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到万(课文)
余映潮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
余映潮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目录1.充分利用课文,进行语言教学——《羚羊木雕》教例评析2.《背影》教学设计三例——《背影》教例评析3.板块碰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例评析4.一线以串珠——《最后一课》教例评析5.分类式课堂笔记——《〈论语〉六则》教例评析6.教学设计要弦外有音——《小橘灯》教例评析7. 不落俗套——《枣核》教例评析8.课中活动充分——《过故人庄》教例评析9.诵读品析积累——《卖炭翁》教例评析10.在课型设计上进行技术创新——《卖炭翁》教例评析11.抓住“难”字讲文章——《老山界》教例评析12.面对十二三岁的少年——《纪念白求恩》教例评析13.思路明晰单纯——《生命的意义》教例评析14.《春》教学设计集评——《春》教例评析15.只取一瓢饮——《济南的冬天》教例评析16.开发学习潜能——《松鼠》教例评析17.穿插几次练习——《大自然的语言》教例评析18.引进一点参读材料——《皇帝的新装》教例评析19.教读——《天上的街市》教例评析20.美读——《天上的街市》教例评析21.把“球”抛给学生——《蚊子和狮子》教例评析22.一次多篇——《寓言三则》教例评析23.讲求教学生动的艺术——《山的那一边》教例评析24.设计精妙的朗读练习——《刘胡兰慷慨就义》教例评析25.无提问式教学设计——《一面》教例评析26.弄清楚课文好在哪里——《一件珍贵的衬衫》教例评析27.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厚度——《第二次考试》教例评析28.上出文学作品的文学味——《鞋》教例评析29.赛读赛讲,分层互促——《狼》教例评析30.一个全新的教学设计——《狼》教例评析31.抓住“高尚”一词进行突破——《荔枝蜜》教例评析32.巧妙化解教学难点——《小麻雀》教例评析33.根据课后练习安排自读课文教学——《海滨仲夏夜》教例评析34.联系归纳比较辨析——《桃花源记》教例评析35.多角度利用课文——《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教例评析36.变序式教学——《谈骨气》教例评析37.酝酿教学高潮——《新诗三首》教例评析38.巧用教学挂图——《中国石拱桥》教例评析39.破解语言密码——《中国石拱桥》教例评析40.探求因果,一线串珠——《死海不死》教例评析41.高效背诵——《口技》教例评析42.提倡课堂智能练习——《口技》教例评析43.让学生过一把“问”的瘾——《答记者问》教例评析44.细细地讲个片段——《苏州园林》教例评析45.有的课,不是教出来的——《读报常识》教例评析46.《白杨礼赞》句典——《白杨礼赞》教例评析47.给课文提点意见——《地球是圆的吗?》教例评析48.生动活泼地导读——《核舟记》教例评析49.诵读+诵读式评析——《听潮》教例评析50.提问之美——《惠崇〈春江晚景〉》教例评析51.让课文更有嚼头——《在烈日和暴雨下》教例评析52.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从宜宾到重庆》教例评析53.发现——《故乡》教例评析54.替代式朗读——《有的人》教例评析55.“白蛇娘娘”、“法海蝉师”、“我”——《论雷峰塔的倒掉》教例评析56.合理利用课文的价值——《读后感两篇》教例评析57.教学设计要有“制高点”——《从三到万》教例评析58.层层推进美读美析——《爱莲说》教例评析59.连环问顶针问——《陋室铭》教例评析60.积累语言——《论求知》教例评析61.走出课文——《俭以养德》教例评析62.懂了之后再读——《“友邦惊诧”论》教例评析63.用精美的提问来结构课堂教学——《七根火柴》教例评析64.课堂活动的深层含义——《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例评析65.妙在这一“问”——《谁是最可爱的人》教例评析66.课文,需要教师的挖掘——《我的“长生果”》教例评析67.谈谈孔乙己的偷——《孔乙己》教例评析68.以读带讲,感染熏陶——《沁园春·雪》教例评析69.绵延起伏,气韵生动——《周总理,你在哪里》教例评析70.只提了四个主问题——《〈白毛女〉选场》教例评析71.准确掌握分析的“入射角”——《愚公移山》教例评析72.课堂教学的组合美——《岳阳楼记》教例评析73.美妙的“线条”课——《醉翁亭记》教例评析74.先蓄势,再纵向深入——《竞选州长》教例评析75.意在笔先——《我的叔叔于勒》教例评析76.换一个角度分析——《曹刿论战》教例评析77.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捕蛇者说》教例评析78.教读教写,轻松自如——《反对自由主义》教例评析79.巧妙迁移,积极创造——《哥白尼》教例评析80.三个环节三种手段三套方法——《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例评析81.整体赏析——《小石潭记》教例评析82.别开生面的活动课——“名诗名句知识竞赛课”教例评析83.讲究创意——《景泰蓝的制作》教例评析84.不妨试试“野路子”——《一个好树种——泡桐》教例评析85.在释词见义中品评鉴赏——《包身工》教例评析86.全面感受重点研讨——《荷花淀》教例评析87.逆析——《〈呐喊〉自序》教例评析88.柳暗花明又一村——《风景谈》教例评析89.在学生的创造中完成对课文的赏析——《天山景物记》教例评析90.传授方法更重要——《鸿门宴》教例评析91.《祝福》三问——《祝福》提问设计选评92.《药》也可以短教——《药》教例评析93.比同求异,品评鉴赏——《沁园春·长沙》教例评析94.巧问——《雷雨》教例评析95.指导学生通过读写结合来分析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教例评析96.从一例探求一理——《明湖居听书》教例评析97.自读改编品评——《孔雀东南飞》教例评析98.一词以经纬——《治平篇》教例评析99.巧变角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例评析100.创设审美氛围——《念奴娇·赤壁怀古》教例评析1.充分利用课文,进行语言教学——《羚羊木雕》教例评析[教例简述]教学步骤一:根据课文练习二,安排分角色朗读课文,体味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学一年级段落划分
小学一年级段落划分一、时间顺序法有的课文按时间转移的先后顺序安排。
显而易见,表示时间性的词可以用来作为分段的依据。
如《十万里长街送总理》就可按“灵车到来前→灵车通过时→灵车开过后”的时间顺序分为三段。
再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也可按“天还未亮→中午的时候→黄昏的时候”的时间顺序分段二、地点或空间顺序法参观、访问和游览所记叙的事物、空间位置不同或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不同,可以按空间位置的先后顺序分段。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可按“途中→洞口→外洞→内洞(出洞)”等游览地点的先后转移来分段。
如《回韶山》可按毛主席回韶山在旧居参观的路线,“上尾场→父母卧室→自己的住房→大弟的房间→晒谷坪”以此作为分段的依据。
还有的课文既可以按地点的先后变化,也可以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分。
三、事件顺序法完整地记叙一件事或者以客观事物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的课文,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
如《草船借箭》可以按为什么借箭(发生的原因),怎样借箭(发展经过),借箭结果(事件结果)来划分段落。
此外,《跳水》、《飞夺沪定桥》也可按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来划分段落。
四、事情分类法有的课文通过写几件事来表达主题,分段时可考虑按不同事情来分段。
如《将相和》可以按“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件事来分段。
五、总分法有的课文是以作者的思路为线索去组织材料的,往往采取“总起——分述——总结”的形式来表述,那么分段时就应按“总——分——总”的思路分段。
如《桂林山水》先总起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分别写了桂林的水(静、清、绿)和桂林的山(奇、秀、险),最后总的概括再写桂林的山水美。
六、按人物的活动分段如《再见了,亲人》可以按老大娘、小金花、大嫂老中青三代人为依据分段。
总之,分段有规律可循,但也不能千篇一律。
小学语文如何划分文章段落①按时空顺序划分。
如写英雄好汉鲁达不畏强暴、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按时序可划分为“打之前”(探明情况)“打之时”(击中要害,痛快淋漓)“打之后”(智上梁山)三部分;写回故乡见闻感受的《故乡》,按时序可分为“去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部分。
最新文档-2018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0.《从三到万》 (共20张PPT)-PPT精品文档
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有:
1.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 的事例证明论点; 2. 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 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譬句以及人 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 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采 证明论点。
1.阅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文中作 者提出的论点; 2.小组内讨论:作者以“从三到万” 为题有什么作用? 3.阅读结束后,同桌之间文中 作者提出的论点;
2.小组内讨论:作者以“从三到万”为 题有什么作用?
邓拓(1912—1966),原 名邓子健, 笔名叫马南邨、 邓云特,福建闽侯人,无 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 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 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 他还是一位书画收藏家。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 论证和论据。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 文的灵魂。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 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它被论点统率,为论点 服务的。
3.阅读结束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从 文中受到的启发。
1.作者提出的三个论点中,哪一 个是中心论点,为什么? 2.文中引用古代故事的主要作用 是什么? 3.第四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1.作者提出的三个论点中,哪一个是 中心论点,为什么?
2.文中引用古代故事的主要作用是什 么?
3.第4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第5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从三到万》ppt教学课件
简析第①段的论证思路。
开头用设问形式提出学习文化知识有无“捷 径”的问题,指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 过于笼统”,而应看学习对象、内容、方法等, “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然后,从一般的学 习规律入手,归纳出“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 慢积累”这一论点。
“文化”这个词儿在外国文里本来就是积 累的意思。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很早就重视循 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这是符合于一般规律的正 确方法。
希望我们正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从三到 万的故事为例,举一反三,想出更多更好的加强 学习的方法。
第三部分(⑧):总结全文,提出希望。
课文解读
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终南捷径呢? 设问:引出辩证分析。
一定说能或不能,都不恰当。这要看学习 的是什么人,学什么,用什么方法,等等,要 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一般地说,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 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
形象说明了文化知识具有积少成多的特点, 强调“点滴”积累的重要性,告诫初学者不宜 急于求成。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5/112021/5/11May 11,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
词语解释
笼统:缺乏具体分析;不明确;含混。 关节:关键,重要环节。 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终南, 即终南山。 循序渐进:(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 逐渐深入或提高。
文体知识
杂文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件或社会倾 向的一种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锋利为特 点,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 动态以及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 都可归入这一类。
80后的回忆小学语文课文目录.doc
小学语文(人教社语文一室编,87年10月第二版)主编:袁微子第一册:(前面汉语拼音方案省略了)1 热爱共产党2 我爱中华人民共和国3 大桥4 电5 水稻棉花6 鸡鸭鹅7 我们爱老师8 读书写字9 洒水扫地10 红灯绿灯11 我们就像一家人12 太阳地球月亮13 飞机蜻蜓14 你长大了干什么15 秋天16 小小的船17 种鱼18 皮球浮上来了19 我们是小学生20 天天做早操21 鹅22* 小猫钓鱼23 过桥24 她是谁25 扫雪26* 小公鸡和小鸭子带*的是阅读课文第三册(可能第二册,缺了一册)1 秋天2 温暖3 收稻谷4 诚实的孩子5* 蓝树叶6△好朋友7 坐井观天8 我要的是葫芦9 小马过河10 鱼和潜水艇11* 锯是怎样发明的12 美丽的公鸡13 一只狼14 骆驼和羊15 画鸡蛋1617* 在医院里18△家访19 蜜蜂引路20 数星星的孩子21 梅花22* 谜语第四册1 春天来了2 春耕3 小蝌蚪找妈妈4 春晓5 蚕姑娘6 蜜蜂7* 栽吧栽吧8 刻舟求剑9 小虫和大船10 称象11* 爱因斯坦小时候12△我的哥哥13 精彩的马戏14 骄傲的孔雀15 狐假虎威16 我的爸爸17 音乐家聂耳18 六个“墨水瓶”19 狐狸和乌鸦20 找骆驼2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2* 养兔日记23 看月食24* 萤火虫25△夜营26 望着远方27 关怀28 英雄爆破手29 人桥30 西瓜兄弟31 登鹳鹊楼32 珊瑚33* 黄鹂和山雀34△小蚂蚁35 森林爷爷36* 彩霞姑娘带△的是独立阅读课文第五册1 八角楼上2 周总理的睡衣3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江上渔者4 寓言二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5 我们就从这里出发6△群鸟学艺7 三味书屋8* 课间十分钟9 罗盛教10 一个粗瓷大碗11* 三只蝈蝈12 大海的歌13 富饶的西沙群岛14 翠鸟15* 雨16 爱迪生17△我的弟弟18 做风车的故事19* 记一次乒乓球赛20 瑞雪21 南京长江大桥22 大雪山23* 踢“鬼”的故事24 “你们想错了”25△父亲小时候的故事26 爬山虎的脚27* 壁虎28 游击队歌29 小交通员30* 亮亮31 惊弓之鸟33 会摇尾巴的狼34* 打猎35 古诗二首早发白帝城绝句36 李时珍37* 李闯王渡黄河38△神笔马良第六册(88年4月第二版)1 在艰苦的岁月里2 放风筝3 一定要争气4* 珍贵的教科书5 古诗二首村居大林寺桃花6 海底世界7 麻雀8* 喇叭花9 黄继光10 一个降落伞包11* 第一次跳伞12 手术台就是阵地13△二虎子14 春蚕15* 金鱼16 列宁和卫兵17△寄菜刀18 沙漠里的船19* 松鼠20 送水21 荷花22 参观刘家峡水电站23* 参观人民大会堂24 瀑布25 赵州桥26* 爷爷27 蝙蝠和雷达28△金色的细雨29 试航30* 一次科技活动南辕北辙亡羊补牢32 捞铁牛33 美丽的小兴安岭34* 海滨小城35 古诗二首所见小池36 西门豹37* 东郭先生和狼38△猎人海力布第七册1 鸬鹚2 “绿色的办公室”3 草地夜行4* 回韶山5△旗手的责任6 避雨7* 赶羊8△大森林的主人9 在炮兵阵地上10 再见了,亲人11 古诗三首鹿柴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12* 寓言三则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叶公好龙13△蚕和蜘蛛14 古诗三首望庐山瀑布山行枫桥夜泊15 海上日出16 饲养员赵大叔17* 今天我喂鸡18△小五更19 太阳20* 鲸21 赤壁之战22△晏子使楚2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24* 小木船25△一个苹果26 月光曲27 小音乐家扬科28* 威尼斯的小艇29 古诗三首江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冬景30△唐打虎31 冬夜杂咏青松红梅秋菊32 十里长街送总理33* 高大的背影34△鸡毛信第八册(88年4月第二版)1 燕子2 梅雨潭3 伟大的友谊4* 心愿5 古诗三首咏柳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6△帐篷7 手8* 大理石街9 古诗三首宿建德江杂诗绝句10△我爱故乡的杨梅11 记金华的双龙洞12 挑山工13* 蟋蟀的住宅14△劳动的开端15 革命烈士诗二首就义诗把牢底坐穿16 狼牙山五壮士17* 抢险18△半夜鸡叫19 跳水20 蛇与庄家21*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22△我和狮子23 鸟的天堂24 猫25* 老牛26△火烧云27 古诗三首晚春三衢道中望湖楼醉书28 草船借箭29* 寓言三则滥竽充数画蛇添足买椟还珠30△齐天大圣31 十六年前的回忆3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33* 老水牛爷爷34△诺言第九册1 长城2 桂林山水(陈森)3 给颜黎民的信(鲁迅)4* 再寄小读者(冰心)5△读书笔记一则6 黄河象(刘后一)7* 落花生(许地山)8△小青石(叶圣陶)9 古诗三首暮江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10 草原(老舍)11* 田寡妇看瓜(赵树理)12△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3 飞夺泸定桥14* 钓鱼15△在祖国的蓝天上16 长征(毛泽东)17* 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叶挺)我的“自白”书(陈然)18 我的战友邱少云19* 金色的鱼钩20△我的心事(罗辰生)21 古诗三首马(李贺)塞下曲(卢纶)前出塞(杜甫)22 将相和23 少年闰土(鲁迅)24* 一分试验田(景希珍)25△一张珍贵的照片26 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27* 忆铁人(魏钢焰)28△大仓老师29 古诗三首题临安邸(林升)示儿(陆游)杂诗(龚自珍)30 别了,我爱的中国(郑振铎)31* 第一场雪(峻青)32△一幅壮锦第十册(88年4月第二版)1 南湖2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3 种子的力(夏衍)4* 养花(老舍)5△幸福是什么6 穷人(列夫托尔斯泰)7* 中条山的风(赵志刚)8△彩色的翅膀9 粜米(叶圣陶)10* 冀中的地道战(周而复)11△小英雄雨来(管桦)12 古诗四首送孟浩然之广陵泊船瓜洲早春山中留客13 琥珀14* 林海(老舍)15△马(德永直)16 凡卡(契诃夫)17* 景阳冈18△小抄写员(亚米契斯)19 渡船(袁鹰)20* 鹌鹑21△冬眠(霍斯特·斯特恩)22 詹天佑23 在仙台(鲁迅)24* “兄弟便是朱德”25△三人行26 古诗三首春望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7 为人民服务(毛泽东)28 一夜的工作(何其芳)29* 小站(袁鹰)30△鲁班学艺初中语文(人教社语文一室编)带*的是自读课文带△的是课外自读课文第一册(92年10月第一版)一这不是一颗流星(王周生)二* 羚羊木雕(张之路)三背影(朱自清)四* 短文两篇散步(莫怀戚)金黄的大斗笠(高风)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六最后一课(都德)七*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余心言)八《论语》六则九小橘灯(冰心)一〇枣核(萧乾)一一* 榆钱饭(刘绍棠)一二扁鹊见蔡桓公(韩非)一三诗词五首过故人庄出塞江南逢李龟年渔歌子卖炭翁一四* 老山界(陆定一)一五纪念白求恩(毛泽东)一六* 生命的意义(奥斯特洛夫斯基)一七春(朱自清)一八* 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九松鼠(布丰)二〇* 桂林山水歌(贺敬之)二一《咏柳》赏析(袁行霈)二二看戏(叶君健)二三* 笑的武器(苏光)二四* 花市(贾大山)二五大自然的语言二六* 回声(丁时祺)二七* 影子的故事(萧建亨)二八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二九天上的街市(郭沫若)三〇* 寓言三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浓烟和烟囱三一* 盘古开天辟地(袁珂)第二册(93年4月第一版)一我的老师(魏巍)二* 挺进报(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三* 山的那一边(陆芸芸)四* 刘胡兰慷慨就义五一面(阿累)六* 一件珍贵的衬衫七* 同志的信任(唐弢)八* 挖荠菜(张洁)九* 夜走灵官峡(杜鹏程)一〇* 傻二哥(新凤霞)一一* 第二次考试(何为)一二宋定伯捉鬼(干宝)一三分马(周立波)一四社戏(鲁迅)一五* 小小说两篇鞋(王伟)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李元岁)一六狼(蒲松龄)一七荔枝蜜(杨朔)一八小麻雀(老舍)一九* 海滨仲夏夜(峻青)二〇桃花源记(陶渊明)二一驿路梨花(彭荆风)二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二三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孙世恺)二四* 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王力)二五*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白夜柏生)二六谈骨气(吴晗)二七* 短文两篇失败是个未知数(岑桑)起点之美(刘心武)二八弈喻(钱大昕)二九梅岭三章(陈毅)三〇回延安(贺敬之)三一新诗三首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田间)致黄浦江(公刘)给乌兰诺娃(艾青)三二木兰诗三三古代诗歌五首敕勒歌石壕吏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钱塘湖春行第三册(93年10月第一版)一中国的石拱桥(茅以升)二北京立交桥(刘宗明)三* 短文两篇吴门桥(碧野)母亲架设的桥(水上勉)四* 巴黎的桥(张祝基)五短文两篇死海不死统筹方法(华罗庚)六向沙漠进军(竺可桢)七* 谈笑(周汝昌)八口技(林嗣环)九读报常识一〇消息通讯一一评论一二* 副刊文摘一三* 答记者问一四* 积累资料学习办报一五白杨礼赞(茅盾)一六听潮(鲁彦)一七* 钓胜于鱼(陈之藩)一八诗五首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九故宫博物院(黄传惕)二〇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崔金泰宋广礼)二一* 万紫千红的花(仇春霖)二二活板(沈括)二三* 短文两篇地球是圆的吗看云识天气二四苏州园林(叶圣陶)二五核舟记(魏学洢)二六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二七变色龙(契诃夫)二八* 杨修之死(罗贯中)二九* 小小说三篇落棋有声(张新民)醉人的春夜(吴金良)到五月花烈士公墓去(木公)三〇* 从宜宾到重庆(陈汉元)三一△短文两篇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钱伟长)《自然·生活·哲理》序(冰心)三二△标点符号用法(节选)第四册(94年4月第一版)一故乡(鲁迅)二有的人(臧克家)三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四△读后感两篇读一位共产党员的遗嘱(钱正英)壮丽人生的最后闪光(唐挚)五△什么是生态系统(侯学煜)六* 大自然警号长鸣(秦牧)七短文三则马说(韩愈)说虎(刘基)为学(彭端淑)八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九从三到万(马南邨)一〇* 想和做(胡绳)一一* 哨子(富兰克林)一二“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章炳元)一三理想的阶梯(陈群)一四* 短文两篇说“勤”(林家箴)事业篇(柳斌杰)一五记一辆纺车(吴伯箫)一六* 我的小桃树(贾平凹)一七△散文两篇成功的秘诀(茨威格)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一八短文三则爱莲说(周敦颐)陋室铭(刘禹锡)伤仲永(王安石)一九怀疑与学问(顾颉刚)二〇* 短论两则(吕叔湘)论“基本属实”“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二一* 发问的精神(启凡)二二* 论求知(培根)二三俭以养德(马铁丁)二四“友邦惊诧”论(鲁迅)二五* 小驳论两则(魏巍)驳“实惠”论个人与集体二六*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二七七根火柴(王愿坚)二八老杨同志(赵树理)二九古代诗词五首观沧海春夜喜雨书湖阳先生壁如梦令西江月第五册(94年10月第一版)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二*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张允文)三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四介绍《应用文写作知识》(吕叔湘)五《还乡梦》自序(刘庶凝)六* 防治近视常识问答(许赐玲)七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八* 理解,应该是双向的(丁榕)九* 我的“长生果”(叶文玲)一〇* 自学的好帮手——工具书(戚志芬)一一孔乙己(鲁迅)一二范进中举(吴敬梓)一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一四诗词两首沁园春雪(毛泽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一五诗两首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青纱帐——甘蔗林(郭小川)一六海燕(高尔基)一七《白毛女》选场(贺敬之丁毅等)一八《陈毅市长》选场(沙叶新)一九* 《打渔杀家》选场二〇愚公移山二一《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二岳阳楼记(范仲淹)二三醉翁亭记(欧阳修)二四古代诗词曲五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望天门山(李白)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第六册(95年4月第一版)一回忆我的母亲(朱德)二藤野先生(鲁迅)三* 自传(茅盾)四人类的语言(吕叔湘)五* 食物从何处来六△天气陛下(伊林)七* 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毛泽东)八* 短文两篇治学的秘诀(刘绍楹)求知如采金(约翰·罗斯金)九* 工作的大小(邹韬奋)一〇* 怎样丢掉学生腔(老舍)一一* 《农村调查》序言(毛泽东)一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曹雪芹)一三竞选州长(马克·吐温)一四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一五* 卖蟹(王润滋)一六曹刿论战(《左传》)一七陈涉世家(司马迁)一八* 黄生借书说(袁枚)一九* 陌上桑二〇出师表(诸葛亮)二一捕蛇者说(柳宗元)二二* 满井游记(袁宏道)二三诗词曲四首君子于役*登楼(杜甫)*破阵子(辛弃疾)*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小学语文阅读段落分层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段落分层方法给文章分段,便于更好地理解内容,弄清表达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阅读段落分层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小学语文阅读段落分层方法①按时空顺序划分。
如写英雄好汉鲁达不畏强暴、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按时序可划分为“打之前”(探明情况)“打之时”(击中要害,痛快淋漓)“打之后”(智上梁山)三部分;写回故乡见闻感受的《故乡》,按时序可分为“去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部分。
写留学生活怀念老师的《藤野先生》,按地点转换可划分为“去仙台之前”(在东京)“在仙台”“离仙台”(回国)三部分。
②按题目语法结构划分。
如用“从……到……”这一介宾短语作标题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按地点转移,文章可分为“百草园”“三味书屋”两大部分;又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是按时间起讫结构全文,可按书籍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段;《从三到万》则表示发展过程,文章引用“从三到万”的故事,议论安排于故事的前后,故分三大段。
并列短语作标题,一般分两段或三段,如《在烈日和暴雨下》可分为“在烈日下”“在暴雨下”两部分。
③按题意划分。
如《向沙漠进军》,按逻辑思维顺序可分为“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沙漠的危害性)“怎样向沙漠进军”(防治办法)“向沙漠进军怎么样”(已有成就和光辉前景)三大部分。
又如《夜走灵官峡》,题中的“夜”(雪夜)指时间,“灵官峡”表地点,“走”表行文线索,文章可按“走”“不走”“走”分为三段。
④按文章结构特点划分。
文章是“总――分”结构的,可分为两段;是“总――分――总”结构的,可分为三段。
前者如《苏州园林》:“总”――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分”――分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的布局特点。
后者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总”――抒情议论,赞美志愿军战士出色品质,“分”――三个典型事例,“总”――抒情议论,再次赞美志愿军战士出色品质。
⑤按中心句划分。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10课《从三到万》(课件)
知识链接
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议论文基本知识 议论文结构
知识链接
议论文基本知识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作者的见解和观点。 ①一个中心论点。②有的有几个分论点,用来补充证明中心论点。 论据:提出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事实论据(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 道理论据(名人名言、古代文献、经典著作、自然科学原理、定律、公式)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
结合故事讲道理,使议论具体形象,通俗 易懂,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精读感悟 课文是怎样将故事与说理联系、结合、统一的?
作者在5、6、7三段议论的 内容,就是从故事田舍翁儿子 的学习态度展开议论的。
精读感悟
第4自然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是承上启下的段落。 用“一些学习方面的经验 教训”自然引出以下的两 个分论点。
问题,以富翁之子为戒,举一反三,改掉缺点,更好地学
习。
合作探究
作者在文中先后提出了哪三个论点? 哪一个是中心论点?为什么?
三个分论点分别是:
(1)
学习文化要“慢慢积累”“不宜 要求过急”,要“循序渐进”;
(2)
学习过程中应当谦虚谨慎;
(3)
应当重视教师的作用。
精读感悟
第(1)点是揭示学习的规律,第 (2)(3)点是回答遵循这一规律,应怎么 办的问题。因此,第(1)个应视为中心 论点。
精读感悟 文章针对中心论点是如何进行论证的?
本文论证严密, 首先提出中心论点
最后得出结 论, 提出希望 。
再通过一个故事引 出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证
精读感悟
01 02 03
文中引用古代故事起到怎样的作用?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从三到万教案语文版
10 从三到万【学习目标】1.把握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
(重点)2.学习使用故事论述论点的好处。
(难点)3.体会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三”和“万”是两个相差悬殊的数字,可是它们之间却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学习邓拓同志的杂文《从三到万》。
二、自主预习1.走进作者。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笔名叫马南邨,福建闽侯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有杂文集《燕山夜话》。
2.写作背景。
1961年初,《北京晚报》向邓拓约稿,请他写一些杂文。
邓拓应约,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撰写了150多篇,以马南邨的笔名发表在《北京晚报》上。
北京出版社先分五集出单行本,又于1963年结集出版,就是《燕山夜话》。
邓拓在这部书中,用丰富的历史事例和精辟的议论,对各种错误思想、作风和方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3.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会写括号内的汉字。
殷.盛(yǐn)聘.(pìn)恚.(huì) wàng(妄)人累.(lěi)世搦.(nuò)管临朱父趣.(cù)之4.理解词义。
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终南,即终南山。
唐代卢藏用想入朝做官,就隐居于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名声,后果被召入仕。
笼统:宽泛不具体;不明确;含混。
妄人:无知妄为的人。
田舍翁:年老的庄稼汉。
累世:接连几代。
搦管临朱:握着笔描红。
搦,持,握。
馆谷:意思是让他住,让他吃。
这里指学费。
姻友:指有姻亲关系的朋友。
治状:写请帖。
父趣之:父亲催促他。
趣,督促,催促。
关节:关键,重要环节。
六书: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的理论。
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自命不凡:是指自以为很了不起,自以为比别人高明。
5.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文学常识2
文学常识年级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一、填空题(共11题,题分合计41分)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1)《故乡》和《论雷峰塔的倒掉》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呐喊》。
( )(2)《有的人》的作者是臧克家,这首诗通篇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 )(3)《论雷峰塔的倒掉》和《读后感两篇》都是议论文,但又都有不少记叙成分。
( )2.议论文的题目有多种类型,辨别本单元的标题各属于哪种类型(用线条连结)。
(1)《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A . 提出论述的缘由 (2)《从三到万》 B . 揭示议论的范围 (3)《想和做》 C . 展示供议论的故事 (4)《哨子》D . 提示中心论点3.(1)"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出自《_______ 》这篇课文,作者是____,"万里长征"在这里比喻 _________。
(2)《从三到万》的作者是______,他的笔名是___。
《从三到万》一文选自《________ 》。
(3)《想和做》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
(4)《哨子》一文中,用实物____来比喻______。
(5)摘引一个故事或一则事例,从中引出___,联系___讲道理,引起读者兴趣,这是议论文常见的一种写法,如《______》《______》等。
4.指出下列复句分句间的关系,填在括号内。
(1)有的青年虽然有理想,但刻苦勤奋的精神不足。
()(2)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标的实现。
()(3)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4)有的人也很想为理想而努力,但不能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
()(5)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过一生,不如壮烈地去死在战场上。
80后的回忆小学语文课文目录【优质】
80后的回忆小学语文课文目录【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社语文一室编,87年10月第二版)主编:袁微子第一册:(前面汉语拼音方案省略了)1 热爱共产党2 我爱中华人民共和国3 大桥4 电5 水稻棉花6 鸡鸭鹅7 我们爱老师8 读书写字 9 洒水扫地 10 红灯绿灯 11 我们就像一家人 12 太阳地球月亮13 飞机蜻蜓 14 你长大了干什么 15 秋天小小的船 1617 种鱼18 皮球浮上来了 19 我们是小学生 20 天天做早操 21 鹅22* 小猫钓鱼23 过桥24 她是谁25 扫雪26* 小公鸡和小鸭子带*的是阅读课文第三册(可能第二册,缺了一册)1 秋天2 温暖3 收稻谷4 诚实的孩子5* 蓝树叶6? 好朋友7 坐井观天8 我要的是葫芦 9 小马过河10 鱼和潜水艇11* 锯是怎样发明的12 美丽的公鸡 13 一只狼14 骆驼和羊 15 画鸡蛋1617* 在医院里 18? 家访19 蜜蜂引路 20 数星星的孩子 21 梅花22* 谜语第四册1 春天来了2 春耕3 小蝌蚪找妈妈4 春晓5 蚕姑娘6 蜜蜂栽吧栽吧 7*8 刻舟求剑 9 小虫和大船 10 称象11* 爱因斯坦小时候12? 我的哥哥 13 精彩的马戏 14 骄傲的孔雀 15 狐假虎威 16 我的爸爸 17 音乐家聂耳 18 六个“墨水瓶”19 狐狸和乌鸦 20 找骆驼2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2* 养兔日记 23 看月食24* 萤火虫 25? 夜营26 望着远方 27 关怀28 英雄爆破手 29 人桥30 西瓜兄弟 31 登鹳鹊楼32 珊瑚33* 黄鹂和山雀 34? 小蚂蚁35 森林爷爷36* 彩霞姑娘带?的是独立阅读课文第五册1 八角楼上2 周总理的睡衣3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江上渔者 4 寓言二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 5 我们就从这里出发 6? 群鸟学艺 7 三味书屋8* 课间十分钟 9 罗盛教10 一个粗瓷大碗 11* 三只蝈蝈 12 大海的歌13 富饶的西沙群岛 14 翠鸟15* 雨16 爱迪生17? 我的弟弟 18 做风车的故事 19* 记一次乒乓球赛 20 瑞雪21 南京长江大桥 22 大雪山23* 踢“鬼”的故事24 “你们想错了” 25? 父亲小时候的故事26 爬山虎的脚 27* 壁虎28 游击队歌29 小交通员30* 亮亮31 惊弓之鸟32* 寒号鸟33 会摇尾巴的狼 34* 打猎35 古诗二首早发白帝城绝句36 李时珍37* 李闯王渡黄河 38? 神笔马良第六册(88年4月第二版)1 在艰苦的岁月里2 放风筝3 一定要争气 4* 珍贵的教科书 5 古诗二首村居大林寺桃花海底世界 67 麻雀8* 喇叭花9 黄继光10 一个降落伞包 11* 第一次跳伞 12 手术台就是阵地 13? 二虎子14 春蚕15* 金鱼16 列宁和卫兵 17? 寄菜刀18 沙漠里的船 19* 松鼠20 送水21 荷花22 参观刘家峡水电站 23* 参观人民大会堂 24 瀑布25 赵州桥26* 爷爷27 蝙蝠和雷达 28? 金色的细雨 29 试航30* 一次科技活动31 寓言二则南辕北辙亡羊补牢 32 捞铁牛33 美丽的小兴安岭 34* 海滨小城 35 古诗二首所见小池36 西门豹37* 东郭先生和狼 38? 猎人海力布第七册1 鸬鹚2 “绿色的办公室”3 草地夜行4* 回韶山5? 旗手的责任避雨 67* 赶羊8? 大森林的主人 9 在炮兵阵地上 10 再见了,亲人 11 古诗三首鹿柴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 12* 寓言三则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叶公好龙 13? 蚕和蜘蛛 14 古诗三首望庐山瀑布山行枫桥夜泊 15 海上日出16 饲养员赵大叔 17* 今天我喂鸡 18? 小五更19 太阳20* 鲸21 赤壁之战22? 晏子使楚 2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24* 小木船25? 一个苹果 26 月光曲27 小音乐家扬科 28* 威尼斯的小艇 29 古诗三首江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冬景30? 唐打虎31 冬夜杂咏青松红梅秋菊32 十里长街送总理 33* 高大的背影 34? 鸡毛信第八册(88年4月第二版) 1 燕子2 梅雨潭3 伟大的友谊4* 心愿5 古诗三首咏柳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 6? 帐篷7 手8* 大理石街9 古诗三首宿建德江杂诗绝句10? 我爱故乡的杨梅 11 记金华的双龙洞 12 挑山工13* 蟋蟀的住宅 14? 劳动的开端 15 革命烈士诗二首就义诗把牢底坐穿16 狼牙山五壮士 17* 抢险18? 半夜鸡叫19 跳水20 蛇与庄家21*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22? 我和狮子23 鸟的天堂24 猫25* 老牛26? 火烧云27 古诗三首晚春三衢道中望湖楼醉书 28 草船借箭29* 寓言三则滥竽充数画蛇添足买椟还珠30? 齐天大圣31 十六年前的回忆 3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33* 老水牛爷爷34? 诺言第九册1 长城2 桂林山水(陈森)3 给颜黎民的信(鲁迅) 4* 再寄小读者(冰心) 5? 读书笔记一则 6 黄河象(刘后一) 7* 落花生(许地山) 8? 小青石(叶圣陶) 9 古诗三首暮江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10 草原(老舍) 11* 田寡妇看瓜(赵树理) 12?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3 飞夺泸定桥14* 钓鱼15? 在祖国的蓝天上 16 长征(毛泽东)17* 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叶挺)我的“自白”书(陈然)18 我的战友邱少云19* 金色的鱼钩20? 我的心事(罗辰生) 21 古诗三首马(李贺)塞下曲(卢纶)前出塞(杜甫) 22 将相和23 少年闰土(鲁迅) 24* 一分试验田(景希珍) 25? 一张珍贵的照片 26 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 27* 忆铁人(魏钢焰)大仓老师 28?29 古诗三首题临安邸(林升)示儿(陆游)杂诗(龚自珍) 30 别了,我爱的中国(郑振铎)31* 第一场雪(峻青) 32? 一幅壮锦第十册(88年4月第二版) 1 南湖2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3 种子的力(夏衍) 4* 养花(老舍)5? 幸福是什么6 穷人(列夫托尔斯泰) 7* 中条山的风(赵志刚) 8? 彩色的翅膀9 粜米(叶圣陶)10* 冀中的地道战(周而复) 11? 小英雄雨来(管桦) 12 古诗四首送孟浩然之广陵泊船瓜洲早春山中留客13 琥珀14* 林海(老舍)15? 马(德永直)16 凡卡(契诃夫)17* 景阳冈18? 小抄写员(亚米契斯) 19 渡船(袁鹰)20* 鹌鹑21? 冬眠(霍斯特?斯特恩) 22 詹天佑23 在仙台(鲁迅)24* “兄弟便是朱德” 25? 三人行26 古诗三首春望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2728 一夜的工作(何其芳) 29* 小站(袁鹰)30? 鲁班学艺初中语文(人教社语文一室编) 带*的是自读课文带?的是课外自读课文第一册(92年10月第一版) 一这不是一颗流星(王周生) 二* 羚羊木雕(张之路) 三背影(朱自清)四* 短文两篇散步(莫怀戚)金黄的大斗笠(高风) 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六最后一课(都德) 七*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余心言) 八《论语》六则九小橘灯(冰心)一〇枣核(萧乾)一一* 榆钱饭(刘绍棠) 一二扁鹊见蔡桓公(韩非) 一三诗词五首过故人庄出塞江南逢李龟年渔歌子卖炭翁一四* 老山界(陆定一) 一五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一六* 生命的意义(奥斯特洛夫斯基)一七春(朱自清)一八* 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九松鼠(布丰)二〇* 桂林山水歌(贺敬之) 二一《咏柳》赏析(袁行霈) 二二看戏(叶君健) 二三* 笑的武器(苏光) 二四* 花市(贾大山) 二五大自然的语言二六* 回声(丁时祺) 二七* 影子的故事(萧建亨) 二八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二九三〇* 寓言三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浓烟和烟囱三一* 盘古开天辟地(袁珂)第二册(93年4月第一版) 一我的老师(魏巍)二* 挺进报(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三* 山的那一边(陆芸芸) 四* 刘胡兰慷慨就义五一面(阿累)六* 一件珍贵的衬衫七* 同志的信任(唐弢) 八* 挖荠菜(张洁)九* 夜走灵官峡(杜鹏程) 一〇* 傻二哥(新凤霞) 一一* 第二次考试(何为) 一二宋定伯捉鬼(干宝) 一三分马(周立波)一四社戏(鲁迅)一五* 小小说两篇鞋(王伟)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李元岁)一六狼(蒲松龄)一七荔枝蜜(杨朔)一八小麻雀(老舍)一九* 海滨仲夏夜(峻青) 二〇桃花源记(陶渊明)二一驿路梨花(彭荆风)二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 二三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孙世恺) 二四* 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王力) 二五*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白夜柏生) 二六谈骨气(吴晗)二七* 短文两篇失败是个未知数(岑桑)起点之美(刘心武) 二八弈喻(钱大昕)二九梅岭三章(陈毅)三〇回延安(贺敬之)三一新诗三首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田间)致黄浦江(公刘)给乌兰诺娃(艾青) 三二木兰诗三三古代诗歌五首敕勒歌石壕吏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钱塘湖春行第三册(93年10月第一版)一中国的石拱桥(茅以升) 二北京立交桥(刘宗明) 三* 短文两篇吴门桥(碧野)母亲架设的桥(水上勉) 四* 巴黎的桥(张祝基)五短文两篇死海不死统筹方法(华罗庚) 六向沙漠进军(竺可桢)七* 谈笑(周汝昌)八口技(林嗣环)九读报常识一〇消息通讯一一评论一二* 副刊文摘一三* 答记者问一四* 积累资料学习办报一五白杨礼赞(茅盾) 一六听潮(鲁彦)一七* 钓胜于鱼(陈之藩)一八诗五首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九故宫博物院(黄传惕)二〇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崔金泰宋广礼)二一* 万紫千红的花(仇春霖) 二二活板(沈括)短文两篇二三*地球是圆的吗看云识天气二四苏州园林(叶圣陶)二五核舟记(魏学洢)二六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 二七变色龙(契诃夫) 二八* 杨修之死(罗贯中)二九* 小小说三篇落棋有声(张新民)醉人的春夜(吴金良)到五月花烈士公墓去(木公) 三〇* 从宜宾到重庆(陈汉元) 三一? 短文两篇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钱伟长)《自然?生活?哲理》序(冰心)三二? 标点符号用法(节选) 第四册(94年4月第一版)一故乡(鲁迅)二有的人(臧克家)三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四? 读后感两篇读一位共产党员的遗嘱(钱正英)壮丽人生的最后闪光(唐挚)五? 什么是生态系统(侯学煜) 六* 大自然警号长鸣(秦牧) 七短文三则马说(韩愈)说虎(刘基)为学(彭端淑)八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九从三到万(马南邨)一〇* 想和做(胡绳)一一* 哨子(富兰克林) 一二“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章炳元)一三理想的阶梯(陈群) 一四* 短文两篇说“勤”(林家箴)事业篇(柳斌杰) 一五记一辆纺车(吴伯箫) 一六* 我的小桃树(贾平凹) 一七? 散文两篇成功的秘诀(茨威格)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一八短文三则爱莲说(周敦颐)陋室铭(刘禹锡)伤仲永(王安石) 一九怀疑与学问(顾颉刚) 二〇* 短论两则(吕叔湘)论“基本属实”“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二一* 发问的精神(启凡) 二二* 论求知(培根)二三俭以养德(马铁丁) 二四“友邦惊诧”论(鲁迅) 二五* 小驳论两则(魏巍)驳“实惠”论个人与集体二六*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 二七七根火柴(王愿坚) 二八老杨同志(赵树理) 二九古代诗词五首观沧海春夜喜雨书湖阳先生壁如梦令西江月第五册(94年10月第一版)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二*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张允文) 三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四介绍《应用文写作知识》(吕叔湘) 五《还乡梦》自序(刘庶凝)六* 防治近视常识问答(许赐玲) 七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八* 理解,应该是双向的(丁榕) 九* 我的“长生果”(叶文玲)一〇* 自学的好帮手——工具书(戚志芬) 一一孔乙己(鲁迅)一二范进中举(吴敬梓)一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 一四诗词两首沁园春雪(毛泽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一五诗两首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青纱帐——甘蔗林(郭小川) 一六海燕(高尔基)一七《白毛女》选场(贺敬之丁毅等) 一八《陈毅市长》选场(沙叶新) 一九* 《打渔杀家》选场二〇愚公移山二一《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二岳阳楼记(范仲淹)二三醉翁亭记(欧阳修)二四古代诗词曲五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望天门山(李白)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第六册(95年4月第一版)一回忆我的母亲(朱德)二藤野先生(鲁迅)三* 自传(茅盾)四人类的语言(吕叔湘)五* 食物从何处来六? 天气陛下(伊林)七* 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毛泽东)八* 短文两篇治学的秘诀(刘绍楹)求知如采金(约翰?罗斯金) 九* 工作的大小(邹韬奋) 一〇* 怎样丢掉学生腔(老舍) 一一* 《农村调查》序言(毛泽东) 一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曹雪芹) 一三竞选州长(马克?吐温) 一四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一五* 卖蟹(王润滋) 一六曹刿论战(《左传》) 一七陈涉世家(司马迁) 一八* 黄生借书说(袁枚) 一九* 陌上桑二〇出师表(诸葛亮)二一捕蛇者说(柳宗元) 二二* 满井游记(袁宏道) 二三诗词曲四首君子于役*登楼(杜甫)*破阵子(辛弃疾)*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班主任工作总结专题8篇第一篇:班主任工作总结小学班主任特别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角色。
《从三到万》导学案
1.给加点字注音。
马南邨.(cūn)殷.盛(уīn)掷.笔累.世(lěi)搦.管(nuò)辄.止殊.不知请帖.2.重要词语①②③④⑤3.文学常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原名。
历史学家、杂文家,福建省闽候县人,选自《》。
答案:马南邨邓拓《燕山夜话》2.体味本文语言严密的特点。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殷.盛()()笔累.世()请帖.()2.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终南()径()序渐进通()易懂自命不()举一()三答案:1.уīn掷 lěi 2.捷循俗凡反拳的人与学有所成的人对比,顺理成章地提出分论点:学习应当谦虚谨慎,不能自命不凡。
④第3层(6~7段):学习应重视教师的作用。
⑤第6自然段从教与学的关系入手进行议论。
先谈教师的作用:由易到难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再谈学生不曾“入门”便踢开老师,最后只能落得“什么也学不成”。
本段夹叙夹议再次以富翁之子为论证的依据。
⑦第7自然段紧承上文,从“三”和“万(蓠)”文字结构上的复杂变化,联想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领悟道理,掌握知识。
接着从反面假设,说明“完全没有人教,倒可能什么也学不会”的道理,自然引出第二个分论点:学习应当重视教师的作用。
⑧这部分结合故事讲道理,通过分析摆观点,自然连贯。
与第一部分的论点,紧密联系,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从教说到学,又从学议到教,全面地阐明了作者的观点2.从三到万的故事,讽刺的要点有三:①富翁之子不知循序渐进之理;②富翁之子不知“谦虚谨慎”之道;③富翁之子不知“学必有师”之径。
故事是全篇文章的论据。
作者从故事中发出道理,再结合故事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讲道理浅显易懂,说服力强。
3.①“一般地说....,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
句中加点词语,表明“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她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是一般的规律,通常的情况,并不全部概括所有的情况(因为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学习某些文化知识也可能用快速学习、大量吸收的方法),这样议论,语言上显得准确、严密。
怎样辨别文体
怎样辨别文体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难度最大的是在无文体要求下的辨别文体。
怎样辨别文体呢?不同文体的作文题目.往往在语言文字上是有规律可寻的。
下面我们以中学课文中出现的各类文体为例说明。
一、记叙文第一种:在题目中出现表示记叙文体的字样。
如“记”、“事”、“传”、“逸事”、“轶闻”等。
例如:《“面人郎”访问记》(冰心)、《一件小事》(鲁迅)、《幼学记事》(于是之)、《柳敬亭传》(黄宗羲)、《左忠毅公逸事》(方苞)、《项羽本纪》(司马迁)。
第二种:题目中没有出现表示记叙文体的字样.直接出现人名、地名、物名、事物名等,或加上表示动作、变化、形容、限制、时间等一类的词。
例如:《记念刘和珍君》(鲁迅)——人名《老山界》(陆定一)——地名《一件珍贵的衬衫》(刘宗明)——物名《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穆青等)——事件名《连升三级》(《相声作品选》)——动作《汉堡港的变奏》(柯岩)——变化、限制《草地晚餐》(刘坚)——时间二、散文第一种: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在语言标志上与记叙文区别不大。
有的有文字标志,多数则没有。
例如:《雪浪花》(杨朔)、《幽燕诗魂》(丁宁)、《藤野先生》(鲁迅)、《挥手之间》(方纪)。
第二种:写景、游记散文。
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题目中有文字标志。
如“游”、“记”、“登”、“访”、“谈”、“行”、“见闻录”等。
例如:《游黄山记》(徐霞客)、《天山景物记》(碧野)、《雨中登泰山》(李健吾)、《苏联见闻录》(茅盾)、《新湘行记》(沈从文)、《俄乡纪程》(瞿秋白)。
二种情况是没有文字标志的。
直接用地名、物名、山水景物名命题。
例如:《鉴湖风景如画》(许钦文)、《长江三蛱》(刘伯羽)、《西湖漫笔》(宗璞)、《荷塘月色》(朱自清)、《春》、《绿》(朱自清)、《海市》(杨朔)。
第三种:抒情散文。
也分两类:一类是有文字标志的。
题目中有“赋”、“赞”、“咏”、“志”、“祭”、“吊”、“纪念”、“怀念”、“抒怀”、“感想”、“畅想曲”等一类词出现。
从三到万
从三到万-----学生课外阅读个案石门桥中学谭常红个案1——代润卓的阅读成长经历1代润卓,203班学生。
初中入学分班成绩中等,语文一般。
七年一期期中语文成绩72分(100分计),居班里25名。
作文只能说是写得几个字来,说得几句话来,但语句不通顺,基本无内容。
2七年一期我对本班的阅读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人手一份的《作文指导报》,由他们自己阅读。
期末考试给了我当头一棒,学生的考场作文差。
代润卓的作文38分(50分满分),平时,学生的摘抄敷衍了事,作文启而不发,对《作文指导报》的阅读也是蜻蜓点水,没看进去。
代润卓的摘抄勒令整改过。
3痛定思痛,七年二期开学伊始,我就利用每节语文课前5-10分钟师生共同品读《作文指导报》上的文章,老师读,学生自由朗读,读后就语言、构思、取材进行点播。
学生越来越喜欢这种刊物,每周一次的阅读课上,人手一期《作文指导报》认真品读,津津有味。
代润卓这个语文成绩中等的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文中,有了亮词丽句。
期末考试语文101分,作文43分。
4八年一期,我继续坚持每节语文课前5-10分钟师生共同品读。
品读的美文来源广泛:《青年文摘》、《读者》、《读者俱乐部》、《意林》、《少林文摘》、《梁实秋散文》、《朝花夕拾》、《繁星春水》等。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阅读课看书更认真了,作文也写得越来越好。
期末考试作文《阅读的滋味》,代润卓写得特别出色,推荐在校刊《新泉》上。
个案二——赵汉文1赵汉文,203班学生,初中入学分班成绩很差,班里倒数第二。
语文也很差,七年一期期中语文成绩48分,居班里倒数第二名。
作文无从下笔,只能照抄作文书上相类似的作文。
2七年一期我对本班的阅读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人手一份的《作文指导报》,由他们自己阅读。
期末考试给了我当头一棒,学生的考场作文差。
代润卓的作文26分(50分满分),平时,学生的摘抄敷衍了事,作文启而不发,对《作文指导报》的阅读也是蜻蜓点水,没看进去。
【推荐】九年级语文上册10从三到万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9/8/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3
谢谢欣赏!
2019/8/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4
答案: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不宜要求过急。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要谦虚谨慎。 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二、新课讲解
从三到万的故事讽刺什么? ① 富翁之子不知循序渐进之理; ② 富翁之子不知“谦虚谨慎”之道; ③ 富翁之子不知“学必有师”之径。
三、归纳小结
1.由故事引出论点,结合故事阐明学习的道理是本文的一大 特色。用这种写法说理浅显易懂,又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2.本文论点之间内在联系紧密。既然学习要点滴积累、循序 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就必然要求具有谦虚谨慎的态度,必然 要求重视教师的作用。论点前后照应互为补充。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从三到万(课文).doc
从三到万马南邨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终南捷径吗?这是许多初学的同志时常提出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过于笼统。
一定说能或不能,都不恰当。
这要看学习的是什么人,学什么,用什么方法等等,要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但是,一般地说,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
“文化”这个词儿在外国文里是一个字;这个字的字义,本来就是积累的意思。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更早就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这是符合于一般学习规律的正确方法。
因为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还要靠记忆力。
而无论一个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多强,他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
哪一个妄人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
有一个故事在明清人的笔记中重复出现了多次,尖锐地讽刺了这种妄人。
这个故事的梗概是说:“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
一岁,聘楚士训其子。
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
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
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
其父喜,从之。
具币谢遗楚士。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
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氏伙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这个故事比较通俗易懂,有的相声演员也曾讲过。
但是,人们大都只把它当做笑话,而不把它看成一个严肃的讽刺性故事。
我的看法不是这样。
我以为我们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吸取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经验教训。
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过程中有若干重要的关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成败。
初学的一个最重要关节,就是在刚刚学会一、二、三或外国文A、B、C等等的时候。
有一些轻浮的人,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往往在这个时候就“欣欣然”起来,以为“得矣,得矣”,什么都懂得了。
这也好象学打拳的人,刚学会几个动作的时候,多半以为自己很了不得,处处想跟别人较量几下子。
倒是学得多了,真正有一些本领,才反而虚心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三到万
马南邨
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终南捷径呢?这是许多初学的同志时常提出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过于笼统。
一定说能或不能,都不恰当。
这要看学习的是什么人,学什么,用什么方法等等,要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但是,一般地说,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
“文化”这个词儿在外国文里本来就是积累的意思。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很早就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这是符合于一般规律的正确方法。
因为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还要靠理解记忆力,而无论一个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无论有多强,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哪一个妄人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
有一个故事在明清人的笔记中重复出现了多次,尖锐地讽刺了这种妄人。
这个故事是说:“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
一岁,聘楚士训其子。
楚士始训之搦(nuò)管临朱。
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
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
其父喜,从之。
具币谢遣楚士。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
父趣(cù)之,其子恚(huì)曰:天下姓氏夥(huǒ)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
这个故事比较通俗易懂,有的相声演员也曾讲过。
但是,人们大都只把它当做笑话,而不把它看成一个严肃的讽刺性故事。
我的看法不是这样,我以为我们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吸取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经验教训。
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过程中有若干重要的关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成败。
初学的一个最重要关节,就是在刚刚学会一、二、三或外国文A、B、C等等的时候,有一些轻浮的人,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往往就“欣欣然”起来,以为“得矣,得矣”,什么都懂得了。
这也好像学打拳的人,刚学会几个动作的时候,多半以为自己很了不得,处处想跟别人较量几下子。
倒是学得多了,真正有了一些本领,才反而虚心起来。
由此可见,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是自命不凡;越是有本领的才越谦虚谨慎。
从教学的过程来说,不管要学什么,教的人总要从易而难,逐步深入地把知识教给学生。
因此,好的教师在开始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一个印象,觉得入门不难,往后才能越学越有信心。
而学生如果自命不凡,看到入门很容易,就把老师一脚踢开,那么,他就什么也学不成。
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他以为从此可以不必再请老师了。
殊不知他根本还不曾入门,只学会一、二、三,对于所谓“六书”等起码的知识一点也不懂,所以他父亲叫他给姓万的亲友写请帖,他就傻眼了。
实际上,一、二、三这三个字的确很好认,而从三到万,从文字结构上说却经过了许多复杂的变化。
要懂得这些变化,也好像其他各种知识一样,必须逐渐学习,并且需要老师指导,不可能只凭什么“天才”就可以很快学会的。
如果完全没有人教,倒很可能什么也学不会。
我们之所以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理由也就在此。
我们不懂的东西还很不少,都迫切需要虚心学习。
但是,在学习上有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从三到万这个故事似乎对我们有一些启发。
我们无妨以此为例,举一反三,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加强我们的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