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平衡与协调)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评定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共同学习
1
一、平衡功能评定
定义:平衡( balance, equilibrium ) 是指物体所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使物体 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即牛顿第一 定律)。
平衡是人体所处在的一种姿势状态, 能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的 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是人体保
2.平衡反应及其形成规律
平衡反应是人体维持特定的姿势和运 动的基本条件,是人体为恢复被破坏 的平衡做出的保护性反应。
平衡反应是指当平衡状态改变时,机 体恢复原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 包括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
反应时间是指从平衡状态的改变到出 现可见运动的时间;
运动时间是指从出现可见运动到动作 完成、建立新平7 衡的时间。
保持体位 在随意运动中调整姿势 安全有效地对外来干扰作出反应
5
人体平衡的分类
(1)静态平衡:指的是人体或人体 某一部位处于某种特定的姿势,例 如坐或站等姿势时保持稳定的状态。
(2)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① 自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 种自主运动,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 到坐等各种姿势间的转换运动时, 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②他 动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对外界干 扰,例如推、拉6 等产生反应、恢复
当身体的平衡因躯体感觉受到干扰或破坏 时,视觉系统通过颈部肌肉收缩使头保持 向上直立位和保持水平视线来使身体保持 或恢复到原来的直立位,从而获得新的平 衡。
如果去除或阻断视觉输入如闭眼或戴眼罩, 姿势的稳定性将较1睁4 眼站立时显著下降。
躯体感觉:
与支撑面相接触的皮肤触、压觉感受 器向大脑皮质传递有关体重的分布情 况和身体重心的位置;
2
1.定义与分类
平衡也指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下维 持身体直立姿势及维持人体重心 (COG)在支持面上方的能力。
姿势(posture)是指躯体的一种非强 制性、无意识状态下的自然状态。 从人体力学方面来说,是指身体各 个器官,尤其是骨骼、肌肉以及神 经系统互相关连所构成的一种姿态。
3
1.定义与分类
平衡反应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通常在出生6个月时形
成俯卧位平衡反应,7 ~ 8个月形成仰卧位和坐位平衡
反应,9 ~ 12个月形成蹲起反应,12 ~ 21个月形成站
立反应。
8
平衡反应的内容:
倾斜反应: 检查体位:患者于平衡板或体操球上仰 卧位、俯卧位、坐位、膝手卧位或站立 位。 检查方法:平衡板倾斜或体操球移动造 成重心改变。 反应:头部和躯干出现调整,平衡板翘 起的一侧躯干向上弯曲,同侧上下肢伸 展、外展;对侧9 肢体(平衡板下斜侧)
分布于肌肉、关节及肌腱等处的本体 感受器(螺旋状感觉神经末梢)收集 随支持面而变化的信息(如面积、硬 度、稳定性以及表面平整度等而出现 的有关身体各部位的空间定位和运动 方向),经深感15 觉传导通路向上传递
正常人站立在固定的支撑面上时,足 底皮肤的触、压觉和踝关节的本体感 觉输入起主导作用;
支持面:指人在各种体位下所依靠 的表面,即接触面。支持面的大小 、稳定性和质地均影响身体平衡。
稳定极限(LOS):指人站立时身 体能够倾斜的最大角度。在此范围 内,COG能安全移动而无需借助挪 动脚步或外部支持来防止跌倒。
正常前后LOS为4 12.5°,左右LOS为
ຫໍສະໝຸດ Baidu
平衡功能正常时,能够
平衡反应的内容:
迈步反应: 检查体位:被检查者取站立位,检查
者握住其双上肢。 检查方法:向左、右、前、后推动被
检查者。 反应:为了维持平衡,被检查者的脚 倾存斜在反。相,应迈应头、步地和坐反位 应向躯反在侧 干应出方 出均生在后或 现出15前 调生~1方 整后8个7、 。~月8后个出月现方出,迈现终出,生终存一生在步。
(1)感觉输入
人体站立时身体所的处置与地球引力
及周围环境的关系通过视觉、躯体感
觉、前庭觉的传入而被感知。适当的
感觉输入,特别是躯体、前庭和视觉
信息对平衡的维持和调节具有前馈
(feed forward)和反馈(feedback)的
作用。
13
视觉系统:
在视环境静止不动的情况下视觉系统能准 确感受环境中物体的运动以及眼睛和头部 的视空间定位。
其二为前庭迷路内的椭圆囊斑和球囊斑, 感受静止时的地心引力和直线加(减)速 度的变化引起的刺激。通过头的调整反应
11
3.人体平衡的维持机制
为了保持平衡,人体重心(center of gravity, COG)必须垂直地落在 支撑面(base of support)的范围内。
一般认为,保持人体平衡需要三个 环节的参与:感觉输入,中枢整合, 运动控制。而前庭系统、视觉调节 系统、身体本体感觉系统、大脑平 衡反射调节、小脑共济协调系统以 及肌群的力量在人体平衡功能的维 持上都起到了1重2 要作用。
当足底皮肤和下肢本体感觉输入完全 消失时,人体失去感受支持面情况的 能力,姿势的稳定性立刻受到严重影 响,此时,闭目站立时身体倾斜、摇 晃,并容易跌倒,Romberg征(+) 。
16
前庭系统:
头部的旋转刺激了前庭系统中两个 感受器。
其一为三个半规管内的壶腹嵴(运 动位置感受器),能感受头部在三 维空间中的旋转运动的角加(减) 速度变化而引起的刺激。
2.平衡反应及其形成规律
平衡反应使人体不论在卧位、坐位、站立位均能保持稳 定的状态或姿势,是一种自主反应,受大脑皮层控制, 属于高级水平的发育性反应。
通过积极的治疗和平衡训练,可以使平衡功能得到改善 或恢复。例如体操、技巧等项目的运动员,或舞蹈杂技 演员的平衡能力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各种原因引起平衡 能力受损后,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可以提高或改善平衡 能力。
平衡反应的内容:
(姿势固定)坐位反应:患者呈坐 位、膝手卧位、跪位或站立位,通 过外力(检查者推患者的躯干或将 上肢向一侧牵拉)或随意运动来改 变重心与支持面的关系。
反应:推患者时,头、躯干向受力 侧屈曲,受力侧上下肢伸展、外展 ;对侧可见保护性伸展反应。牵拉 上肢时,被牵拉肢体的对侧出现上 述平衡反应,即10 躯干侧弯,上下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