同一段话,每一个人亦有对它的不同理解。

这里我只是从狭隘的角度简单谈述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几点个人感悟。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以及如何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地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原则和方法的总和。

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

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消失, 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

”也就是说民族问题是与阶级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阶级剥削和压迫是民族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根源。

这句话揭示了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民族压迫的阶级实质、民族问题的实质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并将解决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和无产阶级革命结合起来了。

按我的理解,换句话说就是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是关键。

当一个民族的内部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那么它就足以抵抗其他民族的侵略。

从历史上看,抗日战争的胜利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虽然抗战期间,国民党掌握着全国政权,但是仅靠国民党,中国不可能取得抗战的胜利。

在国民党与共产党对峙的情况下,胜利也是不可能的。

当这些国家发生领土争端即这些民族之间发生生存空间的争夺时, 在民族利益面前, 只有合作,团结,全民族统一战线,整个民族一致对外, 同仇敌忾,才迎来胜利。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民族问题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民族问题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民族问题的探讨当代世界正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民族问题。

而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当代民族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体系,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解放人类。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下,民族问题是与阶级问题、国际关系问题密不可分的重要内容之一。

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民族作为社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产物,与经济基础密切相关。

经济基础的变迁会直接影响到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发民族问题。

2. 民族问题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是阶级斗争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差异,往往是由阶级利益冲突和资源分配不均引起的。

3. 民族问题的解决途径:马克思主义主张消除阶级剥削和不平等,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

只有通过彻底解决经济基础问题,消除民族之间的经济差距,才能最终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

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民族问题的应用在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解决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然而,马克思主义仍然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1. 经济发展与民族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手段。

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现象,将为不同民族之间建立起公平公正的关系,减少民族矛盾,实现和谐进步。

2.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问题:马克思主义强调尊重和促进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在解决民族问题过程中,重视保护和发展各个民族的文化,建立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的社会制度,是避免民族冲突的有效途径。

3. 国际合作与民族问题:针对全球化带来的民族问题,马克思主义主张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

通过平等对话和互利合作,不同民族之间可以实现和解、和谐相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论文学院:新疆大学法学院姓名:马斌二○一一年一月十日关于马克思本人民族理论的几点探析马斌【摘要】:马克思的民族理论从解释民族本身含义开始,到总结民族压迫、民族剥削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民族问题的解决必须要同社会的彻底革命相结合的道路。

但是当今很多学者不是从马克思的原著出发,而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或者时代的需要任意解读马克思的民族思想,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关键字】:马克思;民族理论;前言探究马克思本人的民族理论源于我对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疑惑,最近对民族问题比较有兴趣,就找些书籍来了解、学习,但越看越不舒服,因为我把很多权威人士的关于马克思的民族理论解读拿来读,却发现在马克思的原文中根本读不出他们所说的含义,因此我就系统的把所有能找到马克思的关于民族理论的文章全部找出来,细心研读,得出自己的一些感想。

马克思作为一位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卓越而杰出贡献的思想家,他运用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创造性的提出很多富有创新思想的理论。

但是运用马克思自己的哲学理论解释:一切社会意识都是由当时的社会存在决定的。

马克思的民族理论的创立必将也会符合马克思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而不可能跨越时代背景,本着这样一种态度,我想象着当今的所谓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由多少是真正的马克思本人的观点,有多少是验证了克罗齐的那句经典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用学者自己的视角和需要去解释马克思的民族理论,而事实上已经忘记了马克思,背叛了马克思。

第一部分马克思从青年开始写了大量的文章,如何去判断马克思当时的民族观,不能靠主观臆断,而要看马克思遗留的著作去寻找马克思的思想。

能被当今学者所见到的第一篇关于马克思具体阐述民族问题的文章是1842年在克罗茨赫写的《论犹太人问题》(只所以是说这是第一篇,在于或许还有很多文章没有问世,或者遗失),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系统的批判了德国“青年黑格尔派”领袖之一—布鲁诺.鲍威尔在民族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和神学观点。

鲍威尔认为,犹太人要想获得解放,就必须从犹太教中解放出来,只有消灭了宗教,只有政教分离,才能获得解放。

马克思对这样的观点嗤之以鼻,在这篇批判鲍威尔的文章中指出:“我们不像鲍威尔那样向犹太人说,你们不先从犹太教彻底解放出来,就不能在政治上得到解放。

相反地,我们对他们说,既然你们不必完全和无条件的放弃犹太教,也可以在政治上获得解放,那就说明,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如果你们犹太人还没有得到人类解放便要求政治解放,那么这种不彻底性和矛盾就不仅在你们,而且在政治解放的本质和范畴本身①。

”马克思认为宗教的解放不能从根本上让犹太人获得解放,民族的解放必须和政治解放乃至人类自身的解放相联系,只有人类解放得以实现,那么民族的解放才具有彻底性,民族才能真正的解放,否则一切只是空谈。

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马克思开始试图把民族问题同社会革命问题进行捆绑式论述。

或许,马克思认为在那个时代,民族解放问题更容易获得全世界人民的欢迎,而他阐明民族问题和社会革命的关系,就想把民族问题的解决同无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最后得出结论:任何民族要想彻底获得解放,彻底的人类解放是前提。

1844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写的《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一文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对鲍威尔唯心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民族观进行彻底清算和全面回击后,提出“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②”的民族平等思想。

马克思在这里提出的民族思想彻底否定了资产阶级的民族观——民族优劣论,彻底推翻了民族压迫的借口,对那些声称优等民族必须对劣等民族进行统治的谬论予以致命一击。

1845年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合作完成了另一部哲学巨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在这篇著作中,马克思提出了更多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观点,他认为:“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于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③。

”马克思在探讨民族解放问题以后,开始进一步深入思考民族的产生与发展同整个社会或人类历史的进程有哪些联系。

在文章中他又进一步阐述道:“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④”谈到这里,他从人类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形成中总结出了民族的产生与发展依赖于生产力,依赖于现实的物质条件。

我认为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为了进一步解释民族的问题,不仅仅说一些“只要彻底社会革命就能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口号,为了使自己的理论能够更为客观现实,马克思从这开始挖掘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5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94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页民族问题产生和发展的核心,开始从“民族”谈“民族解放”,而不是从“革命”谈“民族”。

这标志着马克思从此进入了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去解释民族问题并真正的通过自己的对民族的剖析而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思想。

随着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的逐步成熟,马克思开始涉及一些具体国家的具体民族问题解决的探究。

1847年,马克思在其所著的《论波兰》一文中指出:“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必须有共同的利益。

要使他们的利益能一致,就必须消灭现存的所有制关系,因为现存的所有制关系是造成一些民族剥削另一些民族的原因⑤。

”马克思在这里开始揭示民族自产生后存在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的原因,他认为所有制才是问题的核心和本质。

消灭所有制关系,才能消灭民族压迫。

他继续写道:“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也就是克服了一切民族间和工业中的冲突,这种冲突在目前正是引起民族互相敌视的原因。

因此,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同时就是一切被压迫民族获得解放的信号。

⑥”谈到这里,马克思终于完成了其关于民族问题最重要的阐述,他从民族的产生到发展谈到民族压迫产生的根源,再到现在提出了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构想,全世界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消灭所有制关系,从而消除民族剥削,民族压迫,真正获得民族解放。

我认为到这里为止,马克思的关于民族思想的理论框架已经完成,下面他该做的就是进一步完善这套理论框架,并把它们完整的展现给世人。

在接下来的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把完整的关于马克思的民族理论展现给世人。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消灭就会随着消灭⑦。

”随着这一著名论断的提出,马克思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理论从构建到完善,再把理论推向实践这么一个过程。

马克思把复杂的民族问题第一次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革命联系起来,这一理论的提出让那些遭受民族压迫的民族豁然开朗,开始踏上了组织暴力革命,消灭所有制,彻底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以期获得民族的最终解放这样一条道路。

从19世纪50年代以后,马克思在一些著作中,如《论波兰问题》、《民主的泛斯拉夫主义》、《德国革命与反革命》等文章中继续提出了一些关于民族问题的见解,如:“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⑧”,但是基本上没有脱离自己所构建的理论框架,只是对自己整个框架的继续丰富和充实。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7页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7-288页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0页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第70页第二部分上述第一部分就是我查阅的关于马克思民族问题理论的主要内容,当然肯定还有很多问题以及马克思本身手稿的不同命运决定我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但我认为上面这些主要著作应该能基本概括出马克思关于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

可能还有没有找到的内容,可能还有很多学者所认为的是马克思的思想而我没有采纳。

例如,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以前)认为民族发展的最终结果一定是民族消失的观点归结于马克思,但是我查阅了这篇文章的出处,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一文中,第二十一个问题是:民族在共产主义制度下还将继续存在吗?文中是这样答道:“按照公有制原则结合起来的各个民族的民族特点,由于这种结合而必然融合在一起,从而也就自行消失,正如各种不同的等级差别和阶级差别由于废除了它们的基础——所有制,而消失一样⑨”而文章的作者是弗.恩格斯,而不是马克思。

而国内一些民族问题专家的意见我也很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他们在很多文中有“过渡挖掘”马克思民族观点的嫌疑。

比如著名的民族理论教授金炳浩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路发展》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在1944年底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他把民族问题和社会经济生活相联系。

特别是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剖析论述民族问题;提出了以阶级的原则划分民族和资产阶级不能代表整个民族的思想;提出了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的思想;提出了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彻底解决民族问题,以及无产阶级才是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物质力量的思想。

⑩”之所以在这里引用这么长的话,我想说明,在马克思这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中,我多次读过后,认为文中仅仅是记述马克思在英国看到的一些工人阶级生活的悲惨现状,并强调工人阶级的现状是那些资本家的伪善所导致的,全文根本不是谈论民族问题,没有一句话一个字反映“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想结合的思想”,也没有试图说明什么“无产阶级才是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物质力量”。

而金教授那么多的结论的推出,不知从何而来。

结尾马克思的民族理论思想是具有鲜明时代背景的理论体系,从民族本身到民族问题的产生的原因再到民族问题解决的核心,环环相扣,主线非常明确,但是受于时代的限制,很多后来产生的民族问题马克思是无从知晓的,但是马克思解决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73页⑩《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金炳浩主编第38页民族问题那种科学的态度和缜密逻辑推理,以及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是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的。

但是,还是开头的那句话,马克思不可否认的是位对人类历史有卓越贡献的思想家的同时,我们后人在研究他思想的同时,要坚持客观,实事求是,而不是教条,或者秉承实用主义的立场任意解读,这才是一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应该坚持的原则。

【参考文献】[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56年版[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57年版[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5]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金炳浩主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