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物质民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生产民俗
一、学习要求
本章研究各国各地区大众民俗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物质生产民俗,重点阐述物质生产民俗的定义与特征,以及其分支自然生态民俗、农业生产民俗、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与交通民俗的特点。

其学习的基本要求为:
了解:我国汉族、主要少数民族以及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物质生产民俗。

理解:物质生产民俗的定义、特征;农业生产民俗的产生;自然生态民俗、农业生产民俗、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与交通民俗的特点与表现。

三、学习目标
(一)物质生产民俗概论
识记:物质生产民俗定义。

领会: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农业生产民俗的产生。

基本要求:
能够准确表述物质生产民俗概念,完整简述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

(二)自然生态民俗和农业生产民俗
识记:生态民俗;农业生产民俗;农业生产民俗的类型。

熟悉:中外农业生产民俗。

领会:农业生产民俗的特征;影响农业民俗的因素。

具体要求:
1、能够准确表述生态民俗、农业生产民俗的含义。

2、能够完整简述农业生产民俗的六个特征,简述影响农业民俗的因素。

3、能了解并判断中外农业生产民俗的表现。

(三)狩猎、牧业和渔业、工匠民俗
熟悉:中外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

领会: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的特点;工匠民俗的特点;工匠的行业民俗。

具体要求:
1、能完整简述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的特点;简述工匠民俗的特点。

2、能掌握并判断中外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表现。

(四)商业与交通民俗
识记:集市交易活动的四种民俗形态;市、商民俗标志的表现。

具体要求:
1、能完整简述集市交易活动的四种民俗形态。

2、能知晓商店招幌的不同类型。

物质生产民俗概论
1、物质生产民俗的定义。

2、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地域性、季节性、功能性、科学性。

(教材第60——61页)
第一节农业生产民俗
1、农业生产民俗(农业生产民俗的特征、类型;影响农业生产民俗的因素;中外农业生产民俗的表现。


农业民俗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

它具有农业生产的季节和周期性特点,是农民在长期观察和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具有明显的传承性。

因此这类民俗涵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具体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二是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三是卜农事丰歉、祗福、禳灾的习俗;四是农业禁忌、祭祀的习俗;五是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六是农业生产过程习俗;七是农业娱乐习俗
一、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

这部分习俗主要以农谚的形式存活在当今生活中,对农业生产起着指导和训诫的作用。

虽然农业生产在不同地区各有差异,但它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与自然时序、节令是相适应的。

也就是不违农时,因地制宜。

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人们通过节候、气象、雨雪、地温、湿度,各种生态、物象的变化,来掌握农时,进行耕、播、种、耘、管、收、藏、售、加工等活动。

通过流传于江南一带的二十四节气歌谣我们看看当地农事耕作活动的生动情景:
立春阳气转,雨水落无断;惊蛰雷打声,春分雨水干;
清明吐麦穗,谷雨浸种忙;立夏鹅毛住,小满打麦子;
芒种万物播,夏至做黄梅;小暑耘收忙,大暑是伏天;
立秋收早秋,处暑雨似金;白露白茫茫,秋分秋秀齐;
寒露育青秋,霜降一齐倒;立冬下麦子,小雪农家闲;
大雪罱河泥,冬至河封严;大寒办年货,小寒过大年。

在我国历史上,有岁时记、风土记、农家月令等古籍记载了农民在一年内约定俗成的耕作习俗。

从备耕、播种、防灾、田间管理到植树造林、收获、储藏,都有季节和周期规律可循。

“庄稼不等人”“季节不饶人”的说法。

农事一定要不违农时,否则就会遭到失败。

时令与收获:
江南:雨水甘蔗节节长,春分橄榄两头黄,谷雨青梅口中香,小满枇杷已发黄,夏至杨梅红似火,大暑莲蓬水中扬,处暑石榴正开口,秋分菱角舞刀枪,霜降上山采黄柿,小雪圆眼荔枝配成双。

二、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

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人们十分重视自然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因为,天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事的收成,关系国计民生。

全国普遍流行在除夕或大年初一清晨看天气、风云占卜一年的旱涝、晴雨习俗。

尤其是我国北方,属于麦黍农耕文化区,在广阔的平原和高原地带,对雨水的需求和渴盼成为文化的重要内容;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成为农耕民俗乞求的终极目标。

北方农民往往难有人定胜天的志气,只有靠天吃饭的经验。

河南农谚“立春晴一日,农夫不费力”;陕西有“元旦,宜晴不宜阴,是日宜雪,必兆旱”。

江南地区,还有结合阴晴占验讲季节农事、种植、收获等的歌谣,从中也可透发出一些农事耕作活动的习俗。

江苏有岁朝看风云,以卜农事的习俗,他们说“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

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


明人杨慎在《升庵外集》一书中,对南方一带地区的农事耕作与节气习俗作了记录与总结,指出:若霜降前一日见霜,则知清明前一日霜止;霜降后一日见霜,则知清明后一日霜止。

五日十日而往,前后同占,欲出殃苗,必待霜止,每岁推验,若合符节。

满族填仓节正月二十五验月份:因地区不同,做法也不同,有用豆面蒸灯方法,用手将豆面捏成面灯样,灯碗边掐一个牙代表是一个月份,放锅里蒸熟后,看哪个灯碗里有水,那代表哪个月有雨水。

以确定在新的一年里种什么农作物能丰收,如四五月天旱,则种谷子,若预示是“涝”,则种豆子,故有农谚“旱谷涝豆”。

这些习俗不一定绝对正确,但其中确实包含一定的科学因素。

它是农民多年经验的汇集,是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在我国传统社会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些预测习俗一直对农业生产起着指导作用。

三、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

历代统治者和农民在年关转换时刻,都有一系列占卜农事丰欠,祈求免除灾害、避祸得福的习俗。

人们还对臆想中的自然力怀着敬畏的感情;常常认为农业的丰歉与否与超自然力相关,所以那时候的人们除了努力耕作之外,更注重观察他们想象中的超自然神灵。

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这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

“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民间有老天仓与小天仓之分。

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大天仓,是民间的传统节日。

相传北方曾连续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可是,皇帝不顾人民死活,照样强征皇粮,以致连年饥荒,饿殍遍野,尤其在年关,穷人走投无路。

这样,给皇帝看粮的仓官毅然打开皇仓,救济灾民,并在正月二十五这天放火烧仓自焚。

后人为了纪念这名仓官,每年这天清晨,就用草木灰撒成圆圆的囤形的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来表达人们填满仓谷救仓官的深情厚意。

现在这些习俗已经消失,但填仓佳话却世世代代流传下来。

民间有许多饮食习惯皆与填仓活动紧密相连。

特别是山西,晋北地区习惯蒸莜面窝,取其形如粮囤。

用荞面作丸,置莜面窝中空处,是谓填仓。

晋东南地区用黍米面作团,置于粮仓,晋中地区又是用谷面作团填仓。

晋南地区要用稀面摊极薄饼,中裹以菜肴,卷而食之。

如果民家娶有新媳妇,新媳妇要亲手将煎饼置放粮仓。

全省大部分地区晚间点灯以祀仓神。

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置灯。

俗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

吕梁地区最为典型。

按照家庭人口数,各人属相,用面捏成相应的本命灯。

然后再捏上两条狗、一只鸡、一条鱼,以及人口盘子、仓官老爷,酒盅、酒壶、银钱、元宝、驮炭毛驴等等。

夜晚,再将这些面灯注油点燃。

本命灯置家中炕上,狗置大门口,鸡放院中,鱼浮水缸、驴站畜圈,仓官老爷挂在天窗,其余均在家中。

置放面灯时,口中还要高呼相应的吉利发财语言,如“仓官老爷送粮来”!“鸡娃鸡娃多下蛋”等等。

人们希望通过这类习俗,借助超自然神灵的庇护,获得幸福;或对危害人类的自然灾害的恶神,予以禳除。

四、农业禁忌、祭祀习俗。

原因:一方面是农业不能充分认识自然界规律的反映。

我国是农业大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一直占绝对优势。

农业生产,在科学不发达的时候,人们主要是“靠天吃饭”,将收获的希望寄托于神灵的护佑和恩赐,因此要定期祭祀,不得稍有怠慢。

因而形成了许多禁忌习俗。

俗以为种子在地里并不是因为其适应了农时而自然发芽生长起来的,而是因为人们对神明祭祀的虔诚,感动了上苍,才使得谷物萌芽、生长、成熟的。

因此农业生产劳动中有许多定期和不定期的祭祀活动是必须严格遵从的。

在祭祀的时间里往往要停止一切生产活动,全力以赴,确保祭祀的顺利进行。

后来,有些定期的祭祀活动虽然不存在了,但仍留下了这一天或这几天禁忌生产的习俗。

过年是祭祀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时期,因而过年期间大都有禁忌生产劳动的习俗规约。

据说此间耕作会冲犯神灵,主一年百事不顺;或遭遇天灾、虫害、荒年。

许多民族中还有农时节令、节日时期禁忌生产的习俗。

例如畲族、白族等在春分、清明、大暑、小暑、立秋等时日下田耕作。

据说是恐挖着地脉龙神,庄稼长不好。

傣族冬至日忌劳动,否则,以为牛马会死掉。

农业中除了以避忌生产的方式防止灾祸发生以外,在生产活动中,也还有许多须要避忌的事情。

例如一些民族在农业生产活动时,先要举行一些祭祀的仪式,然后才能干活儿。

云南佤族人在没有祭寨神和家神之前,是不得播种的,否则,谷物就长不好。

在举行播种仪式时,人们要象征性地把谷种、瓜种、小米、棉花等农作物的种子播种在地中间,禁忌播种在地边上。

俗以为,如将种子播在地边上,就是对地神的不尊敬,会惹恼了地神而受到惩罚的。

鄂温克族认为老年人撒种子庄稼长不好,播种的必须是青壮年人。

到了收获的季节,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语。

粮食收到场上,忌讳别人打听亩产多少斤,忌讳别人估计总产量是多少,也不能说“粮食快收完了吧”之类的话。

另一方面,也是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例如在有些地区,正月初十忌风,可以禳风除灾,惊蛰在墙角撒石灰,可以避虫蛇等等。

农事中忌春雷。

一般是第一次打春雷时忌出工种地。

这一点贵州水族尤具特色:正月第一次春雷要忌九天,第二次忌七天,的三次忌五天,第四次忌三天,第五次忌一天。

忌雷期间,不能犁田。

翻地、播种,如果犯忌,将会雨水不顺,虫灾不断,庄稼歉收。

这一方面放映了粮农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也和把握气候相关,如利用春雷确定春耕时间,开头几次春雷,寒潮未停,冻害庄稼,因此禁忌过早翻地耕种,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还有一些凶祸不祥的日子也是禁忌耕作的。

如青海藏民耕种收割庄稼等重要农业生产活动,都要事先求神算卦,选择吉日。

如其日不吉,便不敢进行;白族、佤族有人死亡,尤其是凶死,都要全村寨禁忌生产一天。

否则,以为会遭虫害;彝族生小孩的当天,全家人禁忌下地生产。

桑蚕禁忌:
养蚕季节来临的三、四月,养蚕人家叫做“蚕月”。

当蚕刚出生时,怕冷风和气味污浊,蚕姑就要关蚕房门独处,据说可以避邪,忌讳客人扣门冲去蚕花。

《西吴枝乘》记载:"四月为蚕月,家家闲户。

官府勾摄、征收及里用往来庆吊俱罢不行,谓之蚕禁。

" 养蚕又有"七忌"。

《养蚕辑要》说:"蚕有七忌:自小至大忌烟熏;忌酒醋五辛;忌麝香油气;忌饲雾叶;忌饲热叶;忌侧近舂捣;忌丧服产妇。

"
五、祭田神、先农和灶神的习俗。

原始宗教观念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祭天、祭祖。

反映古代劳动人民,面对大自然与人类自身的利害关系,所残躯的自然崇拜的信仰和仪式活动。

人们期望通过这类原始宗教信仰和仪式活动,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需求。

这在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占主导经济成分的社会里,祭天,祭祖,祭山川、土谷之神等,便成了农事活动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自先秦以来民间供奉社稷神,其中的社神就是土地神,据说掌管着旱涝丰歉。

土地神后来也被称作“中雷神”。

土地是农家的命根子,衣食温饱全靠土地收获,所以各家都首先对土地神虔诚的供奉、祭拜。

通常是在房间或院子里设一个神龛。

发展到现在,家里供奉土地神不仅能够保佑年景好,而且还能保佑全家平安。

六、农业生产过程习俗。

这类习俗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以及具体的生产程序等。

北方生产工具包括:犁、镢头、耙子、耧播、收割用镰刀。

使用这些工具又有操作使用习俗。

“一平二净眼观三,紧三慢三猛一颠”打场习俗“晒场、翻场、放磙、起场、扬扬、搭垛”。

北方还有劳动组合、佣工制度等习俗。

七、农业娱乐风习
这一习俗是来源劳动实践也伴随生产活动自然形成娱神娱人的具有文娱性质的民俗文化。

这种民俗有的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创作;有的是在丰收以后节庆时表演。

蓐草锣鼓。

薅草锣鼓,又名打闹歌,俗称打闹,主要流行于土家族部落中。

打闹歌是土家人在薅草(就是用锄头给地里的庄稼除草)季节,聚集数十乃至数百人在进行集体劳动时,请两名歌手(一个击鼓,一个敲锣)面对薅草的众人,随着锣鼓声的起起落落而吼唱的一种土家族民歌。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薅草锣鼓乃是大户人家才能请得起的,因为小户人家是不会请数十甚至数百人为其薅草劳动的。

薅草锣鼓的锣鼓声节奏鲜明,深沉浑厚,其打法为│ХΧ○│,歌词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其具体作法为:歌手站在薅草人的后面,一边敲打锣鼓,一边吼唱。

歌手或两人对唱,每人两句,以锣鼓声为节奏,边唱边舞;或两人领唱,薅草之众和之,间以锣鼓,边唱边舞。

最常见的当属后者,因为后者所产生的氛围较前者热烈。

舞蹈的动作特点为:双手随脚步摆动,左手左脚,右手右脚,动作柔中带刚,自然摆动。

打闹歌的歌词多为一韵到底,而内容则分为“歌头”(俗称“引子”)、“请神”、“扬歌”、“送神”四个部分。

歌词的内容里祭祀就占去了一半,而娱乐同样也占去了一半。

“引子”通常无固定的形式,既可以循规蹈矩,也可以即时编唱。

有的“引子”一开始就唱出了薅草时的热闹蓬勃景象。

如:
早早起雾沉沉层层浓雾不见人;
东方一朵红云起西方一朵紫云腾;
红云起紫云腾满天白雾变红雾;
红云映红山和水太阳照着唱歌人;
锣声惊得河水响鼓声震得山谷鸣;
百鸟惊得满天飞野兽惊得藏山林;
唱得天地多晴朗唱得日月放光明;
土司不敢收歌税三天不敢开衙门;
魔鬼听了打颤颤谷神听了喜盈盈
第二节采集、狩猎民俗
狩猎、游牧业的特点;狩猎、牧业习俗的特点;中外狩猎、牧业民俗表现。

一采集民俗
1 形成:采集,主要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多种多样的野生植物,在特定的季节采摘山菜,
山果,药材等,俗称”土特产”,”山货”.
2 采集习俗的发展:由单纯采得食物的目的,向更广泛的经济收益方面发展.
3 地方特产的采集:江蘑(张家口),台蘑(五台山)的采集
东北乌拉草的采集
人参的采集及特有的采参习俗
二狩猎民俗
1 形成:狩猎就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野生动物,通过对兽类,鸟类,爬虫类的猎取,或者食
用,或者将皮毛加工,来为人类生活服务.
2 狩猎习俗古代形态形成的特点:
(1)掌握了狩猎工具(鄂温克族)
(2)集体围猎
(3)创造了捕猎方法和技巧
(4)用火来围猎或熟食兽肉
狩猎工具:在狩猎实践中,鄂温克猎民发明了鹿哨,鄂温克人称鹿哨为“阿来温”,说起哨大家都会以为是吹的,其实鹿哨是用力嘬出声响的。

到八九月份犴鹿的交配季节,外公嘬起鹿哨模仿公鹿叫声引诱母鹿,公鹿也循声来争斗,这时外公便可以借机猎杀。

后来鄂温克猎民还发明了鹿唤,鄂温克人称为“吐如克如克”是用薄桦树皮制作而成的,十分精巧,含在口中可以模仿幼鹿的叫声来吸引母鹿。

在夏天,桦树皮船也是鄂温克猎民的狩猎工具之一,鄂温克人称桦树皮传为“夹乌”,这船不用一颗钉、不焊一块铁,是由松木做骨架,外包桦树皮,用松香和桦皮油粘接,再用鹿筋捆扎而成,船身细长,两头尖翘,呈流线型,十分轻便,备有桦木桨,最多可以乘坐5-6人。

此外,猎民还自制猎刀、斧子及熟皮子用的工具等,狩猎工具是丰富多样的,这些制作的狩猎工具是猎民们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是鄂温克人智慧的结晶,也是鄂温克狩猎文化独特的标志。

猎捕方法和技巧:
农牧并存地区,畜牧业大多盛行在农闲季节。

狩猎者秋冬进山林捕捉猎物。

东北满族入冬捕熊、猎虎,霜降后补雕,雪天补鼠等。

东北黑龙江游牧地区的牲畜,春夏遍放于野,秋冬才圈养。

锡林郭勒盟多在秋冬之际捕获黄金季节狩猎。

他们捕捉的时间、节令,主要取决于生产的实际效益。

寄托丰收,防止灾害。

核心文化价值在于经济效益的实际功能需求。

狩猎习俗是猎户在长期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智慧的积累,也是战胜野生动物得以生存的手段。

山区猎户深深懂得:如不能在猎物面前取胜,就有被猎物吃掉的危险。

生存的强烈愿望迫使他们产生了许多战胜毒虫猛兽的经验和方法。

比如吉林的猎户在身上涂抹烟油子战胜毒蛇;倒挂在山洞口,用猎枪打死野猪;在树洞中捕熊;在雪中擒虎等。

这些方法在捕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内蒙古地区,还根据不同的狩猎对象,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狩猎组织形式,有捕捉狐狸和狼的“个人狩猎”,也有佐领集合一村落的兵勇,每年二三次的“部落狩猎”也有一年一次的“旗内狩猎”。

3 狩猎的目的
食用目的
经济目的:利用皮毛或药用
4 为经济目的而进行的几种狩猎:
(1)猎鹿习俗
大多采用”诱捕法”,其一是”哨鹿”,学鹿鸣声以引捕鹿群;其二是”盐诱”,将盐撒在鹿经过的路上以引诱鹿群.
(2)猎熊习俗
熊浑身是宝,既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同时身体强大,对人类有一定的威胁性,有些民族就将它当作”祖先神”,形成了一套对熊的信仰习俗.
5、在狩猎活动中还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狩猎禁忌。

狩猎业是一项古老的谋生职业,中国许多民族都具有悠久的狩猎史。

狩猎业中也有许多禁忌习俗。

为了捕获某种野兽,往往要先祭祀某些兽神,实行某种禁忌。

狩猎者出猎前要举行祭祀、供献猎神的仪式。

猎人们还相信野兽是有灵性的,一般不敢直呼其名,而要改用一种称呼。

如称虎为“大虫”、“神”;称熊为“大爷”、“老爷子”等等。

还相信它们具有事先预知的本领。

如果狩猎者不严格遵守某些禁忌,野兽就可能知道狩猎人的动向而提前跑掉了。

例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都禁忌狩猎前把猎事告诉别人。

禁忌说“我们去打围”。

更忌讳告诉别人打猎的地方和方向,就是自己家里的人也不例外。

出猎前不许说一定要打到几个什么野兽,如果这样说了,就会什么也打不到。

在狩猎期间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猎人禁忌给家捎信,家里也不能捎东西来,否则,对狩猎不利。

狩猎时禁忌把木棍横放在经过的路上,必须用木棍标志时也要顺着放。

据说横放木棍会使打猎遇到阻碍,不顺利。

打猎时烧木柴,禁忌烧崩火的木柴,怕甭火的木柴崩着了山神爷(白查那)使狩猎无获。

烧的木柴喜短忌长,据说烧的木柴长,打猎的日子也会拖得很长。

打到大野兽扒五脏时,心脏和舌头要连着,煮的时候也要这样,只有到了吃的时候才能割断,否则就打不着野兽了;出猎时不打雁,否则对夫妻感情不利,因为雁雌雄总在一起,如打死一只,另一只就变成孤雁了。

第三节游牧习俗
一草原牧区
1 地理范围:东北松嫩平原西部,内蒙高原,祁连山和青藏高原
2 主要牲畜:牛,马,羊,骆驼等
3 四季游牧习俗:
逐水草而放
分区轮牧
围栏放牧
牧业经济是蒙古族最基本的生产方式,根据家畜的不同特征和季节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放牧习俗,即四季游牧。

牧民根据季节、气候、草场、牲畜及人的情况,在草原上有规律地移动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是适合自然环境的生产、生活习俗。

这种逐水草而游牧的方式,一可增加牲畜的膘情,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可轮歇草场、保护草场。

蒙古人把牧场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草场,即春营地、夏营地、秋营地、冬营地。

在正常情况一年之中游牧四地。

四季游牧营地的选择:各个季节的气候和牲畜的膘情不同,选择春、夏、秋、冬营地的条件也各不相同。

春季对牲畜是最为严酷的季节,经过了寒冷、枯草、多雪的冬季,牲畜膘情大为下降,抵抗能力减弱。

因此,春营地要选择可以避免风雪灾害的草场,以利达到保膘保畜的目的。

夏天为了增加牲畜的肉膘,要选择山阴、山丘、山间平川的细嫩草场,同时要注意有山顶、山丘可乘凉。

秋季是为了增加牲畜的油膘,要选择草质好、凉爽的草场,以增强牲畜的耐寒能力。

冬营地主要是为了保护牲畜安全度过严寒的冬季,要选择山阳地带,要特别注意牲畜的卧地。

俗话说“三分饮食,七分卧地”,说明冬天保膘的重要环节是卧地。

草场的选择:在四季游牧的过程中,选择草场要根据牲畜的不同特性,一般是绵羊、山羊、马群选择长有菅草、苇子、山荒草、嵩草等的草场。

牛和骆驼要选择茂盛的带刺的高草。

(2)走敖特尔习俗:在一般情况下,游牧在每季相对固定的时间内搬迁。

如遇自然灾害则采取临时走场,即走敖特尔的方式。

“敖特尔”汉语的意思就是迁徙,走敖特尔分为近距离和远距离两种。

近距离走敖特尔是在自己所属的地域内选择较好的草场。

远距离走敖特尔是到较远的地方借用他乡的草场。

走敖特尔时间的长短根据自然灾害的轻重、牲畜的膘情而定。

四季游牧、走敖特尔的风俗禁忌:一般在选定四季营地后要先做记号;选择依山且开阔的地方,特别忌讳在叉道、牲畜走出的小径或旧包址上搭盖蒙古包;搬迁走场时要选择吉祥的日子;蒙古民族认为,每月初三、四、五、十二、十三、十四、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日,是对人畜都有利的吉日,宜搬迁;在搬迁时特别注重方向,拆盖蒙古包时要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拆盖、搬迁;搬迁时要移动火撑子的三块石头,如搬迁至他乡则要带走火撑子的一块石头,认为火撑子的三块石头是一个家族香火的开端。

“逐水草而迁徙” 这句话人们经常描述草原游牧生活方式,在干旱少雨、大部分土地相对贫瘠的蒙古高原生态环境下,迁徙本身是一种建设,使协调人、自然与牲畜三者关系的自然法则。

4 崇尚动物: 骆驼---沙漠之舟
牦牛---高原之舟
崇马---蒙古族的敖包与葬马
选神马
5游牧信仰习俗
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由石头垒起,上插树枝、柳条。

树枝上挂满五颜六色的布条和纸旗,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

祭敖包时,在古代,由萨满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

牧民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人旺年丰。

蒙古族青年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