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功能分区)-要点
家装的功能分区和设计要点
![家装的功能分区和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8ecf8302d276a200292eba.png)
客厅的设计1 功能分区沙发和茶几是客厅待客交流及家庭团聚畅叙的物质主体。
因此,沙发选择好坏、舒适与否,对待客情绪和气氛都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视听空间是客厅视觉注目的焦点,现代住宅愈来愈重视视听区域的设计。
通常,视听区布置在主坐的迎立面或迎立面的斜角范围内,以便视听区域构成客厅空间的主要目视中心,并烘托出宾主和谐、融洽的气氛。
2风格客厅的设计风格很多,可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
传统风格的装饰装修设计主要是在室内布置、线型、色调、家具及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的"形"、"神"为设计特征。
又如现代风格的装饰装修设计以自然流畅的空间感为主题,简洁、实用为原则,使人与空间享尽浑然天成的契合惊喜。
3采光白天的客厅以自然采光为主,晚间以人工照明为主。
4客厅的布置客厅必须在某程度上体现主人的个性,好的设计除了顾及用途之外,还要考虑使用者的生活习惯、审美观和文化素养。
利用盆栽植物来增添自然气息。
在实用方面,客厅的使用频率高,基本结构如墙壁和天花板必须耐看耐用。
除了视觉效果外,触觉效果亦不容忽视,墙面采用不同的村料会表现截然不同的质感,给人的感受亦有别。
天花板与地面是形成空间的两个水平面。
天花板在人的上方,对空间的影响要比地面显著,因此天花板处理对整修空间起决定性作用。
地面通常是最先引人注意的部分,其色彩、质地和图案能直接影响室内观感。
此外,地面与家具起着互相衬托的作用。
家具的陈设方式可以分为两类――规则(对称)式和自由式。
小空间的家具布置宜以集中为主,大空间则以分散为主。
5客厅照明艺术1. 装饰性吊灯照明;2.吸顶灯具照明。
3.嵌入式灯与壁灯混合照明6客厅中的主题墙所谓“主题墙”,是从公共建筑装修中引入的一个概念。
它主要是指在办公室装修中,主要的空间如门厅、主管办公室中,要有一面墙能反映整个企业,或者老板自己的形象和风格。
例如,在一个公司的门厅中,通常正对大门都有一面“影壁”,上面一般都有公司的标志、名称,或者是公司的口号或其形象的代表等;在老板和主管办公室里,尤其是在办公桌背后,或者是对面的墙壁上,经常可以看到反映这间办公室主人的个性的书法、绘画等装饰品。
住宅的功能分区要点
![住宅的功能分区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a397b4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e.png)
住宅的功能分区要点一、引言住宅功能分区是住宅内部空间规划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住户的生活质量。
一个好的功能分区设计应满足住户的不同需求,同时提高住宅的使用效率。
本文将介绍住宅功能分区的要点,帮助您更好地规划您的住宅空间。
二、明确分区明确分区是住宅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
根据住宅的不同功能,应将空间划分为公共活动区、私密休息区、辅助区等。
公共活动区包括客厅、餐厅等,私密休息区包括卧室、书房等,辅助区包括厨房、卫生间等。
在分区时要确保各区域的功能明确,避免相互干扰。
三、合理布局合理布局是住宅功能分区的关键。
在布局时,要考虑到住户的生活习惯和需求,使各功能区域紧凑、方便、舒适。
例如,卧室应远离嘈杂的公共活动区,书房应靠近安静的私密休息区,厨房和卫生间应方便使用等。
四、流线顺畅流线顺畅是住宅功能分区的必要条件。
流线是指住户在室内行动的路线,流线顺畅可以保证住户行动方便、快捷,同时避免不必要的交叉干扰。
在设计流线时,要充分考虑住户的活动规律和习惯,以及房屋的结构和采光等因素。
五、注重私密注重私密是住宅功能分区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功能分区时,要确保住户的私密性,避免外部视线和声音的干扰。
例如,卧室和书房等私密休息区应设置在离公共活动区较远的地方,同时可以使用隔断、窗帘等设施来增强私密性。
六、注重通风注重通风是住宅功能分区的健康要求。
在功能分区时,要考虑到空气流通和采光,使室内空气清新、自然。
通风可以通过窗户、阳台等来实现,同时也可以利用建筑结构来设计通风路径。
七、充分利用空间充分利用空间是住宅功能分区的高效原则。
在功能分区时,要充分利用房屋的空间,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
例如,可以在房屋的角落设置书柜或装饰架,在阳台设置花架或储物架等。
八、注重美观注重美观是住宅功能分区的必然要求。
在功能分区时,要考虑到美观因素,使室内空间和谐、舒适。
美观可以通过装修风格、家具陈设、色彩搭配等方面来实现,同时要注意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2024年-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空间组织优秀课件(精编)
![2024年-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空间组织优秀课件(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53d96d0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4.png)
现代图书馆建筑打破了传统图书馆藏与阅的严 格界限。固定的集中式藏书的空间越来越小而 阅览的空间则越来越灵活、可变、舒适、扩大。 一个房间内往往是既有藏书又有阅览甚至有外 借,体现出多功能性,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26
(4)朝向、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光线和通风条件对于图书馆来说都是至关重要 的,它是创造良好阅览环境和藏书环境的必要 条件。
深圳南山图书馆计算机检索区 4
3,阅览区: 现代图书馆的阅览区是一个开敞的空间,
集阅、藏、借、管为一体,为读者提供多 种选择性。 阅览区应能容易到达,并且应与基本书库 有方便的联系。空间应有较大的灵活性, 适应开架阅览和功能变化的需要。
5
4,藏书区: 包括基本书库、辅助书库、储备书库、和
31
一般在中小型图书馆中常设在底层,在中 型和大型图书馆中常设在2层,而某些大 型图书馆甚至将2、3层都作为主层,而底 层则作为浏览性读者用房,如报刊阅览、 内部业务用房及设备用房或作为对外的公 共活动用房。
32
2.在分层布置时,还应考虑到各部分不同服务对象 的特点。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一般分为浏览读者,阅览读者和 研究读者三类。在垂直分区时,一般将无一定借阅 目的、逗留时间短的浏览读者的活动区,如报刊阅 览、期刊阅览等布置在底层;将大量读者所使用的 普通阅览设在主层上。至于人数少,工作时间长的 研究读者的阅览用房,如珍本阅览室及专题研究等, 则可布置在更高的楼层上,从而减少不同人流的交 叉迂回,以创造安静的环境。以上的分层办法可以 说是一般图书馆的布局方式。2223分区方式:
什么是功能分区及其功能分区的原则
![什么是功能分区及其功能分区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7d6e8e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8.png)
什么是功能分区及其功能分区的原则什么是功能分区及其功能分区的原则功能分区指将一个区域或建筑物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功能分区是有效利用土地或建筑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功能分区的详细步骤:一、确定功能分区的规划对象在规划功能分区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规划的对象。
规划对象可能是一个区域或一个建筑物。
选择适当的规划对象非常重要。
二、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进行功能分区之前,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例如区域的历史和地理资料,包括气候、土地资源等,以确定该区域适宜哪种功能分区。
比如,一座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它的交通难易度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而影响到功能分区的划分。
三、确定分区依据根据收集到的数据,选择合适的分区依据。
分区依据可能是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交通流线等,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域和地貌特点划分出不同的分区依据。
四、绘制分区图根据所得到的分区依据和分析结果,绘制出分区图。
分区图应该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同时显示出各个分区之间的关系和划分标准。
五、确定分区边界分区图确定后,需要明确每个分区的边界,并进行划分。
确定分区边界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各个分区之间的功能互相独立,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六、根据质量标准进行功能设计每个区域在功能分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因此,在设计每个区域的功能时,必须根据质量标准进行设计。
比如,住宅区应该符合居住环境的卫生、安全和便利要求,商业区应该符合商业经营和顾客满意度的要求,公园区应该符合环保和娱乐的要求。
功能分区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总体规划原则总体规划应该符合市场需求,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天然条件、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等因素都应该考虑进来。
二、分类划分原则各个功能分区之间应该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区分,以便于发挥各自的独立功能。
划分时应充分考虑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并对配套设施进行优化设计。
三、分区边界原则分区边界应该符合现有的土地和自然界界线,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和改善城市环境。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功能分区篇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功能分区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602a167cd184254b35358a.png)
ì “基本间”的设计
5)热工及通风要求
2016-12-9
室内自然通风的组织二
3.机械通风:容纳大量人流或要求密闭使用的房间可设置通 风设备,由专业人员配合建筑设计进行专门的通风设计。
ì “基本间”的设计
8)艺术要求
v根据不同 性质的房间 进行空间比 例和界面的 处理,创造 具有个性的 空间。
静谧的空间处理,tadao ando
c.人们对室内空间视觉、采光、通风、音响等各方面的要求。
2
ì “基本间”的设计例:办公室单元空间
v面积相同而 比例不同导致 使用效果的不 同
ì “基本间”的设计例:教室单元空间
2016-12-9
ì “基本间”的设计
2)良好的朝向
v 一般朝南为宜;
v 某些要求光线均匀的 房间,如绘图室、美 术室、化验室、药房 、手术室、陈列室等 要求朝北。
塔楼休闲娱ຫໍສະໝຸດ 酒店设备、避难服务式公寓
空中大堂 设备、避难 办公区2
办公区1
空中花园 酒店 LOBBY
写字楼
设备层 商场 地下车库
2016-12-9
塔楼
小结
p 单元间 p 使用程序 p 功能关系 p 功能分区 p 功能分区的一般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洁污 p 功能分区的分区方式
分散、水平、垂直
19
5)热工及通风要求 1.热工要求:
v 寒冷地区,建筑上必须采 取保温措施,以减少热量 损失,节约能源;
v 炎热地区,防止夏季过热 ,必须采取隔热措施。
2.自然通风:
v 通过较好的设计门窗的位 置组织室内的空气流动
v 炎热地区,防止夏季过热 ,必须采取隔热措施。
室内自然通风的组织一
办公空间的功能分区和设计要点
![办公空间的功能分区和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23c87c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5.png)
办公空间的功能分区和设计要点 办公空间功能分区的安排,⾸先要符合⼯作和使⽤⽅便。
从业务⾓度考虑,⼤多属于平⾯布局顺序应是门厅→接待→洽谈→⼯作→交流与审阅→业务领导→⾼级领导→董事会,合理的⼯作顺序安排会有利于⼯作。
⼀、门厅 门厅是给客户第⼀印象、最能体现企业⽂化特征的地⽅。
门厅的⾯积要适度,过⼤浪费空间,过⼩则影响形象。
门厅⼀般会安排前台接待,也可根据需要安排休息区,如果空间允许的情况下,添加⼀些绿化⼩景或饰品陈列则更容易给⼈留下良好印象。
⼆、接待室 接待室是客⼈等待和洽谈的地⽅,装饰设计可以着重突出企业⽂化内涵或做企业产品展⽰。
接待室⾯积不宜过⼤,家具可选⽤沙发、茶⼏或桌、椅的组合,必要时也能兼⽤,分布合理即可。
根据接待室的特性,处常⽤家具外⼀般会预留陈列柜、摆设镜框和宣传品的位置。
三、⼯作室 ⼯作室即员⼯办公室,可根据不同需要设计成不同类型(详见:办公空间功能与分类)。
安排⼯作室的时候,⾸先要平衡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关系。
⽐如对外洽谈的,位置应该靠近门厅或接待室;做统计或者精算的,则应该有相对安静的空间等。
四、管理⼈员办公室 这⾥的管理⼈员主要指部门主管,所以应紧靠所辖部门员⼯。
其设计取决于管理⼈员的业务性质和接待客⼈等有关的⼯作内容。
⼀般采⽤相对独⽴的空间,如单间或屏风隔出的单独办⼯作等。
五、领导办公室 这⾥还需区分最⾼领导和副职领导,两者在装修档次上往往要有区别。
领导办公室要选择通风采光条件好、⽅便⼯作的位置。
⾯积要宽敞,家具型号较⼤为宜,办公桌椅后⾯可设书柜或者陈列柜,增加⽂化⽓息和⾼端层次感。
如果⾯积允许,最好有设沙发、茶台的洽谈区,甚⾄可以开设单独卧室和卫⽣间。
六、会议室、设备与资料室 会议室要根据其使⽤⽬的、使⽤⼈数等决定形式、规模和数量,特别要考虑提⾼其使⽤率,避免空间浪费。
设备与资料室的⾯积和位置除需要考虑使⽤⽅便和布置美观外,还应考虑安全和保养、维护等⽅⾯的需求。
七、通道 通道是不可少也不宜多的地⽅。
建筑知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空间规划
![建筑知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空间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85276e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a.png)
建筑知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空间规划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空间规划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是让人们在建筑内得以舒适生活或工作的基本条件。
在建筑设计之前,必须首先理解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空间规划。
一、功能分区建筑的功能分区是指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将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分配的过程。
将建筑内部合理地分隔成不同的功能区域,并按使用目的来布局和组织建筑内部各个功能空间之间的关系。
实现建筑使用和管理的便捷性,提高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及增加建筑的安全性。
比如,住宅的分区通常会将生活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厨房、娱乐区等空间分隔开来。
而办公室通常会分为接待区、办公区、会议区、休息区、公共区等空间。
商场需要分为电梯出入口区、商品展示区、付款区等。
医院则需要分为诊疗区、病房区、护理区、药房等。
功能分区的建立有助于实现不同的功能需求之间的互相隔离和互不影响,满足建筑的使用目的和功能要求。
二、空间规划空间规划是指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组织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和逻辑结构,使得空间的布局合理、便捷和安全。
通过对建筑内部空间的规划,能够获得一个准确的空间环境,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和降低建筑成本。
在空间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空间大小、客流量、设备和家具的尺寸、人员的流动方向、采光和通风条件等。
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到建筑的使用者的需求,同时使得空间经济、合理、高效的利用,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空间规划不仅是一个完美的设计过程,更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空间规划中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空间要素,包括空间用途、面积、人流和设备尺寸条件等。
2、制定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划,即确定空间的骨架框架,包括通道、房间、门口、过道、展示区、休息区和厨房等。
3、设计空间内部的家具和装饰品从而提高空间的舒适度。
4、提供安全措施,包括防火、防盗、洪水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等。
5、提高空间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变化和需求。
三、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空间规划的优点1、提高空间利用率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和空间规划,可以让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第三课时-功能分区分析
![第三课时-功能分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40530f03d8ce2f006623d3.png)
平 面 方 案 —— 功能分区分析
5. 好的设计的呼 应,不仅体现 在平面的呼应 上,同样在立 体的效果上, 天花的呼应上 也会有所体现。 如凌乱的平面 与整体的天花 的呼应,整体 的平面与凌乱 的天花的呼应, 都会塑造出特 别有层次的空 间感。
课后练习
根据所提供的空间框架对其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搭配。 附:办公空间的主要功能区 01、前台接待区 02、茶水间 、文印间 03、洽谈室 04、员工办公区 05、经理办公室 06、董事长室 07、 财务室 08、行政部 09、机房 10、储物间 11、卫生间 自主把握空间的大小和户型。
平 面 方 案 —— 功能分区分析
2.分析各个功能分区的工作性质, 根据各个功能分区的工作性质, 进行分析,并决定各个功能分区 的组织形式,及分类。 如办公空间中的办公区与辅助功 能区的组织与分区,办公区分员 工办公区与高管办公区,员工办 公区与高管办公区,要沟通方便, 管理比较方便。 辅助功能区分前台接待区 会议区 休息区 机房和储藏间等小的辅助 区域,根据各区域的性质,与员 工的联系来组织各功能空间。
平 面 方 案 —— 功能分区分析
课题一: 主要功能空间与辅助空间的 呼应,以及局部空间的细节 合理的处理
平 面 方 案 —— 功能分区分析
讨论:办公空间所需要的功能?
平 面 方 案 —— 功能分区分析
讨论:办公空间所需要的功能?
高管办公区:总经理 、副总经理、财务……
普通员工区:开敞办公区(工位的摆放、尺寸)
平 面 方 案 —— 功能分区分析
3.好的设计在空间中各个功能空间,各个功能区的布置。 各个功能区,各个空间的呼应,也应该是比较人性化 的。如茶水间的位置,要顾及到人流多的位置,环境 好。人流多,区分析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3讲 城市空间结构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3讲 城市空间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d03ed923e2bd960590c677e4.png)
3.中心商务区(CBD) 世界著名的中心商务区(CBD)有 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日本东京新宿区和 中国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等
中心商务区 ( :美国纽约曼哈顿 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 ( ( ( CBD CBD CBD ) ) :日本东京新宿区 :中国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 CBD ):中国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 :美国纽约曼哈顿 中心商务区 ( :美国纽约曼哈顿
处,理由
知识窗: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在历史、经济、社会和政策等因素 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的分布与 组合上,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田园城市”模式
针对性练习
1.同心圆模式的中枢部分是( A )。 A.中心商务区 B.低收入者住宅区 C.中等收入者住宅区 D.高收入者住宅区
中心商务区(CBD)的特征: 1.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2.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 3.建筑物高大密集 4.内部分区明显
中心商务区内部分区明显
针对性练习
1.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 A.通达度最高的地区 B.城市的边缘地带 C.城市居民区的边缘地带 D.工业区的中心部位 A )。
2. 下列对中心商务区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B.人口数量昼夜差别不大 C.建筑物高大密集 D.它是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3. 社会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1)收入水平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2)民族和宗教信仰
旧金山唐人街
回族社区
4. 政治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 预城市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通过合理引导,明 确划定不同职能区,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行政区、文化区等。 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城建设,行政干预有 可能促成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分化。 如凤庆有关部门对凤庆城区进行统筹规划。 在城区南部建设工业园区,在城区中部建设行政 区。
功能分区要点
![功能分区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6a7421dd88d0d232d46a33.png)
分区方式:水平分区
分区方式:垂直分区
总部 螺旋书库
Seattle Central Library _ OMA + LMN
3. 功能分区的步骤
分析空间属性——划定模块 动与静 内与外 主与次
分区方式(以门厅为基准) 前后 左右 上下 综合式
B.路线便捷
除某些园林建筑,一般建筑都要求入口线路自然、清晰、直 接、流畅,刻意地迂回曲折的所谓“艺术”创作只能弄巧成 拙。
C.流线的整肃
组织流线、确 保整个交通系 统运行顺畅。 道路及停车场 的设计应有效 保证机动车辆 的行车及停靠 需要;人通往 入口的步行路 线不可过长。
D.出入口的宽度、数量与形状
A.入口显著
入口位置的选择即 要照顾到内部功能 安排的需要,也要 照顾到外来进入的 问题。要与主要人 流来向相照应,处 于来人的视觉搜寻 范围内,方便来人 确定行进方向。
建筑出入口及区段道路的设置原则: 总平面出入口应安排在相邻的干道上,并与 建筑出入口联系方便; 如果面临几个方向的干道,就需要对人流的 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 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它方向根据需要设置 次要出入口。
空间有主次之分,主要使用空间应在位置、 朝向、采光以及交通联系等方面予以优先考 虑。其次才是次要的、辅助性的空间。
某种意义上,公共建筑中的主要空间能否充 分发挥作用,和辅助空间的配置是否得当关 系密切。
如商业建筑、教学建筑等。
分区原则二——内与外 (判定依据:公共性与私密性)
组成建筑的各类空间中,有的以对外联系为 主,有的则于内部关系紧密。
公共建筑的出入口总宽度与建筑规模、 人流集散的密度之间关系紧密
建筑知识:建筑设计中的功能区划
![建筑知识:建筑设计中的功能区划](https://img.taocdn.com/s3/m/85cb891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9.png)
建筑知识:建筑设计中的功能区划建筑设计中的功能区划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考虑建筑的美观性,还需要使建筑能够实现其预期的功能。
在建筑设计中,功能区划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对于不同的建筑,其用途和功能各异,因此需要对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使不同的功能区域达到最佳的利用效果。
本文将从功能区划的定义、原则、方法以及重要性等方面来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功能区划。
一、功能区划的定义及原则功能区划,又称空间分区,是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空间进行划分,并对不同的功能进行置于不同区域的设计。
功能区划是建筑设计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它旨在最大程度地发挥建筑的功能,在有限的空间内使不同的功能区协调有序地运行,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
在进行功能区划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多功能性原则、布局合理化原则、整体性原则等。
多功能性原则指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融入多种功能,从而充分发挥建筑的使用效益。
例如,一个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在空间上应该能够包含各种商业形态,如零售、餐饮、娱乐等,使得商业综合体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
布局合理化原则是指在进行功能区划时,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和使用习惯,使布局能够更加的合理,并且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例如,一个学校的教学楼应该依照教学和管理部门的需求,在用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划分教室、办公区、会议室等功能空间,使学校在建筑空间上能够达到较好的利用效果。
整体性原则是指把整个建筑作为一个有机体进行规划,而不是单纯地将建筑划分成一些不相关的区域。
在整体性原则中,建筑物的每一个部分都需要被划分到与整体相关的功能区域,以帮助实现整个建筑的和谐统一。
二、功能分区的方法在建筑设计中,要进行有效而准确的功能分区,需要采取一些方法,如:1.了解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住宅建筑,不同的客户都有不同的需求。
在进行功能分区时,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其需求,从而为客户量身定制最适合的功能分区方案。
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
![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28d4f2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b.png)
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一、功能分区的概念与作用功能分区是指根据某种规则将一个整体系统或区域划分成若干互不重叠的子系统或功能区域,每个子系统或功能区域负责完成一定的功能,以实现整体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功能分区的目的在于提高系统的效率、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并便于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
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功能分区的划分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单一职责原则每个功能分区应该只负责一个具体的功能,避免一个分区承担过多的功能,从而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单一职责原则还可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
2. 高内聚原则功能分区内部的各个组件或模块之间应该有很强的关联性,共同完成一个具体的功能。
高内聚原则可以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3. 低耦合原则功能分区之间应该尽量减少依赖和耦合,每个分区应该独立存在,互不干扰。
低耦合原则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方便对系统进行后续的修改和升级。
4. 统一接口原则功能分区之间的交互应该通过统一的接口进行,接口需要明确规定输入和输出的格式,以保证分区之间的数据传递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统一接口原则还有利于系统的集成和重用。
5. 分层结构原则功能分区应该按照层次进行组织,将不同层次的功能分区划分在不同的层次中,使得功能分区的职责更加明确,并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6. 安全性原则功能分区之间应该有明确的权限和访问控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敏感数据应该在不同的功能分区间进行隔离,以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访问。
7. 可伸缩性原则功能分区应该具备可伸缩性,即能够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灵活的扩展和缩减。
可以通过添加或移除相应的分区来实现系统的扩展性。
三、功能分区的实施步骤为了实现有效的功能分区,在进行功能分区规划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功能分区的范围首先需要明确整体系统或区域的范围,确定需要进行功能分区的具体部分。
2. 识别功能需求分析系统的业务需求和功能需求,识别出各个功能分区的具体功能。
功能分区的设计方法
![功能分区的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df0e0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4.png)
功能分区的设计方法功能分区的设计方法是一种在软件开发中用于划分不同功能模块的方法。
它通过将项目分解成不同的模块或组件,每个模块或组件负责实现特定的功能,从而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以下是关于功能分区设计方法的一些重要方面的详细介绍。
1.功能分析:功能分区设计方法的第一步是进行功能分析。
这包括对系统需求的详细研究和理解。
在这个阶段,开发人员需要与用户和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交流,以确保他们对系统的需求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2.模块划分:一旦系统需求被详细分析和理解,开发人员可以将系统划分为一系列的模块。
每个模块负责实现一个或多个相关功能。
模块的设计应该根据功能的相似性和重要性来进行,并且每个模块应该具有高内聚性和低耦合性。
3.接口设计:在确定了模块的划分后,下一步是设计每个模块之间的接口。
接口定义了模块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数据传递方式。
一个好的接口设计必须满足易于理解、易于使用、易于扩展和易于测试的要求。
4.模块实现:根据模块划分和接口设计,开发人员可以开始实现各个模块。
在这个阶段,开发人员应该遵循良好的编码实践和设计原则。
每个模块应该有适当的注释和文档,以帮助其他开发人员理解模块的功能和用法。
5.模块集成:在所有的模块都被实现之后,下一步是将它们集成到一个完整的系统中。
在这个阶段,开发人员需要测试模块之间的接口和功能的正确性。
集成测试应该是全面的,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等等。
6.部署和维护:一旦系统经过集成测试并且被认为是可用的,它就可以部署到目标环境中。
在部署之后,开发人员可能会继续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
这包括对系统中的缺陷进行修复、添加新的功能,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功能分区设计方法是一种用于在软件开发中划分不同功能模块的方法。
它通过将系统分解为一系列模块,每个模块负责实现特定的功能,从而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这种设计方法需要进行功能分析、模块划分、接口设计、模块实现、模块集成和系统部署等一系列步骤。
建筑功能之功能分区
![建筑功能之功能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a8532ba8960590c69ec37691.png)
集中水平分区
将各功能要求不同的 各部分用房集中布置 在同一幢建筑的不同 的平面区域,各组取 水平方向的联系与分 隔。
分散分区
即将功能要求不同 的各部分用房分别 按一定的区域,布 置在几个不同的单 幢建筑物中
垂直分区
即将功能要求不同 的各部分用房集中 布置在同一幢建筑 的不同层上,以垂 直方向进行联系或 分隔。
YOUR TITLE
一般应将附属用房(如厨房、锅炉房、 洗衣房等)置于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 向,且不在公共人流的主要交通线上。 此外这些房间一般比较零乱,也不宜 放在建筑物的主要一面,避免影响建 筑物的整洁和美观。因此常以前后区 分为多,少数可以置于底层或最高层。
2 Part
建筑功能
功能分区——具体方式
三、“动”与“静”的关系
建筑中一般供学习、工作、 学习等主要使用部分希望有较安 静的环境,而有的用房在使用中 嘈杂喧闹,甚至产生机器噪音, 这两部分则要求适当的隔离。
2 Part
建筑功能
功能分区——一般原则
四、“清”与“污”的关系
YOUR TITLE
Add your text here and write down your opinion here
二、“内”与“外”的关系
一般来讲,对外性强的 用房(如观众厅、陈列室、营 业厅、讲演厅等)人流大,应该靠近 入口或直接进入,使其位置明显,便 于直接对外,通常环绕交通枢纽布置, 而对内性强的房间则应尽量布置在比 较隐蔽的位置,以避免公共人流穿越 而影响内部的工作
什么叫功能分区
![什么叫功能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7cd449c22cc58bd63186bdc0.png)
一.什么叫功能分区?答:公园中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性质的空间承载.由于活动性质的不同,这些功能空间应相对独立,同时又相互联系.这些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界定就是功能分区.为了避免各种活动相互的交叉干扰,在综合性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应有较明确的功能划分.根据各项活动和内容的不同,概括起来综合性公园一般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入口区、安静游览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区、园务管理区及服务区等。
功能分区规划要依照各区功能上的特殊要求、公园面积大小、周围环境、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体、植被)、公园的性质、设施的安排等进行。
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的功能一般有: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儿童活动区,游览区(安静休息区),公园管理区等。
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的功能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科学文化教育,使广大游人在游乐中受到文化科学、生产技能等教育。
具有活动场所多,活动形式多,人流多等特点,可以说是全园的中心。
主要设施有展览馆、画廊、文艺馆、阅览室、剧场、舞场、青少年活动室、动物角等。
该区应设在靠近主要出入口处,地形较为平坦。
应有一定的分隔,平均每人有30平方米的活动面积。
该区的建筑物要适当集中,工程设备于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布局应有利于游人活动和内部管理。
在地形平坦、面积较大的地方,可采用规划式进行布局,要求方向明确,有利于游人集散。
在地形起伏平地面积较小的地方,可采用自然式进行布局,用园路进行联系,与风景园林相应。
为了保持公园的风景特色,建筑物不宜过于集中,尽量利用绿化环境开展各种文艺活动。
体育活动区的主要功能是供广大青少年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具有游人多,集散时间短,对其他各项干扰大等特点。
在该区增设各种球类、溜冰、游泳、划船等场地。
布局上要尽量靠近城市主要干道,或专门设置出入口,因地制宜地设立各种活动场地。
在凹地水面设立游泳池,在高处设立看台、更衣室等辅助设施;开阔水面上可开展划船活动,但码头要设在集散方便处,并便于停船。
游泳的水面要和划船的水面严格分开,以免互相干扰。
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18bba0877fd5360cbb1adb15.png)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与人流组织( 1 )功能分区功能分区是进行建筑空间组织时必须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当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了复杂时,更需要将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加以区分,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达到分区明确又联系方便的目的。
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从空间的“主”与“次”、“闹”与“静”、“内”与“外”等的关系加以分析,使各部分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①空间的“主”与“次”建筑物各类组合空间,由于其性质的不同必然有主次之分。
在进行空间组合时,这种主次关系必然地反映在位置、朝向、交通、通风、采光以及建筑空间构图等方面。
功能分区的主次关系,还应与具体的使用顺序相结合,如行政办公的传达室、医院的挂号室等,在空间性质上虽然属于次要空间,但从功能分区上看却要安排在主要的位置上。
此外,分析空间的主次关系时,次要空间的安排也很重要,只有在次要空间也有妥善配置的前提下,主要空间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
②空间的“闹”与“静”公共建筑中存在着使用功能上的“闹”与“静”。
在组合空间时,按“闹”与“静”进行功能分区,以便其既分割、互不干扰,又有适当的联系。
如旅馆建筑中,客房部分应布置在比较安静的位置上,而公共使用部分则应布置在临近道路及距出入口较近的位置上。
③空间联系的“内”与“外”公共建筑的各种使用空间中,有的对外联系功能居主导地位,有的对内关系密切一些。
所以,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具体分析空间的内外关系,将对外联系较强的空间,尽量布置在出入口等交通枢纽的附近;与内部联系性较强的空间,力争布置在比较隐蔽的部位,并使其靠近内部交通的区域。
( 2 )人流组织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场所,因其性质及规模的不同,不同建筑存在着不同的人流特点,合理地解决好人流疏散问题是公共建筑功能组织的重要工作。
①人流组织方式一般公共建筑反映在人流组织上,可归纳为平面和立体的两种方式。
平面组织方式适用于中小型公共建筑人流组织,特点是人流简单、使用方便。
二级建筑复习指导: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二级建筑复习指导: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637cdd0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f.png)
三、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任何建筑物是由若⼲不同使⽤功能的空间组成的,功能分区意味着对这些不同的使⽤空间的整合与概括,功能分区的概念是,将空间按不同功能要求进⾏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加以组合、划分;功能分区的原则是:分区明确、联系⽅便,并按主、次,内、外,闹、静关系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同时还要根据实际使⽤要求,按⼈流活动的顺序关系安排位置。
空间组合、划分时要以主要空间为核⼼,次要空间的安排要有利于主要空间功能的发挥;对外联系的空间要靠近交通枢纽,内部使⽤的空间要相对隐蔽;空间的联系与隔离要在深⼊分析的基础上恰当处理。
四、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公共建筑中,常可按其空间的使⽤部分、辅助部分及交通联系部分的不同组合⽅式:⼤体归纳为五种基本类型。
(⼀)以通道等交通空间联系使⽤空间的组合使⽤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明确分开,这样就可以保证各使⽤空间的安静和不受⼲扰。
(⼆)以套穿的⽅法将主要空间按⼀定序列的组合这种空间多要求有⼀定的连续性,适⽤于博物馆、展览馆、商业中⼼等。
包括串联、放射、串联兼⾛道、放射兼串联、综合性的组合形式。
五、公共建筑的⼈流疏散⼈流疏散分正常与紧急两种情况;正常疏散⼜可分为连续的(如商店)、集中的(如剧场)和兼有的(如展览馆)。
⽽紧急疏散都是集中的。
公共建筑的⼈流疏散要求通畅,要考虑枢纽处的缓冲地带的设置,必要时可适当分散,以防过度的拥挤。
连续性的活动宜将出⼝与⼈⼝分开设置。
要按防⽕规范充分考虑疏散时间,计算通⾏能⼒。
六、公共建筑的技术问题建筑空间和体形的构成要以⼀定的⼯程技术条件作为⼿段。
建筑的空间要求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选择技术形式时要满⾜功能要求,符合经济原则。
(⼀)公共建筑与结构技术公共建筑常⽤的三种结构形式:墙承重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1.墙承重结构常为砖砌墙体、钢筋混凝⼟梁板体系,梁板跨度不⼤,承重墙平⾯呈矩形格布置,适⽤于房间不⼤,层数不多的建筑(如学校、办公楼、医院)。
建筑物的建筑规划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的要点
![建筑物的建筑规划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的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741f52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d.png)
建筑物的建筑规划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的要点建筑规划是建造一座建筑物时的重要步骤,它涉及到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的设计。
一个良好的建筑规划可以为建筑物提供高效的使用空间,并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
本文将就建筑规划的要点进行探讨,希望能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指导。
一、统筹规划在进行建筑规划之前,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包括建筑物的整体布局、使用功能、环境要求等方面的考虑。
这需要建筑师、设计师以及相关专业人员的协同合作,确保规划符合用户的需求和目标。
二、功能分区功能分区是建筑规划的核心,它将建筑物分为不同的空间,并为每个空间确定特定的功能。
常见的功能区域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娱乐区等。
合理的功能分区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并便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
三、流线设计流线设计是建筑规划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它指的是在建筑物内外部空间之间设置合理的路径,以便人们能够便捷地移动。
例如,门窗的设置、楼梯与电梯的位置、通道宽度等都需要考虑流线设计的原则,确保使用者能够方便地进行活动。
四、灵活可变性建筑物的规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建筑物的规划应考虑到未来的扩展或改变。
例如,预留可调整的空间或使用可移动的隔断等设计,可以在需求变化时快速响应。
五、空间利用率建筑物的规划应最大限度地提高空间利用率。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域划分,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物的每一寸空间。
例如,通过合理规划厨房与客厅的关系,可以使得空间显得更为宽敞。
六、环境友好性现代建筑规划应注重环境友好性。
在规划建筑物时,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来减少能源消耗,使用可再生材料等,都是环境友好的设计。
七、安全性建筑规划应注重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紧急疏散通道、消防设施、无障碍通道等安全设施的合理设置。
建筑物的规划应满足相关安全标准,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结论建筑物的建筑规划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因素。
第3讲(功能分区)-要点
![第3讲(功能分区)-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157e07e51e79b896902260d.png)
精选版课件ppt
27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精选版课件ppt
24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普雷多克精选版A课u件sptpitn City Hall and Public Plaza25
终到达目的地
设计内容:门厅、楼梯、路线
人流疏散——逃离房间、逃离建筑
1. 房间的疏散距离与疏散宽度
2. 走廊的疏散距离与疏散宽度
3. 疏散楼梯的位置、设计要点
精选版课件ppt
13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建筑出入口及区段道路的设置原则: 总平面出入口应安排在相邻的干道上,并与 建筑出入口联系方便; 如果面临几个方向的干道,就需要对人流的 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 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它方向根据需要设置 次要出入口。
精选版课件ppt
17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公共建筑重点设置交通枢纽的原因: 考虑到人流的集散、方向的转换、空间的过渡 以及与通道、楼梯等空间的衔接等,需要设置 门厅、过厅等空间形式,起到交通枢纽与空间 过渡的作用。
精选版课件ppt
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功能分区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功能分区的概念是:将空间按不同使用要求 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 加以组合、划分。
以主要空间为核心,次要空间的安排要有利 于主要空间功能的发挥;对外联系的空间要 靠近交通枢纽,内部使用的空间要相对隐蔽; 空间的联系与隔离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恰
某种意义上,公共建筑中的主要空间能否充 分发挥作用,和辅助空间的配置是否得当关 系密切。
如商业建筑、教学建筑等。
5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分区原则二——内与外 (判定依据:公共性与私密性)
1. 房间的疏散距离与疏散宽度 2. 走廊的疏散距离与疏散宽度 3. 疏散楼梯的位置、设计要点
13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San Juan Capistrano Regional Library, San Juan Capistrano, California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3
第三讲
2. 分区原则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功能分区”的原则
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并按主、次、内、 外、闹、静关系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 同时还要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按人流活动的 顺序关系安排位置。
4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分区原则一 —— 主与次 (判定依据:1、重要性;2、人流量大小)
空间有主次之分,主要使用空间应在位置、 朝向、采光以及交通联系等方面予以优先考 虑。其次才是次要的、辅助性的空间。
16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建筑出入口及区段道路的设置原则: 总平面出入口应安排在相邻的干道上,并与 建筑出入口联系方便; 如果面临几个方向的干道,就需要对人流的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 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它方向根据需要设置 次要出入口。
23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门厅的大小如何确定? 门厅的尺度感——人们对空间大小的适度感受。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24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14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San Juan Capistrano Regional Library, San Juan Capistrano, California
15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17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18
B.路线便捷 第三讲 除某些园林建筑,一般建筑都要求入口线路自然、清晰、直 建筑平面接布、局流畅,刻意地迂回曲折的所谓“艺术”创作只能弄巧成
拙。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盐湖城公共图书馆平面图
7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分区原则三——动与静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动与静的分类依据,有的是按照人流量的大小, 人流量大的为“动”;有的是根据人流停留的 时间,时间短的为“动”;有的是根据活动性 质,喧闹的为“动”。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普雷多克 Austin City Hall and Public Plaza25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2
.
人
逃 离 房 间
流 的 疏 散
当的处理。
1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 2.人流疏散
1、功能 依据—
位置关系 流程
╳
城市旅馆的功能构成示意图
2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22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公共建筑重点设置交通枢纽的原因: 考虑到人流的集散、方向的转换、空间的过渡 以及与通道、楼梯等空间的衔接等,需要设置 门厅、过厅等空间形式,起到交通枢纽与空间 过渡的作用。
阅览:流量 频率高
书库:流量 频率低
办公:流量 频率高
12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二、人流组织
人流的聚集——怎么进入建筑,最
终到达目的地
设计内容:门厅、楼梯、路线 人流疏散——逃离房间、逃离建筑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19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C.流线的整肃
组织流线、确 保整个交通系 统运行顺畅。 道路及停车场 的设计应有效 保证机动车辆 的行车及停靠 需要;人通往 入口的步行路 线不可过长。
1.人流聚集的要求
A.入口显著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入口位置的选择即 要照顾到内部功能 安排的需要,也要 照顾到外来进入的 问题。要与主要人 流来向相照应,处 于来人的视觉搜寻 范围内,方便来人 确定行进方向。
组成建筑的各类空间中,有的以对外联系为 主,有的则于内部关系紧密。
空间组合时,应妥善处理内外关系
对外服务部分,尽量布置在交通枢纽附近; 对内部分,力争布置在较为隐蔽、属于内部 区域的部位。
如政府办公楼、图书馆、医疗建筑等。
6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动区在布置上应尽量靠近主入口、喧闹的区域 如图书馆、儿童博物馆等
8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分区方式:水平分区
9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分区方式:垂直分区
总部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
26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集 2.人流疏散
27
20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21
D.出入口的宽度、数量与形状
第三讲
建 公筑共平建面筑布的局出入口总宽度与建筑规模、 人流集散的密度之间关系紧密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螺旋书库
Seattle Central Library _ OMA + LMN
10
第三讲
3. 功能分区的步骤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
分析空间属性——划定模块 动与静 内与外 主与次
分区方式(以门厅为基准) 前后 左右 上下 综合式
一般的分区原则 主要、对外、喧闹的在显要位置(靠近主入口) 次要、对内、安静的在次要位置(设置次入口)
11
第三讲 建筑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1.功能依据: 位置关系流程 2.分区原则 主次内外动静 3.分区步骤
二、人流组织 1.人流聚集 2.人流疏散